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通用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古诗,学生在初一年级上册已接触过古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诈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本诗为民歌,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1. 依据
新课标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体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词句知识。至于本课,语文通俗,所以计划以“熟读”、“背诵”为重点。 学生分析。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
2.教学目标
1、美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民歌的特点和掌握对偶、排比、顶针、互文等常用的修辞格。
3、通过木兰形象分析,体会木兰的人性美
教学重点:
1. 背诵古诗。2.研读刻画木兰定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理解繁简相宜的写作妙处。
教学难点:
了解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提醒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体现。
三、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依据“三有利”原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1. 教法:诵读法 复述法 鉴赏法 讨论探究法 竞赛法
2. 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本课分两课时进行。
语文说课稿2
说教材
《雨点》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二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课,内容包括一首诗歌,4幅插图,9个生字,4个部首。全诗共八行,四句,句式整齐,韵律优美。第一句抓住“池塘”里水波平静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睡觉”;第二句抓住“小溪”潺潺流水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腾不息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波涛汹涌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跳跃”。用4个拟人化的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十分适合采用随课文识字的教学方法。因此我这样安排本课的2
课时任务,在第一课时中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随课文学习生字;第二课时巩固全文,加强背诵以及进行拓展练习。今天我主要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制订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认识新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过程来认识它们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
了解它们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或图片演示,紧扣字句,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意境之美、语言文字之美。
本课的教学准备主要是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以及生字卡片。
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创设法
语文课堂在于一个“情”字,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其成为真正的主人,必须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因此根据本课富有儿童情趣,诗中有画,语言生动想象的特点,我利用板画和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并创设了“跟小雨点去旅行”的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再现情境,凭借生动的形象给形式带来快乐的体验,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活跃思维。
二、动作表演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成为旅行的小雨点,在池塘里睡睡觉,在小溪了散散步,在江河里跑一跑,在海洋里跳一跳,以演促读,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一方面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对语言文字的感受。
说教学过程
一)、板画故事导入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呀?(云)
那你们知道云妈妈的孩子是谁吗?考考小朋友自然知识。
板书:雨点
2、对啊,小雨点平时就藏在云妈妈的怀抱里呢。
这天,云妈妈对小雨点们说:“孩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要自己到外面的美历史界去看一看了。”于是小雨点们纷纷离开妈妈的怀抱,去作一次美妙的旅行了,(演示雨点落下来的画面)教学“落”
3、小雨点从天空落下来,它们究竟落进了哪些地方呢?(板贴:落进)
今天我们就跟小雨点们去旅行一番吧!(齐读课题)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画和讲故事的方法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之在上课开始就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了。
二)、初读感知
1、老师送给你们两个小问号,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两个小问号来读课文:
① 小雨点究竟落进了哪些地方? 副板书:哪里?
② 它们在那些地方干什么? 干什么?
2、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词语读连贯,边读边思考这两个小问题。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谁来把你找到的答案用读句子的方法告诉我们?
谁能用一句话就能把小雨点去过的地方说清楚呢?出示:“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和_____里。”(指名说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读通课文。在读书时,我以送问号的形式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读有所依,读有所思,读书有目标。因为课文句式整齐,琅琅上口,因此检查时也是以朗读回答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积累感悟,最后的连起来说则时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
三)、精读课文
(一)去了那么多地方,小雨点肯定很开心。现在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从天而降的小雨点,把刚才读准的词放进课文中,细细读一读,边读边想,如果你是小雨点,你最想去哪里旅行呢?为什么呀?过会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在初读过后,学生大体了解了课文的大概之后,再请学生读书,并提出精读的要求,让学生在集体理解之前,先进行个人的解读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直接与文本对话。
(二)集体讨论,精读品味
1.精读第一句
(1)你去池塘里做什么?(睡觉)读词语,板贴。识记“睡”
(2)你为什么想到小池塘来睡觉?
引导学生想象池塘的水是怎样的:池塘的水很平静,看上去一动也不动,周围很安静,整个池塘好象在睡觉,小雨点落进池塘,就能在里面美美地睡上一觉了。
师结:是啊,小池塘这么安静,真是个睡觉休息的好地方,想来小池塘睡觉的小雨点来读一读?
(3)指导读好第一句:想象画面,小池塘那么安静,小雨点落进去的时候也要怎样?(轻轻地)对,不要打破平静,该怎么读好呢?(指名)啊,落进池塘的小雨点可真不少啊!
