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说课稿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学前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了解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3。能够举例说明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时安排:
2教学过程:
一、心理学—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
最初,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被认为是社会学科。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被认为是心理学的第一本著作。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心理学的概念
1、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以及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的学科。
2。什么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如观察一个人,有人观察得很细,身高、肤色、体貌特征都能描绘,有的人则观察得很粗。又如学习,有人对公式记忆深刻,有人对年代记忆准确,有人则对事件印象很深,当然也有人对学习内容记不住,但对影视名星的一点一滴都了如指掌。对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人痛恨,有人可怜。对一交通事故现场,有人挤着凑热闹,有人远远躲开。男孩喜欢车,女孩喜欢娃娃,有人勇敢、有人文静等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包括:
(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2)情感过程:喜悦、愤怒、哀伤、恐惧等(3)意志过程:确定目的、制定计划、采取行动个性心理包括:
(1)个性倾向性:能力、气质、性格
(2)个性心理特征: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价值观、世界观
(3)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三、什么是学前心理学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
1、个体心理的发生:在讲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言语、情绪、意志、个性、社会性等这些章节时都会提到它们是何时产生的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一般在每章会提到什么心理现象的发生或一般趋势。
四、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价值1。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二)实践意义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教育工作成效,科学的教育儿童,还能巩固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
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受到了严峻挑战。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的是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的人才就成为从事学前教育教师教学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是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为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改革也应跟上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推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一、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科技的进步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科技的进步为教学提供了现代化,信息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运用,但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成为教学的一大问题。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学生对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知识爆炸的现实,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只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已显得力不从心,很难将现在丰富先进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及实践应用展现给学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2。招生规模扩大,班级规模增加。随着目前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招的学生人数增加,班级规模扩大,使原先一些不愿学习,不会学习的学生随大流进入。班级规模的扩大导致教师不认识学生,极大增加了教学难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难,教师很难了解每一个学生,难以达到“因材施教”。这种形势给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问题。
3。主体性教育和有效教学思想的应用。主体性教育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较高,已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更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级参与,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师生双边互动。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要达到有效教学,就应保证学生有学习兴趣,能自我激发动机,有自主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关注要“如何教”,而且要关注“如何学”,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关注学生需求,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改革原有教学模式,站在专业发展的角度去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部分陈旧、繁杂。目前所选用的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体系陈旧,内容僵化,并且理论性太强,教材中的内容是从抽象理论到抽象理论,讲授时难以选择有效教学方法,只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虽然经过几轮的教学对教学内容已做了相应的调整,但仍有一部分内容稍显陈旧,新的研究成果吸纳的少,内容编排得不好,有些庞杂,应用性知识相对较少,缺少体系。在教学中,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应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建设,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和应用性。
2。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少。教学方法非常多,但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讲授法。虽有课内见习活动,但次数较少。虽有多媒体的使用,但多是文字搬家,未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单一的讲授法往往导致教学信息传递单向化,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一学期讲完一本书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是按时听课,或是记录重点,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缺乏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互动。这种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较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少表达自己的机会,沟通和交流少,教师对学生的接受情况不了解,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求知欲不强。
