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03 16:59:2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这儿真好》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1

  教学实录:

  一、导入课题

  1、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儿真好》,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2、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就是:(出示图片)小熊

  二、品读,感悟课文

  读第一自然段

  1、师:下面我们就跟着小熊去他住的小岛上看看吧!你看到小熊住的小岛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荒岛图) 生描述荒岛。

  生:我看到岛上没有一棵树,只有石头。

  生:我看到小岛周围都是水,没有一个人在岛上。

  生:我看到小岛上没有花、也没有树,一点也不漂亮。

  生:我看到小岛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小熊一个人。

  2、师:这样的荒岛,你喜欢吗?对呀,小熊一个人住在荒岛上,没有一根草没有一朵花也没有一棵树,没有朋友,他的心情怎样,这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他很难过,没有朋友。

  生:他孤零零的,都要哭了。

  3、师:是啊,小熊多孤单,多难受啊!谁能把小熊的孤独难过读出来。

  (生读第一小节)

  师评价指导朗读:

  师:(1)“老师感觉到了一点你的孤单,谁还能通过读书,让老师感觉到更孤单?

  (2)很好,你读出了小熊的感受。(3)你能体会到小熊的心情了。(4)老师发现你的眉头皱起来了,都把自己当成小熊了。大家也学学,一起来读读。(齐读)

  读第二自然段

  1、创设情境,感悟体会

  师:没有朋友,小熊心里多着急、多难过啊!这时小熊抬起头,看到空中飞来一只鸟,小熊说:“小鸟,你愿意和我做朋友,住在这个小岛上吗?”小鸟摇摇头说:“不,我不愿意?”小朋友,你知道小鸟为什么不愿意吗?(指名说说)

  2、师:小鸟飞走了,小熊更着急了。这时,天空飘来一朵云(贴云图),小熊连忙问:引读句子: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3、师:小熊多着急啊,我们也来学学小熊着急的样子读读这句话。(齐读小熊的话)

  读第三自然段

  1、师:云儿听了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贴图:像树的云)

  2、师: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云儿想告诉小熊什么吗?为什么云让小熊种树呢?(指名学生回答)

  3、师:小熊也和你们一样聪明,知道云儿让自己在岛上种树,是为了让环境变美,吸引朋友,于是他是怎么做的?(引读句子)

  4、师:小熊早上种,中午种,晚上种,今天种,明天种,种了许多小树苗,那小熊在种树的时候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生:他种的树很多,时间也很长,不是一天就能长大,很累。

  生:小树苗长大很困难,要好好保护。

  生:他每天都种,每时每刻都在种,很辛苦。

  生:太阳晒在身上很热,衣服都湿了。

  生:种树的过程很辛苦,先要挖坑,接着把小树苗放进坑里,然后把它填平了,最后还要给小树苗浇水。每棵都要这样,很累。

  5、师:是呀,小熊种树多辛苦,那我们就用这样的语气读一读。(生读)

  读好句子,突出树的多和小熊的辛苦

  6、师:他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继续交流。

  生:小熊的腿会酸,脚会疼。

  生:它挖坑的时候会把手弄破。

  师(抓着学生的手):手破了,流血了,小熊快歇歇吧。

  生:不,我要坚持到底。

  师:小熊你真棒,你来读。(指名读)

  师:困难再大,可我们的小熊勇往直前,请所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小熊们一起读这句话。(生齐读)

  7、师:小熊虽然很累,很辛苦,但他的心里却很高兴,为什么呢?(生交流)

  8、师: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你们看(出示绿岛图),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这时的岛是什么样子的?

  师:书上用了两个很美的词来形容现在的小岛,快把它们找出来吧!(根据回答板书:漫山遍野 绿树成阴)

  9、看图描述解释词语:

  师:这些树很多,到处都是,这就是----漫山遍野。

  每棵树长得绿绿的,而且你连着我,我连着你,这就是----绿树成阴。

  10、师:现在还是荒岛吗?

  生(一起大声的):不是!

  师:那它是什么岛呢,谁能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生:花岛。生:快乐岛。生:果岛。生:五彩岛。生:五彩缤纷岛。生:五颜六色岛。生:美岛。生:幸福岛。生:绿岛。

  师:太美了太美了,能把这句话读美吗?

  (生个别、集体朗读“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11、师:是云儿的指点和小熊的辛勤劳动,才使原来的荒岛变成了现在的绿洲呀!为了感谢小熊,老师根据《我和小树来比赛》这首歌也为小熊编了首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生齐唱《栽树歌》)

  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过渡:如今这儿变了,荒岛变成了绿岛。有一天,小鸟又从岛上飞过,这次它发现了什么?(贴小鸟)

  1、师: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在说什么呢?(指名读小鸟的话)

  2、师:我们都变成小鸟了,伸出你的翅膀,一边飞,一边高兴地说:引读句子(“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3、师:小鸟住下了,它在出去飞行的时候有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其它的小动物,它会怎样告诉他们呢?(学生交流)

  4、师:小动物听了都赶来了,都有哪些动物来了呢?他们是怎么来的?它们说了什么?(生自读第五自然段)

  师:小鸟怎么来的?小鸟应该住哪里?不举手,自己上来,下面的小朋友配上动作。

  生:两个学生拿着小鸟飞上来(板贴小鸟),边飞边说:“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生:三位学生做划着船的动作上台(板贴小鹿,小猴,小象)齐说:“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5、师:小动物们说这儿真好,那小岛到底好在哪儿呢?

