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2-03-18 11:58:3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八年级语文说课稿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语文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八年级语文说课稿10篇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介

  《杜甫诗三首》选自杜甫的《杜诗详注》。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收集了其中的三首诗。《杜甫诗三首》历来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学习本课,学生能对诗歌的形式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还能逐步感受杜甫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思想,并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感染。

  本文是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课文体裁不尽相同,内容各有侧重,其教学任务是:卓有成效地进行诵读训练,富有创意地探究内容和写法,在文言文教学上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课文选取的三首诗是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题材不同,背景不同,风格不同。《望岳》描写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赞美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抒发作者攀登绝顶的誓言,融情、景、理于一体,感情基调热情奔放。《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衰城败之象,身感离乡背井之苦,表达忧国伤时念家悲已之情。诗歌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显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石壕吏》是诗人回华州途中所见,明写老妇失子之痛、无人应征之苦、自请应役之举;暗写差役逼征之暴,在一定程度反映他思想的矛盾,既有对人民百姓的同情,也有对官府差役的含蓄揭露。诗情沉郁而忧愤。这三首诗,是诗人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转向于国于民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

  2、该文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地位及作用。

  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课是整个初中阶段的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通过杜甫诗歌的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构建及其对诗歌情感的体会有积极作用。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根据本课在初中阶段的地位及其作用,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内容)

  (2)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揣摩诗歌的体裁特点和写作手法。(形式)

  (3)通晓诗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这些古诗。(语言)

  4、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迁移到写作方向。

  二、说学生

  1、说学生的知识经验、技能态度及其与学习新知识的关系。

  初二的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不高,认知、品析诗歌还欠火候;他们年龄尚小,阅历尚浅,品悟诗情也须点拨。本班是学校今年转型的第一届实验班,生源主要来自之前本校的普通班,全班共36人,属于小班额。学生语文基础普遍不扎实,学习本课仍有较大难度。因此,必须通过介绍古诗的时代背景进入学选择一个好的教学方式、确立一个好的教学策略,是学习本文的制高点。

  2、说学生生理特点、学习态度和水平,以及由于态度、智力和身体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

  本班学生男生占三分之二,好动,喜欢体育活动,学习成绩不如女生。在教学中,更要积极培养男生的学习兴趣,多提问,多表扬,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说学法。

  由于学生水平较弱,对古诗、文言文虽然并不陌生,但要真正达到教学目标,仍需要严抓基础教学,主要是用讲读法和质疑法。按作者三个时期内容层次,组织一系列问题积极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并要求他们记好笔记、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背三首诗。

  三、说教法

  诗文总有魂,把握诗魂,往往能提炼出课之魂。

  如《望岳》中的“望”字是学习本诗的关键,首联写远望泰山,第二联写近望泰山的景物,第三联写细望泰山的万千变化,第四联写作者由望泰山联想的自己远大抱负。既表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又表现了青年杜甫宽广的胸怀。《春望》中的“忧愁”二字是学习该诗的关键,第一、二联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描写了国都破败的惨淡景象。第三、四联通过自己的所盼所思,表现了思念亲人的离愁别绪。全篇贯穿了忧国思家的思想情感。《石壕吏》中的老妪和差吏之间的对话,是学习的关键。我们不难发现,老妪的话句句都是在差吏逼问下说出来的,可以让学生设想:差吏一进门就问:你家有男丁吗?老妪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役仍逼着要人,老妪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问贯穿在老妪陈情的全过程。是理解全诗的一条主线,只要抓住它就不难理解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注。

  通过杜甫诗三首提炼诗文之魂的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推广到其他古诗文的教学中去,以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效率。

  一堂课不是让孩子做什么,而是让孩子学会怎么做,即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在提炼出“课之魂”的基础上采用以下教法:

  1、《望岳》采用古诗四步教学法。听、读、说、悟四步教学,让学生把握物境、情境、画境、意境。

  2、《春望》采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学生合作探究,感知诗意、把握意象、赏析意蕴、比较鉴赏。

  3、《石壕吏》采用自主演读教学法。(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演习、自主评价。)我力求做到:创设情境——师生互动——知识内化——拓展深化。让学生达到:初步感知——自主探究——想象画面——感悟意境

  四、说训练

  1、三种类型训练安排(课内外)

  三种类型的练习均有,以巩固型训练为主;课外的紧扣中考题型,这是重头;能力型训练,以写作时巧用古诗词和学习写作手法为主要方向。

  【一】如《望岳》安排以下同步训练:

  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1~11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解释诗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岱宗: (2)未了:

  (3)造化: (4)钟:

  (5)会当: (6)凌绝顶: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3、这首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5、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________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_________________。

  6、《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___________而__________,时间是从________至________,并由________遥想将来的________。

  7、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 )、南岳( )和西岳( )(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________的。

  8、表明诗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顶的依据有两个,一个是标题中的“ ”字,二是诗句中的“ ”一词。

  【二】如《石壕吏》安排以下写作能力训练

  学了《杜甫诗三首》,你对杜甫的思想发展有怎样的了解? 学习诗圣杜甫的写作手法,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代替诗人把《石壕吏》改写为一则故事。

  提示:

  A、运用想象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神态。

  B、展开合理地联想,补充事实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情节。

  2、对上中下三类学生训练的区别安排

  布置课外同步练习作业,对后进生的作业详细批改,并要求及时订正记录在错题本上。

  五.说过程

  采取343教学法,在结构上实施四步流程,考虑到学生水平较弱,本课相对难度较大,安排为2课时

  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分别把握各首诗魂授课。

  第一、二课时学习《望岳》、《春望》

  第二课时学习《石壕吏》

  ▲教学目标:

  1. (内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重点)

  2. (形式)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常识。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揣摩诗歌的体裁特点和写作手法。(难点)

  3. 通晓诗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这些古诗。(语言)

