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2-01-29 07:21:2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九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九篇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本文的设计质疑释疑,创设情境,通过朗读引导,鼓励学生在自读感悟、情感体验中,领悟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教材

  《大瀑布的葬礼》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分配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自下而上所面临的大事。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充实,是进行环境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开头作者先写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从塞特凯达斯瀑布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逐渐枯竭,体会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

  2、联系上下文想象出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及游人看到这一情形后的场面。

  说教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与新课改教学理念,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法。

  1、质疑探究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可以让学生围绕着课题进行质疑。"为什么要举行葬礼?""为什么由总统举行葬礼?""怎样举行的葬礼?"这样不仅引出课文所要学习的目标,而且让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情境演示法

  在教学时,教师利用媒体创设两个截然不同的情境,即塞特凯达斯瀑布昔日与如今的状况。利用直观动感的画面,背景音乐的渲染,让学生感受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雄伟壮观,几年后到逐渐枯竭,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波澜,而且也很巧妙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入所学内容打下很好的感情基调。

  3、比较教学法: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如"雄伟壮观""咆哮而下""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等词句,通过展开想象,比较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过去、现在的不同情形,体会到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

  4、朗读感悟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抓住课文的精彩片段,如"昔日的雄伟壮观","如今的奄奄一息"等部分,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抓住一些关键词句来感悟,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学内容的独特感受,展开想象,并有机会渗透说话训练,击活学生的思维,使孩子们从内心强烈发出要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呼喊。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条瀑布就是闻名于世的塞特达斯大瀑布,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它曾经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它曾经是巴西人民的骄傲。()然而今天巴西的总统却为这条大瀑布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要举行葬礼?为什么由总统举行葬礼?怎样举行的葬礼?等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取有价值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对于你们提出了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①抓住重点词句②联系上下文③与同学讨论交流等)

  3.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作适当的引导、点拨)

  三。直奔重点,体会情感。

  1.汇报昔日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态度。

  (1)瀑布雄伟壮观。它是世界是流量最大的瀑布,河水"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泄千里"突出其流量大。另外,水流湍急,汛期"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瀑布的雄伟、气势)

  (3)看大瀑布流淌的情景课件,面对这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你最想说什么?(①赞美一番②引用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过渡:这样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不仅让游人陶醉不已,流连忘返。而如今,大瀑布又是什么样子的哪?

  2.汇报现在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心情。

  (1)指名说,作者把瀑布形容"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体会句子表达的生动、准确。

  (2)指导感情朗读(播放大瀑布发生变化后的课件)(读出"奄奄一息"感觉)

  (3)看到此情此景与前面的流连忘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难过,惋惜,遗憾,)

  (4)假如瀑布会说话,此时它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3.了解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1)交流

  (2)设计环保广告语

  四。激发想象,表达情感。

  1.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总统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的那一天,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饱含觉悟地说些什么?

  2.自由读课文,想想应怎么写悼词。(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3.扮演菲格雷特总统,到台前演讲。

  4.记者招待会。

  5.小结:

  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一直没有停止过,会对我们造成威胁到来的生态灾难中人类将首当其中,让我们一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地球吧!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爬山虎的脚》,是其第二课时。我会以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和各位考官一同分享下我对教材的把握、学情的理解、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先是关于教材的把握,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就是深入了解课文,《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文质兼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从而启发人们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本组教材也都是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的。

  其次就是我对学情的理解,挖好地基就应该填满牢固的基石,二者相辅相成。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文中描绘的景象缺乏直观感受,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结合爬山虎的图像进行讲解加以学生的理解。

  说完了教材以及学情,就可以着手处理好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上好一堂课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否则就是瞎子摸象,囫囵吞枣。因此结合我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情的理解,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①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②通过自读、感情朗读、品读等形式多样的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精美的语言文字,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③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有了教学目标,那么设计好本堂课的重难点就简单多了,重难点是一堂课的灵魂内容,也是支撑起整堂课的顶梁柱,因此,我将本堂课的重点设置为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而难点则是帮助学生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新课标要求,课堂要还给学生,学生作为主体,所以不能将课堂上的死气沉沉,同时也为了更好的上这一堂课,我选择通过以“读”为核心而创设了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勾画圈点批注,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了视频录像、图片等相关课件以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说完了教法与学法以后,就进入到本堂课最重要的环节——教学过程。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所以教学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好的导入,由于本堂课是第二课时,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我通过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再现爬山虎的叶子,让学生当配音演员,背诵课文中写叶子的片段,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引入:“同学们,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欣赏完了爬山虎如此美丽的叶子,可你们知道在这一大片绿绿的叶子里面藏着什么吗?”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我也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并进行板题。

