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04 09:14:0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15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课文的重点、难点是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教学要求】

  1、抓住“精彩”和“糟糕”两个词语,理解和运用这两个词语,揭示课题,引入课文。

  2、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事?提出问题“到底什么精彩极了?什么糟糕透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3、研读课文的前半部分:

  思考“母亲和父亲在读过作者的第一首诗后,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我对父母的评价又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⑴ 指导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教师相机引导。

  ⑵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引起学生争议,展现学生个性。

  4、研读课文后半部分,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理解“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感受父母的爱。

  5、积累喜欢的语句,练习背诵,升华情感,体现文本价值。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新词。

  2、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领悟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带着问题自学研讨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轻声地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到底什么精彩极了,什么槽糕透了?

  选定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读,想一想为什么喜欢?

  (学生自由读文交流,教师巡视。)

  二、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三、总结全文

  四、注重语言积累,渗透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感情色彩很浓的课文。文本的教育价值在于如何理解父母关爱,作者对父母的评价经历了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给每一个读者都能留下人生的启迪。面对现代生活条件下的“娇子”,如何让他们从文本中得到人生的感悟,确实需要教师精心地建构课堂。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不能以教师的思维而取代学生思维,所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带着有价值的问题,自我感悟、自我理解、自我发现、自我交流,并且处处体现对话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师充分地转变了角色,教师成为了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建设者、点拨者。教师很好发挥了导学的功能,学有针对,学有实效,学有收获。

  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视的是语文基本技练,所以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进行了词语的运用,朗读的训练。

  引发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中“父母对我的两种评价的认识”,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表达,个性张扬。这正是现代阅读教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是按着阅读的规律来理解汇报的,首先是抓住重点词句,读懂内容,再分析写作特点,体会文中情感。最后是通过朗读体验、升华。这是非常有实效的读书方法,体现了扎实的语文训练。

  回顾整个课堂,我的语言并不多,但是很精练,提示很到位,凸现文本价值。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2

  我是怎样引导学生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的呢?在教学中,我力求渗透以下几个理念:

  一、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

  “积累”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智力背景,积方法,打基础、激兴趣,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因此,在本节课结束时,我建议学生用一句格言来写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学生大胆的思维,丰富的语言令我刮目相看。文章结束时,在这浓浓的情感中,孩子们敞开了心扉,有的同学说,“学了这一课,我才真正理解了妈妈以前对我的批评,甚至动手打我是另一种爱,妈妈我爱你!”有的说:“生活像一艘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好像两支浆。船要想行得快,双桨要相互配合,这样我们才能到达南极北极和浩瀚的宇宙。”这充分体现了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在自主的学习中感悟、理解的到位,有理有情!

  此外,我还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这本书,让学生课后阅读,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开放性、自主性作业的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爱好进行自主选择,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到可贵的尊重。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其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内因”起主导作用,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和投入,语文素养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在小组内辩论活动的环节,通过对母亲“精彩极了”和父亲“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哪一种更好的辩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培养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最后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的热烈气氛中悟出其中的道理,并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一环节的设计,力求做到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使他们在快乐中明白事理,在投入中表达激情,在创造中增长智慧,从而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营造和谐宽松的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在一个民主的课堂中学会彼此尊重、欣赏,共同完成教学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读书,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也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重在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意识。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做好学生学习与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3

  上课结束了,但关于这节课的反思却开始了。

  虽然以学情为依据,感觉还是没有完全上出自己预计的效果。当孩子们精彩发言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课堂机智怎么会如此的贫乏,错过了一些很好的教育气氛的创造。很多的“庆幸”与“不满”在心里来回翻涌。我只有静下心来,思考一些可以作为自己今后教学的应用和提示的方式。

