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程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程教学反思1
《体育世界》是一个综合的开放单元,为体现综合性的特点,我将识字,口语交际和情感体验这三个层面的内容以“体育”为主线串联起来,进行有机结合。由于本节课是一节综合性的开放识字课,这就奠定了本课的教学基础一定是民主开放的'。在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了四个方面的开放性: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表现为多渠道收集信息,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了一些课外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如:有关奥运会知识的收集等。
(二)、活动过程的开放性。教学过程采用游戏闯关的方式,用“游乐园的门票”、“争分夺秒——贴一贴”、“开心分类”、“记者行动”,这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三)、教学方法的开放性。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识字方法,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并且创设游戏活动情景,让学生玩中求学,乐而好学。
(四)、学习形式的开放性。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识字,当小老师教大家学生字。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贴词卡,合作给体育运动分类。在读懂短文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以小记者的形式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寻找采访对象。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课程教学反思2
一节课下来,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1、方法指导,让学生形成能力
在教学实际中,为了避免面面俱到,在学习井的古老后总结学习方法,了解井水特点则通过学生的读加以体会感悟,来体现教、扶、放,让本节课学习课文抓住重点句展开具体叙述的写作方法得以实现,这样也做到了重点突出。
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不是老师牵着学生学习。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总结了学习方法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中一井水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这样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时独立运用和巩固学到的方法,逐步形成学习能力。
2、用“心”读文,让学生读中感悟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传达的是作者炽热的情与爱,只有读才能把作者深刻的情感挖掘出来。我在指导朗读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拥有自主阅读的权利,让学生在动态的感悟过程中学会阅读。在精读感悟井水的“清”“甜”“凉”这三个特点中,允许学生“各取所需”自主阅读,这样就解放了学生读什么的权利。在学生各自进行了独立感悟后,再引导学生展开全班的交流,这样的交流让师生彼此间在聆听与诉说中再次进行深层次的'感悟,使阅读这一动态感悟过程走向深入。每一个特点都让学生做主讲人,上台感悟各自的感悟,在聆听与诉说中使模糊的感悟走向清晰、浅显的感悟走向深刻、片面
的感悟走向全面、错误的感悟走向正确。 这样,学生通过调动生活的积累来品味语言、感悟语言,使文字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画面,为之动情;通过读使学生内心的情感得到释放;又通过读出自己的感受赋予作品以生命,沉淀下来,变成他们自己的语言,积累下来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
3、读后仿写,让学生学会运用
语文学习的规律也是一个从积累到运用的过程,语文的学习,人文素养的培养无疑是在量的储备中逐渐形成。读写结合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理念,在学习完井水的三个特点后,小结这部分的写作方法,先概括,后具体,先总写它的特点,再举事例具体加以说明,然后激励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出示内容提示,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模仿本文的写法,从文中想开去,想到自己的观察到的内容,然后表达出来,体现了从学方法到用方法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如:课堂时间调控还不是很好,导致后面学习时间比较仓促;缺乏针对不同学生的评价性的语言;教师课堂应变能力还是较差,没有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方法不够灵活等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示范、服务,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与文本间切实实现自然、和谐、平等的对话,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领悟
课程教学反思3
在趣味化学表演会上,有一个同学制作的酸碱花最引人注目。这簇花五颜六色,有红色的、浅橙色的、浅蓝色的,等等。这些花之所以讨人喜欢,并不是因为它的美丽鲜艳,而是由于它的特殊性格,因为对酸碱的反应非常灵敏,所以人们送给它一个美称——酸碱花。别看这簇花没有芳香,可是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它能及时无误地告诉人们空气是否被污染,准确地显示出空气的酸碱度来。你要不信,请看这簇花的制作者的表演吧!只见他手里拿着喷雾器,向花束喷去,当喷出的.雾落到花上时,花的颜色全变了:大红色的变成深蓝色的,浅橙色变成粉红色的,浅蓝色变成淡红色
过一会儿,这个表演者又拿起另外一个喷雾器,再向这些花喷雾时,又出现了另外的景象:洁白的花变成了鲜艳的玫瑰红,粉红色的花则变成了闪闪发亮的黄色,深蓝色的花又恢复了其艳丽的鲜红,淡红色变成淡蓝色,棕红色变成浅蓝等等。真是变化多端,美不胜收。
亲爱的读者,你知道这束酸碱花的奥秘吗?
