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时间:2022-06-27 14:10:2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济南的冬天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7篇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结构:

  本单元以反映自然世界的内容为主题,所选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秀篇章,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秀、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注意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趣和丰富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成良好的语感。

  (二)德育目标以及德育因素的渗透:

  1、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河山一草一木的热爱之情。

  (三)认知目标:

  1、会读会写“髻、镶、藻、贮”等生字。

  2、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3、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4、感受济南冬天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四)能力培养:

  1、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2、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3、培养学生自读写景散文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2、景物描述方法。

  3、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六)练习与作业:

  1、在分析课文中师生共同来完成,并结合练习二来完成修辞手法的教学。

  2、课外练习写作:

  以“—————————————的冬天”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要求:○1填入所在地的地名;○2仔细观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抓住景物特征,模仿课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二、说教法:

  1、朗读教学法: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清新,作为感知,感悟文章内容与风采的朗读形式是多样的,在教学中采用放录音、学生齐读的方法进行。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像。

  3、比较阅读法:通过与前一篇课文《春》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写景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

  4、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

  三、说学法:

  1、这是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要求学生在听朗读录音以及齐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

  2、在听朗读录音以及齐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弄清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结合课文,找出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为: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三)理解题目

  (四)给生字词注音并解释。

  (五)听朗读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然后思考,小组讨论:

  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特点)是什么?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3、“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不可以?为什么?

  4、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的方法,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图定格,仿照《春》中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试着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篇2

  《济南的冬天》是由现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剧作家老舍创作于1931年的一篇散文,下面我们来看看《济南的冬天》优秀说课稿,欢迎阅读。

各位老师:

  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济南的冬天》。

  【教材简析】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老舍。本文描绘了济南的山、水、城、人等,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绘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本文角度独特,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首尾呼应,浑然天成。学习这篇课文对学生的写景类的习作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根据本文的具体内容和主要特点,考虑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语文新课改的主要精神,我确定了这样的三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等生词,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

  2、通过反复朗读与品词析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表达作用。

  3、通过品味济南的冬天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朗读欣赏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进行描写景物的方法。

  2、难点:学会作者情境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法学法】

  1、主要教法是朗读感悟和“以学定教”。

  2、主要的.学法是:“找-读-议-品-写”的五步学习法。

  【教学过程】

  老师们,因为时间关系,下面重点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基于上述的教材简析、目标设定、重难点的把握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预习检测,整体感知;

  3、自主质疑,以学定教;

  4、合作探究,深化要点;

  5、检测反馈,训练提升;

  6、总结全课,指导预习。

  下面我分步来讲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说:良好的情境,有益于学生的感受,有益于学生的想象,有益于学生的学习。课的开始,我将用课件展示济南冬天的一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走进美丽的济南,感受冬天的风景。

  二、预习检测,整体感知

  1、我将设计一组有关重点字词的基础题,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重点字词有——)

  2、通过自由读和指名读的方式组织学生通读整篇课文。在通读课文之后,我组织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圈画有关济南的冬天的景物词语来理清课文的脉络。

  三、自主质疑,以学定教

  我打算利用学生个人自主质疑的方式,定向本课学习的要点,实现“以学定教”的理念。学生可能有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展开对济南冬天的描写的?

  2、作者在描写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3、为什么说……

  这些问题将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四、合作探究,深化要点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环节。以教学第一自然段为例,我打算通过“找-读-议-品-写”这五步来和学生一起学习。

  1、找,就是找找文中描写济南冬天山、水等生动语句,把它们圈画出来。

  2、读,就是通过指名读、比赛读、齐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课文。“阅读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例如,读好——)

  3、议,就是通过分小组的形式分析这些词句好在哪里、妙在何处,分析作者的表现手法,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让学生合作探究,“生教生,兵带兵”,深入地感悟课文内容。

  4、品,就是品语言,品意蕴,学习作者的方法。抓住文中的“……”进行深入品读。

  5、写,就是请学生在最有感触的文字旁写下自己的感受。

  接下来几个部分,我也会按同样的方法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

  五、拓展延伸,检测反馈

  1、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我适时补充一则阅读教材《冬之韵》,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谈谈作者笔下的冬天与老舍笔下的冬天的异同点。

  2、我将从《当堂反馈》中选择一组检测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当堂检测。

  3、根据情况,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反馈。

  六、总结全课,指导预习

  在简单的课堂总结后,提出下一课预习的要点。

  老师们,我想通过上述六个环节的课堂教学,初步能够达成我所预设的三维目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文是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写的一个传统名篇,编入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第2篇课文,属自读课文,但我认为这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应作为讲读课来细细赏读、品味,才能突出其地位和作用。

