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2-01-18 18:50:4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美术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美术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

美术说课稿 篇1

  一.学生经验

  对于盆栽这个知识学生在前一节课《绿色家园》中有了较深的认识,学会观察盆栽,知道盆栽的组成。并能用写生与想象创作两种方法表现盆载。因此对于本课学生还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但对于学生来讲,比较困难的是如何去选择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组合成盆栽,并具有一定的欣赏力,这不仅需要较好的创造力,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二.相关知识背景

  三.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要求,是运用生活中的可乐瓶。牛奶罐等废旧瓶、罐来制成花盆,这样一些其他废旧材料,如塑料花、塑料叶子、麦管、彩纸等一些废旧材料制作成盆景植物并把两者结合起来组成一幅盆栽。为此,教师应该对这种表现技法进行分析,并与学生一起探究、指导其制作方法,同时要提供范例给学生欣赏。教学中,主要根据各种材料不同表现特质。进行恰当选择与分析,以及纸艺的表现方法。

  四.教学目标分析

  学生在本课之前已上过《绿色花园》,对盆栽有了较深的认识对他们的外形组成有了大致了解,因此本课已自己立体设计制作一盆盆栽为教学重点,以能运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出各种不同造形的花作为教学中的.难点。作业要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表现不同的盆栽。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在立体造型中获得对艺术表现的愉悦,在玩中感受创造的乐趣,在完成中体会成就感。

  知识与技能:懂得选用适当的废旧材料制作盆栽,通过剪、插、粘学会枝、叶、花的连接。

  过程与方法:在制作过程中,探究枝、叶、花、盆的构成,并学习拼接、粘连,与同伴一起制作盆栽。

  五.教法探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要培养学生对各种材料制作的兴趣,从

  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所以在一开始,就出示几个范例让学生欣赏,在学习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一些引导性的提问去引发学生去思考,在解决问题了解基本技法。还可以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的方法让学生对盆栽有一种感官上的新认识。了解这些材料的特征。因此技法较难,教师一定要加强示范,示范时动作讲解要清晰、步骤要明确。可以一开始让他们模仿制作,再掌握了技法的基础上再进行想象创作。

  教师对学生创造力培养,要通过引导,发散他们的思维,从而充

  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予以适当的帮助。

  六.学法指导

  为了吸引学生在引入部分一开始就让学生分组,在每组桌上放上

  一盆事先做好的“盆栽”让学生欣赏。学生对这一形式的作品会非常新奇,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对比。以观察——讨论中了解到这些作品的特殊性。达到引出课题的目的。并让学生了解本课的作业要求与形式

  新授部分分二大块第一块是掌握基本技法,首先提问:这些盆栽主要用到哪些制作技法?直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了解到”插、剪贴”的技法。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了解,让他们“摸一摸”了解到,原来叶子和花是用针、吸管、塑料针,卡纸做成。让学生通过触觉进一步对材质加深印象,在观察叶子与技术的连接,刚才已经了解了“剪、插、贴”的教法,现在再有目的的观察,会对这些技法有深一步的认识。因为这块活动是基础,所以教师要加强示范。在示范过程语言要规范,讲解要清晰,关键部分应放慢节奏,要注意跟学生讲清楚叶子的排列(不能只长一边,不能太少,有大有小),通过讲解,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因为作业有难度时间花费较长,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练习,整块活动通过活动教具的演示范,学生参与制作。但学生在第一次制作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所以安排他们小组合作。为了不减轻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考虑到作业的难度,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模仿制作。

  新授部分第二块是在第一块的基础上,在学生掌握基本技法的情况下,要考虑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注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所以通过提问(除了这些,我们还能想出其它不同的盆栽吗?可以在哪些上面做变化?)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创新方面的思考,让学生在讨论经、交流中了解到可以通过叶子外形的变化,叶子表现的变化,枝干表现的变化,花的表现方法,这儿方面进行创新和制作技巧,在学生思维上有了一定认识后,给学生欣赏范例,让学生在直观范例的刺激下进一步发散思维,加深认识。因为事先学生准备了各种材料,教师事先可先收集好,进行一些分类,让学生根据喜好、想象,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进行。通过教师引导,发散学生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对于学生在制作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适当的帮助。

  在展示评价部分,可以让学生把作品放在展台上,让学生自由参观,发挥学生自主精神,可以进行作品创意的自我介绍,并选出最佳创意奖和最漂亮盆栽。

  拓展活动可以把学生的作品,布置成一个生物角,既符合主题,提倡环保,还能美化教室,一举两得。

美术说课稿 篇2

  一、学生经验

  本课主要是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成艺术品的一个教学。不过特指棕色纸,主要是它的颜色与秋天的颜色有一定的联系,这也是前几节与本课的的联系。所以学生已有的经验是对与秋天有关的颜色比较敏感。另一个经验是学生对运用废旧材料创作艺术品这种形式不陌生。所以本课对学生来讲有难度的是如何发挥创作力,把各种棕色纸的特点巧妙利用制作出各种画面或形象。

