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2-01-17 17:15:0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

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本节课讲的是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问题审,设,列,解,答;经历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种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

  2.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

  学会比较估算与精确计算以及检验方程组的解是否符合题意并正确作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方程组为工具分析,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确定解题策略,比较估算与精确计算

  四、说教法

  教法设计:回顾练习(5分钟),自主探究(5分钟),小组交流(5分钟),成果展示(10分钟),疑难点拨(10分钟),课堂运用(5分钟),小结发言(5分钟)。

  教法设计意图

  1.回顾练习

  内容:

  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组

  (2)既是方程的解,又是方程的解是()

  A.B.C.D.设计意图:巩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自主探究

  出示问题:养牛场原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一天约需用饲料675一周后又购进12只母牛和5只小牛,这时一天约需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平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用饲料18~20kg,每只小牛1天约需用饲料7~8kg.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认真看P.105页的内容.

  思考:判断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的方法有2种:

  (1)先假设李大叔的`估计正确,再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来检验.

  (2)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求出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量,再来判断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

  5分钟后谁能帮助李大叔解决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学得紧张高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小组交流

  组内成员讨论各自的探究成果,对不足和错误进行补充与更正

  最终提炼出最佳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4.成果展示

  各组在黑板上展示解题的方法(也就是设,列的步骤),然后由发言人讲解详细的做法.

  设计意图: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5.疑难点拨

  (1)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求出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量——列出方程组

  (2)方法的多样——2种解法

  设计意图:突破难点,打开思考路线,指导规范解题

  6.课堂运用

  实验中学组织爱心捐款支援灾区活动,九年级一班55名同学共捐款1180元,捐款情况见下表.表中捐款10元和20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经看不清楚,请你帮助确定表中的数据.

  捐款(元)

  5

  10

  20

  50

  人数

  6

  7

  设计意图:巩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7.小结发言

  谈出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

  设计意图:通过各小组的小结,从审,设,列,解,答五步规范实际问题的解法.

  五、说作业安排

  作业安排一定要按照学生的层次性分类定量的进行(我一般将学生分成三类:特优生,优秀生,待优生)

  设计意图:从不同层次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设计理念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位置》这一课,我主要体现了以下设计理念:

  1.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现实数学原理”,体现数学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

  2.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的自然生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特别是在练习的设计上,联系了我们的实际生活,这也正是我微型课题的研究方向。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我说的是第1课时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

  五、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六、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七、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4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引入

  1.猜猜坐在第2组第5个位置上的同学是谁?

  2.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从学生身边谈起,让学生觉得很自然,很亲切。通过学生找到不同的对象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位置首先要有一个标准即寻找到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第一步:分别认识第几列第几行

  教师分别介绍列和行,通过让第三列的同学举举手,第五列的同学点点头、第三行的同学拍拍手、第五行的同学笑一笑让学生手、脑、口并用,既轻松愉快的明确了行和列的概念,又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动机,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第二步:认识第几列第几行

  有了列与行的概念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在第几列第几行,并通过小游戏:教师报第几列第几行,此位置上的同学站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步:认识数对

  出示教室情景图,说说小军、小红、小芳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然后在圆圈图上找出他们3人的位置,最后归纳第几列第几行可以用数对表示位置,由具体到抽象,整个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进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掌握“数对”概念。

  (三)巩固练习。

  第三个环节是联系生活,灵活应用,我设计了4个练习:

  1.教室中的数对

  此练习我分成3个层次:

  (1)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

  (2)我报数对,请相应位置上的同学站一站

  (3)当数对中有数字是未知数时,所表示的意义,引出要确定准确位置,必须两个数字都知道。

  2.厨房中的数对

  此练习我分成3个环节:

  (1)用数对表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

  (2)通过比较,感受同一行的两个数对,后面一个数字相同。同一列的'两个数对,前面一个数对相同。

  (3)比较(2,4)和(4,2)是否表示同一个位置,从而使学生明确数对中前后两个数字的顺序不能颠倒。

  3.会议室中的数对

  说说会议室中花色地砖的位置,并在作业纸上写出数对,交流后提问写数对有什么窍门?让学生再一次总结方法,先数第几列再数第几行。

  4.字母墙中的数对

  让学生通过数对在字母墙中找出对应的字母练成一句话,这可以说是一个练习,其实更像是个游戏,既巩固复习了知识又把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又一个高潮中结束新课。

