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美术说课稿范文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说课稿 篇1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一年级美术欣赏中的第七讲《彩塑》。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多媒体教学过程演示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地位、作用
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且知识内容对学生吸引不是很大,但是本课却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是按彩塑发展的历史顺序来编排的,对影响较大的典型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主要又是对敦煌艺术中的彩塑作较为系统的介绍。使学生在对敦煌大背景的了解下,重点突出彩塑艺术的知识。本课将以彩塑图片/录相和学生的分析回答为主线,教书的引导讲解为辅,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到敦煌彩塑的发展及其独特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本着是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敦煌彩塑在中国雕塑史和佛教造像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发展的历程
3.了解敦煌是个艺术宝库及其背景,是各个朝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产物,在历史上曾经被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产生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懂得珍惜祖国文化遗产。
三.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
这篇文章内容较难理解,我设计了一些有关敦煌生动的故事让学生对此课内容感兴趣。再通过讲解与比较大概了解各时期彩塑,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多媒体教学法
这一课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影片相关图片和录相,让学生直观和形象生动地了解有关敦煌彩塑的背景和形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3. 问答式教学法
提出有关问题,然后通过观看录相回答问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目的的去观看,效果更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敦煌艺术宝库及其彩塑的形象特点。
2.彩塑在历史时期中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
3.欣赏时最好利用幻灯片/录像片,着重介绍敦煌、晋祠及“泥人张”的典型作品。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所讲的三大石窟,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敦煌莫高窟中的艺术愧宝-----彩塑。(出示课题)
2.背景介绍
向学生介绍敦煌地,及敦煌艺术-----莫高窟的产生和发展。
故事讲解,开头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者看录相带)
(敦煌,远在二千一百年前的汉武帝时代,就是我国与西域往来的门户,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印度佛教经过这里传入中国,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也经过这里。敦煌境内有两座山,两山之间有一小片绿州。据唐代记载,前秦建元二年,有位名叫乐撙的和尚,经过长途跋涉看到这一小片绿州,正当他疲乏又无处投宿之时,只见对面的三危山出现了奇景:山峰发出灿烂金光,如千佛之状,乐撙和尚立即感到这是块圣地,便顶礼膜拜,并立誓在此造窟,凿石供佛,遂成为莫高窟的创始人。
敦煌莫高窟壁画最多、最长,在492个洞窟中,计有壁画125000多平方米,如果这些壁画全部展开延伸,长度可达25公里。另有彩塑2400余身,其艺术精品之多,名列我国石窟首位。敦煌包括莫高窟(千佛洞),西千佛洞和榆林窟。有时也将其中最大的莫高窟称为敦煌石窟。)
3.回到主题
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我国数千年雕塑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和融汇了外来艺术,从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彩塑艺术。
1.什么是彩塑
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制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称彩塑。
2.彩塑的分类:
由摆放位置与使用范围可分四类,即:石窟彩塑、庙宇彩塑、陵墓彩塑、民俗彩塑。
4.内容讲解:
(1).讲解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及各时代的彩塑特点
其中唐代前,及盛唐时的佛像特点采取先提问,带着问题讲同学观看并找出答案。
1.敦煌莫高窟艺术是集哪些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窟,其有拥有彩塑多少身?