  二、 相关知识背景

  三、教材分析

  依据教材要求运用棕色纸(包装纸、信封、再生纸、旧报纸、纸箱纸、衬纸……)在制作中用撕撕、帖帖、剪剪的方法表现平面或立体的作品。教师要与学生对棕色纸的类型和特性进行分析探讨,同时将这几种视觉效果供学生欣赏。理解各种纸的质感与肌理特性对于创作是有很大帮助的。另外应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颜色(深浅)进行拼贴,可以互相重叠,也可以露出部分底色;可以贴平实些,也可以凹凸不平,产生一种厚重感;还可以利用撕纸边缘的裂色产生的肌理来作为特殊的底色,如石路、墙壁等。

  四、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主要是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成艺术品的一个教学。学生已有的经验是对与秋天有关的颜色比较敏感。另一个经验是学生对运用废旧材料创作艺术品这种形式不陌生。所以本课应该把制作棕色纸作品作为重点,而如何巧妙运用想象与技法使作品生动是难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体验用棕色纸做艺术品的乐趣,感受秋天的颜色,领悟收获与成功的喜悦。

  知识与技能:认识棕色纸的特点,用撕撕、帖帖、剪剪作画。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棕色纸做出画,利用棕色纸的颜色和质感创作艺术品和装饰品。

  五、教法探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体现美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育理念。所以在课的开始,通过看录象以及寻找各种棕色纸来帮助学生体会棕色纸与秋天的关系。在制作作品环节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讨论各种纸的特点以及对教师范例和学生作品的分析,从而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创作力。

  在用棕色纸制作镜框环节中,教师已激励的手段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作,安排一个比赛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和荣誉感,并最终为制作生活用品服务,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六、学法指导

  课的引入部分为了让课的氛围与前几节课有一个自然的衔接,以播放一段秋天的录象开头。学生在看录象中找出秋天的颜色——土黄色、棕色,引出棕色纸这个概念。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各种纸,包括棕色纸(包装纸、信纸、再生纸、旧报纸、纸箱纸、衬纸等),让学生在找一找中了解棕色纸有这么多。从而自然引出课题。

  在学习制作作品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各种纸的特性和质感,这对制作是十分重要的。感官的刺激比教师的语言更能促进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摸一摸、看一看中比较各种纸的不同,感受纸的特性,有的是光滑的、有的是瓦楞的、有厚的、有薄的……通过了解熟悉纸的特点后,教师出示范例给学生欣赏,教师这时要注意在分析作品时把如何运用纸的特点来表现事物讲清楚。

  如:揉绉的纸可以表现土坡、树干,再生纸可以表现树叶、窗帘、房顶……还可以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分析对书上的作品进行分析。这个活动的目的要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纸的特性开展想象,发散思维。在学生的脑中有了一定概念以后,交给学生任务:制作棕色纸艺品。

  这时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制作的能力,在先前的思考中进行筛选。平面的与立体的制作方法是不同的,可以师生共同探讨解决。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在制作时小组合作的方式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整块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各种棕色纸的特点,发散学生的思维,其中教师的范例和学生作品的分析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活动通过告诉学生什么是废物利用这个理念引出用棕色纸做的镜框,以新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给学生新鲜感。在学生讨论、比赛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并以一定的竞争形式展开,气氛会比较活跃。这一块活动是为了体现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密切联系的理念,让学生用包装纸装饰生活中的东西就是让他们在活动实践中明白道理。

  因为本课的作业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的,所以在作业展示评价环节评选团体奖比较公平。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拓展环节可以继续本课的理念,让学生收集废报纸制作各种作品,开一个报纸展览会。

  七、教学活动实施脉胳

  欣赏、引入→想象创作→表现、应用→展示评价→拓展

美术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 《我画的海洋怪兽》是苏教版实验教科书中第

  十 册,第 13 课的内容,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为依据,本课隶属于 造型表现 这一学习领域。本课的教学内容对孩子们来说是一顿丰富且诱人的知识盛宴,能够从各个角度满足孩子对 海洋 的兴趣, 体验 美术 的快乐,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因此我把教材进行了重新的整合与取舍,准备向孩子们展示一节最贴近生活的美术课。

  学情分析:被高楼、电视、网络所包围的 五 年级学生,常常会忽略 造型 之美。没有美的感染则无法引起创作的激情,可是 五 年级的学生对 海洋 的了解早己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对于 造型表现 的方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我紧密联系 生活 ,结合 实际 ,唤醒孩子对美术的感受能力,为本课作铺垫。

  基于以上分析,我深挖教材,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大量的海洋生物,了解更多的海洋知识和海洋生物的特征。

  2技能目标:抓住一个海洋怪兽的特征,用适合的表

  现方法将想象中的海洋怪兽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更多的海洋生物,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提高对海洋生物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在确定目标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

  教学重点确定为 :通过欣赏大量的海洋生物图片,了解海洋生物的特征。

  难点为:如何准确抓住一个海洋怪兽的特征,并很好地表现出来。

  本课的教法我准备以情境教学法、演示法为主,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评价,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热情。

  本课的学法我打算遵循:学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

  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以 海洋生物的纪录片 作为引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提出问题:1. 这些海洋生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从而引出本课的课眼,并板书: 《我画的海洋怪兽》。真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2.欣赏图片,引发启导

  运用多媒体展示几种有特点的海洋生物,并引导学生欣

  赏,分析这些海洋生物的外形特点、色彩与不同之处,并说一说你见到过哪些比较特别的海洋生物,说一说它的特点?

