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草原教案模板合集十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草原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草原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秒学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本课语言通畅易懂,对场面的秒学富有激情,细腻贴切,把民族互助的真情融入其中,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4.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1.让学说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3.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到过草原吗?在电视、电影中见过草原吗?谁愿意把你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article/。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段落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三.布置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1.理解词语。
2.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五.理清课文的线索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2.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3.交流、整理
草原教案 篇2
一、活动设计:
这学期我们让幼儿知道中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了解了他们的特征,讲到蒙古人擅长骑马,蒙古族独特的音乐风格以及蒙古舞蹈。让幼儿通过音乐来感受其特点,并留下深刻的印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的告诉我们在幼儿音乐欣赏教学中要从孩子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出发,循循善诱,让幼儿通过自己耳朵听、身体动、手指画、嘴巴讲,来主动学习与探索,更好的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音乐中获得快乐及发展。所以我设计了这节课帮助幼儿更好的学习音乐。
二、活动目标:
1、感受蒙古音乐的特点,了解其热烈、欢快的音乐性质。
2、能创造性的表现赛马的情景、动作,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三、活动准备:
《美丽的草原》《赛马》乐曲、PPT图片、录像、尾巴等
四、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导入: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手持尾巴随《美丽的草原》音乐入场,热身,感受音乐的柔美。(热身后,把尾巴装入口袋。)
基本部分:
(一)分段欣赏感受音乐。
提问:我们随着音乐来到了美丽的草原,看,那个人在干嘛呀?
1、观察图片,初步了解骑马和赛马。
提问:你们看看他在干嘛呀?.
提问:你们知道赛马和骑马有什么不同?
小结:骑马是一个人静静的骑马,赛马是很多人进行比赛。
提问:想不想看看赛马什么样子?
2、观看录像、图片,进一步了解骑马和赛马。
(1)提问:看到了什么?听到的音乐旋律是什么样的?(热烈欢快的)
听到热烈欢快的音乐,你想做什么?(想骑马)
(2)请孩子们演示骑马动作。并随音乐表演骑马,老师善于抓住孩子骑马动作一起模仿。
(3)出示骑马图片,让孩子观察人是拉缰绳骑马的。
讲解缰绳,随音乐做拉缰绳骑马动作。
提问:音乐快还是慢?(快)
赛马比赛的什么?(马儿跑的速度)
除了拉住缰绳让马跑得快,还有什么办法?(扬马鞭)
(4)出示扬马鞭图片,孩子学习扬马鞭(尾巴)动作。随音乐扬马鞭。
提问:扬了几次鞭?
随音乐再次感受扬鞭次数。
(5)出示图片,观察马儿休息。提问:马儿累了,有什么方法让它休息一下?
孩子们随音乐表演抚摸马儿的动作。
小结:抚摸马儿的音乐是由慢变快的。
3、集体完整感受表演赛马。
教师小结幼儿表现:策马扬鞭4次――快速骑马――温柔抚摸马儿。
4、赛马后的传递游戏。
(1)出示游戏队型图(半圆)提问:怎样变成圆形?
教师出示箭头帮孩子理解变圆形的方法。
(2)孩子们自己调整变成圆形。
(3)教师哼唱旋律,由慢变快集体玩传递尾巴游戏。
随音乐,再次玩游戏。
二、随音乐完整表演赛马。
1、策马扬鞭――快速骑马――温柔抚摸马儿――传递游戏。
师:你听,草原上赛马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都是勇敢的小骑手,让我们骑上大马,握紧缰绳,扬起马鞭,准备出发了。
2、教给孩子邀请别人的方式,让孩子邀请客人老师玩游戏。
草原教案 篇3
教学内容:蒙古族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突出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感体验和肢体语言的融合互动,培养学生的协调交往能力。
2、拓宽思维,丰富知识,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与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借助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培养集体意识的同时,感受集体创作带来的乐趣,结合教学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歌,会创编协调大方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把握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钢琴、蒙古族服饰、课件、部分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 感受蒙古风情。
1、导入:
师:今天马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想知道去哪里吗?(想)我先不告诉大家,一会到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不坐汽车火车,也不乘飞机,那让我们一起骑上马儿出发吧!(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老师带领学生做起码的动作。)
2、观赏课件,了解蒙古风情。
师:我们到站了,请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课件展示:蓝天、大草原、牛羊群、蒙古包。。。。。。)生:(内蒙古大草原)
师:你看到这里有什么?
