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时间:2022-01-10 21:07:1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范文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大班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范文八篇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1

  说活动来源:

  “停水的日子真的很难过!”这是在一次城市停水后我和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叹。近日,又和孩子们聊起那日的停水事件,一个孩子说:“老师,爸爸说我们人类要保护水资源,地球上的水用光了就没有了”。这句话引起了其他孩子的讨论:“不是的,水是从大海里来的,大海很大,不会没有水的。”“不是,大海的水是苦的,不能吃的,我们用的水是从地下挖出来的!”水哪里来的?用过的水到哪里去了?谁会用完吗?怎样让水用不完?一连串的问题从孩子们的嘴里问出来,也预示着孩子对生活中的水资源有了一定的兴趣。抓住这个孩子感兴趣而又有价值的教育点,故预设了本次活动。

  说活动价值:

  我们常常在有水的日子里一点都不觉得用水的方便,没水的日子里才发现一点一滴水的珍贵。环境在我们身边一点点恶化,但我们每个人却常常视而不见。本次活动的价值点就是想通过现场的实验活动使孩子们亲身感受到水对我们生活的重要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

  因此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1、通过实验感知水变脏容易和脏水变干净困难的道理。

  2、感知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3、有良好的坚持参与探究的科学品质和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目标定位:

  目标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明确细致的目标将帮助教师精确地描绘出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本次活动中,我把目标定位在三个方面:

  第三组观看视频——“处理脏水要到专门的水处理厂,运用一些大型的工具,经过一次次的过滤最终才变成生活中能用的水”。在交流的过程中同时关注各小组的记录方式,帮助幼儿知道记录也是很好的交流表达方法,同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归纳总结。

  教师对各小组的探究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价,让幼儿清楚地知道寻求答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通过活动总结出:水变脏的容易和脏水变干净的困难,知道珍惜水资源,知道少使用化学物品,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延伸活动。

  护水小卫士:还有很多人们不知道或者做不到保护水资源,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护水小卫士,提醒大家:你认为可以告诉他们什么话呢?如:水龙头,拧小些,节约水,好处大。洗碗少用洗洁精,身体健康好处多等等,与幼儿一起制作成护水标语,贴在班级、校园里。

  说活动亮点:

  水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有了水才有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当人们人人都树立了这样的理念后,我们的环境恶化的脚步才可能越走越慢,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灿烂。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在孩子小小的心中种下一棵保护环境的种子,使“保护环境”的愿望能最终实现,使地球母亲越来越健康美丽。

  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感知水变脏容易和脏水变干净困难的道理。是本次活动力争阐述清楚的主要问题。这个目标是整个活动展开和幼儿能力提升的载体平台,在教学活动的两个对比实验环节中能够非常显性地达到,也是具体的基础知识目标。

  目标2——价值目标:感知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更是本次活动的价值点,在两大环节中,不论是第一环节“水变脏了”能帮助孩子感受到水无处不在,人们生活离不开水,懂得珍惜水;还是第二环节“把水变干净”使孩子们懂得水处理的困难和复杂,知道要爱惜水资源,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的,这是贯穿整个活动的主线,更是本次教育活动最具价值的教育点。

  目标3——情感能力目标:有良好的坚持参与探究的科学品质和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因为的幼儿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一次教学活动能够完成的。在本次活动的特定情景中,我预想我的孩子们在获得知识意识的同时,能获得更多的情绪体验和能力培养,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此目标的设定是为了放大并着力进行养成教育,以期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大的收益。

  说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生活中哪里需要水及水的用途。前期的经验就是孩子的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只需要通过教师的提问帮助其会忆和再现。

  材料准备:生活中用水的图片,生活废水若干盆(肥皂水、洗手水、洗菜水),过滤物若干(纱布、滤纸、活性炭、网兜等)选用的材料不脱离孩子的生活而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肥皂水是化学物废水,洗手水是泥水,洗菜水是附有垃圾的废水。这些不同的废水为孩子进入下一环节“把水变干净”提供了不同的实验平台和实验结果。也预示了我的预设价值。二过滤物的选择也是基于不同的过滤要求挑选的,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在本次的活动中,根据科学活动的特点我首先采用了问题教学法来对幼儿常见的“水”的情况进行设疑。围绕从幼儿最有生活经验的“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到水”——具有一定困难情境的“怎样把用脏的水变干净”——运用已建构经验的“如何保护地球上的水”等主要问题的展开,使活动环环紧扣、步步深入地展开,而幼儿因此产生的疑问与惊奇正体现了其主动思维的开始。

  其次在活动中运用比较教学法来强化了幼儿对水的变化的认知。因为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可逆性,但是正是因为干净水变脏和脏水变干净的互逆过程有着很大的差别:干净水变脏是极其方便快速的过程,而脏水变干净则是非常复杂和繁琐的过程。因此在这鲜明的对比过程中,幼儿能实实在在地感知到爱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等有价值的知识。

