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心得> 大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大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3-01-30 14:08:58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大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

  在近两天的学习中,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觉得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

  一、我理解的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

  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三、两节展示课的启示。共性的地方:

  1、学生素养高,学习过程上的学习参与度高,这就使得学生专注于课堂,能够保持较高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评价方式的灵活高效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时、灵活的评价同样起到激励学习主动性、保持学习兴趣的作用。

  3、高效课堂应是长期进行的工作,最终形成一种常态的模式。它的'预习、展示、反馈都应是高效进行的。

  4、高效课堂重视各学科基本素养的落实和训练。在物理课上对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语文课上对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无不突出了这一点。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必须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

  不断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大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2

  本人很有幸参加20xx—20xx年度小学综合实践国培,在先期进行的北京大学慕课培训《翻转课堂法》学习中,对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有了初步认识,现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大家分享。

  “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能够凸显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呈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既定的思维方势。“翻转课堂”是什么,从来没有实践过,也没有看过具体的这种课堂模式,通过这次学习,经过一番搜索查阅,本人对“翻转课堂”有了初步认识: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定义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相关的测试并提出自己学习上的问题。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协作、完成作业及个性化指导,学生形成新知结构的一种教学形态。现如今,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讲课—— 布置家庭作业——回家练习。但“翻转课堂”却几乎把传统教学翻转了过来,构建了学生在家依据 教师制作的 8 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并完成几个有针对性的测试。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互动交流学习内容,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体会,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颠覆 或者反转,改变了学生学习的顺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 能游刃有余地根据自己的基础、认知探索学习需求。老师不在是讲台上的“权威”,而是成为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引路人。

  二、“翻转课堂”的主要特点。

  1、时间短:教学中的视频是微课的核心。视频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我们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片段”或“微课例”。

  2、内容少:相对于内容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焦,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容量小:从容量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资料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情景化”: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整合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课件、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等相关教学资源, 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易于训练学生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段思维能力的学习,教师能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三、感受:

  1、慕课的最大成就是:它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传播到地球的每个角落让全球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全球顶尖明星教师的免费课程。为此,有人甚至夸张地说,慕课使得全球一门学科只需要一个教师。

  2、慕课带来的是超时空的变革。不仅在全球各个角落我们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它还是移动的,可以走到哪儿学到哪儿,甚至可以反复学,甚至十年二十年后再学。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是继班级授课制以来最大的一次革命,它使教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 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全球共享、全民共享。

  3、当然,慕课作为班级授课制后最大的一场教育变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一个疆域较大的国家,各地区发展如果不平衡,城乡差距极大的话,慕课的建设不可能在一时半会就能取得成功。这需要政府大力地投入,并且培训工作还要及时跟进,否则,难以普及。普及中还要尊重差异、稳步发展,过快、过急会影响教师们的兴趣。

  4、另外,慕课的优势虽明显,但传统的授课不能丢,因为计算机的普及虽加快教学进度和深度,但人的发展,脑的思维有个循序渐进、领悟提升的过程。特别是使用电脑,对人的眼睛伤害不容忽视,否则,就会人类的各项机能受到损害。

  以上是我学习后的体会,不当之处还请专家指正!

大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3

  对于有效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感受可能会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数学课的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做对。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一头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第二,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

  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第三、“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数学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我觉得撇开教师这头,学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保证。我这几年一直教低中年级,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影响教学进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低,或者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太大。都将影响上课的效率。课堂要有效,老师一般都想在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练习。而低中年级的数学课,计算是贯穿全过程的。如果计算能力差,要想加大练习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谈了。有时候,还只能放慢上课速度来照顾全体。所以,我觉得在低年级,抓好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6-26

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02-02

关于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3-28

课堂教学培训心得体会07-20

优秀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4-26

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6-24

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6-24

初中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6-25

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