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1
一、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认识14个生字,会写由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
3、掌握形象地编顺口溜等方法识记汉字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区别形近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
直观法、谈话法、讲授法。
五、课型:识字课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巩固己和已,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己和已,指名读,并组词。
2、出示词语自己和已经,大家读。
3、教师板书课题:小粗心秋风己和已
4、指导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1)从课文中找出生字。(2)标出自然段。
2、认读本课的生字组成的词语及新词。
3、指名读从词中抽出本课的生字。
4、分段指名读课文。
5、全班齐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理解课文,掌握区分己和已的方法。
1、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思考:小粗心是怎样区分己和已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指名反馈读课文,检查自读课文的情况。
3、文中指谁和谁很难分辩?
4、引导学生观察己和已难分辩的原因。
5、指导读相关的句子:
己:己字弯弯像条蛇,蛇口大开,自己的己。
已:已字弯弯像条蛇,蛇口半开,已经的已。
四、总结深化,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练习巩固。
二、识记生字
1、抽读生字,正音。
2、开火车用生字进行扩词或说话。
3、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逐字认读指名扩词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4、学生仿写。
5、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评价。
板书设计:
1、小粗心区分己和已
己:蛇口大开自己
(像条蛇)
已:蛇口半开已经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2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华山)、小黑板、录音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谈话:
小朋友看过动画片《宝莲灯》吗?
小沉香劈开大山,救出了自己的妈妈,还记得这座大山叫什么吗?
板:华山
2、 说一说华山的特点:(高)
板:(简笔画)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轻声:
要求:
(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读通每句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 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登华山 山路远 远近 近山 腰间
艰难 情不自禁 吟诵
3、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4、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爬一次华山,看看到底有多高
(三)精读全文
1、第一自然段:
出示图一:
(1)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
(2)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3)师引说: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2、第二自然段:
(1)老师有首诗就是介绍了华山
出示: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自由读,指读,齐读
(2)师边画边述:
(3)小孩儿跟先生就是沿着这条山路爬上山顶的。
(4)爬这样的山路感觉怎么样?
①理解:“艰难”
指名读,读出“山高路险”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
(5)为什么爬华山如此艰难?(高)
(6)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
(7)出示图二:
让我们一起跟他们到华山顶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8)学习第四、五句
(9)指名读
(10)说一说句子意思
(11)动手比划一下“山腰间”
(12)与小朋友一起将句子用间笔画来体现
(13)讨论:
①白云不是在天上,这儿为什么写在山腰间?
②白云画在山的什么位置?
(14)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用一句什么话来评价华山?
“啊,华山真高哇!”
指名读,齐读
(15)如果你在华山顶上,你想说什么?做什么?
(16)小朋友们都忍不住了,这就叫“情不自禁”
出示“情不自禁”,指名读
(17)这个小孩儿跟你们一样也情不自禁了,吟诵起了一首小诗
板:(完整课题)咏
读题
这首诗的意思就蕴藏在课文中,你能找到吗?
(18)交流
(19)出示相应的两句句子
(20)师读诗,生接句
(21)指名读诗
(22)点拨
举头——抬头回首——回头
(23)要求给诗句配上动作读一读,背一背
3、第三自然段:
(1)这首诗吟诵得怎么样?听后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2)这个老先生的反应跟大家一样
边读边配动作朗读第三自然段
4、第四自然段:
(1) 这个小孩儿真不简单,谁来介绍一下他是谁?
(2)为什么要用“才”七岁,(年纪小)
(3)这样的好诗竟然是一个刚7岁的寇准吟诵的
你知道他怎么吟诵出来的吗?
(认真学习语文)
(4)小朋友们想向寇准学些什么?