  通过引入“爬山虎的脚”这一个话题就可以直接进行到今天的新授环节,在这一个环节主要分为这样几个步骤:

  新授第一步:自由朗读,圈点批画,找出写位置、形状、颜色的关键词,并分别出示图片加强学生的理解。通过对比喻句如“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的分析加强学生的形象理解,也能提高他们对修辞手法的使用能力。

  新授第二步:多读赏析,层层推进。在这一步,首先会先让同学们自己默读爬山虎到底是如何爬的,仔细思考,然后小组探讨演练模拟脚爬的动作,然后上台表演,在这里我会对学生先进行鼓励,再进行客观的点评;其次让学生齐读描绘爬山虎爬的句子,再出示爬山虎的.脚与蛟龙的爪子的对比图,体会叶圣陶用词的精准和观察的细致,而我也会拓展提升到这样爬体现了爬山虎的什么精神?最后全班带着爬山虎向上攀登的精神有感情的齐读该段,将最终解决同学们对爬山虎如何爬这样一个难点攻克。

  新授第三步:默读赏析,小组分享。在这一步,我会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学生的默读,运用对比的方法自己进行学习,接着和同组进行分享得出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就能活,没触着墙就枯萎,从而更清楚地了解了爬山虎的脚与墙的依赖关系。这样的环节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构建了团结互助的氛围。

  说完了新授环节,就到了总结全文,升华感情的环节,叶圣陶先生之所以能把爬山虎的特点写得如此详细透彻、形象逼真,是他处处留心观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结果,我也会鼓励我班上的同学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周围的事物,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神奇,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美好的世界。

  最后就是布置作业的环节,由于本篇是说明文,讲的是大自然的奇妙,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动手能力,我会布置一个长期作业就是观察豆子、花生或大蒜在水中随时间的变化,利用本课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观察日记。

  爬山虎的脚

  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谢谢各位考官,我的说课完毕!请问需要擦黑板吗?

  以上为《爬山虎的脚》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3

  说教材

  《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本单元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孔子拜师》介绍了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两位大师孔子和老子的故事,教育学生懂得尊师好学的哲理,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学习习惯、阅读习惯正在形成之中,对课文的理解比较吃力。因此,我引导学生在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抓重点词句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说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说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说学法: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主动探究,通过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更多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渗透“学无止境”的精神,并鼓励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说教学流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从题目入手,了解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尽管如此,他还是虚心向大思想家老子拜师求学,因为在他看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从中了解大思想家孔子的谦虚好学的精神,渗透“学无止境”的精神。

  二、读中感悟,学习品行

  1、给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体会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我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多与文本对话,主动探究,通过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来获得更多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2、交流读书感悟:

  (1)感受孔子求知若渴,不畏艰辛的求学态度。

  随着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引导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抓住句中的

  关键词来理解内容,从“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想象词背后隐藏的艰难困苦,感悟孔子的不畏艰辛、求知若渴的心情。

  (2)感悟孔子和老子的人格魅力

  让孩子仔细读孔子和老子见面后的对话,抓“迎候”“上前行礼”“您”“再次行礼”等重点词语感受孔子和老子谦和、知礼的人格魅力;然后分角色朗读,理解破折号的意义,指导朗读,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学无止境”的意思,随机出示孔子名言,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

  小结:怪不得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用自豪的语气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来赞颂两位大思想家的学识与品行。接着追问学生,使学生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做出简单的评价,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渗透“学无止境”的精神,引导学生做谦虚好学的人。

  三、作业设计:

  课后要求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文化精髓,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希望能将这中华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4

  各位老师: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义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一去二三里》。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本课可以分二课时教学。

  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分教材理解、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五部分向老师们汇报。

  (一)教材理解

  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诗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二)学生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一至十及去和里)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自我拼读课文;制作与教学环节配合的CAI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一步,导语激趣。

