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教师说课稿

教师说课稿

时间:2022-01-14 16:05:2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教师说课稿范文集合8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说课稿范文集合8篇

教师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本章及本节的地位与作用。

  《电功和电功率》这一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之一,在这一章里,讲述了两个重要的电学概念(电功和电功率),一个重要的电学定律(焦耳定律),这些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的基础,而且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章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合性强,不仅要综合运用前面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知识,还涉及到了一些力学问题(如本节中的功);另外一个特点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节课都是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讲了知识后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所讲的电功,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之外它还是对初二功的知识的延续,而且也是后面继续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更广义的功做好了必要的准备。所以无论从大纲的要求上看,还是从物理学知识的扩展上看,本章和本节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和常见的电流做功形式。

  (2)掌握电功的公式W=UIt

  (3)知道电功的单位。

  (4)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和读数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结合“一度电的作用”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

  3、重点与难点。

  作为一节概念课,从概念的建立到运用都很重要,而且大纲对电功的公式要求到掌握的层次,所以把电功的概念和公式作为本节的.重点。另外以初中生的能力水平很难独立地研究出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必须通过教师适当地点拨才能完成,所以把实验探索过程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物理概念课的一般授课流程都分以下三个阶段:

  在本节课中,我利用了一个实物(电能表)和一个实验(电动机提升重物)引出电功这个概念,这样引课会使学生感到电功这个概念并不陌生,而且与学过的知识(机械功)也有联系,同时也为最后揭示电能表的应用打下了伏笔。

  接下来是概念的形成阶段,这是本节的核心,在分析电功的实质时,我强调电流做功要引起各种变化:或牵引物体运动;或发热、发光;或发生化学反应等等。通过实验、微机模拟等手段,让学生知道电流做功有多种表现形式,这样学生虽然没有完全掌握概念的内涵,却掌握了电功大部分外延。

  在研究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由于书中的实验可见度和成功率都很低,既然是定性研究,我就用电流通过电灯做功来代替通过电动机做功,利用电灯发光来增加感性认识,利用投影电流表和电压表来增加可见度,并采用先猜想 再实验 最后总结的探索式教学模式。另外,在实验中我注意了研究方法的渗透,即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还通过微机动态显示研究电路的过程,再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包办,目的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电能表的教学中,由于实物太小,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所以我用电脑设计了一个小动画,使电能表的数字跳动和旋盘转动一目了然,直观而有效。最后介绍一度电的作用,目的是为了渗透节能意识。

  为了巩固电功的概念,我设计了一组程序题,通过这组由浅入深的形成性练习,使学生对电功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第五题的训练(练习题另附),目的是提醒学生不要孤立地分析某一个因素,更不能顾此失彼。

  小结中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思想三个方面总结,这样,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用精练的物理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是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以实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概念的认识为主线,运用实验、微机等多种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培养兴趣和能力、渗透方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目的在于全方位地培养学生。

  三、教学体会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等方法,尽可能再现知识的发展过程,在先物理思维,使学生受到科学的严谨性的教育。

  2、这节课的内容,表面上看较简单,学生学习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在备课时我发现了两个疑点:一个是从力学的功过渡到电功;另一个是在定性实验后直接给出电功公式,这两点都不能用扩展知识的办法来解决,所以我便着重从现象的分析中加深学生的印象,扩展知识的外延,至于其更本质的属性,学生将来到了高中和大学将会继续学习,这里不必讲得过细、过深。

教师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我首先谈一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尊重他人》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对社会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尊重的含义、原因以及为什么要尊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二、说学情

  教学之路从认识学生开始,下面我来谈一谈学情。我所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的在心理、生理上都发生了变化,个体意识也逐步增强,在学生过多的关注自我的同时,往往有意无意的忽视他人的感受,甚至忽视他的尊在,这不利于学生尊重他人品德的养成,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将因材施教,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提升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尊重含义及原因,并懂得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

