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心得>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4-06-18 00:25:39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热】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热】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1

  将从以下三方面来谈谈。

  一、养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分享、交流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我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他终身受益。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特别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生性好动,喜欢乱跑乱叫。即使在课堂上随意性也非常大,想说就说,想下座位就下座位,这是儿童本性,教师不要太着急。我们要从课堂常规入手,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课堂会倾听的好习惯

  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既要认真倾听老师的引导讲解,更要认真听同学的发言,每节课我都会选出上课最认真听课的孩子进行奖励。其他孩子也会自觉的静下来认真听讲。

  2、养成会自我检查用行动告诉老师的好习惯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学生思维能力和书写能力等存在差距,大家完成练习的时间就不一致。这时先完成的学生就可能坐不住了,会随意说话,会以许多方式去影响别的同学,容易造成课堂混乱,影响学习效率。我先批改好先完成同学的作业,让他们回去订正好,再让他们去监督未完成作业的孩子去完成作业。让他们去当小老师帮助后进生。这样就分解了老师的教学压力,成绩好的孩子也找到了成就感。

  3、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知识面狭窄,语言贫乏,尤其是数学语言的缺乏更是难以准确表达。这就需要老师加强数学语言的锻炼和引导。一年级以直观的图形模式呈现出来,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我在教学看图列式这类题型时,先引导学生说出图例的意义。问题是什么,然后再要求学生完整表述一遍,循序渐进的把题意表达清楚说完整。

  二、保护儿童的童真,对学生多表扬少直接批评

  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老师充满崇拜,老师不经意的夸奖就会让他们兴奋许久。

  1、注重表扬的技巧和时机。同样是针对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用表扬表现好的同学来引起他的注意和效仿,比直接批评就管用的多。我以前上课时发现同桌两个同学都不认真听讲,点了其中一个同学的名字,但另一个同学却依旧无动于衷。后来我尝试换另一种方式,发现有部分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了,我就会说×××坐得很好,特别认真,话音刚落,发现全班同学一下子都坐得端端正正,精神抖擞地望着我,被表扬的孩子更是特别专心,达到一箭多雕的效果。

  2、注意表扬方式,物质的奖励比口头的鼓励更有魅力,课前我会准备一些小红花、五角星,奖励几个表现突出或进步明显的学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对作业100分,书写优秀的同学盖印章,一个月累计一次大排名,对排名前十的孩子进行物质奖励。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动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1、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建立起师生间的亲密关系。课间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玩幼稚的游戏,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喜欢上你了,自然会听你的话,喜欢上你的课了。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不同的比赛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儿童的好奇心强,爱表现,不愿掉队。根据这些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课堂练习房间环节中,多设置一些小组竞赛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潜能,减少学生的疲惫感,让学生注意力保持相对集中,提高学习效率。

  3、利用课堂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材编排体系看,游戏活动内容也比较多,所以在课堂活动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游戏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游戏环节中,我会挑选表现突出的学生与我一起示范游戏,这也是对学习认真的同学的一种奖励,同时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再让分组合作游戏,在游戏中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2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如何改革识字教学,使其尽快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是多少年来共同研究的一个难题。《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一学段的规定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其中一年级上学期要至少认识400个汉字。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遵循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强调多识字,少写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减轻了劳动强度,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但是,新课程的读写分离从另一方面又给识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君子动口不动手” 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识字教学成了新课程下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教学中繁琐分析生字相当乏味,没有意义,且耗时大。有些教师上公开课时干脆避开生字不讲,这似乎成了语文教学的瓶颈。

  那如何在新课程中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呢?我从实践摸索中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把握识字要求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会认”这个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上。在传统意义上,对识字教学上要求“四会”,即“会读、会写、会义、会用”。这种单向度的努力和多维度的要求,导致的教学后果就是识字教学越来越呆板,越来越模式化、机械化。其实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大可不必进行这种耗时的训练,在“四会”中我们可先让学生学会“二会”,即“会读、会义”,不要急于要求他们“会写”和“会用”。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学会一批常用字,可以较早阅读一些浅近的儿童读物;既可以提高识字兴趣,又可以拓展知识面。反过来,较早阅读儿童读物又能巩固学过的生字。这样的反复运用,还可以减少生字回生率。

  (一)多认少写

  这些识字任务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

  1、结合汉语拼音汉字,要求认70个字。

  在掌握汉语拼音的同时,每课通过看图认读词语、短语、句子及诵读儿歌认识生字。这部分生字只要求认识,能读正确,知道字的大致意思,不要求写,也没有认识偏旁的任务。

  2、归类识字,要求认105个字。

  归类识字部分,主要体现汉字本身的规律和儿童学习汉字的规律,采用了多种形式:

  (1) 根据汉字构字规律识字。

  象形字《口耳目》;会意字《日月明》,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特点,初步了解汉字造字的一些规律。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特点与规律,还可以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字中哪个字也有这样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韵语识字。

  在意境优美的古诗《一去二三里》中学习10个最简单的汉字;在《比一比》中通过比较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认识12个字,同时认识一些量词。

  3、随文识字,要求认225个字。

  随课文识字所占的识字量最大,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识字仍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课文教学中,不能忽视识字教学这个重点,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记汉字。除了认识400个字,会写100个字外,课文中还有一些带读的生字,如《四季》,要求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除此之外,课文中还有14个带读字。这些字要在课文的语境中读正确,在语境中大致了解意思,不然将影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等要求的达成。从识字课开始,在认识汉字的同时认识一些偏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并且开始学习按笔顺规则写字。

  (二)认写分离

  1、认写不同步。

  新教材每课编排的要认的字和要写的字是不同步的。这一课要认读的字中虽然有几个字是笔画简单的,但不一定就安排在这一课写。这一课要写的字有几个是本课的,有几个是前面课文中学的认读字。这是从便于指导写字的角度来安排的,教学时,应单独安排写字指导这一教学环节,按写字规律来指导学生写好字。

  2、突出共性。

  教材是按照汉字的字形规律来安排写字内容的,每一课写的字都有一些共同之处,目的是让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把字写对、写好,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如书写“

