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17 14:27:0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1

  教育数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在学生了解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虽然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但三角形“边”的研究却是学生首次接触,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要让学生从抽象的几何图形中得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个结论,并加以运用,并非易事。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围绕“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再次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增加了兴趣,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既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从课堂中暴露出了一些实际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反思本节课的课堂教学:

  一、关注学生亲身经历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上,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一是导入部分:学生从5根小棒中任意拿出3根,摆一摆,可能出现什么情况?结果有的学生摆成了三角形,而有的学生没有摆成三角形,此时,老师接过话题:能否摆成三角形估计与三角形的“边的长度”有关系,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很自然地就导入了新课,为后面的新课做了铺垫。二是新授部分: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按老师的要求来摆三角形,并且做好记录。这个过程必须得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在此基础上观察、发现、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我有意设置这些实际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又让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练习设计层层深入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练习:1、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2、小明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最近? 3、寻找第三根小棒。4、如何将一根铁丝截成三段,且能焊成三脚架?

  评价一节数学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练习得到的反馈。而学生之间参差不齐,为了能兼顾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我在练习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原则,先是基础知识的练习;然后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增加拓展延伸题,让优等生在这个知识点上的`学习更进一步。而每一道题都运用了本节课的知识,每一道题目的呈现方式又都不同。这样既能让后进生跟得上,又能让优等生吃得饱,从而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但是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没有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学生在思考“能围成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发现两条短边的和比另外一条边长时,就能围成三角形。”当时由于我考虑到为后面的“任意”二字做铺垫,并没有对学生的这个答案做过多的评价。其实这是判断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一种最优化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束缚在教材的条条框框中,而忽视了班上少部分同学的灵感和智慧。在课堂中,如果我能及时捕捉这一信息,并因势利导,我相信本节课,不仅能找出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还能找出能否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最优化方法,一定会为本节课增色不少。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主要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测量、讨论的活动中,经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遍之和大于第三边。本节课是让学生以小组活动动手操作的形式充分感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和我的教学设计是相符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比如:

  (1) 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在一起。

  在组织活动之前,我提出问题“如何围成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后,在小组合作解决,最后全班共同交流看法,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去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怎样表达于怎样倾听。

  (2) 在实际应用方面,提供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他提供展示的机会,由于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比较各自方法的特点,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3) 用学生喜欢的游戏作练习,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挑战性和数学结果的确定性。

  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说较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某些环节确实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于思考。如:

  (1)让学生在自主计算、亲身比较的过程中,感受锐角三角形两遍之和大于第三边在这个环节我下的力度有一点大,使课堂有一点延时。

  (2) 有的学生对给出的小棒没能充分运用,说明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有时思考是不灵活的。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就要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规定固定的模式。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3

  通过《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教材学习,我对此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在一起。

  在组织活动之前,我提出问题“如何围成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后,在小组合作解决,最后全班共同交流看法,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去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怎样表达于怎样倾听。

  (2) 在实际应用方面,提供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他提供展示的机会,由于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比较各自方法的特点,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3) 用学生喜欢的游戏作练习,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挑战性和数学结果的确定性。

  整个教学过程某些环节确实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于思考。如:

  (1)让学生在自主计算、亲身比较的过程中,感受锐角三角形两遍之和大于第三边在这个环节我下的力度有一点大,使课堂有一点延时。

  (2) 有的学生对给出的小棒没能充分运用,说明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有时思考是不灵活的。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就要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规定固定的模式。

  本节课的小组合作我用了两次,却都能切实体现到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新授课中的小组合作“摆三角形”,学生分工明确,参与性强,而练习中的小组合作却能集众人智慧,全面考虑,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4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安排在三角形特征之后,分类之前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呈现了小明从家去学校的生活场景,通过这样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发学生对三角形三边的思考,接着呈现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形成结论的过程,最后揭示“为什么小明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所蕴含的道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数学理念。

