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读书心得必备【15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勇气》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1
勇气,对于每个人来说,或多或少总是有的。但,教学勇气,对于作为教师的我来说,是我不曾考虑过的。教学还需要勇气?初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心中的这个疑问慢慢的被解开了。是的!教学也需要勇气,而且是我们老师平时忽视掉的那些会让人执着的勇气。
初读《教学勇气》一书,书中字字洋溢着作者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之情,而这一热情也在之后的阅读中慢慢地传递给我,感染着我。在敬佩作者的热情之外,也震撼着书中多角度的深入探讨的很多观点,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听,去体会。毫无疑问,《教学勇气》正是冥冥中我们所要追寻的答案,更是对我们内心呼唤的回应。
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来翻阅这本《教学勇气》,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会慢慢咀嚼回味着作者的一些描述,不自觉地把我的心灵状态或教学状态进行比照,感悟着作者对教学的呼唤和教学的痛苦与喜悦,领悟着让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对“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
“我们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把我们的心灵找回,像优秀教师那样,将真心献给学生?我们灰心、泄气,部分原因在于,教学是每天都进行的'、随时让人挑毛病的工作。我关心的东西就是我的自我。”
在两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努力的想,这里该怎么教,那里该怎么处理……怎样才能教好孩子们。但是,我不曾想过的是,我在逃避着面对我的学科、面对我自己。而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减少我们易受到的伤害,我们就与学科分离,与学生分离,甚至与我们自己分离。在这两年中,我都以自己是教师为光荣,但我不曾想到,在帕尔默的眼中,我会在扮演着教师的角色,而不是真正的教师。
我们远离了学生,远离了学科,将暴露我们自己的危险降低到最低——但是,我们却忘记了距离使我们的自我被封闭,这样的生活更加危险。我们明明是一名真正的老师,但为了保护自己,将自己和我们所选择的学科、学生分离,我们选择去扮演一名老师,兢兢业业地完成老师该完成的任务,我们就觉得没有误人子弟,就觉得完成了自己的本分工作。但是,我们这样做的话,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成就”了我们自己,却忘却了我们教出来的孩子会是怎样的?也会像书中提到的会有学生跑过来问能不能用“我”这个字?这样的学生,是我们想教出来的吗?
也正如书中提到的“学校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重视发展洞察和理解能力”,我们抱怨这些,但并没有看到本质,是我们这样扮演教师的人教出这样的学生,因此,我们就应该为我们这样的行为负责,为此,我们就更应该找回我们作为教师的心灵,找回作为教师的勇气,来勇敢地做老师,而不是扮演老师。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2
“教学恐怕是所有公共服务业中最为私密的专业”是我在阅读《教学勇气》时感到石破天惊的话,当然难以抑制的惊喜也如涟漪般一层层漾开,因为这种体验隐匿在我心中已经很久了。这是一个事实,也无疑是阻碍教师队伍大阔步向前的绊脚石。
我们真的'需要一种互通有无的门路。曾经一度我在偏远山区教学,班级少老师少,缺乏同课头的老师来探讨。重难点把握的准不准?突破的如何?我常常是自问自答。有的课后我唉声叹气,有的课后我满心欢喜,可是这种感受都像情绪一样,一会就被消化吸收了,自己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同的课后体验所隐含的教学问题。有幸上一节公开课却也难逃被焦虑裹挟的体验:内心有恐惧,害怕自尊心碎裂,自信心受击……
直到此时此刻,掩卷回忆深思,才发觉“任何行业的发展要依赖从业人员的分享经验和诚实对话”,原来教学勇气于我来说就是“开放”,打破自我壁垒、敢于承认自己的问题和失败、敞开心扉去求教、不断完善自己,那么,勇气不请自来。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3
帕克.帕尔墨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中说道:“当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惟一能供我立即利用的资源是:我的自身认同,我的自我的个性,还有为人师的我的意识。”这本书基于一个简单的逻辑前提,那就是: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只有当我们清楚自己是谁,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去做的时候,我们的`行动从此变得有了方向,我们可以凌驾于我们的行动之上来审视自己的行动。
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带领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确实,身为老师,热爱教育工作、为学生奉献心力,却不免会遇到挫折。有时候,学生像是不知名星球的外星人,顽皮吵闹的可以,这时就开始令人怀疑自己的权威性和领导能力;认真准备教材、用心教学,学生却直说不了解,又令人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失去信心。这些恐惧会把心中的我逐渐瓦解,原本能上的有声有色的课也因此变的有气无力,很难让学生喜欢学习。所以老师们在遇到教学上的问题时,先别急着否定自己,或是根深蒂固的认为你和学生间年龄差距的代沟无法可解,而造成了“我就是教不好、学生就是不会听”的恐惧。
