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说课稿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减数分裂》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减数分裂》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第一部分减数分裂第一课时精子形成过程。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减数分裂》这一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以必修一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和初中生殖种类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3、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4、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内容我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开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二、说学法
由于本节知识的抽象难懂,教师应通过阅读,思考,观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学习活动,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尤其应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课本,学会正确读图、析图,进而会绘图,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法、联系实际法等加以理解、巩固。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
三、说教法
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宜的诱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来掌握知识,做到导中学,学中学,导与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一)课前预习:导读(二)课堂引入:导思,启发学(三)课堂教学:导法、导议(四)形成性测试:导练
四、说具体的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大体可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减数分裂概念以及受精作用
首先创设情境,引发认知矛盾,激发学习动机。先请学生根据本节题图,比较果蝇体细胞与配子细胞染色体组成及数目的不同。引导学生根据此图提出能联想到的问题。
设问:“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等引导学生复习细胞有丝分裂并猜想配子是经过何种分裂形成的?
介绍减数分裂发展史,激发学生学习减数分裂的兴趣。
假设: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那么以人为例,人的染色体则会一代一代成倍地增加,照这样推算,同学们体细胞的染色体就应该是你爷爷的3倍,可事实并不是这样,你们的体细胞的染色体仍是46条,为什么?”通过这一矛盾的设疑,激起了学生急于想了解此情况的求知欲,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后,演示卵式生殖过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学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成,为进一步观察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精卵的结合过程。这样,学生从画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并且每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体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同源染色体特点,插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图,最后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体是本课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在教学安排上,将第二部分的受精作用和同源染色体概念提前讲述,为的是分散难点,为后面讲述联会和四分体奠定基础。既然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都只有受精卵即体细胞一半,自然引出问题精子和卵细胞怎样产生?先请学生讨论,之后引出减数分裂概念。并展示学习这一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减数分裂自然想了解减数分裂的具体发生过程,进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首先以指导读书法,让学生带着几个思考题进行读书学习。思考内容包括:“精子在哪里形成?精子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名称是什么?什么是联会、四分体?减数发生在什么时期?”为讲述方便,也为了后面能说明染色体分离的随机性,细胞中的染色体以4条表示、同时,为防止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注意力,整个分裂过程要通过多媒体课件逐图出现。
讲述精原细胞时,除指出它来自精巢,还应点明它的染色体数就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强调染色体在这一时期复制,也就是要说明联会时期每条染色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只是由于这一时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所以看不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错误以为复制是在四分体时期进行。四分体时期,除强调概念处,为避免个别学生错误地将整个细胞中的4条染色体当作一个四分体,先提问:图中有几个四分体?再将其中一个四分体作闪烁处理以加深印象最后还要对四分体作个总结,指出:四分体个数就是同源染色体对数。这样处理,较好地突破了“四分体”这一教学难点。分裂后期,先显示一种同源染色体分离情况,形成两个子细胞,接着让学生讨论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的分离情况?讨论之后在后期又出现另一种分离图,由此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源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即不同对染色体之间可能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学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强调两点:“分裂”和“等数”。“分裂”即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等数”即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至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尤其突出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的比较,使学生通过画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减数分裂的本质。接着,全屏展示减数分裂的全过程,目的有两个,一是总结减数分裂的实质,二是利用板书复习各分裂时期细胞的名称。在上面学习的基础上,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染色体行为变化,播放精子形成的的连续动画过程。最后,总结减数分裂的过程。先让学生讨论,教师再作补充,这样既使学生理解其意义,而且培养了归纳总结的能力。最后设计了两道课堂练习题,第一道题考查学生对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性的掌握情况,第二道题考查学生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概念的掌握情况,通过两道练习题,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生殖细胞除精子外还有卵细胞,卵细胞的形成也经过减数分裂,它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形成有和不同?我们下一节介绍,请同学们预习。
六、板书设计(教学课件)
《减数分裂》说课稿2
1.说教材
1、 1教材分析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部分内容极其抽象,主要描述的是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过程,与已经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等密切相关。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是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关键,也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1、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受精作用的实质,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b、理解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概念
c、联系有丝分裂,掌握精子形成过程
d、了解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异同点,进一步巩固对减数分裂的理解
(2)能力目标:
a、通过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b、通过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
(3)情感目标:
a、通过学生参与游戏表演,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b、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加深学生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1、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a、减数分裂的概念
b、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