生:蓝天、白云、蒙古包。。。。。
师:说得好,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蒙古族人民的居住地。你知道蒙古族吗?谁来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生:自由说。
师: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他们喜欢骑马射箭,能歌善舞。他们的饮食以牛羊肉和奶为主,他们的服饰也很有特色,(课件展示:蒙族服饰)男女都穿宽大长袖的袍子系腰带,长筒靴,平时以红、黄色布缠头,女子盛装时戴漂亮的.头饰。
生:欣赏课件画面。
师:更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非常热闹,我们看看他们都干些什么?(课件展示:摔跤、骑马、射箭三幅图片。)你想参加吗?
生:想。
3、创编,声音创编同时进行。
师:谁想来为大家表演摔跤、骑马、射箭的动作呢?
生:试着表演创编的动作。
师:谁能为这些动作配上声音呢?
生:创编声音并上台表演。(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展示:摔跤:嘿—嘿—,骑马:嗒嗒 嗒嗒 嗒嗒 嗒嗒,射箭:嗖0嗖0)
4、游戏:找朋友
师:这些动作下面有几种节奏,这些节奏应该和那个动作交朋友呢?(出示动作名称、节奏与象声词的课件,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节奏。)
5、课件三幅画面,师选择不同画面,请学生作出相应的表演。(表演是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设计意图】1.创设情景是导入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必须手段。我根据主题内容运用多媒体,创设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情景进行教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并能产生相关的联想、想像。2.借助观看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课件,让学生在模仿摔跤、挤奶、射箭、赛马等动作来体验民俗的同时,进行节奏练习,以及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的培养,使之在玩玩跳跳中轻松达到教学目标。3.在体验民俗、节奏练习及即兴创编时都采用本课歌曲做为背景音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复感受、体验蒙古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风格特征,提前熟悉歌曲的旋律,为下面的歌曲教学做准备。
草原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小黄鹂鸟》演奏《筷子舞》《银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万马奔腾,三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感受了解蒙古草原音乐的魅力并了解两首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旋律特点及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学唱欣赏曲的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训练。
4复习。
5导言。
二、基本部分:
1完整聆听全曲。
2介绍演奏家。
3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
4复听全曲,同时随音乐打拍子。
5学唱主题音乐。
6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唱歌曲《小黄鹂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鸟的美好感情。
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部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
4节奏训练。
5导言。
二、基本部分:
1、听范唱带。
2、教师范唱。
3、有节奏的读歌词。
4、学习歌曲。
5、演奏《筷子舞》随音乐边唱边打拍子。
6、掌握音乐的强、弱。
7、齐唱。
8、自评、互评。
三、结束部分: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银杯》,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2、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复唱时正确演唱。
教学难点:正确演里二声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训练。
4、导言。
二、基本部分:
1、完整听范唱带。
2、教师范唱。
3、随音乐打拍子。
4、掌握音乐的强、弱。
5、齐唱。
6、指导不足之处。
7、反复练唱。
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
草原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课前准备:
1、草原风光图。
2、蒙古族音乐和民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
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
(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
(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草原的“绿”。
◇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流”的意思。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
③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低音一首怎样的小诗?试着写一首小诗。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抄写第一自然段中优美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感受热情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
◇听到了不停的欢笑。
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
①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4)“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②理解“会心”,“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可是夕阳西下,主客要分别了。如果这时你也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
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
“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
“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是指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
②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蒙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别呢?
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西落了,仍然谈兴正浓。
③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
三、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
1、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文章前面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人情美,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因此整体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教学反思: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着重记录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线索:草原美景
——
欢迎远客
——
亲切相间
——
热情款待
——
联欢话别;然后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结合对课文重点词句的品味来充分领略草原的自然之美。我觉得这一堂课有以下几个闪光点。
一、创设情景,熏陶感染
上课伊始,便播放草原的课件,让学生看到优美的画面,听到动听的音乐,把他们带入辽阔美丽的大草原。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欣赏着蓝天白云,碧草盈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学本课我始终把朗读放在了第一位。
教学《草原》第一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主研读,小组结合问题合作学习:草原的美,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描写草原美景的句子;接着让学生交流说感悟;图文结合理解重点句。最后,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自由地、放声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这样以读为本,学生从读中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感悟意境,促使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景色美。最后在音乐声中展示草原资料,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三、抓住重点词句,读出意境美,理解句子含义。
如第1自然段描写草原的美景,我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采取喜欢的方式读文体味,让学生沉浸在这种意境中。让学生画出相关语句,抓住重点词句,随机出示相应的图片,使学生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草原美景的印象。抓住句中“绿毯”、“一碧千里”、“翠流”、“绿色渲染”等词,并说一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景象,从而体会到这绿色把天地都染绿的草原。而在这种境界里人物的情感,我让学生读后体会其中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进一步体会到让作者沉浸其中的原因是草原大自然之美。
主要问题:
1、学生放手不够,思维想象不够丰富,有照搬资料回答问题的迹象。
2、教学目标落实的不实。如;背诵第一自然段,流于形式。课堂上未能及时要求引导背诵。
3、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有待研究。
草原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2、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3、激发情感,想象创新,自编自创一首小诗或续写歌词。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激发情感,想象创新,自编自创一首小诗或续写歌词。
教学用具: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初步感知课文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6课——《锡林郭勒大草原》
2、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读课文的时候,你想怎样读?
