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认识角教案

认识角教案

时间:2024-10-09 22:17:58 教案 我要投稿

认识角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角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角教案

认识角教案1

  【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角。感知角是有的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让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一、游戏导入,感知角

  1、引出角

  谈话:同学们,在平面图形的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

  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袋子,里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谁能闭上眼睛,在里面摸出圆来?

  (学生纷纷举手。)

  指一名学生上台来摸。学生摸出后,加以激励。随后提问:如果让你们来摸你也能摸出来吗?(生齐答:能!)

  师:你们都这么确定能摸出圆来,请问有什么窍门吗?

  (学生答:因为别的图形都有角,可是圆边上都是滑滑的,没有角。)

  师:同学们真有办法!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角”,角也是平面王国里的一个成员。(板书:认识角)

  2、找角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除了圆,其余的图形中都有角,那么我们就先拿出三角形,请你把角找出来。

  指名学生在三角形上找角。

  (学生找角只摸顶点。)

  教师示范指角:刚才同学们摸的是角的一部分,正确的摸角方法应该是这样的:(教师从顶点出发摸两条边)。

  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重新摸三角形的三个角。

  师:现在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找找角吧!

  二、建构模型、抽象角

  1、抽象角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学们看一看,你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

  (学生自由的找角,并全班进行交流。)

  师:将这些物体面上的角移下来就成了数学上的“角”。(教师边说边点击课件从剪刀、三角形、闹钟上抽象出角。如图:)

  2、画角

  师:(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下面看一看老师怎样画角?先画一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线,再在里面画一条弧线,就成了角。(教师分别在黑板上画出以上三个角。)

  3、角的组成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画的三个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全班交流得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教师板书:如图)

  边

  边边

  顶点顶点顶点

  边边边

  提问:角的边又有什么特点呢?(两条边必须是直直的。)追问:如果有一条边是弯的行不行?

  4、练习

  判断:出示“想想做做”的第1题。

  判断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在追问: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5、做角“想想做做”的第2题。

  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操作,指名到视频展示台上操作,全班交流操作情况。

  三、操作探究,比较角

  1、认识角有大小

  (1)谈话:我们的这个新朋友真的很调皮,它还会变化呢!

  出示一个分针和时针夹角很小的钟,然后转动分针和时针,使夹角逐渐变大。提问:分针和时针形成的夹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再转动分针和时针,使夹角变小。

  提问:现在这个角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角怎么样?(板书:角有大小。)

  (2)课件出示例题2中的三个钟面。

  让学生比较那个角最大,那个角最小,并说说是怎么比较的。

  全班交流汇报。(学生可能是观察边叉开的程度,也可能数格子,都肯定鼓励学生。)

  2、做角活动

  (1)谈话:角有大小,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我们来做个实验。

  用准备好的'材料做活动角。

  (2)同桌每人做一个角,比一比谁的角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发现凭观察难以比出大小的角,让这两位学生上台全班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用重叠法比较。

  多媒体课件演示用重叠法比较的过程,让学生观察。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4)引申

  A、“想想做做”第3题。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角?(剪刀、扇子)引导学生把扇子和剪刀慢慢打开或合拢,观察扇子和剪刀中角的大小的变化。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B、“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明确题意。

  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你发现折出的角中,那个最大?那个最小?指给同桌看。

  四、全课总结,拓展角

  1、谈话: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那个图形?

  如果你是角,你打算怎样介绍自己。指名学生作角的自述。

  2、拓展: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角娃娃非常高兴,要出个脑筋急转弯:4-1=?,课后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比谁的剪法多?

  3、实践作业: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找一找,摸一摸。

  【教学反思】

  其实,“角”对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然而,在学生的心里眼里,“角”的概念与我们数学中“角”的概念就不尽相同了。而怎样使学生经验与新课的教学完美结合呢?上述案例又如何体现教师的教学理想的呢?

  (一)、生活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游戏的导入引出“角”,然后教师点题说明本节课就来认识“角”,从生活实际引入,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得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有一种亲切感,不是突如其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同时因为他们对角并不陌生,也就增加了学生学习新知的信心。“摸角”和到生活情境中“找角”以及后来的“做角”给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展现自己并有机会展现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新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愿意尝试的勇气和实践探索的精神。“角”对学生并不陌生,“摸角”便是检验学生对角的认识程度,学生头脑中的角是一个模糊不确定的概念,让他们摸就是让他们知不足。虽然只摸了顶点,但得肯定他们的摸法有可取之处(摸的是角的一部分),然后再引导他们如何正确的进行摸角。这样的设计既照顾到学生的心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使他们在放松自然的情绪中来科学的认识角,明白数学中的“角”是区别与我们先前所认识的“角”的。而在摸角的示范上教师也作了推敲,从顶点出发摸两条边,在画上小弧线。这样的做法并不是随意之举,因为教师们都知道:角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的平面图形,画射线就得从顶点开始。在后来的画角中教师也渗透了这一点。之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摸边时的感觉,得出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的。

  (二)、系统性与拓展性的无痕渗透

  从游戏引入角到实际摸角,然后让学生在例题情境中找角,并运用正确的方法指角,紧接着从物体中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出示角的抽象图)。一切过渡的自然而巧妙。然后再通过画角、对比,认识角的共同特点: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并且两条边必须都是直直的。最后再通过判断、做角进一步巩固角的概念,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角的模型。这里充分体现了知识建构的系统性,虽然是很简单的教学内容,却蕴伏了许多的数学思想。正确的摸角方法、画角方法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为以后更高一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抽象出的三个角蕴伏着“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拓展了角的外延,为下节课的学习作了必要的准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我们的课堂并不局限在“40分钟”,而是给了它更大的拓展的空间。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向高段学习延伸。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学内容简单并不意味着教学的设计简单,如果我们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就大错特错了。因此,我们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应多研读教材,多系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多研究学生,这样才能把握低年级的教学特点,使我们的教学更艺术,使学生的学习更便捷。

认识角教案2

  《认识角》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67页——68页的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角,但要把生活中所见到的角抽象成数学中的角学生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材只对角做了一个初步的介绍,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所以在内容设计上,特别注意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折一折、找一找、比一比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对角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实际,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能力目标:经历“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基本图形,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并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的。教师的教需要通过学生的学来体现,而学生的学则是需要教师引导的。“角”对于二年级小朋友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教学中我将观察、操作、演示等方法有机贯穿于课堂中的各环节,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用看一看、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折一折、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观察、操作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复习引入。

  回想一下,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引导学生回顾复习,依次回答出各个图形的名称。然后教师引入新知: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朋友,板书课题:认识角。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点出发,既能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新知的热情与积极性,为继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从寻找生活中的角,到实物中抽象角,初步感知角。

  本课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因此,我先通过实物演示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角:剪刀张开的两个刀刃夹成一个角,钟面上两根指针夹成一个角,红领巾的两边组成一个角。然后问学生:你还能从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找到角?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过程把这些角抽象出几何图形,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初步感知数学上的“角”的形象。

  (三)操作观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形象之后,再提出问题:你能不能想办法折一个角呢?把折好的角介绍给同学。这样在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使他们更充分的感知到角。这时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呢?闭上眼睛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感受。”充分调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角的完整表象: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然后及时设计“判断”,在平面图中“指角、数角”练习,通过辩认与说理,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四)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学生建立了角的正确表象基础上,我设计了操作活动角和大小三角板对应角的比较两个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在这一环节里,我先让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动手操作,讨论讨论,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在班上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口有关,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再巧妙运用多媒体演示验证,变抽象为直观,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 拓展应用,提升学生能力。

  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一张长方形纸,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可以画一画,也可以折一折,还可以剪一剪,比比看谁想的方法多。在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请学生把几种不同的剪法和同学交流,教师演示。这一设计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使教学达到了高潮。

  (六)回顾总结。

  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然后通过出示:篮球场地、篮球板、球门架、楼梯以及楼房建筑物等,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善于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生活中的数学。

认识角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活动角,不规则纸,绳子。

  教学过程

  一、联连看。

  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语: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先猜圆形,再猜长方形)追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是圆形?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猜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对对碰。

  对碰一:联系实际,找角

  1、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师:你发现了什么?咱们比比看,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2、抽同学汇报,表扬发现角的孩子。

  3、找生活中的角。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设计意图:立足三维目标,让课堂和谐平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对碰二:初步感知,指角认角

  1、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2、出示红领巾、数学书。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

  3、引导正确指角。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4、同桌互相指角。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

  5、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6、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想不想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打开数学书39页看谁先找到答案。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几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然后自然地引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对碰三:小组合作,折角

  1、折角。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

  2、指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3、还有不同折法的也过来贴上(有不同折法的贴出),对折出来不是角的要让学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4、说一说折的角的各部分名称,对碰四:动手操作,做角

  1、做角。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

  学生选择材料自己做一个角,然后交流。

  师:你还能用什么做成角呢?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问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努力形成了材料不同,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体会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板书:张开)(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两边张开的大小。

  (3)改变角的大小。你能把自己做的角变大变小吗?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结合讲评。出示圆形纸折的直角,能做一个比这个角小一些的角吗?那么小很多的角应该怎么折呢?演示钉子板上的角,把刚才做的角变大些,变小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感知角的大小是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为下面比较的大小作好准备。]

  3、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师生拿出活动角,教师做出一个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小和角,找两个小朋友的角和教师的角比。怎么样?(学生回答)

  (2)重叠法。

  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小朋友的角,谁的大一些?

  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

  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3)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①教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

  ②把角的边剪短,思考:这样的角小了吗?

  ③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法证明角的大小没变。

  ④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4、课件出示对碰主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操作、小组讨论使学生直观地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对碰五:体验感悟,画角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1、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

  2、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

  3、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

  4、再画一个角,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泡泡堂。

  1、辨认角。课件出示书上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位听,并说出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辨别角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

  2、数角。课件出示书上第2题(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前面建立起来的角的概念,使学生对角的特点、角的构成有了更深的认识。)

  3、比较角。课件出示书上第3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4、一张正方形纸,剪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拓展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5、总结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认识角教案4

  教案背景:

  日常生活中,往往把动物头上凸出的部分或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称为角,如牛角、墙角??而数学里的角是一种平面图形。要防止两个概念的混淆,避免生活里的角干扰数学里角的概念的形成。为此,教材所联系的实物都是很薄的,它们的厚度不会引起注意,便于学生在实物的一个面上寻找并指出角。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以及第65—66页的“想想做做”第l—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能创造性使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制作角. 教学难点: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活动角的模型;制作角所需要的一些材料和工具(纸若干张、剪刀、扇子、钟面、毛线、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活动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孩子们猜图形图案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老师从袋里取出图形,但只露出这个图形的一小部分,请你猜猜这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形?依次出示(边猜边贴在黑板上)这是什么图形呢?

