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心得>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4-06-21 08:35:18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合集]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作文教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合集]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1

  12月5日,我有幸听了岳英和赵文静两位老师的快乐作文教学课。两位老师演绎了两堂精彩的作文课堂教学,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她们的课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在此,我针对此次听课,谈谈我自己的体会。

  一、情境体会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情境一直是我们们坚持不懈的教学方法,它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爱上听课,同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从说到写更具可行性。但只有有效的情景才能更加深刻地体现出教学目标,以及对作文知识的掌握。如:岳英老师的《写好喜欢的小动物》这节课中,老师出示了几则关于动物的谜语,使学生的感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并且深刻地明白了谜语的谜面是描述了各种动物的特点,然后让孩子欣赏可爱的动物图片,在情境里体会小动物的可爱,从而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在学生描述小动物时,教师不失时机的语言指导和鼓励更是增强了孩子的信心,让孩子喜欢发言,在聊天发言中不知不觉地明白怎样去说才能说服别人,自然而然的做到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态度大方有礼。

  二、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频繁

  作文课的教学不应单单只是对写作技法的传授,教师在上课时并没有一味地讲什么是修辞,叙述文的几大要素是什么。而是让孩子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自由地去说、去表达,把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作文的形成便是把这些说的内容记录下来,用说引写,让作文不再无话可说。那么,活跃的气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老师语言的引导和情境的创设。如:《怎样使笔下的人物鲜活起来》这课中,老师以有关描写猪八戒、孙悟空、哪吒的片段引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由去想为什么一读这些内容就知道所写的是谁?而谜底揭晓以后这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陷入了思考之中,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说是让孩子在一个很自由的气氛中说出自己当时或一瞬间的想法,而这样的不断启发,积少成多,学生自然而然就构思出了一篇优秀的'作文。

  三、内化引导,授之以渔。

  作文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亲身经历的事按一定顺序真情实感地表达出来。概括为:输入——内化——输出这样一个过程。输入即观察,观察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内化即思考,包括联想、猜想、想象。输出即运用,运用表达,有序的写出来。我们平时的作文课为什么会枯燥、单调,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教师教得艰难,那是因为平时老师们都忽略了“内化”这一环节。在这两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运用内容引路,整理出写作思路,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下,学生领悟到要把人和动物的特点写出来需要联系活动、展开想象。他们触类旁通,兴趣盎然地选择喜欢的内容,从自己的角度展开写作。

  快乐地作文,又因作文而快乐,这是广大师生的永远追求。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转变态度,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惟有如此,才会有新鲜活泼、个性突出、思想丰富的作文涌现,教师的快乐也莫过于此吧。

  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并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下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愉快的气氛中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而在我平时的教学中没法达到这个效果。

  其次,让我觉得使用了“班班通”后,教师的教学方便了,再也不用提小黑板了。平时,为了节约在课堂上抄练习题的时间,总得在课前把部分练习抄在一个小黑板上,从这个教室提到那个教室。再说,一块小黑板也写不了几道题,一节课下来,黑板要擦好几次,粉笔灰要吃无数。不讲究的老师一节课下来,成了一个“粉刷匠”了。使用“班班通”就不一样了,无论是例题还是相关资料,甚至动画,一根手指头就能搞定。而且都呈现在大屏幕上,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看到,且能看得清晰。

  另外,我的感悟是要下功夫学习课件的制作。“班班通”作为教学的一项辅助手段,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我们的大部分老师对“班班通”和课件制作几乎是一窍不通。尤其是学校的中青年教师应该成为学习和使用“班班通”设备的先行者,必须掌握这门技术。

  最后,呼吁学校尽快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有效地培训,争取使每一个老师会正确使用“班班通”,让“班班通”在我们的平时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摆设。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2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每个学期初,我都在认真总结上学期得失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状况,制定教学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了,需要教师把握好减轻课业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我体会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向四十分钟要效率。我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为此,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的模范听众,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表现,教室中没有了阴暗冰冷的“死角”。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采用了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训练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语文实践能力。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3

  在小学,作文是学生最害怕的内容,作文教学也是教师的攻关难点,所以作文成为许多小学生都为之头痛的一门学科。针对我自己在实际教学中所碰到的问题,我认为要想改变和提高小学生的作文综合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学生平时积累