  而我对这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首先我出示了分別由三条线段组成的三个图形,让学生说“哪个是三角形?”学生很容易找到,接着问他们“什么是三角形了?”学生说后出示小学和初中课本中的三角形定义,目的是为了夯实三角形的概念,从而为下面的动手实践“围三角形”扫清障碍。接着,我安排了两次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中,初步感悟,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为下一次环节规律的总结,知识的建构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用课件直观演示“围三角形”的过程和用投影仪展示“画一画,比一比”的结果,使学生理解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再次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规律内涵的理解。最后,再出示“小明去学校”的主题图,让学生说“为什么选择中间那条路?”让学生深刻的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世界。练习设计力求多层次,让学生的思维在巧妙的设疑中引向深入,做到学以致用。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认真思考、合作交流、共同分享,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既注重数学知识教学,更注重数学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从而养成深入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这一节课也有很多遗憾的地方。比如:在汇报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数据时,有位同学说:“9厘米、10厘米、11厘米能围成三角形时,教者并没有记录,而是强调要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数据时,这样做打消了这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同学回答不够全面时,教者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以上情况出现时,教者没有及时给予启发,引导学生得到正确、完整的答案,让学生能“体面的坐下”,这说明教者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灵活的教学机智,以后要多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积极性评价。

  一节课结束了,但留给我们教者的思考却很多:如何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如何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铺平道路?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在我今后的教学中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5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为进一步研究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做好知识准备。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还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成功之处:

  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悟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特征。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特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用四组小棒:

  (1)6、7、8厘米

  (2)4、5、9厘米

  (3)3、6、10厘米

  (4)8、11、11厘米

  分别摆三角形,并填写记录单,让学生发现哪组能摆成三角形,摆成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在操作中探究、感悟、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特征。学生在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之后再让学生观察思考:判断时是否需要把三根小棒中的每两根都相加,有没有简便、快捷的方法呢?从而让学生知道较小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就可以构成三角形。

  不足之处:

  学生在判断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对于“任意”两字的理解不到位,没有把问题思考全面,只看到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进行判断导致出错。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6

  [片断一]:动手操作,产生问题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封闭图形,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利用你们桌上的木条亲手搭建一个个的三角形,要求是每个三角形只能用三根木条,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学生:想!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开始活动。

  (学生分小组活动)

  师:每个小组利用桌上的六根木条共搭建了几个三角形?

  学生:我们搭建了一个三角形。

  师:剩下的三根木条能搭建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不能。

  师:你们知道剩下的三根木条为什么不能搭建成一个三角形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发现剩下的三根木条怎么连也连不到一起。

  学生2:我们也是这样的。

  师:“剩下的三根木条怎么连也连不到一起”说明了这三边在长短上有某种关系,你们能找出这三边在长短上有什么样的关系吗?

  学生1:我们将较短的两根木条连接在一起与最长的一根木条相比较,发现较短的两根木条和起来还没有另外一根木条长。

  学生2:我们把较短的两根木条连接在一起与最长的一根木条相比较,发现较短的两根木条和起来不是没有另外一根木条长,而是同另外一根一样长。

  学生3:我们发现的结论与学生(1)相同,我们是通过用直尺分别度量这三根木条的长度,再计算、比较后发现的。

  学生4:我们发现的结论与学生(2)相同,我们也是通过用直尺分别度量这三根木条的长度,再计算、比较后发现的。

  师:下面我们将能拼成三角形的三边分开,象上面一样比较一下这三条边在长度方面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后汇报)

  学生1:我发现较短的两条边加起来比最长的一条边长,同刚才的结论正好相反。

  学生2:我发现我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加起来的和都比第三边长。

  学生3:我的发现同学生(2)一样,也是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加起来的和都比第三边长。

  学生4:“任意两边”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懂。

  学生5:“任意两边”就是指三角形三边中的每两条边加起来的长度都比剩下来的第三条边的长度长。

  学生4:原来是这样的。

  (学生都有同感)

  学生6:也就是说,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三条边都存在这样一个特征: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学生7: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吧。因为我们的三角形不一样,但我们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

  学生8:我看到书上也有同样的结论。

  (学生都翻书看)

  [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开拓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有意设置这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由让学生在高昂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

  [片断二]:及时练习,形成能力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非常棒,你们棒在不仅爱玩,而且能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探讨,你们也能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三角形的另外一个特征,现在你能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给出的三条边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能!

