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
计算类教学一直被冠以枯燥、乏味的标签,学生课堂上提不起兴趣,反复强调但仍有学生不会计算,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也痛苦。因此,如何上好计算课成为了我的困扰。上个学期我们创新街基地校便以计算类教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渐渐发现可以借助直观模型架起算法与算理之间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很庆幸在我们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了吴正宪老师的亲临指导,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下面我将针对到《两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作以说明。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做过了表内乘法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这些都将成为本节课学习的依据,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已经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根据吴正宪老师的儿童教育观,在明确了这节课的知识地位之后,为了更真实的了解学生情况,我进行了学前调查。对班上随机抽取的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少数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家长或课外班辅导能计算出正确答案168,但对算理并不清楚,竖式的'书写格式也不规范,对于给出的电子图,并没有起到帮助理解算理的作用。
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我对教材进行了研读。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课的要求是: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经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可见算理和算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新旧教材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中加入了点子图的直观模型并在练习十中安排了相应的习题,教材的用意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认真学习了教师用书。书中明确指出在教学笔算的时候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几何直观,因此点子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点子图,我又阅读了一些相关的饿书籍——《小学数学基本概念解读》《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书中对电子图的一些解释也为我备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研读,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方法。首先要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算式12X14,学生借助估算的知识来分析12X14大约是多少,这一环节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二是为他们准确计算提供依据,同时也渗透了准确计算的方法。接着借助点子图让学生尝试准确计算结果,体会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出与笔算一致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分布计算的形式写成竖式,并对照着点子图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同时也渗透十进制和位值制的思想。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难点在于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时,结果和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如何对齐,因此,我针对这一难点,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是什么。
通过一节课的探索,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加深了,点子图将“冰冷”的算法和“神秘”的算理深层次融合,让学生清楚感受到“法中见理,理中得法”从而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当然,在课堂中为了加深对点子图的理解,花费的时间较多,感觉竖式的规范书写没有练习到位,课下仍要继续规范,这也是本节课的一点遗憾。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2
关于估算,其能力是学生计算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新课改中加大了估算内容的比重,这也是符合各国数学课改的潮流的。在课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明确要求估算的题多能快速找到其近似的'整十或整百数进行估算,但实际上,学生在能否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选择合适的算法上,还是存在欠缺的。比如:数学《补充习题》中:小华平均每分钟走68米,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9分钟。
(1)估一估,从小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2)如果每天往返两次,小华每天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大约要花多少分钟?
对于第(1)题,学生多数采用70í20=1400或 68í19约等于1400的方式解决,但对于第二道题,很多学生执着的认为用19í4约等于80,究其原因为题目中有“大约”字样,所以必须这样写。其实,细细品味一下,题目中“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9分钟”这19分钟,未尝不是一个大约数,既然19是一个大约数,那19í4=76中的76分钟也就是一个大约的结果了,并不是说,看到大约就要用约等号,这种想法太过于片面了。理论上,学生能否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是考查其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三年级的孩子具体的区划分这些情况,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细化、分类,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3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是在学习了笔算两、三位数位数乘一位数和含整十数的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然后进位和连续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20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一共有多少盏灯?学生很快分析并解答了出来:20个12是多少?即24个十。
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前面口算的基础上,我又提出如果是23根灯柱呢?学生很快说出求23个十是多少?有的说前面的20个12再加3个12,师顺势引导先用竖式计算20×12=,再用竖式计算一下3×12=,学生算出后,再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23×12=,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板演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题意观察、比较、不同算法,辨析、交流分辨对错。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多了,能够理解1个十乘3得到3个十,故3应照齐十位,其它依此类推。效果良好。
第三个层次,联系实际,强化练习
