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数学说课稿锦集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说课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___________。首先,介绍下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____________》是初中数学新教材第___册(__)第___章第____节。在此之前,学生 已学习了__________________,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因此,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占据_______的地位。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 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2、能力训练目标:
3、创新素质目标:
4、个性品质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突出重点
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突破难点
关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 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 节课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应着重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教学方法。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 指导。
1、理论:
2、实践
3、能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 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 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对于本题: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讲解例题。
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 维能力。在题中:
4、能力训练。
课后练习______
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 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 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 减负”的目的。
结束: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其它听众口头讲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根据的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以上,我仅从说教 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 么这样教”。说课对我来说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这月我当家”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第四单元百分数中的教学内容,教材设计了“这月我当家”的生活情境,结合统计数据,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这是一个逆向思维的问题,要求学生用方程来加以解决。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来找等量关系,使逆向思维成为顺向思维。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统计表内数据之间关系的分析,理解掌握百分数应用(三)的有关数量关系,并学会列方程解这样的简单百分数应用的问题。
2、让学生在经历实际数据调查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的运用,以及体会百分数与统计的联系。
3、在学生解决“家庭一月支出”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迁移、类推的能力。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
1、在经历数据调查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统计的关系。
2、学生能能找到等量关系,并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三、说教法与学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我关注的是学生能否寻找到正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并比较清楚地表示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探索,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情境图,明确给出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帮助学生找到等量关系:我家这个月总支出的40%等于500元。由于学生在分数除法单元中,已经解决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所以解决百分数除法也可以让学生找等量关系。使逆向思维成为顺向思维。
2、提供探索空间,处理好已有经验和新知的关系
在教学试一试时,由于本题是主情境的延续,在填写统计表的过程中,学生将综合利用本章的知识,因此,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先说一说要填出数据相当于解决什么问题,分析这个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对这组数据进行描述,讨论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对所求结果进行检验。“其他”一栏的填写注意帮助学生分析,确定哪个数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数学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的第一课时。《数学广角》是我们新教材中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它主要是介绍和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本节课前,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分类的思想方法,但集合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综上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到交集的含义。能借助直观图,体验利用韦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整理图表的活动,启发学生对交集部分的理解,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活情景的课堂再现,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图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
为了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策略
四、教学策略:
1.关注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集合问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必须通过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抽象的问题生活化,教学中通过摆、画、移动、整理等过程得出韦恩图,发现图形表示的优越性,又让学生经历现场的调查并以图形表示出来,最后运用语言、图表来表现,是对集合知识高度理解与综合应用的体现。整个认知过程是问题不断解决,认识不断清晰,知识不断建构的过程。
2、突出数学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调查感知。
在课前通过合理有效的谈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教学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氛围。首先调查学生喜欢游泳和足球两项运动的情况,又引导学生用“喜欢”、“只喜欢”和“既喜欢……又喜欢”来介绍自己,提醒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为本课的难点突破埋下伏笔.使学生初步感受重复,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当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之后,水到渠成的引出课题。
2、设问质疑。引发冲突
一切学习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只有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理想效果。上课伊始出现森林运动会小动物参加篮球赛、足球赛的情况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设问质疑,让学生发现表格之混乱,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
3、小组合作,整理表格
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及时的提出修改表格的三点要求:怎样排才能一眼看出有几种动物?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整理,在合作的过程中相机进行指导。当学生整理出简洁明了的表格后,再巧妙地引出韦恩图,接着利用课件演示每一部分的意义,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图意使本节课的难点悄然解决。
接着根据学生观察韦恩图得出的信息,引导学生从图的形式转化成算式的`形式,从而解决了“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重点。
然后组织学生一步步创造出韦恩图即集合图,再比较图与表,突出韦恩图的价值,从而肯定学生的科学创造过程。整个环节完全是让学生经历自己创造韦恩图的过程,学生在快乐的合作探究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因此学生主动地打开了数学王国的大门。同时,通过一道追加习题,强化新知。进一步感受交集的含义。
4、实践运用,发展新知
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改下很流行的话语。作为一节新授课的尾声部分——实践运用,应该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1、读图训练,强化新知。2、完成教材中设计的习题,加深对集合的认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3、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当场调查爸爸吸烟喝酒的情况,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设计出集合图,在内化提升的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充分地利用韦恩图,让他们明白韦恩图在平时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
习题的设计在有层次、有梯度、有价值的前提下,既,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又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了数学的价值。
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神奇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四个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作到了自主探索、不断创造,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数学说课稿 篇4
各位领导和教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资料是苏教版必修1第1章第3节第一课时《交集、并集》,下头我想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构想:
一、教材分析:
与传统的教材处理不一样,本章在学生经过观察具体集合得到集合的补集的概念后,上升到数学内部,将"补"理解为集合间的一种"运算".在此基础上,经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和掌握集合之间的另外两种运算—交和并。设计的思路从具体到理论,再回到具体,螺旋上升。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在后续的学习中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恰当使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和集合语言来描述相应的数学资料。有了集合的语言,能够更清晰的表达我们的思想。所以,集合是整个数学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基于以上的分析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掌握有关集合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能用Venn图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掌握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的求法。
2、经过对交集、并集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本事,使学生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3、经过对集合符号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符号表达本事,培养严谨的学习作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一些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求法上。而把如何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出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作为本节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学法:
针对我们师范学校学生的特点,我本着低起点、高要求、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的原则,采用"五环节教学法".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下头我重点说一说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问题情境
经过实例:学校举办了排球赛,08小教(2)56名同学中有12名同学参赛,之后又举办了田径赛,这个班有20名同学参赛。已知两项都参赛的有6名同学。两项比赛中,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没有参加过比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的回答到达这样三个层次:
层次一:发现要求没有参加比赛的人数,首先应当算出参加比赛的人数,并且明白参加比赛的人数是12+20-6,而不是12+20,因为有6人既参加排球赛又参加田径赛。
层次二: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集合的观点再来研究这个问题。先设
利用Venn图来表示集合A,B,C.发现集合A,B的公共部分就是集合C.