  知道尊重含义及原因,并懂得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难点】

  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主要采用了活动法、情境创设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分析完教材,制定好教学方法,我再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从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四个环节展开教学。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环节一: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将采用多媒体展示一张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采访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照片,并提问学生,图片当中说了怎样的一件事呢?为什么这位央视主持人董卿会被网友称赞跪出了最美的中华骄傲呢?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明白尊重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明白是被人民所追崇的,并在此顺势导入本节课《尊重他人》。

  之所以这样去设计,目的在于一方面与当下生活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讨论问题,自然导入本节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将从教材的逻辑结构出发,着重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重点阐述“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等问题。本框题主要通过尊重的原因、含义、做法、深层意义4个方面展开。

  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尊重的含义及原因,在此我会通过观察思考问题来进行讲述。

  首先,观察多媒体中学生观点

  学生一:我希望被他人尊重,因为受到尊重,心里感觉很好。

  学生二:只有他人尊重我,我才会尊重他人。

  学生三: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

  学生四:别人是否尊重我,我不在乎,我只关注自己的内心想法。

  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你赞同哪位学生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②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通过解答以上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然后,我会让学生思考书本34页的探究与分享,并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如何看待以上观点的?”在学生简单表述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清楚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同时也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2、尊重从我做起

  为了使学生掌握尊重他人要如何做,因此我会再一次安排学生观看以下几个小镜头,并以政治小组为单位讨论如果遇到类似的情景,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什么样的人又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情景一:晓东和小林约好放学一起去参观美术馆。放学铃声一响,他起身准备出发。这是同学小萌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他请教一个问题。

  情景二:相关正在家看自己特别喜欢的足球比赛,不巧几个同学来他家一起商量装卸演讲稿的事。

  情景三:小明的舅舅兴致昂扬的谈昨晚看过的电影,小明却并不感兴趣。

  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基于学生的回答,我会总结出要做到尊重他人,就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就应该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欣赏他人。

  3、尊重的深层含义

  尊重不单单是尊重他人,还应尊重大自然及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以及民族文化等。在此我会通过提问学生“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该尊重什么?”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对于尊重的理解。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故事或案例的分析和研讨中提高对“尊重”的认识,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展示一则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尊重如何落实在我们的生活实际之中。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提高,深入了解应如何尊重他人。

  环节四:小结作业

  根据本框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我会结合板书内容,采用归纳式小结。通过小结环节,使学生们对本节课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呼吁学生要继承优秀传统美德,并继承发扬下去。

  内容讲授完毕,我会给学生布置作业:课下搜集相关尊重的名人名言,下节课我们来分享。通过布置这样的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增强同学们的分享意识。

  七、说板书设计

教师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是人教版教材中学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以新课标中“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为依据。让学生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把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明确换位思考的实质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说学情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接下来谈一谈我的学生,从年龄特征来看, 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创设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观点,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2. 能力目标: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知识目标:学生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我设置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难点: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强调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课本的内容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讨论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我主要采用以下学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分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的要求,本节课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之初,给同学们分享一个故事:在一次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向嘉宾提问:“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那些嘉宾纷纷回答:“用来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 “用来扩大视觉空间,增加透气感。”…… 在一再启发而仍不能说出正确答案时,主持人终于说出了非常简单的道理:“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

  接着学生思考:你们想到了这一点吗?

  通过故事导入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更好的引出课题《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板书)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环节二,合作探究——新课教学。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将准备4个活动。

  活动1【表演小品,情感体验】

  我会让学生表演小品:《绰号——奇耻大辱》校园一角传来阵阵嬉笑声:“哎,你看见灰太狼了吗?”“谁是灰太狼”“就是咱班那个范小伟,你瞧他长的那样”“哦,太像了,太像了,你简直是太有才了!”哈哈哈哈。

  其他学生边看边思考:假如你是范小伟,你当时的感受如何?你想对给你起外号同学说些什么?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总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能强加于人。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事,别人也不会喜欢,

  (板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通过表演小品这个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种热烈、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活动2【情景探究,运用知识】

  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情景: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住校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

  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小乔,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我了呢?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照?