  第一课时

  ▲学习《望岳》

  一、 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唐朝有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他是谁?不错,是杜甫!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杜甫诗三首》,去领略一代诗圣的豪情与哀情。(激趣入题,引起学生的注意)

  2、题目分析

  《杜甫诗三首》刚好是杜甫三个时期的作的诗歌。

  3、解决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岱宗( ) 未了( ) 决眦( )

  骚 ( ) 簪 ( ) 逾墙( )

  邺城( ) 戍 ( ) 老妪( )

  幽咽( ) 烽火( )

  (扫清文字障碍,多读,获得语感,是下一步研读的必备条件)

  4、背景介绍: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

  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扣住背景,有利于加深对课文情感的体会)

  5、体裁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

  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望岳》这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朗读,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配乐诗朗诵《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4)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5)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6)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画意,就诗的内容质疑。

  (多种方式朗诵,加深记忆,提高学生兴趣)

  二、研读《望岳》

  1、教师提问:若全诗就抓一个字,你觉得应该是哪个字?明确:“望”。

  (引导学生明确目标)

  2、作者到底“望”到了些什么?请展开想象,设想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将你想像到的内容写成一段话。

  (引导学生抓住诗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此诗被后人称为歌咏泰山的“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你认为它堪称“绝唱”吗?为什么?

  (让学生各抒己见,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明确:(1)比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天下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含蓄蕴藉,意在言外,诗人凝望泰山“曾云”“归鸟”,不觉时间已久,连眼睛都酸困了,这不正流露了诗人对泰山情有独钟,热爱有加吗?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三、深入探究

  1、问: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进一步感悟作者通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对诗的理解逐渐向较高的理性层次靠近。)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明确: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2、写作特点:

  (1)虚实相生的写法使本诗显得摇曳多姿,言有尽而意无穷。1、2句虚写,3、4句实写,5、6句实写,7、8句虚写,虚实交错,意蕴悠长。

  (2)情景交融,写景有序。先集中写景,后集中抒情;先远望,后近看,再凝望。

  四、巩固拓展

  1、学生背诵默写《望岳》。

  2、搜集古代描写泰山的诗歌三首,并加以翻译,在班上展出。

  ▲学习《春望》

  一、整体感知

  1.背诵《望岳》

  2.介绍《春望》写作背景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县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七月,唐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扣住背景,有利于加深对课文情感的体会)

  3.介绍体裁:

  《春望》是一首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4、朗诵

  (1)配乐朗诵《春望》,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要领。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教师范读,学生随声低和。

  (多种方式朗诵,加深记忆,提高学生兴趣)

  5、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二、研读《春望》

  1、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学生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2、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可能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另一种看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心里嗔怪它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时恨别的泪水。只要言之成理,当以鼓励为主。)

  3、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4、学生把握全篇,想象整体形象。

  (充分发挥想象力,有助于提高对本诗的理解。)

  三、深入探究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羞于直白言情,常寓情于形象之中,形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触发,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体验诗人情感的途径。引导通过形象体验情感,更贴切。)

  2、这首诗中,名句较多,你认为哪两句诗最值得被称为名句?为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可能会涉及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认识、对诗句的品析评价等。

  (1)关于表现手法。全诗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2)关于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播放音调低沉的背景音乐,学生齐背《春望》。

  (朗诵更能让学生走入本诗情景)

  四、巩固拓展

  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2.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异同。

  明确:同:都写“望”见之景,抒“望”中之情,情景交融;

  异:《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

  《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第二课时

  ▲学习《石壕吏》

  一、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2)《石壕吏》写作背景简介。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

  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扣住背景,有利于加深对课文情感的体会)

  3、介绍体裁:这是一首叙事诗

  4、朗读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多种方式朗诵,加深记忆,提高学生兴趣)

  5、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6、小组合作翻译(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7、当堂抽查翻译(检查学生掌握程度)

  8、理清情节

  本文共叙写了几个人物形象?到底谁是主人公?各人物形象在故事中都有些什么活动?(为下面演小品做铺垫)

  二、研读《石壕吏》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小组合议,根据诗歌内容设计一个小品《石壕吏》。

  2、一组同学上台表演故事《石壕吏》,其他同学评表演的内容与诗歌内容是否相符。

  3、评价表演,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步,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明确:故事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2)学生根据情节提示,读诗,背诵。

  (通过演小品,让学生在生动的表演中把握课文;评价表演,更能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深入探究

  1、本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学生听读配乐朗诵,深深体味诗作的思想情感。(配乐能令朗诵效果更好)

  四、拓展延伸

  (一)看课文,自由提出疑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学生可能提出或教师启发的问题有:

  1.作为一名女性,我对文中老妇人的儿媳妇“出入无完裙”,感受特别深刻。裙:古谓下裳,上古时代,男女服装差别不大,区分也不严格。唐代以后,妇女穿裙之风大盛,男以穿袍为常服,女以裙为常服,后泛指衣服。为什么连一件会客的衣服都没有?(生活贫困)为什么会如此贫困呢?(战争)

  2.是战争使这个家庭生活贫困艰难。老妇人一家仅仅是生活贫困吗?他们为这场战争还付出了什么?(二子战死沙场 一子苟且偷生,孀妻弱子无依,老妇自请应役)

  在了解这个家庭的命运的同时,进一步在语境中落实字词。戍:防守。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请,请让我。应:应征。犹得:还能够。(结合文本理解字词,更切实际)

  3.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 “捉人”?

