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物理说课稿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理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分享。
物理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中的二级主题“机械能与能源”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内容的条目是:“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该条目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重力势能,并能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出发,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之间的关系,同时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势能有:重力势能、电势能、分子势能,重力势能的学习对以后相关概念的学习至关重要。
“势能的改变”是下节“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基础,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节进述重力势能及其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以及与重力做功的关系,为下节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好准备。
【学生分析】
1.高一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图片画面来支持。
2.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重力势能的概念,在高中阶段要定量的学习重力势能。
3.学生已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重力做功的计算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通过弹性力做功来判断弹性势能的变化。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能用重力势能的表达式计算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具有绝对性。
2.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并能用这一结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重力做功与运动路径无关。
3.理解重力做功是物体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
4.知道弹性势能的初步概念。
㈡过程与方法
1.经历发散思维和理论探究归纳能力,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2.体会用“实验法”和“理论推导”相互验证研究问题的方法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体验科学不仅仅是认识自然,挑战自然,更在于能动的改造自然。
【重点难点】
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难点: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及WG=Ep1-Ep2 关系的得出及应用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探究法、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
通过的雪崩及水库等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重力势能与高度和重力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来学习体验应用“控制变量法”与“比较法”定性研究;通过设计物理过程体会“理论探究法”定量研究。通过实例计算来认识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以及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根据功和能的关系,推导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加深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学流程】
1、 开始,播放图片,创设物理问题情境。
导出概念:重力势能Ep。时间5分钟。
2、 教师引导,提出问题:Ep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师生交流互动,猜测,建立假设。
实验定性检验,得出结论Ep与mg 及h 有关。时间5分钟。
3、 教师引导创设物理情景,学生思考,并从理论上定量推导Ep与mg 及h的关系。时间5分钟。
4、 教师创设实例,学生思考分析,教师辅导总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及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关系。时间10分钟。
5、 教师创设实例,师生共同分析得出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特点。时间5分钟。
6、 最后让学生自主讨论多米诺骨牌现象及斜抛物体运动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及重力做功及潮汐能三个问题,使学生能结合生活现象深化知识应用,提升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时间10分钟。
7、 布置作业.
总结:“《重力势能的改变》说课稿”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从最基本的地方帮助到大家,也祝愿每位老师工作顺利!
物理说课稿 篇2
一、 教材分析
单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出版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4的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的第四节内容。机械振动这一章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动力学及功和能的知识后编排的,是力学的一个特例。机械振动和后面的机械波是比较复杂的机械运动形式,对它们的研究为以后学习电磁振荡,电磁波和光的本性奠定基础。单摆这一节是在学习了简谐运动的定义,描述及其回复力和能量的基础上安排的。单摆作为一个机械振动的具体的实例,为巩固理解简谐运动的规律及其特点起了重要的作用。单摆作为生活中抽象出的物理模型,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本节的特点一是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单摆物理模型,最后运用单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二是运用近似处理方法,研究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这是在研究复杂问题时通常采用的方法;三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目标
单摆作为机械振动的一个实例,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学习了单摆可以巩固简谐运动的有关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应达到以下目标(知道什么是单摆,单摆的振动图像是怎样的,单摆的回复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及在什么条件下单摆做简谐运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会探究周期与摆长的定量关系,知道单摆的周期公式。);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会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探索性实验,学会探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学会运用软件处理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体会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及交际能力。)。
三、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能找出单摆的回复力与位移的关系,也就可以研究单摆在什么条件下做简谐运动,所以,对单摆回复力的`推导及对其近似处理的方法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另外,研究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通过实验探究周期与摆长的关系也为本节教学的重点。
高中学生在分析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往往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使问题简单化。因此本节对单摆回复力的推导为教学的难点。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定量关系的实验中,学生可以容易地得到实验数据,但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还不够,所以运用数表软件来进行数据处理作为本节教学另一个的难点。
四、 教学方法