原来,这些纸花都分别浸在如下的化学药品中:石蕊、酚酞、甲基红、甲基橙、刚果红。然后取出晾干,就成为五颜六色的酸碱花了。浸刚果红的纸花是大红色,浸过甲基红的是浅橙色,浸过石蕊的是浅蓝色,浸过甲基橙的是黄色,而浸过酚酞的是白色。浸过的这些化学药品都是人们通常所称的指示剂。这些指示剂会随溶液的酸碱性不同而变化其颜色。表演者第一次喷出的是浓度为0.2%的稀盐酸溶液。第二次喷出的0.6%的烧碱溶液。
嘿嘿,任何花都对酸碱过敏。
课程教学反思4
《瑞恩的井》叙述的是一位加拿大的6岁男孩得知非洲儿童饱受苦难、面临死亡,而70美元可以帮助他们打一口井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到了这笔钱,后来他得知这笔钱只够买器材,打井却远远不够,因此他继续努力并寻求媒体的帮助,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人……两年后,他来到了非洲,看到了他的那口井。至今,由他发起的募捐行动仍然在全加拿大进行着……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瑞恩的爱心、决心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个人。课文弘扬了一种善良、博爱的精神,一种真挚的想以个人力量拯救世界的态度。
学生对非洲缺水的现象并不是很了解,《瑞恩的井》一文,要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这句话有很大难度,“痛苦的社会”指的是什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他们难以想象和了解非洲人民缺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事物和水,饱受饥饿、疾病的折磨,甚至面临着死亡的苦难,这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太远,所以理解起来很费力。因此,我课前让学生搜集非洲的一些资料,对非洲人民的生活有个初步了解,在导入新课时,我还出示了一些非洲的画面,展示一张关于“手”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非洲人民生活的艰辛。随后又出示一口井的图,使学生知道井对非洲人民是何等的重要,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根据题目质疑,把学生的'问题经过筛选,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效果较好。
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梦想是怎样实现的?”这一环节,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可以指导学生该如何阅读文章,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在阅读中画出了重点词句,养成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在本课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这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在教学的把握中没有充分的让学生去说,老师的话较多,虽然让学生充分地朗读了,但是在读的过程中没有指导学生如何去读,也就没有教给学生一种方法。
课程教学反思5
1、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做到了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环节简练明快。课堂伊始,以学生畅谈理想导入教学,激发兴趣。接着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写作思路。进而抓住联系,明白人物之间是通过破除迷信这件事联系起来的,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2、能启发学生从西门豹对巫婆、官绅头子、众官绅说的话中体会将计就计办法之巧妙。还让学生根据板书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西门豹是以客气的话为理由惩治恶人,而且还懂得了“将计就计”的真正含义,此环节的设计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3、在探究过程中采用四人小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时间比例的分配比较恰当。
4、教学中设计的板书起到了多种作用,达到了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
课程教学反思6
今天,我学习了《新课程教学反思的问题与对策》深有感触,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途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揭示了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我国著名教育 家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大学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反思,是汲取经验教训的最有效手段。是使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而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反思,本身就是专家型教师的一个普遍特征。新课程强调教学反思:一方面,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反思越来越被广大学校、教师所关注和重视。我们一线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以期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然而,并不是每一位教师对 教学反思都能准确把握,我就是这样,我在当前的大学实践中,教学反思存在着一些问题。1、 不愿反思 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2、 无效反思
无效反思即无成效的反思。反思不深刻。反思效果低效,甚致无效。大量的'反思只停留在对一些大学、教学现象的描述上,而对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教材的运用、学生综合能力的变化、今后教学的影响等方面的思考却不是很多。也有些 只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而从根本上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作深层次反思。3、 重教学方法,轻教育观念。主要表现为反思的范围很狭窄,反思的层次也很低。4、全面而不深刻、零散而不系统
就是内容方面较为全面,从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今后改进等角度进行论述,所有的教学反思都转来转去离不开同一话题,套话空话连篇,显然过于机械化、模式化,而且这种遍地开大学、面面俱到的反思往往因时间、精力的有限,而缺乏具体性、针对性、鲜活性和深刻性。今后努力方向:
1:端正思想,明确反思目的。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以便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反思中谈到的优点与不足,都是积累的资料、研究的素材,不应该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依据。教师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反思课堂,并且要用学而不厌、从善如流的态度听取同行的意见,收集教学信息,将同行的意见和自己的感悟一并写入教学反思中。2:提高认识,勤于反思。首先,要提高认识。一方面,教师自身的发展离不开教学反思。教师反思能力的养成是确保教师不断再学习的基本条件。教师在个人反思或集体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个人或他人的优缺点,从而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的动机。另一方面,新课程本身的发展需要教学反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任务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实验、不断完善的体系。教师是改革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过程中来,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其次,要勤于反思,坚持反思。目前,农村教师的课业负担普通偏重,这是不争的事实。一名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同时任教几个学科的情况还比较普遍,但这不是回避教学反思的借口,只要想在业务上有所进取,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就能找到时间进行反思。教师不仅要有反思的意识,还要经常性地认真总结经验,把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一些想法、做法、体会、感受等用反思日记或问题单等形式及时记录下来,逐渐积累资料便于今后对比、分析、总结。3:加强学习,掌握反思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反思能力。教师的反思能力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自我监控能力,就是对专业的自我检查、判断、评价、设计的能力。二是教学监控能力,就是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对象和过程进行计划、安排、评价、反馈、调节的能力。