2. 早期彩塑具有什么特点?隋代及其唐代彩塑形象各有什么特点?(在录相中带领学生形象生动的欣赏每个彩塑的形象)、,〈菩萨、力士像》和《供养萨》,以佛教内容为题材,其严谨的人体比例、逼真的神情、动人的体态,无一不说明是盛唐时期彩塑的精品。
2。再列举其它时代时代彩塑形像图片,进行比较得出其特点。(以讲解为主)
(2)辽代华严寺彩塑的`主要特点
辽代彩塑的塑造手法明显继承了唐代彩塑造型的严谨写实,又在具体、精细、繁密中增添了婉丽的风韵。
(3)宋代彩塑的主要艺术特征
以真人为依据,真实自然,具备凡人气质,缩短了人与神的距离。
《侍女像》进一步体现了人神统一的风格。这是晋祠圣母殿中十身侍女像之一。殿内共有43尊泥塑彩绘人像,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姿态自然,尤其是侍女像塑造得更好。这些侍女像的身材比较适度,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在技巧上,工匠们相当准确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纯熟,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这些塑像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明代彩塑
在山西平遥双林寺千佛殿四周的墙面上,有成百上千的壁塑,是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结合而成的。课本中的《童子参观音》即是其墙壁上的一组雕像,风格独特,形象生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是该寺彩塑的精华。
观音,是佛教中的菩萨之一,佛经中称其能解救苦 难众生。这组是明代的作品,塑、绘技艺高超,形象带有安祥和蔼的情味,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达到了“传神”的意境。
(5)清末“泥人张”的彩塑
“泥人张”的彩塑艺术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将雕塑艺术功能重新开发,一改古代雕塑服务于陵墓和梵宇庙观的宗旨,转向对现实的人世生活的描写,从而扩大了题材范围。
“泥人张”的作品,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关心和对世俗趣味的认同,开拓了一个平民化和世俗化的于是天地,注入了生机勃勃的生俗人情。“泥人张”的彩塑艺术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彩塑为媒体,充分发挥物质的媒介功能,色彩丰富,刻画细腻,集多种风格技法于一身,其审美趣味也由宫廷艺术与文人艺术的“高雅脱俗”,转化成适应民间喜好的“雅中带俗”,因而其作品具有现实性、世俗性和艺术性。
《渔樵问答》这组彩塑,是一组典型的带有民俗、民风气息的作品,描绘劳动者的平凡生活,表现普通人的内心感情。劳动者的淳朴、乐观、善良、诚恳表现得惟妙惟肖。
最后让学生观看敦煌莫高窟所遭受到的侵略事迹录相,了解我国目前很多文物精品被盗。感受当然社会的落后,人类无知给我们祖先遗留下来财富带到了多大的损失。引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及让学生对我们历史上有名的艺术宝库有个更全面的了解。学会珍惜祖国文化遗产,保护祖国历史文物是表少年义不容辞的职责。
美术说课稿 篇2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 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节选自 ,在新课改理念下,我明确了
本课课型属于
领域。(地位与作用)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设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下面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现代学生处于科技发展迅速的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
眼界较为开阔,思维较为活跃。一个问题的提出会有多种想法和创意,
但是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及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
有限,经过正确的引导,以学生为本的自主研究,有利于知识的积累
和运用。结合本课教学人文与科技特色,采用范例式和直观性教学更
贴近学生实际,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并远离误区。
三、说学法
依据本课实际,我将引导学生以体验、问答、小组合作的方式
来学习本课内容,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与他人沟
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 学生准备学具:五、教学过程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组织课堂教学,我的教学过程设置
如下: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练习、作业展示—总结
我的时间安排:导入新课5分钟、讲授新课10分钟、学生练习
20分钟、其他安排10分钟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这是环节我将通过展示图片设
置问题来引导这节课的内容,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
生主动参与。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教师演示:通过精讲演示,直观生动。通
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并参与作品的分析,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表现内
容以及作品表达的主题。
第三环节,学生练习 作品展示:小组合作练习,教师提出明确
要求。
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尊重个体差异,以鼓励为主。
第四环节,总结
这一环节,我将通过提问方式来完成本课的总结部分,目的是通
过学生来回顾本课内容,尊重个人感受,从而实现本教材的人文性特
点,同时又起到巩固今天所学知识的作用,为今后学习美术做铺垫。
(本节学会了什么?体会是什么?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
依据以人为本,用于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交流,以愉悦的心情体验课堂,培
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美术。
最后,我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在黑板的中间偏上部分是本节课的题目,然后分为两部分,左边是本课教学重难点,右边我将悬挂一些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总评。)
我认为,一个好的板书设计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知识的重难点,而且可以给他们以美得享受。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美术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千变万化的帽子》是义务教育课标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材中的一课。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和造型.表现这两个学习领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而设置的课程。本课以学生所熟悉的帽子为题材,向学生展示了各式各样的纸制帽子插图,学生通过欣赏和制作帽子,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说目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帽子的有关知识并能利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制作帽子。
(2)、过程与方法:了解和掌握帽子的基本造型、装饰方法。能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张制作造型独特的帽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生活、运用美术知识美化生活的兴趣。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运用各种平面纸和材料,通过剪、折、贴、订等方法制作成立体的帽子。
(2)设计各种造型美观的帽子。
3、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三、说学情
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手工制作方法,做过一些剪纸的.练习。因此为本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学生的特征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手工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尝试制作一切新奇的东西。但部分基础弱的学生缺乏耐心和信心,针对这种情形教师要找出具体原因,激发其灵感,鼓励其产生竞争意识。
