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生物课教学反思

生物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19 08:38:2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生物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课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物课教学反思

生物课教学反思1

  踏踏实实抓复习,认认真真促高效——打造生物复习课高效课堂的尝试

  伴随着打造高效课堂的活动开展,刚刚步入生物教学的我也尝试着在生物复习课教学中打造点课堂的高效。只是初不尝试,敬请各位生物教学的前辈们批评指正。

  第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主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因为我们这里的学生七年级的各个班教学情况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复习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要注重学生对以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为我们这里的学生七年级的各个班教学情况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准备好各种资料。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二,上好复习课,强化作业落实

  1.每节课要有精彩的引言;不同问题之间要设计好简明扼要、准确而富有生命活力的过渡性语言。

  2.教师事先设计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提纲,将学生自学的内容,以导学提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自学提纲既有教材基础知识的提取,也有学生自学过程中应思考的某些问题。

  3.设计一定量的检测题目通过印发、小黑板、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并尽量在课堂上将检测结果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4.教师上课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要学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并学会进行课后反思总结,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不同看法。可让学生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生物学知识,本来有它固有的联系,但在教材编写时,不得已将它们分割开来,编入不同章节中。我们在教学中,因学生的认识能力方面的原因,因不能联系太广而给学生以零散的感觉。复习时,可以将分散了的有关知识集中起来,经过比较来理解他们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如各类不同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各不相同,通过比较复习,可以让学生理解各类植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并加深对这些植物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了解。

  也可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中学生认识事物时,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对那些相近的概念、名词混淆不清,琢磨不定。有比较才能鉴别,一切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在复习时,把这些名词、概念放在一起经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这些名词、概念的理解。如:学生对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很容易混淆,往往弄错,在复习时,把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并加以比较,学生一般能弄懂: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其所有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都是一样的;而细胞分化并没有细胞数目的增多,而是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都发生变化,形成各种组织。

  还可让学生通过比较培养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因此,采用比较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必须用比较法,从逻辑上找出对比项目:场所、条件、原料、产物、能量转化等等,然后分析出对立面和统一面,得出答案。并从中看出二者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5.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注意变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多列举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不要翻来覆去一味地讲。教师能熟练的从网上查找下载教学资源,丰富和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

  6.每节课前课后有一个小小的测验,以检验学生上一届可所复习内容,当堂反馈,讲评时要注重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归类讲评,并在方法、技巧、规律和规范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还可以有必要的拓展训练。

  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把生物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去实现从生物学到生活,从生活到社会的跨越。学生们会把在生物课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也会用生物学知识参与社会活动。

  第三、优化“学、讲、练”时间安排,促进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时为学时;要树立责任感,摒弃我的课堂可以随意支配的观念。 一堂课一般由检测、讲解、学习和练习几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练习到位、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复习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及时反馈是高效课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策略,作为高效课堂教学,尝试、探索、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当堂的面批面改,反馈当堂化能够迅速检测效果,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纠正并激发上进心。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 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

  课堂教学特别是复习课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效率受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制约,现代的课堂知识是多元化的,具有多样性的,然而追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每位教师的强烈愿望,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一般规律,制作合适自己也适应孩子们的一套教育方法,这套方法不仅具有传统教育的优点更需要高效实用,使之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 果,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早日成才。

生物课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说出核酸的种类。

  ②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③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

  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②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1、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理解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观察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课后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反思

  通过这次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以下不足:

  ①任务指向不明确,任务要具体细化。如,比较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异同,任务太大,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可以改为填空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对其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比较。

  ②教学主线不清晰,顺序凌乱。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是想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DNA和RNA在结构上的不同,再细化到局部,从而实现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来理解知识点。从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掌握情况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教学设计不科学,不符合认知规律,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从核酸的基本组成元素出发,由元素组成核苷酸,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连,再形成核酸,层层推进,逐渐深化知识,在教学中不断实践课程标准的要求。

  2、教学行为、方法和策略反思

  ①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利用本次课,可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和辨析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对学生不太放心,很怕学生达不成任务,我在本次中讲得比较多,剥夺了学生展示的机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强化学生活动,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②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生物知识多且零散,需要理解并记忆。在教学中应适当留出时间给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记忆,本次课学生需要记忆2种核酸,2种五碳糖,5种碱基,8种核苷酸的中文名称。

  ③对学生见解的反思。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如,对五种碱基的记忆的时候,有学生提到了U就好比人的两条输尿管,所以U代表尿嘧啶;看到G就想到了鸽子,而鸽子属于鸟类,所以G代表鸟嘌呤。这使学生记得深刻,不易混淆,对于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独到见解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实现教学相长,这也可做为教学材料的养分及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

生物课教学反思3

  教师的角色也应改变,即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对话者。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 改变师生关系,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放下尊严的架子,应从讲台上走下来,应与学生成为朋友,要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中学习,要使学生在学生与学生间的研讨中学习,使他们真正感到学习过程是一种愉悦的感受过程,这种变化的实现其实是很难的。

  (2)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教师是生物课堂育人资源、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要善于发现、抓住、挖掘课堂中的教育资源,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生物实践能力的培养。

  只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这些转换,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生物课堂的主人。

生物课教学反思4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而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又不对教学做认真的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答案是要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还具有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本人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它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生物课教学反思5

  一、课题:

  初一生物下册第七章《鲫鱼》

  二、构思:

  学生观察活鲫鱼→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置疑导入本章内容→观察鲫鱼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实验操作→师生共同分析鱼与水中生活适应的特点。

  三、准备:

  1.自制“鲫鱼的脊柱”模具

  2.自制“鲫鱼解剖路线图”投影仪

  3.准备实验材料

  4.准备挂图和其它投影片

  四、教学形式:

  实验操作与教学同步――边实验边上课的形式。

  五、新增小实验:

  在一个鱼缸里面放三条鱼,一条剪去尾鳍,一条剪去胸鳍和腹鳍,一条正常的鱼。观察三种情况鲫鱼的运动有何不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得出鱼鳍的作用。

  六、课堂特点:

  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准确。

  2.增加小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能充分调动珠兴趣,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验操作能力。

  3.基础知识掌握得好。

  七、教学不足:

  1.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说得多了一点点,学生主体体现不充分。

  2.演示效果不明显,主要是实物不能放大,故后面的学生观察不清楚。

  3.学生设计实验过程把握不准确。

  八、自我评价与反思:

  1.从总的课堂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学生能基本掌握鲫鱼的外部形态特点和内部结构,理解鱼生活在水中的道理。达到教学目标。

  2.某些细节掌握不是很精确,课堂用语不够精炼。

  3.自我感受是好象跳不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4.疑惑:我这堂课算不算得上是一节创新课

生物课教学反思6

  在本学期中,我逐步尝试将“目标导向教学”理论应用于我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我认为,“目标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师生在课堂中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依据简单、可操作的一系列教学目标,最终绝大多数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为终点的教学管理过程。

  “目标教学”的大框架是“导标——导学——导练——导评——导结”五段式,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不分对象地、机械地,甚至生搬硬套地将其应用于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来说。比如说,导标这一过程也许在高中生能够很容易让学生跟着教学所呈现的目标去学习,在练习、讲评中检验三维目标是否达标,但是在初中生物教学,我发现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太明显。初中生在学习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的学习特点:(1)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都比较弱,而学习依赖性强,尤其是七年级学生表现更明显;(2)思维特点上起主导的还是形象思维,随着年级的上升抽象思维迅速发展(3)学习上容易对教师生动形象的事例介绍感兴趣,对严密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厌烦。因此,有一部分学生看到分解的许多小目标后,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有时还会感到厌烦,就开始慢慢走神、不感兴趣,因此在学习动机不强的情况下,试想一下练习的效果会怎样,达标效果也不言而喻了。针对初中生这些特点,我觉得目标导向教学在初中生物中可采用这几个环节,即“引趣——尝试——反馈——总结”。

  第一,引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并且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教师可通过生动有趣的生物演示实验或是设计简单的学生实验,讲述生动的生物学史,列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现象等,多种方式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解释生物现象、探索新问题的`求知欲。当学生产生了疑问,有了解问题的需要后,再让他们自学教材,他们才能专心研读,使自学获得好的效果。例如,笔者在讲“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一节时,先课前让学生分组捉鼠妇,分发一系列的讨论题给他们,如“一般在什么地方容易捉到”“什么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你怎么跟别人验证你的结论是对呢?”等问题,通过这样的一个探究实验设置了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导入了下一环节。

  第二,尝试——让学生学习自学

  教师分发自学提纲,即分解后的学习目标,由学生按自学提纲,个体独自阅读教材,或四个人一组小组讨论的形式,有时用老师将学习目标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教师作巡回点拨,对自学中出现的问题,诱发启导,但不能包办代替,主要在于了解自学情况。

  比如在介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影响》这一节时,可简单地将目标呈现给学生:(1)举例说出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2)举例说出一些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3)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认同保护生物的观点。接着采用学生依据要求:4人一组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举出许多例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纠错与讲解,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讨论题目来进行讨论。对个别学生提出一些超出教材要求的问题,教师应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深度,指导他们在课外去阅读有关书籍,以防讨论漫无边际,影响

  教学进度。当然,也要注意保证讨论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估计学生讨论没有余力时,再予以指导、启发和补充,切忌匆忙讨论,仓促结束。接着,教师组织全班学生,针对普遍性的问题,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因为通常重点、难点是不能完全依靠自学解决的)以及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第三, 反馈——尽可能了解学生

  目标教学是通过教学信息的反馈来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检测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定预定的教学目标。检测的形式一般采用提问形式或书面练习检测,当然尽量可多用一些书面检测,这样涉及的学生比较多,效果更为有效。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完毕,可适当选择一些“小、精、活”的练习加以检验,以确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根据检测中暴露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小组或个别辅导,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教学中反馈的信息,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控制,这样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总结——化零为整以保证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目标教学中必须保证实施小结这一环节。这样有利学生把各个小目标达到整合,最终实现总目标,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知识的再现与提取。

生物课教学反思7

  在课堂教学中,现在很多教师认为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这样就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的责任减轻了,他们往往会忽略了过程的指导,只重视表面的热闹花哨,教学过程很少有教师准确的富于指导性的引导、点拨和评价,只有探究性活动的形式表现而没有师生间、学生间的实质性交往和真实的思维碰撞。基于以上的认识,本节课在探究性学习各个环节中,我注重发挥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作用。

  例如我在这节课开始,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我们认识了细菌的菌落,那么细菌的结构是怎样构成的?

  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紧接着又出示学习目标,给学生引导一个学习的方向。整个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等各种学习方法来获取知识,并在小组合作讨论中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对学生不懂得和讲不明白的以及不太清楚的我认真给予提示。

  例如在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1.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学生不太明白我就让学生画出动植物的细胞的结构图比较一下就明白了,并总结细菌没有的和有那些特出结构,这样学生就能总结出细菌的结构的特点是“具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和叶绿体,有遗传物质--DNA”。

  2.试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

  我就提示:“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有什么作用,细菌的.细胞没有叶绿体那他是如何只生活的呢?学生根据我的问题就能讨论出它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同时我也注重了生物学科的特点,适当的抓住机会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的习惯。

  总之,在教学中要认真备课找准重难点,还要找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在讨论中教师要认真准备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还要随机应变发挥教师课堂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去学习去讨论。教师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转变教学策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能,成为学生心中最好的引路人和旅伴。

生物课教学反思8

  课改以来,我听了很多老师们的课,虽然学科不同,但是每位老师都认真落实了126策略,积极的运用四段六部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以见成效,通过多次的听评课学习,觉得课改改的好,改的对,通过三个多月的课改,我们的学生发生了变化——好习惯逐渐养成,老师们也发生了变化——思想更新、理念转变,我们的学校更发生了大的变化——洋溢着浓厚的课改气氛。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是也给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老师一定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任务,精心设计达标题,学生一定要进行严谨预习,课堂上才能自信的展示。

  2、小组合作学习一定不要形式化,(就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合作学习要把握好时机,要体现实效性和高效性。

  3、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讨论价值,要结合学生实际水平,难易适中。

  4、学生展示要自信干练,学会大胆质疑,勇于挑战,讲解问题声音要清晰流利,语言规范标准。

  5、学生要勇于探索,积极主动,团结协作,养成良好的习惯。

  6、教师要担负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及时正确引导,点拨,评价。

  当然,以上几点老师们都已经做到了,正在不断努力,进一步追求精彩的高效课堂。

生物课教学反思9

  初中物理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从20xx年到现在我们吉首市第一初级中学物理备课组就开始反思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几年来我们围绕提高初中物理实效性这一中心,进行了备课、上课策略、授课內容、授课方式、课堂精讲精练教学模式、学生的反思,提出了有效教学的观点,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观察和思考,从而达到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反思:

  1.对备课的反思

  这是上课的第一步。老师的备课,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单纯的为传授知识而上课,而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备课中,应当重视上课过程的设计,从知识能力、情感等诸方面提出教学要达到的目标,突出重点难点,教学中所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等。为了备好课,我们吉首市第一初级中学采用每周一上午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集思广益,把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遇到学生学不会的问题,在集体备课中讨论解决。

  2.对上课的反思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有充分的合作,教法与学法要有很好的融合,师生心心相印,情感交流的统一,凡良师必深谙其理。每一位老师上完一节课,都要反思效果怎样,学生学会了吗?然后总结,在以后的上课中避免问题的出现。

  总之,教师上课一定要研究学生。“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就没有教育。”古人云:“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推心置腹。课后我们几乎是天天找学生谈心,问问掌握的知识怎样,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好,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运用更容易让学生好理解的方法教学。

  3.对授课内容的反思

  教师的授课必先确定授课的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如何把握?时间和内容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度与浅度相差悬殊,师生互动交流并非融洽,教法与学法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通过对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课后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作用。比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做完伽利略的斜面小车试验,学生直接推理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阻力为零,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速度不会减慢”。对于更深一层的笛卡儿的理论,课文中一点没有涉及,就直接推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学生无法对这个定律进行深刻的理解。我用简洁的语言,由伽利略的理论到笛卡儿的理论,再到牛顿的理论,层层深人,由浅人深,学生豁然开朗。由此可见,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思考不能分裂开来,必须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归纳结论,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如果一味的让学生去探究,必然会走很多的歧路,也无助于学生理解定律的内涵。因此,有益的反思,可以使教学创新有了智慧的沃士。

  4.对授课方式的反思

  授课方式的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重。它应包含课堂环境条件(或是课堂氛围),是否让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是否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教师激情是否高涨,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亢,怎么样才能创造既有舒适感又有生活情调的高雅活动场所,同时,内容怎样处理,顺序如何调整,语言怎样运用,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课堂结构如何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怎样构建等。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中,先设计了几个问题进行猜想,如把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口,从细管向乒乓球吹气等,让学生从平时的经验中进行猜想,然后实际操作,从简单的实验现象得出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

  5.对课堂精讲精练教学模式的反思

  课堂精讲精练教学模式是针对我校学生在进行有效教学的一种切合实际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扩大学生的训练和研究性学习机会。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有事教的客体。教师既是教的主体,又是学生学习的客体。主客体对立统一,构成了新型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把课堂精讲精练的教学模式定为我校进行研究探讨的一项课题,是十分正确的。

  6.对学生的反思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课堂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的好与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学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全过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记得刚开始物理教学的时候,我教的班中有一名学生就是因为我上第一节课时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从此之后每节物理课他都很认真地听我的物理课,非常的喜欢学习物理,物理学习成绩也一直位于班级的前列,而他的其他科的成绩却只是一般。究其原因,正是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使这位学生对物理有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了学习的欲望,提高了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

  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去除自己之短,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我校物理备课组经过几年的反思,我们进行了教学现状的调研,经过学习培训,开展研究课研讨活动,以点带面,总结反思成果,摸索创新教育中提高初中物理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使我校物理教学反思和教学成果走在了全市的前面,中考成绩名列前茅。

生物课教学反思10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在新课程形势下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一种经常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是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以及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我们对于《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太空外,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能落回地面了。通过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课后,再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提高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课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对物理学科来说,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生物课教学反思11

  教无定法,一节好课也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教师,他都在努力追求上好每一节课。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课算是一节好课呢?下面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浅谈如下:

  1、一节好课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2、一节好课要有真正的实效性

  3、一节好课要有适当的拓展

  4、一节好课要有一定的生成性

  5、一节好课要有恰当的展现形式

  当然,一节好课还有许多标准,它需要适度的评价,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完善……一节好课,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同时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 为您服务!

生物课教学反思12

  随着新课改的广泛推广与普及,“高效课堂”成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致力于追求与实现的教学目标。以下,笔者仅从教学实践出发,将自身关于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的反思与点滴感悟总结、归纳如下。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

  教师只有对所教学的具体内容形成了足够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灵活发挥,更好地展开知识点的讲解工作。而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积极、认真地做好相关的课前准备工作,因为这将是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因素。

  特别需要指出一点,单纯照抄照搬他人的教案、教学设计,或者大致阅读教学内容不是真正意义的备课。备课要求教师必须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出发,在认真研读教材、揣摩教学重难点、预测教学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等的.基础上制定、设计出既符合主观实际,又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这才是真正的“备教材”“备学生”,也才称得上真正做好了课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保证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是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

  二、增强学生的实践运用意识是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

  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更侧重于学生实践运用意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我个人认为,初中生物教师要想真正构建起高效率、高质量的高效课堂,就不能将教学目标局限于“教会学生基本生物理论知识”的层面,而应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学生生物实践运用水平的提升与进步。

  这就要求我们初中生物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尽量向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运用所学生物知识于社会生活实践的机遇与可能。如此,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复习、巩固之前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其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则可以以此实践活动为契机,着重发展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运用能力,这是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更高追求。

  以上两点是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感悟,旨在以此促进初中生物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不当之处,还请广大教学同仁多多指正、多多帮助。

生物课教学反思13

  复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的方法和技巧。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复习中出现的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归纳为以下;

  忌“重放轻抓”

  “自由式”复习法又叫“放羊式”复习法。这种复习方法,忽视了教师的指导。如果教师放松了“抓”,过度强调学生的自由复习,往往会使学生把握不住重点,甚至走向复习的误区,进而导致复习效果不佳。正确的复习方法,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有顺序的复习,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自由支配。

  忌“重练轻讲”

  总复习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对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和总结,进而巩固和提高。因此,复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就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并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和系统,只有把这一基础打牢固,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而仅仅*做题是难以达到上述目的的。在复习中,有的教师把讲练结合、精讲精练片面地理解为以练为主、以练代讲,从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本身的理解和钻研,把复习课当成了练习课。这样复习的.结果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一旦遇到较为陌生的题目便束手无策。因此,在总复习时,一定要把复习课本知识与恰当的练习结合起来,把引导学生理解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而不能以练代讲、以练代学。