  七、儿、无、九”4个字,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坚弯钩”,再从“坚弯钩”引出“横折弯钩”,教师要着重指导相同、相近之处,同时引导区别形近字。

  3、体现弹性。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不必对每个学生都提出同样的写字要求,应该允许学生有选择作业的自主权,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可以多写几个。自已还想写哪几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

  二、结合识字语境

  现实中很多老师喜欢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分类来让学生识字,或是一组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或是一组字形相近的形近字或音近字。这看似科学的方法,其最大的缺陷是剥离了汉字间表意关系,孤立了汉字,以人为的环境代替了活生生的语境,因此识字也就成了师生心目中最枯燥厌烦的事了。

  (一)从形、音、义的结合上识字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的听说读写运用。为此,学生不仅要分别识别形、音、义三个因素本身,还要建立音、形、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做到“口诵其字,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评价识字能力也必须从形、音、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

  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识字的难点。评价识字,就要抓认清字形这个关键。考查测试学生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听写。让学生听写学过的必写生字,注重每个字共几笔,第几笔是什么。 如:“小鸟”的“鸟”共几笔,第三笔是什么笔画?“河水”的“水”最后一笔是什么笔画?

  还可以给学生创设学习语言的环境,注上音填空,或辨别形近字。

  如: 辨析形近字

  十——土

  上——下

  大——天 左——庄

  右——石

  西——两

  (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单纯地识某个字,非但不好记字形,其字音也容易忘,字义印象就更难深刻了。把生字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学情况就不同了。加之一年级识字采用多认少写的原则,对要求会写的100个字可以用上述的方法考察其字形的掌握情况,而对其余400个只求会认的字便不能操作了。而一旦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考察,由于“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义”,学生可联系上下文去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近年来一些专家在语言认知心理研究中发现,字词语义的心理贮存是按以具体到抽象的社会生活经验的意义纬度进行的。因此,考察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汉字的实际运用,充分尊重了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符合人类语言认知规律。

  识字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我们要求学生识字,并不在让学生仅能认识出现在固定的某篇课文中的字,而必须使学生做到当这个字出现在别的语言环境也能正确认读,基本了解意义。因此可以把每一单元的字编成儿歌、故事,让学生认读。

  如:古诗《一去二三里》一文中教师在教完课文后,可以结合课文将生字编成一首有趣地儿歌。

  正是在这反复多次地接触过程中,汉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记忆模块,经过了陌生到不陌生,不陌生到熟悉的心理变化过程,而认识汉字。

  当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检测识字情况的形式还有很多,比较简便可行的方法是出一系列有生活气息、富有儿童情趣的语句,组成试题,让学生认读、试做。

  (三)在阅读中识字

  为寻求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的途径。多少年来,小语界的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总结出许多识字教学的方法。如:注音识字、集中识字、分散识字、韵语识字等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刚入学的小学生,对学校生活充满了憧憬。他们渴望入学后能像大哥哥大姐姐们那样,拿着课本摇头晃脑地读。翻开一篇课文,他们首先想知道写了什么内容。对阅读的渴望必然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

  新教材在拼音部分,每篇课文都配了情况图和一首儿歌,图文并茂,学生喜闻乐见。每篇课文中的拼音和儿歌相比,学生更喜欢的是儿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顺应儿童的心理和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学拼音的同时,认清图中的生字,读儿歌,并通过读儿歌识字。学生在学完拼音后就可认字200多个。

  提早阅读:从识字就开始阅读,尽早把识字与理解语言结合起来。如学了几个词后,就把这几个词连成句子让学生读。因为学生所学的是母语,母语的学习,与第二语言的学习不同,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母语的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研究表明,儿童在入学以前,已经通过家庭、社会、幼儿园等,掌握了近3000个口头词汇。入学后重在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并不需要像学英语那样要从单词学起。尽早地进入阅读阶段,可节省时间,提高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的效率。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做的更多的是将课后的生字组成一个个句子,让学生认读。

  通过以上途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阅读。识字、阅读相互促进,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共同提高。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结构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加强了阅读识字的内容,节省了时间,更便于教学,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四)在习作中识字

  提早习作:从学生学习写字后,就练习写作。从写词开始到写句,从写一句话到写两句、三句,从写几句到写一段、两段。 写的要求:写一个词就要写正确,写一句话就要写完整,写一段话就要写通顺。不会写的字不要硬写,可用拼音代替,也可请教别人或查字典解决。

  写的形式:主要有贴图看图写话、画图看图写话、观察生活写话、听记、摘抄、用一个词说一句话并将其写下来、还可以将课后的生字组成一句话等。

  在写话的过程中,巩固了学过的生字。不会写的字,想办法会写,又学了新的字。从识字方面来说,写一遍比读一遍记忆的效果更好。识字、写作相互促进,识字能力、写作能力共同提高。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习作教学方面有些保守。习作方面的要求,只限于说话的训练,几乎没有写的要求。甚至连用词造句也没有。这样的编排,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是滞后的。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如果教材中安排用词造句和看图写话的内容,要求学生练习写一两句话,或者两三句话,学生不仅能够做,而且也是愿意做的。因此笔者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写话方面的要求。比如在学完儿歌《小小的船》一课,课后作业的要求是让学生说一说(什么)像(什么),笔者要求学生在说完后用字写出,写不出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请教他人。

  三、增添识字情趣

  语文,首先吸引儿童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而不是那些操作性很强的语言技能。识字教学追求趣味,但并不是纯粹地,盲目地为了趣味而趣味,追求情趣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的识字,认识更有生命活力的生字。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

  (一)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识字 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随着学习的慢慢深入,汉字的逐步增加,摸索出汉字的一定的结构规律,并依自己的年龄特点在老师的引领下,形成一定的识字习惯。教师要善于发掘并疏通这种习惯,并不失时机地把它列入识字教学评价机制。