  学会深入浅出地运用教材。教材中蕴含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应该认真深入钻研的。在这个基础上,理解和灵活运用教材,积极思考寻找课程文本资源,适当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思考动手中学会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 了”的鼓励和“糟糕透了”的警告中,自己谨慎地把握住了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并且经过反思后明白,父母亲两个完全相反的评判,其实都是对孩子不同形式的爱。根据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一个可以提供孩子思考动手的情境:一次,他的作品获得了国际大奖,他感慨万分,准备发表一段获奖感言。那么你觉得巴迪会感谢谁?(父亲和母亲)让学生更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更有学习的冲动。用发表获奖感言来贯穿整节课,通过从课文中寻找理解感谢原因来体会父母的言行,从而感受到父母之爱。)

  注重从阅读中体会感悟。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这篇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对本课的 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情感朗读,自我感悟。理解作者长大后,认为自己很幸运,能拥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是成长的经历告诉他,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是爱孩子,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那么在教学中,我主要是设计一个情景,让学生想象当作者成人以后成为了以为有名的作家,当他获奖要说感言,那他会感谢谁?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就让学生集中去学习母亲的表扬和父亲的批评。读是一种最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无论是情感体验,还是个性感悟,只有充分读了,才能有所理解,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体验。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写父母亲的句段,学生合作研读“我”听了父母亲的话后的表现,通过读,体悟父母亲的情感,正确地抓住“我”当时的内心想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动,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最后对母亲和父亲的爱便有了深刻的感悟。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读是最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自读、指读、范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

  那么文章的前半部分用这样的朗读体会的方式学习完了,后半部分属于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我抓住16自然段的一处句子:“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他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让学生思考“歧途”可能是什么?从而明白一味的得到表扬的弊端。同时自然的引出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其实也需要“警告的力量,时常提醒”。这一教学过程再次强化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对自己的成长同等重要。

  但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特别是我在引导学生发言时,学生的回答都差不多,无法再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而此时我的引导作用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的发言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概括。另外,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在后半部分,但是这堂课花在前面的时间过长了,所以,后面的讨论就显得单薄,学生议论得还不够充分,没有尽情地深刻地去理解。

  细致考量教学的时间,对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5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叙述了作者在七八岁时,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对此的评价分别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位著名作家。同时作者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自读自悟,注重个性化阅读,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悟浓浓的父母之爱

  对于阅读教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又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及其贴近的文章。因此我把本节的的阅读定位在个性化阅读上,要求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去感悟。

  比如学生在汇报作者童年和成年对两种评价的不同理解时,有的说:“小巴迪才七八岁,就想写诗,而且去写了,这样的行为当然值得‘精彩极了'的夸奖。”有的说:“作为一个真正负责任的父亲,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打是疼,骂是爱嘛。”有的说:“作者长大后,认为自己很幸运,能拥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是成长的经历告诉他,这两相极端的断言都是爱孩子,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这样的理解完全融入了自己平时对爱的感悟和理解,说得有情有理,而且个性飞扬。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

  我在这个环节上是这样来设计的:假如同学们就是文中的小巴迪,当你面对父母对你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的时候,你会怎样想?然后明确要学生们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思考,千万不要杜撰。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让对文章的感悟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碰撞,促使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良好的表现的时候或者是说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的时候,我没有给予鼓励与评价。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部分学生失去了继续探索的欲望。这应该是一堂课或者说一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致命的弱点。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6

  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感慨这节课的亮点,同时也反思着它的不足。

  一、“爱”是本课的亮点

  作者巴迪成人后最终明白了父母那两种极端的断言,来自于两种不同形式的爱,本着揭示这个重点,我在设计的时候,注重了由情开始,由情贯穿,由情结束。开始导入时,我富于动情的叙述,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孩子们,让我们满怀对生活的感激,对父母的感激,走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章结束时,先是教师哲理性强而具感染力的配乐朗诵,在这浓浓的情感中,孩子们敞开了心扉,有的同学说,“学了这一课,我才真正理解了妈妈以前对我的批评,甚至动手打我是另一种爱,妈妈我爱你!”有的说:“生活像一艘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好像两支浆。船要想行得快,双桨要相互配合,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这充分体现了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在自主的学习中感悟、理解得到位,有理有情!