  上课前,CAI课件出示了动物大家庭,并配合音乐《蓝精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营造出一个活跃有趣的氛围。上课铃响,教师用充满趣味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鼓励孩子们大胆学习新知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看图说话,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观察能力。(CAI课件出示文中插图一)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然后揭示课题:古时候有一首童谣,说的就是这幅图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指名学生读课题,并说说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学生交流学法)结合图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第三步,图文结合,学习古诗。

  第一环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教师再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在自我拼读过程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同时提醒学生倾听老师在范读时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以把握古诗的整体节奏,体会童谣的韵律美。

  第二环节:生字认识

  出示一至十、去和里的生字卡片(也可以课件演示生字,先顺序出现,在乱序出现)。采取抽生读、齐读、抢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绝大多数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重点指导"三"、"四"、"十"和"里"四个生字的发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里"的声母是边音,(这里可以CAI课件出示,重点字的读音选择)并组词,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第三环节:了解诗意

  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环节之一,首先,我提醒学生:.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以培养学生边朗读边想像的良好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其次,出示课件主题图,着重分析"一去二三里"和"烟村四五家"并用手势表明一去二三里的含义即一路走去的意思。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在这一部分,应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最后,背诵全诗,提问:你在背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这个小山村热闹吗?美吗?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还可以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总之,教学过程中通过看、说、读、写四方面结合,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放手学生,努力使朗读教学和写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稳妥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配乐诗朗诵。学生伴随音乐自由朗诵,强化印象,学生再次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5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第32课《将相和》。

  一、 说教材

  《将相和》是一个流传千年的动人故事,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在“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中,秦国最强,常常以强欺弱,欲灭六国,统一中原。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过程,赞扬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爱国精神。

  三个小故事即互相独立又有内在联系,即前两个小故事是第三个小故事的起因,第三个小故事又是前两个小故事的结果。全文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性格鲜明,我想会受到学生的喜爱的。

  二、 说教法、学法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把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为设计的出发点,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同样的机会。激发,促进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将整个教学流程设计成发现问题,确定问题,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基于平时我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经常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去想,不会或者说不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或者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我想这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和能力特点决定的。但是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又是创新能力的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学生扩开思维的空间,扩展思维的广角和深度,因此我觉得必须在结合课文的基础上采用直观的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生自读自悟作旁批等方法,让有不同风格的学生都参与学习,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思路,我制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一) 创设情境

  1、 从课题入手,请学生思考:“将”“相”各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在初学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能很容易地说出将是廉颇,“相”是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

  2、 我借此引导:既然是和好,就有不和之时。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关注将相之间的故事。

  3、 根据课文内容和学情,学生应该学会什么,达到什么标准呢?为此我将把自己的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标。具体是:

  知识目标:

  能够理解文中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关系,即事情的前因后果。

  能力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言行的描写,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文中的小故事。

  情感目标:

  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蔺相如、廉颇二人的爱国精神。

  重点:

  学习用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难点:

  三个小故事的因果关系。

  确定了目标,这样,教师的教什么与学生的学什么都十分清楚,那么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体现教学思路,达成目标呢?

  1、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和空间。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同,给学生选择学习方法的余地,让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生谈理解、讲看法、互相补充,也可用读的方式再现自己的理解。

  2、小组合作探究,互读自己标划的句子,(即从哪里看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学生很快就能从“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小故事中找出相应的句子。然后让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既理解的`课文内容,渗透了多角度思考的意识,又没有脱离语言文字的训练。

  3、共同探讨,强化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在充分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请生探讨:渑池会上的秦赵两国外交之战是谁胜利了?估计生会持有两种观点:赵国胜和秦赵打平。此时将生分成两部分,请他们从文中找理由。我从秦赵两国的实力,蔺相如与秦王的地位,琴与缶两种乐器演奏的技巧及渑池是秦国的地方,秦国都没占到便宜这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分析总结,得出赵国胜利的结论。

  4、 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在学生充分懂得了蔺相如与廉颇,一个顾全大局,一个知错就改,都具有爱国精神后,我再利用文中略去不写的部分让生思考:廉颇背着荆条来请罪,蔺相如热情地出来迎接,他们见了面会说什么呢?请生自由结合成组,扮演其中一个人物,并从多角度思考,他们会说些什么?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给学生展示才华的空间,同时,练习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贯彻到底。