四、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大量的帽子的图片、实物,引导学生欣赏并借此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
2、情景教学法: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利用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情景中体验学习。
3、自主探究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说自悟,自主发现问题、合作探究,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2、欣赏交流充实感知
3、利用资源指导制作
4、实践操作内化知识
5、巡回察看点拔指导
6、展评总结积累经验
美术说课稿 篇4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打破学生美术神秘的观念,了解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某种意图的。
[教学重点]
艺术作品都表现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不同的美术类型表现意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要分清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要打破美术神秘的观念,我们要认识到,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某种意图,这种意图可能是针对现实的,也可能是针对艺术的。总之,它们都与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方法]
这节课采用讲授法、探讨法、展示法等与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此结合提问教学法,可以采用分目标、分层次的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不管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在适当修正和更改的同时,主要给予正面的启发引导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要简单灌输、指责。这样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都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让全体同学的水平都有提高。
学法:
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观察,学生自己用本节课所学内容主动去分析、鉴赏、评价作品,在运动参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己的主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罗丹的雕塑作品《巴尔扎克》导入。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1.你心中的巴尔扎克形象是这样的吗?
2.罗丹为什么要把雕像的手砍去?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可以互相之间讨论,得到较准确的答案,从而提高成就感。
老师总结:对这幅作品作介绍,引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二、探究新知识
(一)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学生活动:可自由回答问题
老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指导型的点拨,让学生把思维放宽。
老师总结: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必然受到现实和艺术两个方面因素的触动后有感而发的。针对现实艺术,艺术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针对艺术问题,艺术家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艺术创作并不神秘,艺术家也是普通的劳动者,只不过他们的产品是艺术,他们使用的手段是视觉语言。
以毕加索的《牛头》为例分析艺术家的意图来自哪里。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几幅作品。
(二)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
在这一部分中,要注意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时代背景与地域来分析鉴赏。影响因素有:
1.现实
2.艺术
3.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情景
因为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情景下,艺术家创作所针对的问题也就不同,因而其创作意图也就会大相径庭。在同一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家的成长过程、成长环境、家庭、个性、知识水平也是造成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差异的原因。
老师以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画》与《丛竹图》分析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其中运用讲解与展示图片结合,提问与学生主动探究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部分教学内容。
(三)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在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三大类中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要多化时间与精力分析部分作品,让学生思路清晰。同时复习部分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内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老师结合大量的相关作品来加深讲解,并让学生也主动参与中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具象艺术: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通过收集形象(国家领导人),创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毛泽东),然后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开国大典),并营造出故事的典型环境(喜庆的民族特色),使画面更具有真实性和可读性。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要表达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表现了中国人民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此翻身解放的豪迈精神风貌。
色彩上借鉴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强调色彩的单纯与强烈的对比,从而增强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
2、意象艺术:可以通过整体气氛的渲染来传达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如汉画像石《荆轲刺秦王》并没有刻画人物形象,而是通过荆轲的“追”、秦王的“逃”,并辅以刺进柱子的匕首,打翻的盒子和侍卫等形象,使画面传达出一种紧张、危险的氛围。意象艺术也可以通过对艺术家感觉的表现来传达创作意图。如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卢昂大教堂》,主要营造不同时刻太阳照射在教堂上独特美丽的光色氛围。
3、抽象艺术:是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构成关系来传递艺术家对事物的认识。分析《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用直线和曲线两种语言元素构成作品,以螺旋上升的曲线将直线连接起来,从而把人的视线引向无限的天空,表现升腾飞翔的空间效果。
(四)学生自己分析作品的创作意图
《千年土地翻了身》(董希文)。《印象日出》莫奈。《怒吼吧,中国》李桦
三、归纳总结本课三个知识点。
四、板书设计:
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课课题,然后分别展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并穿插部分美术品图片介绍。
美术说课稿 篇5