  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自主学习,得出结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是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板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

  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活动3【小组讨论,集体探究】

  我会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这些问题:放学路上,小蓉拾到一个装满现金和不少证件的钱包。小蓉把钱带回家,准备明天交给老师,妈妈知道后对小蓉说:“现在失主一定很着急,我们到路口等等看,说不定失主会找过来。”小蓉和妈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围绕以上问题,我会将全班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分为若干组,限时10分钟,组织学生结合教材进行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在学生中间进行巡视、指导。讨论之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完善,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后得出结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板书)换位思考的实质

  通过这种讨论的方法,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活动4【案例分析,运用新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案例:在一次心理咨询中碰到一位女学生,她因为宿舍中人际关系紧张而苦恼。在宿舍里同学们互不来往气氛沉闷,她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但又不知从何做起。我告诉她:从现在开始,试着夸奖他人,真心赞赏他人的长处,如:“你的眼睛真亮!”“这件裙子对你再适合不过了!”等等。不久以后,她来告诉我,宿舍的气氛完全变了样,大家相互帮助。

  学生阅读案例并思考:这位女学生宿舍气氛变样的原因是什么?

  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教师引导总结:当我们以欣赏的眼光看人时,就会获得尊重、信任、感激、理解和友善。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

  (板书)学会理解欣赏他人

  材料阅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最基本的教学法之一,在阅读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 自评互评——巩固提高

  讲解过理论知识后,预留10-20分钟,演讲巩固,演讲的主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演讲完之后,学生互相点评,最后,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通过这种演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的认识。

  环节四 回忆拓展——小结作业

  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如同一幕电视剧,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固然不可缺少,扣人心弦的教学过程当然很关键,让人浮想联翩的结尾也十分重要。因此我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总结,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还可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接着,我会布置一个拓展性的作业:全班同学合作出一期《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的板报。

  这样的作业符合思想品德课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将课上所学到的理论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辛苦了!

教师说课稿 篇4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大家辛苦了!

  我是语文组 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板书: 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时间控制3分钟)

  《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 )年级( )册第( )单元的第( )篇课文,该单元以( )为 主题展开。 《 》是一篇精读(讲读)课文,主要描述的是。课文虽然篇幅短小, (情节简单, 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给人很深的启迪。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 我 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能够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重点语句所隐含的情感色彩。(如: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学习主人公——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习惯/培养 学生——-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一句话):

  难点(一句话):

  教学时间: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将安排2、3个课时。若为几个课时,则说明现在讲的` 是第一课时,同时后面讲课过程中要说明第一段主要讲说明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和学法(时间控制1分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 ( ) 教学内容, 结合( )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 讨论法、 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配合现代教学手段,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乐于学, 勤于思考。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 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

  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时间控制5分钟)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五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 通过多媒体(播放)展播,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进而 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随后揭开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 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并要求 一边读一边想象( ),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教师

  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 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 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鉴 于此,在“研读赏析,体验情感”环节中,我首先抽选出几个代表分段朗读课文,此时其他学 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归 纳出本节课的生字、词和重点词句,并让学生议一议( )。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 流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紧接着,我将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并借 助多媒体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图片, 适时加以引导和阐述, 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和理解本节 课重点词句。如读到“ ”时,用多媒体展示“ ”画面。这一幅幅画面,不仅讲学生们带入( )之 中,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 ”、“ ”等词语,从而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领会作者表达的特 点。最后,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 )图画,引读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作者 再次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 ) (如:草原的无限热爱)。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必需。

  因此再对课文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后,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 让学生想想: ( )。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第五环节:安排作业,复习强化。

  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再次体验课文 ( )陪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两道课后作业:

  作业1:请大家将本节课中自己喜欢 的优美词句摘抄到《优美词句》小笔记本上;

  作业2:根据课文内容,( )。这是我教学过 程的安排,下面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说板书设计(时间控制1分钟)