3。教学中理论讲授多,实践少。大部分教学内容仍是围绕教材,以课堂为中心进行,实践活动较少。学生虽掌握了一些基本概念,但对实际理论缺乏应用,对实践活动缺乏理解和分析。理论讲授中也存在不足,对概念理论的解释抽象的阐述多,操作性阐述少;对心理现象描述的多,分析、解释的少;要求学生概念原理掌握多,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少。学生在学习中只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缺少在现实中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加强教学改革的措施1。合理增减教学内容,构建有效教学内容体系。目前该课程教学内容一部分相对较陈旧、繁杂,应用性知识较少。为使教学内容适合现代大学生的需求,为就业做准备,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进新的研究成果。
三、加强教学改革的措施
1。合理增减教学内容,构建有效教学内容体系。目前该课程教学内容一部分相对较陈旧、繁杂,应用性知识较少。为使教学内容适合现代大学生的需求,为就业做准备,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首先,注意剔除旧的教学内容,引进新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教学中,对于已经过时的知识应进行适当删减,尽量把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纳入教学,使学生及时掌握本领域的新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其次,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在对以往教学内容梳理和反思的基础上,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重新构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可以采用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横向,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和心理发展各过程的总特点;纵向,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和实践中的应用。采用横向与纵向交错的教学内容体系不仅能较好反映该学科内容,而且也便于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和掌握。
2。建立融洽互动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课堂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教师和学生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改变原来“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建立双向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于倾听不同意见,让学生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乐学、好学。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宽松、融洽的气氛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和大胆表现,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学生面前不摆权威,而要以友善的指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出现,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形成学生主动发言,共同讨论的气氛,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有法,但无完法,贵在得法”。教师教学中可根据内容不同采取“讲授+讨论”、“讲授+案例”、“讲授+演示”、“讲授+见习”四种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中概念、原理等理论性较强和一些有争议的看法,可采用“讲授+讨论”,提出一定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规律可采用“讲授+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案例来阐明理论或分析教育实际中如何利用一些心理发展规律。教学中涉及到的实验和发展模式可采用“讲授+演示”,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实验的操作流程以及发展的历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小学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教学内容)
下午好!我是来自深圳市南山区同乐学校的孙绍建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活中的正负数》。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及学生)
小学四年级学生认识负数,无论知识的积累还是认知水平,都有一定的难度。在本单元第一课时《温度》的学习的基础上,四年级的学生接触并简单了解与正数相对应的负数,可行又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高。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受、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尝试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感受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二个是在游戏性学习中体验合作学习、共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教学策略)
设计教学活动时,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一、创设教学情境,生动呈现教学素材。科学选用教材中“天气预报、收支记录表、比赛记录表、乘电梯”等教学资源,巧妙地创设了大头儿子要来深圳旅游,遇到了一个个急需解决的困难的生活情景,并运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巧妙地将深圳的课堂与北京的大头儿子联系起来,引导同学们在生动的教学情景中兴致勃勃地感受、了解正负数产生的背景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使教学设计合理、科学、灵活、趣味性强,同时极大地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游戏性学习是小学课堂教学的最有效方法,教学中,改变传统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采用摸乒乓球、数字转盘游戏选号等游戏性反馈教学方式,引导同学们愉快、兴趣盎然地汇报自己的认识、体会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兼顾每位学生,公平、合理、趣味性强。
(学习评价设计)
游戏性课堂教学反馈方式运用的同时,适时引入竞争机制,根据每组同学的表现在评比栏中及时进行评比,科学实现了与学习评价的有机联系,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学习评价的激励作用。
下面,是第一个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活动,同学们了解了正负数及0的意义,初步感受了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寒假里,大头儿子能来深圳旅游吗?过了两天,他又发来一封邮件,他们家十一月份的收支记录表令他烦恼不已、难以入眠。这里,哪些数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同学们理解了记录表内容后,小组合作完成记录表,同时用数字转盘形式选三名同学在电脑上填。小组合作完成后,选三个小组填写的记录表进行讲评。
要来深圳旅游,大头儿子遇到了经济困难,同学们纷纷给他出主意,孙老师给他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也出了一个好主意,原来是象棋比赛,五战三胜,如果他能战胜孙老师,孙老师就承担他来深圳旅游的费用,一个北京、一个深圳,这象棋怎么下?同学们建议:在网上下。周末,孙老师和大头儿子在网上下了三场,大头儿子只赢了一场,想来深圳可不容易。同学们兴高彩烈地帮大头儿子设计剩下两场比赛的结果。
在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大头儿子来深圳的愿望终于能实现了,看,大头儿子发来了感谢信。他搬了新家,在一座大厦的第35层,每天乘电梯从35层到地下停车场,然后坐车去上学,这里面有正负数吗?
以上几个教学活动,从天气预报、到收支记录表、比赛记录表,到乘电梯,离同学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大家对正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感受也越来越丰富,大头儿子遇到了这么多正负数的情况,同学们遇到过吗?