  “捉”说明这绝不是正常的征召,而是胡乱搜捕。这的确称得上“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捉人”也与“捉壮丁”的内涵大有不同。“人”是一般的概念,“丁”的内涵则比较具体。玄宗天宝律法规定:“制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二十二岁才是壮丁年龄,而现在捉尽壮丁,及于老弱。

  4.为什么夜间出动捉人?一则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则表明县吏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5、从“吏呼一何怒”看出“吏”有着怎样的嘴脸?(凶恶残暴,如狼似虎)下面我们换个角度,来个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站在“吏”——一个军队下层官吏的立场,说说他为什么“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不过是一个下层的小军官,迫于上司的命令而挖空心思“夜捉人”,不也是无奈之举吗?他家里也许还有妻儿老母,他自己的性命也可能朝不保夕。

  6、背诵诗歌,抽查过关

  (二)课外作业:

  学了这三首诗歌,你对杜甫的思想发展有怎样的了解? 学学诗圣杜甫的写作手法,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代替诗人把这首诗改写为一则故事。

  提示:

  1. 注意运用想象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神态。

  2. 展开合理地联想,补充事实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情节。

  (拓展作业不仅是本课的总结,它还是学生课外迁移的方向)

  (三)总结

  老妇人是杜甫笔下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唐朝人民虽怨恨战争,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义无返顾地走上前线支持平叛战争。而当时的杜甫看着老妇人泪别,万分同情,却不能解救。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他是真正的人民诗人!

  六、说板书

  采用提纲式,使全文纲举目张,条理清晰,对复杂的课文尤为重要。书写与教学内容同步进行,加深理解与记忆。在黑板上画出。

  总之,作为一名授课者,我们应该吃透教材,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灵活施教。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评委,谢谢大家!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一、我说课的题目是《马说》,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

  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管理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管理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自己不着一字,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却充溢其中。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当代千里马是否也要依赖于伯乐?

  二、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我准备达到以下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3、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树立远大理想,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成为坚毅、执着、博学、谦逊的人才”的育人目标。

  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三、在教学思路和理念上我遵循以下几点:

  1、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2、语文学习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充分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和习惯,并且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按照以上思路,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自主学习法

  要求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经过自学,应基本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

  2、诵读品味法

  要求学生在,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文中的韵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读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文化的精神。

  3、创造性学习法

  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创新的精神。

  五、课前预习

  六、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生字注音。

  七、对照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读懂课文大意;并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

  八、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有关韩愈及有关“马”的资料和文学作品。

  新课标提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之所以布置这样的预习题目,它的好处在于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九、教学过程

  1、马的世界

  让学生总结带“马”字的成语及与马有关的文学作品。

  这种导入既锻炼了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的能力,又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还将他们带入了文章情境。

  2、解读标题

  标题为“马说”,实则为“说说马”,即发表一些关于“马”的看法,于是引出对“说”这种体裁的介绍。(用多媒体展示)

  3、讲解背景故事

  这一项由学生自己完成。

  4、朗读课文,解读文本

  叶圣陶语“非读无以训练语感,非读无以激发美感”

  当今语文教改气氛活跃,新观念、新教法层出不穷,但溯本求源,探其精髓,都要求勿忘“读”这个本。所以,这个环节就是“边探究文本边朗读,解读到一定的深度,朗读也到位了。”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

  第一步:探讨“食”字的读法,带动对这个字的理解,然后教师范读。范读是为了体现教师的示范和楷模作用。

  第二步:一个学生朗读,然后全体朗读。这样是为了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

  第三步: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着重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将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全班进行交流。基本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点拨,同时引导学生划出本课的重点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见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教师进行归类板书。(课件展示板书)

  新课标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我设计这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第四步:个别学生朗读,学生集体评议,并说明理由。这样学生的诵读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理解上。

  学生的评议可能回涉及到这么几点:

  (1)5个“也”字句的语气。

  (2)最后一段刻画食马者愚妄无知嘴脸的句子和自问自答的句子的语气。

  (3)整篇文章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激疑”和帮助“解疑”。

  第五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正确语感、语气进行朗读。

  5、精品细读

  教师此时应提出提纲挈领的问题让学生对文章做更深一步的理解。“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至此,学生已较透彻地把握了文章。接下来该呈现出文章最实质的内核了,“文章是说马,但作者真的只想说马吗?”学生就很容易找出“千里马、食马者、伯乐”的寓意了。

  6、了解作者

  依据文章推测作者此时的处境和所怀有的感情。然后让学生介绍查阅资料所了解到的韩愈,和刚才的推测相印证。如有欠缺,教师作补充。

  7、情感延伸

  你如何看待当代社会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

  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但对较消极的学生要适当地进行鼓励。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我设计这一环节,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8、网络大看台

  我在网上摘取了一些网友的帖子,(用多媒体出示)同学们可以看出它们是形式内容不同的读后感。然后,我就要求学生们也试着写回复帖,长短形式不拘。等到微机课上发上去,大家共赏。

  这个环节的设置,改变了以往读后感的形式,具有灵活机动性,又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可谓一举两得。

  板书设计

  以千里著称

  千里马,伯乐

  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义务教育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中的第三单元是事理说明文的区域,共选编了五篇文章,《核舟记》是其中的一篇。本文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雕刻家王叔远熔苏轼其人其事其文为一炉,具有浓烈的文学色彩,但有不局限于这些,而是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精湛的技艺,力图通过一些细节,高度概括地再现当时的艺术氛围和人物的精神面貌,取得了绝妙的艺术效果。

  根据新课标的三维设计思路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理解本文简洁,生动的语言及本文的说明顺序。

  2、过程及方法:熟读并背诵课文;领会和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及古今词义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巨大成就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成就,加强对具有高度文明的祖国的热爱。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1、理解本文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情各部分的位置,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做具体细致的描述的方法。2、领会和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及古今词义的异同。

  二、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这都强调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要求学生用“读、查、译、诵”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再辅以查工具书,同桌互译等方式“读懂”课文。

  三、说教法

  新课标强调“师生交往,平等对话,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实际,我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变教师为主为学生为主,变讲解为主为自学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学生运用“读、查、译、诵”的方法预习,教师印发关于作者及作品简介资料一份。

