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集锦9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今年担任初一的历史,初一我们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这段历史离我们很遥远,所以学起来比较费事。从来没有接触过历史的人来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初一也是培养兴趣的一年,我制定以下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
5、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负担。
6、有效的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布置有效的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争取在课堂中完成习题。对于考试和作业做到及时批改和反馈。查漏补缺。
三、辅导
辅导以学习上的优生和暂时的后进生为主,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重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学法上的指导,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意志、习惯和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帮助他们发展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在课堂上让优生发挥骨干作用,带动班级的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学校开展的学困生辅导工作,在多方面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自我提高
1、认真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最好归纳和总结。
2、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听课活动。
马林惠
20xx—9—8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学校教科室推出的“双思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实验,努力在课堂上构筑基本框架,然后逐步深入层层深入,使本科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落实推进滨州市中小学课程的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加强大家协同作战、教学研究的能力;跟各位老师一起定位在新的教师角色上,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建议:
1、转变观念,
担当“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的角色;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超越教材,创造课堂情境,灵活把握当时的课堂资源,教出兴趣,教出美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联系实践案例,在历史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中通过思维碰撞,使课改的.理念真正走进大家的头脑。积极参加区、校教案的征集、教育教学论文的征稿、课题的研究,力求教学促科研、科研带教学,为创造人民满意学校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2、改革备课,减负增效“磨好课”。
在制定规划、教学目标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维设定;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明确重点、难点及其对策,强化支撑点;将备课大而化之、实而共享。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创设氛围,掀起高潮,力争随堂课好课率达50%以上。
3、提高素质,提供舞台“练内功”。
努力学习掌握娴熟的教学推理能力和综合的教学理念;倡导鼓励跨学段、学科听课,加强大家协同作战、教学研究的能力;听课验收中提高优课率;
三、教学措施;
1、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初一学生打好基础,健全成长。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发挥集体智慧,打好团体战。
4、着力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5、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做到经纲为纲、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7、引资料、学经验。同科老师要互相学习,正常开展听课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统一订购的复习资料统一使用,以充分发挥其效益。
8、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进度
1-4周 第一单元
5-8周 第二单元
9,10单元复习
11-15周 第三单元
16-20周 第四单元
21,22周 复习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3
一、教学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2、3、4班的历史科教学工作。这4个班基础水平都差不多,但1、3班相对来说气氛没有2、4班那么活跃,思维与整体的反应程序相对来说比较慢一点。1、3班的优势在于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即通过学习能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
对学生初步进行唯物主义教育,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和人类和平事业,进步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表达历史的能力并能初步运用唯物主义来观察问题的能力。
四、思想教育目标;基础知识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
A爱国主义教育;
B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大团结的观念;
C社会发展的观点;
D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的观点E阶级与阶级斗争的观点;
E历史辩证的观点;
F理想情操、道德品质的修养基础。
知识教育目标:
A、掌握年代、世纪的计算方法
B、了解从人类的起源到民族大融合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
C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概念等。
能力培养目标:
A能填写历史填充图;
B提高对历史史实物件的阅读理解能力;
C能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
D能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分析及谈自己的看法。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五、各单元基础知识重点、难点
1、重点:元谋人、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的情况;南北方农耕文化的基本情况;中华民族的祖先;大禹治水;启建立夏朝;分封制;宗法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陈胜、吴广起义;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汉朝的对外关系;三国鼎立的基本情况;孝文帝改革;古代科技和文化的成就。
2、难点:历史年代世纪的计算方法;猿为什么向人转化;南北方农耕文化有何不同;“公天下”与“家天下”有何不同;宗法制;商鞅变法的原因;如何评价农民起义;汉朝的对外交往;三国鼎立如何形成;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对汉武帝大一统的'评价;诸子百家的思想本质。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用精彩、引人入胜的导入把学生带入每一节课中。
2、用严格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切实了解学生的需要。
4、平时的工作要做到勤奋。
5、抓好学生的课堂知识的过关工作。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4
一、教材分析:
本册书主要继续讲述中国古代史自隋唐到清朝前期的知识,主要内容有: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第2课,“贞观之治”;第3课,“开元盛世”,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第5课,“和同为一家”;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第12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第18课,君主集权的强化;第19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第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21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第23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历史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使学生能够掌握本册书的基础知识,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概念。
2、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等方法培养学生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渗透思想教育,以达到本学科思想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1、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注重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通过利用各种资源寻找历史,培养学生观察、考证能力。避免死记硬背,以减轻学生负担。
2、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收集、整理,重新组织这些信息,提高分析、比较、归纳和综合能力。
