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素周期律》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本节课采用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做实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上归纳得出的,因此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重要的基础理论。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因此,本章是本书乃至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发现规律的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保持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难点:(1)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学情分析
到目前为此,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两个元素族的知识,初步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为本章创造了必要条件。但由于在初中的学习中,教师对初中教材大纲的把握不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导致了高一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也深浅不一。
教学方法
学法引导
通过阅读,了解并归纳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几个方面的周期性变化,导出元素周期律。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的现象,总结归纳出元素周期律,再与理论推导的进行比较、统一。
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教法
本节课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可采用诱思探究法——通过自学、讨论、对比、实验、设疑等方式诱导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探究。通过实验启发讨论等方法。
重、难点突破办法
教学中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更应注意剖析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由浅入深的转化。
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程度设计
设疑激趣——多媒体演示——启思诱导——小组讨论——归纳——实验引探——讨论——归纳——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为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采用以旧引新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堂,整个课堂的目标完成的设计即是老师组织学生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不断将学生引入学习新的知识,激发思考新问题,使学生有课堂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可分五步进行:
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将质子数1~18的元素,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两个方面分析,组织学生按同一横行元素和同一纵行元素两个方向研究、讨论,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的适当时候,引入“原子序数”的概念。
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和第一步思路一样,先讨论、归纳,再比较验证,最后分析总结。
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组织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Li—F、Na—Cl的主要化合价。对照表5—5进行验证,完成表5—8,得出结论。
研究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先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出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推测在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
实验验证。对11~18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进行实验验证及分析。(通过Al2O3、Al(OH)3与酸、碱反应的实验引入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组织学生将本节内容归纳、总结得出元素周期律。
让学生完成一些有关的课堂练习题,以进一步巩固有关知识。
板书设计:略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2
一、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属于高一课本第五章第二节。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对以往知识的规律性总结和学习氧族元素和碳族元素的指导,因此,本章是本书乃至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同时,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较高。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元素周期律属于知识教学要求的c层次,即懂得“为什么”。该层次要求学生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含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本节教材有以下两个特点
(1)对与初中知识有交叉的内容,如核外电子排布、半径大小的比较虽说在初中不作要求,但原初中的实际教学多数已达高中时的要求。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须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归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采取综合列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并运用初中学过的知识,从中总结出规律性。
(2)元素周期律的导出以理论为指导,以事实为依据。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得出,不仅有理论推导,还通过比较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对理论推导进行了验证。而且,理论推导也从陈述式改为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的方式进行。至此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其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两个元素族的知识,初步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
为了增强启发性,教材不是直接给出元素周期律,而是通过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实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十分有利。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了解、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观点。
2、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即通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观点。
本节教学重点:
1、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1、2两点为本节课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
1、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二、教法分析
本课依教材特点,采用螺旋式发展,循序渐进,探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具体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如下:
1、“由旧引新,以旧带新”的方法: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出新概念,从而使学生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本质。
2、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一堂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一堂以分析、讨论、总结为主的新课。既强化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元素周期律理解元素的原子(离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元素性质的内涵
原子半径
微观性质化合价
元素的性质电子得失能力
金属性
宏观性质
非金属性
3、整个课堂设计以问题为切入点,以具体的数据为判断依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质疑,并设法探索解决自己的问题,体现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特点。
4、重难点突破
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和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既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元素的性质的内涵,使学生明白,结构决定性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是导致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也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同时,从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点上,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即通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观点、从而完成本堂课的另外一个情感目标、
原子结构的决定元素性质的归纳出元素周期律
周期性变化反映周期性变化反映
内内内
容容容
原子的最外层原子半径元素性质随
电子数从1个主要化合价原子序数的
增加到饱和原子得失电子能力递增而呈现
(2个或8个)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周期性变化
的稳定结构
三、学法方面
(1)在本节教学中我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基础知识应该扎扎实实巩固。在学习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2)本节第二课时,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3)通过授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设问,使学生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好理论重在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将知识真正灵活地融入脑海之中。
四、教学程序
从时钟转一圈,地球的自转、公转引出周期,从而引出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周期呢?