  探究实验法是本次活动中最主要的学法:当幼儿针对问题情境“如何把水变干净”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后,提供多种探究实验的机会就成了帮助幼儿解决实际困难的良好平台。在多途径(实验、看视频、现场采访等)的探究活动中,幼儿不仅了解的是知识,更收获了学习知识的多种方法,这比单纯习得知识要有意义得多。

  说说活动过程:

  1 、提出问题,刺激幼儿思考。

  活动开始,开门见山,提出第一个疑问:哪里有水?(海、河、水管、身体、植物、地下、瓶子里)帮助幼儿建立水资源存在于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的概念,为目标“树立环保意识”埋下伏笔。紧接着出示一盆清水后提出第二个疑问: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有关水循环的知识经验,了解水是循环利用的。提出第三个疑问“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到水?”后及时通过洗毛巾、洗蔬菜的生活情境再现,让幼儿感知水是人们生活离不开的东西,同时,亲自体验清水很快变脏的过程。最后提出本次活动的重要设疑点:我们都知道地球上的水是循环利用的,那么我们用下来的脏水怎样才能再用呢?

  2 、自主探究,教师适时点拨。

  本环节提供三个可选情境开展分组活动:

  1是电脑观看水处理视屏,了解脏水变干净的过程;

  2是询问现场教师了解脏水变干净的大概过程;

  3是现场实验水过滤的过程。

  要求三个小组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将方法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提供交流材料。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脏水变干净的方法,其主要目的

  1是帮助幼儿知道寻找问题的答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感知脏水变干净的过程是复杂而又漫长的;

  3、学会用自己的符号记录脏水变干净的方法。在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幼儿的需求,及时进行点拨,如:幼儿遇到记录困难时的点拨,幼儿遇到操作困难时的点拨等等,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探究活动。

  3、交流互动,呈现探究结果

  本环节让各个研究小组展示自己的记录单,交流自己的答案,进行经验分享和迁移。顺序依次是:第一组现场采访——达到“知道处理脏水是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很复杂,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步骤,而且有的含有化学物质的脏水很难再利用,会污染环境。”第二组过滤实验——通过一些简单的过滤能吸掉脏水里的脏东西,要让水变得更干净需要许多次的过滤,而肥皂水需要特殊的过滤材料过滤,代价很高。”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2

  一、说教材:

  《神秘的大衣》选自东方娃娃绘本版。瞧,封面上的胡默尔先生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他的大衣胖的无边无际,领子里居然露出火烈鸟的脖子、长颈鹿的脑袋、兔子的耳朵。胡默尔先生到底在搞什么鬼呢?孩子们在阅读这个故事的同时,就像是神探福尔摩斯在破案。生动、富有悬念的故事情节,会使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要知道真相的迫切心情,从而促使孩子们仔细观察画面,寻找大衣的秘密。

  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他们富有观察力、好奇心,探究欲望强,有丰富的想象力。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语言领域的一项内容和要求。基于以上两点分析,我选择了画面夸张、有趣;情节生动、富有悬念的大班绘本《神秘的大衣》。

  二、说目标: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制定以下三个目标:

  1、阅读绘本,在教师的引导下细致的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以探寻“大衣的秘密”为线索进行阅读,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猜想。

  3、感受“得知真相大白”的快乐和对动物的关爱之情。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感受,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细致观察画面,大胆猜想。

  三、说准备:

  为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

  1、“神秘的大衣”一件,内侧挂满动物玩具。

  2、东方娃娃绘本《神秘的大衣》人手一册,PPT课件。

  四、说教法:

  为让幼儿不再被动的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观察是幼儿获得新知的最有效途径。PPT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表达,为完成教学重难点奠定基础。

  2、提问法: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这也是解决重难点的有效方法。我将单一性、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获得成功的喜悦。

  3、猜测讨论法: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儿在讨论、猜测中无拘无束地表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更好的服务于重难点的突破。

  五、说学法:

  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我将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运用观察、讨论、游戏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获得新知、发展能力、感受快乐!

  六、说教学流程:

  新教育理念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构建有效的师幼互动。为此,我设计了六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并与教师神秘、诙谐的口吻相结合,使整个活动轻松、幽默、有趣。

  (一)情境导入,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1、教师身穿神秘大衣出场:“看,我穿的这件大衣和一般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丰富词汇:鼓鼓囊囊、又宽又大)2、大衣里面会是什么?猜猜看!想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吗?(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出示“胡先生”画面,介绍其名字,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用神秘的口吻说:胡默尔先生也有一件这样的大衣,这可是件“神秘的大衣”哦!