  5、 回顾全文,巧设结尾。

  学习了全文之后,再请学生说说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就不难答出前两个故事是第三个故事的原因,第三个小故事是前两个故事的结果。这样就很好地完成了教学难点。一堂好课,在结束时能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让生课后还能主动去学习,结课时,我利用课文最后一句话: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我对学生说:“此后赵国真的强大起来了吗?历史是怎样的呢?请课下查找资料,多角度想想历史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将相和》一课板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对每个故事都作标题形式的概括,对“将相和”这一课题也作了具体分析,即明确课题中人物的特点及“和”的内涵,学生根据板书不仅能发现自己的学习过程,明确自己的学习方法,还可以根据板书所列出的这一提纲对这篇课文作简要的复述。

  相:顾全大局机智勇敢

  将:知错就改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追求人类更大的自由》处于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从体裁看,这是一篇议论文。这篇文章思路清晰,思想缜密,论说有力。初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文章有新鲜感,也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激发学生探究未知,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豪情。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思想内涵,提炼文中关键性语句。

  2.能力目标: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领会作者写作意图,归纳整理文中作者所列举的事例及材料并分析其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理解把握全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文中引用遇难人数和万户传说的作用

  三、说学法

  学生阅读这篇议论文要反复读,理清作者的思路,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提挈全篇的主旨句,本文宜采用学生分组研讨的学习方法。(读懂文章一直是阅读的关键,所以我采用默读跳读朗读的方法来提炼关键性语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请同学展示课前搜集航天探索的有关资料(激发学生兴趣)20xx年10月15日,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令中国人振奋的大事,哪个同学知道这件事?(学生回答)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十多分钟后,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由此踏上了中国人期待已久的太空之旅。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在此之前,美国和俄罗斯多次进行了载人航天飞行,在这过程中也经历了严峻残酷的考验。迄今为止,在航天事故中遇难的宇航员已有22人。

  面对着种种危险,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国家在继续进行载人航天的探索与实验呢?他们追求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先说说自己的认识。

  (学生回答),

  在杨利伟成功返回地球的当天,《中国青年报》的编辑李方发表了评论文章《追求人类更大的自由》。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关于载人航天的讨论中,反对派们提出质疑的理由是什么?载人航天过程中宇航员面临哪些危险?简要概括,(感受人类对航天探索的艰巨性。这种探索并不浪漫,甚至要以做出巨大的牺牲为代价。那么文章引用在航天事故中遇难的数据和万户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说明:引导学生去文中筛选信息并为探索研究的原因做个铺垫。)

  探索浩瀚宇宙,追求人类更大的自由的信念鼓舞着越来越多的宇航员离开地球家园,走向广阔无垠的宇宙太空。请同学们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2、细读课文,思考:边读边思考:人类不间断地对载人航天进行探索研究的原因有哪些?作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为争取人类更大的自由是人类探索载人航天的重大意义,人类这个豪壮的梦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去探索。但每当重大的航天灾难发生总有人置疑)

  说明:此问题的设计是让学生对全文的中心有个把握

  三、问题探究(探究的方式是:先由学生自己提出疑难句子,表明自己的疑惑。由学生互动解决。然后梳理出共性的关键语句和疑难问题)。

  出示要理解的关键句子,提出问题:(分组讨论,阅读探讨。)

  说明:抓住文章的关键词,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进而理解中心

  1.总有一天你要离开家,去外面的世界,那个终将属于你的世界。(家指什么?那个终将属于你的世界指什么?)

  提示:家指我们居住的地球。那个终将属于你的世界是指浩瀚的宇宙太空。

  2.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清楚自己要去向哪里,更不知道将会遭遇何种命运,但是他们出发了。没有这种气质,也许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森林里。(这种气质是什么?怎样理解也许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森林里的意思?)

  提示:这种气质是指航天史上那些宇航员不畏艰险甚至不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争取人类更大的自由而勇于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也许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森林里的意思是指如果没有那些勇于探索未知奥秘的英雄,人类不会有今天的文明富饶,而只会停留在原始野蛮的状态中。

  3.他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付出了生命代价,不知道当时的人如何看,但我想今天应该没有人会嘲笑他的做法了,因为我们都已经能够很好地理解那个梦想的价值。(你认为那个梦想的价值是什么?)

