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时间:2022-07-07 15:37:0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串联和并联》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5篇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区分串并联电路。

  2.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体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找出串并联的特点和区分办法,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

  规范画出串并联电路、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

  五、教学环境要求

  1、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资源:两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3、其他:

  六、教学策略选择

  教法选择:讨论法、谈话法、总结归纳法、实验法

  学法指导: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实验法

  七、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Ppt课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实物投影,学生动手连接电路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八、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5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师展示一个小灯泡,提问:

  “你能画出一个电路图并连接电路,让这个小灯泡亮起来吗?” 分成四人学习小组,画出电路图开始连接基本电路。让学生学习基本电路的设计和连接,为后面连接串并联电路做准备。

  二、初识串并联(8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师提问,让学生设计电路图:“如果想让两个小灯泡同时亮,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吗?”

  2.展示学生所画的电路图,请学生充分思考,将电路图进行修正。

  3.请学生讨论,对所有电路图进行分类。

  4.小结:引导学生从“连接特点”、“电流路径”两方面区分串并联电路。 1.以组为单位设计电路,画在白纸上。

  2.反思如何正确规范地画出电路图。

  3.小组讨论,交流,区分串并联电路。

  4.自己总结出串并联的“连接特点”、“电流路径”两方面的区别。 画在白纸上便于展示,而且不需要切换投影,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实际效率。

  展示后让学生评价,可充分暴露学生问题,同时又可加深印象。

  让学生学会从基本形式上区分串并联电路。

  初步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为后续学习奠基。

  三、探究串并联特点(20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连接串并联:

  组织学生分别连接串并联电路。

  2.引导探究:

  提问:“在你所连接的电路中,你想探究些什么呢?”

  3.开关的作用:

  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新问题,师可以提问:“在你们小组的电路中,把开关的位置换几下,你发现了什么?它的作用还一样吗?”

  4.用电器之间:

  提问:“在你们所连接的电路中,试着取下其中一个灯泡,你发现了什么?”

  5.交流和评价:

  师组织学生交换实验探究报告,对两种电路的区别加以强调,对学生提出了质疑的地方,可让学生再次进行交换探究。对于学生发现的新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

  6.总结:

  提问:“在‘开关作用’和‘用电器之间关系’上,串并联电路有什么区别?”

  1.选择串并联电路进行连接;

  2.学生讨论,思考想要探究的问题;

  3.针对所选择的电路中开关的特点进行探究,总结开关的特点,并记录。

  4.通过观察,总结用电器间的相互影响作用。

  5.不同探究小组的学生间相互交流,体会串联和并联的区别。并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交换探究。

  6.学生自己总结出实验探究的结论。从“开关作用”和“用电器之间关系”两方面再次认识两种电路。分成不同的探究小组进行研究,可以节省课堂时间,

  开放课堂内容,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可加深印象。

  交流中培养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合作中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精神。

  让学生学习总结和归纳。

  四、总结对比(2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展示串并联电路区别表格,让学生整理思路,记录笔记。 通过填写表格,再次总结本课的内容, 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再次强化。

  五、物理与生活(5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结合生活,引导学生判别串并联电路。

  利用串并联电路特点设计简单电路。 思考,讨论,完成必要的练习。 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反馈,试学生问题的充分暴露,便于及时评价纠正。

  九、板书设计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1、定义:

  2、电路图:

  3、特点:

  4、应用:

  十、教学反思

  从内容上看,本节内容是学生们首次接触大型的电路实验,是对前面的电路图进行巩固的作用。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实验都已经分别进行了分组实验,培养了学生兴趣,观察实验现象,初步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将尝试教学理论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有利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活动课的相互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知识领域、发展个性、培养创造能力;有利于增强参与竞争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串联和并联》(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串联和并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的内容,电流和电路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的基础,串联和并联又是以后学习电学的关键。在这节中能否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及按要求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课程基本理念,我确立以下为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

  (2)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

  (3)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认为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电流和电路》的重要一节,也为以后深入学习其它知识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本课的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并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是本节课的重点,从实际电路中看出它的连接关系,设计各种要求的电路是这节课的难点。

  (四)教材处理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去探究,直接接触物理事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物理的激情。

  二、教法学法:

  (一)教法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各小组相互交流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调动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从“猜想——设计——论证——归纳——结论——指导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体验自然科学的魅力。把难点通过实验变得直观、形象、具体。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知道简单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并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但他们的`知识仅限于一个用电器,同时学生对电学学习早有期待心理,认为电学中实验很有趣,都想动手去实验,有很强的动手意愿。

  2、学法指导

  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将学生学习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并根据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以实验、观察、思考、交流、分析、归纳等为主要学习方法。在整节课中让学生自己想“探究”、想“成功”,并能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地探索学习,达到“学会”。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

  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分组实验器材(电源、开关三个、小灯泡两个和导线若干),制作示教板两块(一块串联、一块并联,连线图都不可见),以备教学使用。

  三、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的课堂教学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一)创设情境,问题引入(2分钟)

  展示示教电路板,第一次合上开关两灯亮,分别摘下一个灯泡再合上开关,一个电路小灯泡亮,另一个电路灯泡不亮。观看表情后不失时机的提出问题:刚才我们看到两种电路的演示,同学们有什么想法、想知道什么?

  (好课的导入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既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又能联系学生内在知识结构,为学生的自主建构创造条件。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疑惑,即而进入主动思考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20分钟)

  1、先提问:如果给你两盏灯、三个开关和几节电池,你能同时使两个灯泡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

  根据上面提出的问题,学生每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对学生采取什么器材不作任何限制,让他们展开自己的想象。电源方面有的可能用的是一节干电池,有的可能用的是两节或三节干电池,这样出现灯泡的亮度就会不同;两个小灯泡有的可能采用串联,有的可能采用并联;开关有的可能只用了一个,有的可能用了两个或三个,这样开关的操作就会有不同的效果。(物理课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本环节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也展示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所以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注意掌握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随时引导教学活动。)

  2、当各小组成功解决了问题之后,教师提出:“你们每个同学是如何连接的两个小灯泡老师有点看不清,你能不能把你的各个元件的连接关系用清晰的电路图表示出来?”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知识点的掌握与训练。

  在学生正确地画出自己的电路连接关系后,教师开始引导他们去识别电路的连接。找几个有代表性的电路连接,让他们画在黑板上,去归纳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会很清楚地看出有两种,从而得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让每个同学看看自己的电路连接是属于哪一种?你是如何控制每个灯泡的工作与否呢?(魏书生曾说: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你老师就不要去替代。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特别是在思维上,教师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不能取代或弱化学生的思维过程。)

  3、引导学生猜想:在串联电路中,把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作用是否改变?在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又如何呢?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各小组连接另一电路去进行验证。(教学中还应不断启发学生联想日常生活现象,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切身体验进行大胆猜想,说出猜想依据,然后用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把学生引导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轨道上来。)

  各小组讨论交流,从电路元件的连接形式、电流的路径、开关的作用等方面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与区别。

  教师板书:

  电路图概念电路特点开关作用

  4、教师总结学生在实验和作图中存在的问题。

  5、全体学生参与游戏巩固新知

  游戏:伸出双手,握紧拳头再伸出大小母指,以拳头为用电器,以大小母指为导线,先组成两个用电器串联,再扩展到三个,然后组成两个用电器并联,再扩展到三个。(这一游戏既巩固串并联的连接特点,又把串并联得以扩展,同时也体现了合作意识。)

  (三)限时闯关,拓展创新(8分钟)

  为了突破重点,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设计以下闯关题目。

  1、展示:一块示教板,上面两个灯并列摆放,连接线看不到。让学生判断它们的连接关系。(现在学生无法从连接方式判断串并联电路,从而继续激发学生兴趣、疑虑。让学生作出猜想,并说明猜想的理由,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告诉学生仅凭元件摆放的位置是无法判别串并联的。)

  2、找出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的是串联电路,哪些地方应用的是并联电路。

  3、有两个小灯泡(L1、L2),两个开关(S1、S2),两节干电池,导线若干,实现:只闭合S1时两灯都不亮,只闭合S2时只有L2亮,S1、S2都闭合时两灯均亮。(比一比那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而且能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说明其连接关系。通过评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

  (四)独立完成,学力自检(10分钟)

  测试题三道,判断电路连接方式、连接电路、电路设计。

  (拓展练习设计应有层次、有坡度,给各段学生不同任务,使他们既能跳一跳摘桃子,又能通过练习体会成功的快乐。)