  (四)拓宽视野,全课总结

  介绍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方法,拓宽学生视野。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计,纵观整堂课的教学,我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关键词的落实上。第1个关键词是思维。凸显矛盾冲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激起思维的火花;第2个关键词是思想。强化符号化、简约化思想,培养学生抽象和简约化的思维品质;第三个关键词是生活。从课开始,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出本课,在练习的环节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知识即是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

数学说课稿 篇3

  教学内容:

  根据课本第9页至第10页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

  2.能力目标:在设计图案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等特征。

  3.情感目标:厂家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学难点:

  在设计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等特征。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

  两先两后学导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结合欣赏与红制图安排过程,进一步巩固对所学图形特征的认识。

  板书课题

  二、欣赏图案。

  1.看一看:出示课本的教学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2.议一议:看到这些图案,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怎样组成的?

  3.欣赏:老师出示教学挂图,学生欣赏美丽图案。

  三、设计图案。

  1.涂一涂。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中的涂一涂的第1题。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中的涂一涂的第2题。

  2.做一做。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学生完成设计任务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展示,交流。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中做一做的第2题。

  四、巩固练习。

  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第10页数学万花筒中的内容,再让学生按照图示的方式试一试,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展示和交流。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的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需要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可见,熟悉教材、分析教材、开发教材资源是制定教法、开展学法指导的主要依据,是教学设计、测试、评价的基础。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第二章分解因式的第三节内容。分解因式是整式乘法的逆运用,与整式乘法运算有着密切的联系。分解因式的变形不仅体现了一种"化归"的思想,也为学习分式,利用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奠定基础,对整个教科书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探索分解因式的方法,实际上是对整式乘法的再认识,因此要借助学生已有的整式乘法运算的基础,给学生创设一个新的、具有启发性的情境,激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讨论交流发现问题情境中的变形关系,并运用数学符号进行表示,然后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相关的问题。同时在这一对比整式的乘法而探索分解因式方法的相关活动过程中,力图渗透类比思想,让学生体会、理解、认识分解因式的意义,感受其间的联系,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归纳分解因式变形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充分感受到这种互逆变形的过程和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二)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掌握公式法中的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因式。

  2、难点:灵活地运用公式法或已学过的提公因式法进行分解因式,正确判断因式分解的彻底性。

  3、关键:把握住分解因式的方法如提公因式、公式法等,在对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时,首先应考虑提公因式,而且应该提取彻底。

  二、目标分析:

  参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数学思维特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并进一步感受整式乘法与分解因式的互逆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通过平方差公式逆向运算的推导得出用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领悟、分析、总结技能技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发现问题情境中的变形关系,培养学生逆向思考问题的习惯与应用意识,并渗透转化的思想和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

  三、教学过程:

  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原则,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分析问题,发现新知;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四)例题探究,体验新知;

  (五)随堂练习,巩固新知;(六)归纳小结,形成体系。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活动1:你知道下列算式的结果吗?

  (1) 6782-3782 (2) 852-842

  你想知道怎样才能算的快吗?

  活动2:将边长为a的正方形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观察你剪剩下的部分,并思考:怎样计算剪剩下部分的面积?

  如果a=3.6 b=0.6呢?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无疑则无知。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动画显示学生熟悉的剪纸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二)分析问题,发现新知

  问题:我们知道,(a+b)(a-b)=a2-b2,能否将它反过来得到a2-b2=(a+b)(a-b)呢?

  活动3:(1)观察多项式X2-25,9X2-y2,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2)尝试将它们分别写成两个因式的乘积,并与同伴交流。 "有效的教学一定要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开始".通过设问,引起全体学生注意,与教师一起进行积极的思维,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所设问题用于复习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诊断检测,并针对所存在的缺陷进行补偿教学,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问题:(1)用语言叙述公式(体现合作)。

  (2)公式有什么特点?

  (3)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表示什么?

