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学指导纲要心得体会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指导纲要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指导纲要心得体会1
1、意义关联的原则
所谓意义关联的原则就是教师要注意在抽象的数与具体的物质实体之间建立两方面的意义关联:既要帮助学生认识数是反映不同的物质实体的共同属性,又要帮助学生经历将数与具体的物质实体相分离的抽象过程,使学生能够感受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意义。在数概念认识的初期,考虑到学生年龄尚小(特别是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可由老师提供丰富的生活情境;在数概念认识的中后期,则由学生自己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有关数的材料,教师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学会从多种渠道发现和搜集信息。
2、创造生成的原则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和学习人类祖先在发明创造数过程中的伟大智慧,要改变教材呈现知识的顺序,把断裂的知识进行修复,引导学生先借助已有的数位顺序表(如百位、十位、个位的数位表),运用已有结构主动认识读写(如百以上至千之间的数),然后发现还有更大的数存在(如十个百),而已有数位表已不能容纳更大的数位的需求(建立万位),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历新的数、计数单位和数位的不断的创造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把握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构造特点,还可以运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不断地创造生成新的数,更可以感受和习得前人发明创造的伟大智慧。
3、关系沟通的原则
小学阶段数概念的认识主要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整数又分解为多个认识循环(20以内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认识、大数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两个层面沟通这些知识的内在联:一个是整数内部层面的关系沟通,一个是整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沟通。就整数内部层面的关系沟通而言,主要的沟通任务有:一是要沟通各个数位这间的`进率关系,揭示十进位计数法的构造特点,使学生能够把握和运用十进位计数法的结构;二是要沟通各个循环的数的读写结构的关系,使学生经历数的读写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整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沟通而言,主要的沟通任务有:一是要沟通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内容之间的关系,揭示数概念体系的知识框架,即整数、小数和分数从表面上看各不相同,但都是从数的意义,组成、读写、排序和分类等方面来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数概念认知的结构化;二是沟通整数与分数之间的实体关系和抽象关系,揭示分数概念中部分与整体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感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抽象意义,基本单位与组成;三是要沟通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使学生能够运用小数的构造特点创造生成新的小数。
如果没有进行任何研究光看这些理论,会让人觉得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经历了一学年的学习与实践之后,回头再来看这些理论,又有一些新的认识。就拿《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来说,细看这一节课我们可以找到这几个原则在本节课中的落实:
这节是明强小学李静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 这节课处理的大环节跟我们研究的是一致的:
一、在情景中读数。
二、在数位顺序表中读数,认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经历“万”的形成过程,生成新的计数单位“万位”。不同的是细节的处理。
再次反思:
第一,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成千上万”的数概念建立感性认识和理解它们的现实意义。第一环节在情境中读数。特别有意义的是这些数是学生在自己的身边搜集而来的,是在自己的生活认识的基础上展示出来的,在这里学生自然而然的把这些抽象的数与所代表的具体实物联系起来,使得意义关联的原则落到实处。
第二,注意利用学生已形成的数的知识结构基础,帮助学生尝试运用结构支撑实现万以内数认识的主动迁移。
因为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学习了百以内的数,所以在这里万以内的数就是第二次循环,对于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并且有比较好的知识结构的学生来说只需要进行内化,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就可以形成更丰富的数概念了。
收集资源:第一层次的收:没0的数,末尾有0的数,并归纳小结相应的读法:高位起,依次读,末尾0都不读。(这是原有的结构基础,这里是唤醒学生的记忆。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思维的方式)
第二层次的收:中间有0的数,这些0都在什么数位上?这些数的读法又怎样?师生一起提炼法则:中间0读一个。
师:没0的高位起,依次读,末尾0都不读,跟前面千以内数的读法是一样的。中间有0的情况比较复杂,读一读,想想是怎么读的?分别在什么数位上?怎么的?