其实,试着用同理心和缓地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中的恐惧根源和深植于教师心中的担忧,就能用更清晰的眼光看待教学上遇到的挫折,许多问题也就随着你新的视觉角度发掘出更合适的改善方法。正如《教学勇气》中所言,要关照教师的内心,使其不会僵化,对深层的自我待之如友,培养一种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意识,使他们无论在哪里都感到回归了精神家园。是呀,失落的心灵回归精神的家园,舒展、静息,教师的生命意识才会觉醒,他们才有勇气、有能力圆融自我的人生。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4
《教学勇气》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仅仅源于其所爱,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在这本书中,作者用通达的语言让我认识到,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对“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当坚定地立足于一种真实的自我意识中时,我们才能获得虽然困难但有意义的工作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和力量。
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甚至无心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
《教学勇气——漫步于教师的心灵》的作者帕尔默带领教师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全书共有八个篇章组成:导言,源自心灵的教学;第一章,教师的心灵——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第二章,一种恐惧文化——教育和分离的生活;第三章,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第四章,认知于共同体中——为伟大事物魅力所凝聚;第五章,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第六章,学习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第七章,不再分离——心怀希望教学。
在众多和教育相关的话题中,教师的“心灵”是鲜有人关注和讨论的。人们热衷于讨论“教什么?”“怎么教”这些能够能对教育现状产生立竿见影的话题。当然,这个话题往往会让人觉得“遥远而空泛”,然而,当我们面对一个新的班级,面对一张张新的面孔,我们内心深处还是会有难以抑制的恐惧冒出来,甚至当我们面对每一堂新课、每一个突发事件、每一次未知的挑战时,恐惧都会不时来突袭我们的心灵。我们恐惧,恐惧未知的糟糕结果,恐惧一切不顺利,而与此同时,学生也深陷恐惧,他们害怕失败,害怕不懂,害怕被拖进他们想回避的问题中,害怕暴露了他们的无知或者他们的偏见受到挑战,害怕在同学面前显得自己愚蠢。当学生的恐惧和我的恐惧混合在一起时,恐惧就以几何级数递增――这样教育就瘫痪了。
为了保护自己,教师选择了和学生相隔离,用权力、身份、学识等等筑起高墙,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让教师或激动、或伤心——越热爱教学的教师,或许伤心也越多,而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遇到了重重困难仍然能够坚持,保持自己身心的完整,感受到教育生活真实的苦与乐。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对教学来自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一起在阅读当中寻找教学的勇气吧!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5
每个学生都是一棵果树,只是结果的多少和季节不同。作为一名教师,要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的错误。如作业中有的学生答对的很少,甚至全错,但我们可以从作业书写的认真态度,能否按时独立完成等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上课不专心听讲、讲话、搞小动作等学生,可用他们的能够接受的语言吸引他们,或在课外找他们谈心,等等,想方设法的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初中生天性好奇,求知欲盛,作为课堂气氛的调控者,可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启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和设想,发表意见看法,让他们展露灵性,展示个性,使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这样学生思维得到了更多的训练,我们也可从学生的观点中吸取自己所疏忽或未能想到的东西。在上完一节课后,应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并说清楚为什么,使学生能够自己抓重难点,如果学生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要告诉他们应采取什么策略,还要帮助学生把本节课学过的知识和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它们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反思自己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成功之处,反思失败的地方和原因,并加以改正,以备下次再用。