  生:长方形!

  师:这个呢?

  生:正方形!(注意此处只出示含有角的图形,圆形等不参与讨论)

  师:小朋友们,再看看这是什么图形?这位同学你来回答。

  生:这是三角形。

  师:为什么叫三角形呢?

  生:因为它有3个角。

  师:你能上来指给小朋友们看吗?(学生上讲台指指出3个角。)小朋友们可以跟着一起数。她指的对吗?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朋友——它就是刚才我们所认识图形当中的共同的组成部分——角!

  3.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

  (一)抽象角——观察感知,建立表象。

  1.师: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多啦,你能找出哪些物体上有角吗?找找看!(出示课件,辅助学生找到剪刀上的角,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角,以及红领巾上面的角)

  2.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实物上的角搬下来,并画在纸上,就成了下面的图形。(多媒体抽象出角)师指出:像这样的一些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角。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看到这么多角,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摸一摸?这位同学你上来摸一摸。(学生摸角的顶点和边并说出摸的感觉)。师板书画出角。

  师:同学们啊,通过认角我们发现了角的一些共同点,谁能帮助老师总结一下角的共同点是什么呢?对!同学们说的很好!角的共同点就是:都有一个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并出示课件)要求同学们齐声朗读这一句话。顺势指出尖尖的顶部叫做角的“顶点”,从顶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并板书。

  4.找一找:在你的周围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5.现在大家闭着眼睛想想角形状。

  (二)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听说我们今天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呢,那它们到底是不是角呢,请看大屏幕。插入小练习,下列图形是角的在( )里画笑脸,不是角的画哭脸。

  1.学生判断思考,哪些是角,对于反例只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

  2.继续看,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三)自主探究,动手画角;

  1.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画一画角呢?这位同学你上来画。(老师给出提示:先画顶点,后画边。伴随同学画角的过程,老师点出画角的口诀: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后画边。并引导同学们熟记此口诀。点出角的各部分名称,老师再板书一次。

  2.插入小练习:下面各图中有很多角,请同学们数一数有几个角。

  (四)提供材料,操作内化;

  1.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做一个角?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材料:小棒、皮筋、钉子板、吸管、彩条、圆片??请学生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自己做一个角,并指一指它的顶点和边在哪里,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看哪一组在相同的时间里做的多,做的好。

  2.全班展示交流:你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角,顶点和边在哪里。并鼓励学生心灵手巧,想出了各种方法做出了不同的角。

  3.提出疑问:这些角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引出角是有大有小的。

  4.观察并引导学生思考:活动角有什么特点?如何把角变大变小?通过把角变大变小,思考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有

  什么样的关系?

  5.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开越小,角就越小。让学生举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实物的角也是利用活动角的特性制成的。

  (五)比大小——自主探索,意义建构。

  1.请同学们也用你的活动角转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角,放在桌上,和同桌的小朋友比一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哪一组来汇报?(先选一组差异大的`)问:你们是怎么比较的?

  (再选一组差异小的)问: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老师也不知道了。怎么比呢?你们能帮帮老师吗?

  生:把它们合在一起。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我们可以把两个角重合在一起,看张口大的角就大,张口小的角就小。

  2.多媒体出示四个钟面

  师:看,四个钟面中时针和分针争论起来了,他们都说自己形成的角大,小朋友,你们觉得呢?指名学生口答。(媒体放大显示)

  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3.剩下的这两个钟面上的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你想怎样比较?动动脑筋,打开钟面作业纸,在小组里讨论。

  师巡视指导。

  4.哪一组先来汇报你们研究的结果?跟大家说说你们这组是怎样比较的。学生演示,教师用媒体演示。

  5.你们觉得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有什么意见吗?再问: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比较方法?

  6.插入小练习:比较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大的画“√”。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三、学生总结角的特征。

  四、展示生活中的角。多媒体展校园里美丽的角。

  五、总结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学会这些知识的?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六、课外作业

  数学书第65—66页的“想想做做”第l—4题。并完成《随堂练习》后的相应内容。

  七、板书设计:

  认识角

  角:一个顶点,两条边。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我先引导观察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再利用课件演示将物体上的角抽象为数学上的角,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角的表象,最后通过找角——搭角——做角——折角等一系列具体化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通过活动体验自主建构对角的特征的理解。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未知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认识角教案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 的联系和区 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 初步能力。

  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投影仪,红色、白色细木条做的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线段的特征。(下面的板书填在一个表里)

  出示线段。(长4分米)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

  提问:线段要怎样画?(按学生的回答画线段)

  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

  指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板书:直的有两个端点) 是有限长的,(板书:有限长)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

  谁能来量一量黑板上的线段,告诉大家,它的长是多少。

  现在看老师再来画一条5分米长的线段。(边说明边画出线 段)

  2.认识射线。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第二条线段)就得到一条射线。(板书:射线)

  把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指出:射线也是直的,(板书: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板书:一个端点)另一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地延长下去,是无限长的。(板书:无限长)

  用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画出射线: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边说明边示范)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射线。

  谁再来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

  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长 度。手电筒、太阳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做是射线。

  3.认识直线。

  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边说边把第三条线段延长 就得到一条直线。(板书:直线)

  大家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线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

  谁来说一说,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样画直线?要不要点上点?为什么?直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

  4.提问:谁来看着黑板上的图说一说,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 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板书: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板书:不同点)

  你能从延长线段得出直线这样的过程说一说,线段和直线 什么关系吗?(板书: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直线和线段又有什么共 同特点?

  5.做“练—练”第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

  二、认识角

  1.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角。(板书课题:角)

  2.认识角和各部分名称。

  角是怎样的图形呢?现在仔细看老师画三个角,联系刚才学的知识,想想角是怎样组成的。(用从一点引两条射线的画法,画出教 材第110页上面的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看第110页上面的三节。出示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

  (1)角是怎样组成的?

  (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3)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提问:角是怎样组成的?

  谁能上来,从这点(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一个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板书:顶点)这两条射线呢?(板书:边 边)

  谁能来写一个表示角的符号?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 并举例写成/1,领学生读“角一”。 ·

  ‘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

  3.做“练—练”第2题。

  让学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课桌上,一边指顶点和边,一边自己说出名称。

  老师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个角的三个部分,学生齐说各部分名称。

  4.角的大小比较。

  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按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教 师巡视)

  刚才同学们画的角与黑板上的差不多样子。你们还能再画一 个角,使一条射线的方向跟刚才不同吗?请大家画一画。(指名学生画角,老师巡视)

  5.教学角的大小比较。

  提问:你觉得刚才画的两个角大小一样吗?

  指出:也就是说,角是有大有小的。(板书:角有大有小)

  演示两根红色细木条做成的角。说明:旋转这两根中的一根木 条,形成的是什么图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提问:这两根细木条是这个角的什么?

  现在我把这根细木条继续旋转,使两条边比刚才叉开一些,你 觉得现在这个角比刚才怎样? 如果两边再叉开一些呢?(继续旋转)

  指出:旋转其中一根木条,就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提问: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角比较大?角的大小要看什么?

  指出: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 大。(板书:边叉开的大,角就大)

  角的大小怎样比较呢?现在看老师比一比,请你说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再取出一个白色木条的角,把角重叠起来)

  指名学生口答哪个角比较大,为什么?

  谁来说一说,可以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方法:把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和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

  再请大家看一看,这两个角的大小怎样?(红色木条的角和同样大的白色木条的角重合起来)

  指名学生口答两个角大小怎样,为什么?

  说明看出两个角相等的方法。

  再用红色木条的角与黑板上画的角比较,(使木条摆的角和画 出的角相等)要求学生说明这两个角大小怎样,是怎样比出来的。

  说明:把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和一条边也重合,如果另一条边重合,则这两个角就相等。

  6.做“练—练”第3

  让学生把三角尺按在课桌上,先用锐角分别比一比,(在下面 放等腰直角三角形)说说哪个角大一些;再用两个直角比,说说大 小怎样。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段、射线和直线各有哪些特点?什么图形是角?怎样比较角的大小?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二第1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老师巡视。

  2.练习二十二第2题。

  让学生在书上画直线。

  提问:第(1)题过一点还能再画另一条直线吗?试试看。你还 能再画吗?经过这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第(2)题还能再画一条直线吗?经过这两点只能画几条直线?

  3.练习二十二第3题。

  ‘学生先做在课本上,再口答,并说明理由。

  4.练习二十二第4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画一个角。

  追问:这个角你是怎样画出来的?

  请你再告诉大家,角是什么样的图形?

认识角教案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四册第68―7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1、认识角。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1、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会比较角的大小。

  学具教具准备:

  钉板、皮筋、彩纸、硬纸条、折扇、剪刀、三角板、钟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再过几天就是小明的生日了。星期天,小红和小华相约在一起做一些漂亮的手工作品送给小明作生日礼物。瞧,他们做得多认真啊!(出示主题图) 桌面上有很多物品,仔细看,这些物品上有没有我们以前认识过的图形啊? (闹钟的.面是圆形、纸工袋的面是长方形……) 这些物品中还藏着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同学们想不想认识它?(出示剪刀、三角板、闹钟图) 评:教师创设小明过生日这一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 在观察各种实物图形的基础上 ,教师的一句简短的问话“这些物品中还藏着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同学们想不想认识它?”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角的特征

  1、认识角。 到底新朋友藏在哪儿呢?(拿出剪刀,开、合)剪刀的开口就形成了一个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电脑闪现) 三角形纸上也有角。(拿出三角形纸指)三角形的这里也是一个角。(电脑闪现) 剪刀、三角形纸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拿出实物钟,转动指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电脑闪现) 我们一起来看这三个角。(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 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有什么特点呢?(相交于一点,两条边都是直的……)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认识角教案7

  教学目标:

  1、结合个生活中的情景和课堂上的操作活动来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比较角的大小。

  2、在生活中学会辨认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部分名称、角的画法、辨认角

  教学难点:

  1、会用尺子画角的图形。

  2、能在图中找出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通过学生原有的认知来加深对角的认知,让学生去感受角就在生活中,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师:出示三角板问:“知道这个叫什么吗”?