a、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概念的理解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c、精子形成过程
2.说教法
根据该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结合素质教学理念,我采用以下方法及教具进行教学:
(1)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学习动机。
(2)运用游戏教学,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预习和讨论分析能力,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4)精心设计提问,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用具:8根橡皮绳,多媒体,幻灯片注重于设计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生渴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学习愿望的教法,使学生真正愿学、乐学、会学。
3.说学法
由于知识的抽象难懂,教师尤其应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应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课本,学会正确读图、析图,进而会绘图,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法、联系实际法等加以理解、巩固。
4.说教学过程:(两课时)
我想,一个教师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这部分内容尽管抽象、难以理解,但只要教师运用教学得当,学生还是能够体会、理解的。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
1、学生认真预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部分内容。
2、把课桌椅往后移,腾出半个教室为游戏做准备。
3、设置情境,引发认知矛盾,激发学习动机利用学生感兴趣的
《减数分裂》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减数分裂》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4.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开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二、说教法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宜的诱导,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来掌握知识,做到导中学,学中学,导与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1.课前预习:导读
导读,旨在培养学生的“读、思、问”的学习习惯。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认知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问题,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富有针对性、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思考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阅读。通过预习,学生对本节课主要内容及重要概念有所了解,为上课打好基础,同时也是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良好机会,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课堂引入:导思,启发学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精心设计导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新问题,诱导思维进入新课。鲜明创意能扣人心弦,开启思维之门,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以高昂的热情进入学习角色,此时,学生心理处于积极主动的兴奋状态,便于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三)课堂教学:导法、导议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多媒体教学法,恰到好处的运用导法和导议。导法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观察、总结、思维创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导议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针对性、思考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或由各组推荐学生代表发言,如有错误或不完整,让其他学生踊跃进行修改、补充,最后由教师归纳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课堂充满生命力。教师通过启发、观察、比较、议论,使学生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去伪存真、获得科学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在活泼和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通过学法的指导,学生学会了接受新知识的技能技巧,提高了学习能力。(四)形成性测试:导练
通过“导练”,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不可缺少环节。教师精心拟定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难易适中,梯度合理,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的题目,采用抢答、讨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解题训练,其作用就是让学生动脑思维,动口表述,动笔练习,达到巩固、深化、拓宽、应用的目的,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能根据检测,反馈信息,及时矫正补偿,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
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通过阅读,思考,观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学习活动,为了不使教师的指导活动落空,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
四、具体的教学过程
分为二部分
首先创设情境,引发新问题,(1)什么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细胞有丝分裂吗?“以人为例,人的染色体若会一代一代成倍地增加,照这样推算,孔子的第30代孙的体细胞就会有46×230条染色体,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孔子的第30代孙的体细胞的染色体仍是46条,为什么?”通过这一矛盾的设疑,激起了学生急于想了解此情况的求知欲,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后,演示卵式生殖过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学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成,为进一步观察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特点,又设计动画模拟精卵的结合过程。这样,学生从画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并且每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体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同源染色体特点,插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图,最后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体是本课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在教学安排上,将同源染色体概念提前讲述,为的是分散难点,为后面讲述联会和四分体奠定基础。既然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都只有受精卵即体细胞一半,自然引出问题精子和卵细胞怎样产生?先请学生讨论,之后引出减数分裂概念。并展示学习这一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减数分裂自然想了解减数分裂的具体发生过程,进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首先以指导读书法,让学生带着几个思考题进行读书学习。思考内容包括:“精子在哪里形成?精子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名称是什么?什么是联会、四分体?‘减数’发生在什么时期?”为讲述方便,也为了后面能说明染色体分离的随机性,细胞中的染色体以4条表示。同时,为防止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注意力,整个分裂过程先逐图出现。