  提示:那个梦想的价值就在于鼓舞着人类的后来者为了能够克服自然的束缚和禁锢,以获得人类更大的自由,从而实现人类生命最大的解放,永不停息毫不畏惧地继续着对载人航天的研究,对宇宙太空的探索。

  四、积累拓展

  关于人类宇航史上的第一(借以丰富学生的航天知识积累,激发学生探究宇宙奥秘的兴趣和豪情。)

  五、布置作业

  1、课下继续收集了解有关人类探索的资料。

  2、写一篇读后感。

  说明: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加深对文章中性的理解,对科学的热爱。

  六、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的内心涌动着一种渴望,从地球出发,飞向浩淼的宇宙太空。为人类实现一个又一个宇宙探索的宏伟梦想。

  板书:

  利用太空资源

  追求人类更大的自由 克服自然的束缚与禁锢

  扩大生存空间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7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小母鸡种稻子》写的是小母鸡想种稻子,它邀请小鸭、小猫、小猪和它一起劳动,可它们害怕辛苦,小母鸡只好自己种稻子、除草、收割,小母鸡把稻子打成米,做成白米饭,送给小鸭、小猫、小猪,它们惭愧地低下了头。课文通过小母鸡种稻子一事赞扬小母鸡勤劳、不怕苦的精神。同时,用小鸭、小猫、小猪的反面形象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品质。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让小动物用人的语言方式去交流,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内容童趣盎然,语言生动活泼,孩子乐于接受。

  上个单元学生学习了《手和脑》,懂得了它们的用处,本单元学习"劳动",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手和脑多么重要,应该用它们去劳动。本单元安排了两篇主体课文:《锄禾》、《小母鸡种稻子》,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乃至全册的地位举足轻重,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很大。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的`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愿意"口头造句。过程和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表演课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习惯。由于学生年龄小,组织语言和活动的能力较差,所以,表演课文就成了难点。

  四、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我选用以下教具:小动物头饰多媒体课件。一年级学生喜欢游戏、表演,让学生带小动物头饰朗读、表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更直观形象,便于学生接受知识,提高效率。

  【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的一项学习活动。本节课我选用的教学方法有:小组合作讨论、启发式谈话、朗读法、表演法等。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时我采用的方法是先由学生带着问题自读,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再汇报。启发式谈话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朗读既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又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理解。而表演课文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感性体验,实现了情感的升华。

  【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设计的:激趣导入→初读感知→教师导学→学生自学→汇报总结---表演内化

  一、激趣导入

  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接着谈话:同学们,知道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吗?要靠劳动来创造。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认识一位劳动小能手,看它是怎样辛勤劳动的。老师贴上小母鸡的头像并板书课题:小母鸡种稻子。

  【上课初通过播放歌曲和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二、初读感知

  先指名由学生分节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再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小母鸡要种稻子分别请谁来帮忙了?他们都帮助小母鸡了吗?

  然后汇报并在黑板上贴上小鸭、小猫、小猪的头像。

  【由于第一课时学生已学习了生字词,初读了课文。所以,先检查课文是否读得正确、流利,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师导学

  【一年级的学生以前学习的都是韵文和古诗,真正意义上的课文只有上一单元的《乌鸦喝水》,可以说没有什么方法和经验,但也要慢慢地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所以我安排了"教师导学"这一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学习第一自然段,总结学习方法,为"学生自学"打下基础。】

  我分四步进行教学: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种。(课件出示插图)结合插图,说说小鸭为什么不愿意和小母鸡一起种稻子呢?引导学生围绕小鸭的话进行说明。指导学生理解"愿意"一词。先指导学生读句子"你愿意和我一起种稻子吗?"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用"愿意"说一句话。比如:冬天来了,我愿意()。扫地时,我愿意()。最后用"愿意"一问一答练习对话。【这是"语文天地"里的练习,在这里进行拖带练习。】④指导朗读小母鸡和小鸭的对话。先用课件出示对话,并指名试读,注意朗读的语气、表情;接着由教师范读;最后指名让学生戴头饰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四、学生自学

  在"教师导学"的基础上,用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小组自学第二、三自然段。(自学提示:读一读,说说小母鸡请谁帮忙。它们帮忙了吗?为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汇报总结