  如:①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对某个汉字已经熟识,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点,故作好奇之心问:“真的,你读读看这是什么字?你说说看,你是从哪认识的?”并及时地予以热烈的表扬:“你真是学习的有心人,大家就应该这样,对我们生活周围看到一些字多注意。”适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

  如:②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同学识字习惯较好,识字能力较强,教师也应利用这个办法,请他们介绍一下识字的方法。从而启发引导学生从字型结构等多方面帮助识字。

  (二)用积极评价方式激励识字兴趣

  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记忆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知识大抵从兴趣出发,所以教师的识字教学应千方百计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兴趣。

  (1)、课上提问、练习、设计的题目要兴味盎然。新颖的练习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兴趣。

  以字谜、顺口溜等形式出题检测学生识字,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也有趣味性,能唤起学生兴趣。

  (2)、教师评价要富有鼓励性。

  同样一组习题,教师在练习前后的引导和评价方式的不同,对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激情的效果是迥异的。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以后,教师所要做好的关键在于尽力维持学生的这种兴趣,精心地呵护这种兴趣。他就像个易碎的瓷娃娃,你的一个不当的眼神,一个不重的呵斥,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会使学生好不容易激发起来的兴趣,顷刻间荡然无存,以后要再找回就不容易了。

  四、开放识字区域

  识字教学的开放性应该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开放性的识字教学的目标,意味着教材的识字量和识字速度仅仅是一个底限,我们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主动识字。识字总数只划最低限,实行“上不封顶下保底”的原则。开放性识字教学的过程,意味着识字就是一个交流生活经验,打开想像世界的过程;开放性的识字教学途径,意味着识字从生活中来,也一定要回到生活中去;开放性的识字教学的评价,意味着孩子的识字是有差异的,教学就是要承认这种差异,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鼓励这种差异, 进而把它看做一种资源,利用这种差异。

  在教学实践中,应经常引导孩子换个角度学习,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为了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笔者用了以下一些方式:一是制作识字卡,将卡片做成各种形状,并经常利用识字卡巩固识字;二是黑板左上角每二天抄录一首古诗,让学生课余读背,从中接触汉字,认识汉字。三是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把会认识的字标出来。四是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最后,笔者还把任务布置给家长,让他们在家里,带出玩的时候随时利用汉字资源让孩子识字。

  新课程实验教材的识字量比较大,识字速度比较快,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笔者相信只要坚持课堂教学向生活开放,将孩子的生活经验带进课堂,是走出识字困境的好办法。

  (一)结合学生的语言运用,积累相关词语

  识字教学中常运用组词、扩词、用词说话等形式来巩固的运用字词,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时机,结合学生的语言运用来积累相关词语。由于一年级学生所学汉字有限,又加上汉字中同音字较多,在组词、扩词、用词说话中常常出现同音字混用的现象。如《小小的船》,用上“蓝”组词时,学生容易说出“篮子”,这时教师不是简单的否定,可以把“篮”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发现不同之处,从而明白“篮子”为什么要用“篮”而不是“蓝”。这样,既加深了对“蓝”的理解,又在比较中多积累了词语。

  (二)从课本、课堂中识字走向生活中识字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生活为学生的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识字来源于生活,再让识字回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阅读、寻找。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初次认识了这些生字,初步了解了它的意义和用法,课后可以引导让学生到生活环境中去找一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这些字。让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语文,随时随地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学生上学路上可以从店名中看到;到商店购物可以从商标、包装盒上找到;外出游玩可以从名胜介绍、亭子石刻上见到;家庭休闲时可以从电视、广告中听到,从报刊、杂志上读到……这对学生来说,是多么的惊喜。这些字在生活环境中的多次再现,为学生提拱了学习的新语境,促进了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同学们在愉快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所学的字,认识的不再是一个个枯燥的符号,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字。寻找后,还可以让学生采用各种方式来展示自己找到的识字资源:将包装盒挂起来、商标贴起来、剪报粘起来、广告抄出来……在组内、组间交流、互教互学。这样,又一次在多处见面、多次阅读中得到巩固积累,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到生活环境中去寻找课文中学到的生字,而这些字无论是在商标、包装盒和店名中,还是在电视、广告和报刊、杂志上都是和别的字组成了新语境。因此,生活识字又由课内识字带动了课外识字,不经意中扩大了识字量。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还将班里学生名字注上拼音并粘贴在教室中,让学生从伙伴的名字中识字。

  从课本、课堂中识字走向生活中识字,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引导学生将生活中那些自己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识字的材料,真正体现了“要使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转变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只要我们把握好要求,相信学生一定能学的更好。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3

  这一课时,是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课本情境设置延续了前面2课时的情境,引起学生对读数、写数及数的大小比较的学习兴趣,并且设置了百数表帮助孩子认识百以内数的顺序,同时借助反映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学习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一课时初始看来,难度应该不大,可是真正上起来去不尽然。

  读数对于孩子来说,比较简单,应该说孩子们有相当的知识基础,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可是,读是读的很好,把读出来的数写在纸上,却有很多孩子出错,比如:53,应读作五十三,孩子们有些写成五三,有些写成53,虽然我强调了要大写,但是有部分孩子不理解什么是大写,我告诉他们写成语文上的大写的汉字,这样还是有一小部分孩子没有很好的读出来,而且孩子们还容易跟写数混了,把读数写成53,写作写成五十三,我发现吗,单纯让孩子理解大写或者是小写似乎不适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这是开始设计备课,我没有预设到的。

  写数对于孩子来说很简单,只要不混淆,一般不会出错。

  课后,我反思了一下,觉得这种事情的发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这也是这节课中的不足:

  一是没有充分预料到孩子们对于读数和写数的不理解,这也是由于自己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造成的,学情分析不够。