讲述精原细胞时,除指出它来自精巢,还应点明它的染色体数就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强调染色体在这一时期复制,也就是要说明,联会时期,每条染色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只是由于这一时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所以看不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错误以为复制是在四分体时期进行。四分体时期,除强调概念处,为避免个别学生错误地将整个细胞中的4条染色体当作一个四分体,先提问:图中有几个四分体?再将其中一个四分体作闪烁处理以加深印象最后还要对四分体作个总结,指出:四分体个数就是同源染色体对数。这样处理,较好地突破了“四分体”这一教学难点。分裂后期,先显示一种同源染色体分离情况,形成两个子细胞,接着让学生讨论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的分离情况?讨论之后在后期又出现另一种分离图,由此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源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即不同对染色体之间可能自由组合。为后面学习遗传学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学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强调两点:“分裂”和“等数”。“分裂”即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等数”即染色体数目不再半。至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尤其突出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的比较,使学生通过画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减数分裂的本质。接着,全屏展示减数分裂的全过程,目的有两个,一是总结减数分裂的实质,二是利用板书复习各分裂时期细胞的名称。在上面学习的基础上,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染色体行为变化,播放精子形式的的连续动画过程。最后,总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先让学生讨论,教师再作补充,这样既使学生理解其意义,而且培养了归纳总结的能力。最后指出这些也正是有性生殖的意义,从而既联系了上节课内容,又使为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设计了两道课堂练习题,第一道题考查学生对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性的掌握情况,第二道题考查学生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概念的掌握情况,通过两道练习题,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减数分裂》说课稿4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减数分裂》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 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 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四、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开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六、具体的教学过程
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
首先以问题引入,引发思考(1)什么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什么?回答之后,演示卵式生殖过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学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成,为进一步观察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特点,又设计动画模拟精卵的结合过程。这样,学生从画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并且每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体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同源染色体特点,插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图,最后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体是本课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在教学安排上,将同源染色体概念提前讲述,为的是分散难点,为后面讲述联会和四分体奠定基础。
由于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都只有受精卵即体细胞一半,自然引出问题精子和卵细胞怎样产生?先请学生讨论,能否以有丝分裂方式产生?之后引出减数分裂概念。并展示学习这一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减数分裂自然想了解减数分裂的具体发生过程,进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首先以指导读书法,让学生带着几个思考题进行读书学习。思考内容包括:"精子在哪里形成?精子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名称是什么?什么是联会、四分体?’减数’发生在什么时期?"为讲述方便,也为了后面能说明染色体分离的随机性,细胞中的染色体以4条表示.同时,为防止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注意力,整个分裂过程先逐图出现。
讲述精原细胞时,除指出它来自精巢,还应点明它的染色体数就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强调染色体在这一时期复制,也就是要说明,联会时期,每条染色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只是由于这一时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所以看不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错误以为复制是在四分体时期进行。四分体时期,除强调概念处,为避免个别学生错误地将整个细胞中的4条染色体当作一个四分体,先提问:图中有几个四分体?再将其中一个四分体作闪烁处理以加深印象最后还要对四分体作个总结,指出:四分体个数就是同源染色体对数。这样处理,较好地突破?"四分体"这一教学难点。分裂后期,先显示一种同源染色体分离情况,形成两个子细胞,接着让学生讨论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的分离情况?讨论之后在后期又出现另一种分离图,由此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源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即不同对染色体之间可能自由组合。为后面学习遗传学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学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强调两点?"分裂"和"等数"。"分裂"即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等数"即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至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尤其突出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的比较,使学生通过画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减数分裂的本质。接着,全屏展示减数分裂的全过程,目的有两个,一是总结减数分裂的实质,二是利用板书复习各分裂时期细胞的名称。板书如下:
&nb
sp;精子的形成: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精子
(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变形)
2n 2n n n n
在上面学习的基础上,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染色体行为变化,播放精子形式的的连续动画过程。
最后,总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先让学生讨论,教师再作补充,这样既使学生理解其意义,而且培养了归纳总结的能力。最后指出这些也正是有性生殖的意义,从而既联系了上节课内容,又使本节课内容前后呼应。
为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设计了两道课堂练习题,第一道题考查学生对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性的掌握情况,第二道题考查学生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概念的掌握情况,通过两道练习题,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讲授减数分裂这部分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
《减数分裂》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一节是高中生物新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第二小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以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来说明减数分裂过程。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过程,它以有丝分裂为基础,又是第六章遗传变异中“遗传三大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的知识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二、设计意图
本课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的比较,初步寻找减数分裂的学习策略(用已有的有丝分裂知识间接说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再引导学生对照教材示意图、应用剪贴图,使学生初步领略学习策略寻找的途径,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发展。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变通,将学习“有丝分裂过程”方法迁移到减数分裂的学习中,使学生占有、运用、享受了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再次,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即构建减数分裂有关的知识结构,寻找记忆的关键内容,把握思维链条的关键,提高记忆的效率,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大纲,考纲的教学要求,“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内容应达到D(应用)水平。由于减数分裂过程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参差不齐,但有一定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针对学生心理状况和接受知识能力情况的了解,确定教学目的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识记并理解(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减数分裂概念、过程、特点。
