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尊敬的各位评委:
上午好/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板书】课题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下面我将从课标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特色等6个方面进行陈述。
关于此课题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在教材体系中,本节内容是初三化学的入门课。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习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为后续深入学习某一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及从分子、原子层面认识物质性质和变化奠定基础,并且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的变化体现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学科观念。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初三学生的特点,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能初步运用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区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初步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识别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能够初步应用一些物质的性质区分物质;会用化学语言描述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3、初步认识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科学,物质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4、经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实验方法、观察方法、比较方法、科学抽象等科学方法的运用;
5、通过实验观察初步体验化学是一门神奇、有趣的学科。
在上述教学目标中,“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识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本节的中心内容即教学重点,而由于初学化学的学生头脑中对“有新物质生成”缺乏较为深入 的理解,所以我将“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作为本节的教学难点。
就学情来说,刚刚进入初三学习的学生,虽然思维正由经验型、直观型向理论型、辩证型转化,但很大程度上还属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入门课,头脑中缺乏同化新知识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实验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
上进行概念教学。
因此,基于以上教学目标以及学情的分析,本节课将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并联系生活实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关于物质 变化和性质的概念。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在课的开始,我将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关于物质变化的例子,如木材燃烧、木材制成桌椅、雪融化、铁生锈等,并引导学生从两个视角——物质本身没有改变、物质本身发生了改变去分析这些变化,自然地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并且告诉学生在化学中我们通过实验手段也可以使物质发生变化,那么这些实验中的变化又有些什么特征呢?自然过渡到环节二:实验感知,建立概念。
一个新概念的形成往往建立在丰富的感知基础上。教材中提供了4个演示实验:
(1)加热水至沸腾;
(2)胆矾的研碎;
(3)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
(4)石灰石与稀盐酸。
但我认为对于刚进入 初三化学学习的学生而言,应该尽可能多地提供给他们感性材料,所以在教材的基础上,我又补充了两个演示实验:
(1)食盐和糖的混合搅拌;
(2)氯化铵粉末与氢氧化钡粉末的混合。
这两个对比实验的加入不仅为后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概念的建立增加感性材料,也为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提供实验事实,并且能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的神奇,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我将提醒学生重点观察试剂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在实验前后发生的变化,并设计实验观察记录表让学生从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4个角度来记录实验现象,初步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记录的学习方法。实验记录后,提出3个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
(1)实验1、实验2和实验3有什么共同特征?
(2)实验4、实验5和实验6有什么共同特征?
(3)实验1、2、3与实验4、5、6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这些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揭示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那么,没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就水到渠成了。(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我顺势提问:那么我们如何判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呢?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自然调整到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伴随发生的现象的分析中,师生共同总结出在化
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发光、发热、吸热、生成气体、生成沉淀、颜色变化等,而物理变化往往是外形、状态等发生了改变,并且结合实例说明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从而化解教学难点。但这里需提醒学生注意的是,有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发生的并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发热等,判断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
至此,学生已初步建立起了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我通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判断一些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不仅及时巩固和强化新概念,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
这时,我话语一转,同学们,刚才我们研究了物质的不同变化。那么,我们研究物质的变化目的何在呢?如,为什么我们用钨丝作为灯丝而不用其他金属呢?为什么蜡烛可用来照明?为什么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别二氧化碳?为什么校园的铁栏杆上涂上了一层油漆?通过这些问题把学生的关注点从物质的变化引到物质的性质,自然进入环节3——联系实际,感知性质(板书:二、物质的性质) 通过对刚才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学生不难得出一些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钨丝熔点高、比较稳定;蜡烛熔点低、能够燃烧发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等”,我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性质哪些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而哪些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进而师生共同归纳出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定义及外延,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刚才6个实验中体现了物质 哪些性质,能将描述物质变化的语言与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区分开来。并且通过一些实例强调性质会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水的沸点随压强的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与干燥的空气中化学性质的不同等,让学生初步体会条件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进一步认识还需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这时我演示教材中的实验1-2,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描述其中发生的变化,并根据变化及日常生活常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讨论鉴别两种气体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物质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可以鉴别物质。 此时,学生已经认识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知道了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科学,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呢?我向学生展示一些熟悉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乙醇汽油、石墨笔芯、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让学生感受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初步建立起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学科观念。(板书:决定物质的用途)
在课的结尾阶段,我将用4个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1)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几个重要概念?
(2)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分物质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别包括哪些?
(4)物质的性质、变化、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这4个问题不仅梳理了本节重点,也强化了物质的变化体现物质的性质、物质 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化学学科观念(完善板书)。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以及概念形成的规律设计教学,充分利用实验提供实验事实,充分联系生活补充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化学概念,不仅重视知识教学,也充分利用了实验、观察以及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还渗透了学科观念,做到了三维目标的有效融合。
【初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说课稿】相关文章:
棱锥概念和性质说课稿11-04
《氧气性质和用途》说课稿07-07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07-25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07-28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06-26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12-11
《物质的分类》说课稿12-04
物质的分类说课稿12-10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