  二、深入挖掘教材,将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

  新课程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设想一下假如你就是小巴迪,面对父母这样截然相反的评价,你会怎样想?文章第二部分八个字的理解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用师范读,自由读,点名读,目的是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并适时谈谈自己对这几个字的理解。孩子们有的将自己的亲身感受融了进去。

  三、自由选择问题,小组讨论

  教学中我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有的孩子讨论有关“爱”的问题;有的选择“幸运”的问题……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当然本课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1、学生的“悟”不够深刻:

  当孩子们自由汇报关于“爱”,“两股风”,“幸运”三个问题后,用心读第二部分时,孩子们此时已兴致高涨,我没有抓住契机,应让他们联系学校,家庭,谈谈自己的体会。

  2、激励评价不够及时,导致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7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小语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

  学生已经有五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关于阅读教学,标准中进一步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立足教材本身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把学生自选学法,自读自悟,教师扶助点拨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情感氛围为特色。

  在课堂教学中我虽然强调“自主学习,悟情悟理”,但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实际理解接受能力和现有控制能力,学生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中含义较深,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句子时,没有必要的和适时的给与引导和帮助。在领会文章思想感情,尤其是在体会父母对孩子不同表达爱的方式上,强调注意通过指导朗读来加深理解,并通过适当的联系生活实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8

  昨天我终于亲身参与了课内比教学这一声势浩大的活动,交上了一份属于自己辛勤劳动的答卷。上完这堂课令我感慨良多,随之而来的反思在我脑中萦绕挥之不去。

  关于阅读教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基于这样的理解,我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增加了教学的一种形式,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活动中学生与老师的角色与地位。

  在我的课中,我分别安排了3次小组合作讨论老师给出的问题,我把教学的这根引导主线抓在自己手里,把孩子们放上知识的天空任他们自由翱翔,关于知识、关于见解,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交流、切磋、辩论都是拓宽孩子们视野、提高他们辨识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在这三次小组合作中我分别让孩子们解决了生字词、整体感知、重点词句这几个学习内容,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的交还给孩子们。根据课堂效果来看,孩子们非常灵活,领悟能力很高,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孩子们都给予了正确的答案,这是我深深的感觉到,教学不依赖于老师,孩子们也可以学得很好。这也提醒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要促进孩子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需要他们成为有知识文化的人,更要成为能独立学习屹立不倒的人。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同时这堂课的问题也是存在很多,我自身有深深的感触。到下课铃前我的教学仍然剩有一部分,在前一部分解决生字词这一环节我的安排不够紧凑,其实关于读生词、解释词义我还可以提高效率,加快速度。正因为前一部分时间拉得长了一些,导致我后面的教学在第一课时中还不够深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在课的后半部学习“童年的故事”这一部分中,因为上课比较慌乱,心理素质不够稳定,以至于我在教学的时候有些乱了章法,原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力求步步为营,循序渐进,深入挖掘,细细体会。却因为自己的发挥不稳导致教学设计顺序混乱,自己对此也不够满意,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效果。这节课也是对自己以后上公开课需要培养个人心理素质的一个提醒。正因为自己有些混乱的思路,导致这堂课没有把体会父母心情想法这一目标深入,削弱了教学效果。

  沉下心来细细品味,我深深的感觉到教学总是与实践、尝试、思考、总结为伴。昨天我的课上到这样的水平,自己深深的感觉到上好课不是以完成了这堂课教学的任务、学生完成练习为标准,还需要自己好好去揣摩,去思考,自己的`一言一行给了孩子们怎么样的指导,你指导的方向能不能让孩子们既迅速又准确地到达目的地。课的水平怎么样直接反映着你对课的思索、认识、揣摩够不够深入。思索、揣摩、学习的够深入,其实达到教学目标是非常容易的。当然,这对老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我们年轻教师,应不要小瞧自己所上的每一节课,上好这一节课,这背后还需要花的功夫可是不少的。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节公开课虽然结束了,但关于这节课的反思却开始了,而且萦绕着,挥之不去。“为什么无法上出自己预计的效果?──这样也不错,能够以学情为归依。”“当时的课堂机智怎么会如此的缺乏,错过了一些很好的教育契机。──这就是真实的我。”……诸多的“遗憾”与“不错”在心里交织。静下心来整理一下,作为自己今后教学的借鉴和警示。