  (二)、教学设想:本文文字比较浅显,结合课文下注释,学生大体可读懂,因此,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对文中的一词多义及古今词义的异同现象加以归纳。

  (三)、导语:1.请学生在一长2.9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内写十个汉字,要求笔画清晰。(这一设计的目的有二:一是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二是:让学生实际感受一下微雕艺术的难度,从而对王叔远的精湛技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检查预习情况1、请几位学生朗读全文2、请几位学生翻译课文内容,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与纠正。

  3、对文中的古今词义的异同现象及一词多义加以归纳并投影出示。

  (五)、作品赏析,感知雕刻家的精湛技艺。

  1、集体朗读课文。(使他们的认知经历了从语言文字到形象生动的.表象,再到语言文字的完整过程。)

  2、思考并讨论。①、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全文层次应怎样划分?②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在那里?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作为重点?③、在介绍核舟时,作者使用了怎样的顺序和那些说明方法?④、纵观全文,王叔远雕刻核舟的技艺“灵怪”在那里?(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能让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雕刻家的精湛技艺,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六)、总结全文:对照板书,让学生回顾全文,接着再齐读一遍课文,最后说:“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事物比较多,把你最熟悉的某一事物,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一下它的有关情况”

  (七)、作业布置:

  介绍一事物

  五、说板书设计:

  舟(正面) 船舱(中间)上箬篷,下小窗(16个字)[来源:]

  核

  舟 (主体部分) 游览者(船头)佛印右,苏轼中,鲁直左

  记 舟子(船尾) 一人仰面啸呼状,一人俯听茶声然

  舟(背面) 提名(14字)篆章(4字)

  (这样设计板书,使得学生对课文的说明顺序一目了然,同时,也能体现出雕刻家的“奇巧”)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再别康桥》选自于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抒写了诗人1928年秋重返英国剑桥大学,故地重游时的感受,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这首诗音韵和谐、意境优美,在朴素的诗句中把对康桥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再别康桥》代表了徐志摩的艺术成就,也代表了中国新诗的艺术成就。

  二、说学生

  对八年级学生来讲,这首诗极易唤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但由于对现代诗知识掌握不多,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往往留于肤浅,蜻蜓点水,走马观花,难以深刻把握诗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把握诗中的意象,感悟诗歌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由于学生阅读的现代诗歌不多,加上诗歌本身抽象难懂,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抓住意象,感悟诗歌的意境美。

  四、说方法

  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朗读法和讨论点拔法来达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具体说一下教学过程

  首先,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再别康桥》。让学生说一说这首歌的演唱者是谁,在学生答不出来的情况下,我再顺势导入:的确,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首歌的演唱者己经渐渐为人们所淡忘,但是,每当听到这首歌,我们总会想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就是徐志摩。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徐志摩的名篇——《再别康桥》,去感受那一段柔美的康桥情结。通过这样的导入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引发其阅读期待。

  接下来,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简要介绍英国剑桥大学以及徐志摩在此的求学经历,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二步:深情朗读,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再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并谈一谈对全诗的整体感受。为进一步理解诗歌作铺垫。

  第三步: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走进意境,感悟诗情。

  这首诗的教学,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康桥景色“美丽”和“宁静”这两个特点,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首离别诗,人们常说“多情自古伤离别”,但这首诗却并没有像传统的离别诗那样过于注重伤感凝重的情绪的渲泄,而是侧重于对离别之地的自然景色的描写。那么诗中康桥的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美?请学生默读全诗展开丰富的想像,将文字转化成画面,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从而引导学生抓住“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景物进行深入的品读。在此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拔和指导,使学生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首诗里,诗人之所以能将原本平常的自然景物写得如此之美,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在对景物的描写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进而使学生明确:像金柳、青荇、深潭等这些被赋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就叫做——意象。“意” 即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诗歌往往是借助于意象来抒发感情的。此时,可以再联系一下,曾学过的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渭城朝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等句,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意象的理解,从而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接下来,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康桥的景色,除了“美丽”之外,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什么呢?(宁静)引导学生抓住开头的三个“轻轻的”和结尾的两个“悄悄的”,通过反复朗读和小组讨论来体会诗中所渲染的宁静的气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这种“静”与诗人的情感二者之间的关系。即:诗人不忍让自己的离别破坏这种境界,即使是挥挥手打一下招呼,也不能有一点喧哗,轻轻地来,轻轻的走,轻轻的告别和挥手,此时此刻,无声的悄悄是一首深情离别的歌,无言的沉默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至此,学生领悟了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所以,整首诗的教学,我实际上是按照由抓住物象——理解意象——体会意境——感悟诗情的顺序展开的。之后,全班有感情的齐读全诗,再次领悟诗歌优美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怀,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

  最后进行课堂小结:

  这首诗集中描写了康河的美丽与宁静,作者对于康桥这个自己曾经获取青春生命乳汁的地方,这个曾给予自己智慧与自由情怀的美丽母校,表达了深情的赞美、无限的眷恋。

  作业:课外阅读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并与本诗进行比较。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5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三峡》,现在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谈谈本文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三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郦道元抒写三峡风光的游记散文,是《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也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点文言篇目。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其间全长193公里。三峡由瞿塘峡、西陵峡、巫峡组成。瞿塘峡以雄名世,西陵峡以险著称,巫峡以秀见长。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三峡》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风光之美,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文坛巨擘余秋雨曾对《三峡》作过高度的评价:此文用了最俭省的文字,描述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绘的词章。此语足见《三峡》的艺术价值。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注重选文的思想性 、审美情趣 、文化内涵”是调整后教材的突出特点,结合本文写景精炼优美,与学生热爱自然的心理形成共鸣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①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感情。

  ②知识目标: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③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欣赏和写作能力。

  ⒊教学重点和难点:

  《新课程标准》对八年级阶段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语感。” 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及本文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作如下安排:①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三峡的景色美以及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②教学难点: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1.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据此,本课拟以点拨法进行教学,课堂上指导学生听读、试读、齐读、自由读、评读、品读,通过朗诵来感悟文章的内容,做到理解成诵,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点拨的过程中,鼓励他们在交流、启发、争议、展示自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据此我设计了“整体感知——品析语言——拓展延伸”的教学过程,以点拨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以教师点拨法为主,辅以相应的教学手段。①三峡风光的相关挂图 ②课文朗读磁带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方法。在本课教学中,强调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以学生诵读法、讨论法、自读法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随着教改的深入,我正力求打破传统,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而且是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激发兴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张挂的三峡风光图片,谈谈自己对三峡的看法。

  2.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作品内容。听磁带的配乐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美;提出阅读要求,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节奏、读顺文意;再通过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字音、节奏、重音和停顿。然后指名朗读,教师指导。这一环节着重体现《新课标》“在教学中尤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理念,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性。

  这是本课的重点教学环节,旨在突破重难点,从而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3、质疑问难,研读课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训练。具体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细读课文,积累词汇。这是基于《新课标》“重点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的要求设计的,采用小组合作实施。

  第二步:精读课文,合作交流;质疑问难,理解内容。《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中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一步骤采用师生互动方式实施,以求更深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和情感。同时把课后练习一的习题设计在内容的理解中。

  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讨论:①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②为什么描写山势只有寥寥数笔的勾勒?描写江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展开,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③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讨论后教师归纳:文章整体是先写山,后写水,作者思路清晰。写景时动、静结合。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水(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 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 秋:林寒涧肃,哀婉凄清。)

  第三步 品读课文,体会意境;初步鉴赏,熟读成诵。通过对课文的品读和鉴赏,体味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如对句子“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的品读和鉴赏,让学生体到三峡的清悠美等等。

  第四步 课文小结,情感熏陶。本文一共只有155个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色,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相,有动有静,可见,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确实是美不胜收的, 通过对三峡山水的具体描绘,突出了三峡的雄奇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同学们一定能感受到作者热爱我们美丽的祖国河山的情感,并由此激发我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第五步 拓展知识,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课文,分类积累文言词语。2、思考课文:课文《三峡》所描写的自然风光已成历史,如今的三峡大坝工程已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请借鉴课文,抓住三峡工程的特点,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3、历代文人对三峡有过很多的赞美,除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外,请同学们搜集有关描写三峡的诗歌。请抄写下来,在同学间进行交流。

  五、板书设计

  三峡

  山 ——— 奇、壮 ——雄奇美

  夏: 猛、急 ——奔放美

  水 冬春: 清、趣 ——清悠美

  秋: 肃、凄 ——凄婉美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敬畏自然》,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

  (一)对课文的理解:

  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可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历来都是奉行自我中心主义,甚至宣称要征服自然。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更是按照自己的好恶随意践踏自然,肆意破坏环境:开山垦荒、围湖造田、大肆捕杀野生动物、毫无节制地开采等等。当然,人类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干旱、水灾、泥石流、沙尘暴,还有那可怕的“非典”,这些无一不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郑重警告。所以,人如何与自然和睦相处,如何创造美好、和谐的生存环境,已是新的时代主题,并且直接关系到民族与人类的未来。于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继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安排了诸如《珍珠鸟》等一系列保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相关课文后,在本册中又编排了以《敬畏自然》为首篇的第三单元,它们以不同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其科学理性精神,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让学生明白,敬畏自然并不是走向“人定胜天”的反面,而是对“人定胜天”的发展,是对自然的人文性的探究。树立他们平等对待生命的意识,与自然和谐共处。激励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爱生活。

  (二)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及爱护自然的观点。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树立平等对待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学习文章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及体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但对这种比较抽象的议论性散文,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依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的“三个维度”的要求,制定了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体现的是“深课浅教”的原则。

  二、说教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那么教师在做到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更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做到有序,有度,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学习。见于学生学情实际,特采用情境导入法,在教学过程中,重点采用品析法,点拨法,探究法等探究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以此为突破口,深化重点,突破难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理念。

  三、说学法

  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得落到学生身上,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所以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讨论法、探究法、情境体验法和资料汇编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美丽的自然风光令人赏心悦目,可自然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同学们,人与自然唇齿相依,息息相关。优质的自然环境是人们休憩生活的快乐家园,肆意破坏环境,就会使我们陷入无家可归的悲剧。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敬畏自然》会给我们指点迷津。播放幻灯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理解营造一个情感氛围。在这里将课堂与生活、时政联系起来,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两遍课文,首先圈点勾画,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其次,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这个环节可小声播放音乐,为学生创设轻松的阅读气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主题敬畏自然的含义。让学生自主钻研课文,结合大屏幕提示的问题弄清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同时鼓励学生质疑解惑。

  三、研读赏析

  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进行四人小组的合作讨论交流,然后汇报交流成果。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4、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赏析略)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合作讨论探究能力,作为一篇议论性的散文,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意在让学生品味此文语言的哲理美和思辨美,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用拟人手法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说理,如何用反问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启人深思的。落实品语言,学语言的目的。

  四、拓展探究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己学了文章后有哪些想法,能不能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要求:自主探究自由讨论,提出质疑见解

  (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和理解,完成教学难点: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向生活,让学生明白保护自然是大家的责任,应从你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在这一环节中请学生发言说明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意见,只要学生谈来有理有据,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激励他们的思维火花。

  五、课堂总结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老人,他有着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无比宽阔的胸怀,他的一切儿女都是平等的。所以敬畏自然,就是热爱自然,就是热爱生命,就要树立平等的对待生命的意识,与自然和谐共处。