  (五)总结反思,归纳提升(3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进行总结,主要从科学知识及科学的学习方法两方面进行总结,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逐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通过本环节,学生可以逐渐养成对所做事情进行评估的习惯,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有助于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梳理知识体系,有助于课堂情感、知识能力的内化,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原则,作业分3部分布置:

  A组:课本第109页1、2题

  B组:课本第109页3、4题

  C组:除完成B组作业外,思考:节日小彩灯如果有一个坏了,如何使其它的灯亮起来?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课后作业的设计源于这样的思想指导。教师应给不同能力的学生以不同作业内容,为学生积极主动发展提供机会。)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可以把教学内容形象精炼地呈现在黑板上,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课堂思路。)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串联和并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的内容,电流和电路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的基础,串联和并联又是以后学习电学的关键。在这节中能否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及按要求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课程基本理念,我确立以下为本节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悟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2.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说出日常生活中采用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实例。

  (三)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认为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电流和电路》的重要一节,也为以后深入学习其它知识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本课的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难点:认识串、并联电路,在实践中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区别。

  二、教法学法:

  (一)教法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实验观察为主,各小组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调动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从“猜想——设计——论证——归纳——结论——指导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体验自然科学的魅力。把难点通过实验变得直观、形象、具体。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知道简单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并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但他们的知识仅限于一个用电器,同时学生对电学学习早有期待心理,认为电学中实验很有趣。

  2、学法指导

  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将学生学习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并根据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以实验、观察、思考、交流、分析、归纳等为主要学习方法。在整节课中学生能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地探索学习。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

  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演示实验器材(电源、开关三个、小灯泡两个和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的课堂教学按以下环节展开。

  (一)复习:电路的构成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简单的电路,复习上一节电路的知识及元件的符号。(电路的构成及作用、电流的方向、元件符号)

  (二)引入:

  提出问题:在前面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实际电路中,用电器往往不止一个,比如说节日用的彩灯,构成美丽城市夜景的'各种灯,它们是怎样接入电路的呢?——引出课题:串联和并联。

  (三)进行新课:

  学生设计实验:用一个电池组、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和若干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要求合上开关时两灯都亮;断开开关时,两灯都熄灭。画出电路图。

  (学生画电路图时,教师巡查指导,了解学生采用的连接方式)

  将学生画串联的电路图展示出来

  1串联和并联

  1.1串联

  引导学生根据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接起来后将电路连接起来,检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现象后证实方法可行。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灯泡的连接特点,引出串联的定义——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的电路连接方式。

  讨论:1、电流有几条路径(在电路图上标示出来)

  2、开关有什么作用,位置改变影不影响它的作用

  (利用电路示教板演示,改变电路中开关的位置,闭合开关,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3、各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

  (利用电路示教板演示:闭合开关,2个灯泡都发光,拔掉其中一个,看另一个是否发光。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总结:1、连接特点:逐个顺次、首尾相连

  2、电流路径:一条

  3、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开关的位置变化不会影响它的作用

  4、各用电器之间是相互影响

  1.2并联

  引导学生根据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接起来后将电路连接起来,检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现象后证实方法可行。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灯泡的连接特点,引出并联的定义——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的电路连接方式。

  讨论:1、电流有几条路径(在电路图上标示出来)

  (教师指导:什么是干路?什么是支路?在电路图上用红、蓝、黑色笔标示。)

  2、开关有什么作用,位置改变影不影响它的作用

  学生设计电路图:要求两灯分别用一个开关控制。

  (利用电路示教板根据学生的电路图演示,改变电路中开关的位置,闭合开关,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3、各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

  (利用电路示教板演示:闭合开关,2个灯泡都发光,拔掉其中一个,看另一个是否发光。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总结:1、连接特点:并列连接

  2、电流路径:两条或两条以上

  3、开关作用: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4、各用电器之间是相互不影响

  比较串联和并联的区别

  问题:比较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你认为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集体回答)

  2生活中的电路

  1.图片展示天安门夜景、街道的路灯。

  问题:当一盏灯不亮了,是否其它的灯也不亮?由此你可以判断它们是什么连接方式?

  2.图片展示家中的电灯、电风扇、电冰箱等,问题:请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判断家里这么多用电器是怎样连接的?

