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22 13:33:3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5篇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

  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笔算乘法的方法。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当然,在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平时一些发言少的、内向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的深度就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孩子,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所以学生对于学习笔算乘法并不陌生。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新知识时,让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情境图,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把解决不了的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笔算乘法。

  教学过程中,我重点强调相同数位对齐,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步容易出错,提醒学生要认真正确计算出每一步的结果,避免出现差错。

  做练习题时,我重视让学生叙述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让学生在“说”中理解算理。

  本节课从学生课堂反馈的情况看,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只有少数同学还需要课后辅导。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3

  我教学的是《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时,本课时的内容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引路课,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表内乘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计算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的。

  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有些地方还是很成功的。

  我以教材例题为情景情境,让学生经历解读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在解决第1个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了解笔算的必要必性;同时,通过几个措施理清算理和算法。最后通过对比,将估算、口算、笔算建立联系。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结论是方法是一样的,让学生更深理解算理,同时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万变不离其中。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是巩固2位数乘1位数的算理与算法。第三个问题的解决,是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让学生知道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算式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综合练习题目的是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我先让学生估一估,并连问:你能估算吗?怎么估?估大了还是估小了?因为之前刚刚学过,很容易就唤醒学生的已有的知识。估完后,问学生,能口算吗?既起到了复习的作用,也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也体现了尊重学生的知识起点。再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笔算乘法的必要性,展开新课。

  练习设计有层次:基础题:一组笔算题。3×223×2223×2之前面设及的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此组题中有三位数乘一位数,先让学生说说223×2算理与算法,再让学生对比三道算式,通过对比得出结论,方法是一样的,再在223前面添一个2,让学生感悟。开放题:贯通算法,提升思维。

  本课节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面对学生的多种解法,还可以站得更高。在解决第三个问题时,让学生分类,按解题思路的不同进行分类。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会有所帮助。

  二、31×2+33,应该问问学生31×2表示什么意思?而不只是为有新的解法而解题,是需要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三、在开放题处,只局限于不进位,应适当渗透进位。

  四、教师的话有些多,重复的太多。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4

  笔算乘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学习,为下面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打下基础。在教学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时时,我的教学目标是: 1 、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 2 、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上完这节课我觉得以下几点还是比较成功的。

  一、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

  课前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是只教学例 1 ,就是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马上找出 12 × 3 的`笔算方法和算理,这个学习任务对他们来说非常的简单,没有什么学习的难度,为此我把例 2 的内容即个位满几十的也放在一起教学,增加这堂课的容量和密度,让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还是能够比较轻松地接受的。

  二、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和算理。

  由于有笔算加减法的铺垫,还有一些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这样的竖式,所以我设置学习的过程由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整堂课都由学生自己来介绍笔算的方法,即算理。教师主要是把学生说的方法进行小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三、体现算法多样化,并为笔算的计算方法、算理所服务。

  计算 12 × 3 时,我先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有的学生运用口算的方法: 2 × 3=6 10 × 3=30 30+6=36 ,有的学生用的是连加的方法: 12+12+12=36 (元),还有的是用笔算的方法。组织学生一一介绍前两种方法后,最后引出笔算的方法,过程自然、流畅。同时在理解算理时让学生比较三种方法,说出你有什么发现,最终得出第一种口算方法与笔算方法其实是一样的,这样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算理,同时感受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5

  我在赛前进行了认真备课,并向老教师虚心请教,精心编写了教案,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同时根据上课反馈情况,认真进行二次备课。在上评选课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上课要求,紧扣临沂市小学数学课堂规范,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值得自己反思的方面,现总结如下:

  一、收获:

  通过参加优质课评选,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临沂市小学数学课堂规范,对规范中数学新授课的四个步骤的意义、作用与实际教学中的相互衔接有了更加准确地认识。在上课过程中更加认识到小组学习在当前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使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迅速学习同伴的长处,取长补短。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对知识传授过程中细节的处理,有可能成为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课前,我向原班的数学教师了解到,学生在上一节课中,对整百整十的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口算乘法中,不理解三位数的百位数如何参加运算。对于这个新情况,我迅速调整教学步骤,在复习两位数乘法后,临时增加了321×3的练习,让两位数乘法向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中间的过渡难度变小,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减轻了学生直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练习,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数时,基本没有出错,效果较好。这让我再次意识到,必须随时了解学生,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课。通过参加优质课评选,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临沂市小学数学课堂规范。