  生:三角板

  师:“那为什么我们叫三角板”?而不叫一角板、两角板、四角板呢?

  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师:谁能指出角在哪里?(学生来指)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到过角?比如我们的教室。

  生:门(四个角)、黑板(四个角)只要合理都是可以的。

  师:对于“角”你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实际上在“角”的身上藏着很多的我们不知道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角”的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故事。(补充完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感觉现实中的角(直观感知现实中的角)

  师:打开课件

  师:观察课本38页图,他们都在干些什么?

  引导一个如老伯伯剪树

  师:还有......

  生:老师、踢球的同学、做操的同学

  师:那我们找一找这里面的角。

  生:球场的边角线、老师的手里三角板上的角、老伯伯手里的剪刀··如果说出很多角来,还是主要引出几个关键的角。

  如果没有足球门的话,老师进行引导:还有足球门。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的很仔细,很认真,准确的将叫找到。

  老师将找到的角标记出来。

  师: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角的存在。那我们在观察一下,这几个图都是什么?

  生:剪刀、吸管、水管

  师:那你们能不能找到他们身上的角?试一试

  生:剪刀口、吸管弯弯的那里、水管玩玩的那里(只要合理就可以,不要过于要求)

  2、折一折(培养同学们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师:同学们你们太优秀了,太棒了。我们能把生活中的角找到,现在我们一起来折一个角,老师先示范给大家看,先折一下,在折一下。看看这个是不是角了?

  生:是

  师:老师已经折出来自己喜欢的角了,大家动手试一试。老师会找同学们展示。

  师:大家都折好了吗?

  通过老师的示范折角,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纸片,折出角。展示两名同学折的角。

  师:他们折的是角吗?

  生:是

  师:好,请同学们出示自己折的`角

  1、老师先示范感觉的路线,去感觉角,看能达到效果

  2、如果同学没有感觉出来的话,见如下:

  老师与学生一同用手去感觉这折出的这个角的边、角有什么特点?

  师:二(1)班,我们一起用手感觉这个顶点,有什么感觉

  生:有扎手的感觉即可

  师:那扎手是不是说明,这里是尖尖的的啊

  师:那边的这里有什么的感觉

  生:滑滑、平平等词即可

  师:那平平的是不是说明这里直直的啊

  生:是

  师:我们把这个尖尖的叫角的顶点。那这两个平平、直直的叫角的边。

  师:顶点的感觉是

  生:尖尖的

  生:师一起,直直的

  师:那我们一起看刚才从这几个刚才从图里面找的那几个角的顶点和边?

  师:老师找同学到前面来指出

  生:尖尖处为顶点,直直处为边

  师:他回答的对吗?

  继续在找两个同学指出。

  师:刚才的那个找出来了,老师在给你们三个角,哪位同学来指出?

  生:尖尖处为顶点,直直处为边

  师:她回答的对吗?

  生:对

  师:好的请回

  师:剩下的老师指你们判断对错

  师:......

  生:对或错,根据老师当时指出的情况

  师:那我们看一看一个角有有几条边、几个顶点?

  生:对或错,老师都要引导

  师: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展示课件的信息

  一起读两遍

  师:小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以后我们见到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图形就可以认定这个图形是角。那边是弯弯的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我们会找角了,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那么我们一起来判断这些是不是角。

  看课件:判断角后,在次找顶点和边,强化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尖尖处为顶点,直直处为边。

  三、画角(从抽象到具体,从具体又到抽象,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思维)

  师:我们认识角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画角。老师先示范话。

  二(1)班,仔细听,认真看,画角这里很关键的。

  师: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边说边演示。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师:你们听懂了吗?老师在说一遍: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师:我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老师说的是不是有些长,我们翻开书,看看书上的话是怎么说的,一起读一遍

  师:那大家拿出笔、尺子、本子。动手画一个角

  画好后展示两名同学画的角,如果有画的不一样,马上到黑板指出。老师呢,将画角和角的构成编成了一个小口诀,大家读一遍。

  四、比较角的大小(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深化,同时也突破教学难点)

  师:我们认识角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又知道画角的方法: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老师现在制作一个角,活动角

  师:看看老师手里的黄色角和紫色角(重合),发现了什么?

  生:角相等

  师:那这两个角的边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长、一个短

  师:那是不是说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板书),那与什么有关呢?

  生:是

  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

  师:我们看一个角,(慢慢张开两条边)角有什么变化?张开的越大角越?

  学:越大

  师:老师慢慢的合拢角的两条边,发现怎么了?

  生:变小

  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板书)

  以上过程如果同学们不能理解,老师必须引导。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师:跟着老师读一遍

  生:我们在声音洪亮的读一遍。

  拓展:看课件“大雁”。

  四、疏理总结

  通过本节课同学们交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朋友?你对他有多少的了解?

  我们认识角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又知道画角的方法: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五、巩固练习

  40页做一做1、2题

  练习八1、2、3题

认识角教案8

  一、 理念设计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的图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教材、教学分析

  本课是在以前学过的基础上进行新授的,并且本单元要学的图形都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这些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在教学时,应注重把握好旧知向新知的引渡,使学生能自然而然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射线,知道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

  四、 教学流程

  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出示动物百米赛跑图)你知道跑道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吗?

  生:线段。

  师:你会画线段吗?(指名板演)用什么画的?为什么要用直尺画呀?

  (此过程自然而然导入线段的特征,从而为后面要学的射线、直线作好准备)

  师:线段是直的,这是线段的什么呀?你还知道线段的哪些特征。

  生:有两个端点,无限长(可以量出长度)

  师:如果将线段的一端延长(或两端都延长)那会变成什么图形呢?

  ㈡ 、认识射线、直线。

  1、 自学课本第109页

  2、 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并从现实生活中举事例。

  师:它们各叫什么名字呀?它们又与线段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呢?

  学生回答。

  师:你能应用这个知识解释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射线吗?看谁说的多。

  生:手电筒的光线。

  生:探照灯射出的线。

  (这一环节让学生能把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和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应用数学知识了解社会,并使学生知道数学来自社会,也能用于社会。)

  3、 做练一练第1题。

  ㈢、建立角的概念。

  4、 出示一点,引出两条射线,认识这个图形

  5、 学生动手画角,说出画法。

  6、 揭示角的`概念及角的名称。

  师: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这两条射线呢?

  生: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角的边。

  7、 角的符号与比较。

  师:认识角的符号,它和我们学过的什么符号很相似呢?

  生:。

  师:一样吗?

  生:不一样。

  说明不同的地方,并注意区别。

  8、 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找出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学生用准备的两个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按住一个纸条不动,转动另一个纸条,可以出现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角。

  师: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学生得出:先使两个角的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这两个角相等。

  ㈣ 、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㈤、综合素质练习。

  9、 按要求画一条射线。

  10、 过两点画一条直线。

  11、 过一点画一角。

  12、 动手做一做,长方形剪一角,剩下几个角?

  13、 数一数右图中有几条线段;几条射线;几条直线?

  14、 用三根小棒摆三个角。

  (以上综合练习是通过学生的画、做、数、摆等各个方面进行的,让学生能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认识角教案9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圆形的手工纸、一根毛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故事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角”。[板书:角],它想和你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板书:角的认识]

  二、操作时间感知,自主建构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从实物中感知角

  (出示多媒体画面)我们请的小客有那里去了呢?原来调皮的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并用手指一指、摸一摸。

  (2)小朋友真聪明,你们能说一说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也用手摸一摸

  (2)抽象角

  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电脑出示动画: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小朋友老师刚才是怎么画的呢?谁来说一说(先画一个点,再画两条直直的线)

  (2)那你知道这个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板书:顶点、边]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个角呢?

  (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像老师一样自己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5)展示画的角,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数学王国又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

  (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为什么?

  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2)成果展示

  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并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材料做的?那里是顶点?那里是边?(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3)感知角有大小

  那四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用蓝色的小棒做的角拿上来给大家看看。你们比一比它个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大有小)那个最大,那个最小?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得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出示课件)

  5、比较角的大小

  (1)同桌的小朋友比一比谁做的蓝色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出示课件:重叠法)

  (2)这里有两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你怎样比较出它们的大小的?

  (3)如果两个角既不好移动,又没有格式我们应该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课件出示)小朋友互相讨论。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

  1、下面的图形各是几边形?各有几个角?

  ( )边形 ( )边形 ( )边形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2)谈话:四边形有四个角,五边形有五个角,六边形有六个角,那么七边形有几个角呢,八边形呢?

  (3)你知道这里机有什么规律吗?(边数=角的个数)猜一猜:三边形有几个角?

  2、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 )个 ( )个 ( )个

  3、出示智多星,你知道这颗星星上有几个角吗?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角娃娃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把金剪子,请你回家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好吗?

认识角教案10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的例题以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能力目标: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

  (3)情感目标: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回忆上学期我们认识的图形有哪些?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角,角喜欢和我们玩捉迷藏,这节课我们就把他找出来。(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一)感知角 师:出示例题图,小明和小红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手中和桌面上有哪些物体?

  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

  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

  师: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

  师:(电脑说)这些图形都是角,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同桌交流交流。 师:现在我们伸出手指画一画角,好吗?

  师:出示三角形上的角和钟面上的角让学生上台来指一指。

  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直直的两条线叫做角的边。我们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这就是角的标记。

  (二)画角

  现在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画一个角呢?老师也想画一个角,谁来给老师指挥一下。

  边

  顶点

  边

  师:咱们看看黑板也来说说,这尖尖的点是角的?

  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角就在这儿)教师比画。

  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谁来说说,全班一起说说好吗?(教师板书)

  (三)搭角

  师:同学们想不想搭一个角呢?(四人小组搭角并说说各部分名称)

  师:汇报,搭角时你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辨角

  师:我们现在都认识了角,那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这些图形到底是不是呢?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

  (四)数角

  师:翻开书85页,请同学们做一下第二题。

  角其实是平面图形中的一员,现在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

  (五)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说给同桌听。

  师:你找到角了吗?