<一>、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从感性上理解元素周期律。在学习元素周期律之前,已经学习了卤素、碱金属2个主族元素族。具备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理解元素周期律时,以这些知识为材料,将已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新学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更好地理解理论,又能进一步认识元素化合物。例如,元素周期律指出元素的原子结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如何变化?请看VIIA族元素卤素从f到At,原子结构如下:
随着原子序数从9到85,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2层到5层,呈递增趋势(原子的半径逐渐增大),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个。
作为金属族的代表物碱金属族也有相同的规律。原子结构如下:
从3号Li到55号cs,随着原子序数从3到55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递增,从2层到6层。原子的半径也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是1个电子。
由此可见,用丰富的实际知识去理解一个新学的.理论规律,便于掌握这一理论,从而也巩固了已学的实际知识。
充分利用教材表5—5的相关数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表5—6,引导学生得出规律
表1
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
1~21122
3~102188
11~18318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2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启发学生根据电学知识,推测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核内正电荷越多,静电引力越大,因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减小。
再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表5—5的相
关数据,验证规律是否与推测的相一致。
表2
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的变化
3~10逐渐减小
11~17逐渐减小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3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表3
原子序数化合价的变化
1~2+10
3~10+1+5
—4—10
11~18+1+7
—4—10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
性变化。
小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现周期性变化
通过对以上几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落实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二>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给出元素周期律的的内容,分析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由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补充: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观点,从而进一步完成我们的情感目标、
<三>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依据
最高价氧化物的酸、碱性强弱和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判断
<四>补充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课堂练习:1、比较微粒间半径的大小
(1)Na、mg、Al、si、P、s、cl
(2)Na与Na+;cl与cl—
(3)o2—f—NeNa+mg2+
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微粒半径的方法:
一看电子层数、二看核电荷数、三看电子数。
特别强调: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其离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2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相关问题
课堂练习: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离于方程式为:Ro3n—+6I—+6H+=R—+3I2+3H2o
⑴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⑵R元素的原于最外层的电子数是、
答案:⑴+5;⑵7、
解析:该题第二问易误填为5个。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
以及|最低负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8、
课堂练习: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AH3Ro3BH2Ro4cHRo3DH3Ro4
3有关半径的判断
课堂练习: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2—、d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D、单质的还原性:A>B>D>c答案:c
解析:对于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的区别
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与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问题。
其中,1、2、3、4点均为学生易出错的问题,因此,在讲解这些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是很理想,可以临时增加一些习题。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教材以1——18号元素为例,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几个方面,阐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导出元素周期律。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原子结构的教学之后,由于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如此安排,既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元素周期律,又有利于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将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之前,由于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建立在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之上。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学生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碱金属、卤素知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等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既能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又能过渡引出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因此在本章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此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3)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其他规律的基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知识;初步接触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这些为学好本节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本节教材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及灵活运用,须加强演练。
三、教学方法。
为增强启发性,教材不是直接给出周期律,而是通过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做实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
本节教材可分五步进行:
1、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将质子数1~18的元素,仿照表5—5的形式,取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三项,依次在黑板上列出。然后向学生提问: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两个方面分析,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一纵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已学过的碱金属和卤素按上述规律应排入表格的什么位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在小结时指出:如果对质子数大于18的元素继续研究,同样可以发现,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也会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象Na到Cl一样从1个递增到7个,最后到8个电子的现象,从而揭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普遍性。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原子序数”的概念。