  练习说话:出示:( )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 )。”

  生:小鸟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在这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

  生:小鸟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在在树上筑巢,我有一个温暖的家了。”

  生:小鹿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吃到新鲜的小草了。”

  生:小鹿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在草地上做游戏。”

  生:小猴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在树上捉迷藏。”

  生:小猴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在树上荡秋千。”

  生:小象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在这儿散步。”

  生:小象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在这里呼吸新鲜空气。”

  6、拓展想象:师:想想还会有谁去小岛,他们会怎么做,怎么说?(生交流回答)

  (谁) 来了,它(它们) (怎么做)。

  (谁) 来了,它(它们)说:“ 。”

  7、师:这时最开心的是谁?为什么?它是怎么说的?(引读最后一段)

  师:谁来高兴地读读?(指名读、齐读)

  8、师:是呀,现在这儿真好,小熊动手又动脑,创造出了个美丽的环境。让我们美美的读课文。(齐读课文)

  三、总结,想象说话

  1、师:小动物们都住下来了,现在是小岛上的小主人了,为了使小岛变得更美好,你给他们一些建议吧!(学生自由发言)

  2、师:小朋友,荒岛变成了绿岛,小动物们可以在岛上唱歌、跳舞,快乐地生活了。小朋友,如果现在让你们住在这个小岛上,你愿意吗?那你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练习说话(学生讨论)

  师:小朋友呀讨论的可真认真了,我想早点听到小朋友的讨论。

  生:啊,这儿真好!这里的景色可真美,我在这儿做作业就更舒服了。

  生:啊,这儿真好,有花有草。

  生:啊,这儿真好,空气多么新鲜,真是个仙境呀!

  生:啊,这儿真好,我们可以在草地上做游戏了。

  生:啊,这儿真好,我们可以在草地上打滚了。

  生:我想把这儿变得更美丽。

  生:我还可以再种些花草树木。

  生:我们应该把这打扮的更漂亮。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我想小动物听到了你们的话,一定会这样做的。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发言)

  师:对呀!以前这儿是一片荒岛,环境不好,没有人愿意来这儿。小熊通过种树,把这儿改造成了绿岛,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环境多美呀,当然吸引了许多朋友来。看来,保护环境,美化家园是吸引八方朋友,建立友谊的重要原因呀!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们北京举行,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美化家园,迎接八方宾朋!

  四、练习,拓展延伸

  自由选择一项课外作业:

  1、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者小伙伴听。

  2、合作编演课本剧。

  教后反思:

  1.挖掘简洁文字背后的情感世界,明确教学重点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但也发人深思、情境性很强的童话故事。课文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非常孤单,所以急切地想寻找朋友,在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整体思路清晰,是以小熊“梦见朋友(感到孤单)—寻找朋友(营造树林)—欢迎朋友(安家落户)这样的顺序进行。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要感受小岛的荒凉,感受小熊孤单难受的样子,为后文的教学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感受小熊植树造林的艰辛和荒岛变绿岛后喜悦的心情。最后借许多小动物都来到绿岛安家,来感受这儿真好,这儿真美!低年级的文章看似简单浅显,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深奥含蓄的句子,但是,就是在这简短、平实的语句中,却也饱含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所以,即便是很简单的课文,我也要求自己反复诵读,捕捉文章的灵魂。

  课文该抓些什么,放些什么?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我一遍遍地读着课文,准备从课文的关键词语入手。当读到“荒岛”、“孤零零”时,我的脑海立刻显现出一只孤苦伶仃的小熊在寸草不生的乱石中冻得瑟瑟发抖的样子。正因为孤单,小熊多么焦急地找朋友呀!于是遇到白云它“连忙”问:“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当明白了白云的意思,知道要种树美化环境时,小熊满怀着希望激动兴奋地“种呀种”顾不得辛苦,天天种,年年种,种了很多很多树。这“种呀种”既饱含着小熊对于寻找朋友的迫切心情,对美化环境的决心,更体现出种树的艰辛、种树之多。最后荒岛终于变成了“漫山遍野,绿树成阴”的绿岛。这儿该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啊,瓦蓝的天空、五彩缤纷的花草、暖暖的阳光下碧波粼粼,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香……如此美丽的环境自然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大家都感叹道“这儿真美,我就住在这吧。”这时的小熊别提多快乐幸福呢,激动地欢呼“欢迎你们,欢迎你们!”环境的重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犹如抽丝剥茧般,文章的核心慢慢在我脑中显露出来,关键词语抠了出来,可是如何把这些方块字变成跳跃的生命音符,蹦人孩子们的心灵与他们产生共鸣呢?课文如何设计?采用些什么教学方法我还是一筹莫展。