  忌“重文轻图”

  在现行的生物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图像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在复习过程,通过对图的识别,分析,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生物课教学反思14

  备好课,上好课,是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是好课呢,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应该有所差异,在高一生物课的现行课标的要求下,我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定位在“ 不是看教师有无出色的表演,而是看学生有无出色的表现” ,应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体现出来,有张有弛的节奏,一切以学生思维的互动、能力的训练、情感的`培养为主。

  高一《蛋白质》是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的一节内容,又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在这节教学中我采取了让学生自己制作图片,演示蛋白质的形成过程来体会事物的变化过程,发现知识内在的规律的教学策略。在课前做好卡片每四人一套( 为节省时间教师自己做好给学生) ,在卡片上写有-NH2 ,-COOH ,-CH3 ,-R …等基团, 在课堂上让学生四人一组找到相关基团组成书上给出的几种氨基酸并比较这些氨基酸异同点, 得出氨基酸的定义。 再将拼出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开成二肽、三肽与四肽让学生找出水分子是怎么产生,有关原子来自哪个基团,肽键指的是哪部分是由哪些基团组成, 在脱水缩合中与哪些基团没有太大的联系等问题的答案,并数出有关肽链数与肽键数与水分子数,为后面找找规律作好准备。再由几个组的同学合作拼出形成更长的肽链,并计算有关肽链数与肽键数与水分子数的关系,以及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最后全班同学把所有的肽链一起形成三条长的肽链(形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再一起计算情况的分析基团变化、分子变化及相关计算得到相关规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这些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自己讲出来,这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又可以解释其他同学可能存在的疑问,当然也会暴露出学生思维的欠缺,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与弥补。这样一来就基本上可以由学生自己解决这一节中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切实体会物质的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记得以前有一位英国科学家的一个研究结论:我听(记住20% ),我忘记;我看(记住40% ),我记得;我做(记住80% ),我学到;我教(记住96% ),我掌握。放手让学生自己体验那不就OK 了!

生物课教学反思15

  一、提高师德

  师德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根本基础。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评价你是否是一位合格教师的基本准则。乌申斯基说过:“教育工作活的源泉来自教师的人格魅力”。在生物教学中时常会发现,部分学生在语数外这些学科上总不能让自己建立自信,也常常被这些老师冠以“学困生”。然而当他们在生物课堂上时,你会发现他们用一双清澈的眼睛看着你讲解书本上的图,他们会积极响应你的问题,这些学生喜欢你的生物,所以我们不能用歧视的眼光对待他们,我们要通过鼓励让孩子知道,他可以,他能行,他不仅可以学好生物,更可以学好其他学科。作为一个老师,我们不仅要让他们学好生物,还要让孩子建立良好的性格,建立自信。这才能算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初中生物老师。

  二、提高专业知识文化水平

  教师的专业知识文化水平是教师自我提升的内在活力。教育人对知识的收入与输出有一句经典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还有人说“要当一流的教师,就要先做一流的学生”,这些可以看出教师这种职业最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我,因为教师首要的是学养,其次才是教学的技巧。

  (一)提高教师专业知识

  目前,在初中生物教师队伍中,有少部分教师是教高中生物下来的,大部分生物教师一直从教初中生物,还有少部分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成生物教师的,这样知识水平高低差距很大,直接会影响学生的深层次的学习。对于一直担任初中生物教育的老师,对于高中生物和一些大学基础生物学应该比较生疏,甚至都忘了。然而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隐藏着的知识点是渗透了高中知识的,如果你不去解释,就会误导学生。初中生物是浅层次的,是为高中生物打基础的,作为初中生物老师也应该熟悉高中生物教材,所以初中生物老师,不仅要钻研初中生物教材,还要熟悉高中生物教材和会解高中生物习题。

  (二)加强课堂理论学习

  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且要不断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理论水平,用最新的`理论指导实践,做个与时俱进的、多元化的人才。在平时教师要每月阅读、学习理论知识,并做好记录和撰写心得,研究新课程标准。作为当代教师,只限于自己学校的课堂模式标准是不行的,要经常性地到外面去听课,在听课过程中你会觉得,你的教育方式可能已经过时,你的课堂可能还不够精彩,你的学生可能不太会讨论等等。我听到这样一节课:一节课的开始是一段视频性的背景资料,在资料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接下来,教师设置了一系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任务,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探究、总结,最后完成任务,每组最快最好的完成的加分最多,最后回归到刚开始的视频资料,完成任务。整节课中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其他就交给了学生,学生之间的配合也算到位。其实课堂的容量是很大的,但经过老师课前的反复推敲和设置巧妙的问题,做到环环相扣,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并不觉得上课时间长,课堂枯燥无味,反而对自己的成功感到无比开心。这个老师的课堂模式就像玩游戏一样,为什么很多学生都喜欢玩游戏,就因为,游戏设置得环环相扣,完成任务有成就感,让玩游戏的人乐在其中,如果教师要把课堂设置成这样,就得在备课上下苦工,活跃自己的大脑,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这样的老师,不下苦工是不行的。

  (三)提高课堂驾驭水平

  教师的课堂驾驭水平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标志。初中生物是一门小学科,部分学生把生物课堂当成享受欢乐时光的时候,部分生物老师也把自己的学科放在卑微的地位,毫不关注学生的状态。调查发现,在很多学校中,很多学生把生物课堂当成一节自我放松的课,课堂上有人打瞌睡、有人乱插话、有人开茶馆,遇到这些意外情况首先老师要有一颗大度的心和一张幽默的嘴。我们要时刻知道,我们是老师不能和学生斤斤计较,课堂上和学生发生冲突,是你最失败的一节课。有时在上课时,会发生一些突发状况。例如在课上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要上厕所。叫得很大声,其他同学就笑他,教室马上沸腾,我示意让学生安静下来,说:经常憋尿对你的泌尿系统不好,尤其膀胱,憋久了会使膀胱括约肌失去弹性,以后就会尿频、尿失禁。说完,马上又有同学说,我也想上厕所。对于起哄的学生,就说:但是经常小便对膀胱也不好,膀胱括约肌不会太发达,以后遇到紧急情况想憋会尿就不行了。其实教师经常会遇到这种事情,这就需要老师做个脑经急转弯,化险为夷。

《生物课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生物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生物课教学反思02-22