2、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依启发学生根据电学知识,推测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内正负电荷越多,静电引力越大,因而次减小。然后对照教材表5—5,对有关数据进行验证,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3、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组织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Li到F、Na到Cl的主要化合价。然后组织学生对照教材表5—5,验证1~18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并完成教材表5—8。
4、研究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
(1)借鉴已学碱金属、卤素的知识,介绍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组织学生回忆分析,从哪些实验事实可以说明碱金属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卤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从而归纳总结出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推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组织学生讨论并指出:当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8(或2),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因而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实验验证对11~18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进行实验验证及分析。建议增加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镁、铝与盐酸的反应为边讲边做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按钠、镁、铝的顺序,金属性逐渐减弱的结论与上面的推论是一致的。教学中,通过Al2O3,Al(OH)3与酸、碱反应的实验引入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指出铝虽是金属,但已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归纳教材表5—9。
在研究硅、磷、硫、氯等元素的性质时,教师可和学生一起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以及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归纳出表5—10,从而得出从硅到氯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的结论。
还应当指出,对其他元素进行研究,如从钾到溴,从铷到碘,也会出现类似的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5、概括元素周期律。
组织学生将本节内容归纳,总结得出元素周期律。
四、演示实验说明和建议。
[实验5—1]可以用镁带跟水反应,不要用表面已氧化的镁粉跟水反应。反应前要用砂纸擦去氧化膜,反应时要加热试管至水沸腾。镁跟冷水的反应相当缓慢,这是由于镁的化学性质不如钾、钠活泼,并且镁跟水反应时在镁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难溶的氢氧化镁薄膜,阻碍内部金属继续跟水反应。因此必须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看到反应迅速地进行。
镁跟水反应生成的氢气量较少,不易点燃。为清楚看到氢气泡,而不是加热时由于水沸腾而产生的气泡,应该在停止加热,水不沸腾是立即观察。
[实验5—3]制取Al(OH)3沉淀时,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的量要恰当。如果NaOH的量不足,试管中残留有AlCl3,当Al(OH)3跟NaOH溶液作用时,将会看到沉淀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如果NaOH过量,试管中有部分Al(OH)3沉淀溶解,生成了NaAlO2Al(OH)3跟H2SO4作用时,也会看到沉淀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上述现象都会影响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因此原则上AlCl3跟NaOH最好能完全作用,即所用3mol/LNaOH溶液和1mol/LAlCl3溶液的体积应相等。
建议学生思考:如果将1mol/LAlCl3溶液逐滴滴加到3mol/LNaOH溶液中,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101页第一、三大题。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4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原子序数和周期性的概念;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等几个部分。并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属基础理论知识范畴,不仅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在教材安排上,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对学过的碱金属,卤素等主族元素作了规律性的总结,也为即将学习的元素周期表和氧族元素等律后元素的学习奠定了理论知识基础。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才真正打开了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性的学习元素及其性质的科学大门。
3.教材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情感目标:热爱、理解对规律探讨的科学家
(二)能力目标: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观点教育:量变引起质变。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三)德育目标: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周期律的导出,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及探求知识、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核外电子排布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难点: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二.教学方法:
1.方法:诱思探究法──通过自学、讨论、对比、实验、设疑等方式诱导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探究。采用探索发现和迁移类比。思考讨论,分析讲解,探索规律,总结归纳,理解实质。结合周期律的推出,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通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科学抽象方法。
2.教具:投影仪、胶片。
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胶头滴管、镁带、砂布、铝片、蒸馏水、酚酞试液、1mol/L盐酸、1mol/LAlCl3溶液、3mol/L硫酸、6mol/LNaOH溶液、培养皿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具有基础理论知识的特点,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较多,且较为抽象,理论性‘联系性较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学生容易混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使学生能条理清晰,有逻辑的予以掌握。另一方面,本节课所使用的资料及实验等比较多。本节课因为有演示实验,也是本章的第一次实验,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授此课并不会显得十分枯燥,但本节内容的目的是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的。若教师引导不好,往往易使实验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讲授本节内容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其既动手练习,又动脑思考,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其认识上升到认知的高度,并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应注意合理安排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正确引导学生。指导他们删繁就简,学会举一反三,更轻松有效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
1.原子序数和周期性的概念的学习;运用生动的比喻-时钟记时引出周期性的概念:这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现象,就称为周期性。原子序数的学习则通过学习自学,归纳得出。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学习。通过投影,展示表格等直观材料引导学生依次思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原子半径;
(3)最高正价和负价;呈现怎样规律性的变化?请学生总结并得出结论,教师予以纠正和补充。最后小结得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3.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等几个部分。