3、(感受大、广阔),齐读课题
引:哪一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第二自然段)
二、阅读理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先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从那儿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广阔的,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读书,理解,讨论,回答)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从这儿能感受到草原的广阔,无边无际,而且都是绿色,很美。)
除了广阔,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丽)
读出你的感受来。
(2)(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这里的草很多,到处都是;也很高,能把我们没过,还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说明草很茂密。这里的景色很美。能够说出自己的理解)
如果这样写,还有这种感受吗?(品词品句)
草原上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的草深极了。
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比较,感受,重点理解到处都是,很广阔,有趣。)
自己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指名读
再读读这两句,读出大草原的广阔与美丽来。(有感情的朗读)
草原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感受草原自然风光,受到美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来。?
教学难点:理解意思较深的句子。?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电视机、音响、光碟、两片叶子等。?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1.激情导入。同学们,那辽阔的草原是个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地方,想去欣赏吗?(想)请让我带大家去领略草原那美丽的风光。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录像,让学生欣赏。?
2.板书课题。欣赏完了,草原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景色美丽,草原辽阔)作家老舍先生笔下所描绘的内蒙古草原又是怎样的呢?带着疑问,这节,我们一起来学习12.《草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草原?
二、整体感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1.同学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初略地读了课文,我可以向大家提个问题吗?(可以)课题是草原,课文写了草原什么呢?板:景色美丽热情好客。
2.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
在景色美丽和热情好客两部分内容中,喜欢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右手,喜欢热情好客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左手。(看来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现在,大家最想去感受哪部分内容呢?(景色美丽)为什么呢?我尊重大家的意愿,带大家去感受这部分内容。?
三、自主、合作、探究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
1.自读自找(不理解词、句、其它问题)?合作、探究(不懂的问题)?相互评价。(以小组为单位)?
2.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共议疑问。?
①先让其中一个小组汇报情况。小组中的`同学找出哪些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还有不能解决问题吗?其它组的哪位同学能帮助解决?谁能评一评回答的问题??
②除这组的同学所提出问题外,其它组同学还有问题吗?谁来帮忙解决?谁能评价同学回答的问题??
未能解决或解决不理想时,教师启发、解疑,学生对翠色欲流、勾勒、渲染等词理解不深刻,教学中采用实物感悟法(翠色欲流),操作演示法(勾勒、泻染)加深对词意思理解。?
学生提不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如:A.一些难理解句子,弄清其意
思。B.草原景色有什么特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感情?C.,刚才大家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很好,解决了很多问题,面对景色如此美丽的草原,如果不进行细细品读一番,去受到美的熏陶,实在遗憾!?
6.品读佳句,体悟情感,培养语感?
①自由读景色美丽部分,划出认为最美句子品读。A.自己练读。B.两个同学互读,看谁读得最棒。?
②各小组推一名读得最好同学朗读,学生评价,赏析。
③出示认为最美句子,师生品读,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景色之美,从中受到美的感染。
④引读感受部分:面对如此美境,难怪作者陶醉了,在这种境界,在这境界(教师引读)。?
?⑤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着优美乐曲,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情景。?
⑥贴出景色美丽这部分的思路,在音乐的渲染下,美美地读一读或背一背这部分内容,再次感受草原美丽的风光。?
四、知识拓宽?
1.展示搜集到有关草原的图片、诗歌、歌曲小组中交流、欣赏。
2.设计广告语。假如你是个导游,请设计出介绍内蒙古草原情况的广告语。可借鉴课文中好词、句,也可用具有磁性语言来介绍,看哪组同学最有创意,小组合作解决,选代表发言、评论。?
五、总结,再现草原美景?