  板书设计

  敬畏自然

  人

  平等和谐

  自然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理解文章传达的理念,培养他们正确的自然观,人生观。

  六、布置作业

  (1)老师展示一些相关图片,请学生做环保小记者,为这些图片配上简洁的广告语,号召人们保护自然、敬畏自然。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此环节(1)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升华他们爱自然的情感。(2)新课标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个环节以教材为立足点,充分利用图书室、网络等资源,拓宽视野,是对学生搜集、处理、利用信息资源一次有益的锻炼。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湖心亭看雪》位于八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第七单元全是古代诗文,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湖心亭看雪》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作者张岱对故国往事的怀恋,以浅浅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实则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写出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

  二、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作者写景和叙事的技巧,了解白描手法。

  3. 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评价作者的性情。寻求人生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

  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四、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领略了承天寺中如水的月色,今天,让我们再到杭州,去领略西湖的秀丽风光。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更是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它自古就令许多文人墨客魂牵梦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请同学们回忆描写西湖的诗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苏 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的文笔,去欣赏雪中的西湖。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正音正字

  3、学生齐读

  4、学生自由读

  5、指名读

  三、学生合作探究:

  1、语词破译组:解决文章中生字、文言词语以及文言翻译等方面的问题。

  2、心灵探密组:走进作者心灵,体会他游西湖时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及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

  3、性情评价组:为作者在古代文人中找出知音,然后评价作者这样的人的性情到底可取还是不可取。

  4、写法赏析组:对文中的写法以及表达方式的运用进行赏析。

  四、交流探讨的结果。

  1、语词破译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自由翻译课文,然后一生读一生译。教师纠正不妥之处。

  2、心灵探密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1)作者与众不同的表述:

  A、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为什么要用明朝的年号?

  对故国的留恋

  B、天寒地冻他为什么要清晨看雪而且是独自一人。他很在乎雪景吗?

  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他脱俗喜欢宁静,遗世独立。不随流俗的性情。

  C、“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矛盾?

  自命清高,洁身自好,不愿意与那些俗人为伍。在作者眼里这些人并不存在。

  D、一切景语皆情语,他笔下的景色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怎样的状况?

  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远近、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E、金陵人请他喝酒的时候,他连姓氏都没有通报,只是离开的时候才问,也没有记下来,有什么深意?

  君子之交淡于水,作者交朋友没有什么功利性,只看重精神的沟通,心灵的交融。

  (2)能够总括作者形象特点的一个词是“痴”,怎么理解这个的深意?

  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题,表现他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浊孤独的独特个性。

  3、性情评价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1)古代文人中有许多曾经有过遗世独立的文人雅士:

  例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于句曲山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又如:陶弘景,曾经掌朝廷机密文书,后来不仕隐居,娱情山水,作起了“山中宰相”。

  再如:刘禹锡,住在陋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辩论:

  A、可取的地方:他们品德高尚,洁身自好,不与腐朽的官场为伍。他们性情高雅,娱情山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绝妙奇文。

  B、不可取的地方:他们消极避世,一方面可以抵抗统治阶级,可是另一个方面他们没有为当时的现实社会作出自己应该有的贡献。他们的独善其身,使他们的杰出才干没有了社会的价值。

  4、写法赏析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1)、本文写景的.句子;写景的方法;景物的特点;折射出人物的情感。

  写景的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白描的方法:

  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预备资料:关于白描手法的解释。

  (2).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的游踪。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

  五、总结本文:

  作者借看西湖雪景,表现了自己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8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是一堂写作课《我的妈妈》。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课,“献给母亲的歌”。是在学习了课文胡适的《我的母亲》、课外阅读老舍的《母亲》之后,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通过本课多侧面的认识母亲,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全面了解母亲一生的酸甜苦辣,能够理性的思考母爱;培养用多种方式(实践、口语表达、写作)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说学情

  从年龄发展阶段来看,八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加速发展,独立性增强,他们对父母的教育方法有了自己的评价。但在心理上的不成熟又导致他们看问题的偏颇,从而引起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交往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部分学生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爱而不知回报。

  从地域特点来看,马王堆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大部分的家长可分为两类:一部分是批发市场经营户,早出晚归,与孩子相处时间少、沟通能力较差;另一部分是本地拆迁户,生活一夜暴富,对孩子要求较低,溺爱较多。我们的学生与父母缺乏交流,缺乏相互了解。

  从写作实践来看,学生写作的困难主要是缺少素材或不会积累素材,尽管母亲是自己最熟悉的人,作文时还是搜肠刮肚、编织故事,干巴巴的,人物形象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我曾经在教学中总结过一个笑话:学生笔下的妈妈们统一干三件事,感冒发烧,半夜送医院,凌晨守床头;放学暴雨,送伞湿自己,背过臭水沟;考试砸锅,不但没臭骂,安慰暖胸口。

  三、说教材处理

  针对以上情况,我对教材进行如下处理:

  1.将情感激发的重点放在了解母亲上。原来教学本课时,将课堂重点放在激发对母爱的体验上,但是这样缺乏了对现实生活中母亲的了解,这种对母爱的体验容易流于形式,变成了名家名篇名句做代言的局面。在本堂课的45分钟里,学生要做到透彻地了解母亲是不可能的,但我希望他们能意识到母亲的社会身份不仅仅是儿子的妈妈,她还是妈妈的女儿,丈夫的妻子,以及公司的职员等等。也就是说,母亲不是仅仅为儿女而存在的,她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她对儿女的爱不是天经地义的,是伟大的无私奉献。

  2.将写法指导的重点放在如何观察和体验上。如何了解母亲,就从日常生活的观察入手,观察母亲的外貌、言语、行动等等,在观察的基础上,体验母亲的内心世界,感受母亲对生活的态度,对自己的关爱。