  师:请同学们翻书到第86页,自己独立做第4题。

  (学生做完后汇报展示,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学生1:(1)、(2)、(4)这三组中的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3)中的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我是把每组中的三条线段两两相加,再与剩下的第三条线段相比较,其中(1)、(2)、(4)这三组中的线段每两条线段之和都大于第三条线段,所以它们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而(3)中2+2〈6,所以这组中的三条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2:我的结论同学生(1)一样,但我的判断方法与他不同,我是先找出较短的两条边,比较它们的和与剩下的第三条边的大小,如果和大一些,则能拼成三角形,如果和小一些,则不能拼成三角形。

  学生3:学生(2)的方法只是一种巧合,他没有判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种方法不行。

  (学生对学生(2)的`方法产生了争论,学生讨论一会儿后)

  学生4:学生(2)的方法是对的,因为较短的两条边之和如果大于第三条边,则说明任意一条较短的边与最长的一边之和肯定大于第三条边,这也就更进一步说明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学生5:看来在判断某三条边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时,用学生(2)的方法既快又对。

  [反思]: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教学中老师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即让学生用所学内容来说明为什么这一环节。同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通过练习,学生还在原来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原知识又有发展,找到了最佳的判断方法。学生的能力不可限量啊!

  [片断三]:结合实际,学会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们不仅掌握了判断某三条边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且还找出了最佳的判断方法。从这里可以看出,只要同学们肯动脑思考,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论。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小明上学示意图(电脑出示书第82页示意图),如果小明想走离学校最近的路,你认为他会选择那条路上学?

  学生:他会走中间这条路。

  师:你们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1:因为中间这条路是直的,其它的路是弯的,所以中间这条路最短。

  学生2:如果小明走通过邮局到学校这条路上学,小明家、邮局、学校则构成一个三角形,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知道,小明家到邮局,邮局到学校这两条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即中间这条路,所以中间这条路最短。

  师:思考问题既要靠直觉,更要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就像学生(2)一样。另外请问从这副图还可以看出连接两点的线中,哪条线最短?

  学生:线段最短。

  [反思]:教材是学习的载体,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而不要把教材撇开一边。从上面可以看出,这副图既能让学生领悟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又能从中学到另外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片断四]:拓展延伸,丰富充实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不仅能自主、能动地学习新知,而且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下面老师这儿有几道题不知怎样解答,谁能帮一帮老师?(电脑出示题目)

  题目一:已知两条线段a、b,其长度分别是2.5cm与3.5cm。另有长度分别为1cm、3cm、5cm、6cm、9cm的五条线段,其中能够与线段一起组成三角形的有哪几条?

  学生1:长度分别是3cm、5cm的两条线段中任意一条线段能与a、b组成一个三角形,因为3+2.5>3.5,2.5+3.5>5。

  学生2:长度分别是1cm、6cm、9cm的三条线段中任意一条线段不能与a、b组成一个三角形,因为1+2.5=3.5;2.5+3.5=6;2.5+3.5;9。

  题目二:用长度为2cm、2cm、6cm、6cm、6cm这五条线段中的任意三条线段拼成一个三角形,你能拼成几种不同的形状?拼成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1:我用长度为2cm、6cm、6cm三条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

  学生2:我用长度为6cm、6cm、6cm三条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学生3:我用长度为2cm、2cm、6cm三条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因为2+2;6,所以他们不能拼成三角形。

  师:刚才学生1、学生2所说的三角形是两种较特殊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我们将在下次课中学习研究。

  题目三:用15根等长的火柴棒摆成的三角形中,最长边最多可以由几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1:我想最多可以由9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2:我觉得最多可以由8根火柴棒组成。

  ┈┈

  师: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想,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很好。不过同学们如果能通过实践,讲究事实依据,用理由来说服人那就更好了!