  3.自主探究,明确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所以这一环节,我先用鼓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接下来,引导学生欣赏课本的范作,并鼓励学生分小组相互交流:课本上是如何表现海洋怪兽的,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并说说你想象的海洋怪兽是什么样的?

  此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大师的作品和其他同学的作品,缓解孩子畏难的情绪。在美术课上对名画进行欣赏,带领孩子一起进步,也拓展了孩子的艺术视野和欣赏能力。

  4.大胆创作,培养能力

  我让学生运用喜欢的绘画制作工具,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一幅海洋怪兽。

  (欣赏了这么多作品,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设计师”吧!并强调作业的注意事项。教师让学生在课堂里进入积极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设计各种学习任务,让学生有事可做。第二次作业也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

  5.展示评价,培养情趣

  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组的最佳作品,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经验,并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教学评价 : 1.学生自评:运用了什么材料? 设计的灵感是什么?你觉得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

  2.学生互评:说说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这幅作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它变的更美?

  3.教师评价: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多鼓励,少批评。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

  6.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我设计了这堂课的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让学生学会从创作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扩展延伸的空间,每组按照自己所画的海洋怪兽,分角色编一段童话故事,讲给其它组的同学听。

  板书设计与媒体应用

  课题:我画的'海洋怪兽

  制作方法、过程

  作品展示区

  说媒体的使用: 本课的课件是常见的PPT演示文稿,虽然简单,但几个环节的运用恰到好处。如:展示图片时、学生作业时音

  乐的播放,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聆听!(鞠躬)

  1. 在写的过程中,不一定要说,第一步是说教材,第二步是说学情什么的,自然一点!

  2. 写重难点时,一定要仔细想,评委听的就是重难点和教学设计,开头和结尾四个。如果实在想不到,把它发给你的复印资料中有一段教师建议中的文字就是重点,抄一下就OK!

  3. 中间空的部分,根据自己的说课内容,做填空题!

  4. 写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现在的美术课一般都布置两次作业。如果只知道套用的话,想拿高分,有点困难。

  5. 说课完后,他会提问几个问题,要有心理准备!

  注意事项:

  1. 写说课稿时,最好用铅笔和橡皮,便于涂改,而且书写的速度比较快。

  2. 不要出现划掉的,涂改的地方,用橡皮擦掉不对的文字和错字。

  3. 自己不知道怎么读的字或者不确定怎么读的字,千万不要写上去。(我说课就读错了一个字)。

美术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爱书、藏书》是标准教材浙美版第八册第五课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包含藏书票与书签的设计制作。我以藏书票的设计、制作作为重点教学展开说课,因为这个内容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认为我们的教育思想不仅要对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开发的关注,还要引导学生对美术文化的关注。对此,我们学校以藏书票教学作为学校的美术特色进行开发,我也上了这一节课,所以选择这个内容来进行说课。

  2、教材分析:

  藏书票起源于德国,是贴在书籍扉页上的小小装饰画。有“纸上宝石”、“版画珍珠”等美称。翻开书,首先看到一幅与精美的装帧设计相衬的美丽的藏书票,这是藏书票独有的形式美感,对于所爱的藏书能起到装饰的效果,体现了藏书票的装饰价值。然而,除了它的装饰功能,它还有很多其它的功能,比如:它的欣赏功能、收藏功能、交流功能等,内容上突出表达藏书者的思想、感情、修养和兴趣为主的创作题材,教材中的教学设计也是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设计,突出形式美的装饰功能。

  但是,它还有一个价值,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就是它的“读书价值”,或者可以说它有“促进读书的价值”,这一点也就成为我设计这节课的教材背景。于是我把藏书书票教学的设计重点重组,我对这节课的设计表现为:借助版画藏书票的表现形式,提升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创作藏书票的过程中,理解读书的意义;激发读书的兴趣;学习通过文本阅读获取创作藏书票的灵感的方法。带动版画技艺提高的同时,加强对美术创作方式的体验。

  3、学情分析:

  虽然四年级的学生已接触过版画基础知识,并在课堂学习中尝试过制作简单的版画,但如果要学生在没有任何经验与方法的情况下设计制作一枚藏书票,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四年级的学生会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开始,设计出来的作品肯定是不具有内在含义的,近似于想像画一样。所以,要体现藏书票特有的内含,体现藏书票的“读书价值”必然要将藏书票与读书的关系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藏书票的价值并能够掌握通过文本阅读获取藏书票创作的方法。

  4、设计意图:

  (1)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将美术技法上升到美术文化的一种尝试,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

  通过欣赏、制作藏书票活动,了解藏书票的价值,并发掘藏书票的“读书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爱读书、爱惜书的思想感情。