课程教学反思7
《梅花魂》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情,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设计中,我力求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力求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感悟:
一是让学生弄清外祖父为什么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而且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类的句子,就流下眼泪。从中让学生懂得,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熏陶,也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二是弄清外祖父爱梅花、送梅花图和爱祖国之间的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我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读外祖父关于梅花的一段话懂得,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他把梅花看得比什么都珍贵。
三是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都引导学生抓住外祖父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便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本单元读写例话提到的要求。四是课后的作业安排了续写故事,体现语文课既练了读又练了写,读写结合。这是我的'教学设计和设想,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地方是不如人意的。如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没作深入的引导与肯定;在拓展的环节中,深度不够;课堂气氛还是不够活跃,显得有些沉闷。
课程教学反思8
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和自已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对于美也有感觉,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很了不起,老师要多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去发现。可见课堂气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犹为重要。
一、趣味游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自学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集中也易分散。我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需求及年龄特点。
让学生具有很好的评价能力,同时能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发自内心地欣赏他人,但由于在课堂有宽松的氛围,学生谁想说就说,在学生个人展示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很想表现自己,树立学习自信心。
小组合作读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可让学生体验到把数学学习应用到生活的乐趣。
小组同学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当好小老师及监督员的角色,公正地为小组成员判断其做题是否准确。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需求及年龄特点。订正,形成生生互动的学习局面。
二、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富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堂上交流,让学生体会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后的快乐,并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在问大海问题时,说得精彩纷呈,兴趣盎然。这制造了课堂的热源效应,打通了课堂的壁垒,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生的知识面不宽,对任何事物都有有很强的求知欲,同样他们对大海充满好奇,想揭开大海神秘的.面纱,在向大海提问中,学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
三、 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法习惯。问一问,你是怎样学会的。既巩固基础,又初步放手让学生自学。
不足: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到学生自己各自喜欢的学习方式都很有特色,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对于知识早就会了,可在做的过程中,却没有做对,个别同学好的习惯还未正确形成。
课程教学反思9
一、对地理新课标的反思
地理新课标不仅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中有大量的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二、对地理教学设计思路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经常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自己的预期设计有比较大的差异,课后分析,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过于理想化,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针对学生认识现状和接受能力以及当时的教学情景,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效益。
比如在地球运动中,如何处理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影子的长度和方向时,我不可能把学生带到教室外教学,一是难以驾驭和控制,二是学生受干扰因素更多,更不利于我完成教学和学生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四个学生参加到我的设计材料中来,一个同学作北回归线,一位同学作南回归线,一个同学作移动的`太阳,一个同学作地球上任一点的物体,让同学们一起观察以下几种情况:1、当这个点在北回归线以北时,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移动时影子方向如何?比较在南北回归线时,何时影子更长?2、当这个点在南回归线以南时,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移动时影子方向如何?比较在南北回归线时,何时影子更长?3、这个点在北回归线到赤道之间时,太阳在南北回线移动时影子方向如何?比较在南北回归线时何时影子更长?4、当这个点在南回归线到赤道之间时,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移动时影子方向如何?比较在南北回归线时何时影子更长?通过学生观察分析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出正确结论,最后我请学生自己来归纳结论,这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更好,并且能够很好应用。
三、对地理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师的反思也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我们要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去反思去分析,怎样才能更合理的促进学生内在素质的发展,怎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比如我在讲交通运输中的点时,我没有用教材中的材料,而是以我们县三大汽车站为例,以过去的区位与现在的区位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白汽车站的区位选择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同时提出我镇规模扩大和两大交通干道的建成,又将如何影响我镇汽车站的区位呢?又该如何布局才更为合理有效呢?