  二是孩子们对于像一、二等着中数字,语文上虽然学习过,可是数学上是第一次接触,我想,我应该对这些数字进行一次复习,让孩子先来写一写这些数字,再来学习读数,应该会降低失误。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4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新的一学期即将过去,在这紧张有序的教学工作中,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这半学期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着时有不少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这半学期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口算训练必须坚持。自9月份至今,我的孩子们口算训练一直未曾间断过,每每布置口算题目及课堂抢答形式,及时沟通、督促。经过这半学期的坚持,孩子们的口算速度和准确率越来越高。我们做数学老师的都知道每次考试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原本会做的题孩子们算错了,而且还常常不是少数学生,我们也常常会埋怨孩子马虎,做题不细心,实际上这都是因为口算基础没打好的缘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继续坚持。

  2、教会学生自己读题、看题意越早越好。早在一年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看题意,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懂题意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的多,孩子们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大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一直坚持到现在,我突然发现少数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看懂题意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认真读题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非常快。

  3、深入解读教材,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每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识彼此间的沟通,那教给孩子们知识必定也是一个个分隔开的知识点,前后联系不起来。所以,我在教学中不只是就知识教知识,而是沟通各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各类知识的教学结构,然后用结构来教。比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有关数的认识的教学结构就逐渐形成,那么在20以内数的认识中,孩子们就不教就会了,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方法。

  半学期来的一年级教学真的很累,但收获很大,在这半学期的教学之中,让我逐渐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学会了站在孩子角度来认识数学,学会了怎样解读教材。在教孩子们的同时,我自己也成长了许多,现在回头想想,我感觉认真读教材、教参真的很重要!

  我想这是快乐、充实的!

  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测试。做好测试评估工作。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讲解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分类讲解。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举一反三、运用知识。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5

  本学期将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感慨颇多。语文是学好其余课程的基础,细心教师不难发现,语文学习较好的同学,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较好的。

  一、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入学,很多不良习惯也随之而来,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两个星期里,我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多种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坚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教师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经过一学期的培养,此刻我们班的大部分孩子已初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我经常告诉孩子们,你们正如盖楼的地基部分,仅有地基打牢了,那么高楼盖起来就坚固无比了。我们学习知识必须要好把基础学扎实。那么,这一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所以,在本学期的拼音教学中,我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目的就是让学生学扎实。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趣味,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其他教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我能让学生学得简便、学得扎实。

  (2)抓好写字训练。

  俗话说得好“字如其人”,写一手好字对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异常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教师,我更注重自我示范。其次,我充分利用教学光盘中的写字教程,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异常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坚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所以,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我给他们讲了小树苗如何长成参天大树的小故事,很多孩子能够做的很好,只是自控本事稍弱些,时常忘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醒。

  (3)抓好读书训练。

  阅读,对学好语文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这是关键。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进取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分主角读等形式在必须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我的感受来。

  总之,在新课标精神地指导下,我将继续更新观念,开辟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可是,由于一小部分学生年龄上的差异,以及家庭教育的差异,学习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因而班级里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我会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全班同学的整体水平,使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6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特别强的基础学科,内容庞杂,头绪繁多,复习时给师生带来不小的压力不小。要改变这种状况,要求我们在安排复习时,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结构体系都应该呈现出新的势态。

  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复习的问题。因为一学期以来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多,许多知识点已经疏漏,所以“复习”本身是一种温习。温故而知新,也可以说一种补课,把平时的弱点补上去。其次是解决怎样复习的问题,复习的总体要求应是防止穿旧鞋走老路,即要有新要求和新的延伸。

  一、复习课导入要创设情境,增强乐趣,激发欲望。

  由于内容是已经学过的,学生对于复习的注意力很难向刚学时那么集中,好奇心也会不足,如果教师仅凭一味枯燥的讲与问,呆板地让学生回忆,效果肯定不好。如果注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创设适合中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情境,那么学生学习时觉得特别轻松、愉快。

  1、注重设计方案的设计。复习课前,教师首先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找出书中涉及到复习内容的题目。然后进行富有创意,将要复习的内容做有机的结合,以一种新的问题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由此来唤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注重复习方式的新颖性、趣味性、多样性,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复习中来,并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及设计一些可以从多角度思考的问题,通过复习,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复习。例如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参加有趣的编题活动,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复习教学活动。

  二、重视生活与语文的实际联系

  1、联系生活,体现知识价值。我们的生活,实践,处处离不开语文,可以说语文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随时随地都能用到的东西。所以复习课要选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作为题例,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还知识本来的面目,体现知识的实际价值。

  2、联系生活,将知识串联。“整理与复习”不是教师简单的将知识进行机械式的重复,而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得将所学知识与原有知识挂钩,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使一个个零散的知识串联成线,形成更充实的知识网,以便在以后的学习运用中及时灵活的提取。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可设计生活情境,将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在一起,然后知道学生讨论交流。

  三、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开放性,突出实效性

  复习时,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复习的内容要有选择性,针对性,开放性。复习中的练习,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跳跃性、创造目的性。例如,我把期末复习的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一是基础知识,即字词句的练习;二是阅读题;三是写话题。在复习时注意让学生主动回忆和整理学过的知识,哪个方面薄弱就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又如阅读复习课,应加强朗读训练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也不能为了朗读而朗读,而是每一次的朗读训练,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教师指导朗读时,注意阶段性,要正确、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力争取得好的.效果。

  四、螺旋上升,有效复习

  认知规律表明:学生的认识四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因此杂整个复习过程中应遵循循环上升的原则,让知识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1、找准链接点。教师要找准分类知识之间的链接点,围绕这个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复习内容,并从这个点发射开来,逐渐增加复习的量和相应的练习难度,以次减缓复习的坡度。

  2、注意控制复习的时间,每天复习的量不宜过大,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把握。

  3、面对全体学生,特别注重补差工作。差生之所以差,就是因为前面拉下了一大截,复习的主要任务是之一实际上是帮他们把这些缺少的知识补起来,引导他们真正掌握牢固。

  总之,在整个语文复习中,基础知识是一个重点,学生见得多,记得多,并能分类整理,才可能得心应手的运用,而我们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广泛积累,引导他们灵活运用,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为学生打下夯实的基础,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7

  近期,我参加华龙区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聆听不同老师的课,收获良多。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陶醉

  邵老师在讲《搭石》时,通过简介什么是搭石,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感知到了课文中的更多信息和情感,也就意味着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课文学习。