3、注重多层次、多方位地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通过深入了解身边的历史,进一步拓宽课本知识。
4、进行丰富多采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通过了解祖国的古文化成就、历史文化名人、英雄人物和事迹等,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5、教学手段多样化,经常使用电教手段、挂图等。
四、教学重点:
1、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贞观之治与女皇武则天、盛世经济的繁荣、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及作用、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2、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光耀千古的诗坛、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3、契丹的兴起及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和岳飞抗金、南方商业的繁荣、宋朝社会生活的几个重要方面。
4、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
5、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6、君主集权的强化、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班禅和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7、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8、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五、教学改进计划、措施:
历史课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要从以前一味地强调课本知识中解脱出来,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要适当地渗透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画、地图、表格、文献资料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8课时
总结复习检测 2课时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6课时
小结复习检测 2课时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8课时
小结复习检测 2课时
剩下时间期末总复习,准备期终考试。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5
初一是起始阶段年级,最大特点是:好动,好讲,比较浮夸。初一(1)、(5)班课堂比较活跃,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有个别学生问题回答完毕后就会跑调,放出去就收不回来。
初一(7)班上课纪律较好,但思维不够活跃。所以这个年级主要抓常规工作。教材简析本学年讲授第一册中国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第一册中国历史叙述我国远古至南北朝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其中有*的为弹性课,不做统一要求,可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掌握。其余课时除每单元安排一节活动课外,可灵活掌握,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初一历史教学要使学生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工作及措施重点工作:
1、抓好起始年级的常规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激趣有效整合。
4、组织学生参加广州市中学生战略战术知识竞赛。
措施:
1、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6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四个班的历史课教学工作,为了有效实施教学过程,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关于对教材地位的认识和课时的安排。
本册教材承继了上册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介绍了我国隋唐至明清时期的历史,共22课时,另加八节活动课。
二、关于教材知识体系及重点部分的分析。
(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两代)⑴隋唐科举制、⑵“贞观之治”与唐太宗、⑶“开元盛世”和唐太宗及武则天、⑷唐与吐蕃等民族关系的发展、⑸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两代)⑴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⑵宋代社会生活、⑶辽、宋、西夏、金的并立、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两朝)
⑴明请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⑵郑和下西洋、⑶戚继光抗倭、雅克萨之战、⑷清加强边境地区的管辖、⑸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
三、认知能力及情感、教学目标的培养。
⑴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⑵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释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⑶通过学习,增强学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四、教学对策与措施。
1、针对学生普遍反映出的`“历史无用论”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的穿插联系取证历史学习的“慢性化作用”。
2、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大胆创新的课堂教学。列如:历史剧表演、历史漫画比赛、历史诗歌朗诵、历史歌曲演唱。通过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针对学生学习态度浮躁、懒散的不良习惯,在课堂上加大练习、提问的力度,强化复习频率。
4、针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状况,开展组织“历史人物大家谈”的课堂3分钟演讲活动。
5、发现爱学历史的同学,及时吸纳到“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更高、更深、更广的素质训练。为将来历史才能的发展提高打好基础。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7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七1、6两个班,七(1)班有学生x人,七(6)班有学生x人,大部分学生因为从小学刚刚步入中学,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还未掌握,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本学期要多加学法指导、习惯养成,因材施教。
二、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结合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促进历史教学工作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三、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学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精神,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史学研究的有关理论,优化课堂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实效。
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初中新教材教学为重点,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课程教法研究、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提高,促进教学成效。
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与可持续性,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四、教材分析: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内容,主要以地理知识为主。从对社区的了解,到对地图的认识,再到对大洲、大洋的分布和主要国家的了解,然后是对时间自然环境的初步把握,最后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展示,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国土的`组成——邻国——地形类型——平原——山地——高原——盆地——河流——以及村落的发展。
五、教材重难点:
重点:第二、三、四单元
难点:比例尺的计算和运用;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和归纳地理事物的特点。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8
一、指导思想
1、以教学大纲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优生更优,中等生更进一步,后进生前进一大步。
3、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和用好历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4、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情分析
由于在小学时对历史知识接触较少,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成绩悬殊较大。有的学生智力较好,自尊心强,好动。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涣散。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本学期开始我要抓紧,抓扎实,重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端正学习及生活的态度。
