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时间:2023-12-25 12:41:0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牛顿第三定律》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把物体受到的力与其他物体受到的力联系起来的桥梁,因此它是对牛顿第一、二定律最有效的补充,有了它就会把受力分析的对象从一个物体扩展到多个物体,拓宽了分析思路和解题范围。本节课除了能更好地分析解决之前所学过的力、运动,力和运动的关系外,它对后面碰撞问题的研究更是功不可没,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还常把受力情况复杂的物体的受力转换到与之相互作用的物体上进行研究。

  二、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物体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的了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进入高中后,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分析和归纳、具体和抽象的思维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和问题进行反省的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思维能力的准备。

  高中生在知觉和观察事物时比以前更、更深刻。他们能发现事物的一些主要细节和本质方面,其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概括性都比初中有了很大提高,其思维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喜欢怀疑、争论。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并用它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学会受力分析,区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三个演示实验,总结实验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找出共同点,得出物理规律。

  2.通过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分类简化的问题分析法。

  3.通过自主设计实验验证,养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列举和分析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通过自主探究,感受物理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意义,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用,学会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

  五、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我采用了启发引导与探究法相结合,并辅以问题法、演示法、归纳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采用的是实验导入,首先向学生演示三个实验:

  实验一:用一只食指,用力去压另外一只手的手掌,看到食指弯曲;

  实验二:将两个条形磁铁固定在小车上,同名磁极相对放置,松开手后,两个小车相互排斥;

  实验三。螺旋桨在空气的作用下,使遥控飞机飞行

  通过这三个实验让学生初步感受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通过这样的导入,能够帮助学生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初步体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环节二:规律建立

  对上述三个实验进行分析,分别对三组实验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以发现手指给手掌压力的同时也会受到来自于手掌的压力;磁铁A、B都会受到来自于对方的斥力;螺旋桨与空气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力。

  之后提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一个物体如果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的作用,同时后一个物体也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在这一作用过程当中,我们把它们一个称为作用力,另一个称为反作用力。

  然后让学生举例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例如:人打沙包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通过实验,能够让学生清晰的看到到物理现场,从而更加直观的呈现物理知识。

  接下来进一步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分别从作用点、方向、大小三个方面进行。

  1.作用点的探究。

  让学生分析课堂开始是所做的三个演示实验,分别让学生找出各个力的作用点,并说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点的特点,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方向的探究。

  同样让学生分析演示实验中三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找出其特点。这里我会提出如下问题:“如果作用力的方向改变了,反作用力的方向应该如何变化?”

  学生思考给出答案后,我会加以总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关系总是相反,其中的一个力方向改变,另一个力同时也跟着变。

  3.大小的探究。

  这里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

  首先是通过之前的学习,让学生提出猜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之后设计实验,并进行完善:

  方案一:两个弹簧测力计,沿着同一条直线沿相反方向拉动。

  方案二:利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一方固定,让后拉动另一方。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观测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然后,我会提出问题:我们测得的是静止时的情况,如果运动过程中,两个力的大小又有什么关系?

  这里我会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用传感器实时演示两个力在任意时刻的大小关系,并且记录实验数据,会出曲线。

  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两个力的大小在任意时刻都相等,且两个力同时存在或消失。

  最后,让学生对实验结论加以总结,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即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采用实验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的认识,一方面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规律的深化

  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找出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达式: F=-F',然后让学生思考这里负号的含义,并进行强调。

  之所以采取让学生自学的方法,是因为此部分知识相对简单,让学生自学然后由教师进一步解释的方法一是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教师在进行说明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对概念加深理解。

  接下来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谈论,总结出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区别,并且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学生讨论完成后要求学生用投影的形式将自己小组的结论呈现给大家看,并进行总结完善。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能够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提高其团队意识。

  环节四:规律的应用

  在这个环节我要求学生分析生活中常用的俗语“鸡蛋碰石头”,要求学生用牛顿第三定律对其作出解释。

  通过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同时采用俗语的形式让学生增强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环节五:小结作业

  课堂最后,我通过提问的形式来进行总结,通过问学生“本节课都学过哪些知识点”等问题,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功的概念,同时深化对牛顿第三定律认识,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应用的教学目的。

  作业是让学生寻找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中的运用。

  这样设计的目的,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最后做到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介、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2

  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

  从课程整体而言,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牛顿第三定律作为其中的一个独立定律,应用极其广泛。加之本定律可设计为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出,更具有智力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

  教学对象

  学生的学习动机

  作为高一年级实验班的学生,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强,有参与意识。这是在教学中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前提。

  学生的接受能力

  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较强。好奇心强是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情况

  学生在初中已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知识,对定律又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故他们对定律的认识既熟悉而又较片面。这就迫切需要深入理解规律来弥补已有知识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的.缺陷。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的功能及新课标的要求,并联系学生的情况,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3.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观察、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

  2.在具体受力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体验物理世界普遍存在的对称美。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确定的重、难疑点如下:

  重点:

  1.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2.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难点: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疑点: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能平衡吗?

  2.马拉车向前运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吗?

  为此我打算采取以下解决方法

  1.改演示为学生实验,让他们从实验中归纳出规律

  2.例题练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释疑

  教法学法

  一、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的本质就是活动的原则,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采用的教法为实验法、探索法。我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把教学引导到心理层面。再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索,使学生积极参与建立物理规律的全过程,从而对所得结论深信不疑,体验到创造的成功和快乐。

  二、学法指导

  学而得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给学生恰当的学法指导可以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使教学轻松而高效。本节课主要教会学生“三会”:会观察、会实验探索、会分析总结规律。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我对师生间的互动是这样设计的。

  三、师生互动设计

  1.教师设问提出研究问题,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总结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3.应用讨论,练习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巩固练习。

  教学程序

  为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动的氛围中学习,我安排了这样的教学程序,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程序设计

  逆向质疑,诱发探索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实验探索,寻找规律

  分析归纳,总结规律

  巩固反馈,知识迁移

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建筑类)的第一章第五节的《牛顿第三定律》。从课程整体来说,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牛顿第三定律作为牛顿三大定律其中的一个独立定律,在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应用极其广泛,学习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地了解,也知道相互作用和一对平衡力是不同的,即一对平衡力是指同一物体所受的两个力相平衡,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但是,他们的这一认识只可能是定性的了解,基本上处在记忆的层次,他们体会不到明确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要实现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入理解,还需要从力的性质、作用的同时性等进一步认识,并进行定量探究。这就迫切需要深入理解规律来弥补已有知识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的缺陷。高一年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较强,学习热情高,有参与意识。这是在教学中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前提。而且好奇心强是职校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全面提高接受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正确理解其确切含义。

  3、能够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教育

  1、经历观察、实验、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并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根据生活经验提出问题,类比、讨论、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与假设,得出科学结论。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程序

  探究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设计方案:创设情境——分析总结——实验证明。

  2、教材处理: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定义;然后,通过实例和实验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体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整个自然界普遍存在的。

  3、设计目的: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探究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

  1、设计目的:

  本环节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经历和感受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探究三:牛顿第三定律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研究性学习

  既然拔河比赛中两个拉力大小相等,那么拔河比赛时,为何还存在胜负之分?

  巩固知识点,反馈学生掌握程度,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相关文章:

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04-10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07-06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03-01

牛顿第三定律物理教学反思03-12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7篇01-10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9篇01-05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10篇12-06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10篇)12-28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五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