2)、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为学习第六章《遗传和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4)帮助学生形成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思维活动、推理和总结,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分享“交流”更重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确立物质是运动、发展、变化的唯物主义观点,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阐述减数分裂的过程,这部分知识不仅是有性生殖的关键,而且涉及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数量变化知识,还是以后学习遗传变异的“三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要十分重视这一内容的学习。因此确立本节重点是减数分裂概念、过程。而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变化比较复杂、抽象,学生在学习时,思维方向容易偏离,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不容易理解,因此确立本节教学难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变化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中,关键是帮助学生弄清染色体减半的原因以及为第六章学习遗传和变异的“三大遗传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所以教学关键是理解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引起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以及染色体组合方式变化的关系。
重点:减数分裂概念、过程
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变化特点
关键:理解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引起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以及染色体组合方式变化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教师讲述和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课件的动态演示和学生动手贴剪贴图,营造一定的学习环境。
七、学法指导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使学生发现学习减数分裂的方法,完成对学生进行探索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的学法指导。通过分析、归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图表等关键知识点,完成自我监控策略的学法指导。通过设计各种疑问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励学生善于思考、归纳和总结,掌握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复习、比较,掌握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等。
八、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1、复习提问:用有丝分裂过程的动画课件,复习其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复制、着丝点分裂、平均分配等)。
2、导入新课: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我们知道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那么,减数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究竟特殊在那里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成熟”。
(二)学习新课
1、演示减数分裂的动画课件,请学生仔细观察,对比与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并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引出减数分裂概念。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变通,按照学习有丝分裂的方法来认识减数分裂的过程,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
2、精讲减数分裂的过程,并对同源染色体等概念及时解释。
3、再演示减数分裂的动画课件,强调减数分裂的过程是连续变化的,并请学生依照课件说明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及染色体的变化数目。
4、鼓励同学们用磁性模型到黑板上粘贴剪贴图,这样既突出了本节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其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探索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的学法指导。
5、再对学生们的出色表现及时肯定和鼓励以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时提出: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和组合方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加以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解决关键点。此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减数分裂》说课稿6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第一课时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五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它以第二章中细胞分裂为基础,又与第六章遗传变异的知识有密切关系,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三大遗传规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根据教学层次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确立如下: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
②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③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为后面学习遗传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德育目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的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够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从而确立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四)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限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二、说教法
以多媒体课件为主,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能把染色体的动态变化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三、说学法
1、通过师生双边活动,新的信息进入学生头脑中,并与原知识结构挂上钩,达到知识“提升”的目的,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2、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因势利导,据图观察分析,通过讲述让学生总结归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规律。及时表扬肯定,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程序上的总体思路是:从概念入手,以过程为主线,重点突出变化规律,最终让学生把知识形成网络。
(一)以前后为桥梁,精心设计好导言。
温故知新:1、课前复习有丝分裂的过程。2、搞清楚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的关系。
用设疑导入法提问“什么是有性生殖?”(学生回答)。精子和卵细胞是怎样产生的呢?并假设是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来进行推理,推论结果错误。(答:精子和卵细胞应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那么,什么是减数分裂呢?这节课以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为例来讲述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目的:激疑)
(二)新课讲授
1、先学习减数分裂的概念:(概念清则思路清;概念混淆,则张冠李戴。因此,我在教学中先明确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要求学生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勾书,找出减数分裂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调: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
2、介绍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同源染色体是本课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在教学安排上,将同源染色体概念提前讲述,为的是分散难点,为后面讲述联会和四分体奠定基础。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肤浅的,只是简单意义上的背下来,并没有真正理解,易造成失误。我归纳总结,提示注意的地方:
①大小(长度)….…………………….相同
②形状(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③来源(颜色)………………………..不同
设计问题:
⑴同源染色体可以认为是来源或起源相同的染色体吗?