大家快乐地学习了一节课,收获一定特别多,这节课还没有课题,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用“生活中的正负数”作这节课的课题。同学们自己总结,为本节课的学习起课题名称,更好的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教学效果及反思)
善用“情境”是本教学设计的突出特色。大头儿子是同学们非常熟悉、喜爱的动画人物,“大头儿子要来深圳了”、“大头儿子遇到了麻烦,来不了”、“网上象棋比赛战胜了孙老师”、“到深圳后想到深圳的同学家做客”。随着教学情境的发展,同学们高兴、失望、兴奋、激动,情感在波动、变化,学习情绪却一直高涨着。
本节课创造性地将摸乒乓球、数字转盘选号等游戏活动引入数学课堂,课堂教学轻松、活跃、民主、科学,整节课,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轻松、愉悦、兴奋的情感体验、经历过程。
“游戏性学习”教学策略科学地实现了与学习评价的有机结合,更加有效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课堂学习评价更加及时、高效、民主、科学。
在教学应用中,本教学设计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0xx年11月,参加深圳市南山区教学竞赛获得一等奖,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培训活动中进行了教学示范,20xx年3月本教学课例选送北师大国家课程中心。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说设计思想:
本课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为主导,同时结合我校跳绳特色,在教学中以增强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以增进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最终目标。总体设计上以点带面把韵律花绳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体会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二、说学习内容
1、学情分析:
(1)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喜欢新颖。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竞争意识强,自我表现欲强等特点,但同时也有集体间的合作意识薄弱现象。
(2)本校学生的跳绳能力较好,具备一定深入教学基础,但由于过去教法的限制,学生主动跳绳的积极性有所减退,所以,改革教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势在必行。
2、教材分析:
跳绳是一项技术性较高,对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的项目,跳绳具有花样繁多,富有情趣的特点,具有培养集体合作精神的教育功能,能提高跳跃能力,所以本课选择跳绳为主教材,从学生需要出发,不强加运动技术的掌握,教材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选择性,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说目标
1、积极参于本课学练,大胆地尝试花样跳法,敢于展示自己的创新,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
2、了解花样跳绳运动的健身价值,发展弹跳能力和有氧耐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力和自主学练的方法;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的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基本步伐的掌握及动作与音乐的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动作协调、到位、并能与音乐旋律相吻合。
五、说教学策略
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上,采用了讲解法示范法、语言指导法、表扬鼓励法、指导纠正法、情景教学法,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
在学法上,本课采用了观察法、自学自练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互评法,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意识、体育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六、说过程
1、准备部分:
教师创设情境,“今天动物王国来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学习新的本领,好吗?”。通过情景教学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首先我们来学习猫捉老鼠的本领,大家愿意吗?”通过小游戏“猫抓老鼠”达到热身的目的,然后组织在音乐伴奏下一起做绳操活动身体各关节,充分激发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充分活动。
2、基本部分
(1)设疑自探:
先集体复习已经学过的花样跳绳,之后各小组根据教师在题板上设定的学习目标进行自主探究。各组通过看图片、小组讨论、自主练习等方式进行自学自练、自主挑战,掌握技能。同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纠正,多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
(2)解疑合探
针对学生在自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示范,学生再分组合作学习,纠正错误动作。然后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3)质疑再探
各小组根据学过的步法进行自主创编,各组创编各自的花样跳绳方法和利用跳绳拓展各种玩法,进行分组展示,拓展学生的思维。
(4)通过游戏“传球接力”使学生上下肢锻炼得到合理的搭配。
3、结束部分
体形伸拉练习:引导学生自己感受音乐的美,用自己的动作去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在愉快的氛围重视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恢复和放松、通过伸拉肌肉、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七、课的特色与创新
(1)简单易行,又具有兴趣性和健康性;
(2)尊重主题,多种选择;本课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注重教师的引导,利用以往的学习经验和实际情况,选择练习的方法,提高自学、自练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把课堂真正还给孩子。
(3)依据基础,创编花样:在自学、自练的基础上,合作练习,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创造想象在小学生的学习中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和影响,对其创造想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小学说课稿 篇4
一、指导思想。
本课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中,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育课也应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性,让学生在欢乐中精神得到熏陶,身体得到锻炼,技能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五年级的前滚翻,前滚翻是五年级技巧练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体操运动的基础,也是许多运动项目练习的辅助性手段,能够发展学生身体柔韧、灵敏等素质,提高身体的协调与平衡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同时让学生知道前滚翻也是一种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前滚翻的动作方法,基本掌握前滚翻动作要领。
技能目标: 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协调性以及空间平衡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帮互助,能做到自我保护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团身紧,双手及时推垫。
本课教学难点是:滚动圆滑,动作协调。
五、教学方法运用:
(一)、教法:根据本课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语言、情境导入法、模仿练习法、讲解示范法、表扬、鼓励法
(二)、学法: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自主学练法、小组互助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去尝试体验,养成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的习惯。