  3.将课堂成果的重点放在课外完成。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堂课正是激发学生愤和悱的过程,而不是形成某个成果的过程。除极少数真正了解母亲的学生在这堂课能获得巨大的成功的喜悦外,大多数学生会体验到自身的不足。而这种感觉正是他们在课外的生活中进行自主探究的动力之一。真正主动地去了解母亲,完成对写作素材的积累,都得靠在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为了更好的完成课外学习的部分,在学生的学案设计里,我将每一个成果展示部分都分成课内和课后两部分,对学生的课外探究进行鼓励和督促。

  总而言之,我对本堂写作课的定位是:它是生活的楔子,主体由课堂拓展到课外,指导和鼓励学生深入生活达成目标;它重情感体验,淡化技法指导,鼓励体验真情,自由表达。

  所以最后本堂课确立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如何真实而立体地认识母亲,鼓励在生活中对母亲的观察和体验,积累素材,笔下人物能富有个性特点;能敞开心扉,向伙伴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交流时不走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体验和探究活动过程中激发情感共鸣,鼓励通过自主探究深入生活了解自己的母亲,更好地与母亲交流,运用多种方式(实践、口语表达、写作)表达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主动地了解母亲,体会母亲的情感,能够理性的思考母爱。知道如何去爱母亲,如何表达这种爱。

  四、说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

  在以上的说课中,我重点说的是自己想如何教,而很少说学生如何学。因为我想把主要精力放在解说如何实施学法指导上,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因此,我把“说学法”和说教学设计过程结合到了一起。

  (一)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关于赞颂母爱的作品;制作PPT;与家长代表进行交流,了解学情,搜集资料。

  学生:搜集关于赞颂母爱的作品;准备自己母亲的一张照片;自由分组(6——8人为一组)。

  (自由分组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更轻松的环境下说真话,交流真情。)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全班听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简单说说听后感受。鼓励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关于母爱的资料与大家共享。教师补充。总结母爱无疆,并引导学生走近自己的母亲。

  (学生学法: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从而愿意去了解母亲。学生主要通过聆听和朗读,在作品的感染下自然地打开自己的心门。)

  2.了解母亲

  (1)母亲小档案

  根据学案上的提示给母亲建立一个小档案。如母亲的乳名、母亲的生日、母亲最喜欢的颜色等等。填完后,用一个词语或句子形容一下自己建立档案时的感受。强调:如果这个档案的人物是自己或自己的好友、偶像,这些项目都能填出来吗?

  (学生学法:对母亲的基本情况大多数学生并不能流利地填写,在填写受挫的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对母亲的认识存在着不足,激发他们真正走近母亲的迫切心理,既有利于接下来的课程环节的兴趣激发,也为学生课后继续探究打下心理基础。)

  (2)母亲母爱颂歌(激发) -----了解母亲-------感受母爱(大爱如分娩 小爱如唠叨)------感恩母爱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9

  【教材分析】

  《马说》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25岁即已高中进士,初登仕途,却一直不得重用,心情郁郁,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充溢其中。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

  教材编排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同时引发学生对当代伯乐和千里马关系的思考。

  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学情分析】

  1、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形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还缺乏字词分类归纳掌握的能力。因此在这方面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2、因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受自身的知识和阅历所限,对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寓意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托物寓意的写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认识和了解。所以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加深理解认识。

  3、作为生本教育的初始阶段,学生在自主学习,勇于表现等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环节,安排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勇于表现。

  【目标定位】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新课标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适当积累文言文词句知识。” )

  2.理解作者思想,领会文章寓意。 (新课标提出 “学习语文要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的要求。)

  3.情感渗透,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这是根据“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学科特点所决定)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前置性学习。

  印发“前置性学习指导”,每个学生1份。

  1.收集与马有关的成语谚语,诗句,故事图片等。(能利用书籍、网络、周围亲朋好友等有效资源)

  2.诵读课文

  (1)读通。即正确朗读,读音、停顿正确。能归纳重点生字难词的读音和语句停顿在课堂交流中投影展示。

  (2)读懂。即读懂大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读译结合。能归纳重点生字难词的意义和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在课堂交流中投影展示。

  (3)读有感情。运用吟读法,读出文言文语气语调,读出感情:或悲痛,或愤怒,或嘲讽,或鞭挞。并能配合说明朗读处理的理由。重点语句能在课堂上投影展示、示范朗读。

  3.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及写作手法、文章寓意及作者思想。能据此设计板书如文章思想内容、主旨意蕴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并讲解。

  4.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收集古今历史上“伯乐”与“千里马”的人物事迹。

  5.说说你的经历感受:你曾像文中的“千里马”一样不被理解和赏识吗?你曾有被肯定的快乐经历吗?请让我们来倾听你的心声,和你一起分担或分享。

  6.有了伯乐才有了千里马,难道伯乐是千里马的唯一出路?谈谈你对当今社会“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的看法。如果你是“伯乐”,你应具有怎样的才能,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还未被发现的“千里马”,你应该怎么做。

  〖学情预设 对于前置性学习,学生尚未熟练掌握,因此需对自学任务、方法及交流环节等给予较详细的指导。尤其是引导学生充分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和习惯。相信随着生本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会表现出让我们惊讶的学习能力,自己去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探究答案。这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设计理念设计前置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提前进入新知识领域,教师要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他们展示、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习惯。让我们的教育从主要依靠“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

  【教法运用】

  1.诵读品味法。叶圣陶语“非读无以训练语感,非读无以激发美感”。教有千法,朗读为本。读品结合,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读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文化的精神。

  2.自主学习法。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郭思乐教授“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3.创造性学习法。相信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创新的精神,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屏显)马的文字图片,师引导:你看出什么了?(约1分钟)

  学情预设有同学会说是大大的“马”字,会说是许多不同写法的“马”字,更有会说是一匹扬蹄奋进的马。

  设计理念激起学生的兴趣,活跃气氛,进入文章情境。

  二.小组合作学习。(约5分钟,学生读思议讲)