高二学生通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已具备了比较强的实验能力和一定的探索能力。所以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好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本节课(1)将突出学生活动,加强实验教学,充分体现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并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注重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3)引入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传递及处理技能,让学生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用信息技术来改变学习的方式。(4)讲授法辅以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创造丰富全面的学习环境。
五、 教学过程设计
1. 课题引入
以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为导入新课的指导思想,通过提问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机械振动的实例,并提出符合单摆基本特征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再介绍伽利略用脉搏测时,发现吊灯的摆动具有等时性的物理学史,了解科学家科学发现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摆球的摆动,认识抽象出的物理模型,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新课教学的轨道。
2. 新课教学
(1) 根据现代教学论,物理教学应有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操的功能。讲授单摆应着力于介绍理想化模型的科学思维方法,并通过与弹簧振子类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理想化方法在物理中的运用。通过多媒体演示各种摆动,让学生判断是否为单摆,深化单摆的概念。
(2) 提出问题:单摆是否做简谐运动?启发学生通过与弹簧振子类比,自我设计实验,得出振动图像,并判断是否满足简谐运动图像的要求。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富有创意的设计给予鼓励,增强学生参与的勇气。
(3) 接着提出要想进一步验证单摆是否在做简谐运动我们应该怎么办。对单摆的摆动进行受力分析,看它的回复力是否满足简谐运动中回复力与位移的条件。引导学生先确定摆球的平衡位置,让学生思考并说明理由。摆球摆到一定角度时,让学生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并引导学生将重力按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得到单摆的回复力,并对其进行近似处理,得出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起桥梁作用,引导和启发学生全面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知识建构的主体。
(4) 介绍傅科摆的相关知识。用实物演示不同摆的摆动,激起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探究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强调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尤其在探究周期是不是与摆球质量有关时,不能用大小不同的摆球来操作。让学生认识到要想利用好控制变量法,首先对概念有一个比较本质的认识。
(5) 接着重点探究周期与摆长的定量关系。提出一些问题如:摆长怎样测量?周期测一次就可以吗?然后学生分组实验,将数据通过网络共享,通过描点得到图像,利用“几何画板”通过描点法得出图象,根据图像对周期和摆长的关系猜想并构造函数,通过改变参数使图像与数据点拟合的最好,得出结论。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相类似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6) 提出单摆周期公式,解释其物理含义。介绍惠更斯对单摆的研究过程,以惠更斯的贡献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进步,使学生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辨证关系。通过公式与实验得出的K值比较,验证公式的正确性,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严谨性。
3 巩固与练习
(1)巩固了单摆物理模型的建立,进一步验证了单摆在偏角很小时,才做简谐运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2)将现实生活情景中实例研究引入物理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课堂总结
主要有学生总结,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整理。(1)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主要是侧重于对知识点的回顾。(2)你学习了哪些方法? 方法侧重于学生总结和归纳。(3)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收获和体会是对过程和方法的领悟。(4)你有什么疑问和想法?疑问和想法侧重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 布置课下研究课题
以上两个题目是为了培养学生自我设计实验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六、 结 语
以上是对单摆一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本节课的设计中,采用了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动手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而且探究,合作,亲身经验更有利于学生概念的发展、转变,有助于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物理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
超重与失重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七节。它是学生在学习了牛顿三定律后引入的巩固应用一节,教材通过运动的升降机中的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讨论了什么样是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及完全失重现象,并指出了他们产生的条件。在现行教学大纲中属1级要求。模型来源于生活经验,要求运用所学物理规律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所以教材还安排了阅读教材——失重和宇宙开发,小实验——观察失生现象。本节内容是对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视重实重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2、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超重与失重;知道超重与失重的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研究,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
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解决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辩清实重与视重的区别
二、说教法
1、多媒体辅助法:通过视频演示实验,让学生形成更直观的印象:展示网络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同时多媒体便于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2、问题情境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思维的火花,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思维。
3、超重于失重现象有多种情况,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总结,在合作中学习
4、推理分析法:物理教学的最大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推理分析能力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都有极大的提高如引导学生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出超重与失重产和的条件,达到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4、实验法: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好办法,因而开始引入实验,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说学法
教学过程中把问题情境法、多媒休辅助法、分级教学法、实验法结合起来,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四、说教学流程
(1)播放视频:播放升降机中用弹簧称测物体的重力随升降机的上升不断变化的视频,
问题:,为什么弹簧称的读数可以表示是重力的大小?弹簧称的读数测量的是什么力的大小
实验:在弹簧称下挂一个重为G的重物,让学生观察弹簧称的读数,再用一个力F的弹簧称,拉力的大小等于G,观察弹簧称的读数也是G
引导学生分析,弹簧称称量物体重量时,要求被测物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弹簧称量物体的重力时实际测量的时悬挂物对物体的拉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对弹簧称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2)为什么升降机中弹簧称测量重物的重力时,会观察到弹簧称示数不断变化呢?