  活动4:根据你对公式的理解,请举出几个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例子,并指出多项式中谁相当于公式中的字母a,谁相当于公式中的字母b?(尽可能地让学生探索、发现)。

  x2-25=x2-52=(x+5)(x-5)

  a2-b2=(a+b)(a-b)

  9x2-y2=(3x)2-y2=(3x+y)(3x-y) 问题是知识、能力的生长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激发原有认知,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和思考。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情境循序渐进的探讨,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使他们体会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怎样从复杂情境中分离、抽象出数学模型,培养了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方法。

  (四)例题探究,体验新知:

  例1 填空:(1)25m2=( )2 (2)0.49b2=( )2 (3) c2=( )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 (2)9a2- b2

  例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 (2)2x3-8x

  例4:计算(1)6782-3782 (2)852-842 "实践出真知".教师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分4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五)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1、判断正误:

  (1)x2+y2=(x+y)(x+y)( ) (2)x2-y2=(x+y)(x-y)( )

  (3)-x2+y2=(-x+y)(-x+y)( ) (4)-x2-y2=-(x+y)(x-y)( )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2b2-m2 (2)(m-a)2-(n+b)2

  (3)x2-(a+b-c)2 (4)-16x4+81y4

  3、解决(一)活动2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思维的水平高低与基本技能是密切相关的,只有通过强化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起点。"1、2题的目的,是巩固新知,对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点拨和鼓励,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而第3题,增强了知识的运用性,使学生学以致用,形成能力。同时,体现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起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

  (六)归纳小结,形成体系

  1、因式分解与乘法公式的关系。

  2、平方差公式的特点。

  3、应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应满足的条件。

  4、公式中字母a、b可以是任意数、单项式或多项式。 归纳是一种推理的方法,由一系列具体的事例概括出原理(跟"演绎"相对)。能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既可锻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品质。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教师进行修正、精炼阐述。这样的小结既梳理了知识,又点明了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同时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下节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反思提炼。P56 习题2.4 1、2、3

  四、教学方法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研究,我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进而达到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发挥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我校所开发的省级课题《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数学思维方法与应用性问题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明确提出预期目标:

  (1)培养兴趣,促进思维;(2)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3)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

  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4)重视基本方法和基本解题思想的渗透与训练。基于以上的理念和目标,我确立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特点,从学生已有实际经验出发,遵循新课程的理念,根据教学原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高效。因此在教学中,以自主探索为主,启发、诱导贯穿教学始终,师生以愉快对话形式共同探索、步步深入,合作交流展开教学,下面我谈谈为什么使用这些方法?

  1、自主探索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超大规模需要,这就是 希望感到让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教师作用是要发现、强化这种探索精神".通过巧设问题情境,把要学习的知识,置于具体鲜活的问题情境和嵌于一定活动背景中,使学生对知识多角度的丰富的理解,并能结合自己原有的经验探索新知,从而建构自己所坚持的判断和信念。如教学中,通过活动1~4,让学生思考、探索判断,在学生迷惑之际,用活动3导航,让学生自己体验猜想,这样不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还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勇气,自己去分析、自己去解决,使他们体验探索知识奥秘的乐趣,真正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的最终目标。

  2、愉快教学法

  "如果我们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使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习,不仅是孩子们的幸福,并且也是教师的幸福。这就是当代教育和教育思想家的旋律。"在教学中利用例题让学生讨论,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有疑必质、有难必问、有感必发,让每个学生积极发言,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让每个学生喜欢数学,把学习作为一种快乐的活动,从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直观性原则,考虑到学生仍处在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时期。在教学中采用针对性强的相应措施,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必要的动态演示,用活动紧扣对平方差公式的感知,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逐步由图形的直观,语言的直观向抽象思维过渡,增大教学容量和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学法指导

  当今时代是人类知识和信息量以几何级数递增的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古人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推到学习的前沿,引导他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动手练",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在合作交流中理解数学,在实验操作中探索数学,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会数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自主探索,合作互动,创造性学习这样的有效 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史密斯一泰勒报告指出:"评价教育效果,不能只是测定学生的某些能力和特征,而更应评价受教育者向着教育目标成长发展的过程".为此这节课我作了如下的评价:

  1、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标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从这个理论出发,我废除了过去只注重结果的评价。在本节课上,注意观察学生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哪些问题是大多数学生独立思考能达到,哪些问题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才能完成;学生思考的是否有条理?学生的符号表达是否较以前有所发展?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给予鼓励。

  2、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本节课试图让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中学习。如活动1~4等实际问题的解决,使他们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训练,情感得到体验,各方面都能取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虽然有的学生不能把每一道题都做完整,但他们积极思考、交流,对这样的学生应给予表扬肯定,帮助他们积极向上。