  3.图片展示节日彩灯“滿天星”

  问题:小彩灯有的为什么不亮时是一串不亮,而不是一个灯泡不亮?它们是什么连接方式?而有的是一个灯泡不亮,其他灯泡是亮的,它们又是怎样的连接方式?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小结】屏幕展示板书设计中的表格“比较串联和并联”

  四、板书设计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在电路中的电路连接方式

  并联: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中的电路连接方式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连接师生之间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串联和并联》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叙述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特征,是在学习了电路和电路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又为之后电学内容,欧姆定律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要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掌握好教材,还要充分了解所面对的学生。

  我所面对的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之前也已经学习了电流和电路的构成,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他们对电的认识仅限于电器的使用,缺乏对电路的分析,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会给更多机会请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连接和研究电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学会连接简单电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串、并联电路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难点】:串,并联电路的连接与识别。

  五、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节课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实验法,自主探究法和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理解。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理念,我将本节课分为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和小结作业等四个环节。

  1.新课导入

  我将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景进行导入,展示夜晚的都市,美丽的街景和闪耀的霓虹灯,请学生观察说出其中都包含了哪些电路结构和用电器,同时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电流和电路的构成,电路图等知识。进而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思考这复杂多样的用电器是如何连接到一起,能否画出电路图。”引发学生思考交流,顺势引入本节新课串联和并联。

  通过图像生动介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课堂教学充满新奇感。

  2.新课讲授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将分为串、并联电路的认识,串、并联的特点和家庭电路三部分展开。

  首先,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电路来向学生介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让学生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自行连接电路来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之后我会把连接成功的电路拿到奖台上进行展示,并对其进行分类,这时学生会发现所有电路被分为两个类型,进而向学生讲解串、并联电路定义。即两个小灯泡依次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为串联电路。而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再接到电路中为并联电路。同时并介绍在并联电路中两个电路共用的部分叫电路,单独使用的那部分叫支路。

  接着请学生根据实物图,利用上节课学习过的电路的构成,把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画到黑板上,其余学生拿着草稿纸上进行。

  之后我会根据学生所画的电路图,再一次对串并联进行介绍。顺势过渡到串、并联电路特点的探究。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首先让学生按照黑板上的串联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这时我会向学生说明在电路连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先断开开关,再连接电路。之后,我会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在串联电路中,开关对用电器的作用改变开关位置时,开关对用电器的控制是否改变。在等整个过程中,我会不断巡视小组实验,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进而得出结论:在串联电路中,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而改变位置,并不影响它对用电器的控制作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同样的方式对并联电路进行探究,最终自主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最后,在生活中的电路讲解,我会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电路和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来向学生讲解生活中的电路,并请学生也举出一些自己熟知的例子。以此来开阔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物理。

  3.巩固提高

  在应用新知环节,我会展示具体例题,如: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不同的电路图,请学生判断电路是属于串联还是并联。经过学生思考作答,把知识运动到具体题目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4.小结作业

  对于小结我会采用问答的方式,请学生结合板书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这样既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和记忆,又锻炼了他们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之后我会设置不同困难的作业,在完成课后练习题的基础上,找一找生活中存在串、并联电路的例子,并试着画出电路图。这样以便照顾到不同的学生,同时也结合生活,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以致用。

  以上便是我整堂课的教学过程。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串联和并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的内容,

  第五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的基础,第三节《串联和并联》又是以后学习电学的重中之重,在这节中能否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及按要求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课程基本理念,我确立以下为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惯;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根据上课实际情况确定规范画出并联电路、动手连接并联电路是这节课的难点。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

  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分组实验器材(电源、开关三个、小灯泡两个和导线若干),制作示教板两块(一块串联、一块并联,连线图都不可见),市场上小彩灯一串,以备教学使用。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特色,为了充分体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入理解交流与合作的研究方法,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本节课采用以设疑、启发、科学探究相结合为主,以演示、理论讲解为辅的教学方法;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知道简单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并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但他们的知识仅限于一个用电器,同时学生对电学学习早有期待心理,认为电学中实验很有趣,都想动手去实验,有很强的动手意愿。

  (二)学法指导

  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将学生学习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并根据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以实验、观察、思考、交流、分析、归纳等为主要学习方法。在整节课中让学生自己想“探究”、想“成功”,并能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地探索学习,达到“学会”。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引入

  同时展示示教电路板(一串小灯泡看不到导线)和一串市场中卖的小彩灯(只取红色)

  第一次合上开关两灯亮,分别摘下一个灯泡再合上开关,小灯泡亮,小彩灯不亮,观看学生表情后不失时机的提出问题:刚才我们看到两种电路的演示,同学们有什么想法、想知道什么?