⑵体细胞或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同源染色体吗?
4、学习精子的形成过程
处理方法:让学生带着思考题观看减数分裂的过程,分阶段放映,分别讲述各分裂时期:
⑴精原细胞的形成
思考内容:“精子在哪里形成?精原细胞是经什么分裂方式形成的?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否相等?
⑵减数第一次分裂
思考内容:
①什么是联会?(联会是四分体的前提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基础。)
为什么说只有同源染色体才能联会,但同源染色体不一定都联会?通过下面的学习再回答这个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②染色体在什么时期复制?(提问这个问题可以避免学生错误以为复制是在联会时期进行。)
③什么是四分体?图中画了几个四分体?(避免个别学生错误地将整个细胞中的4条染色体当作一个四分体。总结出:四分体的个数就是同源染色体的对数。这样处理,较好地突破了“四分体”这一教学难点。)
④为什么说经过第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就减少了一半?(强调了同源染色体分开的时间。)
用谈话法说明: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开,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由于两个同源染色体在细胞中央的排列位置是随机的,可以互相交换,因此就决定了同源的两个染色体各移向哪一极也是随机的,这样,不同对的染色体之间就可以自由组合。这为后面学习遗传学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
⑶减数第二次分裂
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学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强调两点:“分裂”和“等数”。
“分裂”即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等数”即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
⑷讲完减数分裂的过程,列表比较各分裂时期的特点。进一步强化重点知识。(学生活动。)
⑸参照减数分裂图象,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及变化的曲线图。(学生活动。)
5、小结:
减数第一次分裂用六个字概括:联会、分离、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用四个字概括:分裂、等数。简单明了,记忆深刻。回顾:利用教学软件把精子的形成过程完整看一便。让学生明确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思想。(展示)。对过程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
6、结束语:
生殖细胞除精子外,还有卵细胞,卵细胞的形成也经过减数分裂,它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形成有何不同?我们下一节介绍,请同学们预习。
五、习题设计
选题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练习题考查学生对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性的掌握情况,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概念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六、布置作业:从四个方面总结减数分裂:范围、时期、特点、结果。
七、时间分配
导言2分钟,新知识传授25分钟,练习10分钟,总结2分钟,布置作业和结束语1分钟。
附:板书设计:
精子的形成: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
(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变形)
2n 2n n n n
《减数分裂》说课稿7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第一课时精子形成过程。《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在高中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二小结,在初中有关生殖知识的基础上,简明提出生殖的概念,介绍生殖的种类。从有性生殖概念和种类引出了重点讲授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减数分裂的知识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它以第一章细胞分裂为基础,又与第五章遗传变异的知识有着密切关系,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减数分裂过程较为复杂。先通过概念的叙述,使学生有一个印象,然后详细讲述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这样,既能使学生抓住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重点,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减数分裂的概念,做到真正理解。最后减数分裂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经受精作用,形成合子,从而保持了亲代和子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遗传变异有重要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知识点)要求,根据教学层次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识记并理解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减数分裂概念、过程、特点。
2、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为后面学习遗传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三、德育目标:使学生确立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以精子形成过程阐述减数分裂的过程,这部分知识不仅是有性生殖的关键内容,而且前面涉及有丝分裂,后面是遗传变异的细胞学基础,要十分重视这一内容学习。因此确立本节重点是减数分裂概念、过程。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复杂、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形象思维模糊,思维方向容易偏离,学生感到枯味,难以理解,因此确立本节教学难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规律及染色体动态。
在教学程序上的总体思路是: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学校具体情况,增加授课的吸引力,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气氛中掌握所学知识。
一、以前后为桥梁,精心设计好导言。
用设疑导入法提问"什么是卵式生殖?"然后师生总结精子和卵细胞的特点,展示团藻的有性生过程(教学课件),精子和卵细胞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开始介绍〈〈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板书)。什么是减数分裂呢?这节课以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为例来讲述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导入新课)