  2、为什么说它是件神秘的大衣呢?(幼儿自由表达)(了解故事的主人公,引发神秘大衣的猜想,再次激发阅读绘本的兴趣。)

  (三)师生共读绘本,猜想表达,理解绘本内容。

  通过集体阅读和启发式提问,引导幼儿猜想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猜想、表达的能力。这是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重要环节。

  1、阅读PPT2——PPT4: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猜想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个孩子看着胡默尔先生,心里在想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躲在柱子后面?(带领幼儿做一做三个孩子的动作,突出“悄悄地”。感受三个孩子的好奇。)

  2、讲述前三页故事后提问:三个孩子在听什么?想什么?

  3、阅读PPT5:胡默尔先生有什么变化?他怎么会长高的?(幼儿自由表达)

  4、阅读PPT6——PPT7:引导幼儿发现画面细节(如:露出的水、房子里的'影子),从而进一步猜想。

  5、讲述6、7两页故事后提问:后面还有什么奇怪的事发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过渡到下一环节。

  (四)幼儿自主阅读绘本,探寻大衣的秘密。通过自主阅读绘本,培养幼儿理解图意的能力,也潜移默化的告诉幼儿:书中有我们想知道的答案、知识,让幼儿爱上读书,这也是我们进行绘本阅读的一个重要目的。

  (五)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感受胡默尔先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1、大衣里的秘密究竟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带动物回家?你晚上一个人呆着是什么感觉?(迁移经验,感受胡默尔先生对动物的关爱。)

  2、出示PPT8,请幼儿用动作表示动物们挤在大衣中的夸张场景,感受胡默尔先生关爱动物之多。

  3、出示PPT9,找找动物在胡默尔先生家的中的位置。引发提问:这些动物跟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胡默尔先生竟然会这么关心他们?(这是此绘本延伸的内容,让幼儿简单了解动物对人类的作用,

  以便充分感受胡默尔先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从而理解故事的主题。

  4、现在你知道大衣里的秘密了吗?真相终于大白了?心情怎么样?用个动作表示一下吧。(充分体验“得知真相大白”的快乐)

  (六)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保持兴趣,激发表演绘本的愿望。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绘本,进一步理解绘本内容。

  2、出示PPT10,那三个孩子为什么会变得很胖?你愿意帮助胡默尔先生吗?你会带上什么动物?(教师拿出自己的大衣,请幼儿选一喜欢的动物学三个孩子的样子。)

  3、下次我们一起来演一演这个有趣的故事吧。(通过帮助胡默尔先生激发表演绘本的欲望,保持阅读的兴趣)(表演绘本可作为延伸活动,进一步探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也可作为延伸活动。)

  七、说效果分析: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能使一个教学活动获得成功,需要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我会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教学。让我们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一起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望各位评委给予指正,谢谢!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3

  尊敬的专家评委、敬爱的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手工活动《美丽的窗花》,该活动选自江西省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学情、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来介绍我对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窗花是民间剪纸的一个类别,它主要用于过年过节婚庆等喜庆环境中,张贴在门窗等地方,体现喜庆的气氛。窗花的图案细致、精美、寓意美好,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适逢元旦,为迎接新年,我特设计了剪窗花这一手工活动,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新年的环境创设中来,真正实现孩子与环境的互动。

  二、说教学目标

  《纲要》指出: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与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我班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实际操作能力,我将目标定位:

  1 通过欣赏各种精美的窗花,引导孩子了解窗花的作用,感受窗花对称的特点,发现窗花的简单规律。

  2 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剪纸经验,尝试用对角折的方法剪出各种各样的窗花。

  3 体验剪纸活动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在活动中我将目标1定为活动的难点,目标2定为活动的重点。

  三、说学情

  大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剪纸经验,很乐于参与剪纸活动。他们喜欢自己探究事物,发现事物的规律,喜欢自己动手尝试创作。所以本次活动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四、说教学准备

  环境创设(活动室内贴好各种各样的窗花)、多媒体课件、儿童剪刀、大小不同的各色蜡光纸、双面胶、透明胶带等

  五、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教师除了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还以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孩子。

  兴趣激发法

  通过环境的预设引发孩子观察、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自觉、自愿、自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直观法

  利用ppt课件,形象的展示各种各样的窗花,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

  示范讲解法

  这是美工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能较好地帮助幼儿学会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说学法

  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操作法、游戏法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导入窗花——欣赏窗花——剪窗花——贴窗花——活动延伸

  具体活动程序如下:

  (一)导入窗花。

  1 教师身穿贴有窗花的衣服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想了解窗花的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的衣服好看吗?为什么好看?

  2 启发提问帮助幼儿了解窗花的相关知识。

  教师:这朵好看的花,叫什么名字?是怎么做的?人们在什么时间会贴窗花?都贴在哪些地方?它有什么作用?

