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

时间:2022-02-12 05:19:4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5篇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 篇1

  一、说教材

  1、授课内容:

  人教版第12册第二单元第38面至39面(圆柱的认识)、做一做、练习十的第1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圆柱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它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的认识是本单元的起始教材,是学生在学习圆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基础上来认识的。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是以后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圆锥和球的认识的基础;更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可见,圆柱的认识教学在后继的几何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切实学好。

  3、教学目标的确定:

  (1)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和空间想象能力,理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立体观念。

  4、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及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这样编排的:教材首先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的圆柱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的各部分名称,说明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平的,是两个相同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对于圆柱侧面的认识,先通过观察和用手摸,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再把圆柱侧面展开,使学生了解圆柱侧面的展开土是长方形,以及它的长与宽跟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的关系。可以看出,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认识圆柱侧面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5、教具准备

  师:圆柱体的实物、模型和相应电脑软件

  生:自带贴有标签纸的圆柱形物体;剪刀、线、尺。

  二、教法、学法指导

  依据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本节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路是:联系比较,建立表象——导引结合,探索新知——强化练习,巩固新知。为了体现这一教学思路,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时拟用“导探结合法”为主进行教学。

  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通过师生比赛说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既复习了旧知,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导引结合,探索新知时,改变以往怕出偏差、怕学生自己弄不懂而不敢放手的做法,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他们已掌握的操作方法和方式,循着学生的思路去引导、去释疑、去点拨,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活动的情景。结合“观察、比较、操作、发现”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摸、比、看的过程中,利用知识的正迁移,把认识长方体的方法和认识圆柱联系起来,发挥学生想象:如学生想到长方体有底面、侧面和高,那么圆柱有没有底面、侧面和高?长方体的对面相等,圆柱的两个底面会不会相等?圆柱本身还独具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发现知识的异同点、转化点,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发展区。

  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说、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教学时,让学生在摆一摆、摸一摸、剪一剪、比一比的过程中,采用发言、讨论、复述、交流、演说等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如在探讨圆柱上下底面为什么相等的方法时,学生通过操作后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说法:(1)把两个圆剪出来比较;(2)把圆柱的底按在纸上描出一个圆,再把模型倒过来,将另一个底面叠在所描的图上,正好重合;(3)量出它们的直径或半径进行比较;(4)用线圈上、下底面的周长来比较等。在讨论圆柱的侧面时,学生通过操作比较,说出圆柱侧面的特征后,可能有学生会提出,圆柱侧面展开图也有可能是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和展开后的图形与原来圆柱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的认识,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好新、好奇、思维活跃、有意注意持久性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借助电脑的多媒体作用,如演示把实物图抽象为立体图、上下两圆相同、高处处相等和圆柱的侧面展开过程等,让学生在观察中,把对圆柱的特征的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知。同时,配合教师丰富的情感,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个过程,还要通过有效的练习,才能使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和充实。所以,在新课授完后,教师安排了针对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基础。

  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参与探索、分析、说理、概括的全过程,实现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通过本节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实践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主探索新知的.方法;学会观察、分析、比较知识、抽象概括知识的本质属性的方法;自学课文质疑问难独立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说过程

  为了体现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课前5分钟,师生进行比赛:(看谁对长方体了解得多))

  师:我说这个铁罐(举出)的形状像长方体。

  生:我说橡皮的形状像长方体。

  师:我说长方体有六个面。

  生:我说长方体有八个顶点。

  ……

  (一)、联系比较、建立表象

  1、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师:课前我们初步复习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构造)和特征。(板书:构造特征)

  (1)观察:

  师:(师拿出一个用红布蒙着的圆柱笔筒,揭开布)这个物体的形状还能称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圆柱),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笔筒,今天老师准备把它作为一件礼物,送给大家,谁想得到它呢?看谁表现得好就送给谁。这个笔筒的形状是圆柱(教师再出现几个圆柱模型)学生拿出形状是圆柱的实物。

  (2)举例:谁来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柱形的?