  (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摆)

  学生1:我们通过实践知道,最长边最多可以由7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2:我们通过讨论知道,最长边最多可以由7根火柴棒组成。此时另外两条较短的两条边的和为8,大于最长边7,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知,此时能拼成三角形,且最长边由7根火柴棒组成,为最多。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非常棒,不仅能猜想,而且能通过实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为你们骄傲,我相信,只要同学们一如既往,灿烂的明天一定会与你拥抱。

  [反思]: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敢于放手,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如此定会别有洞天。

  [点评与拓展]:良好的教育一定要致力于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要能使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大写的“人”。本节课,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先是设计了“拼三角形”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接着设计汇报展示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听别的同学汇报时,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后面的教学中,该教师继续抓住这一教育思想对学生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与价值,体验到了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快乐,取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7

  上完本节课的内容,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一:我的学生能力不比县城学生能力差。二:我看到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总结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三:我也算是个合格的老师。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内容非常简单,只要让学生明白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ok了。这一知识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让他们记住,再用其做题,相信题也可以做的很好。但正如我县名师吕健老师所说的,每一个知识在学生的`人生中都只有一次。是的,她的我让顿悟,我要让我的学生不但要知道还要明白为什么任意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于是,开始了本节的备课。听过几次名家讲的本节课,课堂容量大有点不适合我们的常态课堂。于是乎我进行了借鉴改动变成了我自己的课堂。课前给学生分好组,组内学生又编出了1 2 3 4号,组内每个学生带的小棒尺寸不同,但确保组和组之间是相同。

  课上由例题主题图导入,抽象成三角形的三边,提出疑问:本题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不是所有三角形都这样呢?学生意见很一致,认为不可能。于是利用自己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绽开了探讨,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小棒组别

  能或不能摆成三角形

  任意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学生动手操作热情高涨,更出乎我意料的是:所有组都总结出了规律。

  本节中的不足之处:

  课前让学生准备以下四组学具:

  (1)6 7 8 厘米

  (2)4 5 9

  (3)3 6 10厘米

  (4)4 5 6厘米

  学生观察完表格得出结论的同时还有学生对其进行了补充: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并且还得是边长是有顺序的。此时我恍然顿悟,(1)和(4)能围成三角形而它们的数字确实是按顺序排列。这是我备课的盲点。此时,我又反问学生:难道只有这样的按顺序排列的才能组成三角形吗?利用新的一组教具32 28 50厘米,我们大家一起来围三角形。用此来进一步证实了结论。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8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内容:“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是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了解这一知识,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征,而且可以利用它解决很多日常生活问题。

  特级教师吴正宪提出,要让学生享受既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学习,单调的练习题如何烹饪成适合学生的美味?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以前的我选择是给3根小棒让学生来探究。而这一次我选择了给他们一张普普通通的纸条,需要学生忽视其宽度,重视其长度,把它“想成”只有长度的线段。这就有了“数学化”的味道。变"学数学"为"做数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总结得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让学生能够接受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除此之外我还采用了创设实验情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揭示规律——画图验证这种探究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严密的论证方法。

  课堂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成果。当学生用纸条摆出结果后,我用手机照相功能把学生的作品保存下来,投放到课件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高涨起来,把他们不同的成果进行展示,并且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巧设练习,促进思维的发展,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在练习中设计了几组线段,让学生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分析这几组数据,得出只要比较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边就可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了。并根据这一发现解决四组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问题。这一过程使学生巩固了基本的知识点,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对组成三角形的规律的认识,掌握更好的判断方法——较小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9

  《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62页的内容。本节课的设计,无论从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学习方式的变革方面,都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运用教材资源。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实验入手,让学生通过动手围一围小棒,看是否能围成三角形,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大胆猜测、操作验证、修改完善、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最终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特殊关系。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增加了兴趣,又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操作经验和研究经验。

  二、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

  首先,借助复习什么是三角形,提出一个值得大家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用三根小棒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吗?”通过实验发现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时围不成,而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能围成三角形。继而引发学生大胆猜测: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能围成吗?通过操作验证,发现不能。只有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围成。有意识的.让学生经历研究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技能的积累、经验的积累。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的练习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情景,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让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生活的需要。

  总之,设计意图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提供给学生的学具(吸管)有些软,剪成3段后围三角形需要用手不断调整,如果再给一段铁丝让学生把三段穿进去,去折三角形,便于固定,效果会更好。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10