  总之,本课力求达到:"凡是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不要由教师给出;凡是能由学生解的例题就不要由教师解答:凡是能由学生完成的表述就不要由教师写".本节课自始至终,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感知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学生实际,结合具体内容,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采用"问题情景——数学抽象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解释"的形式展开,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就是人类对实际问题抽象、构建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同化新知识,构建新知识意义的过程。

  2、设置问题导入新课,从直观的图形及其有关计算出发,帮助学生尽快找到问题的切入点。

  3、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设置有现实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内容上挖掘课本资源,设计有弹性,设置了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在学生从事数学活动时,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关注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比如:是否主动与同学合作,是否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是否表现出了兴趣,能否用数学语言表达以及是否尊重他人等进行评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分式》(P58---60)

  我们知道,分式是表示数量关系的工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模型。本节课的内容是分式的起始课。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说明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

  (1)地位与作用:《分式》是北师大版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分式概念、意义和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分式是继整式之后,又一代数学习的基本内容,是小学所学分数的延伸和扩展,学好本节课,是今后继续学习分式的性质、运算以及解分式方程的前提。

  (2)重点:分式的概念

  (3)难点:识别分式有无意义;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

  分式概念是《分式》这一章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因此分式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又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这样的障碍:不善于概括数学材料、缺乏对字母及其他数学符号用于运算的能力,所以判定分母中整式的值何时不为零、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分式概念,学会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能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及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代数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

  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自主探究意识。一方面,在七年级下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分式与整式一样也是代数式,因此研究与学习的方法与整式相类似;另一方面,"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学生可以通过类比进行分式的学习。所以我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以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确定以上3个方面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法与学法

  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法",借助于计算机课件,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

  三、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为能更多地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将本节课设为以下五个环节:发现新知—再探新知—应用新知—深化拓展—小结巩固,以期在多样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一) 发现新知

  在这儿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课本引例是 "土地沙化、固沙造林"问题,设问是"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我将引课方式改为通过学生自己构造代数式去发现分式,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1.创设情境:

  师生共同欣赏画面,教师给出探究要求:

  "代数式"庄园的果树上挂满了"整式"的果子:t,300,s,n,a-x,0,180(n-2),请你任选其中的两个,分别运用整式的四则运算,合成四个代数式;并与同组的伙伴交流你的成果。其中有新的一类代数式吗?请说一说。

  作这样的改动,是基于以下考虑:原有引例不仅要求学生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还需要列出分式方程。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在起始课上这样的要求过高,而从学生熟悉的整式及其运算入手,引导学生从旧知中发现新知,与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更相吻合,有利于探索活动的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用已给的7个整式进行代数式的构造时,学生可以写出多种多样的式子,里面既有单项式,()也有多项式,还有分式。通过学生对自己所构造的代数式进行观察,创设发现情境,学会把自己的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更好地进行分式概念的建构活动。

  2.探索交流 :

  (1)议一议:你们所发现的这一类新代数式: ,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与整式有什么不同?

  (2)类比分数,概括分式的概念及表达形式

  被除数÷除数=商数 被除式÷除式=商式

  3 ÷ 4 = n ÷ (a-x) =

  整数 整数 分数 整式 整式 分式

  (3)小组内互举例子,判定是否分式的分母可以为零

  (二)讲解新课

  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分式的概念、意义以及简单应用,加深他们度知识的理解,为此,我将新课的讲解过程细分为如下四个步骤:

  1.分式的定义

  为了使学生能够准确区分"分式"与"整式",加深他们对分式的理解,我打破了在传统教学中直接给出定义的常规,设计了想一想,引导学生在上一环节对所列代数死与分数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再将其与整式相比较,找出二者的异同,从而类比整式归纳总结出分式的定义。

  2.分式的意义

  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即只有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时,该分式才有意义。对于这一问题的讲解,我将让学生类比分数以及结合前边的实际问题加以理解。

  3.分式的基本性质

  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分式的基本性质,在讲解分式的基本性质之前,我安排了议一议活动,设计了如下两道题目,引导学生对所示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共同探索分式基本性质,然后,我将以课堂提问的方式,逐一板书讨论结果,综合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即: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正式,分式的值不变。

  4.例题讲解

  通过具体的例题,给学生演示本节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讲解完毕后,挑选学生上台板演,在规范学生讲解步骤的同时,加深他们对本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至此,我完成了对本节课所有理论知识的教学。

  (三)课堂练习

  众所周知,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应用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我将教学程序中的第三个环节设计为课堂练习。