  一、教材主要内容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和“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并且明白,父母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爱。文章语言平实,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爱,理解爱,明白鼓励与批评在成长中的作用,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二、本课教学的优点

  我自己认为在于能根据教材的特点,不过多使用电教及其他辅助手段,教学程序也比较简洁,重在让学生自读,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整节课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思维情感在课堂中交互流淌;而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三、本课教学的缺点

  与这课的课题一样,本节课有精彩的,也有糟糕的。糟糕的点滴也因为这节课而牢记我心。

  1、忽略感情朗读:

  这节课,学生自由读,结合体会读比较多,但感情朗读指导被忽略了。在学生踊跃、激烈地汇报自己独特的见解中,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我,居然被学生牵住了,而忘记了在适当处以读促讲,重要的句子,以指导感情朗读来深化学生的理解。如讲读到作者成年的体会时,一个学生汇报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这几句的理解后,就可以引导感情朗读来加深体会,这样学生在感情朗读,评议再读,加深理解之后,就不会一直围绕着这几句谈体会了,自然也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并且加强感情朗读,读议结合更紧密,更有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更有深度。

  2、评价激励不够:

  本堂课的气氛不够活跃,跟教师的激励不够有很大的关系。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的评价比较随意,缺乏激情,自然学生的情绪也不会高涨。可见,教师的评价激励调控着学生的情绪。

  3、缺乏课堂机智:

  本课重点应该理解第二部分含义深刻的语句,但是却由于时间关系分析的不够透彻。为什么明明有充足的时间,结果却不够用呢,原因在于学生在汇报见解时,以为大同小异,还是有必要再说一次,因而有一个句子,有三四个学生一直汇报。当时自己心里虽急,却寄希望下一个汇报时能自觉地讲到另一个问题,如果教师自己当时能主动地说一句“看法基本相同的就不讲了好吗?”这句话,那么时间的安排就更为科学,环节就更为合理。由此可见,教学设计得再好,若缺乏机智,想上好一堂课,难!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积极地学习并锻炼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以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反思到这里,最大的感触就是:

  精彩与糟糕是每一堂课必经的两道风景,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冷静审视每一堂课,化糟糕为精彩,变精彩为精妙,我们的课堂不就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了吗?但是要想达到这个效果,真的是好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10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及人文性的本质特征。”本文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教学谈些个人体会。

  一、联系生活,以读促讲

  我在教学这一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中“以读促讲”可谓是关键之法。在第一课时,我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二读课文,读通句子,三读课文感知内容这三个步骤从整体对课文内容有初步感知、了解“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分别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说?在心中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教学巴迪听到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及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后的表现这部分内容时,我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巴迪此时的心情再联系自己受表扬及批评后的`心情去体会,然后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

  二、紧扣课文,质疑探究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勇于创新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学巴迪长大后感到自己是幸运的这一段是,我采用了自读自悟的方法,即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之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第一课时学生就提出了“为什么巴迪长大后越来越体会到当初是多么幸运”?这一问题。因此,当学生体会到巴迪听到父亲说“糟糕透了”时悲痛欲绝,我马上把这一个问题又抛给学生,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然后学生迫不及待地自读自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最后才恍然大悟。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11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立足教材本身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把学生自选学法,自读自悟,教师扶助点拨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情感氛围为特色。

  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有个性才会有创新。课文的第二部分,有不少含义较深,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句子,学生读时,肯定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因此,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从老师提供的两种学习方法中,选择一种自读自悟,一是找出文中自己感触较深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文体不限,可以是短文,诗句,格言警句的形式等;二是发现难以理解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先试着自己回答,或与同学讨论,也可以向老师求助。让学生在读,悟,写,问,议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热情的鼓励和严厉的警告都源于爱,只不过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学习感受爱,理解爱,明白鼓励与批评在成长中的作用,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二,应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积累"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倘若仅仅是让学生读好,读透教科书上的内容,"积累"的量毕竟是有限的。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智力背景,积方法,打基础,激兴趣,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在解答了学生的质疑问难之后,出示《父亲的爱》一文,让学生进行比较性快速阅读,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布置自主性,开放性的作业:

  1、同学间互相推荐阅读反映亲情和人与人彼此关爱的文章或书籍。

  2、写一写你感受到的父母对儿女的爱,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到的或看到的。

  在领会文章思想感情,尤其是在体会父母对孩子不同表达爱的方式上,强调注意通过指导朗读来加深理解,并通过适当的联系生活实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还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12

  课程标准要求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只有这样,才真正实现"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标.这篇课文中的事情在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时常发生,极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延伸文本"的环节:"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像巴迪这样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可以说巴迪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是童年的巴迪,你们愿意把你们亲身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告诉我们大家吗 "学生在思索回忆的同时,借助着课件(我课前收集关于学生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等有代表性的相片,做成的课件,还配上深情优美的音乐),自然而然就联系起自己平常生活中的类似经历,回忆起身边的相似事例,想起有关这样的文章.

  本课教学的优点我自己认为在于能根据教材的特点,不过多使用电教及其他辅助手段,教学程序也比较简洁,重在让学生自读,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整节课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思维情感在课堂中交互流淌;而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与课题一样,本节课有精彩的,也有糟糕的.糟糕的点滴也因为这节课而牢记我心.

  一,忽略感情朗读.这节课,学生自由读,结合体会读比较多,但感情朗读指导被忽略了.在学生踊跃,激烈地汇报自己独特的见解中,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我,居然被学生牵住了,而忘记了在适当处以读促讲,重要的句子,以指导感情朗读来深化学生的理解.如讲读到作者成年的体会时,一个学生汇报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这几句的理解后,就可以引导感情朗读来加深体会,这样学生在感情朗读,评议再读,加深理解之后,就不会一直围绕着这几句谈体会了,自然也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并且加强感情朗读,读议结合更紧密,更有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更有深度.

  二,评价激励不够.本堂课的气氛不够活跃,跟教师的激励不够有很大的关系.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的评价比较随意,缺乏激情,自然学生的情绪也不会高涨.可见,教师的评价激励调控着学生的情绪.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13

  看着这个题目,我的记忆再一次被拉到教学现场。孩子们那晶莹的泪花辉映着听课老师们那激动的眼泪。我更是由衷的感慨

  一 “爱”是本课的亮点。

  作者巴迪成人后最终明白了父母那两种极端的断言,来自于两种不同形式的爱,本着揭示这个重点,我在设计的时候,注重了由情开始,由情贯穿,由情结束。开始导入时,我富于动情的叙述,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孩子们,让我们满怀对生活的感激,对父母的感激,走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章结束时,先是教师哲理性强而具感染力的配乐朗诵,在这浓浓的情感中,孩子们敞开了心扉,有的同学说,“学了这一课,我才真正理解了妈妈以前对我的批评,甚至动手打我是另一种爱,妈妈我爱你!”有的说:“生活像一艘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好像两支浆。船要想行得快,双桨要相互配合,这样我们才能到达南极北极和浩瀚的宇宙。”这充分体现了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在自主的学习中感悟、理解的到位,有理有情!

  二 深入挖掘教材,将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

  新课程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那么,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设想一下假如你就是小巴迪,面对父母这样截然相反的评价,你会怎样想?文章第二部分八个字的理解即使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用师范读,自由读,点名读,目的是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并适时谈谈自己对这几个字的理解。孩子们有的将自己的亲身感受融了进去。

  三自由选择问题,小组讨论。

  教学中我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有的孩子讨论有关“爱”的问题;有的选择“幸运”的问题……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另外,为了使大家真正明白两种爱的缺一不可,我提前布置了预习作业,搜集有关资料,支持自己的观点,有的找高尔基《海燕》〉中的话,“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有的引用邢慧娜,刘翔奥运冠军的事例。在辩论中,唇枪齿剑,自有主动。