  《三角形三边关系》这节课重难点非常的清楚,就是让学生明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来探索。但是在这其中又有一个难点就是对于有两条边加起来和第三条一样长的情况该怎样去处理,在实际操作中有误差,这样就会让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能围成三角形,对于这一点该怎样去处理确实让人头疼,经过研讨我们组老师建议尽量的减少教具的误差,之后加上课件的直观演示,可能会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通过这一次的连片教研我更好地体会到这样做的原因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另一个让我们纠结的地方是到底是先研究能围成的.两组,还是先研究不能围成的两组,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由学生的争议点2.6.8这一组不能围成的入手,但是到最后该怎样引导学生去自己探索三边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我做的有些生涩。经过这次的研讨,于华静老师给的建议让我顿时觉得开阔了很多,调整了研究的顺序让学生从简单入手,慢慢的深入研究,把主动性还给学生。这是我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参加连片教研,过程虽是难过,但是收获却是满满的!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11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四年级下册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在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过程中,让学生体验通过对实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从中发现和归纳结论的方法。学生都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但是对于“任意的三条线段不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这一知识却似懂非懂。另外,“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不是非常困难,此内容的教学价值更多的在于过程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地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做”和“悟”,从而得出结论。再次,学生的操作材料(吸管和小棒)都有一定的'粗细,在实践操作时难免产生误差,此时,可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重点在于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用三根吸管围三角形(有的能围成,有的围不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初步感悟到:“当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能围成三角形”的规律。本节课,我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这三根吸管围不成三角形?”、“怎样的三根吸管能围成三角形?”、“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应在哪个取值范围内?”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质疑。这样,学生能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完善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认知产生飞跃。最后通过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三角形边的关系比较抽象,而且在动手操作时,很容易产生误差。课件应用,能动态呈现出来,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验证“当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猜想时,学生意见不一,因为小棒是圆形的有一定的粗细,所以在围三角形时很容易产生误差,误导学生。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明白当较短的两根小棒的端点搭在一起时,就与第三条线段完全重合了,围不成三角形,直观形象地突破了难点。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12

  在教学《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一课时,学生在任选长短不一的小棒围三角形的时候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这是为什么呢?引出课题。出示书里的情境,从邮局到杏云村,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是不是所有的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呢?学生通过画三角形、摆三角形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这样学生容易掌握。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包括设计合适的活动或作业)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本课教学设计,我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参与数学实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步完成知识的学习建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开始,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搭建三角形的活动,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反思(为什么①和②不能围成三角形?),发现并猜想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接着,我组织学生通过在小组内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验证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活动培养了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思维。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氛围浓厚。

  2、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调控者的作用。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调控者,应有意留足时空,抓住重点字词引导学生在“无疑中生疑”,把问题发现的机会提供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进而通过在“活跃”的实践操作中进行“冷静”反思,相互讨论,举例验证等方式主动释疑。本节课设计了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为什么①和②不能围成三角形;另一个,针对“任意”含义的理解提出的,同学们刚才实验得出①和②不能围成三角形,而在①中,3+7>4呀,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通过两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研讨,注重培养学生协作意识。

  本节课,我两次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是在学生动手搭建三角形的活动时候,第二次是在验证猜想的活动时候。两次小组合作学习,我都提出了具体的活动要求,组织学生分工明确,并且第一次的活动要求比第二次更具体更细化。小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充分享有发言权,并能及时发现自己思维过程中的疑结,修正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我崇尚这种学习方式。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13

  一、教材解读

  1.内容初探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四年级下册第62页的例4。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三角形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组成特征。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标准。研究教材可以发现教材非常重视学生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的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围三角形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2.教材慎思

  (1)教材提供了4组线段,这些数据是否足够支撑学生得出三角形三边关系?

  (2)通过动手围,学生能否发现两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哪些因素又可能让学生产生误判?

  (3)学生归纳总结时,易得“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与书上原话有出入,如何沟通两者间的关系?

  3.目标详析

  (1)通过猜想、操作、验证等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由实物到图形的想象抽象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严谨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维。

  (3)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难点确定

  探索并发现两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

  二、核心任务的制定

  为了达成目标,突破重难点,核心任务应设置为学生动手操作,发现并总结规律。为此需要确定两个问题:

  1.怎样的学具更方便学生操作、观察?

  2.提供几组怎样的数据,才能总结得到结论?