  2.寻找合理的教学方法激情生情

  经过集体的讨论,特别是师傅们的指点,最后一致认为情境教学法和朗读感悟法是最适合低年级教学的。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有明显优势,借助多媒体教学,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以情激情,这一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及课文充满童趣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用课件展示“荒岛”的样子,使学生理解什么是荒岛,从而体会小熊的孤单,再激情朗读。再展示“漫山遍野、绿叶成荫的绿岛”图,通过对比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能享受其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3.精雕细磨,走向声情并茂,时效合一的语文课堂

  经过几轮研读课文后,教案的雏形已渐渐浮出水面。

  《这儿真好》好在哪里呢?我读完课文后,脑中只有八个字:“荒岛不荒,小熊不孤。”怎么让学生体会到“这儿”的好呢?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情感体验法、图文结合法、品词析句法来让学生感受。

  首先,让学生将自己设身处地地想象成小熊,当独自生活在荒岛,交不到朋友时,你的心情怎样?相机抓住“孤零零”细品。当岛上花木成阴,当朋友们一个个到来时,你的心情又是怎样?观察插图小熊神态的前后变化来体会他的心情。通过前后情感的落差来感受小熊的心里变化。

  其次,通过对“荒岛”前后的变化让孩子感受这儿的好。抓住“漫山遍野,绿叶成阴”进行体会。

  再次,让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句式训练“( )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展开想象,其他小动物来到这里会说些什么,紧扣课文,以点及面地练习说话,再把语言文字的训练融入表演之中,这样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使得教学内容新鲜而充满浓厚的情趣,使文本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就在愉快的活动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最后,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荒岛变成了绿岛,小动物们可以在岛上唱歌、跳舞,快乐地生活了。小朋友,如果现在让你们住在这个小岛上,你愿意吗?那你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陶行知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想象的余地,让他们将想象放飞。语文课堂应给孩子创造自由放飞的空间,放飞孩子的想象,放飞孩子的理想。

  4.磨课的过程,自我成长的过程

  在磨课中,不知不觉也收获了许多。最重要的就是对教育“以人为本”的理解。教师在研读课文时,往往倾注了过多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但是更应该站在编者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的特点,想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他们需要学什么,怎么学。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也不该是灌输者,强加自己的意愿,而应该是一名引导者,那么也就要认真思考引向的目标是什么,采用何种方式来引导最有效果,最后达到“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的目的。有效的磨课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我们教师自身逐步成长的过程。

  5.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课文重点部分设计把握还不够。“漫山遍野绿叶成阴”一词,我让学生看图理解意思,但是,学生都看到了小岛上美丽的景色,花草树木,并用语言很好的组织起来了。但是,引导这个词语的词语时,有些欠缺了。学生对“漫山遍野绿叶成阴”这个词语的词意仍然含糊,理解不十分确切。

  (2)另外,“这儿真好”好在哪里,我让小朋友们通过句式训练来说一说,但这样的句式限制了学生的表达,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调控,让学生想的更丰富,表达更精彩,这值得我去思考。

  (3)整节课朗读还不到位,学生说的较多,朗读训练少了些。而且低年级孩子唱读现象较严重,如何避免这一现象是我们低年级老师要解决的问题。

  (4)低年级阅读教学和写字教学不应截然分开,在这节课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有机地进行写字教学。

  教材的挖掘是我们年轻教师难以把握的内容,需要多钻研,多深入。从课文的教学重点出发,教学难点着手来理解课文。老师提出的问题精简,围绕中心,在学生回答中要引导和启发。我想,这一方面我还做的很不够,需要不断努力!

  当我们翻开色彩缤纷、凝结着编者智慧和汗水的教材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世界。每一篇课文都引领着孩子们去认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惟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不断地走进新课程,走进孩子。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2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一只渴望拥有朋友的小熊在云儿的帮助下在他的辛勤劳动下,将荒岛变成“漫山遍野绿叶成阴”,交到了很多朋友。告诉我们好的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教学中,我采用随文识字的发法,引导学生由生字到词语再到句子来学习,指导学生识字、写字、理解词意、朗读课文,一步一个脚印,自然扎实。

  这是一篇非常富有童趣的故事,所以我用生动的语言带学生走进童话故事。整个教学过程我始终为学生创设一种亲切的童话氛围,学生仿佛就是故事中的一员。说到小熊“孤零零”时,学生也难过地皱起眉头。当学着小熊问云儿时,学生仰望天空,显得那么着急。当看到“漫山遍野绿叶成阴”时,学生跟着一起露出了笑容。学生在故事中体会到了小熊的孤独,感受小熊的着急,分享小熊的快乐。