高中生物课教学反思01-24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反思03-22

生物课程的教学总结02-02

生物课期末教学总结08-12

生物课教师课程教学总结05-06

生物课高级教师教学总结03-23

教学反思 课程教学反思06-22

八年级生物课教学计划03-17

教学教学反思03-22

生物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课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物课教学反思

生物课教学反思1

  踏踏实实抓复习,认认真真促高效——打造生物复习课高效课堂的尝试

  伴随着打造高效课堂的活动开展,刚刚步入生物教学的我也尝试着在生物复习课教学中打造点课堂的高效。只是初不尝试,敬请各位生物教学的前辈们批评指正。

  第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主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因为我们这里的学生七年级的各个班教学情况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复习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要注重学生对以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为我们这里的学生七年级的各个班教学情况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准备好各种资料。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二,上好复习课,强化作业落实

  1.每节课要有精彩的引言;不同问题之间要设计好简明扼要、准确而富有生命活力的过渡性语言。

  2.教师事先设计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提纲,将学生自学的内容,以导学提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自学提纲既有教材基础知识的提取,也有学生自学过程中应思考的某些问题。

  3.设计一定量的检测题目通过印发、小黑板、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并尽量在课堂上将检测结果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4.教师上课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要学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并学会进行课后反思总结,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不同看法。可让学生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生物学知识,本来有它固有的联系,但在教材编写时,不得已将它们分割开来,编入不同章节中。我们在教学中,因学生的认识能力方面的原因,因不能联系太广而给学生以零散的感觉。复习时,可以将分散了的有关知识集中起来,经过比较来理解他们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如各类不同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各不相同,通过比较复习,可以让学生理解各类植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并加深对这些植物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了解。

  也可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中学生认识事物时,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对那些相近的概念、名词混淆不清,琢磨不定。有比较才能鉴别,一切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在复习时,把这些名词、概念放在一起经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这些名词、概念的理解。如:学生对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很容易混淆,往往弄错,在复习时,把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并加以比较,学生一般能弄懂: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其所有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都是一样的;而细胞分化并没有细胞数目的增多,而是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都发生变化,形成各种组织。

  还可让学生通过比较培养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因此,采用比较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必须用比较法,从逻辑上找出对比项目:场所、条件、原料、产物、能量转化等等,然后分析出对立面和统一面,得出答案。并从中看出二者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5.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注意变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多列举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不要翻来覆去一味地讲。教师能熟练的从网上查找下载教学资源,丰富和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

  6.每节课前课后有一个小小的测验,以检验学生上一届可所复习内容,当堂反馈,讲评时要注重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归类讲评,并在方法、技巧、规律和规范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还可以有必要的拓展训练。

  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把生物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去实现从生物学到生活,从生活到社会的跨越。学生们会把在生物课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也会用生物学知识参与社会活动。

  第三、优化“学、讲、练”时间安排,促进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时为学时;要树立责任感,摒弃我的课堂可以随意支配的观念。 一堂课一般由检测、讲解、学习和练习几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练习到位、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复习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及时反馈是高效课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策略,作为高效课堂教学,尝试、探索、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当堂的面批面改,反馈当堂化能够迅速检测效果,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纠正并激发上进心。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 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

  课堂教学特别是复习课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效率受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制约,现代的课堂知识是多元化的,具有多样性的,然而追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每位教师的强烈愿望,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一般规律,制作合适自己也适应孩子们的一套教育方法,这套方法不仅具有传统教育的优点更需要高效实用,使之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 果,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早日成才。

生物课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说出核酸的种类。

  ②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③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

  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②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1、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理解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观察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课后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反思

  通过这次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以下不足:

  ①任务指向不明确,任务要具体细化。如,比较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异同,任务太大,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可以改为填空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对其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比较。

  ②教学主线不清晰,顺序凌乱。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是想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DNA和RNA在结构上的不同,再细化到局部,从而实现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来理解知识点。从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掌握情况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教学设计不科学,不符合认知规律,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从核酸的基本组成元素出发,由元素组成核苷酸,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连,再形成核酸,层层推进,逐渐深化知识,在教学中不断实践课程标准的要求。

  2、教学行为、方法和策略反思

  ①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利用本次课,可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和辨析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对学生不太放心,很怕学生达不成任务,我在本次中讲得比较多,剥夺了学生展示的机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强化学生活动,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②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生物知识多且零散,需要理解并记忆。在教学中应适当留出时间给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记忆,本次课学生需要记忆2种核酸,2种五碳糖,5种碱基,8种核苷酸的中文名称。

  ③对学生见解的反思。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如,对五种碱基的记忆的时候,有学生提到了U就好比人的两条输尿管,所以U代表尿嘧啶;看到G就想到了鸽子,而鸽子属于鸟类,所以G代表鸟嘌呤。这使学生记得深刻,不易混淆,对于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独到见解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实现教学相长,这也可做为教学材料的养分及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

生物课教学反思3

  教师的角色也应改变,即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对话者。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 改变师生关系,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放下尊严的架子,应从讲台上走下来,应与学生成为朋友,要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中学习,要使学生在学生与学生间的研讨中学习,使他们真正感到学习过程是一种愉悦的感受过程,这种变化的实现其实是很难的。

  (2)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教师是生物课堂育人资源、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要善于发现、抓住、挖掘课堂中的教育资源,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生物实践能力的培养。

  只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这些转换,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生物课堂的主人。

生物课教学反思4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而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又不对教学做认真的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答案是要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还具有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本人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它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生物课教学反思5

  一、课题:

  初一生物下册第七章《鲫鱼》

  二、构思:

  学生观察活鲫鱼→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置疑导入本章内容→观察鲫鱼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实验操作→师生共同分析鱼与水中生活适应的特点。

  三、准备:

  1.自制“鲫鱼的脊柱”模具

  2.自制“鲫鱼解剖路线图”投影仪

  3.准备实验材料

  4.准备挂图和其它投影片

  四、教学形式:

  实验操作与教学同步――边实验边上课的形式。

  五、新增小实验:

  在一个鱼缸里面放三条鱼,一条剪去尾鳍,一条剪去胸鳍和腹鳍,一条正常的鱼。观察三种情况鲫鱼的运动有何不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得出鱼鳍的作用。

  六、课堂特点:

  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准确。

  2.增加小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能充分调动珠兴趣,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验操作能力。

  3.基础知识掌握得好。

  七、教学不足:

  1.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说得多了一点点,学生主体体现不充分。

  2.演示效果不明显,主要是实物不能放大,故后面的学生观察不清楚。

  3.学生设计实验过程把握不准确。

  八、自我评价与反思:

  1.从总的课堂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学生能基本掌握鲫鱼的外部形态特点和内部结构,理解鱼生活在水中的道理。达到教学目标。

  2.某些细节掌握不是很精确,课堂用语不够精炼。

  3.自我感受是好象跳不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4.疑惑:我这堂课算不算得上是一节创新课

生物课教学反思6

  在本学期中,我逐步尝试将“目标导向教学”理论应用于我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我认为,“目标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师生在课堂中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依据简单、可操作的一系列教学目标,最终绝大多数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为终点的教学管理过程。

  “目标教学”的大框架是“导标——导学——导练——导评——导结”五段式,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不分对象地、机械地,甚至生搬硬套地将其应用于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来说。比如说,导标这一过程也许在高中生能够很容易让学生跟着教学所呈现的目标去学习,在练习、讲评中检验三维目标是否达标,但是在初中生物教学,我发现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太明显。初中生在学习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的学习特点:(1)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都比较弱,而学习依赖性强,尤其是七年级学生表现更明显;(2)思维特点上起主导的还是形象思维,随着年级的上升抽象思维迅速发展(3)学习上容易对教师生动形象的事例介绍感兴趣,对严密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厌烦。因此,有一部分学生看到分解的许多小目标后,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有时还会感到厌烦,就开始慢慢走神、不感兴趣,因此在学习动机不强的情况下,试想一下练习的效果会怎样,达标效果也不言而喻了。针对初中生这些特点,我觉得目标导向教学在初中生物中可采用这几个环节,即“引趣——尝试——反馈——总结”。

  第一,引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并且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教师可通过生动有趣的生物演示实验或是设计简单的学生实验,讲述生动的生物学史,列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现象等,多种方式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解释生物现象、探索新问题的`求知欲。当学生产生了疑问,有了解问题的需要后,再让他们自学教材,他们才能专心研读,使自学获得好的效果。例如,笔者在讲“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一节时,先课前让学生分组捉鼠妇,分发一系列的讨论题给他们,如“一般在什么地方容易捉到”“什么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你怎么跟别人验证你的结论是对呢?”等问题,通过这样的一个探究实验设置了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导入了下一环节。

  第二,尝试——让学生学习自学

  教师分发自学提纲,即分解后的学习目标,由学生按自学提纲,个体独自阅读教材,或四个人一组小组讨论的形式,有时用老师将学习目标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教师作巡回点拨,对自学中出现的问题,诱发启导,但不能包办代替,主要在于了解自学情况。

  比如在介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影响》这一节时,可简单地将目标呈现给学生:(1)举例说出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2)举例说出一些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3)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认同保护生物的观点。接着采用学生依据要求:4人一组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举出许多例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纠错与讲解,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讨论题目来进行讨论。对个别学生提出一些超出教材要求的问题,教师应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深度,指导他们在课外去阅读有关书籍,以防讨论漫无边际,影响

  教学进度。当然,也要注意保证讨论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估计学生讨论没有余力时,再予以指导、启发和补充,切忌匆忙讨论,仓促结束。接着,教师组织全班学生,针对普遍性的问题,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因为通常重点、难点是不能完全依靠自学解决的)以及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第三, 反馈——尽可能了解学生

  目标教学是通过教学信息的反馈来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检测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定预定的教学目标。检测的形式一般采用提问形式或书面练习检测,当然尽量可多用一些书面检测,这样涉及的学生比较多,效果更为有效。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完毕,可适当选择一些“小、精、活”的练习加以检验,以确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根据检测中暴露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小组或个别辅导,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教学中反馈的信息,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控制,这样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总结——化零为整以保证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目标教学中必须保证实施小结这一环节。这样有利学生把各个小目标达到整合,最终实现总目标,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知识的再现与提取。

生物课教学反思7

  在课堂教学中,现在很多教师认为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这样就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的责任减轻了,他们往往会忽略了过程的指导,只重视表面的热闹花哨,教学过程很少有教师准确的富于指导性的引导、点拨和评价,只有探究性活动的形式表现而没有师生间、学生间的实质性交往和真实的思维碰撞。基于以上的认识,本节课在探究性学习各个环节中,我注重发挥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作用。

  例如我在这节课开始,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我们认识了细菌的菌落,那么细菌的结构是怎样构成的?

  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紧接着又出示学习目标,给学生引导一个学习的方向。整个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等各种学习方法来获取知识,并在小组合作讨论中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对学生不懂得和讲不明白的以及不太清楚的我认真给予提示。

  例如在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1.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学生不太明白我就让学生画出动植物的细胞的结构图比较一下就明白了,并总结细菌没有的和有那些特出结构,这样学生就能总结出细菌的结构的特点是“具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和叶绿体,有遗传物质--DNA”。

  2.试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

  我就提示:“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有什么作用,细菌的.细胞没有叶绿体那他是如何只生活的呢?学生根据我的问题就能讨论出它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同时我也注重了生物学科的特点,适当的抓住机会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的习惯。

  总之,在教学中要认真备课找准重难点,还要找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在讨论中教师要认真准备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还要随机应变发挥教师课堂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去学习去讨论。教师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转变教学策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能,成为学生心中最好的引路人和旅伴。

生物课教学反思8

  课改以来,我听了很多老师们的课,虽然学科不同,但是每位老师都认真落实了126策略,积极的运用四段六部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以见成效,通过多次的听评课学习,觉得课改改的好,改的对,通过三个多月的课改,我们的学生发生了变化——好习惯逐渐养成,老师们也发生了变化——思想更新、理念转变,我们的学校更发生了大的变化——洋溢着浓厚的课改气氛。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是也给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老师一定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任务,精心设计达标题,学生一定要进行严谨预习,课堂上才能自信的展示。

  2、小组合作学习一定不要形式化,(就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合作学习要把握好时机,要体现实效性和高效性。

  3、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讨论价值,要结合学生实际水平,难易适中。

  4、学生展示要自信干练,学会大胆质疑,勇于挑战,讲解问题声音要清晰流利,语言规范标准。

  5、学生要勇于探索,积极主动,团结协作,养成良好的习惯。

  6、教师要担负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及时正确引导,点拨,评价。

  当然,以上几点老师们都已经做到了,正在不断努力,进一步追求精彩的高效课堂。

生物课教学反思9

  初中物理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从20xx年到现在我们吉首市第一初级中学物理备课组就开始反思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几年来我们围绕提高初中物理实效性这一中心,进行了备课、上课策略、授课內容、授课方式、课堂精讲精练教学模式、学生的反思,提出了有效教学的观点,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观察和思考,从而达到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反思:

  1.对备课的反思

  这是上课的第一步。老师的备课,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单纯的为传授知识而上课,而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备课中,应当重视上课过程的设计,从知识能力、情感等诸方面提出教学要达到的目标,突出重点难点,教学中所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等。为了备好课,我们吉首市第一初级中学采用每周一上午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集思广益,把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遇到学生学不会的问题,在集体备课中讨论解决。

  2.对上课的反思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有充分的合作,教法与学法要有很好的融合,师生心心相印,情感交流的统一,凡良师必深谙其理。每一位老师上完一节课,都要反思效果怎样,学生学会了吗?然后总结,在以后的上课中避免问题的出现。

  总之,教师上课一定要研究学生。“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就没有教育。”古人云:“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推心置腹。课后我们几乎是天天找学生谈心,问问掌握的知识怎样,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好,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运用更容易让学生好理解的方法教学。

  3.对授课内容的反思

  教师的授课必先确定授课的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如何把握?时间和内容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度与浅度相差悬殊,师生互动交流并非融洽,教法与学法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通过对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课后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作用。比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做完伽利略的斜面小车试验,学生直接推理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阻力为零,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速度不会减慢”。对于更深一层的笛卡儿的理论,课文中一点没有涉及,就直接推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学生无法对这个定律进行深刻的理解。我用简洁的语言,由伽利略的理论到笛卡儿的理论,再到牛顿的理论,层层深人,由浅人深,学生豁然开朗。由此可见,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思考不能分裂开来,必须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归纳结论,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如果一味的让学生去探究,必然会走很多的歧路,也无助于学生理解定律的内涵。因此,有益的反思,可以使教学创新有了智慧的沃士。

  4.对授课方式的反思

  授课方式的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重。它应包含课堂环境条件(或是课堂氛围),是否让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是否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教师激情是否高涨,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亢,怎么样才能创造既有舒适感又有生活情调的高雅活动场所,同时,内容怎样处理,顺序如何调整,语言怎样运用,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课堂结构如何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怎样构建等。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中,先设计了几个问题进行猜想,如把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口,从细管向乒乓球吹气等,让学生从平时的经验中进行猜想,然后实际操作,从简单的实验现象得出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

  5.对课堂精讲精练教学模式的反思

  课堂精讲精练教学模式是针对我校学生在进行有效教学的一种切合实际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扩大学生的训练和研究性学习机会。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有事教的客体。教师既是教的主体,又是学生学习的客体。主客体对立统一,构成了新型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把课堂精讲精练的教学模式定为我校进行研究探讨的一项课题,是十分正确的。

  6.对学生的反思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课堂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的好与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学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全过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记得刚开始物理教学的时候,我教的班中有一名学生就是因为我上第一节课时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从此之后每节物理课他都很认真地听我的物理课,非常的喜欢学习物理,物理学习成绩也一直位于班级的前列,而他的其他科的成绩却只是一般。究其原因,正是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使这位学生对物理有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了学习的欲望,提高了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

  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去除自己之短,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我校物理备课组经过几年的反思,我们进行了教学现状的调研,经过学习培训,开展研究课研讨活动,以点带面,总结反思成果,摸索创新教育中提高初中物理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使我校物理教学反思和教学成果走在了全市的前面,中考成绩名列前茅。

生物课教学反思10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在新课程形势下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一种经常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是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以及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我们对于《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太空外,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能落回地面了。通过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课后,再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提高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课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对物理学科来说,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生物课教学反思11

  教无定法,一节好课也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教师,他都在努力追求上好每一节课。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课算是一节好课呢?下面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浅谈如下:

  1、一节好课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2、一节好课要有真正的实效性

  3、一节好课要有适当的拓展

  4、一节好课要有一定的生成性

  5、一节好课要有恰当的展现形式

  当然,一节好课还有许多标准,它需要适度的评价,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完善……一节好课,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同时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 为您服务!

生物课教学反思12

  随着新课改的广泛推广与普及,“高效课堂”成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致力于追求与实现的教学目标。以下,笔者仅从教学实践出发,将自身关于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的反思与点滴感悟总结、归纳如下。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

  教师只有对所教学的具体内容形成了足够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灵活发挥,更好地展开知识点的讲解工作。而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积极、认真地做好相关的课前准备工作,因为这将是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因素。

  特别需要指出一点,单纯照抄照搬他人的教案、教学设计,或者大致阅读教学内容不是真正意义的备课。备课要求教师必须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出发,在认真研读教材、揣摩教学重难点、预测教学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等的.基础上制定、设计出既符合主观实际,又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这才是真正的“备教材”“备学生”,也才称得上真正做好了课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保证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是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

  二、增强学生的实践运用意识是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

  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更侧重于学生实践运用意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我个人认为,初中生物教师要想真正构建起高效率、高质量的高效课堂,就不能将教学目标局限于“教会学生基本生物理论知识”的层面,而应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学生生物实践运用水平的提升与进步。

  这就要求我们初中生物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尽量向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运用所学生物知识于社会生活实践的机遇与可能。如此,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复习、巩固之前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其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则可以以此实践活动为契机,着重发展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运用能力,这是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更高追求。

  以上两点是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感悟,旨在以此促进初中生物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不当之处,还请广大教学同仁多多指正、多多帮助。

生物课教学反思13

  复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的方法和技巧。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复习中出现的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归纳为以下;

  忌“重放轻抓”

  “自由式”复习法又叫“放羊式”复习法。这种复习方法,忽视了教师的指导。如果教师放松了“抓”,过度强调学生的自由复习,往往会使学生把握不住重点,甚至走向复习的误区,进而导致复习效果不佳。正确的复习方法,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有顺序的复习,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自由支配。

  忌“重练轻讲”

  总复习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对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和总结,进而巩固和提高。因此,复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就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并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和系统,只有把这一基础打牢固,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而仅仅*做题是难以达到上述目的的。在复习中,有的教师把讲练结合、精讲精练片面地理解为以练为主、以练代讲,从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本身的理解和钻研,把复习课当成了练习课。这样复习的.结果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一旦遇到较为陌生的题目便束手无策。因此,在总复习时,一定要把复习课本知识与恰当的练习结合起来,把引导学生理解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而不能以练代讲、以练代学。