  (3)认识立体图

  闭起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个圆柱的形状,如果我们把观察和想到的圆柱形状画成立体图会怎样呢?(电脑演示,贴出立体图)

  (二)、导引结合、探究新知

  引入:刚才,同学们举出了好多例子,这说明了在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离不开圆柱,我们更应该来认识它!(板书:的认识)

  1、请你来说一说,你想认识圆柱些什么?

  (现在,我们就随着这些想法一起来认识圆柱,好不好?)

  2、初步感知

  (1)看看、摸摸,同桌讨论:圆柱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怎样?

  (2)初步反馈:圆柱体有三个面,其中有两个面是平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叫做圆柱的底面;还有一个面是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在立体图上标明)(学生闭起眼睛摸手中的圆柱,并说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3)请你猜想一下,哪两个面是一样的,你是怎样知道的?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引导学生从下面几点来说明:1、剪出来比较;2、量半径、量直径;3、量周长;4、沿着模型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再把模型倒换过来比较。(媒体演示,上下底面重叠过程)(教师说明:今天我们研究的都是像这样上下一样的粗细的,直直的圆柱。)

  (4)学法指导。(板书:观察、猜想、操作、发现)

  (5)联系比较,强化感知:(媒体出示:)

  4、圆柱的高

  (1)指上题中高、低两个圆柱问:哪个圆柱高,哪个低?想想,这与圆柱的什么有关?(引导学生得出:圆柱的高低与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

  (2)怎样测量着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呢?

  通过圆柱的纵切模型引导学生感知应该测量两底面圆心的距离最科学,它叫做圆柱的高。同时媒体演示,使学生知道:圆柱的高也可以表示在圆柱的侧面上来。(师在立体图上表示出高,学生在自己的圆柱上画高。)

  (3)重复刚才的媒体操作,问:你还发现圆柱 /article的高有什么特征?你是还可以怎样得到?(有无数条高,长度都相等。(板书)(1)纵切面是长方形,可以有无数条高;(2)侧面上可以做无数条高;(3)两底面之间处处可以做高)

  5、圆柱的展开图

  (1)圆柱的两个底面都与侧面相交,观察一下,上面的平面与侧面相交形成那条线?这条线就是底面的什么?下底面也如此。

  (2)侧面是围起来的一个曲面,如果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再展开,你能想象出侧面会变成一个什么平面图形吗?(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学生动手操作)(媒体演示)

  (3)同桌讨论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媒体演示)

  (4)什么情况下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如果不沿着高展开,侧面展开后可能会是什么图形?

  (三)教学小结

  圆柱的认识和教学告一段落后,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看板书,总结学到的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我懂得了……)

  (四)、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1、针对性练习

  做一做2

  2、发展性练习

  (1)一张长方形纸,长30厘米,宽20厘米,你能不能用它来围成一个圆柱的侧面?围成后的侧面与长方形纸有什么关系?

  (2)一张正方形纸边长20厘米,来围成一个圆柱的侧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五)、总结整理、深化新知: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进一步把握知识要点,再次进行质疑问难。

  2、归纳本节学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怎样学,达到强化新知,掌握方法的目的。

  (六)、作业

  用硬纸做一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高5厘米的圆柱。

  自我简评。。。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 篇2

  一、教材简析

  《圆柱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的认识部分,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初步感性认识了圆柱,能够辨认圆柱物体。在学习了圆等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基础上,本课进一步探索含有曲面的几何形体——圆柱。

  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了解,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特征和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圆柱模型;

  过程与方法:在“做圆柱”的活动中进一步探索圆柱的特征,体会圆柱侧面和底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情感与态度:体验圆柱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同学间合作做圆柱,共同进步,体验成功。

  三、教学思路

  “做数学”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我想让学生在直观认识圆柱的基础上,通过做一个圆柱来深刻认识圆柱的特征,自主获得数学知识。

  基于以上思考,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自主学习,初步认识;动手操作,深化认识;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课前,我让大家在生活中寻找圆柱,你们找到了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李老师也找到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图片)

  生活中的圆柱可真多呀!为什么要把它们要设计成圆柱形呢?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圆柱没有棱角,很光滑,所以栏杆、柱子要设计成圆柱形;因为圆柱可以滚动,所以压路机、刷墙滚子设计成圆柱形……同学们,你们说得很好,圆柱有这么广泛的用途,今天让我们进一步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圆柱。(板书“圆柱的认识”)