分组讨论
小组甲: 在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测量物体的重力弹簧称的读数还等于物体的重力在大小吗?
小组乙:在减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测量物体的重力弹簧称的读数还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小组丙:在减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测量物体的重力弹簧称的读数还等于物体的重力在大小吗?
小组丁:在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测量物体的重力弹簧称的读数还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学生归纳出:
超重产生在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的物体,与升降机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所以它所受的合力不等于0,弹簧称对物体拉力T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的差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即:
T—G=ma T=G+ma
此时弹簧称的读为拉力T的大小,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此时弹簧称的读为拉力N的大小,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在减速上升的升降机中的物体,升降机的加速度是向上的与升降机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所以它所受的合力不等于0,物体自身的重力G与弹簧称对物体拉力T的差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即:
G—T = ma T=G—ma
在减速下降的升降机中的物体,升降机的加速度是向上的与升降机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所以它所受的合力不等于0,用弹簧称量时,弹簧称对物体拉力T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的差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
即:T—G=ma T=G+ma
此时弹簧称的读为拉力T的大小,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在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的物体,与升降机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所以它所受的合力不等于0,物体自身的重力与弹簧称对物体拉力T的差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即:
G—T =ma T=G—ma
此时弹簧称的读为拉力T的大小,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此时弹簧称的读为拉力N的大小,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超重产生的条件:a 向上,F=m(g +a)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失重产生的条件 : a 向下 F=m(g -a)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2、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加速下降,a=g时,测量读数将为0,这种现象叫做完全失重,
实验:比较观察:装满水的底部带有小孔的瓶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从小孔中流出;装满水的底部带有小孔的瓶子自由下落时,水不会从小孔中流出。让学生想象处于完全失重时奇特物理情境。
播放视频:神舟7号内部宇航员在完全失重时的生活录象,让学生增强对完全失重现象的感受。
思维拓展
1、无论在超重或失重状态下物体自身所受的重力是否发生变化?
不会
2、物体除了在竖直方向上加速上升或下降时有超重或失重现象外,中学物理范围内还有哪些现象是属于超重或失重现象。
物体在圆弧形轨道运动时,也会出现超重或失重现象,宇宙飞船在绕地也飞行时也会出现超重失重现象。
五、巩固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超重现象的有 ( )
A 、用弹簧称称量同一质量的物体在北极比赤道测量的重力大
B 、物体通过圆拱桥的顶端时
C 、物体加速上升 D 、物体加速前进
2、弹簧称的称钩上挂一个4Kg的物体,在下列情况下弹簧称的读数是多少
通过该练习训练,使学生能够区分地球上不同区域由于重力加速度的变化引起的重力的变化与超重和失重的区别,物体在圆拱桥顶端的失重现象的分析和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加速运动不产生失重和超重现象加深对超重与失重的理解,
物理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直线传播》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的内容,光的直线传播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同时又是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必备知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两类。
②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③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在空气、水和玻璃等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②观察演示实验“光在不均匀糖水中的.路径”,启发学生归纳总结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并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②应用“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意识到光的世界既神奇美丽,又有规律可循,而且利用这些规律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3、难点和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
(1)重点:光的直线传播。(2)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二、器材的选择
1、选择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教学器材: 水槽 激光笔 水 牛奶 烟饼 镊子 烧杯 滴管 纸杯 蜡烛 火柴 玻璃砖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本节是学习光现象的一个开始,是以后学习光的反射及折射的基础。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同时要尽可能让学亲自动手实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并由他们自己总结和发现规律。
四、教学流程
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一组与光现象紧密联系的优美图片和视频:影、倒影、水面下(视深变浅)物体,霞光万道、晨曦中穿透树林的道道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彩色的肥皂泡、北极光……最后将画面停在“节日夜空中的多彩的激光”直指本课的主题。让学生欣赏绚丽天象的同时认识到大自然中有许多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由此进入这节课的学习。(体现由“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①引导学生应用桌面上的器材,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光在空气、水、以及果冻这些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要发生偏折。
分组实验,然后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符合教学规律,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在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光在空气、水、果冻、玻璃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
②教师演示光在非均匀糖水中传播的实验。得出光在同种非均匀介质中路径发生弯曲。
2、光线
展示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图片,学生想象光线的形象。
引导:为了直观的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我们用一条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用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样的带箭头的直线称之为光线。