  忌“重文轻图”

  在现行的生物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图像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在复习过程,通过对图的识别,分析,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生物课教学反思14

  备好课,上好课,是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是好课呢,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应该有所差异,在高一生物课的现行课标的要求下,我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定位在“ 不是看教师有无出色的表演,而是看学生有无出色的表现” ,应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体现出来,有张有弛的节奏,一切以学生思维的互动、能力的训练、情感的`培养为主。

  高一《蛋白质》是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的一节内容,又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在这节教学中我采取了让学生自己制作图片,演示蛋白质的形成过程来体会事物的变化过程,发现知识内在的规律的教学策略。在课前做好卡片每四人一套( 为节省时间教师自己做好给学生) ,在卡片上写有-NH2 ,-COOH ,-CH3 ,-R …等基团, 在课堂上让学生四人一组找到相关基团组成书上给出的几种氨基酸并比较这些氨基酸异同点, 得出氨基酸的定义。 再将拼出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开成二肽、三肽与四肽让学生找出水分子是怎么产生,有关原子来自哪个基团,肽键指的是哪部分是由哪些基团组成, 在脱水缩合中与哪些基团没有太大的联系等问题的答案,并数出有关肽链数与肽键数与水分子数,为后面找找规律作好准备。再由几个组的同学合作拼出形成更长的肽链,并计算有关肽链数与肽键数与水分子数的关系,以及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最后全班同学把所有的肽链一起形成三条长的肽链(形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再一起计算情况的分析基团变化、分子变化及相关计算得到相关规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这些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自己讲出来,这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又可以解释其他同学可能存在的疑问,当然也会暴露出学生思维的欠缺,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与弥补。这样一来就基本上可以由学生自己解决这一节中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切实体会物质的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记得以前有一位英国科学家的一个研究结论:我听(记住20% ),我忘记;我看(记住40% ),我记得;我做(记住80% ),我学到;我教(记住96% ),我掌握。放手让学生自己体验那不就OK 了!

生物课教学反思15

  一、提高师德

  师德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根本基础。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评价你是否是一位合格教师的基本准则。乌申斯基说过:“教育工作活的源泉来自教师的人格魅力”。在生物教学中时常会发现,部分学生在语数外这些学科上总不能让自己建立自信,也常常被这些老师冠以“学困生”。然而当他们在生物课堂上时,你会发现他们用一双清澈的眼睛看着你讲解书本上的图,他们会积极响应你的问题,这些学生喜欢你的生物,所以我们不能用歧视的眼光对待他们,我们要通过鼓励让孩子知道,他可以,他能行,他不仅可以学好生物,更可以学好其他学科。作为一个老师,我们不仅要让他们学好生物,还要让孩子建立良好的性格,建立自信。这才能算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初中生物老师。

  二、提高专业知识文化水平

  教师的专业知识文化水平是教师自我提升的内在活力。教育人对知识的收入与输出有一句经典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还有人说“要当一流的教师,就要先做一流的学生”,这些可以看出教师这种职业最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我,因为教师首要的是学养,其次才是教学的技巧。

  (一)提高教师专业知识

  目前,在初中生物教师队伍中,有少部分教师是教高中生物下来的,大部分生物教师一直从教初中生物,还有少部分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成生物教师的,这样知识水平高低差距很大,直接会影响学生的深层次的学习。对于一直担任初中生物教育的老师,对于高中生物和一些大学基础生物学应该比较生疏,甚至都忘了。然而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隐藏着的知识点是渗透了高中知识的,如果你不去解释,就会误导学生。初中生物是浅层次的,是为高中生物打基础的,作为初中生物老师也应该熟悉高中生物教材,所以初中生物老师,不仅要钻研初中生物教材,还要熟悉高中生物教材和会解高中生物习题。

  (二)加强课堂理论学习

  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且要不断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理论水平,用最新的`理论指导实践,做个与时俱进的、多元化的人才。在平时教师要每月阅读、学习理论知识,并做好记录和撰写心得,研究新课程标准。作为当代教师,只限于自己学校的课堂模式标准是不行的,要经常性地到外面去听课,在听课过程中你会觉得,你的教育方式可能已经过时,你的课堂可能还不够精彩,你的学生可能不太会讨论等等。我听到这样一节课:一节课的开始是一段视频性的背景资料,在资料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接下来,教师设置了一系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任务,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探究、总结,最后完成任务,每组最快最好的完成的加分最多,最后回归到刚开始的视频资料,完成任务。整节课中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其他就交给了学生,学生之间的配合也算到位。其实课堂的容量是很大的,但经过老师课前的反复推敲和设置巧妙的问题,做到环环相扣,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并不觉得上课时间长,课堂枯燥无味,反而对自己的成功感到无比开心。这个老师的课堂模式就像玩游戏一样,为什么很多学生都喜欢玩游戏,就因为,游戏设置得环环相扣,完成任务有成就感,让玩游戏的人乐在其中,如果教师要把课堂设置成这样,就得在备课上下苦工,活跃自己的大脑,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这样的老师,不下苦工是不行的。

  (三)提高课堂驾驭水平

  教师的课堂驾驭水平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标志。初中生物是一门小学科,部分学生把生物课堂当成享受欢乐时光的时候,部分生物老师也把自己的学科放在卑微的地位,毫不关注学生的状态。调查发现,在很多学校中,很多学生把生物课堂当成一节自我放松的课,课堂上有人打瞌睡、有人乱插话、有人开茶馆,遇到这些意外情况首先老师要有一颗大度的心和一张幽默的嘴。我们要时刻知道,我们是老师不能和学生斤斤计较,课堂上和学生发生冲突,是你最失败的一节课。有时在上课时,会发生一些突发状况。例如在课上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要上厕所。叫得很大声,其他同学就笑他,教室马上沸腾,我示意让学生安静下来,说:经常憋尿对你的泌尿系统不好,尤其膀胱,憋久了会使膀胱括约肌失去弹性,以后就会尿频、尿失禁。说完,马上又有同学说,我也想上厕所。对于起哄的学生,就说:但是经常小便对膀胱也不好,膀胱括约肌不会太发达,以后遇到紧急情况想憋会尿就不行了。其实教师经常会遇到这种事情,这就需要老师做个脑经急转弯,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