  二、自主识字,轻松识记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祝老师在讲《猫》中的生字时,采用“开火车”和“小老师领读”的游戏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欢快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又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三、书写规范美观,板书设计美观

  如《猫》一课,板书设计成长方形,所有内容围绕“古怪”、“淘气”板书,和课文很相称;《搭石》和《长城》板书层次分明、简练,逻辑性强。

  四、教师教态自然大方

  三位老师面部表情亲切、自然大方,恰当的微笑,使人感觉亲近。手势简练、明确,运用自然,毫不矫揉造作,促进了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更利于教学任务的进行。

  五、教师语言组织能力强。

  导语、过渡语、结束语的设计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情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研读文本,自然地衔接教学的知识板块,也能灵活对学生的课堂活动效果作出指导性的评价。

  三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老师评价语言丰富,适时、到位,那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连我都觉得内心深受鼓舞、激励。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六、注重语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好文章是用来读的,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朗读是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邵老师在讲《搭石》一课时,趁学生学习体验了那感人的品质,感到心潮澎湃时,指导学生激情练读,要求读出感情。并通过指名读,齐读等形式,使学生1在反复的诵读中切实受到强烈的感染,同时也体现了分层次要求。在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来充分感受感人事例,正是水到渠成,画龙点睛。最后,她再让学生用激动而自豪的语气反复朗读,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七、注重合作探究式学习,体现以“学”为主。

  教学设计贴近学生,侧重学生对文本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想办法让学生去触及文本,并不断引导学生从文字中体会感悟其中包含的情感。“你能读一读吗?”“你读出了什么?”“请你带着这种理解读一读”“我们大家一起读一下”这样的评价细节随处可见。

  三位教师的语文教学真正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她们的课不但具有“灵”性,而且很扎实。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很重要,需多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自己制定了如下努力方向:

  1、做个有心人,平时要多读书、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尤其是知识方面的积累和课堂语言的锤炼。

  2、要在备课上下真功夫。自己先对文本真的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式方法。

  3、从教学内容总体出发确定好每节课的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真正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三方面的目标。再精心确定每个环节的具体任务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方法。

  4、注意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使用要合理恰当。

  总之,这次听课活动,不仅是享受,也是一种提高,不光是听课,也是在发现自己,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教学,在教学中成长,今后我会用自己的行动做更好的诠释。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8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x老师执教的一节声母教学课,x老师精彩而独特的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年龄小,注意时间短的特点,努力创设活动情境,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拼音,激发了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她精彩生动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谈谈我的感受: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孩子更喜欢在互动中学、童趣中学,x老师运用比较丰富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通过用眼看、动脑想、借助插图等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bpmf的读音时,老师用形象的图片导入每个声母的学习,让学生看有关于声母字形的图片,说说从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通过反复示范让学生认识发音方法。多种形式练习让学生体会发音的要领。x老师编儿歌帮助学生记忆“b、p”的形,“山坡山坡ppp,爬上山坡唱山歌”;老师做动作,学生跟着边做动作边读,从而识记“b、p”的形;“一尊大佛fff,一根拐棍fff”,老师用活泼的游戏方式寓教于乐,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x老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学生感知bp的发音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事物,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对新声母的体会。识字教学是从感知开始的,然后强调学生记忆,联系生活丰富词语。

  二、少教多学,精讲多练

  x老师在讲几个声母的发音规则时字正腔圆。x老师指导学生学习音节的拼读方法时,示范拼读音节,同桌练习;例如:老师不发声说字母,让学生看口型、猜声母、展示卡片让学生加深巩固,考查学生字母发音的同时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开火车读,同桌挑战读”,这些方法很实用也很有效。老师将这些不同形式的读进行不同的组合开展,实实在在提高了课堂效率。这节课的这些小环节很朴实有效。

  三、及时肯定,形式多样。

  拼音是很枯燥的符号,而一年级的学生好玩好动,难以保持注意力,在x老师的教学中,融入小故事、顺口溜、儿歌,让学生边学边玩,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x老师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设计丰富,寓教于乐

  一年级孩子比较好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x老师为了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有趣地学习掌握声母、声调,她采用游戏、图画、讲故事、利用道具记忆字形,x老师在这堂课自编儿歌、口诀等教学方法。利用实物、自制图片、课件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汉语拼音教学,使拼音的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着力于激发起孩子对汉语拼音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获得能力。

  总之,在这堂课让我学习和回味的地方的确很多,x老师寓教于乐,学生享受到掌握知识、学习本领的快乐,教学难点在相互学习中不知不觉得以突破。x老师是一位充满智慧、积极思考、认真钻研的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9

  一、情况分析:

  今年教学一(7)班和一(8)班,每个班级都是60几名学生。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

  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际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讲席”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10

  12月10日,在我校进行了识字写字教学研讨交流,我受益匪浅。首先我们聆听了焦君霞和郑彩霞两位老师的课,从她们的课堂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到识字写字教学的无穷魅力。她们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写字习惯的指导,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郑老师在课堂上改变了以往的枯燥识字法,课堂上,她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汉子的博大精深,让学生轻松识字,快乐学习。在学生写字时,她注重让孩子去观察,自己去发现汉子的书写规律,从而更准确地去书写。无论是学生的书写笔画还是书写习惯,都有所提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后,教研室张江霞老师的点评,更是为我们教师指明了方向,我深深地感受到识字写字教学任重而道远,认识到识字写字教学在我们小学课堂中的.重要。

  首先,我们要把识字写字教学贯穿于我们的每一节课,每节课都应有不少于十分钟的写字教学,对学生的教育要不分学科,不分场合。

  其次,我们教师要做好垂范,要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自己的书写就是最好的教育,所以我们教师在每节课前,要认真地练好自己的板书,让学生无形中受到影响。

