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说课稿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说课稿 篇1
一、本课程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课程定位:《安全教育》为公共限选课,适用于全校各专业的本专科及专升本学生。对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对于加强高等院校的日常管理,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及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物安全,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公共限选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大学生应当了解安全基本知识,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了解安全信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分类知识以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安全防范技能、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等。
3、情感与态度方面: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三、课程设计的观念与思路
观念:遵循“以学生为本”和课程“实用”原则,重视能力培养,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生活,突出重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思路:对当代大学生安全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简要介绍校园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防范方法和避害技巧,并阐述了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展示了各种安全案例和标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内容的特点、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课堂教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现状及社会调查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辅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安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层次地掌握安全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传递以及育人效果。
五、学情与学法
学情:教育对象是大一的新生,他们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生活,因此从物理环境来看,之前高中的生活相对比较安全,每天除了学习之外没有其他的事情,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从学生们的心理环境来看,他们认为终于可以“自由”了,再加上安全意识的缺失,对于身边的安全危机放在了脑后,容易出现问题。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安全知识掌握的比较好,也能够很好地树立起安全意识,因每个班是大班,要想上实践操作课,不现实,所以在技能方面,学生们的掌握情况不太清楚,总之,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还不错。
学法:学生主要通过课上讨论以及课下实践的方式进行学习的。
六、教材分析与内容处理
(一)教材:主要参考赵升文主编《大学生安全教育》,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年1月第一版,但是这本书的逻辑思路很不清晰,内容比较杂乱系统性不强,因此,在此基础上参考李玉侠主编《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程》,地质大学出版社,20xx年 1月第一版。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与总结我把教材内容分为八大块。安全教育分为心和身两方面的教育,心方面的教育包括心理安全和恋爱安全。身的安全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用药及饮食安全、网络安全、旅游及交通安全、消费及就业安全。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用药与饮食安全、恋爱与性安全、心理安全、网络安全、旅游与交通安全、消费与就业安全。
2、难点:如何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如何让学生在遇到真正的不安全因素时能很好的化解。
(三)内容处理:
课内学时共16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1、人身安全(2学时)主要有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及人身安全的预防。
2、财产安全(2学时)主要介绍财产安全的预防
3、用药与饮食安全(2学时)主要介绍用药安全以及健康的饮食方式。
4、恋爱与性安全(2学时)主要介绍恋爱与性安全及预防。
5、心理安全(2学时)主要介绍心理问题的预防及干预。
6、网络安全(2学时)主要介绍网络不安全的形式与预防。
7、旅游与交通安全(2学时)主要介绍旅游与交通安全防护。
8、消费与就业安全(2学时)主要介绍消费与就业安全的预防。
课内练习环节学时共16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1、人身安全(2学时)
2、财产安全(2学时)
3、用药与饮食安全(2学时)
4、恋爱与性安全(2学时)
5、心理安全(2学时)
6、网络安全(2学时)
7、旅游与交通安全(1学时)
8、消费与就业安全(1学时)
9、运动安全(1学时)
10、公共安全(1学时)
七、学业评价方式
本课程考核由两部分构成: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总成绩为100分,所占比例分别为50%。
其中平时考核主要由学生上课出勤状况、课程表现(积极回答问题,请假、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说话)以及课内练习组成。
期末考核采用随堂测试的方式,开卷考试,学生自带纸笔,当堂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课时),成绩由开卷考试成绩构成。
高中说课稿 篇2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宗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高中生能在初级剑模块学习中获得运动技能。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及互学、互练、互评的合作意识;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学习。
二、教材分析
初级剑是剑术的基础套路,其内容丰富、结构严密、动作优美、简明易学,组织编排符合教学的规律,全套动作除预备式和结束动作之外,还有三十二个动作,共分四段,每段八个动作,从起式到收式两个直线来回。经常进行初级剑套路练习,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攻防意识,并为学习其他剑术套路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第二十二动作 教学难点:动作节奏有节拍
三、学情分析
高二女子武术班的学生通过以前的武术模块学习都有一定的武术基本功,对学习剑术套路的兴趣也较浓厚,学生比较活跃,具有较强的.模仿、自学以及自控能力,又具有很强的学习欲望。教学班的体育骨干能力较强,同学之间团结合作、自主探究学练能力较强。
四、教学内容:初级剑第二十二至二十五
五、教学目标
1、提升初级剑模块所学的前二十一个动作的熟练程度,并提高动作质量。
2、学习初级剑第二十二至二十五动作并逐步熟练。
3、提升对体育骨干水平的培养,让学生之间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练。
六、教法与学法
1.教法: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我采用了结构式教学法、“拍节教学”法、探究法、指导法、评价法等,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积极探索的学习氛围,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和功防意识的目的。
2.学法:本节课采用小组练习法、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交流法等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自练、相互指导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使学生感到“学会”和“会学”的双重效果。