  (屏显)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交流、探讨前置性自主学习成果,组织安排组员汇报展示的内容和顺序(各小组长抽签确定本小组汇报内容)

  〖设计理念小组交流讨论探究,扩大学生知识面,获取深层次感悟的经验,使学生的学习天性自由释放,进入“乐知”、“好知”的学习生态。

  三、班级交流展示1:走进文本(约24分钟,学生读思议讲)

  设计理念 围绕前置性学习1—3题的内容,先小组汇报,再班级交流讨论。在交流过程中,以读为主,展开朗读、品读、译读、赛读等各种朗读形式,并配合投影讲解,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学情预设 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和全班交流时,由于每个组员的领悟、表达等各方面素质能力有高低之分,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独占交流平台,而其他交流较少甚至不发一言的现象。在此环节要强调小组整体性,要让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展示的内容和平台,或读、或讲、或议、或写、或投影图示,这就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小组长的组织领导能力。

  1、(屏显)班级交流一:说说你知道的“马’的成语谚语、诗句、故事等。(约2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2、(屏显)班级交流二:读通文章(约4分钟)

  ①小组汇报展示(读,配以投影讲解重点字音停顿)→全班讨论,提难质疑。

  ②小组可领着全班同学通读一遍。

  学情预设读音、停顿问题对学生来讲应能借助资料解决

  3、(屏显)班级交流三:读懂文章(约10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读、译结合,投影重点字词归类解释并讲解)→全班讨论〖学情预设 对有些词类活用可能无法解释清词性变化的具体情况,但只要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义即可。对一些一词多义,尤其是“之”一类意义、用法复杂的,学生可能一时无法归纳完整,不过在全班的'交流讨论中会逐渐补充完整,即使有当堂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可让学生做下记号,下去再查找资料解决。

  4、(屏显)班级交流四:读有感情(约4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以段为单位朗读,并说明理由,投影重点语句讲解)→全班交流讨论。

  ②各组挑战赛读(某些语句)

  学情预设 此环节对某些学生来讲可能有一些困难,可特设计竞读环节,由朗读能力较强,领悟较快的同学在竞读过程中领导着大家领悟语句内容和情感,提高朗读能力。

  5、(屏显)班级交流五: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约4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结合思想主旨结构示意图即板书设计讲解)→全班交流讨论。

  学情预设 在前面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应有较深的理解领悟,再结合前置性学习中了解的有关背景资料等,此环节应能水到渠成。

  四、班级交流展示2:走进生活(12分钟)

  设计理念围绕前置性学习4—6题的内容,小组汇报,班级讨论探究,进一步深化自己的情感体验。联系生活经验和感受,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不仅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1、(屏显)班级交流展示一:说说你所知道古今历史上“伯乐”和“千里马”式的人物事迹(3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 此环节同学们通过课内外资料搜集应有内容可讲,关键在于要限制时间,力图语言表达的流畅、简炼。

  2、(屏显)班级交流展示二:说说你的经历感受(4分钟)

  老师引导:你曾像文中的“千里马”一样不被理解和赏识吗?你曾有被肯定的快乐经历吗?请让我们来倾听你的心声,和你一起分担或分享(1分钟)

  学情预设 如果有同学不好意思说,老师可讲述自身一段经历引导。相信同学们一旦感受到大家的真心,一定会有倾吐的欲望。

  小组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3、(屏显)班级交流展示三:谈谈你对当今社会“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的看法。(5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 此环节相信同学们都很有兴趣,会积极踊跃的参与。关键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自信自知,善于表现自己适应环境,发挥潜能 学会欣赏别人,要有团队精神

  五、小结:

  学生展示背诵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名句、哲理句…(约2分钟)

  设计理念 能当堂熟读成诵全文或部分语段。

  六、作业:

  请根据文言文考点设计一份试题。在下节课交流探讨。(卷面100分,可以是你已知的,也可以是你疑惑的)(约1分钟)

  设计理念巩固掌握已知知识,同时对课堂讨论中生成的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探究。

  【教学反思】

  1、读是教学之本。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解读到一定深度,朗读也自然到位。

  2、本节课学习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尊重学生,一切依靠学生”,课堂上老师的引导仅用了3分钟左右,其他皆为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组织学生积极有效的发言讨论,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积极发言的同时,可能会出现发言无序、有效性不高的问题,只要老师加强组织引导,创造宽松的交流氛围,以欣赏的眼光给以鼓励和肯定,我们一定会惊喜地看到学生的变化与成长。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0

  《长征节选》是苏教版八年级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八年级收册语文按内容分类编排,第一单元的重点是了解经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各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介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课重点定为:

  1、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探究基本的情节结构。了解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把本课难点定为:

  1、感受经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2、了解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目标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以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新理念。我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模块:

  第一块是导课,在导课时我是采用引导启发式,先引导他们了解长征的有关知识,然后启发他们回想有关长征的其它体裁的文章节,继而导入这部文学作品。

  第二块是探究新知,在这块里,我主要采用的是交路导学法和课堂讨论。即我教学生学习第一部分,然后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分小组讨论着学习剩下的'三部分,然后汇报交流。通过讨论能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团结精神。

  第三块是课外延伸。在这部分里,我又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分角色表演,二是长征艺展;三是小练笔。分角色表演能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课文,零距离的感受课文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长征艺展是让学生讲有关长征的故事。唱有关长征的歌曲待来发扬长征精神。小练笔不仅培养学生快速描写的能力,而且把课堂知识及时回到语文实践活动中去,而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教学《长征》节选的总体思路。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11-06

八年级语文《老王》说课稿03-14

八年级语文《春酒》说课稿07-15

八年级语文《芦花荡》说课稿03-14

八年级语文《马说》说课稿03-14

八年级语文滹沱河和我说课稿06-29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说课稿07-04

八年级语文《端午鸭蛋》说课稿08-12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九篇02-21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9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