  举例:把火车开到拉萨

  板书设计

  板书边写边讲:本节课中把火车开到拉萨,从出发,遇到的困难1我们采取了方法克 服;遇到的困难2,……。最后成功到达的拉萨。

  最后,我谈一下本节课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 课堂活动, 我设想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来,认知生字,读懂新词,交流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同时力求让学生能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教师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这次我的活动题目是《美丽的毛线画》。毛线画是指用各种颜色粗细长短的毛线通过弯曲、折叠、拼接等方法在纸上摆出各种造型,是集合了美术与手工的双重艺术形式。毛线画的工具比较简单,利用不同颜色粗细长短的毛线以及固体胶、剪刀、白纸等材料,既可以对具体事物进行细致刻画和处理,也可以锻炼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新的事物的能力,同样可作为幼儿表达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说学情

  中班幼儿在美术方面处于图式阶段,视觉感受性有了明显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也进一步发展,在色彩认识上越来越精细,但对色彩的协调方面不是特别注重,所做的形象基本反映主题。在手工方面,幼儿的表现欲非常强,喜欢使用剪刀等工具并进行撕剪等方式。

  毛线画不进能促进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专心做事能力,更能激发幼儿对美术想象的兴趣。幼儿在欣赏、发现、感受线条美的同时,大胆进行创作,不仅能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加以提炼,而且与《纲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时在我班开展毛线画,能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造”系列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发展。由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三、说目标

  1、认知:学会较准确把握事物形状的基本结构,了解各种颜色的搭配。

  2、情感:喜欢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勇于探索。

  3、能力:学会线条组合的方法来表现事物基本形状,知道如何搭配颜色。

  4、创造: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的进行美术创造,并学会在欣赏和评价他人作品时讲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于学会线条组合方式表现事物基本形状和如何搭配颜色,难点定于喜欢用自己独特审美表达想法,大胆自由尝试与创造。

  四、说准备

  活动前准备,可以让家长在家让孩子接触一下各种颜色长短粗细的毛线,对毛线有个大概了解。

  活动中准备:1、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毛线若干条 2、固体胶,剪刀,白纸,小盒子 3、PPT课件,老师事先自制的毛线画

  五、说教法,说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

  采用的教法有:

  1、示范讲解法,通过老师的示范指导讲解,将毛线画的制作技巧方法教给幼儿,让幼儿掌握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2、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观察欣赏演示,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本次活动设计中,我通过幻灯片的展示,让幼儿感受到毛线画的图案美。

  3、欣赏评价法:将幼儿不同特点的作品进行对比评价,肯定各自的特点并且让幼儿自己对喜欢的作品进行评价。

  采用的.学法是操作体验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让幼儿通过自己去制作毛线画体验制作的过程,掌握制作方法,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激发创造性,表达自己情感。

  六、说流程

  我的活动分为7个环节,采用了环环相扣组织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1、导入活动:猜一猜,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语: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盒子,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里面是什么。然后逐一请幼儿摸一下并猜,直到猜对。接着老师问毛线的用途,幼儿作答。

  2、学习活动:玩一玩,引导幼儿学习毛线画 教师语:今天老师带着毛线宝宝要为小朋友们表演一个魔术大家想不想看呀?然后老师在黑板上贴上白纸,用不同颜色毛线涂上固体胶粘贴形状,同时老师口中也要解释制作过程与方法。

  3、欣赏活动:看一看,学会观察 老师再在黑板上展示一些事先制作号的毛线画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之后用PPT课件展示更加美丽精致的毛线画。

  4、实践活动:做一做,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由幼儿自由大胆创作,老师在旁边适时指导,并且播放舒缓的音乐,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看谁的和别人的与众不同,帮助能力稍弱的幼儿进行制作。

  5、评价活动:评一评,学会欣赏与评价 幼儿先在小组内与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之后老师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并介绍。最后老师将所有幼儿的作品贴在墙上供大家欣赏,并让幼儿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请个别有二人以完整的话语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以及对作品进行评价。

  6、教师总结 教师语:今天小朋友都用毛线宝宝变出了各种美丽的毛线画,小朋友喜欢的话也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做出更美丽的毛线画!