  作文的提高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达到的,我们要耐心指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积累的方法很多,但是我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经典名言很实在。要求学生把平时碰到的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段进行摘录下来,自己反复品味。还可以把自己遇到的新鲜、有趣或者难忘的事情运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学生如此,教师更当率先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大家拿出来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不但使自己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树立作文价值观

  你想要写好作文就必须首先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认识,这样文章的灵魂才能高洁。写作与做人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现代青少年生长于优越环境,独生子女为多,吃苦的经历和精神相当欠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日趋淡漠。培养他们成为感情丰富、具有博爱精神的高尚人,作文训练是值得肯定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学生平时作文的胡编乱造已成为一道灰色的风景,它反映出学生心灵的枯竭。现在教师就应该引“树立正确作文价值观”这一道清泉来灌溉学生的心田,让我们从“真”做起。师生共同真实、自由、个性地做人,不虚伪、不矫揉、不造假,解放人性精神灵魂自由舒展,做个高尚的人,写出高尚的作文。

  三、人性化的作文评语

  教师的评语要采用以赞美为主的评价方式。我喜欢说学生好话,每位学生、每篇随笔命题作文,所有优点全部圈出来,每一点的进步夸张的表扬。把缺点说成改进建议而且面批个别悄悄说,把大大小小的.优点喜欢有意识当众表扬、反复表扬,向家长夸赞,然后再提很多改进措施,学生欣喜无比进步显著。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分标准,等分而不等值,尤其以鼓励态度的转变为重点。如文采好一点的学生常赞他们有“写作天赋”,争取成为少年作家;水平再差的同学哪怕有一个新颖的比喻我就赞美“想象力最奇特”。对于原先怕写不肯写或只写二三行的同学,拼命鼓励他们只要写满半页,我就评他为本次作文进步最大的学生,考试时更给予很多加分。我自创了“进步者优”的评价标准,无论哪一方面,只要比以前在进步,我就评他们是最优秀的学生,不但当众嘉奖,还在成长手册上、家长会上突出赞美由衷欣赏。

  四、熟能生巧,多练作文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工作起初的几年,我也按照规定每学期学生写八篇作文,但很快发现根本不够——一是指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太多了,生活是那么的多姿多彩,给我们的冲击感受真是太强烈了,八篇怎能容得下。二是学生的作文水平欠佳,八篇怎能有所提高。三是作文占分比例开始提高,而且写作水平提高也一定能促进阅读。于是我大胆突破,每学期每生用2本硬面抄笔记本写随笔和命题作文至少二十篇。一周一学期的数量不限,文体不限,从自己、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随生活而写,培养一颗敏感的慧心,记见闻写感想,无所不入童眼,无所不入稚笔,自由自在地写文字片语,没了清规戒律,一吐为快生命流动。

  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提高学生的总体水平,最后达到共同进步。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4

  作为一名新教师,每一次的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从中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在本学期学校组织的“一帮一”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李惠老师的课,她娴熟的课堂教学技艺和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带给我的是启发,是思考。下面谈谈我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这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听了她的课,我被她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她先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她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自上课至课终,她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她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都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在这节课上,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还设计了有关解决买文具和玩具的情境。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解决问题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这次听课中,我看到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是那么的真实,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她适时引导,充当好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以上是我在听课中的一点体会和心得,我要在现有基础上更加努力地去钻研教学,做到能与学生联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学得到长足的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知道难的不是教学生知识内容,而是如何让学生接受的.方法。上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这需要每一位执教者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借助长期以来的积淀。聆听了李老师的课,我从中领略到她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她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贴近学生的认知,而且蕴含着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我只有多学习、多听课、多对比、多反思,才能找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弱点,才能知道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争取获得更多的收获,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5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甚至有的学生提起作文就感到为难,害怕。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 从小抓起,做好铺垫和衔接。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应该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所以,从这时起,语文老师就应该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意识,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让学生能通顺地说一句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能围绕一个意思说几句相连的话,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三年级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

  小学作文教学实际是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新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当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用口语,现在只是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三 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作文是现实的生活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命题作文要结合现实生活,一个好的题目,往往能起着概括全文,点明中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和兴趣的作用,反之如果题目不当,脱离实际或者公式化,学生作文就会感到无话可说。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吐真情,不说空话、假话,作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作文要靠生活积累,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从而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写作文,爱上写作文。