强调:光线是为了方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而引入的一种描述手段,是假想的。
3、应用
(1)影子的形成
投影展示影子的形成原理。
引导:a 光在同种且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不透明物体光不能通过。
原理:光在同种且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无光的黑暗区域。
(2)小孔成像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实验器材完成课本P70“想想做做”,在班级进行展示,观察小孔成像现象,交流小孔成像的特点。(训练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利用利用动画展示小孔成像,画小孔成像原理图。
归纳小孔成像特点:像与物相反;实像。
(3)日食、月食
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日食、月食原理图,引导学生分析。
(4)学生列举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并进行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光速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光的传播速度,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0×108m/s。(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学生回忆声音的传播速度情况,将光的传播速度与声音进行对比。
(三)归纳总结,应用提升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改变以往教师口头总结学生心不在焉的情况,由学生极积主动说、谈、想,为后续的学习作好准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习题,学生作答。(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物理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压强”的知识有了更丰富的了解,本节知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联系密切,能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产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从而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
1.知识与技能: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被发现的过程,学会从简单的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物理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会科学技术的力量,关注科技的两面性,加强安全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从教材的安排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上看,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因该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较广泛的应用,且较为抽象,所以教材中有关它的应用──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
二、说学情
初中生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渡期。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现象比较感兴趣,喜欢动手,但欠缺对问题深入的思考及理性的研究。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从直观现象入手,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这节课综合采用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比较归纳并辅以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创设情境,倡导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
学法:把学生置身于大量的物理情景之中,引导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问题意识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学习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产生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秋天树叶散落在马路边上,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路面时,树叶将( )(从路边飞向路两旁 / 从路旁飞向汽车 )
2、为什么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
3、几十吨甚至上百吨重的飞机为什么能腾空而起,在空中飞行呢?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流体概念的教学
直接引出流体的概念──有流动性的气体、液体统称为流体。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
先由液体和气体静止时内部压强的特点轻松过渡到液体和气体流动时的压强。再利用简单的小实验“吹纸条”为猜想提供事实依据。最后利用三个小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探究1:对着两张自然下垂平行拿着的纸向中间吹气,看见了什么现象?
实验探究2:将一枚轻铝质硬币放在离桌边3cm~5cm处,在硬币前10cm处用直尺或钢笔架高约2cm,使嘴巴靠在桌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吹气(不准吹硬币)。看硬币会如何运动?
实验探究3: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乒乓球,放入脸盆内,然后用矿泉水瓶当水管向球中间的水域冲水,两球如何运动?
先探究气体,再探究液体。探究完“气体流动时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先回头分析“吹纸条看到的现象”,以验证猜想,然后再进行液体流动时压强的探究。实验完成后,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肯定。
此时,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基本解决,而且课前设下的悬疑也已拨云见日,即将被揭开。
然后回到课前提出的几个问题,并引出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现场模拟,自己选择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分析,找到飞机能够在天空飞行的奥秘。
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设计出了很多合理的方法,请看视频(视频展示)。通过这些实验,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抽象问题直观化,利于同学们成功找到产生现象的根本原因,并感叹人类的不遵循自然的规律必遭大自然的惩罚。并知道了不能跨越安全线,不能靠近高速行驶的列车,不能让两船并列行使,由此潜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增强了安全意识。
另外,我把“危害”放前,“应用”置后,有两个用意:一是为课前的悬疑服务,为解决这个悬疑,必须把两个事故放在前面,以迎合学生们急以解决疑问的好奇心理,提高课堂效率。二是符合人类认识大自然,战胜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的科学发展的真实历程。 教学过程中以“提出问题──建立事实──形成假说──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应用”为主线的思维程序让学生自主探究,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第一个设疑已经解决,再创设下一个悬疑。
3.飞机的升力的教学
(1)比一比,谁是大力士?
首先引导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性的竞赛,漏斗口朝上,放入乒乓球,从下方使劲吹气,看谁能把乒乓球吹出去。其结果肯定是吹不起来,然后再口朝下的吹。同学们会发现还是吹不下来,但不吹的时候反而却掉下来了。
这个活动把课堂推入一个小高潮。
选用这个学生活动的目的:一是为了学以致用,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对知识加以巩固深化;二是体会身边的物理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增加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三是为飞机升力的教学埋下伏笔,承上启下。
然后欣赏飞鸟与飞机的视频,再次设疑:向下吹乒乓球时,由于乒乓球受到了向上的压力差克服了自身重力而没有掉下来,“小鸟和飞机为什么也能在空中飞翔而不掉下来呢?”。
(2)飞机的升力
首先让学生回顾视频中飞机起飞的情景,并提问:飞机起飞之前为什么要在长长的跑道上加速?