七、教学流程:
1、开始部份
由体育教学班长(轮值)集合整队,报告出勤情况,教师宣布课的内容、任务及安全注意事项,安排见习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进行剑术学习,合理处理教学常规。
2、准备部份
由体育教学班长(轮值)带领,跑操场一圈,进行热身操活动,武术基本功练习
设计意图:发挥体育骨干作用,以学生带动学生的热身活动更能体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减轻体育教师在这个环节的负担。
3、基本部份
(1)复习这一模块中学过的剑术动作
由各学习小组长带领下进行分组复习练习(可根据学习动作套路图示进行),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进行点评以及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一下以前所学内容,并提升动作质量,特别是拍节的掌握情况,发挥各小组相互学习、相互指导、相互促进的作用,通过点评与鼓励,为更好地学习新动作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2)学习初级剑第二十二至二十五
A、教师根据动作学习板的图示,让多位学生模仿图示动作定型并进行动作讲解,让学生有一个看图示跟学生定型动作进行比对,建立动作印象
B、教师进行示范再次讲解,学生根据教师动作进行模仿,跟教师口令与讲解,进行学习练习
C、分小组进行学习与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指导如何去纠正其它同学的错误动作
D、集中进行展示(指定学生进行),教师展示,让学生进行比对,进行点评并提出解决意见。
E、学习小组再次分开进行再次提升练习,根据教师和同学提出的解决意见进行动作掌握的升华
F、集中练习
设计意图:多方位提供学习层面,立体式练习与交流,让学生更好地学会、会学,让学生能通过图示、交流、相互指导掌握武术动作,再根据教师的拍节教
学法掌控动作节拍。相互点评与纠正错误动作,更好地提升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3)所学内容整体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一个整体动作认识,建立动作整体构造,提升动作拍节。
4、结束部份
进行放松练习、呼吸练习来调整身心,进行立体式点评与总结,师生再见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到身体放松,心情愉悦,并用立体式进行点评与总结,达到鼓励学生的目的,并体现出老师的关爱。
八、预期效果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能自主学练初级剑的学习任务;通过“拍节教学”法,能提升学生对初级剑的动作节奏有一个良好的意识,通过展示,学生能相互检验学练成果,体验新学的技术运用所带来的成功感,增强学好初级剑的自信心。
练习密度预计能达到60%左右,平均心率预计125--135%左右
九、本课特色:
1、拍节教学法应用于初级剑教学,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方式,使初级剑教学在原剑法步型有名称、进退方向有标准的基础上,形成了动作节奏有拍节的完整教学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2、创设培养体育骨干平台,多方位、多层次进行培养,减轻体育教师连续课堂教学的负担。
高中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本节主要从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来介绍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从而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个人学习生活的影响,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善意对待健康使用信息技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悠久历史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能够体验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变化,并感受到信息技术对生活、学习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辩论,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合理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主义世界观,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合理的实用信息技术
2.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二、说学情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的应用和歉意能力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有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
三、说教法
依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确立以下教法:设定特定的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法,以解决问题来驱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适时地结合演示法、讲解法、引导法来完成教学。通过辩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形成团队协作的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等。
四、说学法
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确立以下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记理论内容,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在辩论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
五、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以极域电子教室控制系统为平台进行统一教学和管理。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分钟)
通过提问复习信息的四个特征。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根据一个事例“资料:20xx年的时候,一艘载有128名中国游客的越南籍游船偏离轨道触礁。船随时都会沉没,穿上没有救生措施,也无法与外界进行联系。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乘客发现自己的手机有微弱的信号,他立刻向外界发送求救信息,与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经过多方救助,128名乘客终于获救。在这个救援过程中,这部手机成了游客与外界进行练习的唯一工具。”
说明:信息及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新闻材料等,通过问题的形式进行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主动学习,为本课顺利进行作好铺垫。
(三)学生自学并讲解,强化记忆(10分钟)
1.给学生3分钟时间看书的第6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一会儿请同学给大家讲一讲。
请五位学生,每个学生讲依次信息技术的革命。(5分钟)
2.教师做总结(2分钟):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时空的限制
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知识的积累与传播更加方便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信息的传递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5分钟)
趋势一: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案例图片介绍:虚拟现实、智能代理技术等)
趋势二: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案例图片介绍:个性化定制的.电脑外观、办公软件、手机app等)
趋势三: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通过近年来电脑的CPU、硬盘、内存、显示器和价格进行对比显示出:配置越来越好,但价格越来越低)
4.辩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10分钟)
围绕三个现象或者问题进行讨论、辩论
(1)做作业时,我从网上拷贝别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吗?