  二、不足:

  尽管在收获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迅速进行了教案的调整,但因此而延长了情境探索的时间,而在后面的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中,没有及时调整所用的时间,因此到巩固应用时,时间略仓促,对练习题的处理没留出够的时间,使学生在通过练习题提高中,没有达到课前预没的目标,成为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正是由于对时间的把握不够,让我反思平时上课时同样出现这个毛病,平常上课没有对每一节课各环节的时间把握。有时在课中由于拖拉,一节课讲不完,由于又进行的过多,使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这需要在以后教学中一定要精心备课,切实把握好每一个环节。

  三、感想:

  通过本次讲课,我觉得受到最大教育的不是教室里的学生,恰恰是站在讲台上的我。本次讲课与我平时的讲课的对比,深深认识到自己平时教学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总结,认真学习,争取将每一节课都上成优质课,真正实践一个人民教师的职责。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6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有两位领导进入我班听课。针对这节课,进行了评课活动。两位领导说了这节课的许多优点,也指出了不足,给了许多建议。从评课中,我受益匪浅,也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优点:

  1、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位。整节课都是以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学生互查、学生纠错、学生讲解错题为主贯穿始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整节课设计合理。有不同的`练习题,复习环节与本节课衔接紧密,从中体现出知识迁移的重要性。

  不足:

  1、重难点在教案中体现的不够准确。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进位,难点是两次进位。在讲解进位的过程中,应重点强调,如何进位、进位的数如何写、写到什么位置更好更准,我没有要求到位,导致有一位学生到黑板做题时,在这个地方,出现错误,浪费许多时间,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练习题。

  2、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答19乘19时,讲解不具体。针对棋盘的交叉点要用具体的数字,所以应该明确告诉学生你的方法很好,但在今天这道题中暂时用不上。我没有讲这一点,就进行了下一个环节。

  3、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没有讲,应该让学生从心里爱上用竖式计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会少丢分,成绩回会更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备好课,把上课将要出现的问题预设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7

  今天我上了一节教学研讨课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此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进一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的计算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交流的学习方法及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我采用135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在课堂开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到图书馆买书入手,创设了问题情景,提出计算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方法。

  1、从本班实际导入,创设了问题情景。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我在课堂开始到图书馆买书入手,再现了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索知识。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讨论当中,我在自主学习卡中引导学生试着用竖式解决这一问题,有了上一节课的基础,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笔算乘法的方法。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适时的评价,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成果展示,我都进行了及时的评价,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都把小手举得老高,为了给本组加分,小组内成员团结一致,会的教不会的,说不好的我教你说,整个课堂充满了积极求学的场面。这不仅使学生产生爱学想学的尽头,同时培养了他们集体荣誉感,产生不给集体拖后腿的意识。

  当然,在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对算理的讲解还不够加强。课堂中本人还存在一些教学经验缺乏。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8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学生掌握了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将为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笔算主要是让学生:

  1、掌握乘法的顺序;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传统的计算教学侧重于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不是孤立的,它与估算、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了。

  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渗透德育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其中教学重难点仍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对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是,创设一个买福娃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创设一个买书的情境围绕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展开自主探索,

  本节课学生需要理清:

  1、掌握乘的顺序。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同时也提倡算法多样化。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我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在对比口算与列竖式时,学生都喜欢口算的算法,因此我顺水推舟的说:“实际上口算与列竖式的算法是一样的。列竖式的方法比口算方法还要简便,实际上列竖式也是先算24乘2的积;再算24乘10的积;再把24乘2的积和24乘10的积想加。”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主要是能解决这几个问题,第二个部分积的末尾“0“能不能省?会不会影响计算结果?省“0”后要注意什么?