然后进行现场模拟。先把长方体机翼的飞机放在跑道上,用电扇使空气相对飞机发生相对运动,通过档位的控制以改变空气流动的速度模拟飞机的加速,结果飞不起来。此时可
不失时机地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科学的创新和发展是曲折的、艰辛的、严谨的,是需要失败的。再把流线型机翼的飞机放在跑道上,结果飞起来了。通过两架飞机的对比实验,让学生真实直观的认识到上凸下平的机翼形状是飞机飞起来的关键。这是一次实验的对比,一次科学的跨越,一次思维的碰撞,一次火花的迸发,引发学生产生思维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将课堂带入另一个高潮。
③这种形状机翼的飞机为什么就能飞起来呢?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还得解决机翼上下空气流速大小的问题,怎样让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流动非常形象地展现在同学眼前呢?只有靠课件。
在突破难点知识的过程中,还原了人们认识发现物理规律的历程和科学探究的曲折道路,使教材变得更加立体生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有趣。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亲历探究,在动手动脑中形成知识,在应用知识中享受快乐,切身感受物理学科学习的特点,课堂教学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4.知识的应用
有关这一知识的应用我又选择了三个素材:汽车尾翼板、喷雾器,实际上是利用情景设疑让学生猜想,让学生的思维产生冲突,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汽车尾翼板又都是对飞机机翼倒置的`应用,具有相似性。喷雾器的原理,让学生品尝物理的魅力和神奇,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以满足学生的欲望。
素材是课堂的灵魂,只有好的素材,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在本节课中采用了大量的情景,利用情境引入、情景设疑、情境探究、情境观察、情境分析和情境应用等环节环环相扣,既体现出知识的呈现规律,又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学生创设了可以触摸的学习研究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拓展了思维空间,体现出情景教学的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五)课堂小结
与以往不同的是,采取了一种诱惑式的方式。因为到此为止,这节课的内容已基本完成,但学生的思维已经有所疲乏和倦怠,利用同学们想了解香蕉球产生的欲望激励同学们必须达到老师的要求──回答“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通过对知识进行重现,让学生明确本节所学的主要知识,给新知识的授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六)巩固练习
通过进一步习题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并要求同学们在辨析中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辨析能力。让学生感到物理无处不在,让自然的神奇带给学生无尽的探究欲望!
(七)家庭作业
这些习题的设置有助于把兴趣延伸到课外,并通过课外的拓展实践,促进技能的迁移创新。
(八)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液体压强、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它是第一单元的结束,也是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 通过“想想做做”引入课题,经过探究实验得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再利用手工制作的飞机机翼模型探究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也就是结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进行“想想做做”中的活动,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并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演示,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分析现象,引出探究的问题。
实验探究较简单,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随手而来的器材,完全放手给学生。在学生得到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通过演示,将结论延伸到液体中,从而认识到气体和液体共有的 规律。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和应用,学生可能想不到,可以练习的形式给出,让学生去分 析。飞机升力的获得也是探究实验结论的应用。机翼模型的制作可留作课下作业,制作竹蜻蜓或飞去来器,学生更感兴趣。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在球类运动中应用广泛,如果时间充 足,学生接受能力较高的话可作适当解释。
教学过程力求气氛宽松,师生交互活动融洽,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活动,在“玩”中学到知识。
物理说课稿 篇6
开场白: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八上物理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说,本节课题的设计思路。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课,引言则是启蒙课的开篇。向孩子们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展示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通过引言学习让学生们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家的高尚情操以及物理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重大作用等,以便使孩子们对物理世界有一种新奇感、求知欲,产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引言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从引言可见本教材的主要目的: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而且还将注重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根据的怀疑精神,一定的创新意识等。
2、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力目标(2)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初步体验观察的方法,能根据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
情感目标(3)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们对物理世界有种新奇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难点是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二、说教法
物理课是八年级学生接触的一门新课程。这门课对于部分八年级学生来说简直有点“谈虎色变”,因为听哥哥姐姐或高年级同学说物理最难学,所以对物理课已经产生逆反心理和畏难情绪。要改变同学们对物理课的偏见,必须用“兴趣”心理去战胜他们的“逆反”心理。心理学理论指出对事物的第一次印象是最深刻、最难忘的。而引言课是八上物理的第一节课,所以我精心设计,力求把它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们一接触物理,就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美好的印象。本节课我采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条件,是检验物理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教师边演示、边导控,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如何观看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结果做出猜想,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不失时机的引导同学们讨论研究,启发学生对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因为这是初中物理的第一节课,对于这些物理现象,无需让学生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只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并产生追根究底的欲望,获得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体验,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幅图片(如蔚蓝色的天空、从树上掉下的苹果、浮在水面上的钢铁轮船等)和一段二胡曲。从幼年起我们就对自然界中的现象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一个个现象觉得就是一个个谜,总想把它们打开,为了揭开其中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2、 进行新课