  2、三维教学目标

  ①知识、能力目标:a、学习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及情景交融的写法。b、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②过程、方法目标:a、学习怎样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景状物。b、通过视觉、听觉及朗读,感悟济南冬天独特的美。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河山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的方法。

  ②教学难点:情景交融的写法。

  4、教学设计、处理

  ①安排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利用电脑课件,通过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对济南冬天的美景的喜爱之情;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层次;具体感知第1段的内容、写法。第二课时,具体感知2—5段,重点赏析第3、第5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写法并运用于写作中;总结,布置作业。

  ②本说案只说明第一课时

  二、说教学方法及手段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学情,以习惯养成法、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①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通过老师检查预习,课堂提问,检查作业,督促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②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之乐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本课利用课件,教师配乐范读等手段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

  ③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使其既学会又会学。

  2、利用课件,扩大教学容量。

  三、说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主体思维法,听读感悟法和反馈练习法。

  ①主体思维法,让学生自主思考,多思,善思,才能提高其思维能力,拓展其思维的空间。

  ②听读感悟法,通过让学生听老师配乐范读及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画面,激发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其感悟、理解能力。

  ③反馈练习法,通过适当的练习,能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能力,也能让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重点字、词用课件显示,3分钟)

  目的:重视字、词积累,打好基础,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为讲析课文作铺垫。

  (二)新课导入(12分钟)

  1、作家简介以及济南风光片,用课件显示(4分钟)

  目的:通过视、听感受,激发学生对济南这一“宝地”的美感及喜爱之情。

  2、教师配乐朗读全文(8分钟)

  目的:通过听觉激发美感和喜爱之情,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带来的效果胜过朗读磁带。

  (三)整体感知文章结构和作者思路(7分钟)

  明确:(1)总写济南冬天的特点:无风声、响晴、温晴(对比手法)

  (2—5)具体描写济南冬天的“山”(2—4)和“水”(5),突出“温晴”的总特点。

  (6)总结、点题。

  目的:培养阅读理解、概括的能力

  (四)具体讲析第1段思考题(用课件显示10分钟)

  1、学生默读全段,根据思考题回答。

  2、齐读感悟

  目的: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五)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5分钟)

  目的:即时反馈练习,以提高课堂质量。

  (六)课堂小结(3分钟)

  (七)布置作业(5分钟)

  1、品读、赏析2—5段,背诵第3段。

  2、想想这部分具体描写了济南“山”和“水”的什么特点。

  3、找出比喻、拟人句,说说妙在何处。

  目的:为突破本课的重点、难点作好准备;做到读、说、写能力训练相结合。

  五、板书设计

  (1)总写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对比) 阳光下的山

  山(2—4) 小雪后的山

  (2—5)具体描写,突出“温晴” 城外远山

  水(5):清亮

  (6)总结、点题

  六、课件显示

  (一)作者简介:老舍(1899—1996),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本文约写于1930~1931年间,那是作者刚从英国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作者把济南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这篇文章的。

  (二)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镶(xiāng) 髻(jì) 毒:猛烈、暴烈

  响晴:晴朗无云。响亮:本文指天气晴朗、燥热。

  安适:安静而舒适。澄清(chéng):清澈明亮。

  空灵:清净透明

  (三)默读第1段,思考:

  1、作者为什么说济南的冬天是个“宝地”?

  明确:温晴的天气

  2、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突出“济南”的“温晴”特点?请找出文中词语具体说明。

  北平——济南(“没有风声”)

  明确:对比 伦敦——济南(“响晴”)

  热带的地方——济南(“温晴”)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文是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写的一个传统名篇,编入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第2篇课文,属自读课文,但我认为这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应作为讲读课来细细赏读、品味,才能突出其地位和作用。

  2、三维教学目标

  ①知识、本事目标:a、学习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及情景交融的写法。b、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提高阅读、理解本事。

  ②过程、方法目标:a、学习怎样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景状物。b、经过视觉、听觉及朗读,感悟济南冬天独特的美。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河山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述的方法。

  ②教学难点:情景交融的写法。

  4、教学设计、处理

  ①安排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利用电脑课件,经过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对济南冬天的美景的喜爱之情;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层次;具体感知第1段的资料、写法。第二课时,具体感知25段,重点赏析第3、第5段,提高阅读、理解本事;学习本文描述景物的写法并运用于写作中;总结,布置作业。

