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

时间:2022-02-15 19:11:1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1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

  本节是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1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是继学习圆之后运用“曲线和方程”解决具体二次曲线的又一实例.它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的运用坐标法研究曲线的再次应用,同时它也为下一节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做了铺垫;从方法上讲,它为我们研究其他二次曲线(双曲线、抛物线)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具有很重要的类比价值.因此,这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为本章最后从整体的角度认识圆锥曲线提供了重要的学习经验,是本节乃至本章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要求: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模型的过程,掌握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基于此,我特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椭圆的定义;

  (2)体会椭圆标准方程推导过程并掌握其标准方程;

  (3)会求一些简单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亲身经历椭圆的定义和其标准方程的形成过程,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2)学会用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感受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培养其探索能力、合作品质和进取精神;

  (2通过椭圆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到数与形的和谐美,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建立数学的审美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必修2中学习了解析几何初步(直线和圆的方程),初步了解了用坐标法求曲线的方程及其基本步骤,经历了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建立模型的基本过程,这为进一步学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做好了知识方法上的准备.

  但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运算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在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中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受阻,在教学中还需及时、适时点拨,并通过具体的练习、操作进一步强化.

  【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法的选择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基于上述分析,我采取的是教学方法是“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生成结论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从直观到抽象,再到一般的学习过程。采用激发兴趣、参与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

  二、学法指导的实施

  1.通过课前预习回顾圆的定义及圆的方程的推导过程,从而为课堂中形成椭圆的定义及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做好准备,课堂中对新知的接受也变得自然。让学生体会到类比思想的应用;

  2.通过利用椭圆定义探索椭圆方程的过程,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通过揭示由于椭圆位置的不确定所引起的分类讨论,进行分类讨论思想运用的指导。

  3.通过解题思路的脉络分析,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考的指导。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地位及作用: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高中《解析几何》第二章第七节内容,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会考的必考内容,是在学完求曲线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椭圆的特性,以完成对圆锥曲线的全面研究,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的要求,并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以及它们的应用。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b)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类比、分类讨论的思想以及确立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因为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是解决与椭圆有关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基础,因此,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由于学生推理归纳能力较低,在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涉及到根式的两次平方,并且运算也较繁,因此它是本节课的难点;坐标系建立的好坏直接影响标准方程的推导和化简,因此建立一个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是本节的关键。

  二、说教材处理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以下的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2、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本节教材的处理上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组织和安排如下:

  (1)复习提问

  (2)引入新课

  (3)新课讲解

  (4)反馈练习

  (5)归纳总结

  (6)布置作业

  三、说教法和学法

  1、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而愉快的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展开。请学生参与课堂。加强方程推导的指导,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的溶为一体,为此,本节课采用“引导教学法”。

  2、利用电脑所画图形的动态演示总结规律。同时利用电脑的动态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1)轴对称图形,如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曲线方程一般步骤?

  加深学生对上节知识的理解,为下一步椭圆的标准方程推导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课导入

  实例之后给出——

  2、7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椭圆的定义

  (二)标准方程的推导

  椭圆的定义

  首先电脑演示,让学生观察,发现结论,表述定义:

  (板书略)

  加深定义理解:

  (1)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距离的和为常数|f1f2|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2)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距离的和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由已知到未知,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层层深入,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定义和图形分析,把“形”转化为“数”来研究,建立坐标系,并列出p={m||mf1|+|mf2|=2a}。

  (学生自己完成方程的化简和推导,教者启发学生抓住“方程中的根式”,让学生代着求知的欲望去推导方程,加深对方程的理解,最后用电脑显示标准步骤。)

  (1)掌握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2)建立数形结合思想。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准确的.运算的能力。

  (4)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

  分析讨论方程

  得到方程之后,让学生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a>b>0

  (2)焦点的位置

  (3)焦点坐标

  (4)a,b为椭圆的定型条件,与坐标系的选取无关。

  使学生学会分析法,类比法研究数学问题,并能准确的概括出两种不同情况,它们的相同之处。

  为研究圆锥曲线打好基础。

  例题示范与反馈练习

  1、平面内两个定点的距离是8,写出到两个的距离的和是10的点的轨迹方程。

  2、求经过一个点m(-3,16/5)并且以点a(-3,0)b(3,0)为焦点的椭圆的方程。

  3、设a(-2,0),b(2,0),三角形abp周长为10,动点p轨迹方程。

  例1属基础,主要反馈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

  例2可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

  小结

  为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完整深刻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结。

  1、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及其应用。

  2、椭圆标准方程中a,b,c诸关系。

  3、求椭圆方程常用方法和基本思路。

  通过小结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增强学生学好圆锥曲线的信心。

  布置作业

  (1)77页——78页1,2,3

  79页11

  (2)预习下节内容

  巩固本节所学概念,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遗漏和不足。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圆锥曲线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一节内容,是继学习圆以后运用 “曲线和方程”理论解决具体的二次曲线的又一实例。

  从知识上说,它是运用坐标法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又一次实际演练,同时它也是进一步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

  从方法上说,它为后面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了基本模式;

  所以,无论从教材内容,还是从教学方法上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因此搞好这一节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通过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探求,熟悉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合作学习等,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合作学习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充分揭示“数”与“形”的内在联系,体会数与形的统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及椭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学习了直线与圆的方程,对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有了一些了解与运用的经验,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时间还不长、学习程度也较浅,对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掌握还不够。另外,学生对含有两个根式之和(差)等式化简的运算生疏,去根式的策略选择不当等是导致“标准方程的推导”成为学习难点的.直接原因。

  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确定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为本课的难点。

  4、教材处理

  根据新课程大纲要求,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内容分2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的推导。

  第二课时,运用椭圆的定义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个性思维品质,这是本节课的教学原则。根据这样的原则及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我采用的是引导发现法、探索讨论法等。

  1、引导发现法:用动画演示动点的轨迹,启发学生归纳、概括椭圆定义。

  2、探索讨论法:由学生通过联想、归纳把原有的求轨迹方法迁移到新情况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

  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其创造性。

  引导发现法和探索讨论法是适应新课程体系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它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师生、生生交流,体现课堂的开放性与公平性。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化抽象为具体,降底学生学习难度,增强动感及直观感,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会学生:

  1、动手尝试。

  2、仔细观察。

  3分析讨论。

  4、抽象出概念,推出方程。

  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设计:认识椭圆→画椭圆→定义椭圆→推导椭圆方程→椭圆方程知识讲解→椭圆方程知识运用→本课小结→作业布置

  五、教学评价

  1、这节课围绕“认识椭圆→画椭圆→定义椭圆→推导椭圆方程→椭圆方程知识讲解→椭圆方程知识运用”这一主线展开。

  2、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动手实践,自己总结出椭圆定义,符合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规律。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发现法、探索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注重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03-14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的说课稿01-17

《椭圆标准方程》高中数学说课稿03-14

圆的标准方程说课稿07-06

《圆标准方程》说课稿07-06

《圆的标准方程》说课稿02-19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01-23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反思04-07

《圆标准方程》说课稿7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