我认为,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教师对教材的全面把握,教师还必须有较高的教育和研究能力,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控制能力,并有利于展开教学、通过创造性思维的课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对教学过程有充分的估计,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分析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这一系列要求使地理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充实、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校内外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
四、对自身教学的反思
反思自己:是否有亲合力;是否有正直的品质、开阔的胸怀、丰富而细腻的感情,果断的决策力和创新能力。现在很多教育专家都在呼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这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学生沟通,才更能了解她们所思所想,更能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和现状,才更利于我们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所以教师更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品质在该与自己的身份相符,只有这样才能令学生信服。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民主的相处,你会发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你配合是格魅力,是否能够吸引学习融入到你的课堂。
五、对地理教学反馈的反思
地理是实践性和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完成新课标中规定的三维教学目标,除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教与学之外,目前反馈最主要来源于练习,练习也是一种再学习的过程。通过练习,不仅可以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反思教师给学生的地理作业是否是科学的,多样的、开放的,是否对学生终身能力发展有帮助。因此作业反馈要注重对学生地理技能和方法的训练和培养,正如古语所说“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
课程教学反思10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散文《荷花》。课文描写了公园里盛开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有各种各样的姿态以及我看荷花时的感受。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朗读感悟,体会优美的语言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文章语句优美,充满想象,让人读后能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二、抓住留白,指导想象说话
这节课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课文的留白进行写话指导,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1.对第二小节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我进行了这样的写话练习设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利用这句话中的两处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感受白荷花的生机勃勃,充满灵气。学生的回答十分的精彩,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向人们展示自己美丽的样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要呼吸大自然新鲜的空气......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有这么丰富的想象,让我感到欣慰。
2.第四小节中还有一处留白:“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号,问学生,还有谁会告诉我些什么?提醒学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时间和地点的特点,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回答:“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她要为我授粉。”“小鸟飞过来,告诉我,今天早晨它看到的事情。”“一只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告诉我在池塘游玩的乐趣。”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这节课,我借助美丽的范文,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受到熏陶,收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双赢的效果。但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课堂教学中,点拨语、评价语等语言设计,还不够到位,必须好好斟酌,应该更有针对性。今后要努力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课程教学反思11
刚走出教室,哼着小曲来到办公室,心情特别好,那是因为在刚才的教学中,我深情并茂的讲完了《丑小鸭》这篇文章,这篇课文是从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改编的。教学中学生也积极参与,大胆地发表自己想法。平时不爱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这节课出乎意料的频频举手,问题回答的也都在点上,由此看出学生的学习兴致特别高。这堂课能收到如此甚好的效果,是因为我课前做了大量的充分准备。从导入到教学过程我丝丝紧扣整个课程环节、课文中心以及童话故事的教育意义。
导入时我让学生讲讲自己熟悉的童话故事,教室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有的说卖火柴的小女孩好可怜哦,有的说我听我哥哥说皇帝的新装也蛮有意思!我一下子就纳闷了,他们怎么知道的?问问之后,原来是电视上看到的,我欣喜之余,很自然的走入了课堂,学习今天的.童话主角:丑小鸭(板书课题).
“读”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师范读——生单读——生齐读——组赛读,经过一系列的朗读训练后,基本达到了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的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目标。接下来在生字的识记上也很轻松,因为昨天的家庭作业就提前把生字写了五遍,我只是重点讲解了几个容易写错的字.
