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说课稿初中模板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初中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初中 篇1
本节课我从下面三个方面谈一谈教学的构思。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认知目标:知道摩擦力的种类,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3、重点、难点的确定
重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难点:摩擦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教材对滚动摩擦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讲,这在初中还是适当的。
二、教法和学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的把“启发式教学”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去指导教学。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
(一) 创设情境,实验引入:今天上课之前,我带了几个小玻璃球准备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科学研究。但在来学校的路上,小玻璃球变脏了。老师给他们洗干净了。现在,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请出来。(请两个同学上台20秒夹球)
提出问题:玻璃球为什么不好夹?——学生讨论回答
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二) 新课学习
1、认识什么叫摩擦。
先请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来做几个动手实验。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2. 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3. 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进而引入摩擦力的定义及种类。并进一步指出,在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中,滑动摩擦是初中学习的重点,自动导入到本节第二个环节“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的学习。
(三) 关于第二个环节的学习,我打算请学生上讲台来完成书本上138页的“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一个学生上台实验过程中,其它学生仔细观察,如发现台上学生操作有误,即可举手取而代之。这样做有几点好处:其一、台上学生得到了动手的机会;其二、台下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也由于有了驱动力,就不仅仅只是看“热闹”,而转为聚精会神看“门道”了,这样即使他们没有上台,但对这个实验也绝对印象深刻;其三、实验是同学动手做的,而不是老师包办的,故而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其四、实验装置只须一套,对实验器材简陋的部分学校,这个方案应该是可取的。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起着从旁引导的作用。一开始提出问题:如果要测一个力,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什么力的?(拉力);如果想让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让木块在长木板上做怎样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这里运用了什么知识?(二力平衡知识)。这时再让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的这一实验,然后再点一位同学上台操作实验。完成书本138至139的实验后,再让同学开动脑筋想想:如果想通过实验知道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谁大谁小,可以怎样来设计一个实验,谁想到谁就上台来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四) 第三个环节是“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我打算由身边事例进而总结得出理论。
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脱离。
接着顺带提问:我们观察到一般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火车都装有轮子,这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小摩擦?而现在有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它是没有轮子的,但它的时速可达到500公里以上,是当今世界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它又是利用什么途径来减小摩擦的呢?
(五) 以分组抢答形式完成一些课堂反馈题:
1. 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之前,双手为什么先要擦上镁粉?而当他想要做回环动作时,双手又不能抓得太紧,为什么?
2. 某乡亲想清除黄豆中的砂粒,他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斜面滚下桌面,而砂粒都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由于
A.砂粒比黄豆密度大 B.砂粒比黄豆体积小 C.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受到的滚动摩擦大 D. 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受到的滚动摩擦小
3.一辆重100牛顿的小车,使它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需用推力10牛顿,这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4.下列事例各是哪种类型的摩擦:
用黑板擦擦黑板时的摩擦
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行驶中的汽车轮子与地面的摩擦
(六) 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面小文章,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
小议摩擦力
在人类生存繁衍的自然界,无处不存在着摩擦。那么,在我们的身边究竟有哪些常见的摩擦呢?
