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语文说课稿集合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说课稿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说课稿 篇1
尊敬的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古诗《小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时间”“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九个方面来说一下我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一、说教材
古诗《小池》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组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它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这首古诗通过对细流、树阴、水面、小荷、蜻蜓等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的勾画了一副初夏风景画。在这一组课文中写的都是夏天的美丽景色,而《小池》这首诗又是这一组的第一课,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在古诗中初步的感受夏天的美丽景色。
二、说学情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学生活泼可爱,乐于读书,求知欲强。对于阅读已经产生了兴趣,家长更是注重孩子的古诗学习,所以在阅读中体味古诗内容的优美,并结合诗文的语言环境学习生字变得尤为重要。由于我所在的地区声母“l”和“r”的发音不够清晰,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特别注意。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教学的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于价值观这三方面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池”“惜”等6个生字,会写“立”字。
2、培养孩子朗读古诗的兴趣,并使孩子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的朗读使孩子能很好的体会古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的书写。
2、教学难点:会背这首古诗,并能体会这首诗的美丽景色。
五、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对比学习法:运用以前学过的字来与现在将要学习的新字相结合,形成对比从而很好地学习将要学习的新字。
2、开火车法。
3、诵读悟情法:国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在《散文的朗读》中写到:诗不仅供朗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真样才能陶治性情。所以古诗教学切不可忽视朗读,要让学生通过吟咏把握全貌,理解古诗的内容。
(二)学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内合作
六、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古诗、准备生字卡片
七、说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八、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走进古诗
因为孩子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所以在上课的开始我会让孩子背诵自己拿手的古诗,从而营造一种学习古诗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直接揭题,让孩子们齐读课题,走进古诗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找孩子起来读这首古诗,并对其进行表扬。
2、自读古诗,认识生字
打开课本用小手指着古诗进行自由的读,这是我将会提醒孩子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可以运用拼音来学习,还可以同桌或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
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能够全部认识这首古诗中生字的孩子还是不多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找出不认识的字,并能够进行学习,更能够加深对这些字的`理解。
3、检查自读情况
(1)让孩子看着打屏幕上的带着拼音的生字,点名让他们读这些字。在读的过程中我会提醒他们读准字音。
(2)读大屏幕上的去掉拼音的字,并用开火车的方式来对这些生字进行记忆。
(3)通过课件帮助学生对新学生字进行记忆,例如“也、池”“昔、惜”“阴、晴”“柔、露”这些字的对比来进行记忆。
(4)同桌间运用手中的生字卡片进行检测,加固对这些生字的记忆。
(5)让孩子对新学的生字进行组词。
这样可以使孩子更好地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掌握本节所要掌握的生字,提高自己的自我学习能力。
4、通过课件学写生字
因为低年级孩子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所以在课堂上学写生字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通过课件上的笔画顺序,和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来使孩子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并让孩子进行书写且提醒孩子正确书写姿势。
5、把生字回归古诗进行朗读。
(三)理解古诗,朗读感悟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孩子们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这样可以避免教师讲课的重复。
2、不明白的字词小组内进行自我解决。提高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3、教师指导孩子把全诗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解决词义和整首诗的意思。
(1)重点的讲解古诗中的重难点字词
(2)带领孩子吧古诗的整体意思通一下
(3)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讲述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
4、指导孩子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从读的过程中体会出古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5、指导背诵。
(四)作业延伸,全面巩固
1、把这首古诗回家被给自己的家长听。
2、在家长的帮助下再找几首描写夏天的古诗,并且吧这些古诗读熟练。
九、说板书设计
小池
杨万里
泉眼 惜 细流
树阴 爱 晴柔
小荷 露
蜻蜓 立
语文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菁菁校园”,本单元主要以校园歌曲为主爱国是具体的,本单元启发孩子们从身边和他们熟悉的生活中,体验生长在伟大的祖国的怀抱里多么美好,多么令人自豪。“多么好”的底蕴,就是为祖国母亲喝彩,感受祖国到处都洋溢着希望的阳光和青春的力量。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围绕“体验我们生活的快乐”这个主题展开。本课选取了以学唱《校园的早晨》为教学内容。