(1)通过复习碱金属元素与卤素,引导学生回忆并得到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演示实验A组钠、镁与水的反应。实验B组镁、铝与盐酸的反应镁铝6mol/L盐酸学生做实验。根据判断依据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Na>Mg>Al再推广展开到横行纵列行与行之间,最终得出结论元素的金属性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元素非金属性则通过对表5-8的分析,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探讨,得出结论元素的金属性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3)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的类比引出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可由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类比引出。
4.思考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并小结。得出结论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是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五.学生学习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推理归纳法。
六.反馈练习(投影)
略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5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周期性排布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周期律的导出,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及探求知识、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结合周期律的推出,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通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科学抽象方法。
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是本章的第二节,本节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第一课时涉及的主要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以及原子结构、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规律,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内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基础。考虑到新课改的要求,本部分内容有所降低,只是介绍了电子层的概念,对于排布规律示作介绍,但为了便于教学以及学生对以后知识的理解,可作适当的扩展,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排布规律。元素周期性的教学要注重“周期性”的理解,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出规律。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一学生,从认知思维特点上看,该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活跃,但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元素周期律”理论性强,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重点: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
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数据分析比较,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由上节学习过的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分类和有序排列,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而且以碱金属元素及卤族元素为代表进行学习之后,我们知道了同主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在这基础上,再来探讨同一周期中,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呢?又是如何从金属性很强的碱金属变化到非金属性很强的卤族元素的呢?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元素周期律。
设计意图:直接由学生已学知识元素周期表及族内元素性质变化导入到元素周期律,既直观又形成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新课:
问题1.我们如何研究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呢?
学生活动:回忆、再现这几个元素族的知识及其研究方法。理解:寻找元素间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必要性。思考:如何找到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做好知识的铺垫。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明确本节研究的内容。
讲解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其实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要想学习元素周期律,还是要先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在初中,已经学过原子结构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一些基础知识,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就先来回顾一下电子层的.含义并介绍其表示方法,然后。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电子层模型示意图(书P13图1-7),给学生感性认识,更易于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理解电子层与电子能量的关系以及电子层的符号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读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活动复习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书P13表1-2,并观察多媒体展示的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情况,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由于书上只是提供了1-20号元素的电子层排布,如果要推出核外电子排布的基
本规律,我认为还需要增加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所以在教学时补充了这一点,这更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推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到外,依次排在能量高的电子层;
(2)每个电子层最多排2n2个电子;
(3)最外层≤8个电子(当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次外层≤18个电子,倒第三层≤32。
问题2.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其他方面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下面我们以前18号元素为例进行学习。那么对于前18种元素的性质,我们将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呢?
科学探究学生完成课本14页科学探究的表格1,写出元素周期表1-18元素符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
教师活动把15页的表格2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分析:1—2号元素,从H到He只有1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个增加到到2个,而达到稳定;3—10号元素,从Li到Ne有2个电子层,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个增加到8个,而达到稳定结构;11—18号元素,从Na到Ar有3个电子层,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个增加到8个,而达到稳定结构。
教师完成表格2中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电子数。
[讲解]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除1、2电子层数上的电子数重复出现从1递增8的变化,对于行与行之间元素的性质表现出来的这种规律性变化,我们就称作周期性变化。所谓周期性,就是一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重复出现,且具有其规律性。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现象或者事件,具有其规律性或者是周期性变化的。例如,在生活中,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从周一到周日七天为一星期,比如今天是星期四,那么七天后还是星期四。
总结请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概括结论: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教师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直接影响着元素的化合价,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预测一下这些元素的化合价呢?同时说明:由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多都少于4个,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表现出正价,即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正,相反,非金属元素通常得电子,化合价为负。当然,如果是几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有些元素就会表现出正化合价。······那事实上到底是不是我们预测的这样呢?现在请大家结合表格中给出主要化合价,首先,它们的化合价是不是跟最外层电子数目有着一定的联系啊?