  7、活动延伸 让孩子回家与父母共同制作更加复杂美丽的毛线画;将幼儿的毛线画作品中较精美有特色的布置成区域环境中的一部分

  七、特色与亮点

  通过家园合作,让幼儿能预先了解毛线,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活动设计中,我既给予幼儿技法上的帮助,又给予幼儿充分的创造空间。活动中我始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儿的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让幼儿在特别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美、表现美。

教师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的第二框题,在教材第105页至108页,计划一课时。本框内容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理解之上,善待他人”两目组成,主要内容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要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一想,要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与人融洽相处,对他人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这框题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2、能力目标:在生活中、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对他人多一分欣赏,多一分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学会换位思考。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换位思考的实质。

  2、教学难点: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四、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情感体验式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做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联系实际安排教学,有利于形成积极融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学法

  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设计的学法指导是:

  1、让学生结合课本105页虚框内容和生活中给别人取绰号的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和这样做的危害,让学生直接进入情感体验。

  2、让学生分组准备一个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小故事,在班上交流,并谈感受,在活动中去掌握知识,领会做人道理,提高语言表达、分析、理解等能力。

  3、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课本108页的虚框内容,懂得如何去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六、说教学过程

  1、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直接利用课本105页的'虚框内容和学生中给别人取外号的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形成一堂课的良好开端。

  2、讲故事,谈感受,学习新课。

  老师或学生讲别人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给自己的小故事及当时的感受,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及这句话的实质,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交流几个准备好的关于“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小故事,并讨论主人公的感受,从中掌握课本知识“换位思考的含义、实质”领会做人道理。

  3、自己动手,完成课本所设活动。

  先让学生朗读课本108页的《相关连接》并讨论长者的话给大家什么启示?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

  察、感受,完成课本活动内容,懂得如何去理解、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4、新课巩固,展示所学知识。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自己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总之,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中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我的说课结束了,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教师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如何讲礼貌》是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6课第2站的内容。学会如何讲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如今中学生在文明礼貌上存在很大的欠缺,本课的学习会对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这一课在全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如何讲礼貌》的上一站内容主要向学生说明了礼貌是什么?为什么要讲礼貌?这一站内容则从不同角度说明如何才能做到讲礼貌,承接了上一站的内容。同时,讲礼貌也是平等待人,与人为善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本站内容在教材编排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如何从态度、语言、行为、仪表方面做到讲礼貌。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讲礼貌中对态度、语言、行为、仪表方面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并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树立文明礼貌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课内容的学习及学校、家庭的教育,学生对礼貌知识有一定认识基础;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七年级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的分析辨别能力;另外,七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过渡时期,思想行为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为此,根据七年级学生还具有乐于表现、擅长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将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内容。

  而七年级学生又存在不定性,所谓不定性包括两方面:

  ①七年级学生还未深刻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导致上课时定力不足,容易开小差、走神;

  ②当今社会存在着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加上家长对礼貌教育的忽视,致使一些学生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很难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page]

  四、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情,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如何在语言、行为方面做到讲礼貌。

  确立依据:语言和行为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易受影响,也是能最快从课堂教学上得到实效的方面。

  教学难点:针对学生在生活中很难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的情况,我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确定为: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我将对学生身边不礼貌的案例进行分析,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开展课堂活动,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获得切身体会;并通过课后作业,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在课外生活中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以此争取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方法

  1.教法:基于本节课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原则,结合学情,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法:①案例分析法 ②情境教学法 ③直观教学法。

  2.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课内容,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方面有以下方法:①自主探究法 ②总结反思法。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3-4分钟)

  课堂讨论——《“变质”的牛奶》

  一名顾客来到餐饮店,要了一杯热牛奶、一杯柠檬汁。他在热牛奶中加进柠檬汁,发现牛奶结了块。他大发雷霆,责问服务员:“怎么是变质的牛奶?”服务员很有礼貌地将“变质”的牛奶端走,微笑着送上一杯新奶。她对客人说:“热奶加柠檬会起反应,您最好分开喝。”客人听了,面露愧色,连声道歉。

  提问:①这位客人为什么会面露愧色,连声道歉呢?

  ②你喜欢这位服务员吗?为什么?

