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开学初,一次在班级讲授第二单元识字课《场景歌》收获颇多。场景歌这篇课文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本堂课我设计的形式比以往更加丰富,学生们学习的也相对轻松,也更易于学生接受,理解。
我认为优点有:开篇导入采用图片配音乐及文字的方式,很好的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情景中来。在认读生字方面采用多种形式认读,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阅读、出示图片、展开想象、联系表达、趣味诵读等方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量词的表达效果。这几种读的形式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期中拍手读和师生对读的方式欢迎。
虽然有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1。教学评价语需要改进,过多得使用“很好,真不错”等俗套的评语。2。在教学生讲授的内容多了一些,尤其是量词的学习方面,侧重在理论上多一些,缺少实践练习。合作学习没有应用到教学中来。
改进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设计教学评价,使评语更有针对性、灵活性。
2。在下一节课上课之前,或者利用课下时间对孩子进行拓展练习,以恰当地学会使用量词。
3。多运用合作学习,并落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由于资历尚浅经验不足,日常教学中我遇到了很多难题,在不断的成长学习和努力中,使我收获颇丰。低年段的教学从一开始就应该注意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的语速太快,虽然讲了一大堆,却只有十几个好一点的学生明白了,其后果就是好的越差,难怪我总会教出两极分化特别严重的班级来,这一点上蒋老师就比我做得出色,她很善于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和语速来讲课,一步步很扎实。所以,永远不要被几个优秀学生的表现迷惑,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用能使最差学生明白的话和语速来授课,才是明智之举。
让学生在读文中学会抓重点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乃至运用。虽然大纲中的低年级教学重点在生字词,老教师们也认为抓好生字是根本,但千万别把这作为放弃让学生解词的理由,否则吃亏的只能是学生和自己。借助字典中的解释来解词是比较傻的一种办法,除非碰上诸如“地质”一类很抽象很专业的词语,否则千万别指望字典中的饿解释能帮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更别提记住和运用了。解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情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可以造句、找同义词等。
我还发现在我发现二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多,写字量也特别大。二年级上期就要会写350个字,除此之外还要会认450个字。由于识字量大,因此,在每节课前我都要求学生预习,但是我发现这样预习的结果是好的越来越好而差的学生却越来越差。因为那些好的学生他们会很自觉的按老师的要求的要求去做,一般也会做的很好,而那些比较差的学生,一般都是父母不在家里,根本就没有人辅导他们,于是预习变成了一纸空文,第二天,什么也不知道。字不会认读,课文也就无从下手。那些预习了的学生就会情绪高涨,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他们却只能坐在那儿一言不发。这时如果不注意到这群孩子,长此以往他们就会越来越差,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脚步。我采取的措施是在上课提问的时候多请这些孩子,但是也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经常请这些不能回答问题的孩子而忽略了那群想竭力表现自己的好学生,也是不行的,太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了。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每堂课学习完了之后,抽出三分钟来让那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朗读生字生词,遇到不会的地方就发动大家一起来大声的告诉他,这样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那些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也在大家的带动下学会了生字。
仅仅是在认字这一点上还远远不够,因为接下来还有比认字更艰难的事情,那就是读课文。我发现二年级的课文比我小时候读书时记忆中的要长的多,例如二年级上期的第八课《难忘的一天》,讲的是一位小朋友给邓小平爷爷表演计算机操作的经历。全篇课文整整六个自然段,三百多字,不认识的字多达34个,对于一个不识字的大人来说在短时间里会认这些字,并且将这篇课文读通顺,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一群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呢!于是,我就想如何把难度给孩子们降低。我把孩子们分成四个小组,再根据课文段落的长短和每个小组的实力来分派任务,比如第一组的同学就负责读一二自然段,将这两个自然段读熟,读流利。然后四个小组来进行比赛。比赛的内容一共有两项。比赛第一项,看哪个组的任务完成的最好,第二项,看哪个组的学另外三个组学的最好。这样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斗志昂扬,都想战胜别人,最后评出的冠军小组就当小老师,来教全班的同学朗读课文。
除了认字以外,需要会写的字也比较多,平均每课都有8个字要求会写。如果想要学生个个都不落下,就必须得课课清,每篇课文结束以后都要进行听写,有错误的还要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听写,这么以来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那怎么办呢?于是,我开始仔细调查和统计我班上学生的家庭情况,将他们进行归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有家长在仔细认真的辅导孩子,当然这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一类是有家长,也有能力,但是却疏于对孩子的辅导。另一类就是家长或许在外打工,或许没有能力辅导的。对于第二类的孩子,我主动和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同时让他们明白这样做对他们自己的孩子有多么的重要。当然,一个电话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给孩子们施加压力,这样,从两方面入手,效果就会好一些,可以把一部分第二类的孩子转化为第一类的孩子。对于第三类的孩子,就将他们分派给第二类和第三类的孩子。这样以来,可以让我从烦琐的听写字词中抽出时间来,思考其他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在这一期多里在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点反思,也许它会显得非常稚嫩,只有在以后的实践中继续完善。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一、一个教学案例简述或一节课的实录: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朗读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课文的篇幅较以往增长了许多,加之我们所习惯的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只有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注重于形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课堂上无法保证让学生做到充分朗读,这就需要让学生回家做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以提高课堂朗读效果。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自觉地完成预习任务,课堂上要占用大量的时间来熟悉课文,这样就大大缩减了授课的时间,很多需要花大量时间来研讨的内容也不得不搁浅,教学进度缓慢。
《北京亮起来了》一课围绕“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这一句,用优美的语言具体介绍了华灯高照的长安街、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焕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古老的故宫等不同的场景。本课识字量大,字形复杂,在感受北京美丽夜景的同时识记生字,积累那些好词佳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然而我发现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课前预习,讲授完第一课时后仍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于是我利用当天的读书时间让学生们反复朗读该课,以读代讲,读中感悟,通过读去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通过读与作者产生共鸣。由于做到了充分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的整节课下来,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于课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调动。
通过这次机会,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朗读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思考:预习是非常必要的学习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预习习惯呢?