在理解课文的时候,我为学生插上了一双想象的翅膀,注重学生个人情感与课文情感的统一。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提出问题“大家在欺负他的时候会怎么说?怎么做?”让学生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从而融入课文情境;“丑小鸭在树林里还会受到谁的欺负?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孩子们设身处地地去想象当时的情景,去想象丑小鸭的心情,去想象丑小鸭当时那种孤独的境遇之后,他们的心与丑小鸭贴得更近了;在读完第五自然段时,老师动情地说:“面对昏倒在冰湖上的丑小鸭,如果你就在他身边,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 ?”孩子们的心显然被深深打动了,有的说丑小鸭太可怜了,如果我看见了,我一定收留他,有的大声鼓励丑小鸭坚强。学生们纯真的心灵与“丑小鸭”的美好心灵产生了共鸣,他们体会到了文章的情感,初步体验到了人生的真谛。
在教学快结束的时候,我这样引导:“面对种种困难,丑小鸭坚持不放弃,艰难地活了下来,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学完这一课,你一定有许多话对课文中的人物说,你想对课文中的谁说些什么?”这一开放性问题,再一次拨动了孩子们心灵的琴弦。有的孩子对欺负过丑小鸭的人说:“你们不应该看不起别人,说不定,以后别人比你更出色呢!”有的对农夫说:“谢谢你救了丑小鸭,我以后也会像你一样帮助别人的。”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再一次与教学目标相吻合。这样就达到了童话故事的教育意义:尊重他人,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等等。
课程教学反思12
孩子们对燕子并不陌生,分开的尾巴,尖尖的像一把剪刀。燕子们从南方赶来增添了无数生机,孩子们自然对这活泼机灵的鸟儿不陌生,反而更多了一份亲昵,这可为上好这节课打下了良好基础,为此我信心百倍。果然不出我所料,开课就很顺利,孩子们对题目就很感兴趣,舒适的空调火车居然装了一车燕子,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小小的悬念一产生,兴趣随之而来,我和孩子们一起走入了这个和燕子有关的感人故事之中。
本课的教学目标很明确,一颗爱心贯穿全文,就是要让孩子们从故事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人们为保护燕子所表做出得博大爱心。因此课堂上我所设计的环节并不是很多,主要采取以读促情的方法来达到预期目的。学生也在我的逐步引导之下感受、领悟,从而上升到情感。当燕子遇到了麻烦,濒临死亡之际,孩子们读起来语调低沉,似乎被这恶劣的环境感染,心情非常沉重。于是有孩子说:“这天气来得太突然,小燕子一点准备都没有,真是没有想到它们就要死了”。有的说:“小燕子能吃的昆虫都冻死了,它又冷又饿,再加上飞了那么长时间,真可怜啊!童心的善良由此可见一班。此时,孩子们对燕子的爱蒙上了深深的同情。难道眼看着燕子就这样死亡?紧接着我话锋一转,瑞士政府马上采取措施,孩子们欢呼雀跃,看着他们的高兴劲,我迅速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政府决定,好好读读。
读后又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出怎样代表瑞士政府去向人们呼吁,现场直播。孩子们有的当播音员,有的当电视主持人,热情洋溢且激动万分地向人们呼吁倡议:救助燕子吧!不同的话语表达了同样的心境,甚至于有的孩子并不是呼吁,而是告诉人们这世上如果没有了燕子,生态的'平衡将会遭到破坏,害虫将无法消灭……此处的教学将孩子们对燕子的爱上升到了环境保护的层次,真是一个突破,我分外高兴,孩子们的表现真棒!这也是我在教学之前所没有想到的。随之而来的就是怎样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即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我主要来抓重点动词送到、走出、冒着、顶着、踏着、四处寻找。反复朗读来感受。
孩子们从那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人们寻找燕子的焦急,体会到了人们不畏严寒的高尚品德,从小贝蒂在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中的寻找都深深体会到了瑞士人民对小小燕子的真挚热爱!此刻我并没有要求学生按着课文顺序来一段段地读,而是让他们选择自己最感动的句子或段落来读,不需要我强加给他们什么样的感情,孩子们已经读得声情并茂,因为他们已被爱深深感动!列车开动了,燕子要走了,带走的是一颗颗浓浓的爱心,留下的是人与动物的永恒友情,最后我留给孩子们的只有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得救的燕子,你是什么心情,你会说什么?你还能继续讲吗?”这正是这个感人故事所要呼吁的主题,孩子们悟出来了:亲爱的人们,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人与动物是朋友,应该和谐相处!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护这些小动物,而不是去伤害它们。
课程教学反思13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有如下几点反思。
1.关注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要求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本节课中,我同时也关注了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如让学生大胆表达、主动发现同伴或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在基本理解难点的基础上,着重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知道如何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等,既注重了过程与方法,又重视了知识与技能。在每个学生利用正方形纸片自己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再全班交流探讨出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加强巩固,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方法。
2、注重操作的实效性
学生动手折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现加法算式,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借助图形直观地理解算理。因此,在这节课中,我给了学生比较长的时间独立操作和思考,让他们自己通过动手动脑解决简单的问题,从而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注重学生是课堂主体
我在备课时,考虑到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在课堂中,我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协助者,引导和协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解决问题,最终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课程教学反思14
《赵州桥》一课着重介绍了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为了切实落实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渗透到每科的教学中去,配合我校开展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我一改往日传统的逐段分析、讲授的教学模式,在《赵州桥》一课上大胆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达到多方位训练的目的。
一、收集资料,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前,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让全班同学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赵州桥或其它一些桥梁的资料。可查找课外书籍,上网查询等,并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以待上课教学时用。
这一次的课前预习,我一改往日的让学生做单调的查字、组词等练习,而是尽可能地去收集自己所需的材料。看科普书、上网等都是孩子们喜欢做的事,于是,我就投其所好,通过这些渠道将资料收集好,并加以整理、归纳,无形中就给了他们课外阅读、分析归纳能力的锻炼。