  在这一环节中,我为学生精心挑选了课本中的两道习题,并进行了适当的改编,作为随堂练习,要求学生在本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题目亲自动手练一练,以便在检验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同时,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

  (四)课堂小结

  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最后给出规范总结,以重申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及难点。

  (五)布置作业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的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我将本节课的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必做题是教材第10页习题中的4,5,6题;

  选做题是教材第10页习题中的8,9,12,13题。

  五、板书设计

  为了使本节课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我针对本节课的所有内容进行的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的过程中,我的指导思想是尽可能使

  得版面结构合理,简明扼要,使学生一目了然,易于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我的说课到此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数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淘气的猴子》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教材中安排本节课的知识有:探索有关0的除法的规律,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并且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为了提高课堂实效,留给学生更多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对算理及算法真正感悟、理解,达到内化、提升的目的,我把本节课的内容加以调整,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现在所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探索有关0的除法规律,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算理。

  (2)理解与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理解算理。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感受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愉悦。

  3、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意义,以及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分析:在教法和学法的选择上,本课以开放式教学为主,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处于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的位置。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经历运算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进行学习,让学生体验除法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学设计

  下面我具体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整节课,我以小猴分桃的故事贯穿始终,把本节课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三)灵活运用,巩固新知

  (四)评价提升,总结全课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就不细说了,主要是第二环节。

  第2环节: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我从以下几个层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1.探究“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

  依托“把0个桃平均分给4只猴子,5只猴子,6只猴子以及更多的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得多少个桃子?”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得出:0÷4=0、0÷5=0、0÷6=0……(师随机板书)并让学生仔细观察上面的算式,说说自己的发现。通过以上活动,学生不难得出: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这时,我故作疑惑的问:是不是0除以所有的数都得0呢?当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争议时,我适时的抛出算式:0÷0、5÷0,让学生进行计算,学生在计算时,通过体验、辨析,并联系实际发现0÷0的商不能确定,5÷0找不到商,从而得出0不能作除数。(板书:不是0的)

  [在这个环节中,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合作探究,自主发现,在尝试、辨析中真正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意义,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顺利的进入本环节的第二个层次。]

  2.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继续延续故事情境:有4只猴子因没有吃到桃子很不甘心。于是它们一起继续在山上找啊找,终于又找到了一棵大桃树(课件出示)。树大桃子多,它们非常高兴,摘下桃子数了好久才数清,“哇,共有408个桃子呢!”为了公平,它们决定平均分这408个桃子,同学们赶快估计一下每只小猴能分得几个桃子?当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后,再让他们试着准确计算,学生可能会出现口算和竖式计算两种方法,我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借助展示台分别讲解他们的算理后,重点板书学生出现的'竖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交流后得出:当百位上正好分完,没有余数,而十位上数字又为0时,可以在十位上直接商0。

  [这个环节,我注重让学生结合现实的情境,进行估算、计算,理解算理,明确算法,使学生在亲身体验、感悟的过程中逐步找到自己的最优算法。]

  为了更进一步的引导学生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我把被除数408改为416,让学生尝试进行计算,当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十位上1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时,我抓住时机,再次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后师生共同小结:当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在那一位上面直接商0。

  至此,学生已把抽象的算法转化为内在的理解,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掌握,突出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为了及时巩固学生的新知及时过度到第三环节灵活运用,巩固新知主要是出示一些同类型有阶梯性的题目让学生解答。至此本节课已接近尾声过度到第四环节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数学说课稿 篇6

  教学设想: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秒”是在学生一、二年级认识时、分的基础上,对时间单位的进一步学习。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在时间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作了较大的变动,将“秒”单独作为一课时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对“秒”进行充分的感知与体验。

  时间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学生对“秒”接触和感知的机会也比较多,应该说对“秒”并不陌生;但是“秒”和其他时间单位一样,相对于长度、重量单位来说比较抽象,而且学生缺少系统、充分的认识,对于时间的体验也较少。因此,本课设计时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合令全国人民为之自豪的“神州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于现实情境中感受“秒”的意义。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秒”的有关知识,以体验感知1秒几秒1分几分为主线,借助学生的直接经验及亲身体验,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理解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在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视学生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在本课设计中,力求通过数秒、跟着秒针打节奏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秒”这一时间单位的正确表象,继而让学生在估计时间活动的过程中,自己主动寻求准确估计时间的策略,并通过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提高学生较准确估计时间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61页,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