  计算教学的基本步骤:

  1、强化口算,估算。

  2、重视算理。

  3、注重算法多样化。

  4、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

  这节课也有不足和需要改进方面:

  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很好的体现,老师讲解多,学生展示的时间与空间少。

  2、重点环节单一重复,学生理解内化的过程得不到体现。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的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重点环节教学时,要让学生会说乘的顺序,理解并能讲述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让学生在教师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中体现自我的价值,品尝成功喜悦。同时实现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并让学生感受“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这一数学思维方法。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9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是在学习了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含整十数的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掌握乘的顺序、积的书写位置以及理解笔算的算理,是本节课的重点;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第一,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借助点子图计算14×12时,学生想出的拆数法(转化成连乘)很多,在汇报交流时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教学重点(列竖式计算)缺乏时间探究。

  第二,在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时,应顺势引导,先用竖式计算14×2,再用竖式计算14×10,学生算出后,再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14×12.有了前面的铺垫,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1个十乘4得到4个十,故4应照应十位。

  第三,在计算过程中,有些学生容易一部分按乘法计算,另一部分按加法计算;也有一些学生把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应该是相加,而写为相乘。还有部分学生计算不熟练,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强化训练。

  总之,在教学中,我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有时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积极向其他老师请教和学习,继续学习数学专业知识,争取每天都有所进步!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0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

  3、通过应用,初步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生活、数学应用中的广泛性,拉近算式与生活的联系,并体验探究、应用过程中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得数的末尾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预设: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听说小朋友这几天在学乘法,先来考考你们

  1、先后出示12×3 12×30

  师:12×3多少?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你知道这个算式的

  乘法意义吗?(乘法意义)

  师:那12×30呢?是几位数乘几位数?(整十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

  2、师:老师对今天这节课小朋友的学习更有信心了。小朋友,你们有吗?好,现在上课。

  3、师:李老师来自镇小,在算我们学校总人数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临城小学平均每班有31人,那全校12个班有几人?

  (1)读题

  (2)怎样列式?31×12

  (3)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你知道吗?那么谁能说说,31×12它的结果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

  (4)我知道了镇小大概的人数,那到底准确的有多少人呢?大家还没告诉老师呀,要计算这道题,我们以前学过吗?遇到新问题了怎么办?能不能把它变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自己试着把这题变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试。

  2、师:你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有了一种方法,还有没有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方法?(在此期间请学生到黑板板书不同的方法)

  3、同桌交流整理。

  师:怎样才能使老师听明白?先同桌之间互相当小老师试试,看能不能使对方听懂。开始交流。

  3、全班汇报,汇总解答策略。

  师:我发现刚才在讨论的时候大家学习习惯特别好,学习效果一定很好。谁想出了一种方法?有两种的吗?还有没有更多的?(把学生的方法写到黑板上来,并请学生来介绍)这是谁写的,请你来说说?

  可能会出现:

  第一种方法:31×10=310 31×2=62 310+62=372

  师:为什么这么列,这是什么意思?(31×12没学过,但我们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31×12表示12个31相加,可以把它看成10个31与2个31相加)你们明白了?

  或出现12×30=360 12×1=12 360+12=372

  师:这两题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把一个因数拆成两数之和,再与另一个因数相乘)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同一种方法)

  师:为什么要拆呀?

  师:看来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想到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

  第二种方法:31×4×3 31×2×6

  那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把一个因数拆成两个因数的积)老师发现我们班小朋友真是了不得,你们知道吗你们刚才用的方法是我们四年级才要学的。

  [1][2][3]下一页

  第三种方法:

  1、他是用什么方法做的?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若学生没出现竖式的形式

  师:我们以前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用竖式做,那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吗?自己试着做做看。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 62是怎么来的?(2个31)也就是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3、310是怎么来的?(10个31)那3728呢?(板书:与第一种方法用线联系

  起来)

  31

  × 12

  ———

  62

  310

  372

  4、若学生还有其他不同的算式,

  31

  × 2

  ———

  62

  31

  × 10

  310

  62

  + 310

  372

  (1) 你为什么这么做?看来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

  (2)看着这三个板书,你想不想说什么?是不是觉得有点繁?能不能再创造出一个算式,把三个算式的意思也能用一个算式也能明白?再试试。我已经发现很多小朋友智慧的火花了。

  4、请他板演后,问:大家能看明白是什么意思吗?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提醒:分几步做?)