层次三:引导学生发现集合C的元素的构成与集合A,B的元素的关系。学生能够发现集合C中的元素是由既参加排球比赛又参加田径比赛的同学构成的,更进一步集合C的元素是由既属于集合A的元素又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
经过对三个层次的探究和分析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第二环节:最终抽象、归纳出交集的文字叙述的定义。
定义给出后,让学生利用数学符号语言写出的集合表示。充分体现使用集合语言,能够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的一些资料。
第三环节:经过两个例子巩固定义。
例1是较为简单的不用动笔,同学直接口答即可;例2是必须动笔计算的,并且还要经过数轴辅助解决,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经过这两个例子的解决,使学生不仅仅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体现出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环节:最终对交集进行再认识,并利用Venn图归纳、总结出交集的性质。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只是引导着,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进取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应当准备预案。
第五环节:经过综合性较强的例子进一步巩固定义和性质。
这样的五个环节不仅仅充分研究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为学生和教师的进取活动供给了空间和可能。更印证了低起点、高要求、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的原则。
交集的定义、性质研究清楚之后,并集的定义、性质就顺理成章了,仿照交集的研究方法去研究。这样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并且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
交集、并集的定义、性质研究完了以后,设计"感受理解、思考运用、拓展探究"三个不一样层次的练习题进行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同时要研究到不一样水平,不一样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
小结应先由学生总结,然后教师强调两点:一是交集与并集的区别与联系;二是对本节课进行科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又要关注它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关注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的评价,以及在过程中华表现出来的与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作业、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资料,多谢大家!
数学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判定是初二教材的第二十章内容。这部分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的全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性质的一个回顾和延伸,又是本章后续学习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基础,同时它还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和图形迁移能力,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行四边形判定的第一课时,主要探究与边有关的三种判定方法。
二、学情分析
初二下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阶段包括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在内的绝大多数几何概念及定理。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已经逐步形成,学生对新鲜的知识也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中,又有许多颇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因此由教师组织教学,让学生全开放自主探索平行四边行的判定定理,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一次检验和再提升。
三、教学目标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的过程需要经过对逆命题的猜想、图形验证、逻辑证明三个过程,需要让学生体验并逐步掌握这种发现数学结论的方法,因此判定定理的探究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习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如何灵活准确的选择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本节的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2、写出以上性质的逆命题。、
以上逆命题是否正确呢?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它的正确性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究的问题:引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二)提出议题,引发思考: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积极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1、判定方法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判定方法二的探究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给出提示小组完成并交流。
图形验证:作一个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看是否都是平行四边形。
逻辑证明:利用全等和平行线的判定证明。对学生来说不是难题。
归纳结论:让学生语言归纳,作为判定方法二。
3、类比以上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完成“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探究过程。
教师巡视,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总结:图形验证过程会出现多种方法作图:先画两条平行线再分别截取相等线段;或者利用格点图作。
(三)例题引路,尝试议练:
让学生尝试完成教材例题1,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对边Bc、AD上的两点,且Af=cE,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思路分析:已知一组对边相等,要想证明是平行四边形,只需证明另一组对边相等或者是该组对边平行,由已知条件可知能证明平行。
(四)巩固练习:难点突破
1、点A、B、c、D在同一平面内,AB//cD,AD//Bc,AB=cD,AD=Bc,从这四个条件中选择两个,能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几种。
目的:考察学生对所学三方法的熟练程度。
2、例题变式:如果把条件Af=cE改为Af、cE分别是AD、Bc的五分之一呢?