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弥漫着美的气息,如美丽的风景,图画,音乐,着装等显性的美,还有人如人之间的隐性的情感美、道德美,考虑到幼儿的认知特点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因此,设想让幼儿欣赏显性的美,从而感受到隐性的美,又考虑到幼儿的生活实际,发现平时幼儿在同伴过生日的时候会送上一张小小的生日贺卡,表示对同伴的祝福。而生日贺卡这个题材正是由显性的美到隐性美内化的最典型的素材。生日贺卡又有其不同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所以我就选择了生日贺卡作为教学活动内容。
教学目标:
1、欣赏生日贺卡画面的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
2、感受贺卡所表达的温馨的情感和美好的祝福。
3、提高选择贺卡的有意性、并用美的语言表达祝福。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 理解贺卡的隐性美,提高选择贺卡的有意性 。
隐性的美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让幼儿反复的欣赏、讨论、帮助幼儿建立自己的审美特色,从理解美到表现美,从分类到送祝福,帮助幼儿理解贺卡的隐性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教学准备: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数张生日贺卡、环境布置、生日蛋糕
教学过程:
(一)唱生日歌 ,激发兴趣,体验快乐的情感。
(二)欣赏自己带来的贺卡 ,欣赏其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感受和卡所表达的祝福与愿望。
1、幼儿讨论、教师指导,欣赏贺卡的美
2、集体欣赏,分类比较。
(三)每位幼儿想一句祝福的`语句,为生日的幼儿送上祝福,教师指导。
(四)游戏:买贺卡,提高幼儿选择贺卡的有意性。
(五)延伸活动,制作贺卡,进一步提供幼儿创造美的能力。
设计思想:
1、生活化的特色
《纲要》中指出:在艺术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生日贺卡”是成日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每当节日来临时,幼儿就会在家长的引导下,为教师或同伴献上自己亲手制作或精心挑选的贺卡。涉及该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成人的启发、引导,去感受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态度。
2、活动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互动中教师先让幼儿认识卡片上显性的美,在通过送祝福理解贺卡其隐性的美,体现了活动为目标服务,目标为生活服务,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体现了艺术与幼儿的心理将康息息相关的特点,因为艺术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中介感染着儿童的心灵。
3、活动体现了艺术活动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全过程
(1)前延部分,收集材料,布置环境,旨在练就幼儿发现美捕捉美的能力。《纲要》中指出,大千世界,处处皆美,幼儿发现美的事物多半依赖于客观事物本身的鲜明特征的吸引,多数于自发而缺乏自觉性,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他们通过探索和学习自觉地去发现捕捉美。因此教师非常重视
活动的前延部分,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有意性。
(2)活动过程中,提高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幼儿的美感多处于直观感受水平,具有形象性和功能性的特点,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应适应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特点,生日贺卡正是贴近幼儿自己生活情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艺术品。在活动中,教师持一种宽容性的态度,允许幼儿发展自己不同的意见,使幼儿的思想通过表述外露出来。如幼儿可以提出分类的标准,有音乐或没音乐的,平面的或立体的,单页的或双面的,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3)活动延伸,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4、体现了幼儿教育整合的观念。
(1)资源的整合
该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家长、教师三方的力量,拓展了幼儿活动的空间 。
(2)目标的整合
活动中教师基本上以艺术目标为准,同时报害了语言目标,情感目标,既体现了整合的思想又有主次之分。
美术说课稿 篇6
《我的书包》,选自人美版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十二册第三课。我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来谈谈自己对这一课的认识与设计。
一、说教材内容:
《我的书包》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内容。高年级学生对设计的概念并不陌生,本课的教学正是以设计书包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与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了解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意识,学会简单的设计方法,并将设计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创造出更有创意的作品,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说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在此之前的几册中,学生对于设计课已经有了初步了解,本课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说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给本课定位的三维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了解书包的设计理念,设计的书包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能力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书包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学习简单的设计图画法,能够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书包。
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观察、分析书包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运用简单设计图的画法设计一款自己的书包。
本课教学难点:运用设计理念,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书包。
五、说教法学法
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了情景导入法,谈话法,拟人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展评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学习兴趣、学习愿望的氛围,通过大量图片展示和视频演示并配以教师直观讲解演示,辅助学生感受、品味、操作、实践、体验、学会基本的设计制作。这节课我本着来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的
原则,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这节课我本着来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的原则,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①激趣导入 引出课题(用时1分钟)
孩子们是最喜欢看动画片的,我就以直观有趣的动画导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书包的兴趣,引出课题《我的书包》。并板书课题。
②讲引观察 巧画书包(用时13分钟)
书包对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首先让他们了解书包的外形特征。我就设置游戏问题找不同,让学生主动探究。用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游戏中主动对书包进行细致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层层深入。提出问题
(1)你都见过什么样的书包?