  5、看着板书现在你想说什么?(第一种方法与笔算方法的思路是一样的,一个横式表达,一个竖式表达。竖式的形式以前我们也见过,我想今天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这种形式应该重点掌握。

  6、现在我们能知道镇小有多少学生吗?(板书完整横式)观察竖式,填一填2个班有( )人 10个班有( )人 12个班有( )人

  23

  × 13

  ———

  69

  230

  299

  7、尝试用竖式练习23×13。(学生再次尝试计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模仿上面一题也可以求助于你的同桌

  (1)谁愿意把你的解法展示给大家看(实物投影)并边介绍

  你的想法

  (2)你能看明白这个算式的每一步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

  思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有什么地方不懂的?想问大家的。(实物投影)

  8、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在学习什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碰到这个新问题我们是怎样来学习的?(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今天我们用到了哪些旧知识?现在你能说说应该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吗?

  师:是呀,我们学习数学往往都是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来进行的,今天的新知识,对于后面要学的知识来说又变成了旧知识,因此我们必须今天的知识学好,学扎实。

  23

  × 13

  ———

  69

  41

  × 21 230

  299

  9、理解个位“0”不写的意思

  31

  × 12

  ———

  62

  310

  372

  1)观察这三个竖式,跟以前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有什么地方不同?为什么会出现“两层楼”的情况?(因为乘了两次,第一次是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第二次是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2)除了要乘两次外,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第二次乘得的积的末尾都是“0”)为什么末尾都有“0”?那这个“0”不写可以吗?如果横式中不写可以吗?为什么竖式中可以而横式中却不可以?(竖式中有数位)“0”省略会不会影响计算结果?但要注意什么?因此我们通常把个位的 “0”省略不写。

  (3)其实个位不写“0”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观察板书)只要算第二个因数十位的时候,跟十位对齐就行了,这样两位数乘整十数就变成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但有一点算得的积必须与哪位对齐?(十位)

  (4)省略“0”以后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方法,推广应用

  1、现在我们用这种形式笔算完成34×12 41×21

  (1)做之前有什么要提醒自己和大家的吗?

  (2)(实物投影)学生笔算并汇报

  (3)现在同桌互相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应该怎么算?

  2、师:在我们生活中用没有用到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一学生举例可请其他学生笔算完成)

  3、师:老师也来举个例子并笔算。出示:

  一套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元?

  4、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出示:

  ⑴61个小朋友去看电影,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认为还少了每张票的价钱)

  师:电影院售票窗口有这样一个告示 :成人票每张50元 儿童票每张24元

  ⑵学生笔算

  怎样列式?为什么要与24相乘而不是50?

  ⑶多媒体对照

  61

  × 24

  ———

  244

  122

  1464

  ⑷ 1张票要( )元 60张票要( )元 61张票要( )元

  5、 11×11= 12×11= 13×11=

  14×11= 15×11= 16×11=

  师:要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必须进行大量练习。现在我报题,你们笔算。

  (教师随时报得数)我已经好了,你们呢?

  师:很奇怪是吧,是不是老师把这些得数全背出来了?其实这里就有数学秘密在,有兴趣的话下课可以去找找

  机动:出示图片《脑筋急转弯》每本16元 《小博士观察手册》每本24元

  三(2)班小朋友准备700元钱,想每人买一本相同的书,应该买哪种书?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学习的?

  师:今天我很高兴,感觉真好!这种感觉是大家给我的,所以我要特别谢谢你们,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在一起上课,好吗?

  反思:

  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主要是能解决这几个问题,第二个部分积的末尾“0”能不能省?会不会影响计算结果?省“0”后要注意什么?