回首十几年教学路,我若有所悟:原来,育人永远是一门艺术,永远没有固定的“套路”,而是以欣赏的眼光,接纳学生一切优点和包容他们的缺点...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6
选择看这本书的原因是,书后作者的话:“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与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缘于其所爱,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曾经,许多人为着心灵的自由,带着美好的愿望,选择了教师作为职业,并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堂,但是外部的“教学要求”常常使得我们心灵失落,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心教学,失去了教学的勇气。于是,有的人选择了坚持,有的人选择了改变,有的人选择了离开,略带哀伤头也不回地走了。这就是我对教学现状的深切感悟,也是教师现实心灵的真实写照!正如书中所说:“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心灵失落。”
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默尔带领着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相对于其他鼓舞过我的思想家来说,帕克。帕尔默用心写作,也更能打动人心。他的作品罕见地整合了严密与典雅、热情与精确、智慧与人性。他的书给所有热爱教与学的人们一份厚礼,特别是那些挣扎于痛苦重重的教与学的热爱者。
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带领着我,重新点燃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教育在改革,在这样的空间里,我们寻找自己的心灵。那曾经热爱教育的心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在琐碎的'工作中,在传统的认可与奖赏中逐渐迷失。读了《教学勇气》,我在作者的引导下逐渐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拨开迷雾,认清自己的内心,即使是在寒风中摇曳的一点烛光,也坚信自己的光芒,自己的温暖那是给予一拨又一拨学生的关爱与呵护。我相信自己有勇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并忠诚地栖身于此。
帕尔默引导教师们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他也号召有关的教育机构在这方面支持教师。教育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如果没有这样的鼓励和引导来探索内心世界,那么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将如何完成它的任务和使命?
帕尔默的书总是使人激动、令人感动。这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对教师生涯进行探索的书。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7
二00七年的秋天,我有幸拜读了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深受震撼,颇受启发。
翻开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首先吸引我的有这样一段话:
“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
教学二十多年来,每期总会有那么二、三次情绪的低谷,我不想走进教室,害怕见到学生,害怕见到学生告状,害怕去面对各种问题,害怕……平日里可爱的学生变得陌生、不可理喻,我觉得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好远好远;觉得当教师,特别是当班主任教师,好烦好烦……我很害怕这样的.时刻,总觉得自己太无能,什么都处理不好。既不讨学生喜欢,也不受领导好评。我知道自己爱学生,可他们为什么都要与我作对?如此不听话,或者对我如此不体谅?幸亏读了此书,我知道这种时刻总会过去的,风雨之后总有阳光。于是乌云确实也就这样慢慢过去。如今,我正带着这种良好的心态,心平气和的教着这群淘气而有可爱的孩子们。
帕尔默给予我们勇气。“不要害怕”,可以有恐惧,但“不必置身心于恐惧之中,可以在好奇、希望、同感或诚实这些与我心的恐惧一样真实的感受中教学。”我们与学生是“共舞舞伴”,应该“亲切地款待”学生,让学生想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想让他人听见自己的声音,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我们要充满深情地走入学生的世界,不匆忙地用我们可怕的言语去填塞学生的沉默,不迫使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这样,当我们体谅学生恐惧的心灵而倾心教学时,学生就会把我们看成是能够倾听他人真话的言而有信者,学生也就会“亲切地款待”我们,我们也就会因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不断成长、不断提升。