二、当时的应对方法及策略:
1、对需预习的内容提出具体的预习指导要求,如:将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并标好读音,便于朗读和识记生字。在最初的实施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大的热情和积极性,都能够按时完成预习任务,但在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是,学生自学得不够细致,因此效果不大。
2、利用晨会时间组织学习了一些关于预习方法措施的小文章,并实践落实。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预习水平方面不同的学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级内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预习任务,为课堂学习服务,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应付了事,效果仍不明显。
3、反思后,我认为学生的差距拉大是由于评价没有跟上,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了疲塌的现象,因此我和班委一起建立了一套完善合理的评价奖励机制,把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把预习习惯融入到日常学习中来,进而促进推动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感受与反思: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主动地去研读课文。学生的课前预习不仅可以让学生熟悉课文,找到不明白的问题,提高听讲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积极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习期间我听过一位老师的课,在上《詹天佑》这篇课文前,老师让学生认真做好课前预习,收集詹天佑的相关资料。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同学们踊跃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在交流中了解了当时修筑铁路的背景以及我国铁路建设方面的情况,使学生对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学习课文无需老师更多的讲解,有效地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任务。顾得上听讲,就顾不上思考,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充分地课前预习。课前预习虽然累—些,但是却能换来种爽快与自由感。上课前充分预习,考试前充分地复习,与“打有准备之仗”有同曲之道。预习效果好,听课才能有针对性。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才能为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本课作为生本课堂研讨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落实“生本课堂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一,问题引领——将教学内容问题化。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最主要的是通过恰当的手段去引发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我在课前对课标、教材进行认真研读,根据学情将教学内容问题化,让学生的“学”有了方向,小组合作学习就有了合作讨论的“载体”。这样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就不会流于形式。
二、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奠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提出自学的问题后,让孩子用画线、做记号的方式为的是让他们有真正自读思考的时间。带着自己思考的问题再去四人小组讨论,这样才让孩子的脑子真正的动起来。而画线的时间,也让课间巡视的老师有时间对学生的学习程度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后续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指导。
三、建立小组评价体系。
将小组讨论与交流评价体系相挂钩,采取捆绑式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采用评价小组的整体表现。而个性朗读时则重视个人评价。比如说,四个人当中,有ABcD四个能力层级,A是学习最好的,D是学习最差的。在问问题的时候,如果是A回答得2分,D回答得6分,中间得4分。用这样差异评价的方式,鼓励每个小组成员全力参与,学习最差的通过较多的`参与可以较好地掌握知识,全组学习。
本课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有些教学环节还是过于匆忙,如“无边无际”还没有说透,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来解释,联系实际再说说词的意思。在写字展评环节中,最好举优秀同学的字为参照而不是错误的字,加深他们正确字的印象,并培养字体美观感受。此外,四人小组活动如何更好地开展,评价体系如何完善,这也是下一阶段将要继续解决的问题。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它们由于站的角度不一样,对问题的看法也不一样。
课堂上,我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充分朗读,读中质疑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在上课的前5分钟内,简洁地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之后,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学生在读的时候,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鼓励学生比比谁读得流利、读得好。在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动笔勾画出弄不明白的词语和读不懂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的会从课题中提出“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二、以疑引读,思后释疑
学生对自己提出的疑问,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师可以充分把握这一契机,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有重点、有难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苦思”。
从直观、形象的图画让学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就会说出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
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三、读后悟理,角色体验
