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健康需要新鲜空气》教案

《健康需要新鲜空气》教案

时间:2024-07-25 09:59:1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健康需要新鲜空气》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健康需要新鲜空气》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健康需要新鲜空气》教案

《健康需要新鲜空气》教案1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研究呼吸的兴趣。

  2、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对人体呼吸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

  3、通过比较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育学生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人体的呼吸器官以及呼吸过程。

  教学难点:

  分辨吸进和呼出的气有什么不同。

  教学准备:

  1、人体呼吸器官的多媒体课件

  2、分组实验材料:两个集气瓶、两块玻璃片、吸管、水槽、打火机、两根细竹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主体学习

  教师辩证指导

  一、揭示课题(2分钟)

  1、学生观察两瓶气体,交流想法。

  1、出示两瓶气体: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觉得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想法?

  2、揭题:是啊,混浊的空气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生命除了需要食物、水,还需要新鲜空气。

  二、体验呼吸(5分钟)

  1、学生回答(呼吸活动)

  2、学生想办法,(把手掌对着鼻孔)一起感受呼吸。

  3、学生交流。(屏气)并体验,知道呼吸的重要性

  1、空气又是通过我们人体的什么活动进入身体的呢?

  2、你们能用什么办法来感觉自己在呼吸?

  3、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感受自己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呢?不呼吸你有什么感觉呢?

  4、我们需要呼吸而且一刻也离不开呼吸。

  三、再次呼吸,认识器官

  1、学生深呼吸,观察胸部和腹部的变化。

  2、学生推测,交流

  3、学生根据呼吸系统模式图,推测呼吸路线,并交流。

  4、学生在自己的身上找呼吸器官。

  5、学生算一算。

  1、让我们来几次深呼吸。仔细观察,你吸气和呼气时,胸部和腹部有什么变化?

  2、我们在呼吸时,到底是哪些器官承担了这项重要的呼吸工作呢?

  3、出示呼吸系统模式图,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4、它们是怎样进行呼吸的?

  5、现在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身上找一找这些呼吸器官的位置。

  6、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这样的呼吸,那么我们一天到底要吸进多少新鲜空气呢?让我们来算一算。(出示计算题)

  五、收集气体,比较气体

  1、学生猜测。

  2、学生讨论如何收集气体(吸进的空气就是普通的.空气,呼出的气体采用排水法)

  3、学生写实验计划并交流

  4、学生活动:收集一杯吸进的气体和一杯呼出的气体。

  5、学生讨论该怎么做要注意什么

  6、学生点火实验

  7、学生交流实验现象。

  8、学生观察气体成分比较表,交流发现。

  1、你们认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一样吗?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让我们来研究研究。

  2、要研究这两种气体我们就要先收集这两种气体。你打算怎么来收集这两种气体呢?

  3、写收集呼出气体的实验步骤(学生不知道排水法,老师就演示给学生看边讲步骤)

  4、老师巡视指导

  5、现在我们有了这两种气体,接下来我们要想办法比较这两种气体有什么不同?(提供实验材料:两根细竹棍和打火机,你准备怎么做?要注意什么?)

  6、通过实验,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了什么?。

  7、提供资料: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仔细观察比较,这两种气体有什么异同?这说明人体需要的是什么?

  8、小结:这种现象叫做吐故纳新。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

  六、课外延伸

  谈生活小常识。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注意些什么,来保证我们每时每刻都能吸进新鲜空气呢?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我们的身体吧!

  板书设计

  健康需要新鲜空气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

  吸进新鲜空气,呼出废气

《健康需要新鲜空气》教案2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认识呼吸器官和了解呼吸过程;

  2.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能提出和呼吸相关的问题,并运用已有知识对“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作出假设,学会制定简单的对比实验计划,用实验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

  3.能根据假设和实验获取的证据进行分析,对人的呼吸作出解释,形成科学的结论;

  4.能积极参与集体交流,对他人的实验设计和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善于质疑。

  2.养成尊重事实、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3.尊重他人意见,善于提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

  1.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知道它们在身体上的位置,了解呼吸的全过程;

  2.了解呼吸的基本功能,知道肺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槽一个,火柴,玻璃杯两只,玻璃片两片,表格一张、人体半身模型一个、秒表一只

  学生:四人一组,每组:水槽一个,火柴,玻璃杯两只,玻璃片两片,吸管两根,活动记录一份、标有刻度的饮料瓶一只。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呼吸器官

  1.憋气活动,初步感知

  生试着憋住气,不呼吸。说说憋气时的感觉,体验生命离不开呼吸。

  生了解科学家的相关解释(课件出示:大脑如果缺氧3~4分钟,脑细胞几乎会全部死亡。人一般超过5分钟不呼吸就会死亡)。

  教师指导:吸气再呼出就是一次呼吸。

  2.体验呼吸,认识肺

  生口答:我们还有什么方法感觉呼吸?