现在细细想来,虽然阅读的时候确实给我带来过困惑,常常是读一段,不由自主得停下来思考一下作者的意思,回忆一下自己的教学,有时能很快产生认同感,有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与关系,整个过程漫长却又是愉悦的。因为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我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将重新激发我从事小学教师这份异常艰苦而神圣的工作的热情。
感谢您——帕克·J·帕尔默!感谢您——《教学勇气》!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8
值此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暑期学校特别开展“青年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旨在用丰富的学识武装教师的头脑,以高尚的品格洗涤教师的心灵,让教师勇担时代使命,更好地引领学生的人生,点亮学生的梦想。
刚拿到帕克·帕尔默著作的《教学勇气》时,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第一反应是机械地计算全书320页,每天读10页,得耗费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然而当我真正沉下心来细品这本书时,我惊喜地发现书中的教学故事是那么活泼有趣,书中的理论是那么回味无穷。我对书名也有了新的认识:教学勇气,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
全书共七章。前三章探讨可供共同体生长的内在基础的方法,如恢复自我意识,敢于正视恐惧,以相反相成的悖论观整体地看世界;其后三章探讨成长于内在基础之上的共同体如何融入课堂、融入更为广阔的世界。因我理解能力有限,不能穷尽整本书,所以选取最令我有共鸣的前三章浅谈自己的感想。
1、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
帕尔默写道:“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好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在教学中折射出强烈的自我意识。’’这让我联想到了教育心理学上的一个词——内驱力,它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在我身边不乏拥有内驱力的好老师,他们不会在乎“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的头衔,不会成为这些外部力量的牺牲品,相反他们会觉得外部给予的表扬和荣誉绝不会比自己给予的表扬和鼓励更有价值,绝不会比自己收获充实的精神世界更令人满意。如果你真心热爱教学,请不要扮演教师的角色,而是多体验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次教学中的相遇,与学生相遇,与学科相遇,与心中的导师相遇……哪怕一开始的相遇是青涩笨拙的,那有何妨?每一个英雄都有不为人知的弱点,就连教学经验相当丰富的作者也经常表面云淡风轻而内心焦虑不安。当你洞悉了这一切,相信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加强自我意识,善待内心的自我,你一定会找寻与你“情投意合”的优质教学。
2、恐惧的文化
很难想象年近60的帕尔默教授在走进教室前也会恐惧,噗嗤一笑的同时很佩服老教授对恐惧的坦诚。“电脑盲”的我时常恐惧学校布置的各种网络培训,恐惧尝试新鲜的事物,殊不知此刻我离真实的学习仅一步之遥。我也时常恐惧课上学生变成“活死人”,殊不知教室里看上去沉默阴郁的学生内心也充满了恐惧。要想改变“活死人”法教学,就必须不断更新对学生真实状况的认知,就必须看清楚并了解学生内心深处恐惧的来源。与其做一个对课上状况百出提心吊胆的老师,不如学会款待学生,宽容学生,学会倾听他们尚未发出的声音,充满深情体贴入微走进学生的世界,与学生共同营造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所谓恐惧的文化当然还有很多种,如年长者恐惧年轻者对其无情评判,客观主义恐惧主观介入的认知方式等,如此这些帕尔默都安慰并告诫我们:“不要害怕,我可以恐惧,它和我出于希望、诚挚来进行教学一样真实。但我不必置身于恐惧之中,不必心慌于恐惧——因为我心中还有其他让我能说能做的广阔天地。”
3、教与学的悖论
所谓悖论字典里的解释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换句话说,我们一切看得见的事物中其实都含有看不见的事物,这就告诉我们不能用非此即彼的眼光去割裂世界,而是应该用既此又彼的眼光去拥抱世界。回想起青春期的我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而这些棱角的存在让我不经意间会伤害身边的人。我渴求良好的人际交往,却被“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个性所束缚。直到人生阅历日益丰富,我才恍然明白做人做事并非一定要爱与憎二者之间站队,它们中间还有许多其他的情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情感的并存,人生才会如此丰富多彩!现在的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也会将帕尔默教授提出的悖论式思维广泛应用于教学中,课上我能享受与学生思维碰撞的欢悦,就能欣然接受鸦雀无声带来的痛苦。“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的痛苦正是来源于我对学生和教学的热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须养成一种既依赖又不依赖他人回应的自我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悖论,设法去喜爱这些矛盾本身,带着矛盾勇敢前行……