  遗憾的是本课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 学生的“悟”不够深刻。当孩子们自由汇报关于爱,两股风,幸运三个问题后,用心读第二部分时,孩子们此时已兴致高涨,我没有抓住契机,应让他们联系学校,家庭,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 激励评价不够及时,导致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一个劲的点头,当时我深感作为一位母亲的自豪,孩子们的理解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这堂课留给我太多的感受,一句话,上一节好课真难!但我会迎难而上!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14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引导学生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1.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

  (2)“精彩极了”是什么意思?“糟糕透了”又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关系?

  (3)哪些语句写了母亲对巴迪的赞扬,哪些语句写了父亲对巴迪的批评?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2.讨论交流。

  四、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1.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朗读课文,可采取自由朗读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最后请几位学生朗读个别段落。”

  2.从这篇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

  五、作业

  1.抄写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有点(迫不及待)怀着(一种)自豪感

  实在(等不及)了(一如既往)地鼓励我把头埋得(低低的)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二、以问促读,理解课文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

  (七八岁时;几年后;现在。)

  2.“精彩极了”是什么意思?“糟糕透了”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关系?

  (文中的“精彩”也好,“糟糕”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3.哪些语句写了母亲对巴迪的赞扬,哪些语句写了父亲对巴迪的批评?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说到哪段,就读哪段,理解哪段。)

  4.“我”儿时真的是“多么幸运”的吗?为什么?

  (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诱导,但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

  5.我们知道“精彩”和“糟糕”是一对反义词,那父亲和母亲到底谁说对了,谁说错了呢?(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是非组合体,他们都对,但父亲似乎过火了点。母亲善意的谎言,动机是好的,也没错。肯定容易,否定也容易,难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济。俗话说得好:“要让小儿安,七分饥来三分寒。”可见,适度的否定必不可缺。)

  6.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想想那又将如何。

  三、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生活当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

  四、总结

  你要成功,得依靠许多人的帮助和指教。世界上最难的事可能是“自己战胜自己”,切记:站直了,别趴下。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五、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表扬(满怀信心) 批评(沉重)

  (慈爱)母亲我父亲(严肃)

  写第一首诗

  教学反思

  一、教材特点:本文是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的一篇文章,全文紧紧围绕“精彩”“糟糕”这对反义词展开。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也以这对反义词为切入点,以“我的诗到底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父亲和母亲的话谁说对了?你的理由是什么?”来引入,并以这几个疑问继续展开教学,最后还用这几个问题来总括全文,引发学生思考这对反义词背后都是“爱”的原因。

  二、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用朗读感悟的方法,也可以采取辩论中体会的方法。让学生先选择一种观点,找出理由辩论;通过辩论来深入体会父母的做法其实都是“爱”的体现,都是孩子成长必需的道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15

  本设计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去体验、去感受,建构起他们自己的认识。

  主要表现为:

  1、以读为主、在读中思、读中悟,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体悟,建构起自己的认识。

  2、尝试探究性、创造性的阅读,激发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以说名言,悟名言,写名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为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一、说名言

  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假山旁、花坛边、草坪里,有许多标语牌,上面有许多名人名言?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说一条给大家听听好吗?

  指名学生说名言。

  二、读名言、悟名言

  (一)读名言,质疑

  1、同学们知道很多名言,老师这儿也有一条名言,谁来读一下。

  出示:一个作家,应该说……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指名学生读,生齐读。

  2、读了这么几遍了,你能说说这条名言主要说了什么吗?

  指名学生说。

  3、师小结并板贴:爱的力量平衡

  警告的力量

  4、那么读了这条名言,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a、为什么说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爱的力量,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

  b、母亲的力量指什么?警告的力量指什么?

  c、为什么需要有人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二)悟名言、解疑。

  1、那么你们知道这条名言我是从哪儿摘录出来的吗?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贴课题,并在中间加个“和”。

  下面我们一边学习这个故事,一边解决提出的问题。

  指导读好课题(先读好“精彩极了”,再读好“糟糕透了”)。

  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他怎么会得到这样一番感受呢?请同学们读读第1—14自然段,好吗?