目的:如何根据条件正确的选择方法。
3、求证两线段分别平分的题目。
目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
六、课堂总结及作业布置
1、由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及方法: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探究一般数学定理的探究过程。
2、习题1、2
3、探究“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七、教法:
本节课教法上突出三个特点:
1、动:判定方法的探究主要由学生参与,让其感悟知识的发展、发生的过程。
2、变:尽量抓住时机对例题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3、引:探究和训练中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适当给予引导,做到引而不灌。
八、教后反思
把判定定理的探究过程交给学生,这样能把学生们的积极性,探索欲调动出来,加以老师的点拨,把本节的重点、难点个个突破,学生们的知识能力、情感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应该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数学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等差数列的概念。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教法分析。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习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例解;(四)反馈练习;(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六个教学环节构成。
(一)复习引入:
1、全国统一鞋号中成年女鞋的各种尺码(表示鞋底长,单位是cm)分别是21,22,23,24,25。
2、某剧场前10排的座位数分别是:38,40,42,44,46,48,50,52,54,56。
3、某长跑运动员7天里每天的训练量(单位:m)是:7500,8000,8500,9000,9500,10000,10500。
共同特点: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二) 新课探究。
1、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强调:
(1)“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2)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
(3)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2、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若等差数列{an }的首项是 ,公差是d, 则据其定义可得:— =d 即: = +d;– =d 即: = +d = +2d;– =d 即: = +d = +3d……进而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n—1)d
此时指出: 这种求通项公式的办法叫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导出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里向学生介绍另外一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办法——————迭加法:– =d;– =d;– =d……– =d。
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 – = (n—1) d即 = +(n—1) d
当n=1时,上面等式两边均为 ,即等式也是成立的,这表明当n∈ 时上面公式都成立,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an }的通项公式。
接着举例说明:若一个等差数列{ }的首项是1,公差是2,得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1+(n—1)×2 , 即 =2n—1 以此来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运用
(三)应用举例。
这一环节是使学生通过例题和练习,增强对通项公式含义的理解以及对通项公式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1和例2向学生表明: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的 、d、n、 这4个量之间的关系。当其中的部分量已知时,可根据该公式求出另一部分量。
例1 :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第二问实际上是求正整数解的问题,而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2: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 =10, =31,求首项 与公差d。
在前面例1的基础上将例2当作练习作为对通项公式的巩固。
例3:
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四)反馈练习。
1、小节后的练习中的第1题和第2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目的:使学生熟悉通项公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2、若数列{ } 是等差数列,若 = k ,(k为常数)试证明:数列{ }是等差数列。
此题是对学生进行数列问题提高训练,学习如何用定义证明数列问题同时强化了等差数列的概念。
(五)归纳小结 。(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
强调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n—1) d会知三求一
(六) 布置作业。
1、必做题:课本P114 习题3。2第2,6 题。
2、选做题:已知等差数列{ }的首项 = —24,从第10项开始为正数,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目的:通过分层作业,提高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四、板书设计。
在板书中突出本节重点,将强调的地方如定义中,“从第二项起”及“同一常数”等几个字用红色粉笔标注,同时给学生留有作题的地方,整个板书充分体现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数学说课稿 篇7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1.1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 本节是让学生学会用集合的语言来描述对象,章末我们会用集合和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数的概念,可见它是今后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素材。
2、教材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与技能:(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2) 熟记常用数集符号
(3) 能用列举、描述法表示具体集合
②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说教法
1.学情分析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这一课时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接触到高中数学的第一堂课,它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认识;如果我们教学上过于草率,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再者,这是高中数学课程的第一章的第一课时,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奠基部分,所以我们不仅要正确地传授知识,更要把握好教学的难度。如果传授得过于简单,那么学生容易麻痹大意,对今后的学习埋下隐患;如果讲得太深,那么学生会有畏难心理,也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影响。
2. 方法选择
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引导,通过预习学案的形式把知识问题化,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归纳,上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经历观察、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的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说学法
让学生通过课前结合学案,阅读教材,自主预习,课上交流、讨论、概括,课后复习巩固三个环节,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值得提出的是: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使用,所以应该多做转换练习,
说教学程序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月*日*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求知欲,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生活。
(二)研探新知,建构概念
让学生阅读课本P2内容,让小组思考讨论,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补充答案它们的共同特征:它们都是指定的一组对象。这时我借此引入集合的概念,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集,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把研究的对象称为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把集合的涵义进行拓展,期间结合一些师生互动:我们班上的女生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班上身高在1.75米以上的男生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班上高的男生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通过身边这些大量例子,让学生了解集合的'概念,并切实感受到学习集合语言的重要性。
对于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我则在学生了解集合概念基础上,通过设置三个问题(1)班里个子高的同学能否构成一个集合?(2)在一个给定的集合中能否有相同的元素?(3)班里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调整座位后这个集合有没有变化?调整后的集合和原来的集合是什么关系?让学生思考:任意一组对象是否都能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征?