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教育智慧蕴藏其间。虽然我未能穷尽整本书,但是每当我沉浸于他的文字时,我总能感受到他的教育慈悲心,他直面真实的心灵,他持守教育的真善美。此刻我特别想敬赠暑期共读营的老师们:请勇敢捧读这本书,它真的无愧于畅销20年的佳绩。希望我们都能通过这本书,唤醒真我的灵魂,遇见不加伪装的自己,善待教育,幸福教学!也希望我们能坚定执着地去追逐新时代青年教师的“中国梦”,在逐梦路上大放异彩!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9
《教学勇气》的作者帕克.J帕尔默是一位作家、教师、活动家。他独立地从事关于教育、共同体、领导、精神和社会变革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是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的资深会员,也是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教师养成计划的创立者等等诸多称号。被誉为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最有影响力的领导者”之一。
本书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对教师生涯进行探索的书。作者以轻松的文笔,探讨教师的内心世界。观念发人深省,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大启发。
利用寒假简单先看了一遍,有些理论和文字还没有读懂,没有理解,还需慢慢去品读。下面摘抄了一段:
“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的标准。这时,他们必然会感受到痛苦。”
的确,在现实的教改实践中,时不时会有某种“教学方法”的流行,在流行的季节里,正如大家对“名牌服饰”的追随,不论内心是否真正认同,不论是否真的契合自身特质,大家都会自愿或不自愿的去使用,惟恐自己被排除在潮流之外。这样的使用,效果可想而知。做为一个普通教师,我不敢惶论这种流行的'是与非,但我真的感受到“理性消费”的必要。当我们要选择某种“流行”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深入的去了解它,也深入的追问自己“这种方法所体现的价值是我所推崇的吗?我有推行这种方法的个性特质和优势吗?”。帕尔默认为“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的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与我们中国的说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我初遇“尝试教学法”的时候,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乐趣。而当年的激励纳粹“棒、棒、你真棒!”每次在别人的课堂听到就不自在,在自己的课堂使用也觉得羞愧,那时,我也会责备自己的落伍,而今,帕尔默终于令我释然,与其违心地痛苦地“时尚”,不如真实地坦然地放弃!
“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
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学科中心说”“教师中心说”,而今已步入“学生中心说”,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重要,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而帕尔默认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威,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里,真正的教学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也就产生了。读到这里,帕尔默为我们描绘的美好愿景宛如就在眼前,只是,要实现它,真的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我们已经上路了,不是吗?以主体为中心是不是又是一种新的“主体中心说”呢?
这本书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像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和作者某些观点相符,会引起我的共鸣, 他呈现了一个奇妙的心灵世界!还需反复去读,反复去琢磨。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10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虽然是由被翻译成中文的,难免变得晦涩难懂了许多,或许从某种角度而言较低了可读性,但是仍然震撼心灵,毕竟是一本优秀的书籍。关于教与学,一直是大家探索的问题,帕克.帕尔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无论对于课堂教师和教育者还是其他岗位的人,这本书都代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这本书带领我进行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却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力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
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着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是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