  学生将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描述胸部有什么感觉,认识胸腔内这个伸张和收缩的器官是肺。

  学生猜测肺可能是什么样的,并将自己的想法试着画出来。

  学生展示的自己所画的肺,并说说自己这么画的想法。

  出示人体半身模型,学生找出肺在人体的位置。

  全面观察肺模型,并用自己的语言对肺进行描述。

  3.认识其他呼吸器官

  生猜测人体其它呼吸器官。

  观看课件,了解人体的'呼吸器官。(师点击课件,出示人体的呼吸器官名称。)

  生说说人体的呼吸器官,并找出它们在身体的位置。

  提问:空气是怎样进入人体,再呼出体外的?

  生口答。

  课件演示呼吸全过程,生了解呼吸的全过程。

  同桌交流,相互说说呼吸的全过程。

  再次深呼吸,再次感受呼吸的全过程。(课件同步演示呼吸的全过程)

  [观察、体验,完善认知。此环节,几次深呼吸,作用不同。第一次深呼吸,初步感知呼吸,唤起学生的原有体验。第二次深呼吸感知肺的位置和呼吸时肺的变化。第三次深呼吸,结合原有经验,了解呼吸的全过程。在认识了呼吸器官,了解了呼吸全程后的第四次深呼吸,结合动画的演示和对模型的观察,逐步修正学生关于呼吸原有的错误认识,形成科学的认知。]

  二、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1.提出问题,进行假设

  提问:关于呼吸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自由回答,确定研究问题: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

  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假想答案,提出自己的假设。

  2.设计实验,指导设计

  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对比实验在本次探究活动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研究气体的方法,自学课本,小组为单位讨论、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

  请两组学生汇报实验计划。

  其他组对这两组所设计的实验进行质疑,完善实验设计方案。

  汇报组的学生根据其他同学的提问,回答相关问题或进行演示。

  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如何收集进行比较的两种气体;(2)用什么方法比较两种气体;(3)实验操作中要注意什么。

  各组修正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

  [思先于行,动手之前先动脑。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小组协作制定实验计划,掌握对比实验的基本方法。然后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对实验计划进行质疑、演示、解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操作技能,教师针对交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实验操作进行适当、有效的指导,为将要进行的实验做好充分准备。]

  3.学生实验,交流实验发现

  学生按照完善后的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用实验证据验证假设,进行解释。

  4.阅读表格,形成结论。

  出示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分析表。学生仔细阅读,并比较科学家对气体的分析和自己的实验结果,说说想法。

  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吸进人体的

  空气(100克)78%21%0.4%0.6%

  呼出体外的

  气体(100克)78%16%4%1.2%

  学生运用研究结论和已有知识经验,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不停地呼吸。

  认识呼吸实际上是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和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这两种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能根据实验现象,对研究的问题进行科学解释,形成科学结论,是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此环节,注重让学生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两种气体成分分析的结果对问题进行解释,完善学生对“人为什么要不停呼吸”的认识。]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提问:人每天都在不停地呼吸,我们的健康生活需要新鲜的空气,想知道我们每天需要多少新鲜的空气吗?

  生思考并口答:计算人每天需要多少新鲜的空气,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小组讨论:如何获取这些数据?

  学生测量一分钟呼吸的次数,并记录。

  生演示利用标有刻度的饮料瓶用排水法收集每次呼出气体的含量。

  学生实验,获取数据,进行计算。

  交流:通过计算,想到了什么?

  [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此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实验中学会的排水集气法测量人体每次呼出(即吸进)的空气的量,再利用相关数学知识计算人每天需要新鲜空气。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从具体的数据中体验健康需要新鲜空气。]

  四、小结全课

  科学研究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研究的过程。关于呼吸你还想知道什么?研究什么?

【《健康需要新鲜空气》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呼吸新鲜空气健康教案09-22

呼吸新鲜空气教案03-19

中班健康《健康的皮肤》的教案02-06

中班健康教案:健康的皮肤09-11

需要多少钱教案04-07

《需要多少钱》教案03-07

大班健康教案健康食谱反思12-19

中班健康健康的皮肤教案01-05

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案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