  ②本说案只说明第一课时

  二、说教学方法及手段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学情,以习惯养成法、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①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经过教师检查预习,课堂提问,检查作业,督促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②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之乐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本课利用课件,教师配乐范读等手段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

  ③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使其既学会又会学。

  2、利用课件,扩大教学容量。

  三、说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主体思维法,听读感悟法和反馈练习法。

  ①主体思维法,让学生自主思考,多思,善思,才能提高其思维本事,拓展其思维的空间。

  ②听读感悟法,经过让学生听教师配乐范读及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画面,激发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其感悟、理解本事。

  ③反馈练习法,经过适当的练习,能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本事,也能让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重点字、词用课件显示,3分钟)

  目的:重视字、词积累,打好基础,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为讲析课文作铺垫。

  (二)新课导入(12分钟)

  1、作家简介以及济南风光片,用课件显示(4分钟)

  目的:经过视、听感受,激发学生对济南这一宝地的美感及喜爱之情。

  2、教师配乐朗读全文(8分钟)

  目的:经过听觉激发美感和喜爱之情,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带来的效果胜过朗读磁带。

  (三)整体感知文章结构和作者思路(7分钟)

  明确:(1)总写济南冬天的特点:无风声、响晴、温晴(比较手法)

  (25)具体描述济南冬天的山(24)和水(5),突出温晴的总特点。

  (6)总结、点题。

  目的:培养阅读理解、概括的本事

  (四)具体讲析第1段思考题(用课件显示10分钟)

  1、学生默读全段,根据思考题回答。

  2、齐读感悟

  目的: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本事。

  (五)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5分钟)

  目的:即时反馈练习,以提高课堂质量。

  (六)课堂小结(3分钟)

  (七)布置作业(5分钟)

  1、品读、赏析25段,背诵第3段。

  2、想想这部分具体描述了济南山和水的什么特点。

  3、找出比喻、拟人句,说说妙在何处。

  目的:为突破本课的重点、难点作好准备;做到读、说、写本事训练相结合。

  五、板书设计

  (1)总写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比较)阳光下的山

  山(24)小雪后的山

  (25)具体描述,突出温晴城外远山

  水(5):清亮

  (6)总结、点题

  六、课件显示

  (一)作者简介:老舍(18991996),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本文约写于1930~1931年间,那是作者刚从英国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作者把济南看作是自我的第二故乡,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这篇文章的。

  (二)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镶(xiāng)髻(jì)毒:猛烈、暴烈

  响晴:晴朗无云。响亮:本文指天气晴朗、燥热。

  安适:安静而舒适。澄清(chéng):清澈明亮。

  空灵:清净透明

  (三)默读第1段,思考:

  1、作者为什么说济南的冬天是个宝地

  明确:温晴的天气

  2、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突出济南的温晴特点请找出文中词语具体说明。

  北平济南(没有风声)

  明确:比较伦敦济南(响晴)

  热带的地方济南(温晴)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 课文解读及教学目标的设定。

  《济南的冬天》出自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之手,是一篇景美、情美、语言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情这一主线,选取了紧扣着山和水,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表达了作者的济南冬天的由衷赞美。本文的语言清新自然、朴实亲切,其中的比喻拟人,形神兼备,充分彰显了老舍先生语言大师的风范。

  《济南的冬天》编排在七上第三单元的第2课。“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并作适当的摘录”是这一单元的总的教学目的。结合单元设计意图和本文的特点,我把本科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赞美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2、学情分析及教材的重点、难点的确定。

  七年级新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加之在前一课学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对于写景类散文的阅读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方法,对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也有所了解,但对精美语言的品味分析的方法和能力上还稚嫩欠缺。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掌握有难度。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本文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突出重点的策略是反复朗读,侧重赏析第3段和第5段。教学难点则是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我准备用读写说的综合教学方法来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出美的句子中,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进一步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体现的情感。最后,用写来升华。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学情,以习惯养成法、情景创设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替换比较法等进行教学。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扩大教学容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三、学法指导

  激之以趣,导之以情,授之以法,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课本与生活里走个来回。”

  1.听读感悟法2.圈点批注法3.画面再现法4.鉴赏品味法5.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我以审美为突破口,把整个教学的主体部分设计为三大板块,即课文品读三部曲: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把多种形式的朗读贯穿在每一环节中。

  五、课前准备

  师:音乐班得瑞《初雪》。春夏秋冬四季优美图片。

  师生:1.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2.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气候特征。

  (指导学生查阅作家作品及文本背景资料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获得思想与感情的共鸣。)