六、场地与器材准备:
小体操垫4块、录音机一台
七、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程序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部分
课的导入通过韵律操(儿歌),课的开始部分,必须使每个学生的身体充分活动开,我设计了童谣拍手操,活动身体各部位:
你拍一我拍一,天天早起练身体。 你拍二我拍二,扭扭我的小脑袋。
你拍三我拍三,我们一起去爬山。你拍四我拍四,我们来学鹰展翅。
你拍五我拍五,大家一起来跳舞。你拍六我拍六,树上水果用力够。
你拍七我拍七,集合整队快静齐。你拍八我拍八,跑步跳远人人夸。
你拍九我拍九,一起游戏手拉手。你拍十我拍十,锻炼身体要坚持。
为后面的新授课做好了铺垫。本阶段我采用的半圆形队,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与老师都能近距离的观察到对方,也为后面两人一组的练习和游戏的场地布置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部分
这一部分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较好完成本课运动技能领域目标,我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这一部分分成三个层次推进教学。
第一层次:导入练习(前后滚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起学生练习前滚翻的欲望,我一开始进行了情景创设:小刺猬遇到危险时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学生分别在垫子上模仿小刺猬团身滚动,教师巡视观察,请优秀学生展示,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前滚翻。)这儿教师打破了以往打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去体会动作,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层次:学练完整动作
⑴教师语言诱导:刚才同学们已经模仿了小刺猬的滚翻动作,现在动脑想一想、试一试怎样才能像它一样,顺利地滚翻过去呢?学生通过语言诱导,进行尝试,每人约2-3次。涌跃发言。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⑵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同学们通过尝试,肯定想了解一个完整而又正确的动作。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对前滚翻动作技术有了一个完整的概念,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⑶运用儿歌进行练习:通过简单易懂的儿歌(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滚翻像圆球)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掌握团身滚动的动作要领。
⑷保护与帮助:前后的同学两人一组进行帮助与保护(保护者一手扶肩,一手托腰背部进行帮组,学生分组练习4-6次)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并通过在同伴的帮助下,进一步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⑸教师巡视知道: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对不正确的动作进行指导纠正,如身体倾斜、头顶触垫等。
(6)推优示范
让好的同学进行示范,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才能、水平和个性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表现欲。
整个环节都是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下进行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第三层次:情景游戏《穿越森林》
游戏最能满足低年级学生好玩、竞争的心理需求。教师创设情境:小刺猬在生活中为躲避侵袭,要穿越森林中的各种障碍(用小垫子布置活动场地),障碍赛跑—-钻过山洞、跨过小河,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器材,即节约了时间又增加了练习密度,约2-3组,游戏中前滚翻与另外其他技术相结合,通过游戏既巩固了前滚翻动作要领,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提高了课堂气氛。
三、结束部分
1、孩子们坐在垫子上,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进行全身心的放松,与情感交流,既达到了恢复身心的目的,又体现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2、教师小结
整节课预计密度约:40左右%,平均心率:120—130次/分。
课后作业:要求回家练习团身前后滚动,体验滚动过程。
小学说课稿 篇5
说学情:
小学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律性不强,但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并运用到教学中,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在学习中加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组织学生反复默读,深入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本课教学的特点,把“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寄意”确定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根据文中相应句子的深层意思不明确的特点及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或理解能力,确定“引导学生理解介子推写的血书的含义”为本课时的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和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将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组织学生根据课文需要去查寻、搜集有关资料,拓展阅读范围。
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分为五个环节来具体实施教学。
交流感知→研读共品→相互释疑→巩固拓展→总结提高。
一、交流感知
认读生字、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研读共品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君臣对话的部分可分角色朗读,认真体会介子推和重耳对话时的语气。
【设计意图】朗读的训练在三年级尤为重要,分角色朗读是体会文中人物的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读中将情融于人物,与人物同欢共喜,读的到位,对于更好的理解课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指名读课文的4、5自然段。体会介子推回绝了重耳的重用和感谢,可以从中看出介子推的高贵品质。(不图回报、不被利益所动,关心国家兴盛,理解百姓疾苦)。
【设计意图】本文的内容暗含的东西较多,课文的难点也在这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将难点分化,化难为易。而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正是将难点化解,取众人之长。教学中始终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三、相互释疑
1、说说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
(如果没有介子推用生命来激励他,晋文公就没有后来的功绩,所以介子推是晋文公成为明君的重要因素。百姓们安居乐业,对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当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说的训练尤为重要,说好说不好都要说,要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表达的训练要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各个角落。”
四、巩固拓展
连一连
春节 农历正月十五 七夕 阳历一月一日 元宵 阳历四月五日 元旦 农历七月初七 清明 农历正月初一 中秋 农历九月初九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 重阳 农历八月十五 在这些节日当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后讨论、查阅相关资料达到做题的目的,既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同时能使我国的传统节日得到充分地弘扬和发展
