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文言文教学反思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文言文教学重讲解轻诵读,很多教师仍采用逐句翻译的方法,醉心于对课文微言大义的分析。他们讲出了自己的高深学问,学生却因为课堂的枯燥而对文言文也产生了厌倦情绪。
其实,文章不是无情物,文言文虽时代较为久远,但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诵读。诵读这一教学方式不仅适用于古代,而且也适用我们现代语文文言文的教学。
一、在诵读中营造情景,引发兴趣
学生之所以对文言文“深恶痛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觉得文言文很枯燥,没有兴趣学。如果我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那么,有了兴趣,学生定能有较好的收获。而诵读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雨霖铃》一词,在学生正式学习之前,我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将学生率先带入特定的“凄凉”的境界,在情感上营造一种“和谐共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境,为诗词的理解作好情感上的准备。教师范读后便要求学生在音乐的配合下诵读,在悲恻缠绵的轻音乐声中诵读,大大地扩展了他们想象的范围,提高悟性,触发灵感,净化情绪,塑造良好的情境。学生在教师范读以及自己诵读的过程中,逐渐品味文中独特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本词的学习兴趣。在美感作用下,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大增,课堂效果显著。
二、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提高表达
古人的语言习惯虽然与我们有所区别,但文言文必竟是那个时代凝练的概括性强的语言,现代汉语语言是对古汉语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有不可割断的血缘关系。可以说文言文是培养语感、进行语感训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材料。在文言文教学中,用高低、强弱、缓急长短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诵读表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例如在《段太尉逸事状》中,学生用铿锵有力、激扬急促的语调朗读段秀实面对躁动士兵的一番话,特别是其中的三个反问句,读出了段秀实此时的镇定、耿直与勇敢。
三、在诵读中理解感悟,体会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深远的意境、高妙的立意、细致的刻画等往往蕴含其中。同时,文言文的语言讲究语调、语势、语感,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如果不诵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固有的感情、特色。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诵读时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是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诵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
例如《陈情表》是一篇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文章。全文虽不足500字,却成为千年传诵的抒情佳作。正是因为作者以“孝”为核心,将诉情与陈理交融一体,真挚地表达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感情,详尽委婉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述了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最终化解了武帝的疑心,博得了他的同情。因此在这一课中,我带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以诵读带动课文的理解,以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轻缓低调、缓急交加的诵读,一个孝顺祖母,在征召面前矛盾重重的李密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出现在学生面前,不用教师多分析点拨,学生就能从诵读中体会到作者的悲情,体会作者极为矛盾的心情。
可见,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诵读,才能让文言文中无声语言表达变成声情并茂的语言艺术。
同时,在注重诵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诵读形式的多样化。
1、重视范读。教师尽量自己范读,这样可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范读能使学生更直接,更真切感受到文本的思想内涵,能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如小组读、男女生赛读、分角色朗读、齐读、自读、默读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课文,自己去感受课文,去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环境。
【文言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文言文》教学反思03-29
文言文教学教案模板08-25
文言文教学心得10篇06-17
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08-22
教学教学反思03-22
教学反思12-31
教学的反思02-04
经典教学反思04-21
精选教学反思04-21
教学dtnl的教学反思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