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同学们,青蛙说天只有井口大,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它们争论的很激烈吧?我们怎样才能读好?我们分角色朗读,想想怎样读才读得好?”孩子们纷纷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态度积极认真,有的为了读好角色,练习读了好几次,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在本环节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三十个孩子就有三十只青蛙,三十只小鸟。他们可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的朗读就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会和感受。
寓言故事的.教学,到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我在教学寓意这一部分时,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切合学生生活实际来引入的,而不是纯粹的说教。“如果有人说你是坐井观天,你明白他在说你什么吗?你想对坐井观天的人说些什么?”或者让学生出点子帮助小青蛙:“你们愿意像小青蛙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吗?你们能出出点子让小青蛙也能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吗?”这样就更能从学生的角度悟出寓言中的道理了,并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
《彩色的梦》是一首诗歌,写得比较含蓄,读起来并不是很容易懂。我着重分析诗歌的语言,让学生懂得作者要写的是什么。例如,“有一大把彩色的梦”,彩色的梦怎么会是一大把呢?读了全诗大家知道了,原来,这是我们手中的笔,可以用笔去勾画美丽的梦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教师范读、图文结合、配乐朗诵等方法,在识字环节,我通过学生自读,小老师领读,读词语,开火车读等方法,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生字有了深刻的认识,接下来再读诗歌,学生们都比较熟练了。
在课文的理解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注意破折号和省略号的读法,并且了解这些标点符号的作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掌握诗歌的读法。我将诗意的语言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对照生活经验或体验来理解。例如,“雪松们拉着手”,这是用了拟人的手法,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看到的雪松树枝挨着树枝的情景,再想象“手拉手”的雪松,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加深学生的理解。
最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尽情的展示自己,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的语言还要再简练一点,每个环节过度恰当。今后一定要注意改进,让自己的课堂刚上一层楼!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7
教学目标:
1.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2.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朗诵诗歌。查找和搜集庆祝国庆的图片和
文字资料,课外阅读爱国诗篇。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养成查找资料,搜集处理信息的习惯,爱读
诗歌。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难点:了解国庆节的来历,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玩登山游戏。复习生字。说对一个字,并组词,就可以登上一个台阶。
2.师:你们还记得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后天我们就要欢庆祖国妈妈的第61个生日了。你们开不开心,内心激动吗?那就让我们带着欢快而又激动的心情大声地齐读课题吧!
3.多媒体播放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视频,师介绍国庆节来历。
二、精读课文
1.齐读这首诗歌。
2.指导朗读,并在文中标一标停顿和重读的地方。
3.指名再读,作为送给祖国妈妈的第一份礼物。
4.问学生,你们的生日是怎样庆祝的?那么祖国妈妈的生日是怎样庆祝的?(播放60周年的阅兵仪式)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不仅海军、空军、陆军来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全国人民都在欢呼中度过。(课件播放每一年人民欢呼庆祝的图片)
5.这么多人在欢庆,我们书本中用了——13亿孩子。这里的孩子指谁?在祖国妈妈眼里,祖国的人民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
6.在祖国美好的日子里,除了13亿孩子在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连祖国的壮丽河山也在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呢!
自由读诗歌,并划出谁在送祖国妈妈礼物?(田野、枫林、蓝天、大海,并相机板书)
7.它们分别送了什么礼物?(果实、旗帜、鸽子、乐曲)。
(1)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A指名读。
B田野向祖国妈妈献上哪些金黄的果实呢?学生自由交流。
C课件出示图片,师引:梨树挂起——稻海——
你还看到了什么果实?
D田野还会献上怎样的果实?
看图填空:田野献上()的果实。
真是五谷——瓜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师:祖国妈妈收到了田野送上的这份五光十色的、散发着瓜果香味的礼物,此时此刻,她的心情一定是——(高兴、激动、开心)
那就请你来读一读(读出丰收的开心)
(2)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A枫林怎么会举起火红的旗帜?
B出示:枫树。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枫树吧。
C师:无数片火红的枫叶在秋风中飘扬,像是举起的一面面红旗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呢,美吗?
谁来美美的读一读?
8.老师也为祖国妈妈准备了一份神奇的礼物,但是需要大家的帮忙。(板书:画一朵没有颜色的花)
找一找,都有哪些颜色呢?(生说,师涂色)
我们给花朵涂上了颜色,可花朵却还是愁眉苦脸,原来它们听不到蓝天的白鸽和大海献礼时的声音,让我们帮助花儿开心,好吗?
(1)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A出示蓝天(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小朋友,现在你就是小鸽子,我们在祖国妈妈的蓝天上飞啊飞,飞过了高山,飞过了田野,飞过了黄河,飞过了农村,你听到它说什么呢?
B指导朗读
师:是啊,祖国大地真是风景优美,祖国妈妈的孩子也过着美好幸福的生活,连白鸽都陶醉了。
(2)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A课件大海。问:你听见了什么?
B大海在这欢庆的日子里在给祖国妈妈唱歌呢。会唱什么歌呢?
C听到了那么多欢乐的歌,我们的祖国妈妈一定很快乐,很幸福。我们再来读一读。
(3)诗句连读
指导朗读:谢谢你们,花朵听了可开心了!你们喜欢大自然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吗?你们感受到了大自然对祖国妈妈的祝福吗?
指名读,评一评。
男女生对读。
诗朗诵。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欢庆图。
三、拓展知识
1.祖国妈妈的六十一岁生日就在眼前,你们准备给祖国妈妈送上什么礼物呢?