  四、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活动,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五 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读课外书,,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就写不出好的作文,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

  六、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学生把写话、习作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觉需要,切实培养、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的加工和整理能力,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6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象样的作品,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而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就个人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归纳为这样几点: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课外作文与课内作文相结合;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

  一、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

  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从我们自己的写作体会看,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固定的要求作文,如果不是凑巧这一方面恰好有所积累,要写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学生的情况各不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写自己并无积累并不想写的文章呢?当然,也许有的教师会说,考试都是统一要求的作文啊。不错,考试作文总有一个统一的要求,但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考试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我个人认为:考试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而平时作

  — 1谓“为主”不是指课内作文的篇数比课外的练笔还要多,而是说主要看重的还是课内作文,把课内作文看作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把课外的写作看作是辅助手段;对课内作文花时间多,用心多,精心计划,精心批改,而对课外作文,则任其自由发展。我对这种做法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课内作文虽然对于培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要求作文的能力很有效,从应试这个角度讲,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思想受到限制,思维受到限制,因而很难有佳作出现。况且高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

  我一向不认为作文知识和能力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姑且不举那些什么作文知识也没有的大作家为例,也不引用鲁迅先生不要相信文章做法之类的名言,单就我们自己的体会而言,知识到底在其中起多大作用,就很值得怀疑。

  写得一手好文章,而考写作知识不及格的人绝不是个别的特例。对我们写作有益的倒是一种沙龙式对话,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热情,给大家写作得失的启发。基于这样的一些基本想法,我的作文评讲课是“沙龙”式的,就一个作文题或一篇作文,展开广泛的对话。作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同意见可以辩论,老师也只是其中普通的对话者。不是说我就完全丧失了教师的角色,不发挥我应该有的作用,而是说我不以自己的意见为核心,学生常常和我的意见相左,而且批评我的作文评价标准“太旧”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7

  3.16、17两天,我很荣幸的去商丘参加了“第五届黄河之声全国小学作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张祖庆等三位特级教师给我们呈现了一场有关如何指导学生习作的观摩课,之后又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会。虽然两天的舟车劳顿使我们疲惫不堪,但三位特级教师带来的精彩课堂还是让我们感叹不虚此行。

  三位老师风格虽然不同,但是精彩的课堂都使我学到了很多。张祖庆老师的“看新闻图片,写文章”紧紧围绕几幅精心准备的图片,让学生在仔细的观察和对图片的口头描述中,无意识地形成一种写作的意识、一种观察方式和一种写作模式。使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写作,而不是流于形式地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指导,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形成写作模式。陈敏老师富于女性的温柔细腻和亲和力,使学生在不自觉中跟随老师的脚步走进一片鸟语花香的世界中,形成对写作的'潜意识。而吴勇老师的“调皮的故事”虽然朴实,但却默默的使学生对写作的距离感慢慢拉近,使学生在回忆往年的调皮小事中慢慢发开自我,发散思维,慢慢形成作文脉络,大道无形地解决了写作难题。

  听罢三位老师的精彩课堂,使我不禁陷入沉思中,习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对孩子的尊尊教导,而我平时在对学生的写话指导则显得微不足道,只是简单地教导学生在写话过程中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和方法……”而不能像三位老师那样在循循善诱中使学生形成对习作的兴趣,只是当成一个作业、一个任务布置下去,辅导和指导不足。这是学生不会写还是我们做老师的根本没有起到应该的责任?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位老师都通过一个个鲜明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兴趣对一个孩子习作的巨大推力,看着那一篇篇优秀学生习作,使我们难以相信那是一个小学生的作品,怕是现在有的老师都不可能写出来的文章吧。在我们的教学中老师一般都是对学生的作品持批评的态度,而根本不去考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是我们根本没有使学生养成对语文,特别是习作的兴趣呢?语文不用于其他学科,它是趣味性十足的课程,充满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它的任务不仅仅是对学生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对学生语言表达和习作能力的培养。

  二、情景的创设。“身临其境”使我们习作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语,习作指导其实是一个道理,学生对习作主题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没有一点真实感,又怎么能写出富有感情和真实的文章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上课前的精心准备,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虚拟情景,使学生置身于“身临其境”的环境中,让学生对所要写的主题有话说,可以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创设情境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为后来的写作打下了基础,它会使写作变得很轻松。