  师: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六)比一比角

  师: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但是我们不仅认识了角还找到了角。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角的大小。

  出示三个钟面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大小。

  生齐声说:第一个角最大,第三个角最小。

  三、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一)制作活动角,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注意安全。

  (生独立做角,有困难的`,师引导同桌之间互相帮忙) 师:你能指一指自己做出来的角的顶点和边吗?(生指)

  师:现在看看你们的本领大不大?听要求:你的角和我的角比较一下谁的大谁的小?你是怎么比的,请学生上台来演示一下。

  生:顶点对齐,一条边也要对齐在比较大小。

  师:厨师一把折扇和一把剪刀,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变化情况,角是怎样变化的?用手比一比。

  生:叫慢慢变大慢慢变小。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张口大小有关。

  (二)折角(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动手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师: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

  (3)学生思考——动手折——展示。

  四、课堂总结

  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角,你知道角长什么样吗?如果你是角,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自己?

  五、布置作业

  1.剪角,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比比谁的角剪法多?

  2. 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六、板书设计

  认识角 边

  顶点 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认识角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角的初步认识》是京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有了这些已有知识和感性经验作基础,本教学环节中设计了一些放手让学生在操作中做数学的环节,力求让学生在眼看、耳听、手动、脑想、口说中学习知识,发展抽象思维。

  二、学情分析: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为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会用尺子画角。

  2、知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深化对角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角,会画角。

  教学难点:知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教学准备:大小不等的圆纸片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角

  1、同学们,这是什么?(三角板)你知道为什么叫它三角板呢?(因为它是三角形的,有三个角)

  2、谁能指一指它的三个角在哪?(生指三角板上角的顶点)

  师:我把你指的这个地方画在黑板上(师画一圆点)

  大家觉得这是不是一个角呢?(不是,这是一个点)

  3、 “角”是什么样子的?谁再来指一指,描一描。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物品导入,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知识的冲突点,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角。)

  (二)实物抽象,初识角

  1、从自己周围找角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三角板上有角外,其它物体上有没有角?下面大家从周围的物体中来找找角,比比看谁找得最多最准确。

  (学生“找角”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汇报:同学们发现哪些物体上有角呢?谁能给大家指一指。

  (生比划从周围物体上找到的角)

  2、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请看:(出示:钟表、相框、红领巾)

  你能在这些物品中找到角吗?(生指,课件抽象出角)

  3、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角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生观察,师介绍角的顶点和边)板书:顶点和边在数学上我们用弧线标出角,并给它起个名字(标1),这个角就可以读作角1,记作:∠1

  4、刚才你找到的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呢?和你的同桌指一指,说一说。

  5、判断角刚才同学们认识了角,也找到许多的角,请大家看这些图形是不是角呢?(按点一:判断)(指名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找角”的活动初步认识角,从生活实物中抽象出角,引导学生观察找共同点,从而了解角的构成,并会读角和记角。另外再以一组判断题来检验学生初识角的成果,并加深对角的构成的认识。)

认识角教案12

  备课笔记

  备课时间:20xx年月日总备课第课时

  单元、章、节第九单元课题复习角和认识方向

  课时3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能根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七个方向。

  教学程序和内容复备

  一、知识系统整理

  1.我们前面学习了角,角是怎样的?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2.提问:角分几类?怎样的角是直角?请你用两个手指搭出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你有什么办法?怎样的角叫锐角?怎样的角叫钝角?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出示“期末复习”第14题(1)的图形,提问:左图中有几个角?是直角的在教材上画上标记。其他的角是什么角?

  2.出示“期末复习”第14题(2)的`图形,提问:你能用三角尺在右图中找出3个直角吗?找到后同桌互相交流。

  3.接下来我们复习“认识方向”。

  提问:我们学过了哪几个方向?

  在地图上,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出示“期末复习”第15题,提问:图上画了些什么?

  提问:三个小朋友的家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你能说说他们上学的路线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5.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

  小组选择几件物品,先估计高度,再测量高度,注意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期末复习”第17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我们可以先求什么?(已做了多少朵花)再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2.完成“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读题,并独立解答。

  交流订正,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完成“期末复习”第19题。

  让学生小组内了解每个同学家有几口人,把记录的结果分类整理,并填表。

  提问:你们小组里几口人的家庭个数最多?

  4.完成“期末复习”思考题。

  教师带学生分析题目:十几个球,是3的倍数,可能是?(12个、15个、18个)取4个球余2个,说明这个数除以4余2,口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球?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五、课堂作业

  《补》

  板书设计

  教后小记授课时间:20xx年____月日

认识角教案13

  教学内容:P67~68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引导同学认识角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对角有直观的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对角有直观的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 活动角 图形 同学练习单 小棒 不规则的纸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出示三角板:这是什么?为什么叫它“三角板”?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还有角?同学们找到的是生活中的角,你想认识我们数学中的角吗?

  板书:认识角

  二、 新授

  1、课件出示:剪刀、钟面、红领巾图片

  请大家观察一下,找出图中的角

  课件演示:这些角有什么一起点呢?

  2、教师规范语言:像这样尖尖的一点数学上叫:顶点

  从顶点动身,直直的两条线叫:边

  所以我们说,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在数学上,我们用“)”来标出角,标注“1”就记作:∠1,读作角1,全般书空一次

  一边介绍一边板书

  3、请生用已经准备好的资料制作角:圆形的纸片和两根小棒

  将同学用小棒制作的角用投影展示,用折纸的方法做的.角贴在黑板上,让同学来说说自身的角在哪里

  4、请同学们在自身做的角上找顶点和两条边(可以多请几个小朋友来说,加深对角的认识)

  5、完成辩式练习:这些是角吗?

  6、练习:书P67 指一指

  订正练习,重点强调其中不是角的局部

  7、课件出示图形:有大正方体、小正方体……

  老师这里请来了一个神秘的角,这个角可以变大,还可以变小。对!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角,现在就请你用手里的活动角变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

  师:为什么你觉得你的角比我的大呢?引导:这里叫张口

  教师明确: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板书:与张口有关)

  8、是怎么比的?

  拿出你们做的角,比一比谁的大?你是怎么比的?

  教师明确:观察法

  重叠法

  课件出示:∠1、∠2,这两个角谁大啊?你能确定吗?

  引导: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板书:与边长无关

  9、小结

  假如你是一个角,你会怎么向大家介绍你自身呢?

  三、拓展练习

  一个正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板书:

  认识角

  角的大小:

  边 记作:∠1 与张口有关、与边长无关

  顶点 观察法

  边 重叠法

  一个顶点 , 两条边

认识角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识别角有大小,学画、能识记理解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初步体验空间与图形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经历活动,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的概念。

  教学难点:经历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

  一、链接生活,引入新知

  1、板书 “角”。

  师:大家认识这个字吗?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或者说说生活中你在那里看到角?

  2、出示实物图:(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正方形等)

  指角:指一指你认为的角在哪里?有什么感觉?

  画角:能画出你心目中的角吗?说说你画的角是怎样的?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一)感知角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件物品,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出示剪刀、三角形、钟面三个图片)。学生指一指。

  接着出示三角尺

  师: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角尺,谁找到角了吗?(生找)在大家努

  力下,一下子在三角尺上找到了三个角。 生活中的角往往穿着漂亮的外衣,那么数学上的角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上的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师:让我们把生活中的角,脱掉漂亮的外衣,看看它的`样子。(课件演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收集。再评价。

  (二)画角

  1、教师示范画

  师: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但是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样子,还要把它绘画出来。画角,应该画什么(顶点边),

  对,有什么要画什么?现在老师有个小小请求,请大家指导老师先画一个角。

  师:你们说,我来画,先画什么?(顶点)接着画什么?边,老师把尺子摆好,问:从哪儿开始画?(顶点)对,从顶点开始沿着尺子的边画一条直直的线,画好了吗?

  师:你也能像老师这样画出一个你心目中最漂亮的角吗?

  2、学生试着画角。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几个小朋友的作品。(评价生作品)

  (三)、比角

  1、搭一搭

  如果老师给你两根小棒,你能搭出一个角吗?试一试,指出你搭的角的各部分名称。

  展示学生的作品.(两名)

  比较两位同学的作品,说出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比一比

  (1)、刚才我们在钟面上找到了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不停地转动,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

  (2)、(出示三个钟面)

  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3、做一做

  (1)、今天老师用图钉作角的顶点,硬纸条作角的边做了一个角。你能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和老师比一比.再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小的角。

  怎样使角变大,怎样使角变小?

  通过做角,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板书)

  (2)、角的大小变化,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例如我们在做手工时,合拢剪刀,角就(变小),夏天,打开扇子,角就(变大)。课件演示 (3)、这里有两个角,你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

  为什么?怎样证明?(课件演示重叠法)

  说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七)、剪角

  1、课件:剪一刀,是不是剩两个角?

  2、课件:剪一刀,剩几个角?

  三、回到生活,拓展新知

认识角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具准备:主题图,剪刀,插有吸管的可乐瓶等实物,三角板,直尺,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初步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从实物抽象出角,并说明角各部分的名称。

  边

  顶点

  边

  (2)指名学生指出第2,3个角的顶点和边。

  提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教师指出:上面的这些图形都是角,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判断以下图形是不是角?练习八第1题:让学生判别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一说为什么有的是角,有的.不是角?

  3,学生实际操作。

  (1)拿出活动角。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更深入的来了解一下角有什么特点啊?请你拿出你课前做的活动角,来动动手,你再想想看在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大?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小?

  全班交流,统一认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板书)

  (2)折叠角。

  师生都拿出一张纸,共同折纸,启发学生折出大小不同的角。然后教师演示把角的边剪短,提问:现在角变小了吗?

  师:我把边剪短了,但是角的大小不变,这说明什么啊?

  (3)总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板书)

  (4)做练习八第3题:先让学生用三角板中小的一个角与书中的两个角比一比,让学生说这两个是不是一样大

  4,教学画角。

  (1)教师在黑板上做画角示范,边画边说明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也就是从一个点先画一条线,再从这个点再画一条,就画成一个角。如下图:

  (2)做课本第40页“做一做”的第2题:自己画一个角。

  指名两个同学上黑板画角,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角。画完后,对板演的学生所画的角进行讲评,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订正。

  三,练习

  第2题:看下面各图,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有哪几个角?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角和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认识角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认识角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角教案04-12

认识角的教案08-04

《角的认识》教案10-01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03-29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06-27

《角初步认识》教案10-06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02-09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02-10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0-07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认识角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角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角教案

认识角教案1

  【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角。感知角是有的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让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一、游戏导入,感知角

  1、引出角

  谈话:同学们,在平面图形的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

  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袋子,里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谁能闭上眼睛,在里面摸出圆来?