(2)说说你用的书包是什么样子的?
(3)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书包互相展示,让学生了解书包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并通过对课件中图片的观察,了解书包书包箱体、书包带、外部装饰,此环节是让学生了解书包的基本结构,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
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还要进一步拓展设计思路。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想一想,年龄不同的人使用的书包一样吗?会有哪些不同?
(2)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给什么样的人设计一个什么样的书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在认知书包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看书并欣赏课件中的图片,各小组有针对性地研究回答书中的问题,更深入地对书包的设计细节进行研究。了解到书包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方便人们携带学习用具的,了解体会出设计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自己的设计打下基础。在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下,学会观察和分析研究。
让学生再次观察,自己提出想了解的问题。提高自学与互学的能力,同时培养合作精神
③大胆创作 艺术实践。(用时20分钟)
学的目的是为了用,美术课堂中最重要的就是作品的创作过程,这一环节中,我的作业提示是:为需要的人设计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书包。在学生创作的同时,我还选择了悠扬的《雪山情》作为背景音乐。
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轻松的情境,让学生在创作中获得一定的创作灵感和快乐。
④作业展评,感受成功(用时5分钟)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快乐,我从作业的完成、作品的构图效果、语言的表达等方面,让学生自评、互评,同时给予指导。力求让每个学生在这节课中都有收获,获得成功的喜悦。
⑤课堂拓展,情感延伸(用时1分钟)
先出示两张太阳能旅行包的图片,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包?它们在材料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给大家讲一讲。
七、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既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的教学内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铺助作用。
我的书包
书包的结构
书包箱体
书包带
外部装饰
美术说课稿 篇7
一、背景资料
书画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第12课《叠罗汉》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材料做做叠堆造型的游戏,也就是像“叠罗汉”那样,用卡口插接的方法,创造出漂亮的纸立体造型。这个作业是其实是一个较为简单的立体构成,它在“形状的游戏”单元尽管不是最后一个学习内容,但已是一个阶段性的学习总结了,所以它对师生双方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怎样化难为简进行新授,学生如何在短世间内学会一种方法完成作业。
二、教材分析
叠罗汉是小学生熟悉并喜欢的杂技表演。在经过了形状分割拼搭、黑白留空移贴、剪贴空缝留白等一系列“形状的游戏”学习后,借助“叠罗汉”这种叠堆造型的形式,本课学生的学习内容是:选择一种材料做做叠堆造型的游戏,也就是像“叠罗汉”那样,用卡口插接的方法,创造出漂亮的纸立体造型。
相比较前面的平面造型,这个立体构成范畴的学习内容,对三年级小学生而言确实较难,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教师费心收集资料,化难为易,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学会造型表现的方法、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并籍此进行大胆创作。
1、教学目标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叠堆造型的游戏中感受纸立体造型的美和创作的无穷乐趣。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卡口插接的方法创作纸制立体造型。
过程与方法:选择一种材料,学习用卡口插接来创作一些叠堆造型的作品。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剪折纸、卡口插接的方法制作叠罗汉的纸立体造型。
