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柳永《雨霖铃》 说课稿

柳永《雨霖铃》 说课稿

时间:2022-02-12 04:58:1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柳永《雨霖铃》 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柳永《雨霖铃》 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柳永《雨霖铃》 说课稿

柳永《雨霖铃》 说课稿1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来解说这堂课。

  首先,说教材

  这篇文章被编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词别是一家”板块。专题所选皆为千古名篇,所写尽是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这一板块萃集了婉约派四大代表人物的作品,所写尽是离愁别恨。《雨霖铃》“寒蝉凄切”通过描写清冷的秋景,表达了恋人们难以割舍的离情,感人肺腑,最能引起学生的恻隐之心,柳词细腻的情态刻画也会对学生的写作产生影响。

  本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对古典诗词并不陌生,也掌握了阅读这类文体的基本方法,但还没有养成运用想象,调动情感来填充意象,品悟意境的习惯;另外,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但是对这种纯粹的本真的情感体验得较为肤浅,所以在理解作者情感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鉴于以上分析,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我将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作技巧,发挥想象,把握词中意境。

  3.感悟词中离情,获得精神成长。

  那么本文的教学重点就是感悟词中的离情;教学难点则是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把握词中意境。

  接下来,我们说教法学法:

  根据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2.谈话法和情境教学法相补充

  在学法上,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具体包括:朗读法、勾画批注、运用想象、调动情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下面,我们就说下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设定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导入

  为学生播放歌曲《长亭送别》,营造一种离别的氛围。趁机请学生调动情感,说说和朋友分别时的场景和心情。歌词说得真好“今宵别梦寒。”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带着这种凄凉伤感的情绪让我共同走进这首离别的绝唱《雨霖铃》。

  2.介绍作者、背景

  请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了解作者,我将为利用幻灯片为学生补充柳永的创作风格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柳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长于抒发羁旅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这首词是作者仕途失意,决定离开京城与恋人分别时所作。

  3.讲授新课

  为了有序的组织课堂讲学,我将这一环节分解成两个教学步骤:

  第一步,整体感知,研读文本

  首先,请学生初读课文,朗读吟诵,感受柳词的.音乐美。要求结合注释学生读准字音,读懂句意,体会节奏。

  其次,请学生诵读课文,结合意象,感受词的意境美。意象是古典诗词的灵魂。引导学生调动积累,品悟上片典型的意象。寒蝉,鸣声凄切,充满了生命短促的哀怨,用在这里既点名了时令,又渲染了悲凉的气氛;长亭点名送别地点,也是一个伤心的意象;我们都知道一层秋雨一层凉,所以借骤雨这个意象是为了烘托凄凉的心境。

  最后,请学生品读课文,动之以情,感受柳词的情感美。引导学生纵观全文思考作者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不错,传达的是一种离情。那作者又是怎么写离情的呢?允许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老师点拨明确:这首词可以分为三个片段: 离别之前——勾勒环境

  雨霖铃 离别之时——描写情态

  离别之后——刻画心理

  在对文本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们进入第二步,逐句分析,品味意境,具体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

  在这一环节,我将围绕文本设置问题,鼓励学生调动情感,运用想象,踊跃发言: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所见所闻无不凄凉。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州催发——从写景转向写人的活动。离别时,借酒消愁,你侬我侬,怎奈兰州催发。正因如此,词人才迸出千古名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时,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一一倾吐,情到深处气咽喉堵,只好无言以对,泪眼相看,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至此,情已高涨,词人笔锋一转,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壮阔的图景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想表达的是同样壮阔无边的是离愁。从结构上说,承上启下,为写别后的心情张本。

  下片,主要是写离别的痛苦。开头就宕开一笔,点名了这首词的主题,也将一己的情感普遍化。但接着说“更那堪”意为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呼应上文的帐饮,酒醒之后,恋人已无踪影,所见不过晓风残月,将离人内心的凄楚惆怅,孤独忧伤,刻画得淋漓尽致。这就好比一幅绝美的画面,却布满了清冷的色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未来岁月纵有良辰美景于我将形同虚设,因为陪我欣赏的人已远去。思念之情,伤感之意,跃然纸上。

  到此为止,新课讲授完毕,师生进入下一环节,总结。鼓励学生总结本课所学,既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检验了老师的教学效果。

  最后,根据新课标尊重学生差异性的要求,我将设置两个不同层次的作业:

  1. 默写雨霖铃。

  2. 学有余力的同学试着鉴赏柳永的《八声甘州》鼓励学生立足文本,走出文本,汲取更多的精神食粮。

  四、在板书设计方面

  我认为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就本文而言,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段: 离别之前——勾勒环境

  雨霖铃离别之时——描写情态

  离别之后——刻画心理

柳永《雨霖铃》 说课稿2

  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雨霖铃》是选编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须四第二单元。本课是本单元第一篇,在整个宋词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品,而风格婉约,感情细腻。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柳永词的相关风格。

  2.积累字词及名句,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方法

  通过感受形象,分析意象意境,把握感情,品味语言,学习艺术特色,掌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

  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使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离别时幽怨伤感之情,伤离别,重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理解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2.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做到“举一反三”。

  二、教法:诗词有的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学习本课之前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诗歌教学已经比较系统的讲述了诗歌,并初步培养了学生分析诗歌意象和品味诗歌意象和情感的能力但很少能有独立运用这些方法来分析作品,所以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重点在于,抓住关键词理解景之妙处,情之真切,感受诗中意境和感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基于以上情况我确定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讨论,鉴赏为基本的教学思路,以多媒体创设意境法,诵读法,想象意境法,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①诵读法②提问法③点拨法④讨论法⑤自主探究法

  三、学法:研读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四、教学过程:以“导---读——听——赏——背——练”为核心,展开教学。

  1.导入:学生列举几句离别主体的诗句,教师补充:离别是一种常事,文人笔下的离情或深沉,或豁达或婉约,当然将离别写得最缠绵的`当推婉约派代表此人柳永的《雨霖铃》。

  2.介绍词的相关知识(按段落,风格,长短)

  3.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介绍:学生回答自己所了解的柳永,教师补充。介绍写作背景明确三点

  (1)名字:柳永、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2)特点:精通音律,擅长词曲,创制慢词,贴近市民,“变一代词风”。

  (3)影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4.解题:明确《雨霖铃》是伤感的词牌名,奠定文章基调。

  5.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和感情。

  (1)学生自由诵读一遍,体会感情基调。

  (2)学生听范读,要求正字音,把握节奏。

  (3)指名学生诵读,教师根据出现的问题指导诵读:韵脚的音要稍长,以体现凄凉、伤感之情:切、歇、噎、节、月;需要重读的字如:念字等。

  (4)学生进行齐读:这样学生有目的的进行了四遍诵读之后,对内容也就有了大致的了解,也体现诗词诵读的重要性。

  (5)质疑讨论,合作探究:(刚才是通过诵读来意会全词,那么下面我就要求学生以讨论的形式来言传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真切的体悟了)

  6.精读(体会意象,意境,把握作者感情,学习艺术特色及鉴赏诗歌的方法)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意象),它们在表现词的内容和词人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讨论,学生不但明确了词的内容,更对作者的浓浓的离愁别绪有较深刻的体会。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7.拓展思维:鉴赏诗歌的技巧?

  总思路:意象——意境——表现手法——情感(通过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点?描绘怎样的画面?表达什么感情?)

  措施:看题目,典型景物,关键字词。

  你最喜欢那句话?原因是什么?

  8.板书设计

  雨霖铃

  景情

  别前寒蝉骤雨长亭悲戚

  (实)

  别时兰舟烟波暮霭楚天不舍愁苦

  (实)

  别后杨柳晓风残月孤寂落寞

  (虚)

  9.归纳:通篇“伤离别”三字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摹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里。一切景语皆情语”,柳永以清秋之萧瑟,写离别之凄恻,即景抒情,融情入景,虚实相生,达到了情景交融天衣无缝的境界。

  10.总结:从整体上看,这首千古名词,全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情深意挚,凄楚动人,具有极强的婉约美,在步步的推进中显出情感的深沉与婉约。

  11.作业:背诵《雨霖铃》,把诗词描写成片段。

  12.反思

【柳永《雨霖铃》 说课稿】相关文章:

雨霖铃说课稿04-07

雨霖铃说课稿06-27

《雨霖铃》的说课稿范文05-09

《雨霖铃》高中说课稿04-27

《雨霖铃》说课稿范文02-15

《雨霖铃》说课稿(13篇)02-16

《雨霖铃》说课稿(精选7篇)04-07

精选雨霖铃说课稿4篇01-08

雨霖铃说课稿13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