  (学生纷纷举手。)

  指一名学生上台来摸。学生摸出后,加以激励。随后提问:如果让你们来摸你也能摸出来吗?(生齐答:能!)

  师:你们都这么确定能摸出圆来,请问有什么窍门吗?

  (学生答:因为别的图形都有角,可是圆边上都是滑滑的,没有角。)

  师:同学们真有办法!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角”,角也是平面王国里的一个成员。(板书:认识角)

  2、找角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除了圆,其余的图形中都有角,那么我们就先拿出三角形,请你把角找出来。

  指名学生在三角形上找角。

  (学生找角只摸顶点。)

  教师示范指角:刚才同学们摸的是角的一部分,正确的摸角方法应该是这样的:(教师从顶点出发摸两条边)。

  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重新摸三角形的三个角。

  师:现在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找找角吧!

  二、建构模型、抽象角

  1、抽象角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学们看一看,你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

  (学生自由的找角,并全班进行交流。)

  师:将这些物体面上的角移下来就成了数学上的“角”。(教师边说边点击课件从剪刀、三角形、闹钟上抽象出角。如图:)

  2、画角

  师:(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下面看一看老师怎样画角?先画一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线,再在里面画一条弧线,就成了角。(教师分别在黑板上画出以上三个角。)

  3、角的组成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画的三个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全班交流得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教师板书:如图)

  边

  边边

  顶点顶点顶点

  边边边

  提问:角的边又有什么特点呢?(两条边必须是直直的。)追问:如果有一条边是弯的行不行?

  4、练习

  判断:出示“想想做做”的第1题。

  判断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在追问: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5、做角“想想做做”的第2题。

  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操作,指名到视频展示台上操作,全班交流操作情况。

  三、操作探究,比较角

  1、认识角有大小

  (1)谈话:我们的这个新朋友真的很调皮,它还会变化呢!

  出示一个分针和时针夹角很小的钟,然后转动分针和时针,使夹角逐渐变大。提问:分针和时针形成的夹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再转动分针和时针,使夹角变小。

  提问:现在这个角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角怎么样?(板书:角有大小。)

  (2)课件出示例题2中的三个钟面。

  让学生比较那个角最大,那个角最小,并说说是怎么比较的。

  全班交流汇报。(学生可能是观察边叉开的程度,也可能数格子,都肯定鼓励学生。)

  2、做角活动

  (1)谈话:角有大小,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我们来做个实验。

  用准备好的'材料做活动角。

  (2)同桌每人做一个角,比一比谁的角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发现凭观察难以比出大小的角,让这两位学生上台全班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用重叠法比较。

  多媒体课件演示用重叠法比较的过程,让学生观察。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4)引申

  A、“想想做做”第3题。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角?(剪刀、扇子)引导学生把扇子和剪刀慢慢打开或合拢,观察扇子和剪刀中角的大小的变化。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B、“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明确题意。

  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你发现折出的角中,那个最大?那个最小?指给同桌看。

  四、全课总结,拓展角

  1、谈话: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那个图形?

  如果你是角,你打算怎样介绍自己。指名学生作角的自述。

  2、拓展: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角娃娃非常高兴,要出个脑筋急转弯:4-1=?,课后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比谁的剪法多?

  3、实践作业: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找一找,摸一摸。

  【教学反思】

  其实,“角”对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然而,在学生的心里眼里,“角”的概念与我们数学中“角”的概念就不尽相同了。而怎样使学生经验与新课的教学完美结合呢?上述案例又如何体现教师的教学理想的呢?

  (一)、生活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游戏的导入引出“角”,然后教师点题说明本节课就来认识“角”,从生活实际引入,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得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有一种亲切感,不是突如其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同时因为他们对角并不陌生,也就增加了学生学习新知的信心。“摸角”和到生活情境中“找角”以及后来的“做角”给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展现自己并有机会展现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新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愿意尝试的勇气和实践探索的精神。“角”对学生并不陌生,“摸角”便是检验学生对角的认识程度,学生头脑中的角是一个模糊不确定的概念,让他们摸就是让他们知不足。虽然只摸了顶点,但得肯定他们的摸法有可取之处(摸的是角的一部分),然后再引导他们如何正确的进行摸角。这样的设计既照顾到学生的心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使他们在放松自然的情绪中来科学的认识角,明白数学中的“角”是区别与我们先前所认识的“角”的。而在摸角的示范上教师也作了推敲,从顶点出发摸两条边,在画上小弧线。这样的做法并不是随意之举,因为教师们都知道:角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的平面图形,画射线就得从顶点开始。在后来的画角中教师也渗透了这一点。之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摸边时的感觉,得出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的。

  (二)、系统性与拓展性的无痕渗透

  从游戏引入角到实际摸角,然后让学生在例题情境中找角,并运用正确的方法指角,紧接着从物体中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出示角的抽象图)。一切过渡的自然而巧妙。然后再通过画角、对比,认识角的共同特点: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并且两条边必须都是直直的。最后再通过判断、做角进一步巩固角的概念,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角的模型。这里充分体现了知识建构的系统性,虽然是很简单的教学内容,却蕴伏了许多的数学思想。正确的摸角方法、画角方法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为以后更高一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抽象出的三个角蕴伏着“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拓展了角的外延,为下节课的学习作了必要的准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我们的课堂并不局限在“40分钟”,而是给了它更大的拓展的空间。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向高段学习延伸。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学内容简单并不意味着教学的设计简单,如果我们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就大错特错了。因此,我们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应多研读教材,多系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多研究学生,这样才能把握低年级的教学特点,使我们的教学更艺术,使学生的学习更便捷。

认识角教案2

  《认识角》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67页——68页的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角,但要把生活中所见到的角抽象成数学中的角学生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材只对角做了一个初步的介绍,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所以在内容设计上,特别注意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折一折、找一找、比一比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对角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实际,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能力目标:经历“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基本图形,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并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的。教师的教需要通过学生的学来体现,而学生的学则是需要教师引导的。“角”对于二年级小朋友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教学中我将观察、操作、演示等方法有机贯穿于课堂中的各环节,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用看一看、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折一折、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观察、操作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复习引入。

  回想一下,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引导学生回顾复习,依次回答出各个图形的名称。然后教师引入新知: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朋友,板书课题:认识角。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点出发,既能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新知的热情与积极性,为继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从寻找生活中的角,到实物中抽象角,初步感知角。

  本课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因此,我先通过实物演示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角:剪刀张开的两个刀刃夹成一个角,钟面上两根指针夹成一个角,红领巾的两边组成一个角。然后问学生:你还能从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找到角?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过程把这些角抽象出几何图形,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初步感知数学上的“角”的形象。

  (三)操作观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形象之后,再提出问题:你能不能想办法折一个角呢?把折好的角介绍给同学。这样在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使他们更充分的感知到角。这时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呢?闭上眼睛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感受。”充分调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角的完整表象: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然后及时设计“判断”,在平面图中“指角、数角”练习,通过辩认与说理,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四)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学生建立了角的正确表象基础上,我设计了操作活动角和大小三角板对应角的比较两个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在这一环节里,我先让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动手操作,讨论讨论,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在班上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口有关,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再巧妙运用多媒体演示验证,变抽象为直观,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 拓展应用,提升学生能力。

  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一张长方形纸,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可以画一画,也可以折一折,还可以剪一剪,比比看谁想的方法多。在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请学生把几种不同的剪法和同学交流,教师演示。这一设计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使教学达到了高潮。

  (六)回顾总结。

  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然后通过出示:篮球场地、篮球板、球门架、楼梯以及楼房建筑物等,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善于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生活中的数学。

认识角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活动角,不规则纸,绳子。

  教学过程

  一、联连看。

  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语: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先猜圆形,再猜长方形)追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是圆形?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猜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对对碰。

  对碰一:联系实际,找角

  1、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师:你发现了什么?咱们比比看,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2、抽同学汇报,表扬发现角的孩子。

  3、找生活中的角。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设计意图:立足三维目标,让课堂和谐平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对碰二:初步感知,指角认角

  1、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2、出示红领巾、数学书。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

  3、引导正确指角。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4、同桌互相指角。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

  5、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6、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想不想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打开数学书39页看谁先找到答案。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几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然后自然地引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对碰三:小组合作,折角

  1、折角。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

  2、指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3、还有不同折法的也过来贴上(有不同折法的贴出),对折出来不是角的要让学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4、说一说折的角的各部分名称,对碰四:动手操作,做角

  1、做角。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

  学生选择材料自己做一个角,然后交流。

  师:你还能用什么做成角呢?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问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努力形成了材料不同,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体会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板书:张开)(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两边张开的大小。

  (3)改变角的大小。你能把自己做的角变大变小吗?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结合讲评。出示圆形纸折的直角,能做一个比这个角小一些的角吗?那么小很多的角应该怎么折呢?演示钉子板上的角,把刚才做的角变大些,变小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感知角的大小是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为下面比较的大小作好准备。]

  3、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师生拿出活动角,教师做出一个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小和角,找两个小朋友的角和教师的角比。怎么样?(学生回答)

  (2)重叠法。

  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小朋友的角,谁的大一些?

  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

  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3)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①教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

  ②把角的边剪短,思考:这样的角小了吗?

  ③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法证明角的大小没变。

  ④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4、课件出示对碰主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操作、小组讨论使学生直观地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对碰五:体验感悟,画角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1、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

  2、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

  3、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

  4、再画一个角,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泡泡堂。

  1、辨认角。课件出示书上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位听,并说出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辨别角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

  2、数角。课件出示书上第2题(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前面建立起来的角的概念,使学生对角的特点、角的构成有了更深的认识。)

  3、比较角。课件出示书上第3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4、一张正方形纸,剪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拓展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5、总结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认识角教案4

  教案背景:

  日常生活中,往往把动物头上凸出的部分或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称为角,如牛角、墙角??而数学里的角是一种平面图形。要防止两个概念的混淆,避免生活里的角干扰数学里角的概念的形成。为此,教材所联系的实物都是很薄的,它们的厚度不会引起注意,便于学生在实物的一个面上寻找并指出角。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以及第65—66页的“想想做做”第l—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能创造性使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制作角. 教学难点: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活动角的模型;制作角所需要的一些材料和工具(纸若干张、剪刀、扇子、钟面、毛线、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活动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孩子们猜图形图案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老师从袋里取出图形,但只露出这个图形的一小部分,请你猜猜这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形?依次出示(边猜边贴在黑板上)这是什么图形呢?