  本课要理解的词语有:孤零零、种呀种、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等,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我采用了适当的方法。第一段中主要理解“孤零零”。我先做了情感铺垫,让学生用“岛上没有( ),也没有( )”这样的句式说一说,从而了解小熊的处境,学生说得挺好的(没有树木,没有鲜花;没有小动物,没有果子)通过说学生就明白了荒岛上什么都没有。接着问学生:只有小熊住在那里,他会有什么感受?自然引出“孤零零”。然后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孤零零?”他们能理解孤零零就是孤单、寂寞、没劲的意思。为了更好地理解,我联系课文的语句,“你还从哪里也看出小熊很孤单?”,学生明白了不光白天想连做梦都想,可见小熊多么孤单寂寞。这样“孤零零”的意思学生自然是理解好了。在理解“种呀种”一词时,考虑到这个词语好理解,我只是将词语的意思蕴涵在过渡语中:为了让荒岛长满树,小熊早上种,中午种,晚上还要种,这就是“种呀种”,今天种,明天种,后天接着种,这就是“种呀种”。而是让学生想象小熊种树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体会小熊种的.树很多和种树时的辛苦。

  “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这两个词语意思相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于是我借助媒体,将抽象的变成直观形象的便于理解。我先让学生看图片,图片上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很多树)接着引导:树长得怎样?(高大、茂盛、绿油油、很多树阴)从而归纳这就是“绿叶成阴”。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是满山遍野?”通过看图和想象,学生基本上能理解,我作适当的引导和归纳:山前是树,山后也是树,山上是树,山下还是树,这就是“漫山遍野”。

  由于在课前没有在上课教室调试好多媒体计算机,导致上课时课件无法播放,又请相关老师帮助调试,耽误了上课的时间,影响了课堂效果。今后在课前一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3

  这是一篇情境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重要性。

  课文以小熊找朋友为主线,开始让学生先来到“荒岛”上,进入“小熊”的角色之中,初步体验小熊的“孤单、渴望朋友”之情。随着情境的不断发展,学生通过“怎样寻找朋友”即“亲自美化环境”深入体验:改善、美化环境对于寻找朋友的积极意义。最后,学生在各种小动物的角色扮演中充分体验到美好的环境给大家带来的欢快、愉悦之情。通过逐步层层体验,最终升华明理,知道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到底好在哪里,学生不难找出书上现成的答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小熊在岛上种呀种,种了很多小树苗。”

  出示在黑板上,种树很累,学生不难体会,再加以指导朗读。然后抓住小熊种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他在岛上都种了哪些树呢?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学生不难回答:“梨树、桃树、苹果树”等等,然后随着课文的深入,时间的推移,小树苗长大了,那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通过让孩子们看小岛的春景图,让孩子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发挥学生的想象,并把它连成一句完整的话。紧接着再让孩子们看丰收图,让孩子们感受小岛上丰收的喜悦,是一幅硕果累累的景象,放手让孩子们说一说,这儿有什么。在让孩子们进行口语训练的同时,明白好在哪儿。而不是简单的一句环境美就能明白就能理解的。

  看到这么美的.小岛,小动物们都被吸引来了,用各种不同的方式问小动物们为什么来这儿,同样从侧面体现是事事在在的,再一次让孩子们明白小岛吸引小动物们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这儿到底好在哪里。

  最后进行对比,这儿原来是什么样的?把荒岛和现在的小岛进行比较,让孩子们明白这一切来之不易,是小熊通过自己的劳动,智慧获得的,小熊真不简单!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4

  张桥中心小学 马英" target="_blank">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图景和思想感情不能充分地理解和感受。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形象的画面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愿望。

  《这儿真好》是一篇童话故事。在本课教学时,我先出示一幅荒岛简笔画(只有几块石头,没有一点绿色植物),然后指着“荒岛”图问:“你喜欢这儿吗?为什么?”话音刚落,许多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有的说“这儿没有花草树木。”有的'说:“这儿没有可爱的小动物,我不喜欢”;有的说“我不喜欢这儿,因为这儿人,太冷清了”;也有的说“这儿光秃秃的,不好玩。”

  这样给学生创设了“荒岛”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根据课文逐幅呈现“小熊、云朵、绿树”等画面,学生也逐渐进入所设之境。在学习句子“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为了更好地理解句中的词语,我又出示了一幅绿油油的树林图,学生通过画面,“漫山遍野,绿叶成阴”不用讲解自然就明白了。接着我再次吸引学生逐步入境:“你喜欢现在小岛上吗?请你帮小熊出出主意,使这儿变得更美丽。”顿时,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各种奇思妙想脱口而出:“我想帮小熊造许多漂亮的房子。”“我帮小熊栽上一些花”;“我想帮小熊造个游乐场,让动物们开开心心地玩耍”,接着,我让这些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在黑板上,构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最后让学生扮演小动物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小鸟等小动物来到美丽的小岛上嬉戏生活,让孩子们做小鸟,做小猴,做小鹿……然后让孩子们动手像小熊一样,打扮小岛,在说说、演演中充分地放飞孩子的想象,整体感知小岛的美丽,保护环境,渗透环境的教育已尽在不言中了。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5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让学生进行生动地创造。”在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时,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阅读需求,在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作了一些尝试,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一篇童话故事《这儿真好》。课文通过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让每个学生领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知道要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作一个环保小卫士。

  针对小学生特点,如果只是让孩子读课文,未必能对课文有什么深刻的体会,于是我在教学中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画有荒岛背景的画、有各种图片素材(如:小熊、各种小动物、树木等),同时也让学生自己准备了许多的素材,等上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改造书上的荒岛。

  上课时,当讲解完书上的内容,每个小朋友大概都能想象出来小岛的美丽景色之后,我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背景画,每个同学都自己进行设计,动手来改造荒岛。老师这儿也有一些材料,如果有你需要的,就可以到这儿拿,把它贴在你的小岛上。如果你还想到什么新的东西,也可以用水彩笔画在图上,比一比,看看哪个小朋友的想象最丰富。”

  了解了要求后,学生们开始安安静静的创作了。

  可在我巡视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两个小朋友嘴里总是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再说些什么,我走到他们身边,仔细一听,原来他们两个小家伙正在讨论如何设计呢!