  三、素材的切入点要精心选择。习作指导的素材要源于现实,并有一定的加工。不仅仅要使学生对所认知的素材有一定的认同感、有话说,还要有一定的拔高,不能使学生平平淡淡的叙述,造成言而无味,而丰富多彩的素材会使枯燥无味的习作课变得更加精彩纷呈,提高孩子的习作欲望,进而提高习作水平。

  一天半的作文教学观摩会使我深深的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任重而道远,而提高孩子的习作兴趣则是其中的一条捷径,学生通过喜欢上习作从而喜欢上语文、喜欢上老师,这又是相互的,需要我们语文老师长期努力的结果。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8

  现在的孩子写作文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一条我想恐怕是与现在这个忙碌的社会,紧张的节奏,快餐文化的氛围密不可分,作文教学心得体会。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加速期,古今中外任何一次社会大发展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从身体和精神上来付出。

  在目前的中国,我们的孩子还不能普遍享受法国的浪漫,瑞士恬适,美国的高消费,因为我们还不发达。社会的车轮在高速运转,孩子们必然受到影响,他们很难静下心来读读经典,写写文章。呵呵,以上的内容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下面写点我们可以试着去做的东西吧。怎样帮孩子提高作文水平呢?

  一、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家都知道读书对提高写作的重要作用,多位成就卓著的泰斗级人物谈到自己的文学启蒙都是受益于几部好书(这几部书绝对不会包括我们的语文课本)。我觉得语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如果非要强调老师的作用,那就是他对孩子们读书的引领。这里要强调一点,有的人觉得只要把书买回来给孩子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买书只是最简单的第一步,只要花钱就行,一本书要让孩子读进去才有用,这就要花心思花精力了。读书做摘抄,这是个好办法。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读书是必动笔墨的,一部《24史》读下来洋洋洒洒评点万言。我们读书时做的摘抄才是书中的精华,做的点评才是自己最个性的见解与感悟。一本书读毕,干干净净,这不是好的读书方法,如果点评批注密密麻麻,那才可以说这本书被你消化。如果我们读书能够做到随时摘抄,随时批注,那就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深挖洞广积粮,解决了无米下炊的问题。

  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仿写

  一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例文模仿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方面,例文能把文章作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例文又能帮助学生习作时扩充知识,开拓思维,丰富想象。

  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学会了模仿写作,学习促进了高年级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阅读材料就可以看出,高年级学生已逐步告别连环画,而喜欢阅读文字。学生阅读例文,当受到了思想感情的感染或写作技巧的启示时,就会产生尝试写作的冲动,作文兴趣高涨。这一特点应该与书法教学中的临帖有异曲同工之妙,解决了授人以渔的问题。

  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写生活

  学生有了初步的作文基础,就要把眼光拓宽,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我们的作文不能局限于老师给的题目,不能局限于校园,局限于家庭,“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如果学生善于从生活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中体会观察,思想将逆射出耀眼的火花,感情将插上翱翔的翅膀,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重创新

  同一个人,如果从不同的层面去认识,认识的结果会有所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活是一个多棱镜,它以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同是赤壁之战,苏轼高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杜牧却低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同是谁解其中味的《红楼梦》,有人听到了封建制度的丧钟,有人看到了宝黛的深情,有人悟到了曹雪芹的良苦用心……,同样是陶渊明,在有的人眼中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闲适的隐士,在有的人眼中则是“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的志士。

  多角度地分析事物,能使我们更客观更全面更正确地了解事物,对写作来说,则能起到一材多用的作用,又能使我们的作文出新。更多的时候,我们活在一种习惯里,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常常习惯于过去的思维方式,要打破定势思维,首先要使思维不僵化,要让自己的心胸扩大一毫米,自己的智慧扩大一毫米,自己的思维发散扩大一毫米,自己的思维理念扩大一毫米,对已有的事物多一种怀疑精神,对事物多一个角度去认识,这样敢于打破常规,就会出奇制胜。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9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小学生的生活大多以活动为主,他们的生活经验、积累的知识多数也是从活动中获取的,他们的活动丰富多彩,如果作文教学能打破传统单一的做法,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写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感情,写他们自己的体验,学生的习作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1、在活动体验中激发兴趣