(1)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
本活动包括两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完成这两个实验本身并不难,教师也无需花费力气去讲解实验的原理,但在整个活动中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实验结果做出猜想,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不失时机的引导同学们讨论研究,启发学生对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对于提出有独到见解问题的学生要给于鼓励。例如,放在玻璃罩里的长、短两只蜡烛,谁先熄灭的演示实验,实验前,先让学生猜一猜究竟是那只蜡烛先灭,引导学生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实验时控制条件可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实验完成后,在启发学生思考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提问。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思维很活跃,会提出各种猜想,作为老师,这时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猜想显得很幼稚、很荒诞,也要发掘其合理因素并予以鼓励。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可以问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接着做水煮金鱼的演示实验。实验前让学生猜一猜,实验后,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
(2)动手做一做
这是学生第一次独力观察物理现象,我采用同座位的两个同学为一小组的方式进行。
活动(1)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做个小小科学家,实验前先猜测结果,再做实验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比赛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发现的物理现象最多。实验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观察和思考时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物理现象并说出自己的各种发现。如从杯子侧面观察发现书本上的字是变大了;发现书本离玻璃杯越来越近,书本上的字就越来越大;书本离玻璃杯越来越远,书本上的字就越来越小,其间还有一个字体左右反向的过程;从杯口向下观察的情况等。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再请同学们将自己没有发现的物理现象做实验验证。教师不要刻意追求学生得出完整的观察结果,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最后请同学们参与探究活动。
(2)隔着玻璃板、课本、搪瓷盘、塑料板等物品,磁铁对铁钉的吸引会变化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发现了许多物理现象,也产生了许多疑问,要想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等你们学习了物理以后,就能将这些谜一个个打开。
3、 课外作业
(1)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
(2)做以下的小实验:
[1]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并对这个现象提出问题。
[2]小心地把水、食用油(每种一小杯)沿着杯壁依次缓缓倒入深玻璃杯內,然后再放入一粒葡萄或一小段蜡烛。将你观察到的现象画下来并提出问题。
4、 板书设计
引言—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第一节 奇妙的物理现象
一、 观察有趣的物理实验
二、 动手做一做
物理说课稿 篇7
【教材分析】
《组装电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
本节内容在上一节认识电路组成,通路、断路和短路以及电路图的基础上,学习用开关控制两个串联灯泡、两个并联灯泡的连接。这部分内容提出的具体任务:一是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小灯泡,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同时灭。取下一只灯泡,另一只灯泡也灭了;取下一只灯泡,不影响另一只灯泡发光。二是用两个开关控制两只灯泡,要哪只灯泡亮,哪只灯泡就亮,并且两只灯泡的亮灭互不影响。在连接完实物电路之后,还要组织学生练习画电路图。
【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尝试教学法。 学生以尝试探究的方式学习。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且尝试能成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尝试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发现问题,大胆尝试,并运用课本、实验仪器、工具书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组装电路》一课中,我从准备性练习开始,层层递进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尝试操作、尝试阅读,积极争论思考,尝试练习,独立探索,逐步认识串、并联电路,发现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运用对比的方法初步建立串、并联电路知识框架。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尝试活动中逐步分散了连接并联电路实验的难点,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了动手实验能力和学习能力。并根据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境,随机进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教育。在学生学习的活动中,注意发现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避免教师给出实验步骤按“照方抓药”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要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充分地发挥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教育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判断两个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
(2)会连接两个灯泡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两个灯泡串联、并联的连接顺序和方法,做到快而准确;
(2)尝试用探究的方法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通过按照具体要求练习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小灯泡串联、并联的特点和连接,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乐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兴趣;
(2)通过连接小灯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
【学生状况分析】
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对物理课的教学形式还有某些不适应的地方,如同学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还不够大胆,这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如何进行实验,实验中出现与探究课题不同或与生活常识有矛盾等问题,应如何对待,也需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方法,一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提高;二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恰当指导。
【教具准备】
初中物理电学线路板、多媒体,或小黑板。小灯泡,手电筒,电池,单刀双郑开关,导线若干,配套放在一起。等等。
【教学流程】
一、准备性练习
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一个电路有哪些基本元件组成的?在电路图中,它们的符号怎样画?