五、总结提高
在上一节课对课文生字词学习和简单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本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深入学习。不仅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同时也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了“清明”的内涵。
【整体设计意图】
整篇课文的教学,紧紧围绕“清明节怎么来的”展开,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紧紧围绕着课后习题来展开思索,由疑入手。人们常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本课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为抓手,解词析句,探究问题,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共同提升的目标。
其次,教学中,让读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将课后的问题顺利解决,从而理解清明节为何而来,进一步地认识中国传统民俗,对晋文公和重耳的高尚品格有所了解。让学生在读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更深地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
说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时我从问题入手,再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为抓手,解词析句,探究问题,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共同提升。例如:在学习读第一段,随机处理“传统节日”“感人肺腑”等词。在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君和臣的对话。重点理解介子推的话“做治国安邦的清明国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内涵。在引导学生联系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现实,让学生谈出自己对“清明”的理解。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一一回绝”“放声恸哭”所表达的内容,认识介子推拒绝做官,不图回报的高风亮节。还有,对重点的句子感悟,也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
小学说课稿 篇6
一、 说教材
1、 教学内容: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四单元的内容。
2、 教材简析:分数是我们四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到的新内容,它又是学生对分数理解的关键,本课的学习还为以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让学生通过课件中的动画操作演示,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的算理,并且明白只有在分母相同的情况下,分子才能相加、相减的道理。使学生通过操作明白算理,在“动”中思、在“动”中悟。
3、 教学目标:经过我对教材的分析与对学生的了解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有关习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思想目标: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4、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与计算简单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二、 说教法。
在本节课中,我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1、 从生活情景出发,以游戏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与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2、 大胆利用课件让学生自学,使全体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3、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4、 在学生的反馈中,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三、 说学法: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决定在教学中采取以下的学习方法:
1、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件中的动画演示自己归纳、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概括的同时,自己尝试对分数加法的计算,并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将分数加法的算理初步理出一条思路。
3、充分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增强合作学习的合作精神。
4、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充当老师的角色,自己出题,学生自己解答。
四、 说教学过程:
1、 为了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在复习中,设计了一个“过关游戏”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在计算回答的同时,也将分数的含义理解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加深,为新课内容打下基础。
2、 在新课以前,我出示一个探索实验的动画图,让学生直接根据演示列出算式,然后告诉学生知道为什么:+=,接着就揭示课题: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这样可以使课题很自然地渗透到学生脑海。
3、 在例1的教学中,我决定采取让学生读懂题目以后,自己分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再试着进行计算,并把自己的思考方法告诉自己的小伙伴。我想通过这种方法,一定可以使学生人人动手、动脑,体现出自主探索学习的优越性。
4、 就课标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并在具体的生活情意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因此在例2的教学中,由于有例1的基础,我让一个学生直接列出算式,算出结果以后,再特别指出:“”这个分数有何特点,然后利用课件演示,使学生明白实际就是一个单位:“1”可以直接等于“1”,并且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等于1的分数,请学生举例,同时使学生明白等于1的分数有无限多个。
5、 在分数减法的教学中,由于有了加法的基础,所以我决定大胆的让学生自学,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探索、推理,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将分数减法的算理记在心中。尤其在例4的教学中,让学生积极思考,明白为什么要把“1”看作“”,而不看作其他分母的分数的原因。
6、 在分数加减法教学过程完成后,我准备引导学生完整的归纳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且教师板书在黑板上,以利用学生的感觉器官,增强学生的记忆。
7、 课堂练习是一堂课的关键部份,所以我在学生完成了课本相应的做一做以后,鼓励学生自己上黑板出分数加减法的题目,再请其他学生来完成,通过这个环节的练习,我想学生一定具有极强的课堂兴趣。
8、 最后,我还安排了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记、在欢快的气氛中,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刻入学生大脑。
五、 板书设计: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我特将板书设计如下:以上是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以新课标为准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一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愉悦、兴奋的氛围中自然接受所学的知识内容,并让学习内容能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为后面的学习分数打下基础。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在以上教学设计中,肯定会出现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们批评指正,欢迎多提宝贵意见。非常感谢!