这是一堂计算课,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由于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因此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既练习了所学知识,又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有时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出现了一些重复教学的情况,如:对学生估计过低,学生已经表达清楚地内容,总要自己再重述一遍。
还有些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一部分按乘法计算,另一部分按加法计算;也有一些孩子把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应该是相加,而写为相乘。计算不熟练。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强化训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4
《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内容包括整十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和解决问题等内容。孩子们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是本单元乘法学习的最直接的认知基础。上了整理与复习课,感受挺多的,有得有失,现作以下反思:
一、情景激趣,贯穿课堂
复习课不像新授课那样能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这节计算复习课的教学对象又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如果用纯粹的先理后练的复习方法似乎不太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执教老师使用边理边练的复习方法,并设计了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有趣的情境进行教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其实我觉得课堂上也是如此。执教老师在复习课开始之前,就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动画片《小火车》中的动画形象小蓝和小绿、小红,并创设出学生感兴趣的“夺得大汽笛”的情境,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整节课的课堂氛围也能很好地被调动。接着我把这教学情境贯穿起来,以“解锁—翻越大山--亮灯”为主线展开分层练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个情境的连续性,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更大了,整节课都在愉悦中度过。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这就是本节课收到较好效果的`关键。
二、及时小结,提高效率
小结也是课堂重要的环节之一。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数学课堂小结是整个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内容起到总结重点、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帮助学生梳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加深记忆。及时的课堂小结也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
在本节课中,老师注重让学生小结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在口算练习后,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思考“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也一定只有这几个0?两位数乘两位的积是几位数?”这两个问题,有效提高了学生口算的准确性。在练习笔算后,老师又让学生说说在笔算乘法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样能让学生在笔算中减少了各种错误。在解决问题的练习后,及时小结各种算法各有所长,并没有优劣之分,让学生懂得在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时,就要灵活选择最合适的算法。而在课的最后,让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收获与不足,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三、指导方法,提高能力
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在复习课上也不例外。笛卡尔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的全过程,激发学习兴趣。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独立归纳整理知识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这节课中,执教老师“手把手”地指引学生打开书回顾学习过的知识点,弄清本单元分了几小节,每小节几个例题,在每个例题中学习了什么,一边看书一边填写知识结构图。使本单元知识在学生脑中逐步形成网络。并用直观生动的课件和网络介绍了用大括号表示的知识结构图、树形知识结构图等多种整理知识的方式,学生觉得整理知识是一件新鲜有趣的事,并初步学习了整理复习知识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
回顾整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感觉有很多细节处理不到位。例如由于时间的关系,某些题目只能点到为止,如果能深入进去,学生的思维更开拓。又如课堂中未能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展示,还是“话太多”等。我想,数学复习课就像一片需要开垦的地,只要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复习课会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充满活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5
核心提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进位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进位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本节课中,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请在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时每做一道题,都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优秀生教后进生;设计层次性强、生活化的练习,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有用的数学。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6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与教学的,解决本课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也是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针对本班学生整体理解能力弱的特点,课堂上我有目的地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数学问题的能力上,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但是也必须让教学重点落到实处、扎实有效的突出,即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估算方法和笔算方法,主要是笔算方法。我主要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教学的:
1、重视利用学生的知识进行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前面已经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对学交流:竖式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怎么算?来促进知识的迁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强化进位,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2、关注学生提炼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信息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电影院中的座位来引入今天的新课,将枯燥、单一的应用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出图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理解数学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引导学生探究算法。
3、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引导学生估一估,在交流中指导估算方法,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和意识。在出示情境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引导学生探究算法。在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估一估,在交流中指导估算方法。在练习中,要求学生先估再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但在第一环节的`练习中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再计算。班级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做到先估再计算,而是直接进行竖式计算。因此将班级学生的估算成为习惯还需进一步培养。
4、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掌握算法后,我安排了学生进行练习。班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在90%左右。通过练习反馈出学生错题主要是因为抄错数、计算马虎、计算速度较慢等。主要原因是计算习惯和能力两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进行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情感方面。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学习方法,培养数学观察与数学思考能力,懂得阅读理解数学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策略的方法,并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提供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7
计算教学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们计算的兴趣。我根据教材的编写目的,先引导学生估算。由于刚学过估算,放手让学生们进行估算,然后汇报估算的结果分别是200、240。这样我认为能帮助学生巩固估算的方法。同时也为笔算作了铺垫。
这时我就问学生24×12准确值是多少呢?你们试着算一算,用你自己的'方法计算。学生们开始计算时,我就把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小鑫:用竖式计算。毕左雪:24×10=240,, 24×2=48,240+48=288。小彬:240+48=288。他们三个写完后,底下就有同学就说小彬和毕左雪的一样,我说:“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结果了,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三位学生是怎么想的。”小彬说:“我和毕左雪想的不一样,我是20×12=240, 4×12=48,240+48=288。”他一说完大家就说写的不清楚,不能让人一眼看明白,讨论后觉得就种方法只给5分。毕左雪虽然方法和小彬一样,却写得比较清楚,但是这种写法比较麻烦,不喜欢用这种方法计算。这时,我在小结这种方法时表扬了这位学生爱动脑,这为以后的简便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最后同学们给毕左雪打了8分。
最后由小鑫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这一下满足大多数同学的味口,都觉得这样计算简单。于是我们就来研究用竖式计算24×12,我发现学生们都进入了学习状态,最后教学效果也很好。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8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在笔算前先让学生估一估是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的重要手段,估算能帮助学生检查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我在学生笔算之前,总是让学生先估一估,学生的乘法估算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巩固了乘法口算。进位乘法的算理和不进位乘法的相同,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能够独立探究完成。在计算时,学生应注意对进位的处理,尤其是在第二步计算时,总有需要进位的,有的'学生口算有困难,那么他就可能在进位写法上还存在不足,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所以我就引导学生将进位方法记录在竖式旁边。即使这样,在检查计算结果时,我发现错误率还是很高,其原因除了有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不透彻外很多学生都是在口算时出现了失误。所以在起步阶段的笔算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计算过程,每个数字都是怎么得来的?在说的过程中改正书写和计算中因为马虎而出现的错误,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9
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以及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和掌握笔算的算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是下一课时进位乘的基础。
本节课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开始,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准备,让学生把旧知迁移到新知中。本节先让学生课前完成前置小研究,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上课让学生分小组,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再进行全班交流多种算法,在此基础上重点交流用竖式怎样计算,在交流中掌握正确的书写。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方法作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但是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
新课结束后安排了多种题型的练习,基础的计算题帮助学生巩固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掌握,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同时明白验算的重要性,自觉养成验算的习惯。最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锻炼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0
学生已有了竖式书写和不进位计算方法的经验,但由于计算中产生了进位计算难度比不进位乘有所提高,错误率也会相应增加。