  ③这位服务员从哪几个方面做到了讲礼貌?

  设计意图:运用有趣的故事导入,在课堂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礼貌的魅力;通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得出结论:要从态度、语言、行为方面做到讲礼貌;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为后面知识点的具体展开做了铺垫。[page]

  (二)讲授新课(约35分钟)

  ☆态度应诚恳(板书)

  案例分析——《志强与志辉的故事》

  志辉因为别人的误解而郁郁寡欢,为了排解心中的烦恼,他向好朋友志强诉说自己的苦闷,希望能得到志强的帮助,可是志强却态度冷漠,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帮助志辉解决问题,还不如对他敷衍了事。志辉见他如此态度,只好黯然离去。以后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志强无话不说了。志强也觉得很委屈。

  提问:①志强与志辉两人渐渐疏远,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②如果你是志辉,你能接受志强的态度吗?志强应该是什么态度?

  设计意图:这个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明白态度诚恳的重要性,达到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语言应文明(板书)(重点)

  1.漫画欣赏——《买书》

  提问:①为什么李明先到书店买不到书,而后到的那位同学先买到了书呢?

  ②李明和后面那位同学用的称呼有什么不一样?听的人感受有什么不同?

  2.小品表演——公交车上芳芳同学踩到另一位乘客的脚??

  提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漫画很形象、直观,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很容易理解;漫画中的故事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设计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马上意识到语言文明的重要性。再用小品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更加生活化,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及我的点拨,达到对知识点的巩固与强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行为应得体(板书)(重点)

  1.视频观看——你有过这样的行为吗?

  提问:①平时生活中,你是否看到过或自己也有过类似的行为?

  ②这些行为对吗?它们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③我们应该怎样改正?[page]

  2.情境演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办?

  ①遇见同学时,应该?? ②回答老师问题时,应该??

  ③进入别人房间时,应该?? ④家中来了客人时,应该??

  ⑤同学走上颁奖台领取奖品时,应该??

  ⑥上课迟到了,进教室前,应该??

  ⑦在图书馆看书时,应该??

  ⑧立正时,应该?? ⑨坐时,应该??

  ⑩行走时,应该??

  设计意图:这两个活动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视频可以让学生很直接地看到不得体的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意识到行为得体的重要性;情境演示中通过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将意识转化为行动,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仪表应大方(板书)

  1.案例分析——《有个性》

  初一学生小强自认为有个性,长时间不理发,不洗澡,牛仔裤穿三个月不洗,甚至连每天刷牙洗脸都嫌麻烦,他认为这才是男子汉的象征。可是正当他洋洋得意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时,却发现周围的朋友开始远离他,班里没人愿意和他同桌。

  提问:①故事中的小强是真的有个性吗?

  ②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

  2.大家来找茬——错在哪?

  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仪表规范和不规范的图片,让学生对比找出错误,再由学生对自己及班上其他同学的仪表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这两个步骤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析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也能从中能得出仪表要大方的知识结论;第二个步骤则是对这个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找出图片中的错误,并引起反思看看自身仪表是否符合规范,不符合的要怎么改正,从而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page]

  (三)课堂小结:(2-3分钟)

  以学生为主角,让他们说说自己在这堂课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最后,以一首歌曲《我们从小讲礼貌》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同时在总结感悟中使知识在学生心中得到升华。

  (四)作业布置:(1-2分)

  ①请自己的爸爸妈妈指出自己身上存在哪些不文明、不礼貌的地方,把它们记下来,并思考自己将怎样改正?