  (二 )欣赏窗花。

  1 教师运用ppt课件,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窗花,初步培养他们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兴趣,了解相关知识。

  幼儿发现:剪纸内容丰富(有动物,植物、人物、风景、字等);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以红色为主;形状多样(有圆形、方的等);图案讲究对称。

  2 教师运用预先创设好的窗花环境,引导幼儿亲近窗花,进一步观察感受窗花的特点与规律。

  幼儿通过探索发现:窗花颜色丰富;多种多样,有圆有方,有大还有小;花边有的是波浪线,有的是折线,还有的又有波浪线又有折线;花上的图案是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

  (三 )剪窗花。

  1 教师鼓励幼儿当小老师,运用已有的剪纸经验和探索出的规律,大胆的说出自己会怎样剪窗花,并给与积极地评价。

  2 教师再次讲解示范剪窗花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规范幼儿的操作方法。先折再画最后剪。

  3 最后,教师提出操作要求,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创作剪窗花。

  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2、将剪出的碎纸丢在纸篓中。

  3、注意剪纸时连接处不能剪断。

  (四) 贴窗花。

  1 播放欢快的新年音乐,幼儿将剪好的窗花贴在自己的衣服上,随着音乐自由的舞蹈,展示美丽的窗花作品。

  2 用窗花装饰活动室的走廊,迎接新年。

  (五) 活动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剪窗花,打扮自己的家。

  七、说教学反思

  1整节课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教师为导的教育理念。幼儿说得多看得多,想得多动得多。教师说得少示范得少。

  2在活动设计上,教师注意了幼儿的实际操作水平。

  教师运用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民间的各种窗花,在这一环节,幼儿欣赏的窗花虽然美丽,但不适合幼儿模仿学习。因此在活动的第三环节,教师运用预先创设好的窗花环境(这些窗花比较简单,有规律,便于幼儿学习),引导幼儿近距离的欣赏、触摸、观察、感受窗花的细节特点。通过主动观察探索,发现窗花的图案是有规律的,窗花的花边是由各种线条,而窗花上的图案则是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适合幼儿模仿练习,又为孩子创作剪花形的窗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 为幼儿创设了展示自己作品交流学习的平台。

  一个成功的幼儿教育活动,是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享受到美感和愉悦。因此,我认为这次活动达到教育大纲所规定的要求。不足的是整个活动时间较长。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4

  一、说教材

  1、课题来源: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 家长们忙于加班、应酬,孩子一个人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多。假如在家中幼儿不会保护自己,后果将不堪设想。如何让孩子能安全、健康、快乐地在家独处,已经成为家长和教师关注的焦点。《纲要》中明确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由此,我设计了《一个人在家》大班安全教育活动。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依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把目标定为:(1)知道一人在家时要注意安全,不给陌生人开门。这是这一次活动的重点。(2)能够辨别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和危险行为。这是这一次活动的难点。(3)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说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我提供了丰富可操作的材料,做了如下准备:(1)视频《小兔乖乖》。(2)多媒体课件《一个人在家》。(3)操作材料图片每组一份。(4)各种玩具(剪子、刀子、火柴、打火机、塑料袋、书、积木、电池、电源、布娃娃、小汽车、药品、球、布子、积塑等)。(5)安全盒子与危险盒子各一个。

  三、说教法

  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这一次教学活动,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直观教学法:以多媒体课件直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获得形象具体印象的同时,使活动更加生动活泼。

  2、讨论法:让幼儿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它是儿童自己教育自己、主动接受教育的方法,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因此在操作游戏“谁对谁错”中,让幼儿分组自由讨论,给幼儿自由讨论空间和机会。幼儿在讨论中进一步明确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与危险行为。

  3、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形式,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材料充分表现出来,既可以活动,又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在此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分组进行“谁对谁错”的操作活动,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游戏法:游戏活动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形式,《纲要》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激发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的重要手段,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游戏能激发幼儿以积极、轻松、愉快、自觉的心情参与活动。因此,在活动中我设置了操作游戏“谁对谁错”和游戏“玩具总动员”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习了一个人在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四、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这一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交流讨论法:

  在这个活动中,讨论贯穿了整个过程,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说一说,看一看,比一比,在多通道,多感官的参与下,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不仅让幼儿分享快乐,达到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享,而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2、视听讲结合法

  《纲要》中指出:“活动中要调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每一个环节都引导幼儿是带着问题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多种感官参与,幼儿在看、说、听、做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3、游戏练习法

  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通过游戏“谁对谁错”幼儿能够辨别一个人在家的安全行为与危险行为,通过游戏“玩具总动员”使幼儿能够知道哪些物品可以玩,哪些不可以玩,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依据大班幼儿仍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的特点,我将活动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观看动画,激发兴趣,知道一个人在家,不给陌生人开门。

  播放动画《小兔子乖乖》,创设一个与幼儿生活联系密切、熟悉的情境,通过观看动画、讲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提出你们有过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吗?这一问题引出下一环节。

  (二)观看课件,大胆表达,初步辨别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和危险行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课件的出示,能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观看课件内容的过程中,激起讨论交流的欲望,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来。

  幼儿观看课件后,在这环节中,我作为幼儿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引导幼儿运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一个人在家时哪些事情能够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使幼儿初步辨别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和危险行为。