  (2)加强对美术创作方式的另一种体验。

  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获取创作藏书票元素的方法不仅适用于藏书票创作,这种对文本的情感提炼,适用于多方面,比如现在流行的美术测试,就是给出一断文字,然后进行创作;再比如王老师提出的儿童原生态教学的策略其中一点也是从文出来。所以掌握这种方法,获取从文中得出创作元素的经验是设计中最重要的意图。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价值及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短文,引导学生从短文中发掘创作藏书票的创作元素(可以是对作者的印象、对故事的情景、从中受到的启发与感受等)并制作书票。并最终掌握这种方法,在别处适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掌握从文本中获取创作藏书票元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品性。

  三、说重点: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取创作藏书票的创作元素。

  四、说难点:

  设计出新颖、独特富有特殊含义的藏书票。

  五、说教法:

  1、巧设疑问,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解剖多以猜谜的形式呈现,意图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在猜测过程中与满足好奇心后,神不知鬼不觉的`掌握本是陌生的藏书票知识。

  2、综合欣赏,对比创作:

  (一)运用多媒体欣赏引导:

  1、图片欣赏:

  在教学中,图片欣赏包括两个方面:

  (1)欣赏藏书票作品,尝试理解创作者的思想意图及内隐的含义。

  (2)欣赏名家为特定文本创作的藏书票。以学生原有对文本的认识去现解藏书票的含义。

  2、文本欣赏:

  重读《童年》片断,增强情感体验,从现有的对文本的认识中去寻找创作元素。

  (二)与名家作品比较创作:

  1、欣赏同一文本的不同作品,学习创作者的不同视角。

  2、在同一文本中生成自我的内心感受,尝试进行创作。

  3、意图:

  使学生通过这种程序性的练习掌握从文本中获取创作元素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创设问题情景:

  平时用什么方法标记属明自己的书?

  2、介绍藏书票知识:

  有一个聪明的德国人,他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标记属于自己的书。(出示贴有《刺猬》藏书票的书)并介绍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刺猬》是怎样产生并代表什么含义等。

  (二) 新授:

  1、欣赏藏书票:

  一边欣赏藏书票一边以问题形式介绍藏书票的知识。

  (1)知识点1:

  藏书票和平常的儿童画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讲出藏书票的表现形式是带有设计意图的,构图上讲求简洁明了,内容上讲求主题突出并具有一定的含义等。

  (2)知识点2:

  人们为什么用藏书票来作为自己藏书的标记?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讲出藏书票的欣赏价值、装饰价值、与促进读书的价值等。

  (3)知识点3:

  每一枚藏书票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拉丁文的含义。

  2、举例两枚藏书票,引导学生讲讲藏书票的内在含义:

  你觉得这枚藏书票代表什么含义?仅仅是一幅装饰性的小图吗?

  (三) 创作:

  1、创作前:

  欣赏名家作品,解读作品含义:欣赏名家为《童年》所创作的藏书票,请学生讲讲自己对藏书票内容的理解。

  2、创作中:

  重获名作认识,挖掘创作元素:出示文字片断,引导学生在文字中挖掘创作元素。这一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感受,想从哪一个点进行创作。及时给出小结:

  (1)方法1:表现对文本的理解。

  (2)方法2:表现对读后的感受。

  (3)方法3:表现跟读书意义有关的感受等。

  3、创作后:

  交流创作作品,掌握创作方法:交流创作的藏书票作品、及在创作中是从哪一方面进行创作元素的发掘

  (四) 评价:

  1、对藏书票作品的评价。

  2、对“读书”、“爱书”的重新认识。

  3、对书中获取创作藏书票方法的总结。

美术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美术湘版教材下册第五课《月亮走我也走》是一堂绘画课。本课绘画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的故事,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从而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创作,画出人和月亮之间的关系、故事,创作生动活泼的画面。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要求:对学生进行构图、形、色知识教育;

  2、情感要求: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创作要求:大胆想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提高学生绘画表现能力;

  4、综合效果:把握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活动,是以审美经验为基础的欣赏和创作过程,并联系实际,拓宽知识面;

  三、教学过程:

  1、想象情景,导入课题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我认为一堂课成功与否在于能否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因而,在这一教学环节,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融形、声、画为一体的优美教学情境,播放了有关月亮的音乐《小白船》,让学生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课件播放《小白船》)

  然后,让学生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你喜欢月亮吗/从而导出课题。这个导入既有新意,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激发情感,大胆想象

  美术学科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因此,教学中必须及时地进行内容的升华。为了达到这一课标理念,我让学生说说你知道哪些和月亮有关的故事、歌曲和古诗,并鼓励学生大胆地上台表演。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我将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想象心中的月亮,说说月亮长什么样子?像什么?有什么颜色?有什么表情?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我调动起来,有的说“月亮像把弯刀”。有的说“月亮像甜甜的香蕉,我真想咬上一口。”……

  3、激发创意,尝试表现

  新课程倡导:尊重个性,启发个性,张扬个性。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和空间。在学生说出对月亮的理解后,我让学生尝试画出心中的月亮。画完我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积极的肯定,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接着,我引导学生继续想象:你想到月亮上面去吗?想和月亮成为好朋友吗?