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
(1)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这里要注意的是氧跟氟不显正价的;
(2)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元素最低负化合价|=8。
结论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除稀有气体元素)
教师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并引起了它们的化合价也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接下来,请大家再看看它们的原子半径,这里给出了的第二、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数据。由于第一周期只有氢、无所谓变化规律,故不讨论
学生观察数据并分析关于原子半径的变化,第二周期变化规律从大到小,第三周期也是从大到小。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几个周期一起来看,对于原子半径,同一横行,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纵列,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教师对于行与行之间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就不难发现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半径为什么出现从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呢?同学们想想原子半径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提示:试着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考虑看看,有没有同学能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呢?
教师讲解:同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核对外
层电子的引力就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那么同理,同族原子,从上而下,有效核电荷数增加不多,随着电子层数增多,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就减弱,这样原子半径就逐渐增大了。
总结归纳:
(1)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等,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高正价逐渐升高,最低负价从IVA族开始,从-4变到-1.
(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反馈练习]1、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不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B)
A.电子层数B.核外电子数C.原子半径D.最外层电子数
2、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C)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升高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升高
D.Li、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3、一般来说,非金属元素R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则这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最低负化合价为(1~18号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结课通过探讨,我们知道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元素的性质又与原子半径有关,那么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呢?这个问题又该如何探讨呢?请同学们下去之后做好预习,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内容。
2.通过学习元素周期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类比推理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比较,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规律。
【难点】
理解元素周期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景引入
【提出问题】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都呈现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他们都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教师引导】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电子层排布密切相关,那么他们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呢?我们通过第三周期元素的一些化学性质来探讨这一问题。
环节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儿加热试管至水沸腾。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镁与冷水反应缓慢,与沸水反应迅速,放出氢气。
【演示实验】取一小段镁带和一小片铝,用砂纸磨去它们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mL1mol/L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回答】镁与盐酸反应速率比铝与盐酸反应速率快。
【提出问题】回忆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学生回答】钠能与冷水反应,反应非常剧烈。
【提出问题】通过上述反应的实验现象,猜测钠、镁、铝三种金属的金属性变化。
【学生回答】钠>镁>铝。
【提出问题】以化学小组的形式,阅读书中材料,比较Si、P、S、Cl这几种非金属与氢气反应条件的'难易程度?
【学生回答】Si>P>S>Cl。
【提出问题】阅读书中材料,比较Si、P、S、Cl这几种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
【学生回答】Si
【提出问题】以化学小组的形式,讨论比较Si、P、S、Cl这几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学生回答】Si>P>S>Cl。
【提出问题】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规律。
【学生回答】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教师引导】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环节三: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随着原子序数递增,都有哪些量呈现周期性变化?
【学生回答】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比较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以及和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7
一、课程导入(5分钟)
开场引入:通过提问或展示一些有趣的现象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为什么有些金属可以导电而有些不能?为什么某些非金属容易与氧气反应?”等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元素之间的差异。
学习目标介绍: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将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包括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及其实质;能够利用周期律解释或预测简单元素性质的`变化趋势等。
二、新知讲解(20分钟)
元素周期表简介
简要回顾元素周期表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
讲解周期表中横行(周期)、纵列(族)的意义以及它们是如何排列的。
元素周期律概念阐述
定义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并指出其核心思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利用图表形式直观展示几个典型性质(如原子半径、电负性等)随周期变化的趋势。
案例分析
选取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进行比较分析,比如同一周期内不同族元素之间的对比,或者同一家族跨多个周期元素间的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例子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周期规律。
三、互动环节(15分钟)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围绕特定主题开展讨论,如“如何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其可能具有的性质?”