  生:长方形!

  师:这个呢?

  生:正方形!(注意此处只出示含有角的图形,圆形等不参与讨论)

  师:小朋友们,再看看这是什么图形?这位同学你来回答。

  生:这是三角形。

  师:为什么叫三角形呢?

  生:因为它有3个角。

  师:你能上来指给小朋友们看吗?(学生上讲台指指出3个角。)小朋友们可以跟着一起数。她指的对吗?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朋友——它就是刚才我们所认识图形当中的共同的组成部分——角!

  3.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

  (一)抽象角——观察感知,建立表象。

  1.师: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多啦,你能找出哪些物体上有角吗?找找看!(出示课件,辅助学生找到剪刀上的角,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角,以及红领巾上面的角)

  2.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实物上的角搬下来,并画在纸上,就成了下面的图形。(多媒体抽象出角)师指出:像这样的一些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角。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看到这么多角,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摸一摸?这位同学你上来摸一摸。(学生摸角的顶点和边并说出摸的感觉)。师板书画出角。

  师:同学们啊,通过认角我们发现了角的一些共同点,谁能帮助老师总结一下角的共同点是什么呢?对!同学们说的很好!角的共同点就是:都有一个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并出示课件)要求同学们齐声朗读这一句话。顺势指出尖尖的顶部叫做角的“顶点”,从顶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并板书。

  4.找一找:在你的周围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5.现在大家闭着眼睛想想角形状。

  (二)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听说我们今天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呢,那它们到底是不是角呢,请看大屏幕。插入小练习,下列图形是角的在( )里画笑脸,不是角的画哭脸。

  1.学生判断思考,哪些是角,对于反例只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

  2.继续看,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三)自主探究,动手画角;

  1.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画一画角呢?这位同学你上来画。(老师给出提示:先画顶点,后画边。伴随同学画角的过程,老师点出画角的口诀: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后画边。并引导同学们熟记此口诀。点出角的各部分名称,老师再板书一次。

  2.插入小练习:下面各图中有很多角,请同学们数一数有几个角。

  (四)提供材料,操作内化;

  1.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做一个角?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材料:小棒、皮筋、钉子板、吸管、彩条、圆片??请学生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自己做一个角,并指一指它的顶点和边在哪里,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看哪一组在相同的时间里做的多,做的好。

  2.全班展示交流:你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角,顶点和边在哪里。并鼓励学生心灵手巧,想出了各种方法做出了不同的角。

  3.提出疑问:这些角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引出角是有大有小的。

  4.观察并引导学生思考:活动角有什么特点?如何把角变大变小?通过把角变大变小,思考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有

  什么样的关系?

  5.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开越小,角就越小。让学生举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实物的角也是利用活动角的特性制成的。

  (五)比大小——自主探索,意义建构。

  1.请同学们也用你的活动角转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角,放在桌上,和同桌的小朋友比一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哪一组来汇报?(先选一组差异大的`)问:你们是怎么比较的?

  (再选一组差异小的)问: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老师也不知道了。怎么比呢?你们能帮帮老师吗?

  生:把它们合在一起。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我们可以把两个角重合在一起,看张口大的角就大,张口小的角就小。

  2.多媒体出示四个钟面

  师:看,四个钟面中时针和分针争论起来了,他们都说自己形成的角大,小朋友,你们觉得呢?指名学生口答。(媒体放大显示)

  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3.剩下的这两个钟面上的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你想怎样比较?动动脑筋,打开钟面作业纸,在小组里讨论。

  师巡视指导。

  4.哪一组先来汇报你们研究的结果?跟大家说说你们这组是怎样比较的。学生演示,教师用媒体演示。

  5.你们觉得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有什么意见吗?再问: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比较方法?

  6.插入小练习:比较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大的画“√”。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三、学生总结角的特征。

  四、展示生活中的角。多媒体展校园里美丽的角。

  五、总结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学会这些知识的?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六、课外作业

  数学书第65—66页的“想想做做”第l—4题。并完成《随堂练习》后的相应内容。

  七、板书设计:

  认识角

  角:一个顶点,两条边。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我先引导观察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再利用课件演示将物体上的角抽象为数学上的角,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角的表象,最后通过找角——搭角——做角——折角等一系列具体化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通过活动体验自主建构对角的特征的理解。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未知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认识角教案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 的联系和区 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 初步能力。

  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投影仪,红色、白色细木条做的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线段的特征。(下面的板书填在一个表里)

  出示线段。(长4分米)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

  提问:线段要怎样画?(按学生的回答画线段)

  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

  指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板书:直的有两个端点) 是有限长的,(板书:有限长)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

  谁能来量一量黑板上的线段,告诉大家,它的长是多少。

  现在看老师再来画一条5分米长的线段。(边说明边画出线 段)

  2.认识射线。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第二条线段)就得到一条射线。(板书:射线)

  把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指出:射线也是直的,(板书: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板书:一个端点)另一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地延长下去,是无限长的。(板书:无限长)

  用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画出射线: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边说明边示范)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射线。

  谁再来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

  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长 度。手电筒、太阳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做是射线。

  3.认识直线。

  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边说边把第三条线段延长 就得到一条直线。(板书:直线)

  大家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线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

  谁来说一说,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样画直线?要不要点上点?为什么?直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

  4.提问:谁来看着黑板上的图说一说,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 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板书: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板书:不同点)

  你能从延长线段得出直线这样的过程说一说,线段和直线 什么关系吗?(板书: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直线和线段又有什么共 同特点?

  5.做“练—练”第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

  二、认识角

  1.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角。(板书课题:角)

  2.认识角和各部分名称。

  角是怎样的图形呢?现在仔细看老师画三个角,联系刚才学的知识,想想角是怎样组成的。(用从一点引两条射线的画法,画出教 材第110页上面的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看第110页上面的三节。出示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

  (1)角是怎样组成的?

  (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3)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提问:角是怎样组成的?

  谁能上来,从这点(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一个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板书:顶点)这两条射线呢?(板书:边 边)

  谁能来写一个表示角的符号?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 并举例写成/1,领学生读“角一”。 ·

  ‘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

  3.做“练—练”第2题。

  让学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课桌上,一边指顶点和边,一边自己说出名称。

  老师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个角的三个部分,学生齐说各部分名称。

  4.角的大小比较。

  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按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教 师巡视)

  刚才同学们画的角与黑板上的差不多样子。你们还能再画一 个角,使一条射线的方向跟刚才不同吗?请大家画一画。(指名学生画角,老师巡视)

  5.教学角的大小比较。

  提问:你觉得刚才画的两个角大小一样吗?

  指出:也就是说,角是有大有小的。(板书:角有大有小)

  演示两根红色细木条做成的角。说明:旋转这两根中的一根木 条,形成的是什么图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提问:这两根细木条是这个角的什么?

  现在我把这根细木条继续旋转,使两条边比刚才叉开一些,你 觉得现在这个角比刚才怎样? 如果两边再叉开一些呢?(继续旋转)

  指出:旋转其中一根木条,就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提问: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角比较大?角的大小要看什么?

  指出: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 大。(板书:边叉开的大,角就大)

  角的大小怎样比较呢?现在看老师比一比,请你说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再取出一个白色木条的角,把角重叠起来)

  指名学生口答哪个角比较大,为什么?

  谁来说一说,可以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方法:把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和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

  再请大家看一看,这两个角的大小怎样?(红色木条的角和同样大的白色木条的角重合起来)

  指名学生口答两个角大小怎样,为什么?

  说明看出两个角相等的方法。

  再用红色木条的角与黑板上画的角比较,(使木条摆的角和画 出的角相等)要求学生说明这两个角大小怎样,是怎样比出来的。

  说明:把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和一条边也重合,如果另一条边重合,则这两个角就相等。

  6.做“练—练”第3

  让学生把三角尺按在课桌上,先用锐角分别比一比,(在下面 放等腰直角三角形)说说哪个角大一些;再用两个直角比,说说大 小怎样。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段、射线和直线各有哪些特点?什么图形是角?怎样比较角的大小?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二第1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老师巡视。

  2.练习二十二第2题。

  让学生在书上画直线。

  提问:第(1)题过一点还能再画另一条直线吗?试试看。你还 能再画吗?经过这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第(2)题还能再画一条直线吗?经过这两点只能画几条直线?

  3.练习二十二第3题。

  ‘学生先做在课本上,再口答,并说明理由。

  4.练习二十二第4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画一个角。

  追问:这个角你是怎样画出来的?

  请你再告诉大家,角是什么样的图形?

认识角教案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四册第68―7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1、认识角。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1、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会比较角的大小。

  学具教具准备:

  钉板、皮筋、彩纸、硬纸条、折扇、剪刀、三角板、钟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再过几天就是小明的生日了。星期天,小红和小华相约在一起做一些漂亮的手工作品送给小明作生日礼物。瞧,他们做得多认真啊!(出示主题图) 桌面上有很多物品,仔细看,这些物品上有没有我们以前认识过的图形啊? (闹钟的.面是圆形、纸工袋的面是长方形……) 这些物品中还藏着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同学们想不想认识它?(出示剪刀、三角板、闹钟图) 评:教师创设小明过生日这一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 在观察各种实物图形的基础上 ,教师的一句简短的问话“这些物品中还藏着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同学们想不想认识它?”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角的特征

  1、认识角。 到底新朋友藏在哪儿呢?(拿出剪刀,开、合)剪刀的开口就形成了一个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电脑闪现) 三角形纸上也有角。(拿出三角形纸指)三角形的这里也是一个角。(电脑闪现) 剪刀、三角形纸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拿出实物钟,转动指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电脑闪现) 我们一起来看这三个角。(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 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有什么特点呢?(相交于一点,两条边都是直的……)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认识角教案7

  教学目标:

  1、结合个生活中的情景和课堂上的操作活动来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比较角的大小。

  2、在生活中学会辨认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部分名称、角的画法、辨认角

  教学难点:

  1、会用尺子画角的图形。

  2、能在图中找出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通过学生原有的认知来加深对角的认知,让学生去感受角就在生活中,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师:出示三角板问:“知道这个叫什么吗”?