二、质疑解疑,轻轻松松学习课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教学时,一开课,我就说要带他们到赵州桥去玩玩,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赵州桥的全景,这样马上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完课文后,都知道了什么?待学生七嘴八舌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后,我又提了一个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一提出,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同学们纷纷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老师将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归纳。随后,我就让同学们分成小组,将课前收集的资料拿出来,看看能用自己现有的资料解决哪些问题。在学习小组中,同学们相互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同时也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给予充足的时间讨论后,接着学生在班级进行交流。通过小组进行合作解决问题,学生能够知道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设计上的最大特点——拱上加拱,这样的构造既坚固,又节省石料。
课堂上的教学要求,以及重难点,就在同学们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完成了。当然,这样的教学要求老师有较高的素质和应变能力,来及时帮助学生解答难题和纠正学生在问答中不对的地方。
三、激发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在教学赵州桥的一个特点——美观时,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几幅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图案,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给我们描述一番,当他们感到的确很美时,再问:这么美的图案,我们该怎样读出来呢?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后,一个个是读得有滋有味,连老师也被他们所感染。又如,当介绍完赵州桥的`概貌和特点时,我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听完后的感受。当学生都表示从内心中涌出一种自豪、骄傲的感情时,“水到渠成”,我便要求学生带着这种自豪、骄傲的感情去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给桥取名,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
《赵州桥》一课教学快结束时,我设计了让学生给赵州桥取名的教学环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的效果。“我们都知道赵州桥是以地名而命名的,请同学们再为这座桥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并说明理由。”话音刚落,学生情绪激昂,踊跃举手:
——李春桥。因为这是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为了纪念他,取这个名字。
——光荣桥。这座桥使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尚光荣、无比骄傲。
——“拱上加拱”桥。这是李春在设计上的一个创举,也是这座桥构造的主要特征。
——奇迹桥。赵州桥能一直保存到今天,已有1300年的历史了,它充分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还有“智慧桥”、“坚固桥”等等五花八门的答案,听着同学们娓娓道来的理由,我心里真是有着说不出的惊喜。我想,这一次教学上的改革,总算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五、新闻发布,让学生增长课外知识。
我把《赵州桥》一课的教学延伸到了课后,在第二课堂时间里,我专门开展了一个“桥梁新闻发布会”,由同学向大家介绍有关赵州桥和其它桥梁的知识。大家把收集到的各方面资料,都在“发布会”上向班上同学发布,有关赵州桥的由来,赵州桥的传说,卢沟桥等等。有些资料是我闻所未闻的,在同学们面前,我也只得承认自己孤陋寡闻了。看到他们一个个得意的模样,我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他们。
以上就是我对《赵州桥》一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它主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对问题主动地去进行探究,去领略自行解决问题的喜悦,让学习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课程教学反思15
一、研究背景:
当前,以课程与教材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在课程决策权力分配方面的改革走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特别是xxxx年在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制中小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然而,受单一计划体制下形成的课程制度和课程思想的惯性影响,在与国外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相比较,以培养目标来衡量的话,须改进、改革的方面仍还不少。现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课程,偏重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和综合课程,从而导致有些课程,教材内容偏深偏难,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受“标准化”、“规范化”的制约,过分要求学生达到同一标准,从而又导致了教育教学中存在“齐步走”、“青一色”的状况,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这些课程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教育部已在规划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将在更大程度上增加地方和学校课程的决策权力,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一发展趋势给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非常迫切的要求。开发具有学校特色,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更能切合学校教育实践,更灵活适应社会变革,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能更真实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使校本课程体系更好地更全面落实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课程方面的各项规定,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更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好地机会,已成为当前顺应课程改革发展潮流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
xxx小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师资优势,以及宽松、和谐、民主、开放的人文教育环境。建立起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内容的课程结构,形成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体现特定学校的课程特色,必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理论思考