  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由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适时指导并板书,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并由学生戴头饰朗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我设计这样的导语:小鸭、小猫、小猪都不肯帮小母鸡,小母鸡最后收获了吗?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讨论:(课件出示)小母鸡是怎么做的?小鸭、小猫、小猪又是什么表现呢?先由学生小组讨论再汇报,教师及时做出评价并板书。然后指导学生带着表情、动作进行朗读,为后面的表演作铺垫。

  之后,教师结合板书进行总结: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要经过"种、除草、收"的过程,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得来。正如歌里唱的"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所以说"劳动最光荣",我们也要从小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六、表演内化

  学生先观看课文动画,5人一小组分配角色:小母鸡、小鸭、小猫、小猪、解说员。画出自己应该说的话,表情、动作应该怎样表现,先在组内准备。然后挑选一组学生戴头饰汇报表演。如果表演不好应给予鼓励,继续准备,课外活动时验收。

  表演可以使学生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进一步内化,并通过表演体现出来。

  七、作业

  1.小组为单位继续排练课本剧

  2.小鸭、小猫、小猪都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第二年到了,它们会怎么做呢?请你续编故事。

  【说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展示了又香又甜的白米饭要经过"种、除草、收"的过程,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得来。板书把小母鸡和小鸭、小猫、小猪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教育学生要从小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动物头像直观形象,学生喜闻乐见。板书言简意赅,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掌握。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爱迪生救妈妈》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讲课文,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二、说学生

  学生是一支强大的潜力股,因此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二年级的学生好问,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因而需要不断注入新的元素。在学习过程中,我运用多种朗读法来吸引学生,达到学习兴趣。

  三、说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把本课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朗读理解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由此,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认识“迪、检”等11个生字。理解新词“斥责、委屈、恍然大悟”。

  2.过程和方法:正确地朗读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在朗读中理解、感悟和积累。(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利用重点突破法认识巩固生字,用动作演示法、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角色体验法,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五、说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否在新课导入环节激发学习兴趣,将关系到他们能否及时投入到学习情境中来。因此我在导入环节设计了——“在我的描述中说出他是谁”这个游戏“他是美国人,文化程度不高,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电灯、电话就是他发明的”。从而得出爱迪生,再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根据我班学生情况,读题后会尽早想知道课文内容。而我的第一个自学要求是找出课文哪部分是讲这件事。在阅读过程中,学习生字新词。本课11个生字除了“阑”字字形较难外,其余的字相对简单好记,同时,针对我班学生已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的实际,在生字教学中,不必逐字作面面俱到的分析,而只要重点解决疑难字就行了。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刚才很多小朋友都说爱迪生真聪明,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的聪明来的呢?认真读2—5段,找一找当时故事中的人物及他们的动作、语言。再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听,一起体会体会。

  2、交流、朗读、体验:

  (1)研读描写爱迪生的语句:重点理解“委屈”,和他的`一系列动作“奔、捧、站”等。(让学生通过角色朗读来体验当时爱迪生的心情。)

  (2)研读描写医生和爸爸的语句:重点理解“环顾四周、迟疑、斥责、恍然大悟”和他们的话,这里我采用动作表演、角色朗读。如:“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读中感悟医生对爱迪生的夸赞之情。“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在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对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3)抓住“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一句,引导想像:

  爸爸和医生会说些什么?爱迪生听了又会说些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2—5段。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体会课文内容。

  4、讨论:爱迪生之所以能想出办法救妈妈,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在这一环节,我抓住主要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爱迪生的聪明”,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从大问题引出小问题,再从细节入手。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环节中的合作交流、朗读体验都是在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思维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才能与小组伙伴进行真正的合作与交流,在交流中调整自己的思路,引发新感悟。本环节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以读为本”的理念,无论是词语的理解、人物心情的体验,还是文章主旨的领悟,都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达成的。)

  (四)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请从以下几项作业中任选一项,可以与伙伴共同完成:

  1、你喜欢“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吗?把它读给或讲给身边的人听

  2、你还知道爱迪生的哪些故事?搜集起来与全班同学分享。

  3、你会用镜子聚光的方法吗?