  2.自主学习,初步认识

  接下来,我让学生结合自带的圆柱自学教材第10—11页上的内容。

  指导学生学会看书,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感性认识圆柱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同学们:通过自学,你们都获取了哪些知识?请拿着手中的圆柱来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出:

  两个相等的圆面是圆柱的底面;

  周围是一个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是圆柱的高。

  (动画闪烁:底面,侧面,高。)

  其实,我们还可以这样来看:长方形以它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柱。

  请拿出学具小旗,转一转,试一试。

  3.动手操作,深入认识

  为了突破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底面周长之间的关系这一难点,我设计了自制圆柱模型的活动。

  同学们:我们现在对圆柱有了一定的认识,你们愿意自己动手做一个圆柱吗?请看活动要求:

  要求:

  ①同桌两人为一组,借助课前准备的卡纸等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一个纸圆柱。

  ②接缝都不要重叠,只需用透明胶纸粘贴。

  ③二人小组汇报,汇报时请指出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各是多少?

  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我会重点关注每组学生所用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对有需要的小组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学生做圆柱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形:

  (屏幕分两格分别显示)

  a.利用参照物做

  有的学生可能会选择用圆柱物体做参照物来做,有了实物做参照,能轻松得到两个圆形底面,对于这种做法,我会重点关注他们如何得到圆柱的侧面。

  学生可能会采取用卡纸在圆柱上围一围,或者采用把圆柱在卡纸上滚一滚的方式感受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在接口做上记号,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剪下和底面进行粘贴。

  b.不用参照物做(也有的学生不用参照物做)

  ①先做底面,后做侧面

  有些先画出两个圆做底面,再做侧面,没有参照物,侧面该怎样做呢?通过尝试他们会发现,用长方形卷成一个圆筒可以形成圆柱的侧面。那么,这个长方形该做多大才能卷成和底面大小合适的圆筒呢?

  ②先做侧面,后做底面

  还有些学生可能先做了侧面,那又怎样确定圆柱的底面呢?如果直接沿着圆筒底的周围去画一圈,会发现由于纸筒很软,很难画出标准的.圆。底面怎样才能画得又圆又大小合适呢?

  不管以上哪种做法,都会促使学生思考侧面与底面之间的关系。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圆柱后,我再组织他们进行汇报、交流。展示他们的作品,说一说成功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

  展示中也许会出现这样的一些作品:

  有的制作非常标准,有的或许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侧面小了包不住、上下底面不一样大、底面和侧面接不上……

  学生出现的错误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我紧紧抓住这些问题,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说一说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让学生帮助学生,把所做的圆柱修改完善,体验成功。

  同学们:通过做圆柱,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做圆柱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对圆柱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很快归纳总结出: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

  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让学生做圆柱更深刻地感受圆柱的特征,体会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等于底面周长,在侧面的展开和围成的过程中,不断经历二维和三维空间的转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4.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最后一个环节我分层次设计了两个练习和一个活动。

  (1)判断下面哪些是圆柱,并指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第一个练习是巩固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在不同的摆放方式下,能指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这里有一些做圆柱的圆面和长方形,哪些可以搭配做成圆柱?可以做成几种形状不同的圆柱?

  这个练习是巩固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等于底面周长的知识,体会侧面由不同的卷曲方式可以形成不同形状的圆柱,对应的底面大小也因此而改变。例如:(2)号长方形可以分别和(1)、(3)号圆搭配做成不同形状的圆柱。

  课后活动:

  先用萝卜制作一个圆柱,猜一猜它的横截面、竖切面、斜切面各是什么形状?

  再切一切,验证自己的猜想。

  这个活动,是课堂做圆柱的进一步延伸。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以上描述的是我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做圆柱来认识圆柱。

  制作圆柱的过程,是一个探究与发现的过程,是一个实践与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合作共享的过程。

  我相信:听过可能会忘记,看过也许能记住,做过就能真正理解。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 篇3

  一、说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二、说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说学习重点:

  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学习方法: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学习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导入:

  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做操,上体育课都少不了要排队,你会不会派队呢?