这节课我采用两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是根据情境对19×19的结果进行估算,旨在培养学生先估后算的习惯。我重点指导了以下的估计方法:19在哪两个整十数之间?把它看成20,一共有几多少格?实际的格数比20怎样?从而很显然地得出“19×19“的积的大约范围。第二层次是探索出进位乘的笔算方法。我先让学生借助实际围棋棋谱,直观理解个位乘后的`进位情况,然后用竖式进行计算。这一环节我打破了教材的安排,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的知识领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比较、验证,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中,我特别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让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学生说出了好几种的算法,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既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到不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我没有立即把对的算法呈现,而是让所有不一样的答案和计算方法都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来判断哪种方法才是正确的。这个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对错的对比得到了正确的计算方法,并且体会到了竖式计算的优点,对那些由于进位而产生的错误也有了了解,从而避免错误。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1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本节课在设计时考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即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这本节课中,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请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2、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新课标指出:笔算教学不应仅限于竖式计算,应鼓励学生探索和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道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存在着差异,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这正是学生具有的不同个性的体现。在本节课教学24×12时,放手学生试算,学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根据口算的方法来计算的;有把因数拆成两个一位数,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计算的;有直接列竖式进行计算的;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解法,进行小组内交流,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间的数学交流。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使不同的人学到了不同的数学。同时在这堂课中也让学生进行了估算的练习,因为这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最有用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因本人水平有限,有些环节处理不够妥当。如第一个同学介绍她的竖式方法时,乘的顺序发生错误,我虽然追问了这48和24是怎么来的,但没有及时指出她的错误,以至于后面又出现了同样的错误。其次,由于出现的几个意外,教师没有很好进行调控,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课堂上的一个细节,见理念,见价值,见功力,见精神......是细节成就了完美。还是完美成就了细节,若求课上细节美,自当课下多修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本节课在设计时考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即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这本节课中,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请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2、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新课标指出:笔算教学不应仅限于竖式计算,应鼓励学生探索和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道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存在着差异,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这正是学生具有的不同个性的体现。在本节课教学24×12时,放手学生试算,学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根据口算的方法来计算的;有把因数拆成两个一位数,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计算的;有直接列竖式进行计算的;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解法,进行小组内交流,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间的数学交流。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使不同的人学到了不同的数学。同时在这堂课中也让学生进行了估算的练习,因为这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最有用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因本人水平有限,有些环节处理不够妥当。如第一个同学介绍她的竖式方法时,乘的顺序发生错误,我虽然追问了这48和24是怎么来的,但没有及时指出她的错误,以至于后面又出现了同样的错误。其次,由于出现的几个意外,教师没有很好进行调控,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课堂上的一个细节,见理念,见价值,见功力,见精神......是细节成就了完美。还是完美成就了细节,若求课上细节美,自当课下多修课。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2
4月8日,只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但对于我而言却是意义非凡的。一堂普普通通的课,却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教育”和思索。
昨天下班前夕,被告知明天数学教研员姜老师要来听课。急急忙忙弄出了一份教案,又根据教案做了一份简单的PPT课件。晚上回家之后,只是简单地将教学思路理了一遍,随后的时间便是对着教案发呆了,并非是自己胸有成竹,而实在是自己看不进去了。今天上午进行了一次试教,试教之后,前辈们给予了我许多的帮助。
我是以围棋棋盘图导入新课的,让孩子们讲讲从棋盘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进而引出了“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从而列出式子“19×19”。在试教时,我的目的只是让孩子列出式子。而在前辈们的讲评中却发现:围棋棋盘在这节课上是可以大做文章的。比如在孩子列出“20×19=380”时,可以再添加一条在原来的棋盘上,之后的“380—19=361”时又可将添加上去的删除,这样图形与算式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孩子理解起来更为简单,也让题目变得更为形象。此外在试教时,我对学生似乎扶得过牢了,课堂的提问也似乎过于简单,在说算理时,我也只是选取个别孩子,并未完全顾及所有的孩子。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有待在课堂中加强。
下午的课堂似乎比上午是有进步的,上午遇到的问题我也都能很好的'解决。比如“19×19”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式子,而是让孩子们结合围棋棋盘来说明原因;而在说笔算过程时从个人说到同桌互说,再到最后的全班齐说。
第二次之后,新的问题也出现了。
1、自己的数学素养有限,对于课堂的评价和激励的语言太过于贫乏,课堂一直处于平淡中。在以后的课堂中尽量丰富自己的语言,以此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2、对于课堂中的反馈还有待加强,反馈策略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3、本堂课中的练习安排并不是特别合理,缺少了一些思维的拓展。我可以在最后时利用一道难度稍大的题目,将孩子们的思维拔高,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在试教时,我并未用到估算,而在正式上课时我将估算运用其中。而我也只是简单的运用估算,只是为了“估算而估算”。在之后的讲评中,姜老师的话让我知道了估算的用处远没有那么小。通过估算可以让孩子们的思维更为活跃,让他们渐渐知道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可以一步步靠近准确值的。