2.知识竞赛。
教学反思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该如何让学生来读呢?读得入情、读得有滋有味呢?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朗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注重情感体验”,教师应做到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在教中注意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在理解诗文时,我首先提问:“十三亿孩子”指谁?理解在祖国妈妈面前,每一个中国人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包括你我。随后我让学生划出谁送礼,送了什么礼物,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
(1)田野会送上什么果实?(2)你听到小鸽子说什么呢? (3)你听见大海会对我们高唱一首什么歌曲?(4)同学们,观看了这令人激动的场面,你们心情怎样呢?(高兴、激动、兴奋……)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社会,来自大自然的活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本课教学时我就力求构建一个开放的课堂,这也是新课标倡
导的理念之一。本课实现了三个“开放”:
1.向课前开放,让学生收集有关国庆的资料,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向课内开放。诗歌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象离城市中的学生生活比较远,学生理解上有一些困难,因此课前我收集了相关图片、视频资料以课件的形式出示,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通过形象的视觉观察、美妙的配乐享受,渐入佳境后,学生读起课文来声情并茂。
3.向课后开放。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长假中的所见所闻,说说“人们是如何欢庆国庆的?”学生刚过节日,正是记忆犹新的时候,所以发言十分踊跃。有的说:“我看到我们小区门口挂了横幅,挂了红红的大灯笼。”有的说:“我看到街上、商场里人很多很多,好多地方插了彩旗。”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词语,如:“张灯结彩、烟花绽放”等等。这样“读说”结合,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得到扎实的训练,同时促进了学生对课文诗歌的语言感受和内化。
这节课中,我在指导朗读这一块,做的还是不够到位的,我是标好后指导学生朗读,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读出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进,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做一个智慧的语文教师。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8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
一.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加有目的地学习课文,所以在课前预习时我和大家一起背诵了识字4,并且拓展学生的思维,说出更多的成语,让他们知道一般的成语故事都能告诉大家一个道理,然后学生很自然的就带着对于这课的'疑问进入了学习。对于二年级的学生简单地理解课文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问题,那如何才能让学生从看似简单的文章中体会出道理?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多读书。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明确目的要求,推荐思考的角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去感悟。同时动笔勾画出弄不明白的词语和读不懂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朗读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刻意地要求学生哪个字重读,哪句话必须拖长音或轻读,而是充分地给孩子朗读体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指名让学生按自己的方法去读对话,其他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相互比较朗读的效果,自然就能体会出什么样的语气适合这个角色,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
二.成功之处:令我满意的是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洋溢着师生双边活动的热烈气氛,既不是学生围绕教师转,也不是学生配合教师活动,而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其目的是为使学生今后自己会学。我让学生充分质疑,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梳理,采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几个步骤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十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和鼓励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讨论青蛙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经过反复研读课文,仔细观察插图,深入思考,作出判断,说出根据,不仅活跃了思维,而且培养了思维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寓意,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通过我随手画在黑板上的简笔画理解“井沿”,并让学生指出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从“一百里”入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天的无边无际;理解“无边无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就会说出很多答案:海洋、宇宙、大地、草原等等。
三.不足之处: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去想象。
四.改进措施:在以后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语文课堂上学生想象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探究,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作用,让语文教学成为一个欣赏情、传授情、感悟情的过程。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9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我们二年级学生有一个缺点:书写错误,做题粗心,错题多,原因是书写随意,不讲格式,作业做完了,从不检查,针对这种情况,我注意强调书写格式,并要求字写得慢些,写得工整,格式不对,书写不工整,一律重新做过,经过一段时间,书写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题还是错得多,于是我在班上宣布了这样一条规矩,如果语文作业连续五次既工整又正确,老师就奖奖品,这样激发了优生的积极性,一部分学生是懒习惯了,对此无动于衷,怎么办呢?当然还有办法,每天作业错了的重新改过,改正确了才算过关。
学生在"玩" 中学语文,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在识字方面,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不断的求异,激活学生思维,"玩"出价值。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跟据部首猜字义等等,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玩"中学得快乐。再如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
在写字方面,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否,不仅仅是个人的"门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读字、范写、评议、试写"的程序:"读字"时,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写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在范写之时,让学生评议老师的范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让学生对老师评头论足,运用形体动作学写笔画、作业展览、评选书写闪耀明星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技巧。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0
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丑小鸭》一课也不例外。文中“孤单”、“讥笑”、“惊奇”、“羡慕”“大吃一惊”等词对文章中心的表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理解这些词语,有助于学生体会课文深层次的含义。教学时,我屏弃繁琐的分析,以词语理解为突破口,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读和悟,在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把自己的领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丑小鸭受欺辱的部分,是本课最精彩的部分。我也没有过多的进行分析,基本上是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读与悟有机地紧密结合。学生们被故事情节感动着,被丑小鸭的命运牵动,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不仅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而且较好地体验到了课文的深刻含义。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1
在上《画风》这篇课文之前,学校教研活动中经过集体备课,听取其他老师好的建议.由于自己本身的水平有限,在课前准备环节上,自己对于时间的把握不准,课程教学环节安排过多,以至于教学节奏相对较快.上完课之后,听课的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现就本节课来做如下的教学反思:
1、课程己基本上能按所设计的教学思路来上课,导入语用了学生听风声引出课题,并通过搜集学生们积累的诗句来引出画风.