  2、通过一系列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较准确估计时间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1、神州五号发射倒计时录像。

  2、能控制秒针走停的表。

  教学重点:

  正确建立秒的表象,知道1分=60秒,有初步的'估计时间的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建立秒的表象,知道分针与秒针是如何走动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前些天,我们国家航天界发生了一件令世人瞩目的大事,谁知道?大家想不想再来一起回顾一下那个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放录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让我们中国人终于圆了飞天梦。同学们,当你看到火箭就要发射的那一瞬间,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生1:我当时很激动,很自豪。

  生2:我当时非常紧张。

  师:尤其是火箭发射倒计时更让人紧张。让我们大家一起数:5,4,3,2,1。

  师:这么短的时间,我们用哪个时间单位计时呢?

  生:用“秒”计时。

  师:对,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常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板书课题:秒)

  二、自主探索,建立“秒”的表象。

  1、认识“秒”

  (1)初步感知1秒

  师:1秒到底有多长时间呢?

  生:眨一下眼、拍一下手或者跺一下脚的时间就是一秒。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的钟表面,看看表上的一秒是怎样表示的。

  生: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前台展示)

  师:秒针是什么样的,你能给大家形容一下吗?

  生1:红色的、最细的、最长的就是秒针。

  生2:不是,我这根秒针是一只小海豚。

  师;那到底什么样的针是秒针呢?

  生:走得最快的那根针就是秒针,它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

  师: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生1:电子表上表示秒的小冒号跳一下是一秒。

  生2:有的电子表上专门有表示秒的数字。(请这名学生读出电子表上的时间。)

  师:看来秒针的样子虽然不同,但是表示一秒钟的时间都是相同的。

  (2)感受几秒

  师:请同学们一起看我们这块表,刚才有同学说秒针走一小格就是一秒,那么走两小格呢?10秒钟要走几小格?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数出10秒。我们是不是一直要等到秒针转到12上才能开始?

  生:不管在哪个格上只要数出10秒就可以了。

  (大家一起数10秒,学生很有可能越数越快。)

  师:我们把握好节奏再数一次。

  2、知道1分=60秒

  师:关于“秒”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我还知道1分=60秒。

  师:你怎么知道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大屏幕上的表,看看1分钟是不是等于60秒。观察的时候要注意分针和秒针是怎样转动的。

  (大屏幕上实物投影:秒针走一圈,60个小格,分针走了一个小格。)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1分=60秒)分针和秒针是怎样走的?

  师:看来1分钟确实等于60秒。那两分钟呢?三分钟呢?

  3、探讨、感受秒的价值

  师:“秒”这个时间单位这么小,在生活中还有用吗?

  (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谈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看来秒的作用还真不小,那么1秒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生:写一个字,咳嗽一声。

  师:看来,1秒钟的时间实在太短了,也做不了多少事情。不过,老师今天搜集了一些资料,咱们看一看一秒钟都能够做些什么?

  (课件放资料,补充课外知识)

  师:看完资料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

  生:没想到1秒钟能做这么多事情,我们有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

  师:还有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从网上或者课外书上查找一下,这些就是老师从网上找到的。

  三、估计时间

  师:现在,老师就请大家来做几件事情,看看能不能做的又快又好。咱们请一名同学现场戴红领巾,大家来估计他用的时间。(找一名学生暗暗的准确计时)

  学生汇报估计的时间,与实际准确的时间比较。

  (学生活动)

  师:看来,大家估计的时间不是太准确,怎么才能估计的更准确一些呢?

  生:从心里默默的打节奏,也就是按着秒针的速度数数。

  师:好,我们就用这个办法试试看。下面咱们小组合作,请一名同学任做一件事情,一名同学掐表准确计时,其他同学估计时间;然后交换任务,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了估计时间的办法,估计的也越来越准确了。我想同学们经过不断练习,一定会估计得更准确。

  四、总结提升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时间单位?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1时=60分,1分=60秒。(板书)

  师:当时间不到1小时,我们可以用“分”来表示;当时间不到1分,我们就可以用“秒”来表示;如果时间还不到1秒钟那怎么办?

