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说课稿

时间:2023-12-24 06:55:4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颗钻石》这篇课文,下面我就具体说一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首先我来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讲述了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文字浅显易懂,结构呈现回环式,字里行间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寄寓了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他们有极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童话故事兴趣盎然。《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中段学生应“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教学前研究调查该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并据此设计制作适用面较广、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的课件并在教学中加以使用;教学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口语表达、想象、写作、音乐欣赏甚至表演能力等等。

  二、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三维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和感悟让学生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出爱心的神奇力量;

  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爱心的力量,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从文本特点和学生学情出发,我把教学重点定为: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和感悟让学生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出爱心的神奇力量作为。

  我把难点定为:学生在朗读中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爱心的力量,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三.说教、学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节课我体现以读为本,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女生齐读、男生齐读、表演读等多种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并采用想象朗读法,让学生想象水罐的一次次神奇的变化,体会爱心的神奇。

  四、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教学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教学时我重视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围绕水罐的变化开展,抓重点词句开展朗读、感悟、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了语文教学依据教材、走出教材、走向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因此我计划安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自主识字,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第二课时精读品悟课文,在品味语言、朗读想象中感受文本蕴含的教育意义并拓展延伸。

  五、为了突出教材重点,克服学习难点,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学中,我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文本与想象充分结合,为学生营造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感受灾情。

  1.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这个环节的设计当时在我的头脑中闪现时我很激动,因为这样设计既新颖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样设计,能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期待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在处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时,我就借助一幅幅旱灾的图片加以深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渲染一种灾难深重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觉旱情之严重,产生情感冲突,体会此时对水的强烈渴望,为朗读后文设下伏笔。

  2.复习上节课水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通过学生回答,理清课文明线(板书:木罐空——满——银——金——钻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获得整体的认识。

  (二)引领体悟──爱是变化的力量(精读课文,感受真爱)

  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引导深入阅读课文,随着水罐的变化感受爱心的神奇力量。这一环节,我围绕水罐的变化这一线索,通过把握“读文,品词句;交流,促体会;想象,升情感”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变化选择不同切入点进行教学。

  (三)情感体验,积累语言。

  课至此,学生沉浸在充满爱心与激情的童话情境中,不知不觉中表达的欲望被激发了,我抓住这个机会是这样设计的:

  想象说:(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那股水越流越多,流向田野,流过村庄,那里的人和动物将会怎样?你们快来想象。不知不觉中表达的欲望被激发了。

  学生完成后进行交流,在激情对话中提升爱,潜移默化,感受人格的熏陶。这些既是想象训练,又是情感感悟;既是语言表述,又是情感表达,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语感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使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四)课后拓展,升华提高

  歌曲(爱的奉献)播放,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再次体会爱的巨大力量。

  在歌声中再次回归文本,感悟小姑娘的爱心。总之这节课我所有的设计都围绕爱这个主题。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微型的教案。既展现了文章内容,展示了文章叙述顺序,同时也突出了中心,反映了课题。通过词语的内在关系,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这既是儿童的发现,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以生动的情节,赞扬了小姑娘美好、善良的心灵,似钻石般永恒,让学生从故事中懂得关爱他人,同情、帮助有困难的人。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围绕水罐的神奇变化为主线,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找,在读中悟,在读中想象,呼唤孩子们的爱心意识。

  一、创设情景引发情感陶醉

  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置身于故事中,设想处理水的种种方法和理由,既能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为凸显文中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心做铺垫。于是上课伊始,我利用课件把形、声、情、意融为一体,接近时空距离,然后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的第一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认识到水就是生存的希望,有了水,任何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了水,人和万物就只有死亡。使学生身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

  二、精心设问,读中感悟想象

  这篇童话很明显是以水罐的神奇变化为主线,体现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在“神奇变化”中品读、感悟小女孩广博无私的爱心。特别是让学生闭眼想象地球上“久逢甘露”的景象,学生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把眼前的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做到了课堂的延伸,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让童话的特点在这里得到体现。最后的谈话让学生把语文课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享受爱的同时懂得奉献爱。让爱的种子再一次悄然无声的融入孩子的心田,使课文感情得以升华。

  三、体现课标,紧扣小专题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节课我体现以读为本,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女生齐读、男生齐读、表演读等多种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并采用想象朗读法,让学生想象水罐的一次次神奇的变化,体会爱心的神奇。

  这是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和同仁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