  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疑惑。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即而进入主动思考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电流的特点探究

  先提问:如果给你两盏灯、一个开关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用电器都工作吗?有几种接法?

  在连接电路前先强调电学安全操作要领,同时教给学生一个接线柱接两根线的方法,也是暗示学生采用并联这种方式(采用启发法),让学生带上问题去连接,实验过程有创造性也有竞争性,学生实验能否成功,只需由灯发光来表明,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上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完成连接后再展示实物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连接的实物画出电路图,这样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学生采用串联这种简单方法使灯泡发光,他就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采用并联的方法使灯发光说明他能力强,他的电路图就有一定难度。而不是采用先设计电路图再连接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就降低了难度同时也训练了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能力。通过电路图的观察学生讨论得出串并联连接特点,这样直观易懂。

  接下来让学生利用上节知识标出图5.3-1和图5.3-2中电流的方向,同时请两位同学在

  黑板上标出,师生共同分析电流流向,得出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再讲解干路和支路

  (三)串、并联用电器的关系的探究

  学生对串、并联有了初步的理解,再不失时机的设置障碍,激发更强的求知欲。

  展示:一块示教板,上面两个灯并列摆放,连接线看不到,

  现在学生无法从连接方式判断串并联电路,从而继续激发学生兴趣、疑虑。让学生作出猜想,并说明猜想的理由,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通过这个过程引入串并联电路中用电器关系的探究,此时可利用刚才连接好的方式探究有利于节省时间,同时也让开始没有连接并联的这些学生尝试根据电路图连接并联电路,突破连接并联电路这个难点,学生在实验中得到结论,然后再利用探究的结论上台判别示教板上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使其知识得到巩固,同时告诉学生仅凭元件摆放的位置是无法判别串并联的。

  全体学生参与游戏巩固新知

  游戏:伸出双手,握紧拳头再伸出大小母指,以拳头为用电器,以大小母指为导线,先组成两个用电器串联,再扩展到三个,然后组成两个用电器并联,再扩展到三个,这一游戏既巩固串并联的连接特点,又把串并联得以扩展,同时也体现了合作意思。

  (四)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探究

  练习:生活中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1)上课前展示的两串灯;(2)红绿灯;(3)大彩灯;(4)路灯;(5)教室灯

  设问: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可老师有个疑问:路灯是并联的能同时亮和同时灭,进行整个控制,教室里的灯是并联的,可它又能分别控制,这是为什么呢?

  引入开关作用的探究,这个实验探究中串联相对简单一些,但并联就相对难一些了,为了降低难度,我采用是给出电路图,让学生连接实物进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在并联时,给予“先摆好器材再连接实物”的友情提示(采用启发法),进一步降低难度。这样学生实验操作中就能很快探究出串并联开关的作用。同时也训练了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的能力,近一步突破连接并联电路这个难点。

  (五)巩固练习

  题目:判断家用电冰箱中照明指示灯和压缩机的连接方式(用两种方式)。

  此题体现了新课标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同时把串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关系和电流特点得以巩固,也告诉学生判断串并联的电路的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六)课堂小结

  让学生充分发表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使整节课的知识得以梳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七)课后挑战

  设计抢答器电路:要求每一组同学按开关相应组指示灯亮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要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基础。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本节内容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通过设问、讨论、探究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让学生对常见的串并联电路进行讨论、分析、交流,巩固本节知识点,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利用线路板进行实验,实验装置简单、用时短,操作方便、效果明显。

  2、实验探究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具有更多的动手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3、用游戏巩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并很好把串、并联电路得以扩展。

  4、采用先设疑、讨论,再探究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能很好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意识,同时也有效的降底了教学难度。

  5、课堂练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6、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原则。师生相互交流,互相沟通,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发散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商榷之处:

  1、本节课是采用集中探究优势大还是分散探究优势大

  2、能否减少探究点,将开关的作用学生动手探究转为教师的演示探究来进一步降低难度。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相关文章: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03-14

《串联和并联》教案08-26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03-16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12-29

《串联和并联》教案12篇03-09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02-17

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02-15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7篇11-30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6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