2、课前准备了一些课件和图片,有三位小朋友一起画风的图片及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老师引出了重点讲解的“艺”,这本来是第一课时应该完成的任务,在第二课时中又拿来讲解了一遍,而且讲解的又不是很细致,这是导致这节课中时间仓促的原因.这就导致了不能充分引导学生感受到风,并且把风吹物动的画面有感情地读出来。而且朗读的方式不够多,学生没能真正做到在朗读中感悟。课堂语言比较平淡,没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在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吹,风藏在里”的'句式说话时,课堂上激励性的语言用得不较少。在这个环节和前一个环节的衔接语不自然流畅。
4、语言组织不够精炼,对学生评价性语言过少,学生对于课文的内容能够理解,但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极少学生能倾入感情读出课文,但是上课时间中鼓励性语言太少,孩子们的积极性不高。
总之,这节课上的不是很理想,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一定会好好吸收课后老师们给我提出的很多宝贵的意见。多听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方法。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多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争取本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2
《假如》是一篇文字优美、情感丰富的儿童诗,主要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弱势群体发自内心的关爱,显示了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这首诗歌在写作特色上,结构相同,结尾用省略号留有悬念,便于想象,语言通俗,朗朗上口。本课教学,我注重情境创设,以“师情”激“生情”,以“语境”创“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品读、领悟。
1、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以亲”。小学生因生活经验缺乏,知识水平有限,教学中如果仅凭文字的叙述,很难向学生呈现直观形象。因此,要善于创设各种直观情境。
本节课我努力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如在教学第一、二小节时,通过多媒体,创设“小树在寒风和大雪中受冻”、“小鸟在鸟窝里孤零零地大哭”两个情境,让学生仔细看,仔细听,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引发学生内心体验,感受到小树的寒冷,小鸟的孤单。这样,让学生达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刻体验文中蕴含的情感。
2、引导想象,升华情感。
想象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是发展学生创造力,陶冶高尚情操的重要智力因素。在教学第一小节时,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换位思考。“你就是寒风中的一棵小树,你会怎么样?”在第二小节中,让学生发挥想象,“鸟妈妈为了自己的孩子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它会飞过哪些地方?会遇到什么困难?”通过想象,感受鸟妈妈的艰辛以及小鸟等待妈妈的焦急,在想象中帮助学生理解了小鸟急切需要食物的心情。
3、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这首诗从语言特点上看,每段的句式相对一致,尤其是“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诗中反复出现。适合对学生进行仿写的练习。而且这篇课文的内容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学了这首诗,学生产生了许多共鸣,让学生说说: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干些什么?让学生尽情想象,畅所欲言,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培养爱心。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3
写在前面的话:不知不觉中,我们都与教学反思打起了交道。刚开始时,我只是把它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不曾想一发不可收拾,竟欲罢不能。上完课后心里都忍不住回味一番,以诉之笔端为快。
第1周 07年9月7日
前些年,我一直任教高年级语文,未能参加课改培训。初次教低年级语文,心里真不是滋味。一堂课之前不清楚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一堂课之中提不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之后又不知道布置哪些作业。哎!像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
忽然,想起了《语文课程标准》。细细读来,才发现原来金钥匙就在其中。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还要充分发挥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理解课文的兴趣。
看来,还是要多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多方面了解低语教学,才能做到战无不胜啊!
第2周 07年9月14日
教学生写生字的过程中,学生虽然上课时写得有模有样、认真细致,可是课后写在拼音本上的生字却纰漏甚多。这可真得想想办法!
是识字教学过程中掌握得不牢?学生做作业态度不认真?细访下来,发现这两个原因都有一些。
于是,生字教学中我说的少了、精了,学生的交流多了,课后监督、指导的次数增多了。
后来,情况似乎有所好转。
第3周 07年9月21日
经过两周的.揣摩,我渐渐地知道,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一定要做好“后勤”工作。不能只有布置、批改两个环节。首先要做到的是精心设计作业,并且布置完作业后还要监督其完成,批改之后更要督促学生订正、弄明白错误所在,掌握学习方法,使作业的实效性增强。
第4周 07年9月30日
两个单元上完后,总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作业量大,每天要做的作业有:写生字、组词、做练习册,还要预习和复习课文。学生负担太重、做作业积极性不高,老师也不堪所累。尤其是学生一单元结束后对整体生字的识记、运用能力令人担忧。
如果用时下的要求 “一堂课中新授内容不能超过1/3,学生课堂作业的时间不超过1/3,学生思维活动时间不少于1/3。” 来规范自己,难度就更大。如果学生预习稍不到位,第一节新授课根本就完不成教学任务。真令人头痛!