  喜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我顺应孩子的这一心里特点,常常配合时令、节日和学校的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每年学校都要开展各种小型的竞赛活动,班级也可结合这些活动自行开展活动,演讲、朗诵、成语接龙等等,活动之后我会让学生谈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回忆一下活动的过程,这些活动都是学生亲生经历的,因而说起来滔滔不绝,兴趣盎然,在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写下来,自然水到渠成。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能使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

  带领学生走出校外,贴近生活,贴近写作对象,写游记,参观访问记,就带学生游山看水,带学生参观访问,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避免无病呻吟,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认真观摩。还可以让学生跟踪观察,预先确定写作对象,比如养一盆花,养一些蚕,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作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再交上一篇以此为内容的文章,这些都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师也可以不规定题目,不限制文体,给学生“信马由缰”,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写出自己的快乐,写出自己的烦恼,也就是心情作文,生活作文,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这样的作文让孩子觉得并不可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写作热情。

  2、生活体验中积淀素材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写作,就是要描述生活中的事,歌颂生活中的人,抒发生活中的情。深入生活历来就是写作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就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的镜头,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有趣的人和事,用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

  学生除了学校生活,还有许多社会活动的时间,有许多接触社会的时间,这是孩子向社会学习的好时机,如何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非常重要,社会生活既开阔了孩子的'眼界,又培养了孩子的交际能力,同时也是孩子积淀写作素材的好机会,这就要教师教孩子学会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养成随时观察的习惯,这样孩子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同样的精彩。

  经常性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以活动促积淀,以活动促发展,当然,开展活动要暗示学生:活动的参与过程就是带着任务,捕捉写作题材的过程,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的素材值得去写。口语交际中要求学生说秋天的快乐,写秋天的美丽,就可以组织学生去秋游,寻找秋天的足迹,语文综合实践课给学生开展活动,如成语接龙、新闻发布会、古诗背诵大比拼、读书笔记展示、课外收集展示等,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现了素材,拓展了思维,激发了学习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

  3、在阅读体验中积累语言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才能博发。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生活经历简单,所以积累的写作素材也很有限,要想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小学生语言积累的渠道很多,平时和同伴的交流,成人的交流,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中都有语言的积累,但是这种积累通常是无意的,也是不规范的,语言积累的关键时刻在阅读课上。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中的重要因素,教材中优美的词句,重点的课文,名家名篇,都是学生需要学习并掌握的,这些都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极好教材,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感悟体验,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好的文章不但要读,对一些名篇佳作,还要求会背,学生熟读成诵,就能内化汲取,变为自己的东西。小学生的语言积累,除了精读、背诵外,还可以指导他们广泛涉猎,大量阅读,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目,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转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创新,在课外阅读中可以摘抄优美词句,背诵名篇佳作,开拓视野,增加智慧,大量阅读带来了学生词汇量的递增,句式结构也有单一而丰富,输入脑中的语言信息不断增加,学生说出的语汇也就琅琅上口,写作也就信手拈来。

  当然,任何一项技能的形成都要经过一个艰苦的过程,写作也不例外,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体验中学习写作,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我把学生的一篇篇习作装订成册,就是一本水平不低的作文选,而这个活动本身也是一次实践活动,从写到印到装订,孩子们都要亲自参与,从中体验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欢乐,也是一次不错的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10

  作文教学的确是一个又硬又涩的大果子,做起来费时、费力,见效又慢。记得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作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第三周在六(2)班指导学生上了一节作文公开课————"难忘的第一次",这作文学生在上学期也写过,但学生忽略了第一次的感受与过程,针对学生的簿弱点,我特意设计了一节课活动作文课,在课堂上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作文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

  1、先活动后作文。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表达愿望。在教学中,我采用送礼物给学生的方式,让学生先观察礼品盒,猜礼物,拆礼物。从送礼这一过程,学生很有兴趣,写的.片断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注意了层次与顺序

  2、抓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在学生在收到礼物以后,及时指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并把各个环节叙述清楚。在此基础上,连段成篇。并在班上交流。

  二、开辟两种渠道,引来作文的活力

  本节作文训练的指导设想是:其一,从生活中学习作文,即引导学生先活动再写作文。丰富多采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观察真真实实色的樱桃,观看贴近学生生活的小品。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其二,从阅读中学习作文,解决怎么写的难题。