  ②观察生活,分别举出两个你所看到的讲礼貌的例子和不讲礼貌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课后作业,将课堂延伸至课外,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对别人的观察,在生活中学习,从而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也有利于突破本课的难点。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起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更好地理解教材观点。也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复习。

  八、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案例分析、观看图片视频、情景表演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能学会如何讲礼貌,但课后仍有一些学生不会自觉地约束自己。这些可能都需要通过今后的课外实践来逐步完善。

教师说课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论语十则》,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论语十则》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5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

  第二单元仍然继续着第一单元所谈论的“人生”这个话题,所选课文侧重于写对人生的理解和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你们所效法。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十则》,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2.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a. 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b. 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

  c. 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必说出句意。

  (2)能力目标:

  a. 掌握“分类式笔记”的整理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及习惯

  b.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3)德育目标:

  a.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让学生对照反省自己

  b. 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教学的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解释;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整理归纳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

  二、教学方法

  1.分类整理归纳法

  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作“理读”。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这种:能力及习惯训练得越早,学生对语言材料归类的意识就越强。而“归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同时也是在依循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的课堂实践活动。 学生实践活动的问题,是新大纲最为着重强调的内容之一。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这样陈述道:“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2.情景教学法(德育方式)

  古人云:“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文以载道”。据此,语文教学研究者总结出一条语文教学原则,即文道不可分割的原则,即充分利用语文课文中生动、丰富的德育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点拨学生。初中学生已逐渐产生了丰富的精神需求,他们渴望知识,追求真善美,思考人生的价值,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要用学生的切身体会唤醒学生;用民族自尊、爱国主义的信仰激发学生。

  3.诵读法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不久,通过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古味,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古文的语感。注音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

  4.采用电教平台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采用电教平台等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三.学法指导

  1.这是同进入七年级后第二次学习文言文,要充分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2.运用诵读法学习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3.课文所选各则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应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来加深理解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二至三节课的时间:

  第一课时,我用论语中的道理接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进行导入,激起学生兴趣,接下来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老师进行补充。由于学案上已有各个句子的解释,所以,教学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说案只详细说明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这节课我是按“复习课文句意——归纳整理重点知识点——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总结延伸”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1. 复习课文句意,巩固学生上节课讨论、探究的成果

  先请同学大声地朗读课文,接着通过展示各个句子,请同学们发言,

  逐一回答,接着再出示各句的解释。由于上节课,重点已让同学掌握这块内容,所以可以以学生为主,教师只稍加点拨即可,从而达到巩固、复习、加深印象的效果。

  2.归纳整理重点知识点

  此环节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之一,不仅让学生理解巩固课文的主要知识点,

  而且在此基础上,能让学生了解掌握“归纳整理知识点”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多音字”、“通假字”、“古今异义”、“成语归纳”(附)

  教学方法:先展示,请同学举手发言,回答各个部分的问题,老师适当加以解释。然后,在学生掌握课内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延伸说明这种学习方法——“归纳整理法”的好处:

  a.有利于理清课文知识点,便于积累、复习

  b.有利于训练自己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c.有利于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

  3.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论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

  此环节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针对我班学生这几个月时间所出现的学习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有意识地通过本节课所蕴含的道理,旁敲侧击的对同学进行指导教育,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讨论,理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含义,加深记忆,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老师举例,设置情景,请同学们讨论,面对这种情况,应该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的哪一则来教育他们。

  例一:有位同学每天回家都急着把作业写完,但老师发现他的作业质量不高,好像都没有经过思考,不会的就空着交上来;还有一位,觉得自己都会了,可以自己思考问题了,上课都不注意听,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我们该怎么教育他们呢?为什么?

  讨论之后,回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并解释意思。

  例二:有位同学当有人在课堂上回答错问题或被老师点名批评时,就兴灾乐祸,取笑别人,也没有思考自己有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讨论之后,回答“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并解释

  例三:还有位同学不喜欢别人开他的玩笑,自己却喜欢捉弄同学,甚至对同学动手动脚的,面对这种情况,你们觉得他应该怎么要求自己呢?

  讨论之后,回答“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

  4.总结延伸

  我们学习完《论语十则》这门课,接触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对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有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把今天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你们“任重而道远”啊!

  5.布置作业

【教师说课稿】相关文章:

教师通用的说课稿12-13

教师说课稿11-14

教师面试说课稿02-21

教师说课稿【热】02-21

大班教师说课稿11-02

小学音乐教师说课稿07-09

新课程教师说课稿12-02

教师说课稿3篇01-05

教师说课稿(15篇)11-25

教师说课稿(精选15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