小学说课稿 篇7
一.分析教材与学情
《早餐与健康》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教材中的内容。编排这一内容是让学生明白吃早餐对人体的重要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试图通过这堂课对早餐与健康的关系有所了解,并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学会初步的早餐搭配,树立吃放心早餐,营养早餐的意识,从而使明白早餐与健康的重要意义,形成科学用好早餐的习惯。
学情分析
早餐对人一天的工作学习都很重要。我通过了解我班学生吃早餐的情况,发现学生对吃早餐有一定的认识,但因为种种原因,有不能坚持吃早餐的,更有早餐吃的不合理的。所以,提出研究早餐的学问,来探讨早餐营养的搭配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情况,我把这堂课的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技能目标:
1. 认识各种各样的早餐食物,知道它的营养成分与作用。
2. 了解早餐与健康相关知识。
3.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调查能力,分析调查中所获材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计算、比较、实践,使学生在探讨早餐的营养搭配问题过程中,明白早餐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设计、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吃早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早餐与健康的关系,掌握合理的早餐搭配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与其他课程,如果学生不对本课的内容做好充分准备的话,就没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有针对性的教学准备会使你的课堂事半功倍。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
1、带来自己喜欢的各种早餐食品。
2、调查早餐中常吃的食物的营养成分。
3、填写教材中的调查表
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早餐与健康的关系,掌握合理的早餐搭配。
四.说教法学法
(一)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学习本课时,学生“结合自己的早餐、当营养师亲自搭配早餐、设计一周的'早餐食谱”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合理搭配早餐。在这些实践的活动中使发现并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放在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创设情境,亲自搭配早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合作性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出合理搭配早餐的方法。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与学习伙伴交流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想法,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激发思维活动,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让学生说一说今天的早餐吃了什么?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容易点燃他们的研究热情。)
(二)了解学生早餐现状
请小组同学交流调查到的同学们吃早餐的情况:通过调查表中的三个内容,
早餐的地点
每天经常吃的食物
不吃早餐的原因
总结出:
1)有些同学就餐的环境不卫生,虽然食品种类很多但是营养不均衡。
2)通过调查了解到吃早餐的意识不够,由于各种原因不吃早餐
(三)探究危害
1、根据学生存在的早餐营养不均衡、不吃早餐的现状,学生汇报危害。
2、请不吃早餐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3、师生共同总结:
不吃早餐、或者营养不均衡的早餐的危害分为:短期危害长期危害
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从资料和同学们的现身说法中,把不吃早餐所带来的危害进行梳理,让同学们在头脑中比较深刻的认识到不吃早餐的危害多,激发学生合理搭配早餐的欲望。
(四)合理搭配早餐
这是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分两个步骤来完成:
1、了解早餐常吃食品的营养价值
(1)请大家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讨论食品的营养价值。
(2)例如:豆类、肉类、水果、奶制品、蛋类等食物的营养价值
2、课件出示五谷类图片:蔬菜、水果类鱼、肉、蛋类脂肪
老师做简单介绍营养价值,让学生明白早餐占全天营养摄入量的三分之一。每天的早餐应该把这些食品合理搭配,营养均衡,才能保证身体正常的发育,保证身体健康。
此环节,学生交流各自学习收获,在交流中,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合作,互相碰撞,不断产生出创新的火花。
(五)实践运用,争当小小营养师。
(1)利用桌上大家带来的早餐,四人小组合作把早餐进行重新搭配,看哪些小组的早餐搭配的最营养?
(2)请小组代表介绍个小组搭配的早餐,说出这样搭配的原因。
其他小组的同学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指导科学饮食、合理用餐的方法
早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要真正食物的营养成分,科学合理地用好早餐还是有一点难度,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管是经历成功还是失败,都将进一步激发起他们更深入研究早餐和健康的热情。
(3)练习运用,巩固所学:请你开一周早餐菜单
利用掌握的关于营养方面的知识。建议爸爸妈妈怎么安排你的早餐,填写表格。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汇报之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早餐以自我为中心,愿意吃什么,家长买什么,所以安排一个开放度比较大的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梳理。养成良好的吃早餐的习惯。
四.说板书
板书讲究简洁、明了,同时起到强化重点的作用,本节课我只板书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八个字,告诉学生早餐与健康的重要性。
早餐与健康
合理膳食 均衡营养
【小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说课稿06-11
小学数学的说课稿01-09
小学《赵州桥》说课稿12-06
小学音乐说课稿03-16
小学英语说课稿07-05
小学篮球说课稿11-04
小学音乐说课稿11-04
小学说课稿11-05
小学优秀说课稿11-08
小学体育说课稿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