  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按照老师的要排队,谁愿意来?

  出示要求:(1)面向老师排成一路纵队

  (2)每两位同学之间相隔一米

  告诉学生: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叫队伍的长,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叫间隔.

  提问:这路纵队长几米?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我们把刚才的三位同学看成三棵树苗的话,那么三棵树苗之间有几个间隔?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排队人数比间隔多一,间隔比人数少一

  2、过度语:

  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3、再次感悟: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左手,互相说说手指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比如: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

  如果我们把五个手指当成五棵小树苗的话,五棵树苗之间应有几个间隔呢?四个间隔在几棵树苗之间呢?你能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

  提问找生回答:如果画了8棵树,他们之间有几个间隔?9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那你们再想象一下,如果从头到尾有10棵树,他们之间又会有几个间隔呢?那20棵树呢?

  仔细观察,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4、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5、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广角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二)、新授

  出示例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指导学生读题:

  1.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2.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两端要栽)

  4.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5.交流。

  6.反馈。

  (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学生分别说想法。

  7.刚才我们要求路的两端都要栽时,得出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知道了怎样求路的长度。如果知道了棵数与间隔数,你呢感求出路的长度吗?(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如果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下,棵树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还以这道题为例来研究一下:

  (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分小组交流,也可以借助线段图分析

  (3)反馈

  (4)展示结果:两端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方法解决,如锯木头,上楼梯,插彩旗,摆花等等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一根木头长10米,平均分成5段,每锯一段要8分钟,共要花多长时间?

  2、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3、每隔6米种一棵树,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有多远?

  4、从一层到三层共48个台级,如从一层到六层共多少个台级?

  5、公路一旁每隔50米有一根电线杆(包括两端)共10根,求路长?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植树问题不只在植树当中才有,植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像锯木头,上楼梯, 插彩旗,摆花等现象中都含有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都栽时和两端都不栽时的情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一端栽一端不栽和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五)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但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道理。比如:用排队人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既有趣味性又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材在编写时,都是给出路的长度,求间隔或棵数,但在练习时,很多题都是给出间隔和棵数,求路的长度。如: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

  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练习题3从一层到三层共48个台级,如从一层到六层共多少个台级?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还不能融汇贯通,所以做起来有些难度。他们不明白从一楼到二楼算一层,很多学生认为楼梯的拐角处也该算一层,后来我在另一个班上课之前就先让学生分成小组,去观察,体验,感受,然后讨论,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就不会出现前面的问题了。

  还有一道时钟的问题,五时时钟敲响5下,需要8秒,12时时敲响12下,需要几秒?要想做好这类题,就得让学生明白,需要的时间应该是第一次钟响与第二次钟响间隔的时间。避免上节课出现问题的同时我还针对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质疑,让生生互评或师生互评,重点表扬大部分学得好的同学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 篇4

  一、简析教材

  循环小数是个新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例7和例8,先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根据学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让学生观察它们商和余数的关系,由于余数是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而且这样的重复是循环不断的,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进而简单介绍循环小数的简写。接着,教材通过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最后简单教学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学了循环小数等概念,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思想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法学法

  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的教学学法。

  1、以趣激趣,引入新课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情怀,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可见,新课导入中激趣的重要性。新课开始,我采用故事情境法,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从而说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深入理解循环的意义,为后面学习新知作个好的铺垫。

  2、主动探索,建立认知

  新课程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依据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一个小组计算的动手情境,让学生动手计算,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多层次多网络,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小数还可以分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中还有循环小数等。

  3、练习中渗透数学思想

  好的练习设计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进而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完新知后,我设计了三类练习,一类是填“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在学生填完后我适当进行总结,深入渗透“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一定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的思想。第二类是练习循环节的近似值,这也是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时进一步巩固以前学过的求近似值,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最后我设计了一道“趣味数学”题,一方面让学生学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感受数学给我们带来的内在美。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讲故事“从前有座山……”让生说说为什么这个故事讲不完?