  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因此在探索检验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4道题:31×12 23×13 41×21 34×12 前两题主要是为理解算理服务的,后两题是为了巩固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从“有用性”的外在角度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使今后学生面对没出现过的题目、类型或其他生活中的问题,不再惊慌不已、束手无措也是我本节课要传达给学生的:原来新问题也不可怕,也只不过是旧知识的重新建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智慧的缺少,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在今天部分积“0”问题的处理上就花费了大量时间,并且出现了很多重复教学的情况。我想了有了失败,才会去找原因,才会去思索,才会不断去实践,这样在实践反思中不段磨练自己,锻炼自己。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1

  这个单元 进入笔算除法教学以来,我越来越感到困难。新课标教材例题精简,新知点浓缩,使学生学得很吃力。课后习题形式灵活,解决问题时所需的计算步骤多,做起来耗时费力。 加之防控甲流放假等 种种原因,教学进度不得不放得很慢很慢,但学生掌握得仍不能令我满意。面对学生的作业,我忧心忡忡:是新课标教材太难了,还是我没有更好地把握新课标教材的编排意图,抑或是我没能正确了解学生,没有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使教学陷入被动?

  除法的学习由口算过渡到笔算,在三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到了,不过所认识的都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生基本上明白了要怎样去操作,但是到了四年级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这个阶段,他们往往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疑惑,要么商试大了,要么商试小了。

  经过这几天的实践与反思,我觉得 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一是由于自己过于“一板一眼”地使用教材,致使学生有好的试商、调商的方法,而没有及时地让学生展示、总结。通过这单元《笔算除法》的教学,使我意识到,教材只是一个教学工具,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灵活的使用教材,可以在某些内容上进行适当的增、改。把一些有联系的算式放在一节课上进行,让学生尝试,经过探究,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这样再经过练习巩固几种方法,掌握方法,在巩固中选择最优的方法。

  二是我在教学时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了解不够,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算理易于理解,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习中熟练把握,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而我在教学时 又想着赶时间,赶进度,对这部分内容 没有及时巩固加深。

  三是自己的教学语言还欠火候。当学生的'反馈展示出来后,学生的评价总不能到点子上去,我想着要引导学生更好的说明白,但是总感觉力不从心,似乎学生听不懂我的话。同时,在上课过程中,我的语言还不够精练,表达也不够明确,因此造成学生不能很好的领会我的意思,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这是个大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完善,完善自己的课堂用语,能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计算课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又要设计新颖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反思,这样才能让我们不断成长。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2

  一周前接到比赛通知,到今天下午终于松口气走出录播教室,整整一个星期过去了。这也是从教以来打磨最久的一次课,前后经历6次试课,无数次修改教案课件,一次次推翻重来,到这一刻,过程中收获的,远比结局更重要。

  一、情境服务课堂,为课堂增姿添色

  作为一节信息技术融合课,必然离不了各种多媒体信息手段。一开始,只是想录一个音频,在本节课难点突破时,换一种形式来提醒孩子们注意。在制作音频时,独独相中了海绵宝宝的配音,紧接着,思路拓展,创设了一个海绵宝宝海底寻宝的情境,关于这个情境,也走了一些弯路。

  备课之初,过于强调信息技术的使用,甚至为此生搬硬套创设了一个海绵宝宝大杂烩,为什么说是大杂烩呢?你且来听一听,蟹老板为了拯救蟹堡王的生意,派海绵宝宝去海底深处寻找神秘配方,出发前,要送给海绵宝宝其中的一种调料,答对了才能送给它,结果被可恶的痞老板给替换成了藿香正气水……

  蟹老板承诺的神秘调料

  被痞老板偷偷换成藿香正气水,哈哈

  现在回想,也不得不佩服当时的脑洞之大。为了创设而创设,过于复杂牵强的情境,脱离课堂本质,只能被无情pass!于是,简化情境,只保留海绵宝宝海底寻宝这一条线,人物角色也只有这一个,搭配课堂评比机制,用海绵宝宝音效在关键节点提醒,贯穿全课,吸引孩子注意力,增添课堂趣味性,同时,也尽可能弱化了老师一直在强调,在环节之间过度的感觉。

  但是,在比赛过程中,还是有些许紧张,因此,评价机制没有完全跟上节奏,心里有些许遗憾。

  二、技术支撑教学,为课堂助力加油

  信息技术课,玩儿的`就是信息技术。这次比赛,我对希沃白板的操作更加熟练,ppt可能从此就要慢慢退出我的备课舞台了。

  蒙板、白板、课堂游戏、计时器、班级优化大师、学科工具……太多的东西可以去挖掘。前后7次讲这节课,每一次玩儿课堂游戏时,孩子们都处于兴奋失控的状态,为什么不多创设这样的课堂呢!