角色扮演:让部分学生扮演科学家,在课堂上分享他们‘发现’的新元素及其特性,并尝试将其合理地放置于周期表中适当的位置。
四、总结提升(10分钟)
知识点梳理: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周期律对于理解元素性质的重要性。
应用拓展: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例如“如果发现了新的超重元素,你认为它应该被放在周期表哪里?为什么?”以此促进学生将所学应用于更广泛的情境中去。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查阅更多资料,深入了解某些特定领域内周期律的应用实例。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元素周期律》。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中的重要章节,也是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理论之一。本节课主要讲解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实质以及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还能进一步理解元素周期表,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资料阅读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学生能够理解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周期性排布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抽象归纳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通过实验和图表分析,提高学生处理数据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实质以及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实验和图表分析来揭示元素周期律。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主要采取引导探究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和数据归纳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进而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同时,利用图表和实验数据,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和规律。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新课讲授:
通过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引导学生观察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的变化规律。
利用图表数据,分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通过实验验证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收获。
布置作业:
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元素周期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撰写研究报告。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以元素周期律为核心,展示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同时,通过板书展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图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以上是我对《元素周期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9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元素周期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二节内容。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以及化学反应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学习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等相关知识,对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高一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来得出结论。但是,学生对于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来帮助他们掌握。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通过对化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和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元素周期律的相关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3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元素周期律发现历史的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元素周期律。
提问学生:“元素周期律是什么?它有什么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新课讲授(25分钟)
展示元素主要化合价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总结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从+1递增到+7(O、F除外),最低负化合价从-4递增到-1。
展示元素原子半径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总结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展示元素周期表,引导学生观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总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8(或2)。
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强调元素周期律是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而不是元素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单独的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概念(5分钟)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8分钟)
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5分钟)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7分钟)
实验探究(10分钟)
分别取镁条、铝片,加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加入铝片,观察实验现象。
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实验现象。
将氯气、溴水、碘水分别加入到淀粉碘化钾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探究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实验用品:镁条、铝片、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硅酸钠溶液、硫酸、氯气、溴水、碘水等。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总结归纳(5分钟)
总结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归纳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课堂练习(5分钟)
布置几道与元素周期律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布置作业(2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习题。
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元素周期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1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元素周期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的重要内容。本节课旨在通过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帮助学生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并为后续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的揭示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三部分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和部分金属、非金属元素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此外,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资料阅读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能力基础。
然而,学生在图表数据分析、推理方法及实验能力方面尚有提升空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认识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周期性排布的结果,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表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元素周期律的归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合作意识。
了解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
教学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主要采取引导探究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数据归纳法和演绎推理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进而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完成知识的内化。
学法上,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师生双向交流,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猜想—论证”的思维环节,运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自主建构化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讲述关于门捷列夫和瓦德朗的故事,引出元素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引入元素周期律的新课。
问题驱动,探究学习:
阅读课本表格,填写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核外电子排布等数据。
依据表格数据,分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归纳总结,成果交流:
分组讨论,将成果归纳与总结,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反馈评价,投影核外电子排布的表格、图表等,通过大小不一的小球直观展示原子半径的变化。
学以致用,性质预测:
引导学生预测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通过具体讨论第三周期元素的一些化学性质来验证预测。
资料阅读,实验验证:
复习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学生小组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合作设计实验验证钠、镁、铝金属性的变化趋势。
深化概括,拓展提升:
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如农药、半导体材料、催化剂等的选择。
通过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以上就是我对《元素周期律》这节课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相关文章:
元素周期律教案优秀09-12
颐和园说课稿圆明园说课稿03-25
生物说课稿 生物说课稿07-10
说课稿05-17
春酒说课稿 春酒说课稿最新08-13
《回声》说课稿11-18
《咏柳》说课稿11-19
《孔乙己》说课稿11-20
《灯光》说课稿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