  我问他们:“为什么要一起讨论呢?自己设计不好吗?”

  其中的一个同学看着我说:“两个人设计出来的才能更漂亮呀,我想不到的他想到了,他想不到的我想到了,我们还是一起动手做,这个荒岛才能更美丽呀!”另一个也不住地点头,表示同意。

  听到这里,我意识到原来小朋友们之间也是喜欢互相合作的,他们也认为互相交流、互相参谋、互相讨论后,得到的效果会更好。那何不如放手让小朋友们共同来创作呢,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呢!

  于是,我重新提出了要求:“请小朋友们结合成小组,每一组都拿出一张荒岛的背景画,小组集体讨论,共同设计和改造小岛。老师这儿也有一些材料,如果有你们需要的,就可以到这儿拿,把它贴在你们组的小岛上。如果你还想到什么新的东西,也可以用水彩笔画在图上,比一比,看看哪组的想象最丰富。”

  要求一改变,课堂气氛立即活跃了起来,学生们几个人为一组,热烈的讨论起来,有几个孩子还这儿指指,那儿指指,一副小小设计家的样子,真是的得意极了。讨论完后,他们立刻动起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长还对自己的组员进行了分工:设计小树的,设计小花的,设计小动物的……每个学生都是那样积极、主动,跟刚才自己设计时气氛完全不同了。由此可见,只有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教学效果才能更好。

  并且,孩子们在小组讨论探究过程中,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都获得不同的发展:既要懂得合理分工与相互合作的重要,也要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还要学会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总结和设计,使自己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得到理性升华,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意识。

  当孩子们完成制作时,我又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如果你们这一组的设计完成了,就可以贴在黑板上,我们来评一评,看看哪一组的小岛最漂亮、最吸引人。”此时,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既能强化小组的结构,又能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更认真、更投入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于是,各小组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把设计好的图画贴在黑板上,准备评比。

  等各小组贴好后,我又请学生自己选代表来介绍自己组的设计,然后,由全体学生共同来评价各组的作品。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评出了:“最佳环境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等几项大奖,并给获奖小组的成员颁发了“环保小卫士”的胸章,以示鼓励。获奖的小组兴高采烈,都说要把胸章保护好,坚持尽到“小卫士”的职责,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没获奖的小组也毫不气馁,纷纷表示要在以后的实际生活当中,把环境保护做得更好,争取早日当上“环保小卫士”。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并且对小组合作的成果,进行了及时地、准确地评价,孩子们的学习劲头更足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在本次教学中,我意识到,即使是低年级的小朋友,他们也喜欢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进行学习,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补充,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能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同学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

  在我们以后的教学中,更应该把“合作活动”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现的机会。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又促使学生从小“学会与人正常交往,学会与人共同生活”,为今后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还能较好地处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竞争与合作、班级授课与小组学习、特长生和潜能生之间的关系,为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探究性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把教师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同时,加强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实施学科综合渗透,增强实践环节,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6

  虽然是一节级部的比武课,可是我在思想上却非常重视,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给级部丢分。课前我们级部老师经常交流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初步确定了以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为重点的教学目标。争取让孩子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识字,认认真真地写字。留下充分的读书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读书,让学生经历读书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课文的处理,我们确定了一个重点段即第三段,因为这一段写了小熊的辛苦和辛苦后的成果——漫山遍野,绿叶成阴。为了让孩子理解这两个词语,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贴图的游戏,让孩子直观地感受荒岛的变化。为了突破孩子不理解小熊种树的辛苦这一难点,我还设计了从时间上,从环境的恶劣程度上对比强化,让学生感受到它的不容易。而为了让学生理解小熊刚开始的孤单寂寞,我们还选择了悲凉的音乐,在音乐声中渲染小熊的寂寞之情。而荒岛变美以后的情景学生非常理解,所以我们设计了让孩子表演这种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可以说,寇老师上得非常精彩,把我们的预设,她完成得非常好。所以我在第二次上的时候,保留了很多精华部分,比如第三段的处理,还有表演读的形式,以及高兴极了的说话练习。改进的部分就是把第一段的配乐改成了一首淡淡忧伤的`音乐,原来的曲子过于悲伤。同时我对课件的构图进一步加以完善,看上去更加清晰、美观。时间的安排上,我也尽量紧凑,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重点段的理解朗读上。