2、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音乐作品是清新活泼的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该歌曲有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人高枫共同创作,80年代曾经在我国校园内分靡一时,现在仍在传唱,最初是男女二重唱,后有多种版本出现。歌曲的旋律清新活泼、优美动听。
二、说教学目标
1、 能力目标: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2、 认知目标:知道“从头反复记号”和“省略跨越记号”“结束记号”在歌曲中的用法以及正确的演唱顺序。
3、情感目标:了解校园台湾校园歌曲,感受清新、质朴的风格,领略校园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通过欣赏《童年》《同桌的你》等歌曲,充分感受校园歌曲特有的艺术魅力。
难点:歌曲中前八分休止和切分节奏的正确演唱以及各乐句间的紧密衔接。
四、 说教法学法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感。主要通过欣赏体验法,听唱法等来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充分感受校园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评价我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随时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开展自评互评和老师的随堂评价,以提高学生的乐感和审美能力。我评价他们的重点是能否积极自信的参与音乐表现、能否与其他的同学协作配合.以上是本课的总阐述,不到之处请多多指正。
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篇课文以童真、童趣的方式描写,无论是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四个人玩、五个人玩,还是许多人玩,都是能够使人快乐的。不管是很多人一起玩还是只有一个人自己玩,都应该从中找到快乐的方式。意在启示同学们应该感受生活的美好,发现生活的乐趣。
二、说目标
1.会拼写、拼读本课13个会认字,能按正确的笔顺写出本课的七个会写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并理解不管是很多人一起玩还是只有自己一个人玩,都应该从中找到快乐的方式,感受生活的美好,发现生活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同学们都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发现生活的乐趣。
三、说教法
对初入学儿童,应把学习和游戏结合起来,儿童就会对学习兴趣。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采用游戏的形式吸引孩子,让他们广泛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主动地轻松快乐地学习。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四、说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游戏感悟
1.本节课教师带领同学们到操场上做游戏,教师设定游戏有:折纸、踢毽子、跳绳(自己单独跳或者两人甩绳子一人跳)、搭积木、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拔河、老鹰捉小鸡、打篮球。每个同学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找到小朋友一起完成,但是每个小朋友都必须玩两到三个游戏,不能只玩一个游戏。
2.学生玩游戏,教师也参与进去和同学们一起玩。(设定时间25分钟)
3.游戏结束后,教师把学生带回教室。
4.教师提问:你们快乐吗?为什么快乐?哪些游戏你最喜欢,为什么?(学生交流)
5.教师点评:不管是通过折纸、踢毽子一个人自己玩,还是通过下象棋、打羽毛球、拔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大家都感受到了快乐。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享受静静地快乐,一群小朋友玩的时候要享受团体的快乐。玩游戏和我们的生活一样,我们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快乐,我们应该发现生活的乐趣,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游戏,快乐的生活。
在本环节意在通过游戏使同学们感受快乐,联系生活实践,发现生活的乐趣,进而达到快乐学习,快乐游戏,快乐生活的.效果。
(二)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教师播放朗读课文的录音。学生感受课文。
2.教师讲解本课的动词:
踢、跳、搭、打、听、讲、坐……
踢毽子,踢足球 跳绳 搭积木 打羽毛球 听音乐 讲故事 坐跷跷板……
3.教师活动: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老师有感情的示范朗读课文)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
在本环节,品读课文和字词的同时,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不管是老师带读还是学生感悟,都是精心设计,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各种各样的快乐。
(三)学习会认字,识记会写字
1.学生圈划课文中的生字。
2.教师拼读生字,学生跟读。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会认字的巧记方法。
4.教师点评:本课的会认字中“得”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děi”,组词得有,也可以读“de”用在动词后,也可以都“dé”,组词得到、得失;“球”的拼音是“qiú”不是“qíu”,要注意等等。
5.出示7个生字。
6.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书空,记住笔顺。
7.怎样写才好看?学生交流写字的要领。
8.师范写,生练写,再投影作品展评。
9.引导学生巧计生字,比如:“玩”记为王+元=玩;上立下日为音;“讲”是对着井说话等等。
在写字教学时,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通过展示平台,教师一笔一画的来教学生书写。虽然,这样的书写速度很慢,但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
(四)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熟记会认字,掌握会写字。
2.以记日记的方式写一写,你的生活中有哪些趣事,而这些趣事都是和谁一起发生的。
五、 说板书
由于本课课文的主体部分都是学生在操场感受并总结,所以本课的板书,教师以会写字为主要板书内容。按笔顺依次写出本课的会写字,教师适时讲解。
六、说效果
本节课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本节课的前半节在操场开展,通过做不同的游戏,让同学们感受不管是一个人的游戏,还是需要同学间合作完成的游戏都能够使人快乐。本节课的后半节把学生从操场拉回教室,同学间交流做游戏的感受,同时师生合作探究会认字和会写字,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
语文说课稿 篇4
学习目标: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3、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温习内容。学生带着几个小问题去读。(快速默读)
1、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用笔做上记号)
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
2、内容写的是自然景物,为何题为“山中访友”?这样行文有什么好处?你感受到什么?