生(回答):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组成。
师:(画电路图)
提问:你能把这个电路用实物连接起来吗?
学生动手操作,连接电路。
二、进行新课(学生尝试活动)
1.第一次尝试操作:
师:如果有一个电路,有两盏小灯泡,并且都能发光。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什么样的电路?试一试,你能不能在刚才练习的基础上连接出这样的电路?
生:分组讨论思考,实验连接两盏灯的电路。 教师在学生中巡视,有目的的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连接两种电路,画出电路图。
(在准备性练习的迁移作用下,学生动手动脑,相互协作,可以独立完成这种发展。学生活动能否成功,只需由灯发光来表明,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上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师:这两种连接方式有什么不同?
生:一种是两盏灯一个一个顺着连接起来; 一种是两盏灯并列着连接起来。
师:阅读课本,看课本上把这两种电路分别称作什么电路?
生:阅读后,得出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是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是并联电路,并认识并联电路中的干路和支路。
师:想一想,课本上为什么用“电路元件”,为什么不用“灯泡”或“用电器”?
生:(思考,讨论)电路元件包括电源、开关、用电器等,不单指“用电器”。
师:对。串联和并联不仅是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其它各元件的连接方式,例如在上面并联电路中,电源和开关是串联的。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善于理解和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以后认识较复杂的电路作好铺设。)
2.第二次尝试练习
师:在刚才的两电路中,若增加两个开关,能不能使一盏灯熄灭时,另一盏灯还发光?试试看。
生:讨论、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哪位同学可以到讲台上演示你的接法,并说出你的发现?
学生演示说明在串联电路中,两灯总是同时熄灭,同时发光;在并联电路中可以使一灯熄灭时,另一灯发光。
师:为什么加上两个开关后,串联电路中两灯还是同时亮、灭,两并联电路却可以使其中一盏灯发光,另一盏灯熄灭呢?
生:因为串联电路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而并联电路电流的路径不只是一条。
师:现在并联电路中两灯还可以同时亮、灭吗?
生:可以,断开或闭全干路开关。
(第二次尝试操作练习是在学生第一次成功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景,促使学生进一步发展,获得成功。这种知识的递进过程,是由学生独立尝试、积极思考、通过直观现象获得的,使学生在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两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课后反思】
事实表明,尝试教学法,以尝试探究的方式学习能让大多数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探究,乐于交流,愿意合作,促使同学们在亲身经历和亲自实践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变化,掌握学习的方法、手段、途径,培养了创新意识,张扬了个性,学会了理解。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人的道理,坚定了探究的信念,品尝了成功的快乐,完美地展示了师生富有独特个性的创造过程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这节课教学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有个别学生还存在惰性心理、依懒心理;有个别学生动手操作不认真,毛手毛脚;有个别学生画电路图不够规范、合理。等等。另一方面,由于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才40分钟,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究活动,需要的时空比较大,所以,在这节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感到时间不足。今后,我要不断地改进教学设计,把一些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延伸到社会、家庭中去。丰富广大学生课后探究物理知识活动。
物理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变阻器是电阻知识的实际应用,在电学实验和无线电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学好变阻器,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今后的学习特别是做电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2、教学目的要求: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认识它的符号和结构示意图,会用它改变电流;(2)会读电阻箱的阻值。
B、能力培养。(1)设计能力:师生共同活动,应用电阻知识,设计出滑动变阻器;(2)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学会使用变阻器,并总结出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大小的方法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c、思想方法教育。引导学生在设计变阻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矛盾,激发动机,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实践、修正、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方法。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3、本节说课的重点是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难点是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因为了解构造是学会使用仪器的前提,只有了解仪器的构造,才能从本质上理解它的使用方法,这个前提的掌握与否是本节课的关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而课本一下子就提到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装置,很突然,学生难于接受,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二、教法与学法