  上完课以后,我觉得对于第一段的处理,做得较好,老师有感情的朗读确实引领孩子进入了情境。贴图效果很好,时间上打得更紧。特别当学生体会不出小熊种树的辛苦的时候,我加以引导,早上种,晚上还种,今天种,明天还种,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管严寒还是酷暑,它总在种树,学生真正地理解了小熊的辛苦,才读得声情并茂。不足之处就是对456段的处理过于简单,总结也有点仓促。这都是预设不够的原因。今后我将加以改进。

  对于低年级的课,自己慢慢找到了一点头绪,我以后坚持读——写——讲——悟。也只有通过级部研讨的方式,自己才会进步得更快!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7

  1、良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所以在这一课的开头,我先说:“小朋友看见过岛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岛。”多媒体出示两个“岛”图,问:“你觉得这两个岛怎么样?喜欢它吗?为什么?”接着进行说话训练:第一个岛上没有没有没有。

  结合学生说的老师说:“像这样的岛,就叫做荒岛”。相机出示词语“荒岛”,让学生读准确字音。接着老师指第二个岛,问:“那这个岛呢?你们喜欢吗?为什么?”“如果让你去岛上玩一天,你准备去哪一个岛呢?”学生结合图说说第二个岛的美丽之处。这时候,老师小结:“是啊,看着这样的美丽的小岛,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说……”引读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这儿真好让学生由衷地赞美一下,指导学生读好课题。随后老师过渡:“小朋友,这两个岛其实就是一个岛呀,这个荒岛怎么会变得这么好的'呢?那得感谢一只小熊,是它改变了荒岛的模样。”(贴出小熊的图片)“那小熊为什么要改变荒岛呢?是怎么改变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整个导入的过程是那么的自然,通过两个岛的比较,让学生说说两个岛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喜欢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绿岛,由衷地发出赞叹声,“这儿真好!”导入了新课的学习。

  2、创设良好情境,提供自由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由此可看出,创设良好的情境,提供轻松、和谐、愉快的空间,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有利于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

  在本课中,从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了“荒岛”和“绿洲”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荒芜人烟”的小岛和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绿洲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之中。正是这种开放的空间,使得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创造力得到充分地呈现。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8

  这课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朗读训练。课文较长,因此在指导朗读方面要花较多的工夫,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可以以小熊找朋友为线索指导细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抓住“孤零零”这个词语,让学生想象小熊住在荒岛上的情形,体会“孤零零”的感受。第二、三自然段则是感悟小熊种树的辛苦,感受小岛上发生的变化。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小熊多么着急地想找个朋友啊,谁来着急地读一读?引读:我们现在都是小熊了,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连忙问:“——”(指导读出着急找朋友的心情)第四、五、六自然段无需多讲,可放手让学生自读和分角色朗读等。学生分小组分别做小鸟、小猴、小象、小鹿,师读旁白(可以自由选择角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上文,把小熊一个人孤零零的情景和小动物们都夸这儿真好,纷纷住到了小岛上的情景相对比,来加深体会,感受小熊的惊喜心情。可以通过听学生的.朗读,看学生的表情判断学生是否感悟。

  教材的设计是我们年轻教师难以把握的内容,需要多钻研,多深入。从课文的教学重点出发,教学难点着手来理解课文。老师提出的问题精简,围绕中心,在学生回答中要引导和启发,把孩子的思维引入到老师的思路上来。我想,这一方面我们还做的很不够,需要不断努力!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9

  一、创设良好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动画的演示,创设了小熊找朋友的情境,提供轻松、和谐、愉快的空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动画演示,创设了与课文相和谐的情境。随着一大片树林的呈现,学生渐入佳境,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各种美妙情景随之而来:小草、鲜花、小河、果树……学生来到荒岛上,进入小熊的角色之中,深刻体验小熊的孤单、渴望朋友之情。懂得寻找朋友与植树造林之间:改善、美化环境对于寻找朋友的积极意义。

  最后,学生在各种小动物的角色扮演中充分体验到美好的环境给大家带来的欢快、愉悦之情。(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正是这种良好的情境,使得学生思维自由飞翔,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通过逐步层层体验,最终升华明理,知道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我把读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点燃了学生的读书热情,适时自读感悟,全身心地投入读书活动中。借助学习背景,扮演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通过角色体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完全融入了情境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全体学生投入其中充分参与活动,才能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独创性充分显现。

  三、在品味词语中训练语感。

  词是语言文字的最小单位,表达一定的意义且能独立运用。理解词语是理解感悟文本的基础。训练学生品味词义,领悟词情,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感受用词的准确生动,是训练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孤零零”、“种呀种”、“漫山遍野”、“绿叶成阴”、“高兴极了”等词语的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或创设情景,或朗读,或表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小岛环境的变化、小熊的心情变化。

  四、生字教学太过于仓促简单了。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10

  1、创设良好情境,提供自由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由此可看出,创设良好的情境,提供轻松、和谐、愉快的空间,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有利于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

  在本案例中,从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了“荒岛”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随着“小熊、云朵、绿树、一大片树林”的逐步呈现,学生也逐渐进入所设之境,同小熊一起从“孤单”到“渴望”,从“渴望”到“寻找”,直至“动手美化小岛”,最终“迎来各种小动物”,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之中。正是这种开放的空间,使得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创造力得到充分地呈现,各种“奇思妙想”和“活泼生动的角色表演”等都极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角色表演,充分体验。