  (1)在作文指导时,先听听别人的描写。

  (2)指导学生在评价和鉴赏其他同学的作文中学习作文。

  三、突出三个训练,提高作文能力

  在本次作文指导过程中,要突出进行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本节课,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训练:

  (1)细致地观察;

  (2)有序地观察;

  (3)抓住重点观察;

  (4)用多种感官观察;

  (5)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

  要真正认识事物,不仅要靠观察,更重要的是靠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因此,老师在执教时,充分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特别要加强想象和联想能力的训练。注意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初步的抽象思维,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达到言之有理。

  通过本节课设计到课堂实际操作,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一定要坚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事情,写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把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做到“源头时有活水来”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11

  谷伯轩同学的《校园一角》其实只是写了几棵花树。然而,他却能把这几棵树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仿佛看到了那满树灿烂的花色,闻到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他大胆而合理地展开想象的翅。

  想象并不是凭空瞎想,而是以细心的观察为基础的`。他看到夹竹桃开得茂盛,一朵比一一朵鲜艳,便想象花朵正在进行着比美大赛。看到花瓣在微风中抖动,又想象出是花朵在炫耀自己的美丽。这些想象合情合理,生动地把花朵们繁花满树、鲜艳无比的情景写话了。

  其次,谷伯轩同学的想象具有独创性。他把中间的榆叶梅想象成威严、神气的国王,把左右的夹竹桃和杏树想象成美丽而高贵的皇后。榆叶梅技叉粗壮,满树的花蕾迟迟不肯开放,正是国王那威严、沉稳的大家风度所决定的。而那盛开的夹竹桃和杏花,尽显自己的千姿百态,这不正是皇后的娇媚所在吗这些富有独创的想象,使文章新颖奇特,令人耳目一新。

  当然,习作想象丰富,语言情新,与作者所积累的丰富词汇是分不开的。谷伯轩同学的阅读范围很广泛,每天的阅读量都在三千字以上。这使他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写作文时便能够得心应手,准确地表达意思,使文章形成优美的基调,这也是他获奖的另一个原因。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12

  我校课堂教学“五步十字三原则”(简称五步十字法),简单概括为:课堂教学进行的五个步骤,简单易行的流程——“十字法”,以及课堂授课遵循的三个原则。

  ㈠课堂教学必须进行的“五步”:

  1、目标展示

  教师出示目标(要求),问题简洁明了化,一切环节要为目标服务。(师生共同明确目标,教师“导”的目标,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的目标)

  2、自主学习

  1展示自学要求。

  2自学尝试。(借助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进行尝试学习,通过自学,明确哪些是自己学不会的,解决自己能学会的。)

  3、合作探究

  1多种形式合作学习,或者同桌,或者小组,通过合作、互相交流,进一步明确知识点,认识、明辨学习知识过程的对与错;

  2在合作、互相交流的基础上,采用个人、组际之间的展示合作交流成果。(学生成果共享,教师摸清学生自学情况锻炼学生的表达能。)

  4、精讲点拨

  意见分歧的和不会的问题,学生讨论或教师点拨是一个释疑的过程。

  5、有效训练

  针对重点、难点、易错点,当堂有效训练巩固,当堂达标。

  ㈡课堂教学进行的五步,概括为十个字,也叫“十字法”:

  问题,自学,交流,释疑,训练

  ㈢遵循的三个原则:

  1、一切从实际出发设计课型的原则

  2、注重学习习惯养成教学的原则。

  3、注重分层施教的原则。

  从学习中我得到了一些心得,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几点体会。

  第一质疑引导,明确目标

  创新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善于提出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注重问题的教学,以问促思,以问促变,以问促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疑点进行点拨、指引,最终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养成质疑的习惯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不能嘲笑讥讽,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大胆创新,在质疑过程中创造性学习的氛围就会逐渐形成。具体做法又分三步。第一步预习找“疑”;第二步有意设“疑”;第三步相互质“疑”。只要老师对学生提出的疑点进行点拨、指引,最终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养成质疑的习惯,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自主探究,经历感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是创新的源泉。

  这种能动性表现为旺盛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探究性学习行为。新课程标准和创新教育理论都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创新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探究行为,探究行为的产生则源于问题,因此要多改编一些开放性、存在性、探索性问题,供学生思考和探索,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努力做到激活学生思维、培养求异、创新能力。