  能够处理好与他人的协作关系,集众人之智慧取长补短,是跨世纪优秀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然后,我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给学生,分小组讨论:你会和月亮一起做什么?月亮的周围还有谁?让他们集思广益,相互补充。

  讨论结束后,请各小组派代表说说讨论结果。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我会和月亮一起钓鱼。”有的说:“我会和月亮一起打败外星人。”有的说:“月亮的周围有飞碟。”……

  4、欣赏感受,体会画法

  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欣赏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欣赏感受活动中,我借助课文的范图和优秀绘画作品几米的《月亮忘记了》,拓宽学生的思路,并渗透构图、形、色知识教育。

  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因此,我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学生大胆发言,有的说“我最喜欢第一幅,因为它的颜色鲜艳。”有的说:我最喜欢第二幅,因为它的内容很有趣。“……

  5、独立描绘,创新表现。

  创新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我采取让学生自主发挥个性思维,大胆想象,尽情挥洒情感,自由创作表现人和月亮之间的美好关系。

  创作中我会提醒学生:画一幅与众不同的画,并对有独特想法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创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如主体太小,构图不饱满;主体太大,画面内容不协调等。)

  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发达,美术和音乐是促进右脑进一步发展的最好选择。因而,我同时出示优秀绘画作品几米的《月亮忘记了》和美妙的钢琴曲,把美术和音乐有机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创作情境。

  6、欣赏评价,拓展延伸

  创作结束,我鼓励学生大胆展示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大胆提问,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课堂小结,我先对学生在课堂创作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再带领学生欣赏人类登月、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天的精彩画面,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最后我让学生畅谈“未来的你会到月亮上去干什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节课,我始终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断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我觉得我们应该给学生的思维“松绑”,留一个空间,让他们去拓展;留一个问题,让他们去思考;留一个机会,让他们去展示……。

美术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字的联想》是苏少版美术第七册第15课的内容。本课由文字的演变入手,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介绍了不同的联想方式,是关于美术字设计基础的训练体验课。这一课与纯美术字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在教学中教师应紧扣的是“联想”这两个字,突出的是教材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通过学生的联想,不但让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一些设计方法,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理解生活与美术的关系,更懂得观察生活,体会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设计理念: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显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在美术教学中,我们的课堂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通过教师的引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创造性地创作一系列有独特性的作品。本课就是基于这些理念,通过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再通过课堂上的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意,引发联想。感受美术字的造型美感,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和设计理念,我初步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

  2、技能目标:体验各种不同形态的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的联想设计。

  3、情感目标: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教学难点:

  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能对同一字有不同的联想,并使学生创作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充满画意的字的联想作品。

  教学准备:

  (1)、蜡笔或水彩笔等会绘画工具,彩色纸。

  (2)、教师准备电子白板课件,及便于学生展示交流作品的照相机。

  说媒体: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逐渐进入我们的普通课堂。它的拖放、聚光灯、隐藏、拉幕等功能模块,扩展、丰富了传统计算机多媒体的工具功能,更加提高了视听效果,这些精彩的视觉及听觉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能更加热情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下面我把我的媒体流程简单说一说:导入部分我利用拖放功能让学生猜字、比较古今汉字了解文字演变及造字规律;探究部分我利用聚光灯功能聚焦“秋”的几种联想方法,并利用动画形式更形象生动地展示联想的几种常见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联想的方法,接着利用白板的书画功能示范火字的联想过程;展示部分我运用了照相、拖放等功能把学生的作品直接放在大屏幕上,改变了平时的展示方法,使学生作品更美观。拓展部分利用媒体的播放功能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字的'联想,潜移默化生活与美术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流程: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教育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与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与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把整个教学流程设计成了“猜字导入、揭示课题——‘秋’字为例、探索方法——创意指导、作品构思——自由创作、多维评价——联系生活、延伸拓展”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孙悟空为线索,活泼生动地串联起课堂教学。

  (一)猜字导入,揭示课题:

  新课标中提出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课我通过猜字游戏,使孩子们初步认识了解中国的象形文字,再通过观察字的古今变化,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国文字的历史与特色,并为祖国文化感到自豪,使学生的情感价值有一定取向。从字的起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有联想装饰的文字很有趣,很自然地导入了本课的学习重点,揭示了课题。

  (二)“秋”字为例,探索方法: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在这一环节,我按照三种不同的联想方法逐个解决本课的学习重难点。

  1、根据字意字形联想。

  ①出示“秋”字,“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尝试引发字意与相关事物的联想。

  ②出示六个不同的“秋”字,印证学生刚才的设想,让学生初步体验字的联想。

  ③进一步展示“油”“甜”,让学生充分交流,巩固这一方法。

  ④ 小结并进一步揭示“把和字有关的事物装饰到字体上,可以把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夸张变形联想。

  利用动画出示“风、胖、香蕉、汽车”,在变化过程中了解夸张变形的方法。

  3、色彩联想。

  设计理念:这三个联想的方法主次分明,用了不同的媒体呈现方式,直观有趣,最大程度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分解了重难点。