  情境教学中有多种创设情境的具体途径,其中之一是角色扮演,体验情境。

  在本案例中,学生一开始先来到“荒岛”上,进入“小熊”的角色之中,初步体验小熊的“孤单、渴望朋友”之情。随着情境的`不断发展,学生通过“怎样寻找朋友”即“亲自美化环境”深入体验:改善、美化环境对于寻找朋友的积极意义。最后,学生在各种小动物的角色扮演中充分体验到美好的环境给大家带来的欢快、愉悦之情。通过逐步层层体验,最终升华明理,知道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本案例中,从“设境激趣”到“入境激情”,直至“升华明理”,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入境激情”一环中,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完全融入了情境之中,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做必要的引导、点拨与评价,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实践证明: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全体学生投入其中充分参与活动,才能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独创性充分显现。

  4、课后设想:

  (1)《这儿真好》第一部分的句式训练:有老师评价说,我在把孩子往我预设的方向拉。(课文的第四、五节的学习中,有这样的句式:一只小鸟飞来了:“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远处的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也都划着船来了“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在这两个相似的句式中我想插入了一个把两句并成一句的句式的训练。让

  孩子们通过学习明白,如果我们说几句类似的话,可以说合起来说得简短明子些。)我在把孩子往我预设的方向拉。“我拉得过了。最后,读完了课文以后,我想让孩子们不仅能说出:这儿真好,是因为小熊的努力让这儿变得真好。更想让孩子们细心地读课文,能发现:其实白云的办法也真好,还有有朋友的生活真好等等,试着让孩子们学习多元化地学习课文,思考问题。不过,孩子们不能达到这一步,可是我却像老牛拉货车一样,拼命地拖着、拉着,以至于让课堂上了我”涨红了脸。

  (2)、由扶到放,展开想象。课文第四、五自然段,通过一只小鸟发现这个由荒岛变成绿岛的一个地方,引来许多小鸟和其他小动物来到这里,我觉得是一个由点到面的写法。通过小鸟的话,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展开想象,其他小动物来到这里会说些什么,紧扣课文,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11

  《这儿真好》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儿好在哪里呢?怎么让学生体会到“这儿”的好呢?在课堂中我采用了情感体验法、图文结合法、品词析句法来让学生感受。

  首先,让学生将自己设身处地地想象成小熊。屏幕上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小熊独自生活在荒岛的情景,适时引导学生交流“荒岛上没有_____,也没有______。”看着图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了小熊交不到朋友时的孤单寂寞。既而抓住“孤零零”一词细细品味:小熊真的很孤单;他真的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小熊多么渴望拥有朋友啊!从而更加体会出小熊希望有朋友的迫切愿望。

  在教学第二、三自然段的时候,“漫山遍野绿叶成阴”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我紧紧围绕图片帮助学生感悟:时间慢慢过去了,一年、两年,这小岛变了样(图片出示)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岛上都是花草树木;岛上山清水秀,环境变好了……此时引导学生再看图:小岛的前面是树,后面是树,左面是树,右面是树,这就是“漫山遍野”。继续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树长得怎样?学生一下子就能看出树木长得很高大,树叶茂盛,这就是“绿叶成阴”。学生在边想象边看图中理解了词语,读好了句子。当学完这两个自然段时,把荒岛的原来和现在的图片作比较,让学生给现在的小岛取个名字,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了起来“彩色岛”“欢乐岛”“美丽岛”“绿色岛”。原本是没有绿树没有花草的荒岛,在云朵的帮助下,在小熊的辛勤劳动下,现在变成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多美的一个小岛啊!在比较中,在回顾课文语言文字中,学生的朗读就更有味了!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12

  《这儿真好》是以小熊为主人公的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绘画的方式来理解故事。让一位女孩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小熊,于是在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的时候,了解到小熊是生活在荒岛上的。就是黑板上画了几座山,上面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然后就这样启发学生继续读故事,谁能为小熊找朋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学生非常积极的读故事,在几分钟这后,由四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为小熊的“荒岛”进行了环境改造。

  这四名同学在这“荒岛”上添加了“漫山遍野”的植物,有高大的树木,有翠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朵,天空中还飘着几朵白云!虽然我们只是在黑板上用白色的粉笔描绘着,但在我的眼中依然是五彩缤纷的一个小岛。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使学生进入“小熊”的角色之中,通过亲自美化环境来寻找朋友,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改善、美化环境对于寻找朋友的积极意义。这样的`方式是我从网上课堂中学到的,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运用的。经过一堂课的来看,这样的课堂效果很好。在绘画中理解了故事情节,使故事的寓意也明了化。

  但学生在朗读方面还需要加强。对朗读的指导要细化。朗读过程中,一些学生不会断句,没有节奏,读书有拖腔,添字少字的现象,这与平时的训练有关,对于比较长的句子要指导学生做好停顿,要提醒学生看着书,认真读。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13

