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 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积的变化规律,它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8页。
一、说教材
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等知识铺平了道路,在本节课中,学生要学习积的变化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能够将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弱,在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将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将理解其探究过程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并且拟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能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表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正确运用。
2.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会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的方法,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献爱心的好品质。
二、说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时,我将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注重:
1.注重探究过程的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朦胧到清晰的过程,这过程需要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等数学活动,从而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注重变与不变思想的渗透:通过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为了响应学校“节省零花钱,牵手好朋友”的号召,我们班与希望小学四(1)班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请你计算一下,一盒水彩笔6元,如果买2盒要花多少元?买20盒,买200盒呢?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列式计算一下,学生会列出算式:6×2=12(元);6×20=120(元);6×200=1200(元)。(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买文具”的具体情境,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为探究积的变化规律提供素材,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理解规律
第一层次:感知规律。观察这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先独立思考一下,有了想法之后四人一小组相互讨论,之后教师巡视,全班反馈。我会引导学生从上往下进行观察,学生会发现从①式到②式,从②式到③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积也乘10;学生也会发现从①式到③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0,积也乘100。那如果从下往上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从式③到②式,从②式到①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也除以10;学生也会发现从③式到①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0,积也除以100。那谁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来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先独立说一说,再同桌之间相互说,从而由学生说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第二层次: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我们需要再举一些例子来验证一下,看看会不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如果有一个例子出现不同的情况,我们就不能把发现当成规律。
第三层次:验证规律。请每个同学写出3个算式,同桌相互检查,并交流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让他们在别人的算式后面接着写一些。学生会写出7×12=84、7×6=42、7×3=21;或者6×150=900、6×30=180、6×6=36等等。
第四层次:归纳结论。同学们,黑板上这么多算式,现在你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个变化规律?先独立地说一说,再同桌两人相互说,最后我会指名学生说,从而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这里除以的数可以为0吗?不能为0,因为0不能作除数。
第五层次:拓展延伸。刚刚大家已经知道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那么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加(或减)几,积是不是也加(或减)几呢?学生会发现这是不成立的,例如7×(12+1)≠(84+1)。
第六层次:解释应用。我会出示一个神奇缺八数。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 )
12345679×36=( )
12345679×45=( )
12345679×( )=( )
通过这个神奇缺八数的应用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奥秘。
有效地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在本环节中,通过让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等数学活动,从而丰富了学生的体会,加深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学以致用,分层练习
我会将做一做作为基础练,以巩固新知识,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我会将“一所小学扩建校园,准备将长方形操场的宽度从8变成24米,长不变,扩建前的面积是560平方米,问扩建后的操场面积是多少?”作为综合练,通过这道题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4×75=1800 36×104=3744
(24○6)×(75×6)=1800 (36×4)×(104○4)=3744
(24○3)×(75○□)=1800 (36○□)×(104○□)=3744
我会将这道题作为拓展练,通过计算这几道题目,让学生发现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他们的积是不变的,从而进行拓展,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四)课堂回眸,内化提升
第四环节:课堂回眸,内化提升。此时,我会请学生来说说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吗?从而结束本节课的课题。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 2
教学目标:
1.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规律。
2.在探索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归纳、应用、贯通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获得探索经验。
3.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计算器、作业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猜想
1.观察比较:13×7=91
13×14=
师:积变化了吗?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你能猜出现在的积是多少吗?怎么想的?
师: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一算,13×14的积是不是等于182。
2.初步猜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现在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2。
3.观察比较:13×7=91
13×7=91
39×7=
13×28=
师:猜一猜现在的积可能会怎么变?你是怎么想的?
4.师:在一个因数不变的情况下,另一个因数乘2,现在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2;另一个因数乘3,积就是原来的积乘3;另一个因数乘4,积就是原来的积乘4。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刚才的猜想吗?
师:这个猜想是不是正确,我们可以举例验证。
[评析]首先使学生初步感觉到积是变化的,变化的条件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了。接着进一步通过三组题的观察比较。得出一个初步的猜想,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现在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提出猜想,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猜想是要验证的,所以自然转入下一个教学板块——举例验证。教学中借助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
二、举例验证
1.出示表格。
师:请同学们先想出两个因数,算出它们的积,如果数据过大,不能口算,我们怎么办?