1、概念界定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基地,根据学校、学生发展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富有个性的校本课程即与众不同、具有一定创意和特色、符合本校实际体现本校教育理念的课程开发富有个性的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对课程自主进行规划和革新。它由实际参与学校工作的教师、学生、家长,行政人员、专家等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实施和评价,涉及学校教育经验的各个方面。开发过程也即一个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
2、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①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如1996年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规定》,目前学校校本课程的法律范围则主要集中于活动课、自主性选修课这一领域。
②学校的教育哲学或办学宗旨。
③学生的需要评估。由于校本课程的重要价值之一是课程的开设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因此,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考察学生的需要,使课程成为对学生是“真正有意义”的课程。
④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如学校现有高素质教师队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原有的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艺体教育资源,学校外围的教育环境优良等等。
3、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①“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学校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
②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对原有的学校课程应予分析、总结,根据现行办学的新要求,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修改或研制具有时代特点,又符合我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方案和教材。
③整体构建,分步实施的原则。
学校课程是国家的课程计划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方面,必须遵循课程计划的总体要求,在研究整体课程结构的基础上确定学校课程改写的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成熟的经验面上推广,将必须解决但又尚未论证的内容局部试验。
④普遍性和特色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课程的研究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的普遍性的前提下,研究本校教育的个性色彩和学生群体的特点,努力创建学校的名牌特色课程。
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学校课程的实验,把握世界课程理论发展方向,大胆实践,重视实践的理论升华,使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不断丰富。
4、研究目标
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课程,能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的特长和积极性,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深化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具体地说:
(1)、通过课程开发,能让教师、学生和社会与课程决策,体现教育民主,从而提高课程的质量和社会的满意度。
(2)、通过课程开发,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3)、通过课程开发,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才华和特长,也有利于教师间的团结与协作。
(4)、社会的参与能使课程更适应当地环境,并形成学校课程的多样化,同时也能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
三、研究内容
㈠校本课程的设置。
为了使校本课程的设置科学、规范,具有学校鲜明特色,避免经验性和随意性,在保证开发过程中,就学校层面而言应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1、确定校本课程目标
校本课程基于本地、本校的实际而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目标和意图应更明确一些。根据开设校本课程,由所涉及到的内容由学科主任和专任教师制定。
2、建构本校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和本省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对本校课程作出具体安排。由学科类课程、活动类课程、环境类课程三大块构成。
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限定必修、任意选修3种方式。必修学科是每个小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限定选修学科是学生在学习必修学科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志向和需要,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修习。任意选修学科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加深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能力而设置的,旨在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多样性、灵活性、使必修课程与选课程、核心课程与乡土课程,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并增强课程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使之能满足学生因才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
活动类课程,包括校会、班会、社会实践、经常性体育锻炼、简单科技体系活动。校会、班会、社会实践和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是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共同活动课程,科技艺体等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兴趣活动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培养健康个性,以创造性为主要宗旨,逐步形成丰富多彩而又科学化、规范化体系。
环境课程:包括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层面、制度风气层面、心理层面。旨在开发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为重点,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的社区教育网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发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效果。
具体框架如下:
1、必修课程:
学科类: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美术、思想品德、劳动、健康教育体育社会
活动类:升旗仪式、班队活动、体育锻炼、卫生保健、体育节、艺术节、社会调查、劳科技制作、参观访问、社区活动等。
2、选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
学科类:英语口语、言语交际、阅读、计算机、汉字书写。
活动类:“六个一”基本技能训练
3、选修课程(任意性选修课):
学科类:
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珠心算竞赛辅导、自然实验操作、环保教育
②美文赏析、名家名作选读、写作指导、心理教育、社会调查与实践
③艺术体操、武术、围棋、声乐合唱、鼓乐演奏、器乐独奏、实用美术、摄影摄像
④无线电技术、网页课件制作、科技音像
活动类:
①文学社、小记者站、苗苗俱乐部、苗苗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