一次匆忙的课堂,又让自己成长了不少。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教学第一课时是不进位的,课堂上我结合例题引导学生去理解算理。当时的例题是没套书有14本,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当时这道题是先用口算方法想,先求10套多少本,用14×10=140(本),在求2套多少本,用14×2=28(本),然后140+28=168(本),学生对口算方法都能明白,所以这道题改成竖式时,学生对于算理都能明白,没有疑问,只是有个别学生习惯写上竖式中140的那个0,这个慢慢可以改掉。有了一定的情景辅助学生理解算理上略微有些吃力。课上再通过纯竖式计算,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而且一开始我要求学生写清楚你每一步是谁和谁相乘得来的,学生能写清楚,必然是能理解的。练习的过程中适时请学生上台板演,再结合错题进行分析,加深理解,通过两课时的教学发现针对不进位的都能很好的掌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必须让学生明白算理。再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学生才能彻底学会。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4
两位数的乘法学习已经告一段落,根据进度今天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了。课上,我引导同学们分别回顾了口算、估算、笔算的计算方法,并即时进行了练习,以及解决问题中计算的运用。通过复习,大部分同学已经对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有所了解,对乘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得也不错。
衡量片刻,我认为明天的.课不能跨单元,因为两个班中都有少数的学困生掌握还不够牢固,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整体上,孩子们的计算准确度在提高,但还不算理想,尚需快节奏的计算巩固,督促他们在计算中进一步熟知算理与计算过程,同时找到自己错误所在,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同时让那些学习困难的同学能上一个台阶,缩小他们的差异。
周末作业中,孩子们一些易错题也存在一些质疑,部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待培养,所以,放慢脚步等待孩子是我现在必须要做的。针对上周与本节课的复习,制定以下实施计划:
1、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对口算、估算、笔算进行基础练习,同时找出孩子们的易错点进行专项讲解引导;
2、下节课对本单元作业中出现错误频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讲解,加深孩子们的印象,同时让更多的孩子能理解题意;
3、将解决问题的运用始终贯穿于计算的教学之中,不让计算孤立导致学生感到枯燥。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15
数学练习课在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同时,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计练习课?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提起数学计算课,大部分老师的脑海中出现的模式总是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提高练习。老师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讲的是口干舌燥,而孩子们总是懒洋洋的,兴趣不浓,错误率还较高,怎样改变这种局面,让孩子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计算准确率,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但是由于电子信息时代,孩子们心态都较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认真观察,每一次考试或是做作业,都是题都没有认真读完,根本就没有思考,就急着下笔,做完也不检查,成绩可想而知。所以培养孩子们学会观察,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思考,是我们现在的数学老师首先要做的'。因此,我设计了本节课,目的不是非要教会孩子们什么具体的知识,而是要培养一种能力,让孩子们拿到题后,要先观察、在认真思考、再准确计算,养成一种好习惯,从而提高计算准确率,继而提高数学成绩。
本节课以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积的规律为线索,让孩子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通过计算,得出新的结论。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举多得,达到了多个教学目标。
一、引人入胜的“起调”
(出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补充完整,然后介绍算式也可以对称)
【设计目的:课始,利用对称算式引入,既使新知保持一种神秘感,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二、扣人心弦的“主旋律”
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计算、巧算的巩固练习。
在探究积是否相等时,首先让孩子估算,看成整十数估、都估小,当多种估算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时,自然而然进行了笔算的练习。此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为不是老师硬性的简单要求,而是学生内心自然产生的解决问题的需要,因此,学生计算的很主动、很积极,很认真。这时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评价:“看到同学们每一个人都在认真的计算,老师非常感动,是啊,只有准确的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学习习惯的养成“润物细无声”。
在学生计算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乘积相等时,老师又引导学生质疑:真的是这样吗?老师又举了一个例子,学生主动计算。“真的是这样吗?”学生自己举例进行笔算、估算、巧算。
【设计目的:在“找到规律——怀疑规律——验证规律——否定规律——完善规律”过程中,学生不断肯定与否定自己的想法,不再轻信别人口中甚至于书中的答案,整个课堂充满了思辨的气息。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培养了有益于一生的思维品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余音绕梁的“终曲”
师:对于这个结论,你感到怀疑吗?如果还有怀疑,怎么办?大家商量商量,再举例验证。
……
【设计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一个反问,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交流。长此以往,数学的奥妙、数学的美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里,学生怎会不喜欢学习数学呢?】
整堂课,老师以两位数乘法的练习为引子,引领学生在充分体会对称之美的同时,经历了一次体验深刻的探索之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他们在享受着过程之趣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思想之神奇、数学学习之乐趣,增长了智慧。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04-16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08-27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02-19
《两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02-23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04-21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02-04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01-09
两位数教学反思02-24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说课稿06-29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20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