  生自读。

  指名学生说第1—14自然段的内容。

  师相机板书:七八岁时第一首诗

  3、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再读一遍,找出母亲说精彩极了的句段和父亲说糟糕透了的话,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生找读。(先找读母亲说“精彩极了”的句段,再找读父亲说“糟糕透了”的句段。)

  4、我们看写母亲的句段,母亲的话哪一段写得格外精彩?

  生找读,指导读好写母亲的第一段话(第1自然段)。

  5、真像个母亲在夸儿子,那么儿子听了夸奖以后,除了腼腆和得意洋洋以外,还有哪些不同寻常的表现呢?读了第2—4自然段,仔细体会体会,再和同桌或前后桌交流交流,好吗?

  生自读、交流。

  从这两段话中,同学们感受、体会到了些什么吗?

  指名学生说,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引导。

  6、同学们,母亲的夸奖竞对我产生这么大的作用,你们知道母亲的这种夸奖就是什么呢?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也许你也能创造一两句名言呢!

  指导名学生说,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

  (a、夸奖就像是推动器

  b、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源泉,夸奖就像是力量的源泉

  c、爱真是力量的源泉。

  d、爱的力量是创作的灵感和源泉,爱是一切的基础。)

  7、是啊,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源泉。母亲这么夸我,我高兴极了,而父亲却是怎样说的呢?谁来读父亲的话。

  指名学生读。

  8、那父亲的话又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谁再来读读“我”的表现。

  指名生读。

  9、父亲的话对孩子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可是,我却想请同学们想想:父亲说他的诗糟糕透了,这是不是也是一种爱的表现?能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吗?

  10、那么父亲的爱和母亲的爱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交流交流。

  指名交流。

  同学们说到了母亲的爱,和父亲的爱都对儿子成长有利,那么是不是只要有一种爱就可以了?如果只有某一种爱,会不会出现什么不利的情况呢?

  所以这两种爱的力量需要怎么样?

  11、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巴迪当时所不明白的,因为当时他才年仅七八岁,可是当他成为一名作家,写了许多作品后,他对父母亲的话便有了深刻的感悟,于是写下了这么一番话: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这段话好吗?生齐读名言。

  12、学到这里,我相信前面的问题同学们一定明白了。

  三、写名言。

  下面老师想布置一个特殊的作业,不知同学们喜欢吗?

  同学们已经十几岁了,在生活中一定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悟,能不能写一两句你自己的感悟呢?写好后,你们可以出一期黑板报,供大家欣赏交流好吗?

  由课堂上学生的感悟引发到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悟,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真正把读、悟、写结合起来。

  总评:

  一、教材处理独到。先切入第16节中重点句段,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懂句子表层的意思,通过质疑,回读全文,从情感的角度出发,以说、读、悟、写名言为线索,去探究作者的情感,努力唤醒学生的情感。

  二、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读是最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自读、指读、范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范读是引领学生体悟作者的情感;自读、理解着读、读中去揣摩、去体会;指读,把个人体验、感悟到的表现出来;互读,加强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齐读,释放自己的情感。

  三、课堂非常注意学生情感的激发,很重视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阅读。这里的情境不是指某个教学环节的单一情境的创设,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它包括生动形象的场景,教师的语言、活动的方式,构成了完整的动态的情境,因此,课堂上注意多种形式的活动方式,有学生个体的自学、研究,又有小组间的讨论、研究,更有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的语言,不管是指令性的语言,还是评价性的语言,都富有煽动性,能引发学生的激情,如让学生读“课题”时,老师是这样说的:“‘精彩极了’该怎么读,谁行?”“你说得精彩极了,老师也被你深深折服。”“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却意味深长。”学生就是在这样充满赞赏、充满鼓励的课堂中,迸发出激情,迸发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