  再次,对学生的书写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在写字时,姿势非常重要,要注意让学生练出良好的坐姿和握笔姿势。课堂上的指导更要规范,要分环节对学生进行知道,环环相扣,让他们从读帖开始,注意观察每个字的笔画、笔形、笔顺、笔位,再到教师的讲解、范写,学生的模仿,让后采用不同形式进行展示评议,到最后学生的修改、重写。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以身为榜样,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平时的板书,批改作业,都要严格规范,展示给学生的是端端正正的汉字。对学生进行辅导,也要注意自身的写字姿势。平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用自己的实际潜移默化地去引导学生。

  二、以趣味为动力,持之以恒。

  识字写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学生喜欢识字写字,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变枯燥的识字写字教学为生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积极地去识字,去写字。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在广阔的范围中识字,丰富多彩的识字活动,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重视写字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很重要,我们要在有意无意间注意孩子习惯的养成。从生字的结构字形入手,教师要做好师范。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不断提高钻研教材的能力,抓住集中识字的特点,强调音、形、义的结合,把识字写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11

  二零一七年六月初,有幸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跨越式课题年会。六月的北京,树木茂盛,鲜花盛开,芳草碧绿,俨然一帧花红叶茂的水墨长卷绵延于天地之间。这次的北京之行,对第一次去首都,第一次参加跨越式年会的我来说,相当震撼。

  开幕式结束后,北京师范大学跨越式创始人何克抗教授做了“深度学习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改革和发展”主题报告。主题报告摘要如下:

  何教授分别从深度学习的起源、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特征、如何有效实施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体现全新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四方面深入浅出的阐述了深度学习。实践证明有效实施深度学习的模式有西方的“翻转课堂”,还有国内的“跨越式”教学模式。何教授结合教育现状,为新时代下的教育问题打开了一扇窗,也让教师对学生的定位更准确,让教育的深度与广度都有了新的突破口。中国教育最高领域最权威的`最新教育理念,我并不能完全听懂,何克抗教授八十高龄,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令我钦佩,让我感动,会场上久久没有散去的掌声是对我们对教授由衷的敬意。恰逢何老八十寿辰,祝福他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遗憾的是没能和教授合影留念。

  吴娟教授时何克抗教授的得意门生。她是一位气质高雅的美女教授,欣赏佩服。她为我们做了“数字时代里的深度阅读”专题报告。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内容和多元的阅读实践。并从阅读的行为特征、内容维度、活动维度以及目标指向四方面展开本次的主题报告。在这个数字时代,电子产品琳琅满目,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子资源,使它成为学习的辅助工具,而不仅仅是用来游戏消遣,这又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又一教育难题。之后还听取了郭少青教授关于“网络研修社区中教师能力发展迭代模型研究”主题报告、马宁博士“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教师适应性培训”主题报告和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为参会老师带来了“大数据时代的数字老师”专题报告,报告非常精彩,博得雷鸣般的掌声。

  当天下午,我们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小学进行现场观摩课与案例分享。寸土寸金的首都,朝阳小学小巧精致,还没有我们一小一半大。北京的小学生素质很高,三年级的小孩英语口语纯正流利,感觉并非是只靠课堂上在学英语。贫困地区的小孩跟他们简直是天壤之别。

  第二天的教师论坛更加精彩。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齐聚一堂,大家一起交流研讨,分享他们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论文。影响最深刻的是来自香港的两位老师,一位美女,青春靓丽。一位帅哥,高大俊俏。两人合作,分享了他们的教学方法,很多西方元素,英语课堂上孩子参与度高,听说读写画唱演,极大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性,让我耳目一新,颇有感触。

  短短的两天时间,不敢说真正学到了什么,更多的是思想的触动,在今后的跨越式教学中,还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跨越式教学,我们一直在路上。

  北京之行,也让我收获了友谊。同行的几位小伙伴,几天的相处,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希望下次再相遇!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12

  一年级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而且识字还有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

  “教无定法,但贵在有法。”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更可以使学生能够主动去获取和运用汉字的规律性知识,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1、利用象形字的特点记忆识字。课本中的“日、月、田、土”这一类象形字与实物都有许多相似处,通过字与画对应,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片后再识记,轻而易举。

  2、利用基本字带字识字。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独体字,把这些简单易记的独体字当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减笔画或加换部首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例如:“大”加一笔是“太”或“犬”。“根据部首的意义还可以大致了解生字的意思。

  3、利用猜谜语识字。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一些浅显有趣的谜语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个人他姓王,兜里揣着两块糖就是金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就是广字。

  4、联系生活识字。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教科版第二册《春雨的颜色》一文中,有个要识记的生字“颜”,由于学生还不认识“彦”和“页”,在识记时,遇到了困难。这时,我适时引导“在生活中你看见过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一双双小手,这个说:“我知道,这个‘颜’是颜老师的‘颜’”。对呀,我们班的数学老师正是姓颜。那个说:“我也知道,这个‘颜’是水彩颜料的‘颜’”。??学生的回答都十分精彩,看来,生活的资源果然是无穷的,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对于识字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语文教学中强调理解要联系语言环境,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我觉得识字教学也可以联系课文进行识字。

  5、利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识字。有一些字,老师可以抓住字形特点,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脑中。例如:教“游”字时,可以告诉学生,游泳必须有水(三点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间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着。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还需要教师不懈努力,还需要为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但不管探索和尝试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就能切实地搞好识字教学。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13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对于书本上的字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下面我来说说我的几点浅见:

  一、教学生掌握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读、教写,学生跟着读、跟着写。现在的新课标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思考、记忆、分析字形的思想,使学生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他们产生识字的欲望,在反复朗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认识字形。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几个生字,看谁最先学会?自己动脑筋想想方法,并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如学习“大”字,有的说“人”字加一横就是大;有的说“天”字去一横就是大。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花园、果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学习“六”字,学生把它拆成“一点、一横、两点”,我配上儿歌“一点,一横,两点提蹦”。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二、教学生突破字形难点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下面我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1.编字谜。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字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走:十下人。吕:两个口。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夕:多字少了一半。禾:一棵小树苗,头上戴草帽。……孩子们不仅能编出书上出现的生字,还把这种识字方法扩展到课外,并讲给家长听,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巩固了生字。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组字游戏。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写在卡片上,发给每个小组一份,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尽可能多的组字,然后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展示合作的效果,让全体学生认读,评出冠军组。这样,学生们不仅能组出课本上出现的字,有些学生还能组出许多课外认识的字。