  (三)创意指导,作品构思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一要解决学生如何完整地完成字的联想作品这一问题,二是要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创新意识,让他们在设计时能够从多角度进行联想,从而设计出更有趣、更有创意的作品。

  我先用“看了这么多作品,好朋友孙悟空想考考我们“火字你打算怎么变?”这样的过渡语言,很自然地导入到了作业演示的步骤中。在这一步骤中,我选用了较为简单的“火”,分三步具体指导:一写单线字定结构;二写双线字,在白板上把学生联想到的事物进行选择性的组合添加完成构图;三进行联想填色,这三个步骤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学生一目了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再出示学生“母、弟、鱼……”字,让学生充分交流后尝试动手设计,教师指导。欣赏一些较好的设计,获得一些启发,扶着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联想设计。

  (四)、自由创作,多维评价。

  前几个环节下来,学生已经欣赏到了大量有趣的联想文字,并且已经基本掌握了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早就迫不及待想动手来创作了,这时我顺势利导,提供一些学生熟悉的便于联想设计的文字如“雨”“鱼”等,让学生来体验设计的乐趣,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想一个自己喜欢的字来进行设计。为了让孩子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评价时我努力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孩子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在优秀作业上我写下 “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孩子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孩子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最后再欣赏一些有创意的作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完善。

  展示环节利用照相功能把学生作品拍照展示在白板上,充分激发学生成就感,连孙悟空都不由连连称赞。

  (五)联系生活、延伸拓展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些经过联想装饰后的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了,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字?请你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观察并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生动有趣。

美术说课稿 篇7

   教材分析

  本课题《多姿多彩的面具——画说脸谱》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下册。这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题是“校园艺术节”单元的一个活动内容,名为“面具设计与制作”。教材中选取的大量图片是贵州、西藏地区的面具,我们的学生对此比较陌生,这一内容并不贴近江苏地区学生的生活。因而我设计了适用性更加广泛的脸谱设计与制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脸谱,并能尝试设计绘制一个个性鲜明的脸谱。本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熟悉喜爱的人物形象入手,以提高学生对脸谱的审美能力为主,不但使学生学会脸谱的造型特点,更能使学生参与到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中来。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对于色彩的象征意义也有所了解和把握,对《西游记》人物熟悉喜爱。但是在形状与色彩这两大元素的综合运用时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脸谱文化,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绘制脸谱的方法

  ——技能目标:

  1.通过分析、评述,体会从不同角度欣赏脸谱

  2.运用设计脸谱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绘制一个个性鲜明的脸谱

  ——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提高对脸谱的审美能力,参与对传统艺术的传承

   知识要点:脸谱的造型特点,色彩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脸谱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绘制脸谱

   教具选择:多媒体课件,西游记人物面具,脸谱工艺品

   学具准备:白纸,上色工具(或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脸谱

  1.用《西游记》人物的面具导入

  教师拿出《西游记》人物的面具,提问学生:你们认识这上面的人物是谁吗?我想大家不会陌生吧?学生齐答。

  教师指出这些面具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也许现在有的同学的家里还有一些其他面具。并且,在多姿多彩的面具世界里,还有一种是可以直接画在脸上的。提问学生:那叫什么呢?学生齐答:——脸谱。

  教师归纳:脸谱是一种面部化妆谱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从唐代乐舞“代面”所带面具逐渐演变出来的。脸谱与戏剧表演相得益彰,深深吸引着人们。

  2.生活中的脸谱

  教师请学生例举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脸谱?

  学生举例后,教师进行补充:20xx年2月在我市的荆川公园举办的戏曲脸谱展览,吸引了很多市民的观看;在1915年就获得巴拿马和平展览会银奖的常州的梳篦现在和脸谱一起走向了世界……然后引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种特殊的面具——脸谱。

  【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联系学生生活,用学生经常看到的面具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了解生活中脸谱的'运用,自然地导入课题。】

  活动(二)走近脸谱

  1.看看猴脸谱

  教师介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戏剧种类多种多样,因而脸谱也就非常的丰富。然后请学生观察这几张不同的猴脸谱,找一找它们的共同点分别在哪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出示三张猴脸谱的图片)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嘴巴都尖尖的,脸型都好象一个“Y”……这些都是猴子的面部特征,难怪为了表现孙悟空是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他的脸谱也用到了刚才同学说的那些要素(出示孙悟空脸谱的图片)。

  2.看脸谱、猜人物

  教师出示三张脸谱,请学生猜猜其中哪一个是包拯?并说出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脸黑,头上有月牙等等,教师提示学生观察其他特征。

  教师小结:同学们猜的很准确。所以在舞台上,脸谱除了在演出时起到增加形式美的作用以外,还能表明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其他特点。即使人们听不懂唱词,不知道人物姓名,也可以根据脸谱来猜出他们的性格。

  【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用看两个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用学生熟悉的人物来拉近学生与脸谱的距离,并引出脸谱的作用,为后面教学重点的引出做铺垫。】