  这个课件,是花费时间最多的一个了。有一版被pass掉的不舍得删除,一个小小的图标,要经历抠图、文字修改、加动画、音效等等,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页,最多有将近30个动画,经历几个小时的调整,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每次到最后都安慰自己,还好达到了想要的效果,都值得。

  但是,今天的赛课过程中,由于同时打开了希沃白板和鸿合白板两个软件,学生在玩儿课堂游戏过程中不小心触发了切换按钮,导致希沃整个控制面板消失不见,还好有翻页笔,对整个课堂顺利进行没有太大的影响。尽管预设了没有网络或网络卡顿的情况,但这种突发情况还是让我内心慌乱了一下,看来,凡事还是要多做计划,有planB、planC……才能游刃有余。

  三、落实单元备课,紧抓难点突破

  这个单元中,例2(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一次进位),例3(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连续进位),这两节课知识联系十分紧密。从课题来看,很容易区分这两节课的重点知识,但教材在例2中呈现了一次进位满十进一的情况,而例3中呈现的是满30进3,满20进2连续进位的情况,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一种例3的重点是“满几十进几”。

  认真研读教材就会发现,例2的做一做中,已经出现了“满几十进几”,因此例3的重点在于突破“连续进位”。联系整个单元的知识编排,一切都迎刃而解,因此,备课要备全面。

  这次赛课,整个流程基本顺利,但仍觉有很多不完美,只因着每一次的不完美,才要不断的去努力和超越,反思、提升,待下一次奔赴完美!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3

  在《笔算乘法》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值得自己反思的方面,现总结如下:

  一、收获:学生在上一节课中,对整百整十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中,不理解三位数的百位数如何参加运算。对于这个情况,我在复习两位数乘法后,增加了321×3的练习,让两位数乘法向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中间的过渡难度变小,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减轻了学生直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练习,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数时,基本没有出错,效果较好。这让我意识到,必须随时了解学生,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课。

  二、不足:尽管在收获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教案的调整,但因此而延长了情境探索的时间,而在后面的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中,没有及时调整所用的时间,因此到巩固应用时,时间略仓促,对练习题的.处理没留出足够的时间,使学生在通过练习题提高中,没有达到课前预设的目标,成为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正是由于对时间的把握不够,让我反思平时上课时同样出现这个毛病,平常上课没有对每一节课各环节的时间把握。有时在课中由于拖拉,一节课讲不完,由于又进行的过多,使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这需要在以后教学中一定要精心备课,切实把握好每一个环节。

  通过这节课,我觉得受到最大教育的不是教室里的学生,恰恰是站在讲台上的我。使我深深认识到自己平时教学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总结,认真学习,争取将每一节课都上成优质课,真正实践一个人民教师的职责。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4

  本节课课标要求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实际教学中,我采取学生独立尝试笔算,教师巡视课堂的思路,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高的同学,看看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具体来说,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请四位学生上台板演,讲评时请同学们说说计算步骤和要点。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突出了生本课堂的理念。

  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可以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乘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对于如何笔算145×12,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独立思考 ,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来探索。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交流时,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5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

  这是一堂计算课,目标是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因此在探索检验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4道题:31×1223×1341×2134×12前两题主要是为理解算理服务的,后两题是为了巩固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从“有用性”的外在角度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使今后学生面对没出现过的题目、类型或其他生活中的问题,不再惊慌不已、束手无措也是我本节课要传达给学生的:原来新问题也不可怕,也只不过是旧知识的重新建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在今天第二部分积“0”问题的处理上,相同数位的对位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因而导致课堂时间短缺,并且出现了很多重复教学的情况。我想有了失败,才会去找原因,才会去思索,才会不断去实践,在反思中不断磨练自己。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2-18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3-17

数学《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4-12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5篇03-20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5篇)03-22

“笔算乘法”教案04-26

《笔算乘法》说课稿03-31

《笔算乘法》教案11-27

笔算乘法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