  教材选择了学具“纸条”,并拼摆四组数据,其中第一组能拼成(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第二组不能拼成(两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第三组不能拼成(两条线段之和小于第三条线段),第四组能拼成(两条线段之和小于第三条线段,拼成等腰三角形)。

  为了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归纳总结更科学、更充分,决定增加操作数据:10cm,7cm,5cm,4cm,3cm。这些数可以组合成三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10,7,5;10,7,4;7,5,4;7,5,3;5,4,3。这5组都能摆成三角形。

  第二种:10,5,4;10,5,3。两条线段之和小于第三条线段,不能摆成三角形。

  第三种:10,7,3;7,4,3。两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不能摆成三角形。这种情况学生是最有争议的.,在课堂上需要重点研究。

  “由三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三角形”——这是书本上给出的三角形的定义。图1是学生用10cm,7cm,3cm这三条纸条拼成“三角形”,在学生眼里这是“每两个端点相连”的,其实不然

  这种拼法属于端点不相连,如果要让三条线段真正端点相连,三条线段需各向两端延长一部分,这时两短边之和不再是7cm和3cm之和,已大于了较长边,三角形才能真正拼成。由于学具的原因,导致操作时缺乏严密性,从而产生了错误的结论。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水平还只限于直观,无法从理论的角度去理解或解释这一错误的现象。为了减小误差并方便操作,尝试把纸条变细,最后决定改用小棒。

  通过以上思考,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

  三、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以问题导引学生“卷入学习”,利用核心任务,建构“生生互动”的“深究型对话”,开展“针对性助学”,帮助学生进行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深度学习。

  我的课堂流程如下:

  (一)新课导入

  1.通过欣赏“跑男”片段,活跃气氛,利用陈赫劈叉问题,铺垫新知。

  2.复习三角形定义,开门见山引出课题,大胆猜想,激发兴趣。

  (二)探索新知

  核心任务是选取三根小棒围三角形,完成表格。学生同桌合作,交流反馈,通过发表或解释自己的观点、倾听并深入思考他人的观点,突破难点,归纳小结出三角形三边关系。

  (三)巩固提升

  该环节安排了两道练习题,一道是书本上的判断题,学生学以致用,通过简单计算即可判断,巩固新知;第二道是在第一道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不能围成的226三根,通过思考“如果要换掉一个小棒,使得三根小棒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拓展学生思路,提升新知。

  七、回顾反思

  理想的课堂是学生发展的课堂,是主动、活动、生动的课堂,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以动态生成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本节课,通过对数学核心任务的设计和有效引导,让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索和发现的研究过程,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接触到一些研究数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体会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14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基于小学生爱玩的天性,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数学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中游戏。在动手操作中,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通过猜想、验证,在操作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探究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一、设疑激趣,情景导入

  上课伊始,我以做风筝为饵,抛出疑问,用两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七嘴八舌,说法不一,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在原有的两根小棒的基础上创造出第三根小棒,促使学生自己思考需要一根多长的小棒?从而把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教学变成学生自己去主动探讨的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主动发展。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思维的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学生的思索欲望更加强烈了。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游戏中学习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孩子亲自验证自己的猜想,我设计了用游戏验证猜想,小组合作投色子,一人投一次,把数据记录在学习单中。看看记录数据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可以围成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最后得出结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了解了三角形边的关系,回归开始的猜想,你觉得做风筝可以用这两根竹条围成一个三角形了吗?是不是只要剪了长的那一根,有了三根竹条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此时,学生已经可以轻松回答刚才的问题。接下来,通过“寻找好朋友”、“猜猜他是谁两个游戏,进一步升华学生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认识。

  三、练习设计,层层深入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练习:

  1、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

  2、小灰兔盖房子。

  3、小兔子退木料。

  4、在公路上修建一个公共汽车站,让这两个村子的人都能最省时、最方便。

  评价一节数学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练习得到的反馈。而学生之间参差不齐,为了能兼顾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我在练习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原则,先是基础知识的练习;然后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增加拓展延伸题,让优等生在这个知识点上的学习更进一步。而每一道题都运用了本节课的知识,每一道题目的呈现方式又都不同。这样既能让后进生跟得上,又能让优等生吃得饱,从而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一节课结束了,但留给我们教者的思考却很多:如何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如何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铺平道路?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在我今后的教学中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02-15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01-15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说课稿04-07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反思04-28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反思03-1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反思02-20

《看图找关系》教学反思04-22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反思03-23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反思02-10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