  2、揭示“循环”,让生举例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3、引入到数学现象中。

  以故事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现在课堂所追求的一种情境教学。并让学生结合生活说说循环现象,为新知教学架梁铺桥。

  (二)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计算四道题目,其中一道的商是除的尽的,三道的商的是除不尽的。并组织讨论:将这些商分分类,你们发现了什么?

  2、交流总结得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以及循环小数。

  3、重点研究:循环小数的特征(得出定义及探索是怎样发现它是循环小数的)

  4、让学生出题判断是否是循环小数,加强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

  5、深入得出: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并举例证明)

  6、看书并教学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索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小数的两种形式: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及循环小数。这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看书质疑,对新知及时进行巩固,并让学生提出想学习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练习设计

  1、填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1)出示六个数,你们有什么疑问?(3.1604是什么意思?)并教学三个循环节的写法。

  (2)让学生填空。交流并小结:先选出有限小数,再做无限小数,从无限小数中得出循环小数。渗透数学思想。

  (3)教学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2、填空:用“四舍五入”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3、判断题:错的说说原因。

  针对本课知识点较多,我在练习设计时考虑到多层次、多角度。并在第一题的练习中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延伸

  1、说说本节课学到什么知识?

  2、趣味数学(课外延伸题)

  最后我设计了一道“趣味数学”题,一方面让学生学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体验数学的美。(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比如玩个数学游戏等)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 篇5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分数除法单元中的例1与例2。例1是分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例2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而本课的学习将为统一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打下基础。

  例1先是对整数除法意义的回顾,再由100克=1/10千克,从而引出分数乘除法算式,通过类比使学生认识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例2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教学,意在通过让学生进行折纸实验、验证, 引导学生将‘图’与‘式’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发现算法,感悟算理,同时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根据刚才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教学的目标是:

  1、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和归纳的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从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本课的难点是分数除法一般算法的理解。这是因为要将除以一个数转化为乘以它的倒数,在运算形式上由除法转化为乘法,变化较大,而学生往往由于思维的定势,一时不容易接受。所以本课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和验证中自主体验和感悟。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有效的提升,动手实践,在体验中、在交流中发现规律。

  学习方法上强调以探究学习法和动手操作法为主。认知结构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内化过程。只有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在重难点的学习上,通过折纸实验与验证,数形结合,从而实现真正的理解。

  三.说教学过程

  开课,就对前一单元所学的分数乘法的.计算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复习,目的在于为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打下基础,因为分数除以整数就等于这个分数的几分之一,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用分数乘几分之一就可以得到结果,而对于分数除法的意义,就直接利用例1的素材导出整数除法的意义再迁移到分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创境,对比迁移,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在教学例1时,我没有直接把教材中的三个问题端出来,而是让学生通过教师给出的信息来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编出乘法问题并列式解答后,问学生:你能根据这个乘法问题编出两个除法问题吗?然后再一一列式解答,再通过对这三个算式的观察比较,得到整数除法的意义。这样安排教材,我的理解是:如果直接将素材一一呈现出来,感觉很单调泛味生硬,不能留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思维活动就是一种压抑,反过来我这样安排,感觉是把静态的教材动态的出现在学生面前,利用素材自问自答,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有价值有效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是有一个提升的,同时问题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指出问题中是以克为单位,如果以千克为单位,100克应该怎么改写?改写后,算式应该怎么列?后面两题中的单位也改写了,又怎么列式计算?用一系列的问题,迁引出分数乘除法的算式,再通过对分数乘除法算式的仔细观察,观察时引导学生对照整数乘除法的算式,找到之间的共同点,从而得到分数除法的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我这样教学的想法是:第一因为问题更有挑战性而能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锻炼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事物的能力;第三通过比较自然得出分数除法的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让学生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体味到在数学中知识是存在相互联系的。

  在完成做一做中,学生快速回答了2/3×4=8/3 8/3÷4=( ) 8/3÷2/3=( )的结果后,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到结果了呢?这个问题能更好让学生利用除法的意义来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01-13

小学数学人教版说课稿01-09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四篇01-09

【精选】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三篇01-15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4篇01-20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三篇01-24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6篇01-22

【精选】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4篇01-27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8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