当太阳重又点亮一个新的黎明,你睁开双眼,此刻你的眼球和眼皮之间已经完成了今天的第一次摩擦而你却全然不知。
接着,你撩开被子伸手去抓衣服,衣服被抓过来靠的是它与手之间的静摩擦。如果这力消失了,即使你勉强将衣服揽在怀里,但鬼才知道你如何才能将它穿到身上,因为你根本抓不住衣襟,纽扣一个都甭想扣上,姑娘的裙带是永远系不住的。
穿好衣服蹬上鞋子,你迈步走向洗漱间。这时,鞋子与地面及鞋子与脚之间都产生了较大的摩擦力,使你稳步前进。
接下来牙刷又利用它与牙齿之间的滑动摩擦帮你除去牙垢。我们口腔中的牙齿根据功能可分成切牙、磨牙、尖牙等不同种类。其中磨牙(口腔里侧偏乎的牙)的作用是磨碎食物,有人认为食物是被压碎的,这纯属错误,不信你可以做一个咀嚼动作体会一下。这使我们马上意识到一个正常的人用餐是离不开磨牙的,而磨牙的工作是离不开磨擦力的。
完成上述事情之后,你可能去上学或去上班。当你登上自行车时,你可曾知道,它的后轮是主动轮,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是向前的,起动力作用;而其前轮则是从动轮,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是向后的,起阻力作用。当你拐弯时千万要减速慢行,因为拐弯所需的向心力是由地面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提供的。因为这种摩擦力是有限的(最大值叫最大静摩擦力)故车速也是有限的。如果地面上有冰雪,更要注意,因为这时摩擦力是很小的,弄不好会人仰车翻造成交通事故。如果你想刹车,千万不要误认为只有轧皮与车轮之间才有摩擦力。车轮与地面之间摩擦力也起制动作用。
如果你在机关、学校工作或学习;那么写字和画图是常用铅笔和圆珠笔的。用铅笔时,“铅”是靠纸将其磨掉而在纸上留下径迹的;圆珠笔笔端的“圆珠”只有受到纸的摩擦力才会转动,从而把油墨引出来,留下印迹。在特别光滑的纸面如油纸上是无法使用铅笔或圆珠笔的。
如果你在工厂、仓库或码头上工作,那么传送带该是一件常用的工具了。正是传送带给了物体一个静摩擦力,才使物体随其所动,达到传送的目的,如果,失去此力,就会只是皮带走,不见物体动,即原地打滑。
你知道砂轮、砂纸、砂布都是做什么的?它们都是专门制造摩擦的。如果你做的是金属器件的抛光工作或油漆工作,你肯定离不开它们。
如果你是车工,会发现车刀工作一段时间就变热了。这是因为车刀与工件之间产生了摩擦力,木工也会发现锯子或钻头工作一会时间变热的现象,这也是它们与木料之间产生了摩擦所致。
牢累了一天,你可能打算痛痛快快的洗一个热水澡。当拿起搓澡巾时,你会想到为什么它的表面非常粗糙吗?它也是为了和你的皮肤产生一点不可忽视的摩擦啊!
当你上床脱去毛衣时,会听到“霹、啪”的轻响,有时还刺疼了你的皮肤。这是因为毛线之间摩擦产生了静电的原因。接着,你将合上双眼酣然入梦,这样你的眼球与眼皮就完成了一天的最后一次摩擦。
如此看来,摩擦无时不有,无所不在,它渗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工作当中,离不开,甩不掉。它有时十分可爱,有时又相当讨厌。我们应当经常观察它、研究它、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很好地驾驭它。
(七) 课后作业:
(1) 以“假如没有摩擦”为题,写一篇科幻小文章。
(2) 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你能想出哪些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
说课稿初中 篇2
各位老师好!我是xx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跨越式跳高。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及兴趣为出发点,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跨越式跳高是一种简单的跳高方式,简单易学,学生易于掌握。他分为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步骤。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要领,提高跳高的能力。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年龄为8、9岁,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期,他们善于模仿,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对于跨越式跳高只能是初步学习简单过杆方法和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重点是发展他们的跳跃能力,增强体魄。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要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游戏等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从而学习基本要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从而形成在运动中的团队意识和安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要领,明确两腿依次摆过杆的动作方法。
难点:能过将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四个组成部分紧密衔接,培养热爱运动的热情。
五.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注重运用模仿、游戏等多种方法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统一。
六.说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 强调基本纪律4.检查着装 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游戏热身:背诵唐山《昭发白帝城》打节奏和单脚跳。两遍游戏,用时3分钟
徒手操:蹲起运动、踝关节运动。用时1-2分钟。以防学生拉伤和挫伤
(三)基本部分
导入:同学们怎样才能跳的高,引导学生思考。其实跳高是有技巧的,有一些方式是能够让大家跳的更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够跳的更流畅更高。
1.我会给学生进行两次完整的动作示范,组织学生认真观看。
2.示范完毕后,简单介绍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构成并出示挂图。(助跑、起跳、过杆及落地),同时告诉同学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过杆这一重要的环节。
3.介绍并确定摆动与起跳腿,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确定起跳腿。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原地直腿摆动练习,利用体操棒进行练习,便于学生记忆理解。
4.选择适当的高度,利用橡皮筋进行联系,有利于学生的人身安全方便调整高度。变换不同的高度,主旨同学进行分组练习。
5.照做的好的同学给大家进行示范,并再次强调动作要领。
6.团队游戏强调技能:抢占岛屿,将班级分成4组教师鸣哨,第一名同学匍匐穿越“雷丝”然后跨越障碍,最后抵达岛屿。到达后举手第二名同学继续,看哪组用时最短