这样设计将知识问题化,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归纳出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性,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为——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用两集合相等的概念。
思考3:(1)设集合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那么3,4,5,6这四个元素哪些在集合A中?哪些不在集合A中?
(2)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A,那么某元素a与集合A有哪几种可能关系?
(3)如果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4)如果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用符号∈或?填空:
[设计说明]这几个问题比较简单,直接提问同学回答,并师生一起完善答案。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目的是引导学生归纳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表示方法。
反馈练习:
(1)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
中国____A, 美国____A,
印度____A, 英国____A;
对于集合中常用的符号,我做了这样处理:简要介绍后,让学生用两三分钟的时间结合符号特点记忆。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信号:课堂上能消化的东西要及时记住。
2.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让学生自习阅读课本P3——P4的内容5-7分钟,接着让同学试着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1) 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2) 表示不等式x-7《3的解集;
(3) 由1——20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具体方法是: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通过三个问题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自学效果,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列举法和描述法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更重要的是对集合的列举法和描述法的规范表达做进一步强调, 最后,我带领学生分析了课本P4的例题,对集合的列举法和描述法的规范表达做进一
步的强调,让学生完成书上的习题,并请几个学生上台来演练,通过练习达到及时的反馈。
(四)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 比较列举法与描述法的优缺点。
(五)布置作业
作业:习题1.1A组: 2、3、4.
作业的布置是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集合概念的理解以及集合的表示法,让学生对数学符号的适用在课外进行延伸和巩固。
说板书
在教学中我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中间是课本例题演练,右侧是实例应用。在左侧的知识要点主要列出了集合、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和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以上是我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这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一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题,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为指导思想,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分数乘法(三)》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与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同时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铺垫。
根据本课结构特点,基于本人对教材的的理解,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我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着课程标准,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
是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是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二、说学情
以新课标精神为主导,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脉络,我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主要采用“情境探究法”、“操作法”、“比较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开放地探索学习,鼓励启发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这正是课标中要求的,也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必须做到的。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记忆和模仿,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来理解掌握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与算理。
三、说教学过程
数学是培养人思维、发展人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起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为了凸显本节的设计理念,切实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回顾旧知,使新旧知“衔接”起来。
复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2、创设情境、让课堂“活”起来。
在课始,我用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的话语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永远截不完呢?”,于是老师引导学生做一做:“请大家拿出小纸条,第一次折出它的1/2,第二次折出剩下的1/2,此时,剩下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并引导学生理解此时剩下的部分就是1/2的1/2,用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为1/2×1/2。并得到算式1/2×1/2=1/4,此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这样设计,首先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感知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并为下面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3、自主探究,让学生“动”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思想里根深蒂固的有一种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更为强烈”。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多种活动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首先,接着上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再次感知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如果第三次再折出剩下的1/2,此时剩余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根据第一次的经验得出此时剩余部分占这张纸的1/8,并得出算式1/4×1/2=1/8。 在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基础上,提出问题“1/4×3/4=?”引导学生先折出一张纸的1/4并用斜线表示出来,再折出斜线部分的3/4,用红色标记。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折的过程和结果得出红色部分占整张纸的3/16,并引导学生理解得出算式1/4×3/4=3/16。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尽量多给机会让学生总结发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分母也相乘。在学生充分的操作和交流中,教学重点得到了落实,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总之,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
4、体验成功,让学生“乐”起来。
练习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根据本课内容特点,设计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练习,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
5、总结全课,加深印象。
人们常说“千金难买回头看”,“回顾”是数学课的主流教学策略。因此,在课尾结合简洁明了的板书总结全课,同时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始终关注着学生,为学生提供多种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获取新知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数学说课稿 篇9
各位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二课时加减消元法。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六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安排在学生已经学过整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之后,它是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函数、平面解析几何等知识以及物理、化学中的运算等不可缺少的工具。对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消元法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消元的方法---加减消元,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教材的编写目的是通过加减来达到消元的目的,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体会代数的一些特点和优越性;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学习,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经历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让学生体会消元思想的应用,经过引导、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理解根据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感受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
3、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容易进行简单的.模仿,往往不注意方程组解法的形成过程更无法真正理解消元的思想方法。而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是联系各类数学知识的纽带,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 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自学中,通常能掌握表面知识,如具体的一个问题的解题过程,但学生在数学解题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参差不齐,这也导至在学习中,特别是在自学中有的动力不够,有的更是缺乏探索精神,而在总结归纳中又缺乏合作的学习态度。在自学中能说出是什么怎么样,但又还探索不出为什么有什么联系 。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利用导学提纲自主互动学习,根据学情教师适时点拨、归纳、升华。
学法:本节课的教学我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积分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下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资源准备:导学提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