  第三合作交流,观点整合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对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结果有了初步的体会、感知,解决了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同时,也会产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合作交流环节,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创新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必须做到学习方式的改变。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观点和研究成果展示给合作伙伴,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出来让大家一起来解决,以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同时,思维的交流也体现了资源共享。在平等、融洽的合作交流中,学生没有压力,思维流畅,人人畅谈自己的学习情况,人人在别人的观点、想法中寻找启迪、丰富自己;然后对大家的想法、观点进行评价、修改、整合,形成一个正确的、富有创新的.答案,这就是学习观点的整合。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个性化的理解和个性张扬。

  第四体验感悟,延伸发展体验与体会不同,感悟与感知不同,从思维品质讲,体验感悟比体会感知更深刻,是在亲自经历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悟”完全有一种蓦然回首、豁然开朗的感受,个体表现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整合、互补,学在课堂,用在课外,相辅相承,最终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实践证明通过探究性、合作学习,改变了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以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五步十字教学法"是在课程改革基础上提出的符合我们教育教学实情的一种教学模式,带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和深深的个性烙印。我感觉它的最可贵之处在于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不是被动解决问题;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单纯的"学会",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由单一接受到发展创新的根本转变,实现了教师由知识的传承者到创新人才的催生者的角色换位。这就是我们必须理解的"四步探究教学法"的科学实质和深刻内涵,也只有理解了这个内涵,我们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才能力戒形似而神异,才能达到心中有模而实际无模的境界。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13

  近期,医院组织大家观看了李强老师的演讲录像,听了李强老师的演讲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我们每天都要工作,到底是为谁而工作?很多人也许会说,为了养家糊口,这其实是一种消极被动对待工作的态度。李强说的`好:每一个人都要理想,更要有梦想,没有了梦想你就会迷失方向,就会不知道为了什么而要努力工作。因此每个人都要为了自己追求的梦想而工作、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工作、为了自己未来的人生和成长而工作。所以说工作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只有从内心里明白都是为了自己在工作,个人价值才能在工作中得以体现,工作的热情才能在工作中得以爆发。有了为自己工作的观念,我们在工作中才不会懒惰、不会抱怨、不会消极,不会马马虎虎,真正用心把工作做好,在工作中不断超越自我。

  目前我们医院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大家齐心努力,人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医院的发展尽心尽力,增砖添瓦,任劳任怨,不计得失,我相信等到医院发展壮大之时,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豪感、成就感,我们在为自己工作,我们不随波逐流,我们事业有成!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14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最辣手的。几十年的教学让我感悟到优作环境,优化写作内容,根据学生气质,性格不同组织写作。加强诱导和鼓励,引导学生读书做人,激发写作兴趣,为学生创造写作成功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语文能力和水平。

  第一步,激发写作兴趣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应当从生活角度考虑,不断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情感生活。引导学生参与各项课外活动,让他们把经历、感受、感悟诉诸文字,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书,充实学生写作素材;教给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讲作家的写作经验,感染学生,鼓舞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征文赛,给以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学生勤思勤写。中低段作文教学需要适当创设写作氛围,提供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写作水平,与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相联系,提倡自作、张扬个性。实在无法下笔的学生可以模仿,但坚决不能抄袭,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面。因此,在写作之初我总是鼓励学生练习写日记、周记、写身边事,要求学生亲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做的经过写下来。学生经过持之以恒的练习,确实有很大进步。

  第二步,利用教材学写法。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作文和阅读的熟练技巧??”掌握写作方法,先让学生凭借教材,掌握教材中这个例子的特点。学完课文后,引导归纳写作方法、学习写作技巧,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读写对应训练。有时随着课文续写,有时随着课文缩写,有时扩写古诗。这样随堂练笔多了,学生的作文慢慢在提高。

  第三步,培养阅读习惯,为写作奠基。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但只局限于课本内容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是很有必要的。课外阅读,我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架和班内图书角,统一时间进行阅读;二是让学生互相传阅自己手中的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量。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作读书笔记的习惯,在阅读中遇到优美的词句、好的片断、文章就摘抄下来,并每周整理,分类存放。把这些积累存放的材料要经常翻阅,优美的词汇、语句最好背会。这样,大量的阅读滋养了学生的心灵,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使写作素材丰富灵活起来,解决了学生没啥写和不会写的难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第四步,学会观察,积累作文素材。