(2)上网就是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
(3)在网上,谁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
5.健康合理使用信息技术(5分钟)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甄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
(2)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
设计意图:明确目标,通过生动的图片、故事、游戏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抽象概念、识记学习重点内容。同时,辩论的形式既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掘信息技术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在双方的辩论过程中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6.布置作业以及回答学生提问(5分钟)
作业:利用身边的资源查找: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有哪些?
填空的方式对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进行回顾;
通过案例的形式让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理解掌握;
以列表的形式让学生针对“如何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进行分类概括。
[设计意图]:总结问题,突破难点。通过填空、案例和列表等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有步骤的掌握知识点,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1.教材内容较多,涉及面比较广,需要进行一定的取舍。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的进行讲,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课堂需要精心的设计,有目的的取舍,学生也不会有很大的压力。比如本堂课,我只做了新课的引入、基本概念的讲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讲解等,其余内容由学生进行,比如:自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后向大家讲解,和学生分组辩论讨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等。
2.如何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结合?在讲到“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这个内容,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分别列举信息技术的优点、缺点,学生能将大部分的优点缺点叙述出来,但本节重点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民变是非,真正合理使用信息资源,这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对学生加以引导。
高中说课稿 篇4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排列》,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第一章第二小节第一课时的第一节课。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个计数原理的的基础上进行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体彩,足彩等抽奖活动)。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同时排列数公式又是推导组合数公式的主要依据。这一部分内容是高考必考的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如下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利用“分步计数原理”及“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能够正确理解理解排列的定义,通过“框图”掌握排列数推导方法及排列数公式。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根据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排列的定义。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又一难点。
4、说教法学法:
1、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点拔式指导法和讲练结合教学法交叉进行,通过实例引出定义,再辅助相应的习题训练,在教学中把启发、诱导贯彻于教学的始终。
2、采用多媒体教具,增大教学容量和增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说教学过程
①、复习提问:
1、什么是分类计数原理, 分步计数原理?
提问:(1)、这两个原理有什么异同?
(2)、应用这两个原理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明确什么?
(设计意图:明确问题是分类还是分步)
上节例9的解决方法能否简化?
②、引入新课:
2、实际问题1 :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参加一项活动,其中1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另1名同学参加下午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什么?(设计意图:为理解排列概念奠定基础)
怎么用计数原理解决它?(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应用分步计数原理分析问题)
“甲上午乙下午”与“乙上午甲下午”一样吗?(设计意图:辨析问题,在计数过程中这是两种不同的选法)
列出所有选法(设计意图:验证计数原理所得结果的正确性,进一步说明用计数原理解题的可靠性)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树形图列举结果
舍弃具体背景,如何叙述问题1及其解答?
(设计意图:将具体问题抽象到一般问题,为引出排列概念做准备)
师生活动:教师给出元素的概念,引导学生使用“元素”“排列”等词叙述问题
3、实际问题2:从1,2,3,4这4个数字中,每次取出3个排成一个三位数,共可得到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仿照问题1的解决过程给详细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完整经历问题1的解答过程,建立理解排列概念的经验)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发言,讨论,在利用“树形图”列举时适当引导 思考:问题1、2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你能从中概括出一般情形吗?
排列定义: 一般的说,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只研究被取出的元素各不相同的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例1(辨析概念)
掌握定义关键理解:① “取出不同元素”; ②“按照一定顺序排列”。
归纳一下排列的特征,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排列才相同?