学生互相合作说一说。
这里体现了关系沟通的原则,百以内的数与万以内的数在读法上有相同也有不同,要求学生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上找到沟通,得到有效的读数法则,在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纳入新的读法,学生学习起来没有觉得知识断裂,没有单独的为学习万以内的数下很大的力气,就这样一气呵成,完成了万以内数的读法的提炼:高位起,依次读,末尾0都不读,中间0读一个。
第三,注意沟通万以内数与百以内数之间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提炼和掌握万以内数认识的方法结构。
认识万位,感受一万有多大这个过程体现了创造生成的原则:引导学生先借助已有的数位顺序表(如百位、十位、个位的数位表),运用已有结构主动认识读写(如百以上至千之间的数),然后发现还有更大的数存在(如十个百),而已有数位表已不能容纳更大的数位的需求(建立万位),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历新的数、计数单位和数位的不断的创造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把握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构造特点,还可以运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不断地创造生成新的数,更可以感受和习得前人发明创造的伟大智慧。
写了一些自己的反思,越来越觉得只有亲自去实践了、摸索了,才会知道它设计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背后所依据的理论又是什么,我们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当追根索源之后越来越发现,新基础是多么值得去研究的一门学问。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反思,我感觉跟它又走近了一步。
教学指导纲要心得体会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书,它汇集了国内专家学者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这些认识可以说是国际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反映,是我国幼教界多年求索、争鸣的阶段性总结,为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出路。它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背景及基本思想、教育内容、实施、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适时运用实践综合案例进行说明,帮助我们更好地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理解,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我和老师们一起学习《纲要》,培训《解读》,还参加了《纲要》的知识竞赛并获市级二等奖。在它的指导下,我们进行着课改,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根据福建省幼儿教育培训中心对第三批幼教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要求,今年暑期我再来研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这本书,联系日常实践工作,觉得又重新有了一种顿悟,一种了然。
一、认真领会,牢树理念
1、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解读》中强调:“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深刻而富有远见卓识的观点,从根本上影响了全世界的教育价值取向,他大大深化了我们对教育、教育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幼儿教育的认识。”《纲要》明确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是一个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定位,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定位,一个符合幼儿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位。可以这样说,素质教育理念与终身教育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保证每个幼儿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幼儿园生活中发展潜力,良性成长,不仅更好的去适应小学生活,而且为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只有这样,幼儿园才能无愧的被称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才能真正成为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幼儿获得的发展也才不会是情感缺陷的、表面的、暂时的,而是积极愉快的、知识的`、全面的,可持续的。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字里行间都旗帜鲜明的倡导尊重幼儿、保障幼儿权利、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儿童观,其中明确指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出:“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等。《解读》引导我们幼儿教师要把这一理念溶入到各个领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用心发现每个孩子的智力潜力和特点,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快乐与成功,让每个孩子都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一条建立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二、主动学习,了解幼儿
《纲要》中的语言通俗易懂,而通过《解读》,心中的许多疑团会豁然开朗。然而要把《纲要》转化为实践,即要真正落实其中所提出的要求却是不易的,我越发地感觉自己肩上的重任和距离。因为这不仅要求教师确立自己的幼儿观、幼儿教育观、幼儿学习观,而且要求教师具有较多、较深的关于幼儿发展的知识和幼儿如何学习的知识。教师要对幼儿这个群体的特点有相当多的了解,了解他们的交往、沟通特点,了解他们认识事物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同时也要求教师对每个幼儿有相当多的了解,了解他们各自应付外界环境的方式,也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学习方式,他们的家庭,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一个幼儿园能否提供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较深厚的关于幼儿发展和学习的知识,是否对幼儿个体有较充分的了解,以及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使用这些知识、信息的能力。