(5) 师小结:
寇准能吟诵出这样的好诗,全是他平时认真学习语文的结果,我们班小朋友也应向寇准那样从小学好语文,长大后用好语文。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让我们跟小孩儿和先生再去华山看一看
,22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除了蓝天,远远近近
更无山与齐。的山都在华山脚下。
举头红日近,太阳显得那么近,山
回首白云低。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五)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正音、质疑
2、 给生字找朋友
3、 分析字形
沿:右半部分,上边是“”,不是“几”
近:先写“斤”,再写“辶”,第二笔是竖撇
与:熟字去偏旁记忆,“写”去掉“冖”
齐:撇捺要伸展
4、 描红、临写
(六)课外练习:
设计意图:
《咏华山》是“文藏诗”的一篇课文,也就是把一首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中,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启发。
1、围绕诗展开讨论.学习。
古诗是全文内容所在,先出示古诗设疑,围绕古诗学习课文,展开讨论。
2、借助文来解诗。
诗句蕴藏的意境就在文中,通过阅读课文绘制简笔画,简明.形象化古诗。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它有着一种全新的课型——文包诗,即把一首古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里,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阐发。
本课教学要求主要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同时认识1个偏旁。
(3)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4)能识字,会写字,能朗读,这才具备了阅读的基本条件,先要跨进门槛,而后才能登堂入室。所以识字、写字、读书无疑成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当然也是这课的教学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低年级阅读必须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始,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必要时也可适当为他们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在新课伊始,就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爬过哪些山,留下什么印象或感觉,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华山风光镜头,引发学生的向往与遐想。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古代有个7岁的小男孩,不但登上华山还念出一首赞美华山的诗呢!这样,学生便可带者急于知道详情的.强烈愿望进入阅读。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孩子吟诗赞华山,成为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作者写孩子和先生登山情景,紧扣一个“高”字依次展开,先以“艰难地爬”暗示华山的陡峭高峻,次以两个感叹号渲染华山的陡峭高峻,再以具体描写展现华山的陡峭高峻。华山巍巍,耸入云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华山如此的壮观非凡?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生动形象的画面如实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让学生观察那悬崖峭壁上那条飘带似的山道,学生自然能体会到爬山之艰难。让学生欣赏那美丽的山顶景观,随机飘出相对应的语言文字。让课文语言在孩子头脑中变成美丽的风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孩,去登山,去读课文,同时助以表情动作来看蓝天,看群山,看太阳,看白云,体会文中人物观察角度的变化和不同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最真切的体验。
人们说:情动于中而发于外。面对如此峻峭雄奇、壮观非凡的华山,孩子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赞。“情不自禁”这一成语十分切合此时、此境、此情。但这词很难说清,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当自己获得成功时,情不自禁地说……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3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在教学本课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还是以玩为主,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在导入新课时,我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接着再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再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从而引入课文学习。这课的导入方式是为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营造一种将阅读期待。
2、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像、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研究课《咕咚》反思
《咕咚》是第二册一篇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浅易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那么,如何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学训练课,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指导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疑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于是,我采用了实物作了一个实验,用木瓜在高空仍进
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二、图文结合,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听录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3 幅图,把3 幅图连起来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图文对照
,学生自学讨论:哪些自然段写了1 、2 、3 幅图。这样图文对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我让学生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么?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因势利导,指导朗读,如:小猴儿,大伙儿说的活要读出惊慌紧张的语气;野牛说的话应不慌不忙,表现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别人跑,弄清事实真相。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味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四、角色演评,渗透德育
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教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学生要学习野牛做事弄清事实真相的精神。
以上指导方法的结合运用,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情操也得到陶冶。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4
一、教学目标:
1、能会认纺线等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氵、勹、门3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观察插图。多层次的朗读。表演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春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鸟图片
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情境法、讲授法、朗读指导法。
五、课型:看图学文
六、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课题,理解色彩。
1、组织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们今天很可爱,他穿的红色的衣服,他戴着蓝色的帽子。衣服有各种颜色,你还知道什么有颜色?
生:自由说。
师:这儿有位朋友,他有颜色吗?
2、板书课题:春雨的色彩(齐读课题)
3、设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可以根据我会认勾出生字。
2、分组自学生字。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指名读(2)开火车读(3)组词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学习一自然段,感受春雨的轻和细。
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沙沙沙,沙沙沙我听出来了,春雨真的很轻。可哪儿告诉了我们春雨很细呢?
2、指导朗读。
师:(进一步引导)你们见过春雨吗?想一想,春雨落在脸上是什么感觉?
生:谈感觉。
3、指名学生朗读。
师: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读第一段。(生再读)
学习第二自然段,引出问题。
师:屋檐下有三只小鸟在躲雨。瞧,他们来了。(出示图片,认识三只小鸟。)他们在干吗呢?
1、指名学生第二自然段。
思考:小鸟们在争论什么有趣的问题?
2、评议,全班齐读。
师:读得真好,是真的想提出问题。我们象他那样,也来读一读,好吗?学习第(三)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的3、4、5自然段,找找课文里写春雨都有些什么颜色。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师范读3自然段。
师:孩子们把春雨中的景色说得太美了。我高兴得想给大家朗读一段课文,好吗?就把我最喜欢的绿色读给大家听。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像老师那样美美地去读一读,比比谁把他喜欢的颜色读得最美。
3、学生自由美读。
4、指名学生表演读。
师:大家都想读,我们就来演一演三只小鸟
5、学生齐读3、4、5自然段。
(四)学习6自然段。拓展思维。
1、句式练习,拓展思维。
师:在春雨中,你看到些什么颜色?(生自由说)除了红黄绿,春雨还有别的颜色吗?
师:学到这儿,你最想知道什么?(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生讨论汇报。
师:同学们你一言我一句,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就叫做(争论)听了大家争论,猜猜春雨会怎么想?