  3.抢卡片。老师把许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 4.加一笔变新字。选出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两笔变成新字。如“日”,孩子们变出了:电、甲、由、申、田、白、目、旦等,“木”,变出了:本、禾、术、未、等,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

  三、教学生阅读课外书

  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温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四、教学生巩固字形

  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电视、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所以,教材编排识字二中的三篇课文就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诸如“红蜻蜓”皮鞋、“小熊”饼干、“伊利”牛奶、“汰渍”洗衣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此时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我们每星期评出十几个“识字大王”的作品进行展览,下课时,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识字的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14

  小学班主任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当孩子们需要关心爱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给予他们细心的体贴和温暖;当孩子们有了缺点,班主任又该是一位严师,严肃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帮助他限期改正。于是,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长,发展以至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说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默默无闻地耕耘了几度春秋,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于是,我经常利用班会、晨会、课前、课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及时教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觉遵守纪律。

  二、细处关爱,亲近学生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孩子,热心的帮助孩子。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七、八岁的孩子们整天在妈妈的怀里撒娇,都不讨厌妈妈,为什么?因为妈妈疼他们,爱他们。毫不吝惜地把一切献给他们,所以孩子们也深深的爱自己的妈妈。我常想,一个低年级的班主任要带好这些孩子,首先要当个好妈妈,要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爱他们,要拿出自己的爱心去“哄”他们,“骗”他们。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跳绳,我帮他们梳头、剪指甲、系鞋带等。这样,孩子们跟我亲热起来了。我还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励孩子们的积极性,每天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我会奖励他们红果果,口头表扬,给评比栏里上红旗,有时会摸摸孩子们的头等。虽然这些举动在成人眼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可是在孩子的心中却产生了巨大的涟漪。经常有家长和我说,自己的孩子回家以后是那么激动、兴奋,还说下次还想得到这种奖励。

  三、具体要求,指导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能熟知轮廓,但不注重细节。我在任一年级班主任开始,就常听一些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听不懂大人说的话。”我在工作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师没讲清或学生没听明白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学生们只能是瞪着眼睛看着你,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或者其行为往往事与愿违。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而且不利于他们掌握做事情的技能。为此,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听懂老师的要求并根据要求去出色地完成任务呢?

  我认为,首先要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和他们交流。其次,要注重细节教育,把该做的事指导到位。比如洗抹布,我通过观察发现,小孩子洗抹布的方法是,把抹布扔到水里,涮一下,一捏就行了,抹布根本没洗干净,因此,用这样的抹布擦过的地方还是那么脏。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吗?是孩子有意糊弄吗?我认为都不是。这只是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使然。因为他们很想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但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专门找一个时间,教他们洗抹布。我先打来一盆水,然后教他们怎样搓,怎么拧,告诉他们只有拧出的水清了才算干净。这样的身教非常成功。现在再看看他们洗抹布,一个个可认真了,都洗得特别干净。同样的道理,打扫卫生、物品摆放等工作,只要把要求的细节说到位,小孩子就能听得懂、做得到。再来说说我怎样使学生学会收作业吧,我让他们同桌的作业摞到一起,从后往前传,自己的作业放在下面。每组的传上来后,教他们怎样摆放,一组正,一组反,组组分明,便于批改,便于发放。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很快就领悟了要领,这样,哪一个孩子还能做错呢?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和约束,使学生的观察力、生活技能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给大家留下了反应迅速、能力超常的印象。现在,班级日常管理的各项工作如晨读、自习课的纪律,中午的古诗词诵读等,都有学生组织,管理效果特别好。

  四、及时表扬,延迟批评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不应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小,事儿多,一上课就“告状”。当老师的又不能不公平处理,这样耽误的时间太多,而且学生因为受了批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低落的情绪体验使智力活动水平明显下降,课堂吸收效率变低。针对这一情况,我的处理办法是:

  1、要求学生下课“告状”,课上带着好的情绪听课。这样,课前的小矛盾、小问题没有谁会记到40分钟以后,“告状”的几率就低了,课堂的利用率提高了。

  2、延迟批评,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机会。我把批评留在每一天快要放学的时候,这时学生往往已经在负疚的情绪中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老师只要加以指导,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说到表扬,那就要及时、准确。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例如,学生值日时,当我看到一个表现特别好的例子,就会当众说:“某某某同学真能干。”还摸摸头、拍拍背,用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如果看哪个同学主动做好事,并且讲究方法,则更要表扬:“瞧,某某同学的观察力多敏锐呀,老师刚把小黑板放在地上,他就看出来需要擦。瞧,擦得多干净,大家都要学习他呀!”这样表扬后,班里课间擦黑板、倒垃圾等活大家都抢着干,谁也不袖手旁观,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和为班级服务。结果,班里越来越整洁,孩子们也越来越懂事理。

  一年级孩子们的心灵是一张洁白无暇的纸,就看你画上去的是灰色的黑点,还是亮丽的彩虹。只要我们充满爱心,关心和爱护他们,并严格地要求和教育他们,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严结合,细致入微,一定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15

  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最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之一。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后首先学习的学习内容,拼音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力求做到有情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轻轻松松学好拼音,迈好学习语文的第一步。下面是我在拼音教学中的几点感受:

  1、充分利用插图和语境歌

  应该将字母的形和发音与插图结合起来,生动形象的画面,朗朗上口的儿歌是小朋友喜欢的,将抽象字母具体形象化,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汉语拼音的教材图文并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画,并精心设计儿歌,千方百计地给孩子们提供“情境图”与“语境歌”。

  如教单韵母“o、o、e”,可以先出示图画:这是一幅美丽的乡村图,一位阿姨带着小姑娘来到小河边,看到了大公鸡和水里的大白鹅。这里有这样的儿歌:“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太阳出来公鸡叫,圆圆嘴巴000,清清池塘一只鹅,扁扁嘴巴eee。”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富有音乐感的便捷直观的形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快快乐乐地学习,对于爱唱爱说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尤为喜欢。