(二)、教材分析
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和体验各种学科探究活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因此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是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三、目标要求
通过八年级历史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通过学生尝试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史,从而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引导学生尝试、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事件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结合课文图片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尝试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及读图识图能力。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5、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习态度。
6、树立学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四、辅导对象
各班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
五、辅导时间
课余时间
六、辅导地点
办公室或班级
七、方法措施
专题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下面就详细分析一下:
(一)智力因素型:对于智力因素型的学生
1、用耐心与鼓励拨开这些学生心理的迷雾,让其重新定位,树立自信;由于这类学生对自己错误地定位为缺少学习的艺术细胞,而且这种认识在其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我们只能耐心鼓励再鼓励,反复向学生说明或者证明其原本不笨,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错误才导致的结果,告诉他们自作聪明要不得,自作愚笨更可怕;待其树立起自信以后,再施以相应的方法和辅导。
2、准确定位,因材施教。在学校教书的这几年,让我见足了智力型差生的那种差劲;一个接一个的那又怎样是他们问问题的常用语言;对这类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是有效实施转化的有力保证。
3、回归自然,笨中求进。对智力型的后进生我们是不能急于求成、期望值太高的;将问题降低难度,回归自然是促成其学习进步的必要条件。
(二)非智力因素型:
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主要体现在学习没兴趣、没目的,学习习惯较差等方面;所以对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转化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良学生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他们的智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旦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1、树立个人榜样,凝聚集体力量。
2、启迪智慧,宝中淘宝。在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宝贝当中,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当中不乏智力超强、悟性超群者。对这些学生我们只须经常对其洒点阳光,及时激励辅导,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转化效果。
抓好后进生的转化除了上面的方法,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后进生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单独作用而造成的,两者在后进生身上是交叉综合表现的,认识了这点,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后进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后进生历史教学成绩。
八、辅导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周次
时间
内容
8。15-8。21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原始的农耕生活
8。22-8。28
3华夏之祖单元复习检测
8。29—9。4
4夏、商、西周的兴亡5灿烂的青铜文明
9。5—9。11
6春秋战国的分争7大变革的时代
9。12—9。18
9。19—9。25
单元复习检测
9。26—10。2
10秦王扫六合11伐无道,诛暴秦
10。3—10。9
复习第一单元
10。10—10。16
复习第二单元
10。17—10。23
综合复习
10。24—10。30
期中考试
10。31—11。6
12大一统的汉朝13两汉经济的发展
11。7—11。13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5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1。14—11。20
11。21—11。27
第三单元复习检测
11。28—12。4
18三国鼎立19江南地区的开发
12。5—12。11
20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
12。12—12。18
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2)第四单元复习
12。19—12。25
第四单元检测总结复习第一、二单元
12。26—1。1
总结复习第三单元总结复习第四单元
1。2—1。8
综合复习
1。9—1。15
期末考试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9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发展,注重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应注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应用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与他人合作、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进步的总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崇高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学生的基本情况: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知识的成长阶段,每天都在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是他们受到年龄和知识的限制,社会歧视能力正在形成。虽然不是刻板印象,但也会影响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纠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他们应该经常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其次,要认真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仔细分析他们的.学习情况,找出他们的优缺点,并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兼顾两端。
四.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分为文化课和活动课两个班。教材根据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写“单元复习”,梳理基本线索,总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想象世界》等一些开放性练习和专栏,旨在启发思考,倡导不求解答的表达观点。
动词(verb的缩写)教学措施:
1.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渗透
教师在把握教材时,要从整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掌握多学科背景下的教学内容。宏观上要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层面,应更加注重人文知识之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基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理性的挑战;通过系统的教学,可以切入和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经验;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积极而深刻的体验;通过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空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的教学,我们可以真正实现
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40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九月份:第一、二单元
十月份:第二单元
十一月份:第三单元
十二月份:第四单元
一月份:复习迎考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02-24
初一历史教学总结05-26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04-17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03-16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推荐】06-11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05-30
【荐】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2-26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15篇02-24
[实用]初一历史教学计划05-30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实用]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