《教学勇气》震撼我的还有它对恐惧文化的诠释。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为恐惧,继而便拼命地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拼搏、抗争、奋斗,终于,有了小小的收获,然成功的喜悦尚未遍及全身,便发现自己早已因此疲惫不堪,只不过成功之前是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未觉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争、奋斗失败,那更懊恼不已,觉着自己没有功劳连苦劳也忽略不计了。于是忍不住感叹:人是多么渺小,以人个体之柔弱真的根本无法和那些看不见的、又无处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叹过后,很多人会选择再战,当然也有人会选择逃避,丧失斗志,从此消沉。
《教学勇气》这本书就像陈年酿酒,是越读越香醇。这也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书,能带领教育者们,对教学生涯进行永无止境的探索。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11
满怀着一分教师的执著,拜读了帕克·帕尔默教授的著作《教学勇气》,让自己的心灵作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被书中通透教师心灵世界的深邃智慧和深刻启迪所震撼。
正如别的老师所说的一样,内容比较深奥,也很难读懂。我报着尝试的心读了,跟随作者帕克?帕尔默进入到教学中未知的“自我”领域旅行。对恐惧文化这一章我比较感兴趣。恐惧是一种使我们和同事、学生、学科以及我们自己相分离的东西。我们身边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可我们没想到这对我们形成的糟糕状态,帕尔默解析了这种恐惧,使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教师,当我让恐惧占上风时,不管是教学时我恐惧学生,还是弄得学生恐惧我,我都处于最糟糕的状态。作为同事,我们的关系常因恐惧而疏远;恐惧几乎渗透进所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关系中;而且恐惧是在太多管理工具袋中的一种权威和管理工具。
学生为何会恐惧:在教室里宁愿保持沉默,而不再冒被受到指责的危险,这有何奇怪?他们的沉默不是由于天生愚蠢或者平庸,而是出于一种想保护他们自己生存的愿望,那是一种对成人世界的恐惧所驱使的沉默,在这个成人的世界里,他们感到疏离、无力。
为什么我们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会有如此多的困难?为什么我们以一种会导致僵化的教学模式的可怕方式来诊断学生的状态呢?为什么我们不能看到他们的内心恐惧并找到帮助他们克服的方法,而是责备他们的无知和平庸呢?
面对学的恐惧,我还想教好书的话,我需要毫不含糊地看清他们心中的恐惧。这尽管不容易做到,但却是值得的。当我开始渐渐地理解学生的恐惧时,我能让我的教学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我不再把学生看作是无知的,我不再那样不准确、自私地评价学生。相反,我体谅他们恐惧的心灵而倾心教学。而且,当我能这样做时,学生的心灵能健康地成长。
现在我懂得莫顿所说的这句话的涵义了: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倾听人们说话”。我们的学生在恐惧、沉默的背后,是想去发现他们自己的声音,想去发出他们的声音,想让人们听见他们的'声音。一个好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的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会能够真实而又自信的说话。
倾听学生尚未发出地声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断地宽容他人,关注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能匆忙地用我们可怕的言语去堵塞学生的沉默,并且不要迫使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意味着充满深情地走入学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倾听他人真话的言而有信者。
面对来自孩子的肤浅评判,教师必须面向学生而不是掉头离开他们,实质上是说:“我们之间存在很大的代沟,但是不管这沟有多宽多险,我都有责任跨过去——不仅因为你们在成长道路上需要我的帮助,而且因为我也需要你们的洞察力与活力来帮助我更新我自己的生命。”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12
2020年的寒假是一个特殊的寒假,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举国上下共同努力,与疫情抗争。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期末放假前,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用于阅读。在这个超长寒假中,我静下心来阅读了这本著作,获益良多。本书建立在一个最普通的信念之上: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尔默领着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
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读完本书,但这本书中的一个个故事,给我很多共鸣,很多启发,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的好书。同时也促使我思考,在类似的处境下,是什么,令我仍热爱这个职业,即使在最颓丧的时候也不曾彻底失去从事这份职业的勇气?