②苗苗书法学会、苗苗摄影学会、苗苗乒乓学会、苗苗音舞学会、苗苗篮球学会
③学法指导、心理讲座、法律常识辅导
3、校本课程实施的途径:
校本课程实施是指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阶段。针对这一过程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①更新观念,统一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界定告诉我们,它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等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它作为一种开放的决策过程和变革过程,意味着课程开发已由专家中心向学校教师中心转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是执行者、实施者、开发者。但是,因长期计划体制下的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不可能也不需要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致使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方式变得过于依赖和被动服从,学校与教师对课程的独立判断和开发积极性、创造性逐渐萎缩。加上受原苏联教育学的影响,我国教师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教育轻课程”的现象,导致教师缺少应有的课程知识和培训。而学校和教师应有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恰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要使校本课程开发顺利进行,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统一认识,自觉进行课程方面的“补课”,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
②课时整合:
从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出发,在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对课时作如下调整:
语文课实行“三三制”教材学习、阅读欣赏、写作实践各占三分之一,其中“阅读赏析”、“写作实践”采用“长课时”形式(1小时),并在每周增加1节言语交际课。
数学课实行“三二制”即教材学习三课时,“数学活动课”二课时(一年级除外)。
英语课采用“二三制”(五、六年级)教材学习二课时,“会话”、“听力训练”三课时。条件成熟,适当考虑起点下移。
中高级体育、美术、自然课每周上一次“长课时”(每次1小时),“长课时”能使体育课减少10分钟准备时间,有效增加教学和练习时间,解决了以往学生自主活动和练习时间不充分问题,学生技术学习和技能掌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技能学习的连续性、反复性促进技能的形成。)“长课时”能使学生在美术课上有充裕的练习时间并能保证学生作业当堂完成,减少学生课后负担,也能保证质量。“长课时”使自然课上有充足的实验操作时间,便于学生能进一步观察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③教材整合
各学科教材既要与国家教学大纲保持一致,又要适合我校的特点,还须照顾到各类学生知识层次的差异。因此,在教材整合过程要把好“度”。提高教材整合效益。
小学语文除用好统编教材外,增加课外阅读书目。语文学科分阶段制订出阅读目标,列出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
小学数学除用好统编教材外,低年级增设《趣味数学》(自行编写教材),中高级增设奥赛训练课。(选用或编写教材)
小学英语除用好现用英语教材外,英语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分年级增设口语训练课,并自行编写或选用教材。
音乐教材选用简谱版,(部分班级选用五线谱版)淡化识谱,及繁琐的乐理讲解,着重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欣赏能力。音乐学科应编制出各年级的欣赏曲目和演唱曲目;美术学科将对现行美术教材进行有机增删,删去专业性过强的内容,增添一些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技能水平的内容,并分年级列出增补内容。体育学科应摒弃一些竞技体育成份多的内容,增添部分对学生终身受益的技能,并予以强化训练,内化为学生基本素质。可增加球类、游泳、棋类、形体训练等项目。
㈡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体制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进行,学校应在开发的过程中切实加强课程的管理。
首先,要处理好课程实施过程中关涉到的一些环节,如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其次,要落实好师资,可以要求在职教师兼修一、二门非本专业课程知识,以确保校本课程师资到位。再者,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指南》等文件,严格规范校本课程的实施。
㈢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中学习结果的评价应该不是单纯的测验和考试,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重视过程评价。学校应该根据开发的课程类型,着眼于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将课程目标归纳整合,从而制订出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素质和技能特长等方面的评价细则和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核成绩(即学分)采用等级制,分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等,合格者由学校颁发“学生素质发展合格证书”,对单项优秀的学生可另发证书。这样,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主要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课程开设的需要,调查教师的专业情况。
文献研究法:主要研究国内外关于课程改革和学科改革的理论和经验。
行动研究法:主要是进行课时整合,采用长短课时制,教材整合,增删有关内容等。
五、保障措施
1、制定健全制度,包括教师的考核制度、学生的评价制度,保证教师严格执行校本课程的标准与要求。
2、组织精良的队伍。除成立领导小组外,要求教师明确本课题的主旨,对教师进行有关培训,如兼修非本专业的课程知识,研究某课程的作用和意义,真正参与到课程的民主决策中来。
3、配备优化的设施、场地,投入必须的资金。如逐步更换教室内的电视机,各学会、各兴趣小组配备专用教室等。
六、成果表达形式:
1、实验研究课、观摩课。
2、实验资料及有关研究材料。
3、研究报告。
4、《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验》论文集、案例集。
七、研究的简要计划
1、启动阶段:xxxx年12月—xxxx年2月启动、筹备、学习理论、设计方案、组织讨论、论证、确定方案
2、实施阶段:xxxx年3月—xxxx年2月
①第一阶段:xxxx年3月—xxxx年7月按照研究目标,初步实施方案,由点到面,分段实施,展开研究
②第二阶段:xxxx年9月—xxxx年7月全面实施方案,深入展开研究。
③第三阶段:xxxx年9月—xxxx年6月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并以此转化为教育常规,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认真梳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
3、总结阶段:xxxx年7月—xxxx年8月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撰写结题研究报告。
八、研究的组织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成员:全体行政人员
【课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 课程教学反思06-22
课程教学反思05-28
课程教学反思02-13
对课程的教学反思03-03
新课程教学反思02-14
《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反思11-17
课程健康教育教学反思07-18
地理课程教学反思09-08
物理课程教学反思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