(四)结束部分
整理放松:组织同学在音乐的伴奏下舒缓的拍拍胳膊拍拍腿,防止运动后产生身体酸痛。
小结作业:根据今天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强调要领,老师期望同学能能够保持这种学习热情。
下课!师生道别
归还器材。
说课稿初中 篇3
课题:Unit 13 Lesson50 Standing Room Only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英语第三册第50课,本课为口语阅读课,整个说课我将分三部分进行讲述,即教材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程序。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50课以详实准确的数据围绕本单元的中心话题----当代人类最关注的人口问题,对学生进行了深刻的人口教育,不仅在本单元占据主导地位也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良好素材。根据新课标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学生口语及阅读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我校要突出英语优势打造枫叶品牌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设计为一堂口语阅读课。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和依据:
为了不仅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数词的表达法。
2、能力目标:
a.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材料的准确度
b.能自如表达本课重点话题人口增长问题。
c.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展开丰富地想象力流畅地表达其他相关内容。
3、情感目标:
通过一些有力地事实、数据和图片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使他们意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人人有责!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我确定本课重点为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水平。我采用英语趣味i教学法,采取图片导入、方法解析和逐步检验的方法使其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
2、难点:口语水平的提高。我班的学生都来自公立学校,长期以来,传统的外语教学注重书本知识的讲授,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使许多学生不敢开口、羞于在人前表达因而口语薄弱。我通过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和师生共同讨论、记者采访专家等新颖方式,以及不断鼓励的方法突破难点。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
学生具有无限的潜力,需要老师适时、适当地引导。本节课中我尤其侧重训练学生通过合作探索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并注重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通过设计有效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始终处于主动寻求知识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节课我讲解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国家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要由过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结果向注重知识发展及知识的传授过程而转换。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让他们查找相关的资料,学生在预习中就接触了大量的信息,他们必须具有相应的选择能力和重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这恰恰正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教学程序
1、课前对话:
师生问候之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围绕数字进行自由对话。每天3-5分钟口语练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新课标指出口语是在人与人交流时即兴脱口而出的,会话双方都必须对听到的语言快速做出反应,才能使谈话继续。同时由于口语具有非常强的交互性,合作学习的成效对口语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这些都要求为学生的口语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良好的训练。
两人一组是为了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去说,而数字的表达法是本单元的知识要点,我可以提示学生讨论一些世界之最,如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亚马逊河的长度、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南极冰川的后度、中国人口的总数、伊拉克战争的时间等等,这些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达到了对数字表达法的巩固。
2、给学生展示这样两幅图片:
一个平衡的杠杆上,一些人在左,我们的地球在右;第二张图上左边新增的人使杠杆不再平衡。之后问学生:看了这两幅图,你会想到什么?又是什么引发了这个问题?学生会表达一些自己的见解,这时不论他们的见解是否正确都要给与鼓励和表扬,然后问学生:是否知道每一天每小时每分钟每秒钟全世界会新增加多少人口?学生会非常有探究答案的欲望,这时非常自然地让学生打开书去阅读50课的文章STANGDING ROOM ONLY 并找出我给出的这张表格的答案。由于本课是以大量数据为主反映人口问题的,因此如果学生能顺利完成此表,那么全文的重点内容就迎刃而解了。而且我认为采用图片导入法远比直接让学生翻书阅读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3、拓展与巩固
通过讲解我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如猜词悟意法、略读扫读法、找中心句和关键词等方法,之后要检验一下学生是否掌握此方法,于是我问学生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会引发那些严重问题呢?在学生发表一些个人看法后为,我再给学生一篇文章进行快速阅读,这也是本节课的课堂检测,我会当堂进行面批面改。然后对于这篇关于人口急速增长带来的一些后果的文章,我让学生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合作与发展