通过目录对全书的总览,大体理解本书讲了几个问题:
第一、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帕尔默说教师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只有认识你自己,才能不忘初心,才能找到滋养教师心灵的养料,才能找到教师继续前行的原动力。而这个就是要求教师要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
第二、教学的理想状态。书中讲到了六种状态关系,这六对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他们并不孤立而是统一于教学这个共同体中。处理好这六对关系有利于改变旧式的课堂模式。
第三、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帕尔默也提出同事之间应该形成共同体,同事之间、同行之间可以探讨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在交流中激励自己不断成长。共同体还包括家校之间的联系,家庭教育是我们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也应该把家长加入到这样的共同体中。
《教学勇气》让我跟着帕尔默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旅行,真正享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怀勇气,面对教育中的重重困惑,重新激发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13
我觉得这个长长的寒假,我教学的勇气没有增加,但是做饭做菜的勇气倒是增加了不少。
所以,我看这本教学的勇气的时候,边看,边想着做饭的勇气,忽然觉得那么枯燥的文字突然变得有趣起来了。
作者说,教学当中要找到自我,和保持自我的完整性。
那就相当于在做菜的时候保持自我。
做菜的时候保持自我是什么意思呢?我喜欢辣,我就多加辣,四川口味。我要是南京人,我要保持自我,我的口味偏甜,那就是说我做的菜也要偏甜。
所以,如果吃我菜的人是四川人,觉得我辣的爽,如果吃我做的菜的是南京人,那就觉得甜的刚刚好。
同样道理,每个老师,按照自己的`自我上课,基本上都会吸粉无数,但也会收获一些黑粉,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你这种风格。甚至会脱粉。
但是,我们会遇到一个问题。
如果我是四川人,我偏偏是学做西餐的,做蛋糕的,做甜点的。
那我有可能就会精神分裂。为什么呢?因为我在做生意的时候,我要做偏甜的食物,回家做菜的时候,又要做辣的食物。
我会不会在自己做川菜的时候多放了白糖,在做蛋糕的时候发神经,放了辣呢?
所以,如何保持自己完整性,而不会变成精神分裂症呢?我就可以研究一款辣味的蛋糕,没准会很畅销;我也可以在家研究,做一款有甜又辣的重庆火锅,这样,家里人的口味,顾客的口味都能照顾到。这就是保持自我的完整性。
那么接下来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太自我,也不能完全照搬教案,教参的那种套路。
完全照搬套路,那就相当于机器。现在机器越来越发达了,炒菜机都可以炒菜了,那你完全照搬某一些教学套路,没有感情,就像是机器做出来的饭一样,你如果是顾客,你就会觉得你没有被认真对待。
你偶尔吃觉得还可以,吃多了,还是觉得人工做得有味道。
就像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的解说,每一道菜,食物,新鲜食材,都是有生命力,都是有灵魂。
我们不喜欢吃没有生命力,没有灵魂的食物。
所以,做菜还是上课,都不能没有自我,没有生命力,没有灵魂。
接着作者说,教学的恐惧感。
作为厨师,也会有恐惧感,今天的菜盐是不是放多了,刀工是不是发挥失常了,火候是不是没有把控好。老师也一样,很要注意很多细节。
厨师还恐惧什么呢?食材是否新鲜,
今天的顾客怎么把我烧的菜吐在垃圾桶里了。
有人对前台说,这个菜没有烧好。
同样的,顾客也有恐惧,不知道这家菜好不好吃,卫生不卫生。
厨师要做重口味,就怕顾客口味清淡的
厨师要做清淡的,就怕顾客是重口味的。
同样的顾客要吃清淡的,就怕厨师重口味
顾客要吃重口味的,就怕厨师做清淡的。
同理,老师也要考虑学生接受不接受自己的口味。互相了解,沟通。消除恐惧。
其实说恐惧,我宁愿换一个词,叫敬畏,敬畏我们这个职业。
有时候,你看到顾客吃完了不说话,你以为他对你的厨艺不满意,其实他是吃撑着了,或者太好吃了,把舌头都吃下去了。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我能理解的部分,其实都是通用的道理,通用的矛盾,通俗易懂,没有给出答案,其实还是需要每一个人自己去找出路,他的问题是通用的,他的答案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有用吧。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14
时间在眼皮底下流过,只留下感动的心,在忙忙碌碌中,感受努力带来的收获,在盛夏时节感受生活带来的阳光。时间留给我太多的美好记忆,一年的工作告一段落,终于可以停下来调整一下思绪。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帕尔默是一位体现教师一词最真意义的导师,她的《教学勇气》极富灵感地表达了对教学的呼唤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热情洋溢,引人共鸣。正如在导言中所说:“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
我读着读着不禁被此书通透教师心灵世界的深邃智慧和深刻启迪所震撼,自己的心灵也不自觉地与作者一起经历了一次漫步。