同学们,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正到内蒙古美丽的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让我们再回过头美美地聆听那草原的赞歌,再次受到美的陶冶,来结束今天愉快的学习,好吗?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录像,学生边听边欣赏。
草原教案 篇8
音乐教案:《草原上》教学设计
一、设情激趣。感受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草原吗?草原是什么样的呢?
生:草原上有蓝天。
生:有马,有牛,有羊。
生:草原上有绿草。
师:同学们,说的真美,草原上有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和清清的水。还有壮壮的奶牛,肥肥的羊儿和奔驰的骏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了解一下蒙古草原的风情。感受一下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性。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草原,请同学们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吧。请坐。
1.听辨节奏。
××︱×—︱××︱×—︱
师:现在,我来打一条蒙古族歌曲节奏,你们能试着模仿吗?由强—弱。由弱—强。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我们现在来静静地听一首蒙古族歌曲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
师:同学们,听着这首音乐,你们是否已经感受到我们前面练习的节奏呢?
生:(感受到了。)
师:好,这些节奏型就是这首乐曲中的基本节奏,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歌曲的重点节奏。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跟着音乐我们一起来打这条节奏。《草原就是我的家》。
师:同学们做的不错,现在我们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音乐好吗?听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来做。
(草原就是我的家律动)。
二、学习歌曲,走进音乐。
师:;同学们做的真棒,有点蒙古族感觉,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蒙古族歌曲。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到底唱的是什么?(播放歌曲草原上)
师: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生:蓝天
生:羊儿叫
生:草原好热闹。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抒情,激动。
生:甜美的。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草原上》。
师:首先,来认认我们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谁知道这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势3。
生:3.
师:这个又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势5。
生:5.
师:两个都说对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音,大家一起说好吗?做出手势6。
生:6.
师:今天我们主要来学学这三个音的.音高位置。同过这三个音的学习来学唱《草原上》这首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边唱边用手势体会音高。
师:356,216,51653.
356,216,12516.用手势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的学习乐谱,乐句学会后连起来唱。
师:我们现在用身体来感受一下音高的位置。老师带领学生根据音高的位置来用身体感受。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歌词,大声有感情的来朗读。
生:朗读歌词。
师:请同学再有感情,声音洪亮的来读读歌词。
生:朗读歌词。
师:老师领你们读一遍好吗?
生:和老师一起很有感情的读歌词。
师:很好。现在我们小声的跟着钢琴来试一试唱歌词。
生:和着音乐小声唱歌词,一段。
师:同学们的节奏感真不错,我们现再勇敢点再来唱一唱歌词吧。
生:1遍。
师:请同学们再唱的跳跃活泼一点,注意声音位置。
师:弹琴伴奏。
生:唱。
师:注意长音的位置,发音要准。
生:唱。
师:让我们怀着对草原的热爱,激情饱满的再来做一回小牧民。还记得我们的节奏么?请你们在歌曲前奏部分打着节奏加进来好吗?(试一下老师带学生边哼着前奏曲边打节奏。)
生:听着音乐唱。
师:同学们,你们想想,草原上的天气会不会总是风和日丽,阳光普照呢?如果遇到狂风,遇到暴雨小牧民会怎样呢?下面,我们来即兴表演一下,老师来弹一段旋律,你们听到了什么,尽情来表现?《暴风雨》
师:亲爱的同学们,暴风雨来的这么猛烈,你们能勇敢的来面对,并用热情来战胜它,你们真是草原上的小英雄!让我们用激情饱满的歌声来赞美他好吗?大家穿上皮靴,带好头巾,骑上骏马,奔驰在草原,做一个勇敢的小牧民!
生:骑在小凳子上表演唱。打节奏为自己伴奏。
师:我的小勇士们,你们可真棒!看!这是什么?蒙古包,我们来了解一下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性和民俗风情吧。
三、了解蒙古。
师:在我国的北部地区,居住着勤劳,勇敢,善良的蒙古族人民。那里有蓝蓝的天空。青青的绿草。静静的湖水和肥壮的牛羊。人们说着蒙古话,喝着马奶酒,吃着烤全羊,住着蒙古包,骑着骏马,挥舞着长鞭。潇洒的再草原上飞奔,所以也称蒙古族为马背上的民族。正如诗中所写: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垄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播放PPT配音乐天堂)
师:谚语
说的蒙古话,穹庐做居家,男人会三艺,妇孺能飞马,
喝酒用大碗,吃肉用手抓,烧柴用牛粪,渴了喝奶茶,
无歌不成礼,进门就是客,奶食不分家,户户养牛马!
师:同学们,男人会三艺说的是哪三艺?
生:(骑马,射箭,摔跤)
师:妇孺能飞马是什么意思呢?