  《这儿真好》这篇课文课后习题三是:“这儿真好!”想像一下,说说这儿好在哪里。在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画画贴图的方法引导孩子们感受荒岛变绿岛,小动物们在这里快乐地生活,从而体会这儿的“好”。

  我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先发给各组画有荒岛背景的画,还有各种小动物的贴图,有小鸟、小猴、大象、小鹿、小熊……然后请孩子们画画几年后的小岛。孩子们在荒岛上画上了很多树,还有小草以及五颜六色的小花,绿树丛中,再贴上各种小动物。接着,我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通过画画想像,不仅明白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意思,也感受够到了小动物们在这里生活的快乐。小鸟开演唱会,其他小动物都来听;顽皮的小猴在树枝上荡秋千,捉迷藏;小象用长鼻子给小伙伴们洗澡;小动物们在开森林运动会,小鹿得了跑步冠军……孩子们的眼中,这里俨然已经成了小动物们的乐园,这儿怎能不好呢?

  把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形象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的内容表达出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将作品展示出来,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14

  初次听邢老师的课,感觉煞是舒服。沐浴在她的软言细语中,感受到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对学生的耐心与爱心,心中恍然:怪不得学生都喜欢邢老师。

  邢老师的课,宛如涓涓细流,慢慢地流淌,那么顺畅,那么自然。从一开始的复习检查,到新课的学习,直至生字的教学,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十分简洁、紧凑。课堂上,精美的课件,可爱的贴图,漂亮的板书,犹如一根无形的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着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在理解重点词句上,邢老师的做法值得我学习。如对“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理解,老师没有过于累赘的语言,而是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出所看到的景象,然后用简洁的话总结“瞧!从山脚到山顶,这儿、那儿,岛上的每一处都是绿树,一棵挨着一棵,这样的'景色就是“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可谓水到渠成!

  邢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在指导时也采用了多种手法。在读“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

  许多朋友在一起玩”这句话时,要求学生读出小熊的孤单。邢老师先让学生想象荒岛是什么样的,再通过小熊的梦进一步感受小熊的心情,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读得非常到位。在读小鸟说的话时,邢老师让学生进入角色体会:你愿意做小鸟吗?学学小鸟的动作,一边飞,一边说。好几个小朋友边做动作边朗读,都得得非常好。

  一(4)班小朋友非常聪明、可爱,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小朋友都能做到大方、自然、声音响亮,可以看出邢老师平时对这方面的训练是非常严格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最后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老师在范写生字的时候,是否应把田字格画得较高一些,这样不至于在范写时挡住学生的视线。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15

  《这儿真好》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则故事内容浅显,不过要让孩子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我觉得还得从故事着手,慢慢理解、体会。这个理解还得从“好”与“不好”上做文章。

  一、图文结合,明白荒岛前后变化之“好”与“不好”

  首先,让孩子们观察两幅图,即植树前的荒岛与植树后的众多朋友生活在一起的小岛之景象,让孩子们说说两者区别,孩子们一看就知道荒岛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而后者则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我让孩子们说说,你喜欢哪幅图?为什么?不用说孩子们都喜欢后一幅图,理由是充满生机的小岛是小动物的家,小动物们都喜欢把家安在有树的地方。通过观察图,孩子们初步认识到了有树与无树的小岛的“好”与“不好”。

  其次,通过学习故事,让孩子们从字里行间寻找描写荒岛前后变化的句子,孩子们不仅找出了荒岛样子的变化,同时也找出了小动物数量上的变化,还有小熊的心情的变化。让孩子们反复读这些变化的句子,接着问孩子:荒岛上为什么有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好吗?好在哪里?孩子们从图与文中明白了植树给荒岛带来的惊人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好处:景色变美了,朋友变多了,小熊心情变好了……

  二、联系实际,感悟环保对于生存的环境之“好”与“不好”

  在教学完故事内容之后,我让孩子们总结课题“这儿真好”,具体好在哪里。孩子们一一作了表达。接着,让孩子们走进生活实际,反映一下自己家的.周边环境,孩子是真实的,他们中有的告诉我:周边都设了垃圾箱,邻居们都很爱护环境,垃圾都及时扔进了垃圾箱;有的告诉我:周围很脏,特别是小河里,水已经浑浊不堪,到了夏天还会发出一股臭味;有的告诉我:周围环境不行,大家都喜欢把柴火堆在屋前屋后,到了夏天虫子很多;等等。孩子们说的很带劲,趁热打铁,我问孩子们:你希望有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孩子们一一发表了自己的想法,都是希望生活在一个清洁的、安宁的环境中。我又问孩子们:那怎么才能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呢?孩子们通过讨论,表示每个人都要爱护周边的环境,要学会约束自己,做一个有素质有修养的人。在这样几个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下,孩子们对环保的重要性已经很明确了,同时他们也懂得了如何做才是环保的表现。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这儿真好》的教学反思03-03

《这儿真好》的教学反思15篇03-03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15篇03-21

《这儿真好》教学反思(15篇)03-21

《这儿真好》说课稿08-03

《这儿真好》说课稿05-06

这儿真好教案03-08

这儿真好的教案03-07

《这儿真好》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