  生:三角板

  师:“那为什么我们叫三角板”?而不叫一角板、两角板、四角板呢?

  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师:谁能指出角在哪里?(学生来指)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到过角?比如我们的教室。

  生:门(四个角)、黑板(四个角)只要合理都是可以的。

  师:对于“角”你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实际上在“角”的身上藏着很多的我们不知道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角”的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故事。(补充完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感觉现实中的角(直观感知现实中的角)

  师:打开课件

  师:观察课本38页图,他们都在干些什么?

  引导一个如老伯伯剪树

  师:还有......

  生:老师、踢球的同学、做操的同学

  师:那我们找一找这里面的角。

  生:球场的边角线、老师的手里三角板上的角、老伯伯手里的剪刀··如果说出很多角来,还是主要引出几个关键的角。

  如果没有足球门的话,老师进行引导:还有足球门。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的很仔细,很认真,准确的将叫找到。

  老师将找到的角标记出来。

  师: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角的存在。那我们在观察一下,这几个图都是什么?

  生:剪刀、吸管、水管

  师:那你们能不能找到他们身上的角?试一试

  生:剪刀口、吸管弯弯的那里、水管玩玩的那里(只要合理就可以,不要过于要求)

  2、折一折(培养同学们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师:同学们你们太优秀了,太棒了。我们能把生活中的角找到,现在我们一起来折一个角,老师先示范给大家看,先折一下,在折一下。看看这个是不是角了?

  生:是

  师:老师已经折出来自己喜欢的角了,大家动手试一试。老师会找同学们展示。

  师:大家都折好了吗?

  通过老师的示范折角,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纸片,折出角。展示两名同学折的角。

  师:他们折的是角吗?

  生:是

  师:好,请同学们出示自己折的`角

  1、老师先示范感觉的路线,去感觉角,看能达到效果

  2、如果同学没有感觉出来的话,见如下:

  老师与学生一同用手去感觉这折出的这个角的边、角有什么特点?

  师:二(1)班,我们一起用手感觉这个顶点,有什么感觉

  生:有扎手的感觉即可

  师:那扎手是不是说明,这里是尖尖的的啊

  师:那边的这里有什么的感觉

  生:滑滑、平平等词即可

  师:那平平的是不是说明这里直直的啊

  生:是

  师:我们把这个尖尖的叫角的顶点。那这两个平平、直直的叫角的边。

  师:顶点的感觉是

  生:尖尖的

  生:师一起,直直的

  师:那我们一起看刚才从这几个刚才从图里面找的那几个角的顶点和边?

  师:老师找同学到前面来指出

  生:尖尖处为顶点,直直处为边

  师:他回答的对吗?

  继续在找两个同学指出。

  师:刚才的那个找出来了,老师在给你们三个角,哪位同学来指出?

  生:尖尖处为顶点,直直处为边

  师:她回答的对吗?

  生:对

  师:好的请回

  师:剩下的老师指你们判断对错

  师:......

  生:对或错,根据老师当时指出的情况

  师:那我们看一看一个角有有几条边、几个顶点?

  生:对或错,老师都要引导

  师: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展示课件的信息

  一起读两遍

  师:小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以后我们见到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图形就可以认定这个图形是角。那边是弯弯的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我们会找角了,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那么我们一起来判断这些是不是角。

  看课件:判断角后,在次找顶点和边,强化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尖尖处为顶点,直直处为边。

  三、画角(从抽象到具体,从具体又到抽象,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思维)

  师:我们认识角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画角。老师先示范话。

  二(1)班,仔细听,认真看,画角这里很关键的。

  师: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边说边演示。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师:你们听懂了吗?老师在说一遍: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师:我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老师说的是不是有些长,我们翻开书,看看书上的话是怎么说的,一起读一遍

  师:那大家拿出笔、尺子、本子。动手画一个角

  画好后展示两名同学画的角,如果有画的不一样,马上到黑板指出。老师呢,将画角和角的构成编成了一个小口诀,大家读一遍。

  四、比较角的大小(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深化,同时也突破教学难点)

  师:我们认识角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又知道画角的方法: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老师现在制作一个角,活动角

  师:看看老师手里的黄色角和紫色角(重合),发现了什么?

  生:角相等

  师:那这两个角的边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长、一个短

  师:那是不是说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板书),那与什么有关呢?

  生:是

  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

  师:我们看一个角,(慢慢张开两条边)角有什么变化?张开的越大角越?

  学:越大

  师:老师慢慢的合拢角的两条边,发现怎么了?

  生:变小

  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板书)

  以上过程如果同学们不能理解,老师必须引导。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师:跟着老师读一遍

  生:我们在声音洪亮的读一遍。

  拓展:看课件“大雁”。

  四、疏理总结

  通过本节课同学们交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朋友?你对他有多少的了解?

  我们认识角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又知道画角的方法: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五、巩固练习

  40页做一做1、2题

  练习八1、2、3题

认识角教案8

  一、 理念设计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的图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教材、教学分析

  本课是在以前学过的基础上进行新授的,并且本单元要学的图形都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这些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在教学时,应注重把握好旧知向新知的引渡,使学生能自然而然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射线,知道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

  四、 教学流程

  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出示动物百米赛跑图)你知道跑道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吗?

  生:线段。

  师:你会画线段吗?(指名板演)用什么画的?为什么要用直尺画呀?

  (此过程自然而然导入线段的特征,从而为后面要学的射线、直线作好准备)

  师:线段是直的,这是线段的什么呀?你还知道线段的哪些特征。

  生:有两个端点,无限长(可以量出长度)

  师:如果将线段的一端延长(或两端都延长)那会变成什么图形呢?

  ㈡ 、认识射线、直线。

  1、 自学课本第109页

  2、 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并从现实生活中举事例。

  师:它们各叫什么名字呀?它们又与线段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呢?

  学生回答。

  师:你能应用这个知识解释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射线吗?看谁说的多。

  生:手电筒的光线。

  生:探照灯射出的线。

  (这一环节让学生能把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和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应用数学知识了解社会,并使学生知道数学来自社会,也能用于社会。)

  3、 做练一练第1题。

  ㈢、建立角的概念。

  4、 出示一点,引出两条射线,认识这个图形

  5、 学生动手画角,说出画法。

  6、 揭示角的`概念及角的名称。

  师: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这两条射线呢?

  生: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角的边。

  7、 角的符号与比较。

  师:认识角的符号,它和我们学过的什么符号很相似呢?

  生:。

  师:一样吗?

  生:不一样。

  说明不同的地方,并注意区别。

  8、 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找出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学生用准备的两个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按住一个纸条不动,转动另一个纸条,可以出现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角。

  师: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学生得出:先使两个角的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这两个角相等。

  ㈣ 、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㈤、综合素质练习。

  9、 按要求画一条射线。

  10、 过两点画一条直线。

  11、 过一点画一角。

  12、 动手做一做,长方形剪一角,剩下几个角?

  13、 数一数右图中有几条线段;几条射线;几条直线?

  14、 用三根小棒摆三个角。

  (以上综合练习是通过学生的画、做、数、摆等各个方面进行的,让学生能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认识角教案9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圆形的手工纸、一根毛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故事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角”。[板书:角],它想和你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板书:角的认识]

  二、操作时间感知,自主建构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从实物中感知角

  (出示多媒体画面)我们请的小客有那里去了呢?原来调皮的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并用手指一指、摸一摸。

  (2)小朋友真聪明,你们能说一说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也用手摸一摸

  (2)抽象角

  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电脑出示动画: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小朋友老师刚才是怎么画的呢?谁来说一说(先画一个点,再画两条直直的线)

  (2)那你知道这个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板书:顶点、边]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个角呢?

  (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像老师一样自己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5)展示画的角,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数学王国又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

  (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为什么?

  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2)成果展示

  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并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材料做的?那里是顶点?那里是边?(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3)感知角有大小

  那四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用蓝色的小棒做的角拿上来给大家看看。你们比一比它个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大有小)那个最大,那个最小?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得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出示课件)

  5、比较角的大小

  (1)同桌的小朋友比一比谁做的蓝色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出示课件:重叠法)

  (2)这里有两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你怎样比较出它们的大小的?

  (3)如果两个角既不好移动,又没有格式我们应该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课件出示)小朋友互相讨论。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

  1、下面的图形各是几边形?各有几个角?

  ( )边形 ( )边形 ( )边形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2)谈话:四边形有四个角,五边形有五个角,六边形有六个角,那么七边形有几个角呢,八边形呢?

  (3)你知道这里机有什么规律吗?(边数=角的个数)猜一猜:三边形有几个角?

  2、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 )个 ( )个 ( )个

  3、出示智多星,你知道这颗星星上有几个角吗?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角娃娃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把金剪子,请你回家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好吗?

认识角教案10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的例题以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能力目标: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

  (3)情感目标: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回忆上学期我们认识的图形有哪些?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角,角喜欢和我们玩捉迷藏,这节课我们就把他找出来。(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一)感知角 师:出示例题图,小明和小红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手中和桌面上有哪些物体?

  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

  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

  师: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

  师:(电脑说)这些图形都是角,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同桌交流交流。 师:现在我们伸出手指画一画角,好吗?

  师:出示三角形上的角和钟面上的角让学生上台来指一指。

  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直直的两条线叫做角的边。我们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这就是角的标记。

  (二)画角

  现在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画一个角呢?老师也想画一个角,谁来给老师指挥一下。

  边

  顶点

  边

  师:咱们看看黑板也来说说,这尖尖的点是角的?

  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角就在这儿)教师比画。

  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谁来说说,全班一起说说好吗?(教师板书)

  (三)搭角

  师:同学们想不想搭一个角呢?(四人小组搭角并说说各部分名称)

  师:汇报,搭角时你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辨角

  师:我们现在都认识了角,那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这些图形到底是不是呢?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

  (四)数角

  师:翻开书85页,请同学们做一下第二题。

  角其实是平面图形中的一员,现在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

  (五)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说给同桌听。

  师:你找到角了吗?