第9周 07年11月2日
对于生字教学,已能摸出一些门道。采取的措施有:
1、促进学生课前预习,熟读课文。
2、备课时将生字教学纳入重点,揣摩识字写字难点,便于上课时掌控。
3、调动学生观察、临写、识记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如游戏法、猜字谜、拆分、找形旁声旁等)。
4、用作业齐抓共管,将看拼音写词语这项任务消化在每一节新授课中。
明显的效果:学生练习册中的看拼音写词语对的更多了,学习课文时,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了,教师可利用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文。
第11周 07年11月16日
通过反思前几次单元测验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近来我主要在学生读书、积累词语上颇费一番功夫。抓听写、练朗读,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边学课文,边识记字词,积累运用。并且在教室里新增了“我也会背”“我们爱学习!我们爱老师!”这两个评比栏,贴上小红旗、爱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拖欠作业的次数少了,听写时全对的次数多了。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
第16周 07年12月19日
新课已进入尾声。学生的写字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听写时发现,学生对于字形、字音的掌握有待加强。因此,在这个星期中,我利用自习课时间对学生进行强化记忆、及时听写,让学生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赢在起跑线上。
后记:一个学期结束了,回顾这半年来的点点滴滴,我发现自己收获真是不少。一是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是孩子们体验到了预习的乐趣,都能主动地、有效地在课前读通课文,识记生字;三是学生渐渐地喜欢积累好词佳句,尤其喜欢背书和听写。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他们爱上阅读,善于阅读。我打算下个学期初就在教室里增设一个图书角,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4
“知识就是力量。”它带给人类宝贵的财富,造就了一代导师,国之栋梁……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深感责任之重。我们的劳动对象很特殊,是具有思想的幼稚生命——低年级学生。在教三年级的日子里,发生了一个“平凡”的小故事。
今天学习二年级语文下册《翠鸟》。和以前一样,先整顿好纪律,然后就进行学习的第一步:自己预习课文,并且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很多学生都快速端起课本读了,只剩下那四五个慢的。
接下来我问了一句“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一个孩子说“翠鸟是什么样子的?”也就仅仅这么一位学生举手道出了自己心中所想,其他学生闷头不语。面对此状,心中有一股火气向上冲,心想:这么简单明了的问题还不会,肯定刚才没有好好预习,在底下偷着玩。刚想大声呵斥一下“怎么没有好好预习?”,就被一道“光束”刹住了!
这时,四十多双亮晶晶的目光,纯真的望着或者说等待着我的批评,我心里一怔,假如我接下来真的要大发雷霆的话,必定会扼杀着群孩子门的心灵,降低他们的情绪。那么这就意味着这节课气氛将会很不愉快,当然更谈不上学生学好这堂课。于是,我抑制了自己的情绪,微笑着说:“刚才同学们可能都沉浸在翠鸟的世界里,欣赏着美丽而又机灵的翠鸟,还没走出来。请你快快迈出来!看谁跑的快,迈的快,找出了答案!”过了约摸十秒钟,有几只稚嫩的小手在下面竖立起来。渐渐的,小手多起来了,而且高高的句过了头顶。此时,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看了看这群孩子,我立刻找了几位学生站起来说自己的见解,除了上面第一位同学的观点外,孩子们的答案更加丰富多彩了……
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个融洽的课堂气氛,孩子们进入了语文境界,爱动脑筋了。师生间其乐融融,尤感妙哉!渐入佳境的语文教学,让我品尝到了甜头。
正如“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一节成功的课不是厉声呵斥而成的,也不是一笑了之,更不是无味的反复教育,而是先激趣后导之。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
《假如》是一篇诗歌,作者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启发我们都要关心关爱他人。本诗每小节都采用“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开头,写出自己的愿望,结尾省略号留有悬念,便于学生想象。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通过讲述孩子们较熟悉的神话故事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接着我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初步感悟课文内容。然后指导学生对本课生字、词语做了分析总结。
在学习课文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关键问题展开学习。我精心制作课件,让学生从课件的演示中体会小树的困境,激发学生对小树的帮助、关爱。接着我创设情境讲了给鸟妈妈外出寻食,小鸟饿得哭泣的文段。最后又出示了残疾的儿童西西,引导学生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做一个善良、无私的人。并及时给学生灌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思想。
在教学第四节时,我抓住那个给人带来无限遐想的省略号,利用课件,出示很多需要帮助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做什么呢?”没想学生们的回答非常精彩: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想给没钱上学的小朋友画一座美丽的学校;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想画一个绿色的家园,没有污染,让我们生活在蓝天白云下,呼吸新鲜空气;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失明的儿童画一双明亮的眼睛……学生通过自由想象,使拓展得到了落实。我知道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真实地产生了帮助弱小羣体的愿望了,并且以帮助有需要的人而感到快乐。
最后,我让学生把自己刚才想到的愿望写在导练稿上,从而让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非常自然地接受听、说、读、写的训练。
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在学习生字环节中,由于使用的时间太多,导致后面对课文的学习时间紧凑。而在指导朗读时,也没有指导到位。在本课中,“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在读的时候应该读出四种不同的语气。教学时,我没做重点指导。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朗读的指导。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因此,要想上好一节课,大框架确定后,还要在细节上多下功夫。在本节课堂上,我还存在着很多细节需要指正,以后我会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克服自己的不足,带着新收获,再次走进新课堂。
本课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鼠、小鸟、残疾人的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纯真无暇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这都是要建立在对关爱之情的培植基础上的,所以我在本节课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三个小节感情的变化:第一小节,兴奋;第二小节,喜悦;第三小节,沉重。