  六、教学流程

  ㈠ 情境导入

  我先以几幅画带学生走进祖国的大好河山,春景图、夏景图、秋景图、冬景图,每个季节选一幅画,让学生看画说诗句。说完了一年的春、夏、秋,总会让人想起“大雪纷飞”、“寒冬凛冽”的冬。借此引入冬天,然而在冰雪皑皑的北国之冬中,有一个地方的景色却与众不同:它的气候温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这个地方就是济南。由此导出课题。

  ㈡ 初读课文,发现美。

  1、先让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对学生的朗读给与适当的指导,纠正字音,把握朗读的感情基调。

  2、老师感情朗读课文,让学生安静的闭上眼睛听,把听到的文字内容转换成画面。让学生犹如欣赏一幅淡淡的唐代山水画,又好像自己在景中游览。

  3、水到渠成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整体感知:济南的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作者围绕这一特点主要选取了哪两个方面的景物来写?描绘了哪几幅图画?请用简洁的文字给图命名。(板书:温晴;小山摇篮图、雪后初晴图、空灵水晶图)

  4、你最喜欢哪个画面,请你大声的读一读。

  ㈢ 品读课文,欣赏美。

  1、评析式品味欣赏。

  首先,抽取两生朗读读课文第三节和第五节,其他学生圈点自己喜欢的写景词语或者句子,并作批注。

  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接下来,由各小组中心发言人向全体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教师反馈,及时点拨引导。这些流程很容易让学生抓住文本中重要的词句主动品析,如:顶、镶、卧等词语,又如“穿上带水纹的花衣”、“好像日本看护妇”等句子,都是为解决重难点埋下伏笔,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用替换比较法赏析 例举示范】

  最后,我会顺势提出问题:这些景物描写扣住了温情这一总特点吗?

  2、体验情感美:

  设疑激思:为什么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这样美?

  引导学生找出流露作者赞美之情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3、学生朗读展示,配上背景音乐《雪绒花》,将文字转换成声情并茂,读出形象,读出意蕴,读出情趣,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到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情感美。(板书:赞美)

  ㈣ 积累反馈,创造美。

  1、 写作。如果你喜欢写作,请把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下来,注意借鉴本文的写法: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 、绘画。如果你喜欢画画,就画出你大脑中的济南冬景。

  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完成。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创造性地反馈。)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篇6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济南的冬天》的第一课时,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济南的冬天》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

  编者安排这篇作文,就是想让我们领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

  2、课文解读: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最具个性的写景散文,是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去阅读文本、观察生活的极好范例。本文的语言清新、优美、亲切、自然,描写生动形象而又妙趣横生。作者对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平中见奇,常处见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观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应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另外,还可以把本文与《春》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作用。文章开头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亲身的感受,写出了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特点;接着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情景交融是本文的又一大特点。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第5段。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不是采取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如这样一句话,“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作者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3、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a、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b、 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2)能力目标:

  a、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b、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通过读品体会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侧重赏析第3段和第5段,让学生在反复的读的.过程中,领会要旨。

  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我准备用读写说的综合教学方法来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出美的句子中,说出独特的感受,进一步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体现的情感。最后,用写来升华。

  二、说教法

  1、尊重学生个性,实行个性化教学。

  在研究新课标时,我体会到“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于是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用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去发现美、感知美、探究美。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2、读、写、说相结合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结合课改精神,我在教授本课时,注重了构筑读的平台,创设说的动机,让学生通过摹写,做到学以致用,加强了与文本的对话。从课堂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读说写都到位,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很好,这就坚定了我课改的决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适于朗读,所以在文章的讲析中应坚定的引入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描景绘物的美,最终领会文章所蕴涵的丰富情感。

  三、说学法

  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发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进行拓展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篇7

  教材处理

  《济南的冬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今年最新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第2篇课文。这个单元选的是描写四季景物的散文,向读者展示了各不相同的四季特征。该单元总的教学目的,是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还要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的写景散文。老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语言大师,这篇文章描绘景物,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末段。而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非同一般,不是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采取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本文的教学目的定在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上,教学重点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侧重在第3段和第5段。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感情的抒发。

  教学设想

  教法 一是讲读结合。老舍是语言运用大师,在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上十分讲究,需要细细研读和揣摩。在讲解课文精要之处的同时,发挥默读、朗读、诵读的功用十分重要。二是讨论圈点。我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了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讨论、发表见解,然后由教师通过辨析,帮助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到启发,掌握知识。三是比较教学。本文和刚刚学过的朱自清的《春》一文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名篇,但在写作方法、文章构思和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将本课与《春》进行比较,在比较学习中加深对两种不同风格的认识。