课文以山中访友为题是因为作者十分热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更能体现出作者与这些自然界朋友的深厚情感。
二.讨论问题2(题略,见前面)
1.设下悬念,使人产生追问心理,想知道到底是谁,是什么样朋友。
2.使读者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感到亲切,(这是课后第一题中第2小题:“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的答案)
3.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提问,启发学生回答。
1.作者都是怎样称呼这些朋友的?从这些称呼中可看出,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古桥——老朋友树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语文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村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一组的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组以“美丽的春天”为主题的单元。《村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浓浓,令人神往的农村春景图,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抬眼望去,满眼翠绿,空气中弥漫着清清草香、泥香,孩子们急不可待地迎着东风放起了风筝,孩子们也把欢乐,把希望放飞在了春天里,学生们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对春天已经有了较丰富的体验,教师应通过这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到春天如诗般的意境及春天带给人的快乐。诗歌的语言生动形象,内容短小精练,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学生始终保持读的兴趣。
本课的目标设为
1、学会“村、居、醉、烟、童、散、忙”7个生字,会写“忙”字。
2、能通过图文结合、乐文结合、动静结合,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目标1、3、4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提出的,目标2是依据单元的主题和学生喜欢用多种方式来学习的特点而提的。
四项目标中,我把目标1、2、3作为学习重点,因为一年级的教学重点始终是识字、写字、朗读。难点为目标4,这是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汉字不久,就让他们感悟语言之美,会有一定难度。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创设情境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游戏激趣,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情境等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品味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读是最行之有效的阅读手段,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通过反复品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
3、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堂上让学生对词句质疑并借助图画去解疑,还有让学生自主选择朗读方式,通过自读自悟获取知识、情感的体验等环节都真正的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而学生回报你的将是惊喜。
以上的教学方法都将渗透在各教学环节中。
三、说教学过程
㈠“摘苹果”游戏导入,激发学诗兴趣。
小朋友,你们瞧!苹果树上结满了苹果,让我们一起去摘下它们吧!但要摘下它们可不容易,得会背苹果背后藏着的一首诗。
游戏后小结:看来大家这次不仅是苹果丰收了,而且还是诗歌的大丰收。
导入:你们还想在自己的诗歌宝库里再添一首诗吗?那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清代诗人高鼎的诗歌《村居》吧!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充满童趣。课前通过游戏情境设置既复习了以往背过的诗歌,又激起了他们对学诗的愿望,真可谓“课伊始趣已生”。)
㈡、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质疑问难。
1、出示诗歌,自由轻声读,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读好了做个成功的手势。
2、出示7个生字:①练读;②指名读;③猜读(请一生上台不让看到生字,师指定一个生字,他再转过看指着黑板上全部生字中的一个问:“是不是× 字”猜对了大家就说:“是×”,他就回去,猜错了大家说“不是×”,这位同学继续猜下去,猜中为止);④齐读;⑤说说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
3、指导书写“忙”字,①学生观察“忙”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试写;②师范写,强调“忄”的写法;③生再练写;④同桌互评,把认为写的好的字打上圈。
4、再读古诗在不理解的词句旁注上“?”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阶段学习的重点。识字教学我坚持的是“多次复现”原则,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有层次、有梯度地读生字,读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去识记字形,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写字环节我将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一步把阅读和质疑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学会疑,在疑中加强读。)
㈢诗之境,画中悟。
刚才有的小朋友对有的词句不理解,现在请看看这幅图就会懂了,我把与古诗内容相应的一幅画出示后,学生便进入了自主探究之中。(“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有了疑问后,能使大脑抑制转为兴奋,使他们把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自我需要”,教师则要为他们营造恰当的氛围,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每一行古诗对应的画面,学生就会指着草地和黄莺念“草长莺飞二月天”,指着杨树、柳树念:“拂堤杨柳醉春烟”;指着放风筝的儿童念“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句话很好地阐述了诗与画之间的关系。直观的图画能让学生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并且弥补学生思维不成熟的缺陷,填补了想像与联想的空白。)
㈣诗之韵,读中品
通过前一环节,学生已经初步进入了情境,此时是学生朗读的最好时机。我设计了读的三部曲:第一步多种形式合作读,如表演读、分行读、比赛读、齐读、评读(有的读,有的评价),读的方式小组可以自主选择;第二步展示读,教师要及时点评,并要穿插自己的示范读);第三步闭眼想像读。(如果说一堂课是一部由师生共同演奏的乐曲,那么其主旋律应该是读。尤其是诗歌教学,一定要将读进行到底,韩愈在《讲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中”。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读时还需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㈤诗之趣,乐中吟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在学生充分地读诗后,如果出现一点音乐,可以增加气氛,加深记性,更重要的是能拨动人的心弦,我选用了一个悠扬的曲子《湖岸黛柳》,此曲的意境、情趣与这首诗相符。我相信当乐声响起后学生的身心一定都会沉浸其中,他们的读书声将与乐曲声融合在一起,我要把它录下来,让他们有成就感。
㈥诗之情,玩中感
我想这时学生的心里早已按捺不住了,他们也多么想出去感受一下放风筝的乐趣啊!这一环节刚好满足了他们的愿望,我要带他们去附近一个景致相似的地方放风筝。(要感受到放风筝的情趣,必须让孩子去亲自放放风筝,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最好的情境就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之中。将课堂与生活“链接”起来,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一个更为开阔的天地,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气息,获得比教材本身更多的知识,更真的情感。)
最后布置作业:回家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下节课举办诗歌朗诵会。(新课标前言里讲到要求学生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这一能力一定要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
【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说课稿11-09
语文《水》说课稿01-04
语文《猫》说课稿01-05
语文蜡烛说课稿02-18
经典语文说课稿12-01
语文优秀说课稿11-05
语文说课稿11-06
语文《手指》说课稿01-09
语文《观潮》说课稿01-11
语文《荷花》说课稿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