  我首先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写话”,也就是把自己想要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纠正了作文就是编故事的错误认识。在平时,我注重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把随时随地看到的人、事和物记录下来,并有选择地取舍,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这样日积月累,素材就会日渐增多,写作时也就“有话”可说了。同时,日记,还融洽了师生的情感,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我教育学生,观察时可以观察景物,也可观察社会生活。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都是美好的,花鸟鱼虫,山水日月,只要你对它们充满感情,就能发现它们的美之所在。家庭、社会、学校中的许多人和事,只要仔细观察,就都能发现写作的素材。我认为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既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了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又在生活中经受了锻炼。更重要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写出来,而且别人的言谈举止和心理状态也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来,极快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第五步,学会评改作文。

  作文评改这一环节,由评改、自改、互改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根据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作文基础,从其文章实际出发,肯定长处,解决问题,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慎重地提出批评,每次评改都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按照评语要求写下一篇文章。讲评时要注意与学生交流,允许学生提出疑问,发表不同见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认识自己作文的失误。

  在评改过程中还注意强化了“改”的组织管理,组织评改,将全班分为若干个组,内部互评互改,建立各组的作文档案,及时总结提高,实施后感觉效果良好。

  总之,写作源于生活,只要老师能得法指导,学生就能写出丰富而优美的文章。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15

  深圳市许多学校开展了“自能作文”的教学实验活动,它以“广读——善练——导写”为特色,引入了“一篇带多篇”的新方法,并通过课堂“导读、练笔”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独立的作文能力,使学生有了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的训练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我想,要进一步提高自能作文的教学质量,就必须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易被忽视的问题去设法加以改进,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一、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克服只重视“堂上导读、练笔”的倾向。

  尽管“堂上导读、练笔”作为目前自能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不容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如细致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等等,这些都是“自能作文”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为没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就不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也就不能发展丰富的想象能力,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如果缺乏了这些能力,即使他们阅读面再广,词汇再丰富,他们也难以从生活中发现好的写作素材,难以抓住事物的特点,更不能形象、准确地用语言把事物描绘出来。所以,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并不是仅靠“导读”与“练笔”就能培养起来的,还必须靠教师在课堂上指导观察、看图、看录像,朗诵欣赏好词好句,在课堂下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接触大自然、旅行参观、观察各种事物等多种形式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读写能力与其他必要能力协调发展,才能最终达到作文“自能”的目的!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克服只重视“导读、练笔”的单一性教学倾向。

  从目前我市的“自能作文”教学现状看,一些教师局限于“导读、练笔”的.单一教法上,不能积极大胆地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法,还错误地认为只有“导读、练笔”这样的形式才称得上是有特色的“自能作文”教学,才能区别于“多媒体作文教学”。

  这些观点和做法,其实都是忽视了“自能作文”的多样性,忽视了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其实,各种教法都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例如我们在导读、练笔时,一样可以借助幻灯、实物、录像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发挥多媒体生动直观的作用,让它为“自能作文”服务。这样做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作文能力与作文兴趣协调发展。

  三、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克服忽视学生生活空间的倾向。

  作文的“自能”除了思维、观察、语言想象能力能起到很大作用外,不容忽视的还有学生生活空间对他们作文能力的影响,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的写作素材和灵感常来自于他们的生活。而目前作文教学常忽视了这一点,造成了两个主要问题:

  1.作文选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2.不注重帮助学生建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

  针对第一种情况,我想教师主要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多写他们熟悉的人物、事物,鼓励学生课堂下用日记形式练笔。对于第二种情况,是一个普遍有待于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关注解决的问题,因为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的功课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活动和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这样的生活怎能让学生充分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呢?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均应尽力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单调的生活,给他们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使他们可以在愉快的心境下去寻找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减轻作文的压力,丢掉作文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包袱,更好地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学心得 教学心得体会06-18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06-29

作文教学的心得体会03-25

作文教学的心得体会12-19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01-25

作文教学的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体会实用02-17

情景教学教学心得体会11-09

教学心得体会(精选)07-05

教学心得体会【精选】07-06

(精选)教学心得体会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