  再如第三课“b、p、m”的情境图为:许多人爬上山坡(po)去看大佛(fo),一个小朋友用手摸(mo)大佛,爸爸告诉他:“你听,大喇叭里正广播(bo),大佛是文物,不要用手摸。”与之相配的语境歌是:“爸爸带我爬山坡(po),爬上山坡看大佛(fo),大喇叭里正广播(bo),爱护大佛不要摸(mo)。”教学时情境图用以指导学生观察,并相机出示字母,语境歌则用以巩固所学的字母。小朋友在图与歌的情境中学习,知道了字母并不是神秘的东西,而是存在于日常的语言之中,从而缩短了学生与汉语拼音的距离。另外,借助形象的图画和琅琅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认识、熟悉字母,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审美教育。教字母发音和教字母形态时,都可利用“图与歌”来创设趣味情境。

  2、充分利用顺口溜辅助记忆。

  “一个门洞n,两个门洞m,小棍赶猪l l l。”当学生们背着这些琅琅上口的口诀时,字母的音和形已被他们牢牢掌握。在教学中,应根据低年级孩子喜爱诵读的特点,尽量设计一些口诀让他们背诵。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唤起学生的创编激情,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启发学生自编口诀。学生们对这种提议积极性很高,还能够自已编出一些儿歌助记,如:学生对比b的儿歌“右下半圆bbb”编儿歌:“右上半圆ppp。”学生看图后编到:小山坡,ppp;泼水泼水ppp。一根棍儿有个小米粒i;一个1上面有个小水滴i;小圆圈o o o等生动形象的顺口溜。这样一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枯燥的拼音课变得有趣味性,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而且因为是自己编的,记忆也很深刻。

  3、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比较形近字母

  汉语拼音是符号文字,由一些固定的字母笔画组成,包括左半圆、右半圆、长竖、短竖等等。 b、d、p、q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一组声母,在区别这一组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辨形记忆。我在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让学生记音、辨形,在学生初次接触时,我采用了写的方法加强记忆,汉语拼音字母的书写规则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i、j除外)。在教学d时,因为我们已经学习过了b,于是我就让学生边说边写b,即先写一竖再写右半圆读作b;再把d和b进行比较,并让学生说一说,你认为应该怎样写d,先写左半圆再写一竖读d,最后再让学生同桌互说互写。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在说与写的过程中记住了b和d的音和形。p、q的教学也可采用此法。而在复习时,我采用了实物记形法,引导学生想:b—p都是右半圆,听广播(b)天线往上拉,泼水(p)水往下流;d—q都是左半圆,马蹄(d)向上带土,气球(q)下边拉绳。还可同时加上手势和口诀:右下半圆b,左下半圆d,右上半圆p,左上半圆q。此时也可以利用动作演示法,可让学生伸出左拳,拇指向上,演示b的字形,再伸出右拳演示d的字形,然后让学生将两拳相对后向下翻,便演示出p q的字形。边演示边教学生说:“左拳b来右拳d,两拳相对念b d;左竖朝上就念b,右竖朝上就念d;左竖朝下就念p,右竖朝下就念q”。另外还可以用学具拼形法来记忆,准备了一个半圆,染成红色,还有一染成蓝色的条形硬纸片,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拼出并读出b、d、p、q;也可让一个学生读b、d、p、q的音,另一个学生拼它的形。

  通过这样的几种形式,使本来显得很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而且也帮助学生区分了易混淆的字母。

  4、充分讲解,揭示规则,突破难点。

  在拼音教学中,j、q、x和ü相拼的规则是学习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如:在教学j、q、x与ü相拼时,去掉两点的规则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内容。这个规则的讲解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来叙述。有一天j、q、x带着小i出去玩,小ü也要去,急得哭了。j、q、x说:“你先擦掉眼泪,我们再带你去。”小ü连忙擦掉眼泪,拉着j、q、x的手出去玩了。学生听完故事,知道了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要去掉。另外,教师还要强调,j、q、x从不和u相拼,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要去掉但仍然读ü,千万不能读成u。此处的教学,还可以充分利用插图进行教学的。小熊ü很懂礼貌,与好朋友j、q、x见面摘下眼镜,将ü上两点拿去,让学生知道ju、qu、xu的韵母实际上是ü,但读写时要把两点省略;可以还采用顺口溜来记:“小ü碰到j、q、x,去掉两点还读ü”、“j、q、x真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他们和ü来相拼,见了鱼眼就挖去”。另外,不止ü遇到j、q、x要把两点去掉,以ü开头的韵母ün、üe、üan遇到j、q、x时也要将两点省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让学生记忆。记规则的目的是让学生会读j、q、x与带ü韵母组成的音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

  5、充分利用游戏,在游戏中学拼音。

  刚入学的儿童注意力短暂,要使他们掌握拼音知识,就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的方法要科学,形式要多种多样。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小、好动、爱表现、记忆力强的特点,可以将枯燥无味的复习巩固方法换成找朋友、摘花、摘苹果,送信、爬山比赛、摘星星等游戏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如复习23个声母,可以做声母排队游戏,这个游戏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注意力、一举两得。还有就是“找朋友”游戏。可以在复韵母中找朋友(如:an一个学生拿a,另一个学生拿n);可以在整体认读音节中找朋友,也可以两拼、三拼音节中找朋友,还可以图文找朋友(如:“转笔刀”:一人拿图片,另一人拿相对的拼音词语名称)。形式多样,灵活实用。

  以上即是我在拼音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总结。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的拼音教学虽然枯燥乏味,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和实际进行教学,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尽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学、爱学拼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不断的总结经验,上好每一节课。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12-26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荐】01-26

【热】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01-29

【热门】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12-19

【精】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12-19

一年级拼音教学心得体会01-09

【推荐】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01-26

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精】01-29

一年级拼音教学心得体会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