生:说春雨的想法。
2、齐读6自然段。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到外面看一看,看看春天的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各是什么颜色的.,并把看的结果画出来,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巩固全文,练习朗读、表演
1、指名分角色朗读。
2、学生表演课文内容。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指名读生字。
2、开火车用生字进行扩词练习。
3、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
4、认读词语花篮中的五个词语。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认读田字格中的七个生字,指名扩词。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仿照文中的句子,用下列的句式练习说话。
春雨是色的。你们瞧,春雨下到,。
板书设计:
4春雨的色彩
小燕子绿色
麻雀红色
小黄莺黄色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5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注音的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猪因为自己没主见,轻信小松鼠、小山羊和小白鹅的话,将原本可爱的小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2.帮助学生会写7个生字和认识14个会认字,并认识力字旁弓字旁
3.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事物的真相,不要盲目相信别人。
三、教学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认识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
难点:培养学生做事要有主见,不可盲从,凡事都要三思而行。
教学方法:情境法、谈话法、讲授法、朗读指导法。
课型:童话故事。
四、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小猪、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的头饰。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设计理念: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有一种小动物也非常喜欢画画。那么,你想知道它画的什么样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9课。板书:小猪画画齐读,读过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板:1.小猪在画什么画?
2.小猪画的怎么样?
师:我们怎样才能快速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认真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课件演示、阅读要求
①看准音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②再读课文,用一标出文中会写和会认的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分段轮读课文,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后再读,直到读的正确、流利。
(2)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提出问题:
说说小猪为什么把小猫写成了一只大怪物。
2.带着问题,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与讨论。
3.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分别对小猪说了些什么?小猪又是怎样做的呢?
同时理解好看,漂亮,神气,连忙,马上,立即等词语。练习用马上,漂亮说话,并重点指导感情朗读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的话。
四、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三只小动物的语气和小猪的反应进行指导,这三只小动物都很满意自己的特别之处,可以指导学生读出它们自豪的语气,小猪分别作出的反应是马上,连忙,立刻可让学生加强语气读这个词。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分角色演一演(让学生分别戴上小猜、小松小山羊、小白的头饰)到台上来表演。
六、感悟理解
师:小猪听了小松鼠、小山羊和小白鹅的话结果怎样?
生:把小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
要使学生明白,它们三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一旦将它们的独特之处安在小花猫的身上就不成样子了,而小猪没有考虑这些,所以它最终将小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
七、总结课文,扩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小猪这种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做法可取吗?如果你是这只可爱的小猪,你会怎样对待别人的建议呢?请把你心目中的小猫画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谈话,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已经理解了课文,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吗?谁来说一说。
二、识记生字
1.课件演示生字:立、次、加、张、角、画、①指读②猜字游戏③齐读
2.课件演示生词:立刻、一次、加上、一张、羊角、一些、画画。
(1)指读(2)小老师领读(3)开火车读
3.分析字形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2)检查、相互交流。你认为哪个最容易记,哪个字最容易写,在小组中谈一谈。
4.指导书写
(1)本课要写的字,如立、加、些三个字,既要会认,又要会写。
加写时注意左右宽度基本相等。
些写的时候上面部分不要写得太宽。
角注意第二笔是横撇,不要分开写。
(2)先让学生观察笔画的位置及笔顺,然后教师边示范,边讲写字要领,学生仔细看,再书空一遍。
(3)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巡视,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并在班上展示,对于不足之处,及时纠正。
三、巩固练习
1.我会填,巩固本课生字词,让学生正确填写。
2.完成课后第三题。
3.读读花篮中的词语,再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填在花朵上。
四、作业
结合《读物》中的《小熊种菜》《小花》,使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因为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不然就会一事无成。
板书:
19.小猪画画
小猪画猫成怪物
听
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6
教学要求:
1.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13个生字和3个偏旁,并书写9个生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我对小鸟的爱心。
4.育学生要向文中的我学习,用爱心去保护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体会我对小鸟的爱心。
3.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
教学方法:
游戏法、讲读法、情境法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家喜欢小鸟吗?如果有一只小鸟飞到你家的阳台上,你会怎么做?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多读几遍。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阳台雨丝停在身上羽毛湿漉漉
外面拉住指了指拍了拍朝着向着
4.生再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三、图文结合,读懂课文。
1、文中哪一段写了小鸟来到我家阳台上?
2、指名读第一段。
3、出示图一:观察小鸟的表现,引导想象:你知道小鸟为什么会停在阳台上?
4、引读第二段,启发体会。指导朗读。
5、正在这时候妈妈来了,她要干什么?
6、自由读第三段,理解忽然、晾着
7、我是怎么说,怎么做的?默读第四段。引导体会:连忙拉住轻声说
8、听了我的话,妈妈有什么表现?
9、从文中我的表现,你感受到什么?
(1)指名发言。(2)教师小结。
10、小鸟感受到我对他的关爱吗?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1)学生读。
(2)想象:你知道小鸟想对我说什么吗?
(3)小鸟可以回家了,我是怎样与他告别的?
(4)指名反馈,齐读最后一句。
四、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巩固全文,体会朗读。
1、分段开火车读课文。
2、讨论:你喜欢课文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2、开火车进行扩词。
3、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4、出示词语花篮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字:身向衣
(2)左右结构:阳妈外
(3)上下结构:台家外
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
6、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6阳台上的小鸟
小鸟:迷了路
我:悄悄地瞧
连忙轻声
高兴地说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8-05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一年级下册语文 教学反思07-20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0-11
小学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6-02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热门)03-26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06-23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0-25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范文11-02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