  (三)游戏体验,学习提高,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收获快乐、提高能力,因此我设计了游戏“谁对谁错”和“玩具总动员”,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进一步明确一个人在家中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四)活动延伸,家园同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结束后,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交流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一个人在家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幼儿亲身体验一个人在家的感觉,并将幼儿的表现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进行展出。

  在层层递进的整个活动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生活即教育,教育为生活:把活动与日常生活方式融为一体,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教育凸显实用价值。

  2、情境激趣、兴趣教学:让整个活动在幼儿快乐的观察、讨论、游戏中进行。

  3、家园同步、良性互动:时刻不忘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良好伙伴,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合作。努力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让教育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对这节教学活动的一些认识,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5

  一、说教材

  (一)材料分析:

  音乐《小树叶》选自南京教材大班部分,音乐简短,结构工整,对比性强,两段音乐运用了连音和断音,进行了不同处理。为了让孩子能够理解连音和断音。在活动中我设计了音乐活动“有趣的连音和断音”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初步对音乐中的连音和断音进行审美感知,并积极引导幼儿进行审美相似联想和审美表现激发幼儿对连音和断音的审美兴趣。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多能道参与感知连音、断音的美感特征。

  2、有对连音和断音进行审美相似布设主审美表现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连音和断音的美感特征。

  重点:感知连音、断音的美感特征。

  难点:能听辨出连音和断音并进行相似联想。

  二、说教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用电化教学的手段对孩子进行诱导。生动形象的音响效果,积极调动了幼儿对连音、断音的审美情趣,还充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知理解连音和断音。

  三、说学法

  本次活动幼儿的学习是在听听、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玩玩中轻松愉快地进行的。

  四、教学过程

  我将本次活动过程分成了五个环节来进行:

  第一环节,导入部分。

  我导入的方法是谈话法,我的导语是这样的:“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幼儿说出秋天),接着我提问秋天的特征当幼儿说到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时,我及时告诉幼儿“小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飘到我们班来了,还带来了一首好听音乐呢!”幼儿欣赏音乐后问幼儿听后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受第一段是连贯的,第二段是断开的。

  第二环节,看录相从视觉上感知连音和断音。

  请幼儿观看录相,欣赏电视中的连音和断音,并学一学它们发出的声音,初步感知连和断音。

  第三环节,听模拟音从听觉上辨别连音和断音。

  为了让孩子对连音和断音更有兴趣,我出示了音乐娃娃,我采用了这样的导语:“小朋友,小树叶来我们班作客时,还带来了位好朋友呢!”请你们闭上眼睛,我数到三再睁开一、二、三,孩子们充满了好奇,我出示音乐娃娃,利用电子琴模拟出各种声音让孩子进一步从听觉上了解连音和断音。

  第四环节,运用图片感受连音和断音,并进行审美、相似联想。

  为了让孩子从视觉上再次感受连音和断音,我出示了画面,我的`过度语是这样的:“小朋友不仅的好,说的更好,音乐娃娃决定送给你们一样礼物,是什么呢?”(出示图片),问幼儿图片上哪一处可以表示连音,那一处可以表示断音,接着我引导幼儿总结连音和断音。

  第五环节,运用动作进一步感受连音和断音。

  “小朋友已经知道什么是连音什么是断音了。”那么,谁能用一个动作表示连音呢?(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做出不同的动作)“谁能用一个动作表示断音呢?”为了让幼儿更充分的理解连音和断音,我请幼儿玩游戏《定定定》我弹奏各种连和断音的曲子,让幼儿泊后用动作表现出来,幼儿在听听、看看、说说、做做、玩玩中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6

  分析与思考:

  所谓工具,指的是人类在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它具有针对性使用对象或范围的特点,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工具广泛存在于生活及各行各业中。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工具的使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的生活周围也充满各种各样的工具。他见过也已经使用过不同的工具并成功地完成各种任务。但是,所有这一切经验都含糊地存在他的头脑中。正因为工具太常见,反而容易让人熟视无睹了。如何把这些经验从他的脑海中唤醒,进行概念上的明晰并激起他再一次的兴趣和好奇就是成功开展学习活动的关键。

  再者,《劳动者的工具》这个内容非常广泛,大到人类发明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小到一根秀花针。工具不仅代表着一件具体的器具物品,更凸显住深层的精神内涵。如何从这个浩瀚的工具海洋里汲取适合大班幼儿认知和探索的学习内容并产生情感上的触动和共鸣是本次活动的根本。

  大班幼儿所拥有的经验和技能使他乐于自我发现和探索,他们不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同时,他也能够通过同伴间的合作完成更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享受成功的满足。《劳动者的工具》所显现的内容是完全静态的成品。大班幼儿会满足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吗?怎样让静态的东西动起来,成为孩子乐于探索,能够发现的新材料呢?正确选择跟学习材料适合和匹配的教学方法,让枯燥的认知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是成功开展本次活动的精髓。

  思路定位:

  1.选择幼儿熟知的、同时具有安全操作性日常生活工具作为本次科学活动的探索和认知对象。引导幼儿用“陌生”的眼光去重新审视熟悉的材料,激发好奇心和活动的兴趣,

  2.让静态的材料“动”起来。将认知的重点从被动接受转移到主动发现探索上。通过幼儿的亲历亲为去发现工具的特点,并通过与同伴的交流探讨建构成新的内需的知识。

  3.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常识使用工具并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操作和实践来验证自身的发现,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工具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具体教案与环节分析: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秘密,积极探讨交流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2.尝试和同伴合作使用某一工具完成任务,体验合作的快乐和尝试的成功。

  3.初步了解工具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安全工具:小刀、小铲、螺丝刀、剪刀、夹子、小推车等若干。

  2.辅助材料:水果、大积木块、黄豆、布袋、布、玩具点心、大嘴娃娃

  活动流程:

  引题激发兴趣→自由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秘密→拓展经验→小组合作尝试使用工具

  活动环节:

  (一)引题,激发兴趣

  1.教师讲述故事《小熊造房子》,引发幼儿思考。

  辅助问题:“有了木头、钉子,小熊就能造房子了吗?”

  “它还需要什么可以帮它又快又方便地造房子?”

  2.谈话理解工具的概念

  讲解:工具就是一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更顺利地做好一件事情的物品。

  (简单的提问,有悬念的小故事,将枯燥的内容巧妙地隐身其中。通过小朋友自己的思考和探讨,将日常的常见工具呼唤出来,在唤起生活经验的同时,言简意赅的讲解帮助幼儿迅速明晰和梳理已有的模糊概念。全新的审视目光激发了内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自由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秘密

  1.明确探索目的

  辅助语:“工具为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事情呢?”

  “它的秘密在哪里?”

  2.自由挑选工具,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用途及秘密

  3.集体交流探讨

  围绕中心话题:“我发现XX是用来干XX的。”

  “它的秘密是XXX。”

  “使用它的好处是XXXXX。”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发现工具的秘密”这一充满挑战性的任务强烈地激发了幼儿无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简直迫不及待要大展身手。原来已熟悉的操作材料重新变得陌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正好为他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他们会想尽办法运用各种可以运用调动的器官,去探索、去发现,并乐此不疲。每一个细小的成功和发现可以激励他更深入再一次的探索。认知在过程中慢慢得以积累和形成。充分的尝试达到经验的概括。

  因地制宜的工具材料,让孩子真切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工具就是人自己发明创造的。通过幼儿的操作,材料揭示出的有关特性和事物间的关系,正是我们所期望幼儿获得的,也为下一个环节做了很好的知识积累。

  让孩子自由选择工具是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决定的。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选择探索的材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不仅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澄清自己想法,按自己的方式方法获得有益的经验,还有利于他们产生一种想法进行发现的要求,一种前进的动力,这种热情会让他们专心致志地投入研究和探索。

  集体的探讨交流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幼儿在与同伴的观点交融、碰撞中丰富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完善自己的想法,获得成功体验。)

  (三)拓展经验

  1.引导思考:工具从哪里来?

  了解工具是人类的智慧结晶。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还见过或用过什么工具?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具,他的知识主要是经验性的知识。通过自身的探索,幼儿获得了大量的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在这里,通过老师巧妙的铺路搭桥,用几个小小的问题就帮他们归纳、概括最终理解、内化对工具的认知。引导幼儿从眼前的几件具体工具拓展到整个工具海洋,逐步将经验迁移和拓展,通过回忆、思考在脱离实物的状况下验证自己的知识使经验真正得以内化。)

  (四)小组合作尝试使用工具。

  1.提供材料,明确任务目标

  工具任务:

  小刀水果拼盘

  小推车运送大积木块(上下坡)

  小铲将黄豆装袋

  螺丝刀组装小木盒

  剪刀剪布片

  夹子喂娃娃吃点心

  2.小组成员商量分工共同完成任务

  3.集体探讨,说说自己是怎样完成任务的,工具帮了什么忙?

  总结:工具的用处真大呀!工具是在劳动时发明的,我们只要会动脑筋,也可以发明有用的工具!