接下来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组关于由于人口太多而导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食品短缺、空间拥挤等的图片,看着这些图片问学生:你们对哪一方面感触最深?你还想到了其他那些方面?想不想了解其他同学的想法?又想不想知道在座老师们的看法?以这种方式充分把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将其分成6个小组,先组内讨论发表个人见解然后鼓励他们去采访在场听课的英语老师。
(1)先让学生自行讨论可以避免受老师的想法所局限没有自己的见解。
(2)采访老师既可以让学生能够用英语去实际交流,达到学以致用。有可以让学生从英语老师那里获得更多信息和掌握更多的英语表达方式(事实上,有些表达如果让他们完全国独立进行是有些难度的),有由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平时机会不多,因此会让学生感到非常新鲜非常有趣味性,在与老师交流时也会让学生产生成就感。
(3)我认为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既能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有锻炼了与他人的合作,并在探索中有其个性思维发散的空间。
5、交流与分享
让学生推选各组代表组成专家团坐在教室前,选一名同学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专家们”,使其把个小组的讨论结果与大家交流共享,其小组成员可以作为后援团补充些观点,这样既可以使口语较好的同学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起到拔高作用,又可以让口语较弱的学生也有参与的机会并能向他人学习。最后按事实丰富、语言准确、表述清晰程度评出最权威专家和最积极后援团,通过这种方式可让学生有非常强的集体荣誉感。
6、最后一个环节是作业
当学生慷慨激昂地探讨完这些现状后,我会问他们,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我布置这项作业的依据是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写作需有明确的动机和积极的态度,写作的题目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是他们具有写作的愿望这样他们才能了与写作才能重返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做的作业。
本节课教学效果的预测
100%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90%的学生能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并通过课下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课的掌握情况。
说课稿初中 篇4
尊敬的评委:大家**好!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二年级篮球运球接力的第一课时。
篮球运球是《新课标》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篮球动作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协调等素质的基本方法。我此次课是篮球行进间运球的第一课时,因此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注意运动安全,并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组织形式来保证课的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
2、发展身体的协调性,以及学生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注意击球部位
难点:全身协调发力手腕控球控制球的方向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喜欢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学习兴趣很高,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够稳定。本节课是在练习过排球比多之后的篮球运球练习,因此,我在教学中多提示,用降低难度、游戏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器材、场地的布置:
篮球场1片,小篮球40个,小红旗4面,录音机1台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七、主要的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采用设置情景、讲解示范、提示、设置疑问、分组练习、自评互评,自我监督等方法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6分
这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本部分提供必要的心理与生理准备,因此,我设计了课堂常规(检查学生情况)、慢跑热身和篮球操(上肢、体转、腹背等运动)。
2、展示自我,合作探究重点20分
A。原地运球:复习拍球比多。(目的为了让学生熟悉球性)
B。体验运球:方法:分小组散点,学生自由练习,体验手感。教师可以在其中走动运球,让学生一起体验试试。c。运球练习:请几个学生上前展示原地和走动的运球练习,其余学生考虑不同之处,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教师再完整示范,点出重点,注意击球点,要求学生试试在跑动中运球。在练习重相互纠正错误动作。(突破重点)d。行进间运球:组织学生集体练习,再一次规范动作要求。
3、拓展能力,激活思维10分
通过上面的练习,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8字运球接力游戏,进而巩固学生的练习。
a。组织: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8组,老师讲明比赛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b。提出改进措施,重新分组组织,再次比赛,使学生情绪高涨。随后教师点评、表扬奖励。
4、稳定情绪,恢复身心4分
a、通过意念、冥想、抖动达到放松肌肉和心理的目的'。方法:在教师的口令的指挥下,伴着轻音乐,模仿教师做各种放松的动作,调整呼吸。学生认真模仿,尽量让自己全身得到放松,呼吸节奏趋于平稳。
b、教师总结本节课,表扬表现好的小组。集体“你们真棒!”
九、预期效果:32~35%,平均心率:115次/分。
十、归纳优点:这节课的课堂设计,欲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练、寓教于乐,寓教于教学过程的思想,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
我此次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