因此,教师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要加强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幼儿发展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教师要能够对幼儿的学习和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行为有正确的理解,要能对幼儿个体成长中表现出的独特的价值给予重视,要能帮助所有的幼儿克服遇到的障碍,获得更好的发展。幼儿教师只有以关于幼儿发展的知识为基础和幼儿相处,和幼儿一起工作,才能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要多看专业及学科以外的书,从而拓展视野,更新观念,站在更高、更理性的角度审视本学科的问题;通过《解读》进一步理解《纲要》内涵,让《纲要》理念充满头脑,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观察、设计、反思教育行为,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步提升教育技能,切实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适宜的教育行为,随时诠释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教育事件背后隐藏的教育道理,这样才能真正让新《纲要》所追求的教育理想通过教师的工作去实现,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教师自身专业成长。
面向新的世纪,全面实施幼儿园素质教育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是一项十分艰辛、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从《解读》中我领悟到:幼儿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传授技能,而应以幼儿生命活力的不断增强,生命内涵的不断充实作为幼儿教育界的终极目标,教育过程中要善于顺应幼儿的性情,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要学会“解读”幼儿,倾听他们的心声,学会接纳他们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创设积极的气氛和情境,将每个教学过程当成师幼双方一次心灵的对话,敞开心扉,让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交流,让幼儿在愉快地学习中求得发展。我想今后,我要更时常地翻阅这本书,做到“温故而知新”,并在它的帮助下,贯彻《纲要》精神,更好地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与全园老师共同创造一个坚实的平台,在此平台上精心打造我的教育事业,尊重幼儿的成长需要,支持幼儿有益的兴趣爱好,建立超大教育观,构建幼儿发展的良好体系,让孩子们都徜徉在金色的阳光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教学指导纲要心得体会3
一、数学教学互动生成过程的展开逻辑
1、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生成包括:资源生成、过程生成、拓展生成。
资源生成:指因开放式互动而产生的新教学资源。
过程生成:指对新生的教学资源进行即时分析与重组,而形成不同于教学设计原定的内容或程序的新过程。
拓展生成:指在巩固已经形成的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维、多视角的拓展,形成后续性学习的新问题。
2、互动生成过程流程图:
有向开放学生资源生成师生交互反馈
教学过程生成(新资源生成)开放延伸拓展生成
具体阐述:
●以“学生资源生成”为目的的“有向开放”。
是指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创设指向目标实现的开放性问题,教师将问题下放,重心下移,面向全体学生,以便激活学生的相关资源,得以生成不同的资源。一旦学生生成许多的资源,如何使学生生成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一是教师要策划好课堂上巡视学生情况的行走路线,有意识地采集校本,搜集不同信息。二是对各种信息进行判断,选择有代表性的信息,作为下一步的互动资源。三是要尽可能并联式的呈现学生的.资源,即同时呈现。
学生生成的资源中,正确的很容易引起教师的关注,但错误的极易被忽视。如何正确利用好错误的资源呢?一是对错误的分析具有典型的意义,典型意义指大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二是对错误的分析具有反衬的意义,指对这些错误的分析过程能够突出和说明当下的主题。三是对错误的分析具有促进生成的意义。
●以促进“过程生成”为目的的“交互反馈”
由于开放导入,使学生生成许多的教学资源,学生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就要完成更高水平的动,要对课堂教学中呈现出的信息进行重组,要回应反馈,回应反馈有效,课堂可能生出更多新资源,这样就会推动课堂教学不断向前伸入。
●以促进“拓展生成”为目的的“开放延伸”
教师该如何利用好这个开放延伸的环节,发挥好它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后续学习的生成。拓展从纵向说,可引导学生猜想或联想所学内容是否可以推广到一般,从横向说,可引导学生猜想所学内容在其他的状况或情境中是否适合、存在。结论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把思考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二、数学教学三放三收的过程结构
教学中的一个大问题形成一次放和收,每一次放和收都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一般来说,一节课中设计三个左右的大问题比较合适,就形成了教学结构中的三放三收。放,就是体现教学的有向开放,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即把问题放下去,把重心下放。收,就是把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和相关信息收上来,为形成下一步的交互反馈提供教学资源。
教学指导纲要心得体会4
8月13—17日,我有幸赴上海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小学校长《教育规划纲要》培训班暨论坛。全国政协、上海市人大会副主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主任、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教育规划纲要》素质教育战略组组长、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教科规划教育战略学科组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力,上海建平中学原校长、全国劳动模范、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冯恩洪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并先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为全国小学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献计献策。
“学校改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外学校改进的长期经验表明,学校改进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变革,以使其向着理想方向发展的过程……有效的学校改进是领导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式,是促进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这,也正是校长的'真正办学使命。”论坛上,针对“全国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重点及内容”“小学学校校长肩负着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责任”等问题,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敏锐地提出了“学校改进说”,要求在座的校长们以《纲要》为引领,以学校改进为动力,实践办学使命。
【教学指导纲要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指导心得体会11-27
课堂教学指导心得体会01-16
习作指导的教学反思03-24
语文教学指导心得体会6篇11-27
语文教学指导心得体会(6篇)11-27
课堂教学指导心得体会13篇01-16
小学教案:《课程纲要》03-13
指导教师教学总结11-24
习作指导的教学反思3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