  (通过刚才的探索、讨论,幼儿发现了许多工具的优点。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发现,要验证工具的真正本领,让孩子心服口服,真正认识工具为劳动带来的便利,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亲身的体验才能使经验真正的内化。

  孩子是主动学习者。他们要主动读探索、研究和发现才能主动建构知识经验。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实际参加探究活动,引导幼儿在多的过程中真实感受,才能真正体验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活动内容的生活化,让孩子体验和感受到这就是我想要知道、想要解决的问题,更能激发起自豪感和成功感。

  小组合作探究共同的主题和内容,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合作能力发展,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相互交流和协作机会。在这过程中,他们会在过程中不断思考,会控制自身,会主动协商,会发现和认识别人的长处和价值,获得更多的新信息、新经验。每一个孩子都会通过集体的、成功的探索获得新的经验,都在自身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教材分析:

  劳动者的工具在小朋友的周围无处不在,有食堂工作人员的饭勺,保育员阿姨的拖把,花园里花匠的修花剪刀,有农民的锄头,还有工人的榔头等等,多得不能再多,而大班孩子已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此内容完全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通过此课时的学习,定会让孩子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

  说目标:

  根据纲要的目标、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及大班孩子的特点,我将目标设置如下:

  1.知识目标:初步感知不同的劳动者都有一套自己特有的工具,认识一些常用的工具。

  2.技能目标:学习常用工具的一些简单使用方法。

  3.情感目标:引导幼儿珍惜劳动成果,初步培养对劳动者的崇敬之情。

  根据孩子已有的经验水平,我将目标1设定为重点,目标2设定为难点。

  说准备:

  (一)知识准备:

  1.事先丰富概念:劳动者(知道劳动者不单单是农民,工人、医生、科学家等都是劳动者)

  2.幼儿事先进行一些观察部分劳动者的工作情况。

  (二)物质准备:

  1.实物工具人手一份以上,部分大件的.工具用图片代替。

  2.录像带一份,摄像机等多媒体的工具。

  3.幼儿自带一些常用的小工具。

  说教学法:

  《纲要》里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究活动,感受尝试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我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而我始终只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结合自主探索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克服传统的说教形式,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法、讨论法、观察法等等进行学习。

  说活动过程:

  (一)带孩子到食堂、花园里、教室里、附近的模具厂观察。(教师将过程摄下来)

  引导孩子带着问题去观察,食堂的工作人员,花匠,保育员阿姨、模具厂的叔叔他们都是用哪些工具进行劳动的?

  (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由于受思维的限制,幼儿是通过自身的感知、积累一定的感性经验,才能进行科学活动,因此我选择的内容都是围绕在幼儿周围,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所以幼儿很快就进入了课题,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以下的重难点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谈话、观看录像,认识一些常用的工具。

  (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落实重点,为难点的突破奠定基础)

  1.你刚才看见谁在使用什么工具?(提问具有针对性,目的非常明确)

  2.幼儿每说出一种工具,就出示相应的镜头,学习相关的词语,认识相关的工具。

  3.我们小朋友也带来了一些工具,请你说说,你带来的工具叫什么,干什么用的?是谁用的?

  (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资源,让幼儿从家中携带各类工具,一方面是幼儿熟悉感兴趣的,另一方面涉及的面会更广)

  4.这些工具是谁用的?给工具进行一些简单的分类。

  (在这个过程中,我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大胆讲述,大胆地与同伴交流经验,分享快乐,分享彼此的经验,在说中学,听中学,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落实了目标1即活动的重点。)

  (三)学习使用常用工具的一些简单方法。

  1.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工具,那这些工具是怎么使用的呢?幼儿自主探索。

  (幼儿是通过自身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建构知识,学习科学的,我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体现了《纲要》中的精神: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一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的机会,感受参与的过程和结果,体验发现的乐趣。)

  2.探索以后进行交流,对于较难的、不常见的工具,教师在集体面前示范、讲解。

  3.播放录像,播放其他劳工者使用工具的情况,如:科学家、医生、清洁工人等等。

  (一方面可以拓宽幼儿的视野,另一方面能给孩子更直观更真实的体验,使孩子潜在地知道每个劳动者都有自己特有的劳动工具,知道他们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从而升华了重点和难点。)

  (四)感受劳动者的不容易,知道珍惜劳动成果。

  刚才我们在参观、和看录像的时候,那些工作的人都是怎么样的?那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

  (具体联系到了幼儿的实际生活,如要爱护桌椅,珍惜饭粒等等,通过层层的提问,让幼儿知道劳动者的不易,应该珍惜劳动成果,从而达到了目标3。最后的提问,幼儿又回归到了生活,所谓科学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也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延伸活动:

  (延伸活动不是一个活动的结束而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

  1.这些工具是谁发明的呢?如果你是科学家,你想发明怎么样的工具呢?

  2.农民为什么要用到这些工具,而厨师为什么要用这些工具,他们能交换吗?为什么?