  生:可以找一个比秒更小的时间单位来表示。

  师:关于这样的时间单位,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查找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略)。

数学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菱形》是《四边形》这一章继《矩形》之后研究的第二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学生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基础上,对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延续和深入,同时也是后面学习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菱形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经历"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得出菱形的性质。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节内容的特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能理解菱形的定义及其性质,并会初步运用菱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论证。

  b、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菱形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我准备采用"激趣——探究——运用——归纳"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法,以课件为载体,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合作获得知识,形成技能,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直观、完美的体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注重创设思维情境,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让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激发兴趣,得出概念(时间5分钟)

  菱形被广泛地应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首先我将让学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衣帽架模型,不难发现不管衣帽架如何伸缩变化,其四根木条围成的四边形总是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再次感受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然后让学生任取一个平行四边形量其四条边的长度,并交流所得数据,会发现图中所有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从而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得出菱形的定义,即"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或"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回顾了上节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又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引入创设了情境。实物教具的应用,生动形象地使知识得以体现,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接下来,我让学生欣赏一组生活中的菱形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菱形的图形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可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动手操作,寻找性质(时间5分钟)

  菱形的性质可由菱形的对称性探究得出,这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一环节,我把课本上的直接探究巧妙地加以转化,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给你一张矩形纸片,你如何快速地剪出一个菱形?"问题给出后,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与分析,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分小组大胆尝试,教师在巡视中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学生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任务,同时还可以开展组与组的评比,树立他们的竞争意识,然后每小组由一名学生代表发言,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最后由多媒体演示,即将一个矩形纸片对折两次,沿图中虚线剪下,就可以得到一个菱形(动画演示),从而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得出菱形的性质。在归纳过程中,菱形的对角线性质的得出是难点也是重点,我将动态演示,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这一性质便可水到渠成,这时,我会让学生尝试说点儿理,引导学生把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根据菱形的特殊性,引导学生发现菱形的一条对角线可把菱形分为两个特殊三角形,即等腰三角形,再结合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特点,结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肯定学生猜测的正确性,得出菱形的性质结论。

  在肯定多种解决方法的同时,我还补充了这样一个环节——由菱形的对称性看菱形的面积,引导学生观察:菱形的一条对角线把菱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菱形的面积表示:S=a.h,菱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面积表示为S=1/2mn,这一设计使本节课的重点得以突出,难点也巧妙。直观地得以突破,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点缀其间,从接受概念到探究性质,从个人学习到合作交流,教学活动不仅真正焕发出课堂教学的活力,而且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过程也自然而然地渗透在其中。

  (三)知识运用,巩固新知(时间10分钟)

  这一环节,我将出示P98页例2,即当菱形中较小的内角为60°时,已知菱形的边长求菱形的对角线长及面积,对于这类问题,我先启发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老师适当点拔:结合 60°的等腰三角形或勾股定理的运用解决问题,本题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菱形的面积,最后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师生共同完成。

  做完本题,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如果菱形中有一个角是60°,则较短的对角线把菱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这一环节以实际问题引入,利用菱形的性质解决问题,不仅达成了"学习致用"的目的,同时还体现了数学服务于生活这一道理。

  (四)课堂练习,学以致用(时间10分钟)

  "想一想"环节中,我安排了两道习题,这两道题仍以"再探衣帽架中的奥秘"为题,是两道趣味性,实用性较强的习题,我将采用学生独立思考,讲练结合的方法达到灵活运用,巩固新知的目的。习题的安排,首尾呼应,寓教于乐。

  (五)交流体会,分层作业(时间15分钟)

  在这一部分,我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回顾,归纳本节内容,并鼓励学生归纳出菱形的性质安排了一个"说一说"的环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填表格的形式从对称性、边、角、对角线四个方面进行类比,以加深学生对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理解和认识。

  针对学生基础不一的情况,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我将采取分层作业的布置,安排了"练一练"的环节,力争使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板书设计(略)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观察、归纳、比较的过程,从而得出菱形的概念,在折纸的过程中也使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体验变换思想,从而自觉地运用轴对称性发现菱形的性质,达到解决问题目的。

  菱形的性质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得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发现图形的结论,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善于归纳的良好品质;可伸缩衣帽架模型的设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前后呼应,让学生不仅能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能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乐趣;解题方法的多样性,也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用数学”数学说课稿03-09

《数学广角》说课稿06-27

数学活动说课稿07-09

《数学乐园》说课稿07-09

小学数学的说课稿01-09

数学乐园说课稿11-12

数学广角说课稿11-07

数学说课稿03-25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02-16

数学统计说课稿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