这样导言,使学生产生一种急需探求的心理,学生学习动机由潜伏期迅速自然进入活跃状态。
二、新课讲授
1.本节课共交代4个概念: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减数分裂。这4个概念对于理解减数分裂整个过程尤为重要,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肤浅的,只是简单意义上的背下来,并没有真正体会理解,易造成失误。概念清,思路清;概念混淆,则张冠李戴。因此,我在教学中打破课本原有的教学结构,首先明确概念(板书)。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三个概念,老师先讲解演示(模型),再出示目标,最后让学生利用自制的染色体模型,动手操作演示。操作错误的及时纠正,老师归纳总结,提示注意的地方
如同源染色体不可顾名思义认为来源或起源相同的染色体。这样,通过动手操作演示,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训练思维,加深概念的理解,确立正确的概念。减数分裂的概念放在最后学习精子形成过程后,让学生看书归纳总结,这样的目的,让学生全面理解概念的含义,做到真正理解掌握。明确了概念,那么,精子的形成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2.过程
(1)边讲边贴剪贴图,贴图与所讲的内容要相对应(贴图)。在讲解过程中以讲述法和谈话法为主,利用剪贴图,将染色体动态变化形成具体、形象化的感性认识。通过老师的"讲"与"演",学生的"听"与"看",按老师的叙述、谈话,找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线索,通过师生双边活动,新的信息进入学生头脑中,并与原知识结构挂上钩,达到知识"提升"的目的,体现老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
(2)层层设疑,设置一系列启发性问题,再逐一解决。如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掌握减数分裂的关键。提问:
1联会时染色体复制没有?
2复制为何看不出来?
3什么叫四分体?
4图中有几个四分体
5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有丝分裂中期有何区别?
6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有丝分裂后期有何不同?
7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是什么
等等,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也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通过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扩大思维范围,教会学生在广度上学会思维。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激疑、质疑,不断加大问题的难度,教学生在深度上学会思维。
(3)通过"动乐爱"教学法,动手,动眼,动脑。
1动手操作比较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行为特点。
2动手操作比较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行为特点
3分析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另一种情况。
4完成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一部分(教师只贴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
"动乐爱"教学法既用"动的方法",贯彻"乐的原则",达到"爱"的目的。此方法提出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提出,陶先生说"在你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不可,手和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动机,教师’费力少而成功多’,否则,’教师收效少而学生苦恼多’。此方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尤为重要。
激发快乐情绪,产生兴趣和求知欲,大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中体会学习生物的无穷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通过概念(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和过程四个方面操作,人人动手,动脑,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锻炼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如通过动手操作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一部分,学生本身产生疑问,为什么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并能加以正确解释。
总之,选择"动"点,构思"动"作,设计"动"法,让学生在"动"中学,便产生了兴趣,"乐"了便从情感上喜欢,由浅层的喜欢日渐发展到深度的"爱"。
(4)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始终处于学习情境中,思维性大大调动起来。因势利导,据图观察分析,通过过程讲述让学生总结归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规律。及时表扬肯定,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
(5)回顾过程,从四个方面范围、时期、特点、结果,让学生看书归纳总结减数分裂的概念。
(6)最后,利用教学软件把精子形成过程完整看一遍。让学生确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思想。(展示)。对过程形成直观化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
总之,从概念入手,以过程为主线,重点突出变化规律,最终让学生把知识形成网络。
三、小结:
减数第一次分裂六个字概括:联会、分离、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四个字概括:分裂、等数。简单明了,记忆深刻。
四、结束语:
生殖细胞除精子外还有卵细胞,卵细胞的形成也经过减数分裂,它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形成有和不同?我们下一节介绍,请同学们预习。
五、习题设计
为使知识得到反馈巩固,设置由易到难三种梯度题。填充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略)其中简答题部分,此题选出的目的是
1、强调联会、四分体,联会是四分体的前提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基础。
2、有丝分裂中没有的现象。
3、书中同源染色体概念由此提出。
(六)时间分配
导言2分钟,新知识传授25分钟,练习10分钟,总结2分钟,布置作业和结束语1分钟。
【《减数分裂》说课稿】相关文章:
减数分裂说课稿07-02
《减数分裂》说课稿08-25
高中生物说课稿:《减数分裂》03-26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说课稿06-27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说课稿07-02
《减数分裂》教案08-26
减数分裂的教学反思01-25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02-08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