变阻器的教学属于实验仪器的教学。本节课拟采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边演示、边导控,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来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学生对实验仪器的认识过程是:先了了解仪器构造,再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因此教学上力求通过对变阻器的原理、构造、这一难点的突破,来顺利开展其使用方法这一重点的教学。
设计滑动变阻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材又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所以,本人力图通过实验与电脑相结合的手段,引导学生完成这个设计,让他们初步体会到“创新”的喜悦,加深他们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感情。
三、课堂设计
1、采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约3分钟)。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具体做法是:教师演示灯光由暗变亮,再由亮变暗。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推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灯泡亮暗的变化是由于电路中的'电阻发生改变。这时,便将学生的带入问题所设计的物理情景中。
2、循序渐进,突破难点(约12分钟)。充分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提出问题:如何改变导体的电阻?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踊跃发言,各抒已见,通过分析,指出利用改变温度来改变电阻不实用,而对比其余三方面得出改变导体电阻最方便、实用的方法是:改变导体的长度,教师运用以不演示实验对学生的想法加以肯定,并指出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就是采用改变导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逐渐改变电阻,并把这一原理制成的装置叫做滑动变变阻器(板书:<滑动变阻器,1、原理)。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应如何增大它的阻值变化范围?引导学生想出:需要增大电阻线的长度。顺着这一思路,教师加以演示,结果出现电阻线太长,操作将很不方便的矛盾。从而,再次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要把电阻线绕在瓷筒或胶木筒上来解决这一矛盾。对照图一,并指出,为了接线方便,在左端装上一个接线柱A。
接着,又提出该如何放置“夹子”?引导学生想出:可在筒的上方架一根金属棒,把“夹子”改装成滑片,让“滑片”穿在其中滑动。同样为了接线方便,必须在金属棒一端加上另一接线柱D(上述设计过程,教师通过自制具加以演示)。
紧接着,再指出:如果不小心让瓷筒上的线圈相碰或线圈太密造成它们互相接触,发生短路,应如何解决?引导学生想出,线圈必须涂上绝缘漆。但随之又出现滑片不能与线圈接通的新矛盾。再次引导学生想出,必须把线圈与滑片接触处的绝缘漆刮掉(以上设计过程,利用电脑完成)。这样就成功设计出滑动变阻器。(出示实物,板书:2、构造)并指出调舞台灯光的亮暗就应用到滑动变阻器(前后呼应)。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分层次地提出问题,步步逼近问题的本质,主动掌握思维的技巧,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承上启下,突出重点(约18分钟)。(板书:3、使用方法)首先,通过学生实验来完成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桌上下滑支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以及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第二,请学生根据课本P.87图7-8,将实验桌上的仪器连成电路,把滑片P滑到阻值最大的地方,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按照下表所列的项目完成实验。
实验次数
滑片P移动方向
连入电路电阻线的长度变化
连入电路电阻的大小变化
电路中电流强度的变化
1
向A(左)端
2
向D(右)端
第三,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总结出变阻器的变阻规律:滑片越靠近固定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其次,教师表演如下实验:①使用前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接通电路,灯泡发光;②使用前将滑阻器的滑片调在阻值较小处,接通电路,烧断灯丝。引导学生总结出注意事项二:不能使通过变阻器的电流超过最大值。(板书:4、注意事项)
通过实验使学生印象深刻,进而总结出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注意事项,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的教育。
4、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及时巩固所知识(约2分钟)。介绍变阻器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如调节电视机音量、亮度及对比度的电位器、调节台灯亮度的调光电位器等都是变阻器的具体应用。
5、提出问题,引入另一新知识(约5分钟)。滑动变阻器能够连续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出连入的电阻值,为了能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又可直接读出其电阻值,人们便设计出另一种变阻器电阻箱(培养学生辩证地看事物)(出示实物,并板书:〈二〉电阻箱)。在电阻箱的教学上,借助投影仪,结合多媒体教会学生读电阻箱的阻值和根据值旋定旋钮。
6、要求学生总结滑动变阻器与变阻箱的区别。
7、分层次练习,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8、布置课后实验:要求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利用纸筒,漆包线等材料制作有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模型,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物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物理说课稿12-17
物理说课稿03-11
初中物理说课稿09-21
物理重力说课稿12-18
物理《质量》说课稿12-01
物理单摆说课稿12-01
初中物理说课稿02-16
精选物理说课稿九篇01-19
高二物理说课稿02-17
人教版初中物理说课稿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