师:对,要学会运用先进的工具,算出积并写在“实际的积”一栏中。
师:现在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任意乘一个数,根据猜想,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写出算式,算出猜想的积。
师:运用因数乘因数的方法算出实际的积。
师:猜想的积与实际的积符合吗?
师:在表格中“猜想与实际符合”一栏中画√,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在这一题中是正确的。
师:借助这张表格,我们还可以举例验证。将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任意乘一个数,根据猜想,积会怎样变?写在“猜想的积”这一栏中,再算出实际的积。比较猜想的积与实际的积是否符合。
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再举一些例子来验证我们的猜想?你们身边有一张和屏幕上一样的表格。请大家像刚才那样,借助表格,先猜想再验证。
2.学生独立举例验证。完成表格的填写。
3.展示学生验证猜想的过程。
师:在验证的过程中,用计算器的同学请举手,为什么用呢?
师:这位同学展示的`是猜想与实际符合的例子。其他同学举的例子都符合刚才的猜想吗?
师:我们全班三十几位同学列举了近八十道算式,猜想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符合,验证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如果时间允许,同学们还能举出多少个例子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4.揭示规律。
师:通过验证,发现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它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积的变化规律”。
师:同学们相互间说说什么是“积的变化规律”。
师:哪位同学能将“积的变化规律”说给大家听听。
师:同学们,我们共同探索了“积的变化规律”,现在我们综合运用规律练习几道题,有信心吗?
[评析]先由师生共同举例完成表格的填写,而表格的填写实质是研究的基本范式:先举出一个样本(一道乘法等式),改变其中的条件(一个因数乘几),观察结果(积)的变化与猜想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全体学生独立举例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规范探索求真的意识和品质,并注意提示学生在数据较大的情况下运用计算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工具的意识和方法。
三、综合运用
1.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1 37×28=3 836
(1)137×(28x19)=3836×()
(2)(137×64)×28=3836×()
(3)137x(28×)=3836x426
(4)137×56=3836×()
学生独立完成。评讲时关注反馈结果,了解学生理解规律的情况。
2.师: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还能帮助我们更加灵活地进行计算。请同学们运用规律,根据每组第一题的算式,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24×6=1447×15=105114×8=912
24×60=21x15=114×24=
2400×6=7×45=228×8=
3.师:同学们能熟练运用规律,这儿有一组具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题目。想试试吗?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思考。
○×△=726
○×(△×10)=________
(○×15)×△=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5808
[评析]从猜想规律到验证规律,再到运用规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综合运用板块的习题设计由浅入深,有顺向有逆向,从具体的数到抽象的符号,多层次提升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四、联系贯通
师:同学们已经能理解规律,熟练运用规律。我们今天发现的“积的变化规律”和以前学过的乘法运算律还有联系相通之处呢。
23×3=69
23×(3×4)=()×4
师:括号里填什么数?怎么想的?
23×(3×4)=(×)×4
师:括号里填什么算式?运用什么运算律将这两道算式组成了等式?
师:你能发现乘法结合律与积的变化规律之间相通之处吗?
先独立观察思考,再小组交流。
师:多奇妙啊!数学知识原来是有联系的,同学们能发现新旧知识间联系相通的地方,真了不起。今天我们由猜想到验证,探索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就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现在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几,同时感受到知识间有很多相通之处。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根据16×7=112,你能知道48×14的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吗?同学们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进行研究。
[评析]此处设计教师沟通了积的变化规律与乘法结合律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内在的统一性。
[总评]
此教学设计有三个精彩与独创之处:
一是摆正了计算器运用与规律探索之间的关系。教材单独编排一个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如果理解偏差或处理不当会把计算器的运用过多凸显出来,本节课以“积的变化规律”为课题。其实质是突出主体,即规律的探索,而计算器只是探索规律的过程中遇到较大数据时的辅助工具。
二是建构了符合科学研究范式的教学框架。本课设计了四大教学板块,即提出猜想、举例验证、综合运用、联系贯通。学生探究的过程借助表格填写呈现出来,教师对教材中的表格进行了独具匠心的优化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 】相关文章: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02-08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教案02-10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04-07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07-17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范文04-14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集合)07-17
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04-15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15篇04-07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15篇04-03
商变化规律说课稿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