  (如此开放性的提问,促进幼儿扩散性思维的发展,引发了幼儿的创造的欲望,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以上的活动设计环环想扣,循序渐进,即关注了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又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关注新经验的获得,整个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色:

  1.幼儿园的课程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要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孩子的心里是没有学科的界限,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融入了语言,如让孩子用完整的句子讲述,在讲述的过程中提高了倾听能力等,又融入了分类等内容,全面的促进孩子的发展。

  2.利用了现代化的工具及媒体的介入,给予孩子更直观、更科学的经验,即验证了幼儿操作的结果,又能给孩子科学的知识。

  3.教师引导的关键是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所有问题的提出,我都是根据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重难点的突破而展开。教师只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孩子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7

  一、设计意图:

  我们都知道,植物都有根,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各种植物蔬菜的根菜场等地随处可见,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种非常丰富,不同的植物根的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不同的根有不同的名字和作用。然而幼儿虽然经常看到根,比如幼儿园的种植角,和妈妈一起买菜拣菜时,孩子们都会接触到一些根。但由于缺乏引导,这些根他们看在眼里却并未记在心上,甚至有些孩子还并不知道我们吃的萝卜,山芋就是植物的根。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根的正确认识,了解根的种类,特征、用途等的理解,激发幼儿对植物的探索欲望。我们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季节性、必要性,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知道植物的根基本分为直根,须根,块根三种,并能按根的特征进行分类。

  2、游戏中了解根有蓄水,吸水,固水等作用,知道根跟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植物的探索兴趣。

  3、幼儿乐于探索,能大胆表述,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智慧爷爷的智慧袋;实物根(菠菜,洋葱,葱,花生,番薯,萝卜,芹菜等)沙盘;教师小结用的根一份;课件“根的生长过程”;根的盆景2—3件。

  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有一定的经验。

  空间准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操作台呈半圆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四、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激发兴趣→自由尝试探索→操作分类→游戏体验→品尝交流→审美延伸

  (一)激发兴趣(情境:智慧爷爷的带来的礼物)

  1、师利用智慧爷爷的智慧袋宣布爷爷带来的礼物。

  2、让幼儿去试一试、摸一摸,感受根的特征。

  3、幼儿探索,用语言表达树根的外部特征。

  (二)幼儿通过尝试,初步认识一些植物的根。(情节:智慧爷爷的菜地)

  1、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动手寻找植物的根。

  2、围绕问题交流发现:你看到的根长得是怎样的呢?

  3、拓展幼儿对品种的认识。

  4、利用准备好的各种根小结根的有趣。

  (三)操作分类(情节:帮植物的根分分一分)

  1、要求:智慧爷爷的菜地里有那么多的根,想请小朋友帮忙分一分(小朋友按根的特征来分一分、说一说)。

  2、操作指导:允许幼儿尝试错误,自觉纠正,并用语言表达分的过程,区分三种根的不同。(直根,须根,块根)

  3、评价:小组代表介绍,集体评价,然后把根送到智慧爷爷家。

  (四)游戏体验(情节:幼儿扮演根的生长)

  1、商量讨论:根是怎么长大的呢?

  2、结合课件:“根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根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的作用。

  3、利用音乐,用身体语言表现各种各样的根,再通过生长,吸水,固水,风来了等,演一演根在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用身体的形态、动作创造一个个可爱的根的形象。

  (五)活动延伸(情境:看制成的根制品及盆景)用根制成的盆景使幼儿产生审美愉悦。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8

  一、说教材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幼儿的探索欲望和精神,对幼儿来说,科学是一个过程--是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问题的过程。《纲要》中提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和经验"的精神。根据《纲要》的要求以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碘伏" 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我在活动过程中合理定位重点与难点,运用直观操作、动手尝试等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目标定位

  活动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它的教育性、价值型和实际性,活动目标既是整个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同时对活动也起着导向作用。因此从满足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的发展需要,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感知淀粉遇碘会变成蓝。

  2.技能目标: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乐意与同伴合作,体验活动的乐趣。

  重点:通过操作,感知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难点:尝试运用淀粉遇到碘变蓝的原理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可能,在科学活动中材料的结构及投放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构成问题情境的探究点,有时甚至影响到活动的成败,因此,我为活动做了以下的准备:慢羊羊村长头饰、馒头、土豆、白菜、胡萝卜、香蕉、梨、标有字母A与B的奶粉,棉签、图卡、笔。

  四、教法与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用生动的语言,神秘的动作来感染幼儿外,还要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在活动中,我使用的教法有观察法、示范操作法、练习法、经验迁移法。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达到了科学性、愉悦性、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碘伏

  1.出示慢羊羊村长头饰,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幼儿都知道村长会做发明好多东西,通过头饰更能调动幼儿的兴趣。

  2.认识碘伏。打针的时候都会用到碘伏,幼儿并不陌生,可能真正难的动手来试一试对于幼儿来说是有好奇又兴奋的。

  (二)幼儿动手操作并记录结果。

  (三)问题的解决---运用

  1让幼儿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帮警长辨别A与B瓶中谁是假奶粉。

  2.让幼儿自由选择A与B的奶粉,用碘伏的方法试一试,哪瓶合格哪瓶不合格。

  (四)结束游戏让幼儿回去做一份食物淀粉大抽查。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说课稿12-16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3-25

大班幼儿园说课稿02-23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2-13

幼儿园大班美术说课稿03-05

幼儿园大班健康说课稿04-05

幼儿园大班活动说课稿01-31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荐】01-31

幼儿园大班音乐说课稿11-07

幼儿园大班音乐说课稿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