2、背诵课文。
3、有关爱弱小羣体,关爱环境的愿望,能展开想象说或仿写句子。(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并把重点定位在:在品读中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爱心,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总体上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流畅,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强,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导课时,我设计了帮闯关游戏:第一关帮助小熊闯迷宫(复习生字词及短语);第二关听写词语(本课重点指导书写的三个词语)。运用了生动活泼、互动性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本课的教学中能比较成功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边演边读或背。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在教研员蔡老师的指导意见下稍作改动:首先由教师指导学习第一小节,再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自由选择喜欢的小节进行感情朗读。感情朗读不是一句口号,必须让学生真正感悟了内容才能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我在学生朗读前,花了一定的时间进行语言薰陶,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再采取学生领读——学生评价——教师点拨——全班齐读——教师小节的方法进行朗读训练。在本节课朗读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教学资源:学生的朗读示范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示范者自信心和自豪感,但关键要选好示范对象。
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很近,所以最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共识,特别是课后的省略号更给大家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假如我也有这样的一枝神笔,我要给……当然这也是本节课的一处亮点。在这个教学环节,我先让学生想想身边还有哪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和事,紧接着问:你最想帮助谁?学生都非常踊跃发言。个别学生的发言还特别精彩:我要给我婆婆画一双好腿,让她能天天送我上学;我要给山区的小朋友画一间美丽的学校,让他们也能上学读书;我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画一只烤鸭,让她吃得饱饱的,不再在寒冷的冬天受冷挨饿……听到学生的这些回答,我特别感动。让我特别高兴的还有,一位可爱的学生:一下课就悄悄地跑到我身边告诉我:“老师,我预习时读这篇课文时感到心里不舒服,但上了这节课后,我觉得好高兴哦!”她那么简单而纯真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最后,我让学生把自己刚才想到的愿望写在练习纸上,从而让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非常自然地接受听、说、读、写的训练。
另外,在这节课上我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学习第二小节的时候,我抛出的问题是:你有没有苦苦等待的时候,那时你会想些什么?结果孩子们的回答几乎上全是希望妈妈早点回来给自己做些好吃的等等。原因就在于我给的问题目的性不强,学生毫不犹豫作出了回答。假如把问题换一种说法: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没有吃的没有喝的,饿的发慌,这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样学生就会很自然的说出很孤单、很无助的感觉。然后老师接着引导而此时的小鸟也是这样在家里(苦苦等待 饿的哭泣)。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的体会应该是比较到位的。
在朗读教学的环节中,不能很好的引导全体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和发言,也许有些问题太罗嗦,使学生失去了兴趣,因此,有个别学生开小差的现象。
因此,要想上好一节课,大框架确定后,还要在细节上多下功夫,只有考虑的周全,才能应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并能作出较恰当的回答。有时侯,一节课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起眼的小问题而显得精彩,使整节课显得有生机。
实践前反思:
《假如》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本文是一篇文字优美、情感丰富的儿童诗,主要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弱势羣体发自内心的关爱,显示了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在设计本课教学过程时,我将阶段训练目标、本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有机整合起来。
(1)识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这是低年级识字的目标。《假如》这篇课文共有13个生字。其中,要求写的是8个,只认不写9个。激发孩子识字欲望,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如,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拉—泣、摇—遥、藻—操);用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寸—寻、良—食、建—健),并运用生字组词、说话。课开始,借助神笔马良识记“良”。教学时,通过四读文本,随文识字,一读,遇到不懂的字多拼读;二读,遇到生字记一记;三读,随文请出生字;四读认字读书。四次与文中生字亲密接触,达到最佳的识字效果。随文引出生字之后,进行“听音点字”“认读”等游戏,并将生字放入语言环境中进行巩固复习,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2)写字
书写前,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写的八个字,先找一找容易写错的字和不容易写好的字,在学生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写字指导。容易写错的字有:“哭(少点)、食(最后一点写成捺)、体(少横)”。记忆易错字,可以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如,“一只小狗两张嘴(哭)”。不容易写好的字是“操、场”。“操”字的书写关键是要把右边写好,而写好右边的关键是把上面品字写好。写“品”时,三个口要小而扁,要给下面的木字留出位置。“场”字的书写关键是要把右边的横折折折钩写好:横宜短,第二折要与横平行;第三折要向里收。
(3)阅读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就是要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让学生有感情的读,有体会的读,以求达到与文本的共鸣;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师生合作读、听电脑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法让学生与文本亲密的接触,对文本有更深的认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因此,上课伊始,我播放动画片《神笔马良》,让学生也想拥有梦寐以求的马良的神笔,“假如文中的小朋友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会做些什么?”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文中看看啦。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课文下面树叶里的拼音。