难点:形象的设计、卡口插接和立体造型的稳固方法。
三、设计理念
小学美术中年级段开始,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和知识技能要求的提高,有时教学也会出现多个目标、密度较高的教学内容,如果仅仅被动“依样画葫芦”上课,师生双方都会疲于奔命 。于是,看似“充实”的教学,实则收效甚微;教师意欲“多得”,其实会“少得”甚至“不得”,那还不如抓住根本。让学生学得“简单”却实实在在。本课设计着重让学生感受到立体造型制作的乐趣,短时间内学会用卡口插接的方法完成至少叠堆3层的纸制立体造型创作作业,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设计采用多媒体展示、教师示范、学生尝试练习 、小组竞赛、合作作业等,帮助学生快速学会制作方法,大胆创作,成功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法学法
本课力求把握教学内容,突出创新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充分体现主动探究学习的优势,
1、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学”促“创”;
以杂技和动植物的“叠罗汉”形象引出新授内容,以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反映审美观和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有利于他们主动发展的教育氛围,不仅授予学生“鱼”,更授予学生获取“鱼”的“渔道”。
2、力求凸显“实践活动”的教学主线,以“动”促“思”;
本课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尝试练习 、小组竞赛、合作作业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尝试、创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发现、体验和发展,使学生从中体验美术造型的乐趣,在探究创作中提高能力。
3、力求保障“自主探索”的教学主旨,以“点”促“面”。
课堂教学中的系列活动,慢慢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学习小组的共同学习,也逐渐让每个学生懂得努力积累、主动尝试和大胆创作。这些都会成为燎原星火,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点燃一支不灭的火把。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老师演示:用造型相同的6辆彩色小汽车剪影开卡口,由3辆围底、2辆居中顶一辆在上。引导学生思考:几张平面的彩色卡纸怎样变成了一座纸立体造型?
2、多媒体展示杂技表演中叠罗汉的画面,让学生回忆叠罗汉这一技巧性的运动项目。
3、学生列举生活所见的“叠罗汉”的场景:是由不同的材料堆叠而成,具有一定的高度和规模。(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动植物中的“叠罗汉”,城市雕塑中的“叠罗汉”等)
4、揭示课题:
叠罗汉
(二)新授:
1、活动一:大家一起试一试
①教师示范:叠纸牌,以纸牌式叠罗汉为例,把几张纸牌相互接插,叠放出一组立体造型而不倒。
②学生分组体验尝试:能用什么方法保持平衡,即叠放出一组立体造型而不倒。
2、学生通过实践得出一个结论:
无论平面的材料怎样来叠罗汉,关键在于要有插口、能站稳。
3、演示叠罗汉底部的站立方法:最底部的一个单个的形可以用两个接口接插立住,也可以利用单个的形自身的几个支撑点站立住;要想叠得高、立得稳,底部的接触点就要离得开一些。出示板书:保持平衡可以增加底部面积、增加底部重量、左右对称放置……
4、活动二:小组竞赛
在规定时间内,用彩色卡纸的几何图形比赛叠罗汉,比:最佳造型、最佳平衡、最佳配合等。竞赛为的是让每个学生都会使用卡口插接的制作方法来“叠罗汉”。
5、反馈,交流:
教师强调卡口插接的剪制:最底端的单形立稳后,其它卡口插接处按照设计的形象和图案来决定。如人物形象要按中心比例来设置。
6、活动三:学生作业
学生分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材料做叠堆造型创作。
(三)评价:
1、小学生立体纸雕塑展,展示学生的叠罗汉作品。
2、小组学生代表介绍自己小组作品的名称含义、创作情况。
3、教师表扬别出心裁的纸立体造型。
(四)拓展:
用卡口接插来叠罗汉的方法还可以运用在其它方面。生活中有许多情趣,只要去发现、去尝试,就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利用废弃的用品,易拉罐、酸奶杯、喜糖盒等都可以用卡口接插的方式来进行叠罗汉。
六、教学流程
欣赏、演示、揭题 尝试、竞赛、作业 展示、观摩、小结
【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美术说课稿06-24
美术说课稿01-24
美术说课稿04-07
《美术鉴赏》说课稿12-16
中班美术说课稿04-03
中班美术说课稿01-05
中学美术说课稿07-27
《电脑美术》说课稿07-14
小学美术说课稿06-11
美术说课稿模板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