两个排列相同,当且仅当这两个排列中的元素完全相同,而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
给出排列数定义:
辨析排列数与一个排列的区别:(注:排列数是一个数值)
23m观察问题1、2的排列数答案探究排列数An,An,An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答案,对排列数公式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从具体到一般,降低思维的难度)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框图分析比较直观,便于理解
给出排列数公式
排列数公式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明确公式的右边第一个因数是n,后面每个因数都比它前面一个因数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n—m+1,共m个连续的正整数相乘)
给出阶乘,零的阶乘的概念
264例2 (阶乘的计算)A6,A6÷A4
(设计意图:使学生熟悉排列数的计算,用阶乘表示排列数公式)
例3(课本例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做应用题是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而不能只列出算式和答数,从而规范答题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思考的习惯)
③小结:学生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做一回顾,整体把握课堂,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④、作业布置: P20 课后练习1, 2。 4
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要,分两部分来布置作业,1、2要求学生必做;4是思考题,允许学生根据个人情况来完成。
我说课的最后一部分是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能直观生动的反映问题情境,形象的刻画事物的变化过程,但教学内容不易持续保留,而板书恰恰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本节课的板书分两部分设计,一部分为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提供信息支持;另一部分为例题的必要分析,让学生对解题步骤有明确的认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高中说课稿 篇5
【教材分析】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所出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修教材“第三章 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中的第三节内容。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作为信息加工的一种类型,是本章内容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的智能化主要特点是让计算机更加自主地加工、减少人的参与、进一步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和人性化程度。
【学情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热点之一。与一般的信息处理技术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在求解策略和处理手段等方面均具有独到之处。在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也越来越贴进人们的生活。但学生们大多数没有接触过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并且对人工智能技术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印象,这就使得学生对人工智能知识的获取具有强烈的求知*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与基本特点;
2、了解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智能软件的应用,让学生体验智能化信息加工对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和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丰富魅力及其应用价值;
2、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教学重点】
人工智能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教学策略】
在教学设计上,主要选用实际、典型例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概念,通过体验,了解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分析信息的智能化加工特点,呼应前面教学内容。通过典型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含义,课堂上开展实验活动,向小i和学生同时提问,进行简单的图灵测试,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人工智能。并通过、计算机博弈、机器翻译、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等体验,感受人工智能的应用价值。然后,就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展开讨论,初步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观看一段视频,《机器管家》片段
这个是科幻片,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没有这么有个性的智能机器人。
人工智能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今天我们就来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
二、探索新知
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人工智能?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
当计算机出现后,人类开始真正有了一个可以模仿人类思维的工具,经过无数专家的努力,计算机已经可以模仿人的思维和人交流。
我在网上认识一个智能机器人,你们想认识吗?
体验活动一:智能机器人
和机器人小i博学小天才聊天
思考:在对话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为什么说小i有人工智能呢?我们来做个实验。----图灵测试
活动:邀请一位同学,同时向同学和小i提问
1.你叫什么名字?
2.你喜欢什么颜色?
3.你今年几岁?
邀请另外一位同学,同时向同学和小i提问
1.你现在有空吗?
2.方便现在和我聊天吗?
3.现在有时间吗?
看似具有智能,揭开“谈话”的本质:原先设定好的,从数据库获取。他能模仿人脑思维,但是这智能是人赋予它的。
计算机不仅可以和你聊天,还能和你对弈下棋。
体验活动二:计算机博弈
思考:1. 计算机为什么能够和你下棋
2. 计算机是怎么知道下一步怎么走
讨论:同学们玩五子棋也有输有赢,如果程序足够完善的话,就能真正产生智能吗?
计算机选择最佳棋局看似具有智能,但这是计算机专家和众多棋坛高手为其设计和编写程序,这种智能依靠的通过程序设计实现的搜索技术和计算机高速计算的优势。
知识总结:
人工智能概念:人工智能主要是对人脑思维机理的模拟,包括听、说、看、思考、动作等思维机理的模拟。
过渡: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我们一起体验利用人工智能加工信息。
三、合作体验、交流分享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1.模式识别:
就是让机器认识事物,像人一样去听去看
体验活动:扫描课本该章第一段文字(文字内容为机器翻译做铺垫)
总结:这支笔先将课本上的文字扫描成图片,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识别图片中的文字,是它还有局限性,识别后还要人工核对。
解决问题:如何看懂全英文说明书?
2.机器翻译:
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用以完成这一过程的软件叫机器翻译系统。同学知道哪些机器翻译系统?
学生讨论
体验活动:中英文互译
1、把翻译过来的英文再译成中文看看翻译结果与原文有何区别?
2、在机器翻译过程中,译文错误或者不准确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怎样提高翻译质量?
提出问题:机器翻译,为不同的语言的交流学习提供了方便,是不是不再需要人工翻译的编译人员?
学生讨论:机器翻译一句一句处理,上下文缺乏联系,诗人对诗词赋予了感情,而翻译软件只是对字词的直接翻译,缺乏人类的情感。
四、人工智能其他应用
学习资料,
提出问题:你想让人工智能为你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观看视频和一些资料
提出问题:
1.使用专家系统如果出现意外谁承担责任?
学生讨论,总结:人工智能技术带来方便,但是不能完全依赖
2.犯罪份子利用他人指纹或人工合成他人语音进行诈骗。
学生讨论,总结:辩证认识人工智能,负责任、安全、健康地使用。
五、总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体验与学习,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什么体会和心得?
我们对人工智能有一定了解,目前的人工智能还不完善, 未来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这就要看大家的想象力还有能力。
【高中说课稿】相关文章:
2023高中说课稿01-07
高中汉语说课稿《我很重要》说课稿06-29
高中地理说课稿12-27
高中体育说课稿04-08
高中音乐说课稿04-27
高中物理说课稿04-27
高中美术说课稿12-07
高中绘画说课稿07-06
高中体育说课稿07-21
高中美术说课稿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