帕尔默在书中敞开心灵,将一个真实的自己展现在世人面前:“那天,我怀着感激的心情走进教室,感激有一个教书的机会,因为教学滋养着我的心灵,在我所知任何工作中,教学对心灵最有益。但是那天下班回到家里,我却再一次确信自己永远干不好教书这一行,这个令人头疼的职业。上我的课时,一开始学生们就像修道士一样静默无声。任凭我使出浑身解数,他们就没有反应……我陷入了由来已久的恐惧中:我的课一定很沉闷……课上到后半段,他们就开始说话了……”多么真实的叙述,多么相似的经历。原来被人们誉为“权威教师”的帕尔默也曾经历过这样的尴尬,也曾有过这样的心灵冲击。但什么使得帕尔默能够走出恐惧,走向成功?读后心中的疑虑释然而解,原来是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就优秀教学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重要的。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的、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科。教师如果做不到认识自我就不可能更好地认识学科、认识学生。看了之后我也在反思,我认识自我了吗?我不能肯定,我还不知道帕尔默对认识自我的界定。但我知道我也是热爱教学,更热爱自己的学生,我同样也体会了因心灵的撞击而产生的欣喜以及为自己束手无策而尴尬。看了帕尔默的文章后,我才发现原来我的.痛苦也是来自我对学生和教学的热爱,这也是一种与幸福并存的痛苦。所以,教师要先自我认知,正确评价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善于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再去认知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运用专业的教育技巧帮助学生,开启学生的心灵。
《教学勇气》恰好是引领教师进行心灵之旅的导航图,阅读《教学勇气》就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但由于自己的理解不够,认识比较肤浅,感受也比较琐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之余,还要认真阅读,认真实践,从中获得教学勇气,提高自身的素养,从而在教学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15
最近,我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一书,本书的作者帕克。帕尔曼在美国一所大学任教,近几年来置身于教师成长、培训方面的研究。书中主要谈到了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对于“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当坚定立足于一种真实的自我意识时,我们就获得了虽然困难但有意义的工作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它在提升和假山我们对于教育、共同体和精神性三者之间关系的洞察力和人事方面,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他比我们所理解的自我发展意识应该更好一些,没有对自己客观、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很难把一件事情持久的继续下去。
教师做到一定阶段,如果再往前走,就需要返回自身,追问“我是谁”,重新认识自我。这是《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的一个观点。我喜欢这本书,在于这个观点特别能打动我。作者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它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意味着“我”与教学是一体的。教学不是外在于“我”的工具,不是一个不断消耗、耗散的过程,而是一个丰富自我、滋养自我的心理过程。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亲切款待。在这种亲切款待中,又产生了一个亲切款待教师的世界。
帕尔默提倡需要发展教师职业的深层愉悦,这种深层愉悦的根基在于将教学工作融入自我完整之中,如果一项工作是我们内心真正想做的,即使辛劳也乐此不疲,工作让生活充实快乐,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自身成长的机会。所以,作为教师要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我们经常故意漠视心灵发出的声音,结果心灵要么缄口,要么变得粗暴,对待心灵有如待友之道,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问询,而是平和、快乐地聆听和絮叨。只有教师能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才有可能将心灵呈现在我们的学生面前,真正的教学才能发生。总之作为教师要保持心灵的完整,让教学成为自己生活乐趣的一部分,这是读罢此书后我的收获。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教学勇气的心得06-20
[荐]教学勇气的心得06-21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02-28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06-08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06-24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15篇02-28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精选(15篇)06-24
教学勇气的心得实用【15篇】06-21
教学勇气的心得(精华15篇)06-20
(精品)教学勇气的心得15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