课标强调,语文学科应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为重点。我提取了第三小节作为重点讲解,创设情境体会西西的不幸,并通过老师的范读,让学生更能入情入境地读出对西西的不幸,从中体会小作者对朋友的关爱。此时,学生对阅读文本有了企盼和渴望。在教学中我再现文本的场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文本,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懂文中的人,读出特有的情。这样既满足了学生个体的情境体验,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的习得,最终的目的是表达。记得一个外国作家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诗人。是的,儿童充满想象力、创造力。在上课交流的基础上,让他们也仿照作者的样子,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一首小诗,或者用手中的画笔画下来。
实践中反思:
在研磨的课堂中,反思我的误区:
一、背教案上课,忽略了课堂的生成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果教师忽略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东西,教学处于静态化、程式化。一次次失去了培养学生发展的机会。如写“食”字前,“食”与“良”作了比较,学生观察了这两个良字的不同,在写的时候,我还是按照以前的习惯把“食”的最后一笔写成捺,学生发现以后说:“老师您写错了。”我觉得不好意思,立刻把它擦了。其实可以利用这个生成,及时表扬这位同学,并让其他同学也来观察,老师写的“食”错哪儿了?让学生对“食”字的写法有更深的了解,以后养成善于观察发现的好习惯。有如,我写完“场”字时,学生说:“老师您写得好漂亮。”我当时只是笑了一笑,没有总结我写得好的原因。如果我当时这样说的;“谢谢您的夸奖,老师写字的时候做到了:一、观察字形的特点,注意关键的笔画。二、边写边思考每一笔该从哪起笔,三、对照检查。也就是平时老师强调的一看二写三对照。学生会因此有启发,课堂也会因此更精彩。
二、课堂浪费,不懂得取与舍
我采用随文识字,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四读”文本,识记字的音、形、义,但教学方法还是和一年级时一样,目标没有更好地提升。记字的方法学生已经积累了,就不用再去教学生如何去记忆,可是还是在识记字形方面浪费了很多时间,我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发现、用自己的方法去识记。二年级了,不在是只是识字了,应该学会迁移运用,学会用生词说话,在环境中识记。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为了保证课堂时间,总喜欢叫一些优生回答问题。其实中下面的学生更值得关注。又如,有些环节可以要也可以不要的',尽量不用,尽量多一些时间让学生识字、写字。
三、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
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教师讲得多么的精彩,而是检查学生学得如何。教师一味地按着教案来上,每一个环节的时间算好了。备课的时候忽略了学生,上课的时候也是为了完成一节课而上。学生再也不是学习的主人,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样课堂就留下了很多遗憾。
面对课堂中出现的误区,我思考如何走出这个窘局: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点燃学生的智慧的火花,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就成功一半了。课堂上我会安排多种形式的读,如一读,自由大声地读通课文,在文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读几次,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二读生字宝宝请同学们读书(其实是自由读课文,只是说法不同),只要遇到生字宝宝多打几次招呼(多拼读几次),并且认一认、记一记;老师在这两个环节只是一个引领者,完全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三读是“争当读书小能手”的游戏,形式是同桌互读,争当读书小能手,以游戏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读得更有兴趣,四读是听电脑(或老师)范读,适当给学生放松的时间,也给学生一盏指明灯,起到范读正音的作用。这四读也是为识字作铺垫的,随文识字。
二、放手让孩子自学,老师激励再激励
每个教学环节完成后,老师都要有激励的话语,让孩子更好地投入下一个环节,也对他们的付出给予肯定。比如孩子完成第一次读书之后,我说:“你们读的很认真、很投入,热情地与字宝宝打了招呼,要想交上好朋友,一定要记住它们的名字和样子(也就是音和形)。所以生字宝宝请你们再读课文,遇到生字宝宝停一停,记一记。又如写字环节,我说:“书法家的字写得漂亮,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写好关键笔画?低年级的孩子爱赞美,爱表现自己,激励是不可缺少的。
三、教师是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老师讲40分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40分钟要指导学生读书不容易,老师应该在40分钟里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学得有效,学得充实。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强调的是“自读自悟”。新大纲也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教师只是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每一次读书,老师都有明确的目标,学生除了读通课文,还要思考课文讲了什么?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做到“自读自悟”。
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新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会认常用汉字1600至1800个,会写800至1000个。这艰钜的任务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们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有机结合。采用“四读法”,一读,学生自主初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二读是学生读中识记生字,三读是检查学生读或师生合作读,边读边出示字卡,四读是录音或老师示范读,这一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心理出发,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的教学模式省时高效,课课通用,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二年级的教学反思03-22
语文的教学反思03-21
二年级语文优秀教学反思03-30
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反思03-30
二年级语文《泉水》教学反思03-30
二年级语文《画风》教学反思03-29
二年级语文园地教学反思03-29
二年级语文北京教学反思11-18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2-05
二年级语文欢庆教学反思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