  活动(三)解读脸谱

  教师结合刚才的两个游戏,指出脸谱的造型特点就是用夸张的形象和色彩,突出、强化人物的性格特征。让我们一起来从“形”和“色”两个方面来解读脸谱。

  1.“形”——连连看

  教师出示后羿、包拯、窦尔墩、鲁智深、猪八戒五张脸谱(图3),人物下面标注姓名(不常见人物由教师简单介绍)。请学生完成连线题,思考脸谱图案的造型依据。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找到脸谱图案设计的根据——传说、身份、兵器、性格、相貌。

  2.“色”

  A.连一连

  教师指出:同学们可能刚才也注意到了不同人物脸谱上色彩的变化。这些颜色是单纯为了美观而运用的吗?你知道这些颜色的象征意义吗?让我们再来完成一个连线游戏。教师出示七张人物脸谱,请学生同桌讨论然后连线不同色彩的脸谱以及相对应的性格。

  学生讨论后回答,有不同意见的提出来大家交流,最后达成共识:黑(包拯)——刚直、白(曹操)——奸诈、红(关羽)——忠勇、绿(程咬金)——鲁莽、黄(典韦)——智勇、蓝(窦尔墩)——凶猛、金(牛魔王)——神怪。

  B.读一读

  教师补充陕西流传的关于脸谱的民谣,师生齐读:红色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青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侠野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

  C.听一听

  教师播放《唱脸谱》片段“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请学生注意听其中关于人物的脸谱颜色的唱词。

  教师小结:原来不同的色彩、线条都会代作者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所以同学们在设计时就可以从“形”和“色”这两个方面来入手,从人物的传说、身份、兵器、性格、相貌等特征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特征,配合适当的色彩加以渲染、夸大和形象化。

  【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通过连线游戏、念民谣、听歌曲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固地掌握新知。】

  活动(四)我的脸谱——“大画西游”

  1.教师请学生根据对《西游记》人物的理解,任意选取其中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为他设计绘制脸谱。同时提示学生从人物的长相、性格、兵器、身份、传说等特征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加以表现,并运用夸张的形象和色彩进行造型。

  2.教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学生头戴自己制作的脸谱,上台表演展示,其他同学猜测他所做的是《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相互评价。教师在这里可以对学生的作品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简评。

  【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通过《西游记》的人物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用主题音乐的播放营造氛围,并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

  结语:同学们的创意都非常精彩,连老师也忍不住想要参与进来。我也希望我们的同学在我国的传统艺术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使富有民族性的艺术更加辉煌灿烂!

美术说课稿 篇8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窗外的景色》。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窗景是绘画中常见的题材。因为,窗景显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吸引了人们,是窗景构成的画面吸引了人们。不同的窗景反映着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志趣和审美理念。这主要靠窗外的景色、窗台的摆设、窗户周围的环境判断出来的。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掌握一定绘画和制作的技能、技巧,创作窗外景色的命题作品比较容易,难在窗外景色特点的表现。

  根据以上分析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欣赏图片、照片了解窗子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及形状。

  2、学生根据想象,运用不同的绘画制作方法表现窗外的景色。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设计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运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窗外的景色。

  本课的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想象表现窗外的景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新课标》为理论依据,注重美术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采用创设情境法、观察发现法、鼓励法等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欣赏图片、照片中开拓学生思路,激发创新精神。以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共同探究制作方法,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明确创作形势和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下面我将按教学环节介绍一下在教学中具体实施的情况。

  一、 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学校窗景照片。

  今天,我们就来创作一幅表现窗外景色的作品(出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认识窗子的结构。先使学生了解窗子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有窗框、窗台、窗帘、窗玻璃。再请学生谈除了常见窗子的'样式,你还见过哪些样式的窗子。在学生交流窗子的样式后课件出示窗子的样式,开拓学生的视野。为的是学生在创作中窗子的样式不会单调。

  2、启发学生想象,创造景色。《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所以,我首选请学生谈透过窗子经常能看到的景色。例如; 学生汇报景色有我们的生活情景、常见的楼房等。再通过欣赏课件出示景色图片“四季的变幻、日夜的更替”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想象透过窗子想看到的景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下一步的创作奠定基础。

  3、学习制作方法。 通过分析范画,引导学生分析运用的表现方法有a、绘画b、剪贴。明确作品中运用不同方法采用的技巧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4、进行创作。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和方法,创作自己最理想的窗外景色。

  三、作品展示 体验成功

  在《新课标》的评价建议中指出,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我主要采用了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各小组在展示作品中互评、汇报创作构思、合作感受。教师鼓励表扬,肯定各组的成功。

  四、教学拓展

  鼓励学生用纸立体的方法,制作能打开的窗子。

  本课每个环节力争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创作窗外景色的乐趣,使整节课的气氛“和谐、民主、愉快、轻松”。

美术说课稿 篇9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谜语,请学生猜一猜。

  师:小朋友,上课之前呢,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想请小朋友来猜一猜,这个谜语是:"一片两片三五片,掉到水里看不见。"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

  (指名学生回答,谜底:雪花。)

  2、回忆想象下雪天的情景。

  师:猜对了,那你们看见过下雪时的情景吗?