  (三个拓展作业体现了层次性:读或讲故事仍以文本为依托,达到巩固积累的目的;收集、交流爱迪生的故事,则走出文本,让语文课堂开放而丰富多彩;动手做实验,则在在实践中真实地体验科学的神奇魅力,让学生真正走进科学,有利于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六、说板书

  爱迪生救妈妈

  聪明

  镜子聚光

  昏暗———————亮堂

  我的板书力求简单、直观。设计时围绕文章的主旨——爱迪生的聪明,既体现了文章的思路,又有利于领会课文内容。

  总而言之,本课我主要抓住爱迪生的聪明而展开,他的聪明不仅体现在爱动脑善思考而且体现在他遇事冷静、机智。而这些我通过角色体验、朗读感悟、合作交流来体会,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9

  【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春晓》。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墨客孟浩然。是作者春晨即兴之作。它形貌的重要是春天清晨的景致,鸟雀随处鸣叫,颠末一夜的风雨,地上随处是落花。可以说字里行间都流荡着春晨的浓浓气味,表露着作者喜春、爱春、念春、惜春的春恋之情,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优美的春晓图,尤其是鸟雀的啼叫,风雨的声响,更为人们建立了光显的听觉形象。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本课中5个生字,会写生字“知”。

  ⑵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⑶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⑷培养学生想象力,感悟古诗意境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春天,和作者产生共鸣,一起分享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并背诵古诗,难点是在简单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感悟古诗的意境。

  【说教具】

  课件

  【说教法】

  1、读书法:

  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以识字、学词、学句和朗读背诵训练为重点,我在教学中主要以读为主,读中熟字,读中解词,读中学句,读中悟情的`方法。

  2、创设情境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美丽的春晨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美景之中,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说学法】

  1、合作法:

  针对于字词合作交流认读,诗句的理解也是在合作交流中达到教学目标的。

  2、体验法:

  用灵巧的小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晓图”,并结合课件体验和感悟古诗的意境。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首先我出示春晨情景课件,让学生说说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而后我再设问导入课题:唐代诗人孟浩然又是怎样用诗句描写春天早晨美丽的景色呢?

  这样导入,不仅能切合低年级学生爱看动画的心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初读古诗,认识字词

  由于学生们对这首诗比较熟悉,所以我先让学生们自己试读这首诗,了解学生读诗及认字水平,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的空间。然后,我适时出示配乐朗读古诗的课件,入情入境的为学生们范读。因为刚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们,在朗读古诗方面肯定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所以我认为教师的引读课文是必要的。

  (出示课件)接着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知”,再指导学习四个要求认识的生字“晓”、“眠”、“闻”、“落”。先领读,后齐读,再指名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生字,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帮生字宝宝找家。(出示课件)

  提示:五个可爱的生字宝宝因为贪玩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要求学生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

  然后让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再让小组代表汇报成果。如果出现问题,我再相机指导。

  低年级生字教学是一个重点,如果只是中规中矩地进行指导,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为此,我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换一种学习氛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玩中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对于诗意的理解,让学生们完整的说下来难度很大,所以教学中,我先对重点字词,如“春晓”、“眠”、“不觉”、“闻”、“啼”、“处处”、“夜来”等词语(出示课件)进行引导、点拨,帮助学生理解,接着我采用齐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读古诗,最后出示动画课件,一边让学生观察一边合作交流,让小组代表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再相机归纳诗意。

  这样入情入境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四、熟读成诵,体悟意境

  先引导学生在明白诗意的底子上背诵古诗。

  然后引导门生体悟诗的意境,对此讲授我接纳两种要领:

  1、配乐朗读古诗,让学生们闭眼想象。(出示课件)

  2、发起学生用本身机灵的小手画一画本身心中所想的“春晓图”。(出示课件)

  陪同着美好的音乐气氛,让孩子们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将心中的所想所悟表达在画纸上,用那壮丽的颜色,动情的语句刻画着他们心中对春天的畅想,既加深了对古诗的感悟,又造就了学生的绘画本领。

【小学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画》说课稿11-19

小学语文荷花说课稿12-05

小学语文《匆匆》说课稿11-29

小学语文匆匆说课稿11-15

小学语文说课稿06-09

小学语文完整的说课稿07-04

小学语文《观潮》说课稿07-09

小学语文《太阳》说课稿07-01

小学语文《白杨》说课稿03-09

小学语文古诗说课稿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