生:妇女和小孩也很会骑马。
师:这些谚语充分的体现了蒙古族人生活习性和热情好客和民俗风情的画面。
四、拓展
师:我们唱了蒙古族的歌曲,又了解了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性和民俗风情。蒙古族人能歌善舞,我们也学学跳蒙古族舞好吗?谁上来做做动作(3)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和我们刚才做的律动很像噢。
师:请同学们到前面来,带好头巾一起来跳舞好吗?
五、大家一起跳起来。(播放音乐)(圆圈位置)
同学们,时光总是那么短暂,音乐总是那么美好,请同学们记住我们今天的蒙古之行。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心情天天都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草原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情感目标: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
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勤劳。
教学用具:光盘、录音歌曲、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听!悠悠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板书:草原)(放录音歌曲)
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草原,看看那里的早晨是什么样的。(补充课题:的早晨)
齐读课题。
二、看图感知
看!(播放光盘)
你喜欢草原吗?你喜欢草原的早晨吗?
三、初读课文
1.那就翻开书,自己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2.能把课文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吗?
要求:请拼音小博士帮好你的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好朋友仔细听好,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然后两人再交换进行,开始!
3.练读了几遍课文,那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来表示。
四、细读训练
1.谁来先读好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
评价,指导:你读得很流利。
好象鞭声还不够响亮,谁再试试。
黎明时,草原还没有苏醒,是很静很静的。读好:宁静。
眼前,你看到了怎样的草原?读好:铺满新绿。
谁愿意当一回牧民,甩起鞭子将草原唤醒。
草原还没彻底醒来,再来一遍。
齐读
2.此时,草原开始热闹起来,欢乐起来!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评价: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还不够?从朗读中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谁来读好它。谁能超过他。
喜欢羊儿出圈,喜欢跨马追赶的`同学一起来读吧!
3.让我们眺望远处。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草原的远处十分迷人。谁来读。为什么这样读?
悠悠的感觉读得真棒!学他的样子一起来读。
4.草原真是太美了,这样美的地方,这样美的课文,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起读了。
(齐读)你觉得草原怎么样,草原的早晨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五、写字教学
小朋友把课文读得这么棒,相信课文中的生字你也能学得很棒。
1.认读生字卡片
小火车开起来(带拼音,去拼音)
2.这堂课我们学习两个生字“动、牧“
自学笔顺表,掌握笔顺。学生书空笔顺。
自己分析字型结构,左右等宽。结合学习新偏旁。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注意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出示生字词: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2.
指名认读,介绍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二、背诵指导
1.各自朗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练习
(1)()的(),打破了()。()的草原醒来了。
(2)()羊儿()圈门,()奔向()。牧民们(),追赶那()。
(3)()羊儿像()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
2.结合口头填空,理清文章结构。
3.读了课文,我们又懂得了什么?
4.练习背诵。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无打处民原新
2.指名认读。
3.仔细看光盘上生字书写笔顺,比较每个生字的结构安排。
指导:“无、民”都是独体字。“无”最后一笔是竖弯钩,沿竖中线往下写,“民”的最后一笔是斜钩,幅度较大。
“处、原”是半包围结构。“处”第三笔是平撇,“原”里面是“白、小”。
四、作业
1.练习描红。
2.各自练习书写生字,觉得难写难记的多写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背诵课文。
草原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四、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学习五声调式,并进行创作。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我们平时过节都是怎么过的呀?(学生自由讨论)
二、学习歌曲《银杯》
1、歌曲简介: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
5、完整的演唱歌谱。
6、自由朗读歌词。
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9、完整演唱。
三、进行音乐知识拓展活动
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
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行蒙古族关节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
四、演唱《银杯》,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银杯》
二、对比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绪、风格。
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与我们平时听到的女声演唱的不同之处。
3、对比聆听《天堂》,请学生思考,与上一首歌曲在风格、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第一、二乐句划旋律线再次感受。
5、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三、边播放录音,边完成作业。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形式。
2、谈话: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
二、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1、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单介绍歌曲。
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5、自由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8、随机纠错。
9、完整演唱。
三、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兴创作旋律。
四、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二、简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跳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
三、跟着音乐,学动作。
四、随音乐舞蹈。
五、分组展示。
六、小结。
【草原教案】相关文章:
《草原》教案07-01
草原教案08-08
画草原教案02-24
草原教学教案02-21
《草原上》教案10-27
美丽的草原教案02-23
课文《草原》教案02-25
草原教案范文03-30
在草原上教案01-26
有关草原的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