  (学生回答,有也有可能没有。)

  师:有同学说有,有同学说没有,这都没关系,接下来,请小朋友闭上小眼睛,跟着老师,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飞向小雪花的世界。

  (教师配乐朗诵有关雪花的诗歌,学生闭目回忆想象下雪天的情景:下雪天,真好看,房子变成胖老汉。小树好像大白伞,地上铺了白地毯。我也变成小神仙,嘴巴鼻子冒白烟。

  小朋友来堆雪人,小朋友来打雪仗,下雪天,真好玩。)

  3、 欣赏《雪野》,感受下雪天的情景。

  师:好,请小朋友睁开小眼睛,看,多美妙的景色啊!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白色的树、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望无边的大地……)

  师:请你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你看到的景色吧!

  (学生略作思考后指名回答:"漂亮极了!""多么美丽的景色啊!""我真喜欢下雪天!"……)

  4、揭题:《下雪天》。

  师: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集体合作创作一幅有关下雪天的画。

  (出示课题。)

  〔点评:用猜谜来安定学生情绪,又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回忆想象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兴趣,欣赏感受丰富学生的下雪天的情景储备,自然地揭示课题。〕

  (二)、交流欣赏,加强体验

  1、交流下雪天最想说的一句话和最想干的一件事。

  师:小朋友,如果你刚好碰到这一天下雪了,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而最想干的一件事又是什么呢?

  (学生相互间交流,再指名说说。)

  2、欣赏雪花造型。

  师:刚才我听到有的小朋友说想打雪仗,有的小朋友说想堆雪人,那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一朵雪花,它究竟是长什么样子?

  (老师出示一些雪花的图片,学生欣赏造型。)

  师:其实雪花形状多样,除了我们看到的这些,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造型。

  〔点评:交流下雪天最想说的一句话和最想干的一件事,进一步激发兴趣,欣赏雪花造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也为下面环节剪雪花作铺垫。〕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1、教师示范剪折三折的雪花。

  师:看了那么多不同造型的雪花,接下来,就请小朋友看老师怎样用一张白纸,把它表现出来。

  (教师示范剪折三折的雪花,一边示范,一边解释每一步骤的要点,并重点强调难点的解决方法,学生仔细观察,并记住步骤及要点:一折,二画,三剪。)

  2、出示不同造型的雪花作品,欣赏讨论。

  师:那,我们再看,这些雪花各有什么不同?该怎么剪呢?

  (学生欣赏并思考剪法。)

  3、学生尝试剪折雪花。

  师:其实呢,方法差不多,只是画的花纹不一样,你能不能也来试着剪一朵跟老师不同造型的雪花?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折、剪,教师适时提醒每一步的要点,如折时注意"角"的问题,画的图案不要过分细小,剪时要细心,注意力度等。)

  〔点评: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有"法"可依,能迅速掌握剪折方法,范例欣赏,拓展学生思维,尝试动手,让学生剪折出不同造型的雪花,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集体合作,创作表现

  1、提出创作要求。

  师:如果,我们只在这张纸上贴上刚才剪出来的雪花,老师总觉得这幅下雪天的画不够美,好像缺了什么。小朋友,请想想看,还可以加上点什么景物?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后,小结:这节课,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一幅雪景图,先是将剪下来的雪花贴在背景纸上,注意在底部留出适当的空白,在空白的地方添画或拼贴一些简单的景物,如雪人、树、房子等,同时,请把你的心情也表现出来。)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学生以大组形式完成一幅作品,教师分发背景纸,播放背景音乐,并作一些指导,如下雪时景物的变化,用恰当的方法和工具材料进行合理地表现。)

  〔点评:利用小组合作,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教师的适时指导,帮助学生创作出更加优美的画面。〕

  (五)、作品展示,综合活动

  1、交流展示作品。

  师:差不多,我们已经完成了这幅雪景图,请各组组长将作品拿上来。看了这些画,你有什么话想说的?

  (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同时师生共同评评作品。)

  2、唱唱有关下雪天的歌。

  师:是啊,那么美的画啊!下雪了,冬天到了,新年也迈着脚步向我们走来了,就让我们在《新年好》的歌声中,一起迎接20xx年,一起迎接我们的北京奥运吧!会唱的一起来唱一唱吧!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听听,并跟着唱一唱。)

  〔点评:赏析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游戏中,让学生的兴趣达到极点。〕

  (六)、小结拓展,课后研究

  1、教师小结。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折、画、剪、贴等形式创作出了美丽的雪景图,小朋友们个个都表现不错。

  2、课后延伸。

  师:下课以后,小朋友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些跟雪有关的知识,如天上为什么会下雪?雪是怎么形成的?雪的种类有哪些?等等。

  〔点评:鼓励学生,激发持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

  九、作业设计

  通过访问、查资料等形式了解跟雪有关的知识,如:天上为什么会下雪?雪是怎么形成的?雪的种类有哪些?等等。

【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美术说课稿06-24

美术说课稿01-24

美术说课稿04-07

美术说课稿范文05-29

小学美术说课稿06-11

《电脑美术》说课稿07-14

中学美术说课稿07-27

美术说课稿模板04-16

中班美术说课稿01-05

《美术鉴赏》说课稿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