  学法 根据教法安排,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宜结合老师的指点和讲解,仔细阅读,圈点批注,认真思考,开展讨论,从而掌握正确的知识,获得应有的启发。

  课时安排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3节课的时间,其中第一课时用于熟悉课文和讲读一、二段,第二课时用于讲读三、四、五段,第三课时用于归纳小结(包括与《春》的比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参看“阅读提示”和注解,听教师范读课文,正音正字,主要是几个词的注音和解释,结合抽查指名学生完成。

  2、讲读第一段。①先要求学生阅读该段,思考:济南的冬天给作者的总印象是什么?为什么?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②讨论并明确:济南的冬天给作者的总印象是“有温晴的天气,真得算个宝地”,因为一是“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二是“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这是作者通过把济南与北平、伦敦和热带对比写出来的。

  3、讲读第二段。①指明学生朗读该段,要求学生画出文中用得最生动的3个动词,说明是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效果。通过讨论明确:“晒”、“睡着”、“唤醒”这3个动词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济南写成了一个小婴儿,“暖和安适”一词写出了它的神态。②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济南在冬天能够像婴儿一样“暖和安适”得睡着?从本段文中找出答案。通过讨论明确:文中写小山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的比喻句说明济南周围的那圈小山使济南具有了十分可靠的安全感,因此济南在冬天能够像婴儿一样“暖和安适”的'睡着;这是写晴朗阳光照耀下的小山。③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这说明济南的冬天具有怎样的“性情”?找出一个双音节的形容词来回答。明确:济南的冬天具有“慈善”的性情。

  4、学生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1、指名朗读第三段,要求:①找出本段所运用的三个方位名词和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通过讨论辨析明确:三个方位名词是“山上”、“山尖”、“山坡”,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日落”;这一段主要写济南雪后山上的景色。②找出本段用得最生动的三个带有比喻意义的动词和拟人句,说说所起的作用。明确:三个动词是“顶”、“镶”、“穿”,拟人句是“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表现济南小山“秀气”的特征。

  2、指名朗读第四段,要求:①找出两个相同的动词,指出是什么写法,照应前文哪句话?明确:动词是“卧”,是拟人写法,照应前文“暖和安适地睡着”一句。②讨论:本段写什么?写出什么特征?明确:本段承接上文写城外远山,写出的特征是像张“小水墨画”(比喻)。

  3、指名朗读第五段,要求:①画出文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和比喻手法的词句,描写蓝水晶的形容词,说明本段写什么,写出什么特征?明确:词句是“贮蓄”、“全拿出来”、“精神”、“不忍得”、“照个影儿”、“蓝水晶”、“像地毯上的小团花”;本段写济南的水,写出其“不结冰”、“冒热气”、“水藻绿”、“澄清”、“水天一色”的特点。②揣摩结尾一句:“这”是指济南的冬天“温晴”、“慈善”、“秀气”、“像水墨画”、“水色澄清”等;蕴含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齐读课文,背诵“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一段。

  第三课时:

  1、提问(难点):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抱着什么感情?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讨论明确: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感情是喜爱和赞美,从“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些小山冬天特别可爱”、“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等词句可以看出来。点明:情景交融是本文一大特点。

  2、提问:本文各个段落写作的对象各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讨论明确:一写济南冬天天气,二写阳光照耀下的小山,三写雪后山景,四写城外远山,五写济南冬天的水。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3、提问:本文与朱自清的《春》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明确:相同点是两篇文章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都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主要有以下不同:一是表达方式的不同。《春》运用的是重彩浓墨描绘的方式,激情涌动;《济南的冬天》则是采用聊天谈话的方式,稳重含蓄。二是语言运用的不同:《济南的冬天》一般都用整句,《春》是整句和散句结合。三是修辞不同:《济南的冬天》采用谈话的语言,除了比喻、拟人外,没有其他什么修辞;《春》采用了比喻、拟人、叠词叠句、排比、引用等诸多修辞。四是文采不同:《济南的冬天》显得平实,《春》写得文采斐然。

  4、齐读课文,试背诵第3段。

  5、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第2、4题。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相关文章: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07-09

济南的冬天的优秀说课稿12-19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06-10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14篇07-28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15篇)12-07

部编济南的冬天优秀说课稿12-08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6篇01-09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4篇01-30

【精选】济南的冬天说课稿3篇02-04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15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