  师: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六)比一比角

  师: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但是我们不仅认识了角还找到了角。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角的大小。

  出示三个钟面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大小。

  生齐声说:第一个角最大,第三个角最小。

  三、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一)制作活动角,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注意安全。

  (生独立做角,有困难的`,师引导同桌之间互相帮忙) 师:你能指一指自己做出来的角的顶点和边吗?(生指)

  师:现在看看你们的本领大不大?听要求:你的角和我的角比较一下谁的大谁的小?你是怎么比的,请学生上台来演示一下。

  生:顶点对齐,一条边也要对齐在比较大小。

  师:厨师一把折扇和一把剪刀,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变化情况,角是怎样变化的?用手比一比。

  生:叫慢慢变大慢慢变小。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张口大小有关。

  (二)折角(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动手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师: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

  (3)学生思考——动手折——展示。

  四、课堂总结

  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角,你知道角长什么样吗?如果你是角,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自己?

  五、布置作业

  1.剪角,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比比谁的角剪法多?

  2. 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六、板书设计

  认识角 边

  顶点 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认识角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角的初步认识》是京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有了这些已有知识和感性经验作基础,本教学环节中设计了一些放手让学生在操作中做数学的环节,力求让学生在眼看、耳听、手动、脑想、口说中学习知识,发展抽象思维。

  二、学情分析: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为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会用尺子画角。

  2、知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深化对角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角,会画角。

  教学难点:知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教学准备:大小不等的圆纸片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角

  1、同学们,这是什么?(三角板)你知道为什么叫它三角板呢?(因为它是三角形的,有三个角)

  2、谁能指一指它的三个角在哪?(生指三角板上角的顶点)

  师:我把你指的这个地方画在黑板上(师画一圆点)

  大家觉得这是不是一个角呢?(不是,这是一个点)

  3、 “角”是什么样子的?谁再来指一指,描一描。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物品导入,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知识的冲突点,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角。)

  (二)实物抽象,初识角

  1、从自己周围找角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三角板上有角外,其它物体上有没有角?下面大家从周围的物体中来找找角,比比看谁找得最多最准确。

  (学生“找角”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汇报:同学们发现哪些物体上有角呢?谁能给大家指一指。

  (生比划从周围物体上找到的角)

  2、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请看:(出示:钟表、相框、红领巾)

  你能在这些物品中找到角吗?(生指,课件抽象出角)

  3、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角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生观察,师介绍角的顶点和边)板书:顶点和边在数学上我们用弧线标出角,并给它起个名字(标1),这个角就可以读作角1,记作:∠1

  4、刚才你找到的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呢?和你的同桌指一指,说一说。

  5、判断角刚才同学们认识了角,也找到许多的角,请大家看这些图形是不是角呢?(按点一:判断)(指名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找角”的活动初步认识角,从生活实物中抽象出角,引导学生观察找共同点,从而了解角的构成,并会读角和记角。另外再以一组判断题来检验学生初识角的成果,并加深对角的构成的认识。)

认识角教案12

  备课笔记

  备课时间:20xx年月日总备课第课时

  单元、章、节第九单元课题复习角和认识方向

  课时3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能根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七个方向。

  教学程序和内容复备

  一、知识系统整理

  1.我们前面学习了角,角是怎样的?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2.提问:角分几类?怎样的角是直角?请你用两个手指搭出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你有什么办法?怎样的角叫锐角?怎样的角叫钝角?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出示“期末复习”第14题(1)的图形,提问:左图中有几个角?是直角的在教材上画上标记。其他的角是什么角?

  2.出示“期末复习”第14题(2)的`图形,提问:你能用三角尺在右图中找出3个直角吗?找到后同桌互相交流。

  3.接下来我们复习“认识方向”。

  提问:我们学过了哪几个方向?

  在地图上,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出示“期末复习”第15题,提问:图上画了些什么?

  提问:三个小朋友的家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你能说说他们上学的路线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5.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

  小组选择几件物品,先估计高度,再测量高度,注意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期末复习”第17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我们可以先求什么?(已做了多少朵花)再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2.完成“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读题,并独立解答。

  交流订正,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完成“期末复习”第19题。

  让学生小组内了解每个同学家有几口人,把记录的结果分类整理,并填表。

  提问:你们小组里几口人的家庭个数最多?

  4.完成“期末复习”思考题。

  教师带学生分析题目:十几个球,是3的倍数,可能是?(12个、15个、18个)取4个球余2个,说明这个数除以4余2,口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球?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五、课堂作业

  《补》

  板书设计

  教后小记授课时间:20xx年____月日

认识角教案13

  教学内容:P67~68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引导同学认识角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对角有直观的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对角有直观的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 活动角 图形 同学练习单 小棒 不规则的纸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出示三角板:这是什么?为什么叫它“三角板”?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还有角?同学们找到的是生活中的角,你想认识我们数学中的角吗?

  板书:认识角

  二、 新授

  1、课件出示:剪刀、钟面、红领巾图片

  请大家观察一下,找出图中的角

  课件演示:这些角有什么一起点呢?

  2、教师规范语言:像这样尖尖的一点数学上叫:顶点

  从顶点动身,直直的两条线叫:边

  所以我们说,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在数学上,我们用“)”来标出角,标注“1”就记作:∠1,读作角1,全般书空一次

  一边介绍一边板书

  3、请生用已经准备好的资料制作角:圆形的纸片和两根小棒

  将同学用小棒制作的角用投影展示,用折纸的方法做的.角贴在黑板上,让同学来说说自身的角在哪里

  4、请同学们在自身做的角上找顶点和两条边(可以多请几个小朋友来说,加深对角的认识)

  5、完成辩式练习:这些是角吗?

  6、练习:书P67 指一指

  订正练习,重点强调其中不是角的局部

  7、课件出示图形:有大正方体、小正方体……

  老师这里请来了一个神秘的角,这个角可以变大,还可以变小。对!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角,现在就请你用手里的活动角变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

  师:为什么你觉得你的角比我的大呢?引导:这里叫张口

  教师明确: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板书:与张口有关)

  8、是怎么比的?

  拿出你们做的角,比一比谁的大?你是怎么比的?

  教师明确:观察法

  重叠法

  课件出示:∠1、∠2,这两个角谁大啊?你能确定吗?

  引导: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板书:与边长无关

  9、小结

  假如你是一个角,你会怎么向大家介绍你自身呢?

  三、拓展练习

  一个正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板书:

  认识角

  角的大小:

  边 记作:∠1 与张口有关、与边长无关

  顶点 观察法

  边 重叠法

  一个顶点 , 两条边

认识角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识别角有大小,学画、能识记理解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初步体验空间与图形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经历活动,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的概念。

  教学难点:经历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

  一、链接生活,引入新知

  1、板书 “角”。

  师:大家认识这个字吗?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或者说说生活中你在那里看到角?

  2、出示实物图:(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正方形等)

  指角:指一指你认为的角在哪里?有什么感觉?

  画角:能画出你心目中的角吗?说说你画的角是怎样的?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一)感知角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件物品,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出示剪刀、三角形、钟面三个图片)。学生指一指。

  接着出示三角尺

  师: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角尺,谁找到角了吗?(生找)在大家努

  力下,一下子在三角尺上找到了三个角。 生活中的角往往穿着漂亮的外衣,那么数学上的角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上的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师:让我们把生活中的角,脱掉漂亮的外衣,看看它的`样子。(课件演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收集。再评价。

  (二)画角

  1、教师示范画

  师: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但是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样子,还要把它绘画出来。画角,应该画什么(顶点边),

  对,有什么要画什么?现在老师有个小小请求,请大家指导老师先画一个角。

  师:你们说,我来画,先画什么?(顶点)接着画什么?边,老师把尺子摆好,问:从哪儿开始画?(顶点)对,从顶点开始沿着尺子的边画一条直直的线,画好了吗?

  师:你也能像老师这样画出一个你心目中最漂亮的角吗?

  2、学生试着画角。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几个小朋友的作品。(评价生作品)

  (三)、比角

  1、搭一搭

  如果老师给你两根小棒,你能搭出一个角吗?试一试,指出你搭的角的各部分名称。

  展示学生的作品.(两名)

  比较两位同学的作品,说出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比一比

  (1)、刚才我们在钟面上找到了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不停地转动,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

  (2)、(出示三个钟面)

  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3、做一做

  (1)、今天老师用图钉作角的顶点,硬纸条作角的边做了一个角。你能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和老师比一比.再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小的角。

  怎样使角变大,怎样使角变小?

  通过做角,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板书)

  (2)、角的大小变化,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例如我们在做手工时,合拢剪刀,角就(变小),夏天,打开扇子,角就(变大)。课件演示 (3)、这里有两个角,你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

  为什么?怎样证明?(课件演示重叠法)

  说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七)、剪角

  1、课件:剪一刀,是不是剩两个角?

  2、课件:剪一刀,剩几个角?

  三、回到生活,拓展新知

认识角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具准备:主题图,剪刀,插有吸管的可乐瓶等实物,三角板,直尺,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初步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从实物抽象出角,并说明角各部分的名称。

  边

  顶点

  边

  (2)指名学生指出第2,3个角的顶点和边。

  提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教师指出:上面的这些图形都是角,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判断以下图形是不是角?练习八第1题:让学生判别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一说为什么有的是角,有的.不是角?

  3,学生实际操作。

  (1)拿出活动角。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更深入的来了解一下角有什么特点啊?请你拿出你课前做的活动角,来动动手,你再想想看在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大?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小?

  全班交流,统一认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板书)

  (2)折叠角。

  师生都拿出一张纸,共同折纸,启发学生折出大小不同的角。然后教师演示把角的边剪短,提问:现在角变小了吗?

  师:我把边剪短了,但是角的大小不变,这说明什么啊?

  (3)总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板书)

  (4)做练习八第3题:先让学生用三角板中小的一个角与书中的两个角比一比,让学生说这两个是不是一样大

  4,教学画角。

  (1)教师在黑板上做画角示范,边画边说明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也就是从一个点先画一条线,再从这个点再画一条,就画成一个角。如下图:

  (2)做课本第40页“做一做”的第2题:自己画一个角。

  指名两个同学上黑板画角,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角。画完后,对板演的学生所画的角进行讲评,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订正。

  三,练习

  第2题:看下面各图,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有哪几个角?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角和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