在想象中读是读书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三个小问题让学生由关键词来想象池水画面,继而扮演角色,入情入境,真正读出感情。
2、精读二、三、四句
① 采访一下到小溪里去的雨点。你到小溪里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小溪的水在缓缓地流,就像在散步。散步的心情怎么样?指导朗读。哪个小雨点正在愉快地散步?给我们读一读,读出你的好心情。
②落进江河的小雨点,你们又在江河里做什么呀?(读句子)怎样奔跑?(做动作)看动画,小雨点的步子怎么样?
这些小雨点来告诉我们:为什么一进江河里,你就要奔跑呢?(仔细观察江河里的水)请生说:江河的水流得很快,河水奔腾向前,小雨点落进江河,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它向前跑去。
③ 到海洋里旅行的小雨点给我们谈谈感受。
海洋里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波涛汹涌,巨浪翻滚,浪花飞溅)
到海洋里去的小雨点会怎么样呢?联系词语想象:巨浪,波涛把小雨点一次次抛到空中,小雨点呢?也借着它们的力量在浪尖上跳来跳去,文中用了哪个词?(跳跃)读词语,找规律:“跳跃”要用脚,所以是足字旁。
在精读四句句子时,我以引导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变化,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这种不同用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课文,在读中认识、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直接深入地与文本对话,达到共鸣,升华感情。同时在读的过程中,学会了生字,读懂了词语,达到以读解词的目的。
四)、巩固复习
1、依次出示四幅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在各个地方,小雨点在干什么?
回答之后,请生选择正确的生字字号,同时教学生字的字形注意点,偏旁结构等。
3、在教学同时板贴图画(随意)和生字(按学生报的字号),让学生发现怎样才是正确的顺序,纠正之后看板书试背。
巩固复习是这堂课的重要环节,它起到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生字学习的重要作用。在这一环节中,我让看图和识字融为一体,看图的同时检验学生对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认识,选择生字则是检验对字形的掌握,纠正顺序则是检验对课文内容的熟记程度,同时发挥板书指导背诵的功能。
五)、生字指导
今天,我们跟着小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你们开心吗?最后,让我们开开心心学几个生字吧。
1.出示生字,识记字形
2.注意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请生说注意点,师范写。
3.生书空,给生字找朋友。
4.生描红练习,师巡视,提醒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
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字的笔画、笔顺、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课标中明确1—2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是“喜欢写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细致分析每个字的笔顺、笔画、结构,为今后的自主识字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学生书写时加强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说板书设计
雨点
落进
池塘图 小溪图 江河图 海洋图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语文说课稿3
尊敬的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古诗《小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时间”“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九个方面来说一下我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一、说教材
古诗《小池》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组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它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这首古诗通过对细流、树阴、水面、小荷、蜻蜓等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的勾画了一副初夏风景画。在这一组课文中写的都是夏天的美丽景色,而《小池》这首诗又是这一组的第一课,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在古诗中初步的感受夏天的美丽景色。
二、说学情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学生活泼可爱,乐于读书,求知欲强。对于阅读已经产生了兴趣,家长更是注重孩子的古诗学习,所以在阅读中体味古诗内容的优美,并结合诗文的语言环境学习生字变得尤为重要。由于我所在的地区声母“l”和“r”的发音不够清晰,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特别注意。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教学的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于价值观这三方面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池”“惜”等6个生字,会写“立”字。
2、培养孩子朗读古诗的兴趣,并使孩子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的朗读使孩子能很好的体会古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的书写。
2、教学难点:会背这首古诗,并能体会这首诗的美丽景色。
五、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对比学习法:运用以前学过的字来与现在将要学习的新字相结合,形成对比从而很好地学习将要学习的新字。
2、开火车法。
3、诵读悟情法:国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在《散文的朗读》中写到:诗不仅供朗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真样才能陶治性情。所以古诗教学切不可忽视朗读,要让学生通过吟咏把握全貌,理解古诗的内容。
(二)学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内合作
六、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古诗、准备生字卡片
七、说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八、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走进古诗
因为孩子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所以在上课的开始我会让孩子背诵自己拿手的古诗,从而营造一种学习古诗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直接揭题,让孩子们齐读课题,走进古诗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找孩子起来读这首古诗,并对其进行表扬。
2、自读古诗,认识生字
打开课本用小手指着古诗进行自由的读,这是我将会提醒孩子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可以运用拼音来学习,还可以同桌或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
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能够全部认识这首古诗中生字的孩子还是不多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找出不认识的字,并能够进行学习,更能够加深对这些字的理解。
3、检查自读情况
(1)让孩子看着打屏幕上的带着拼音的生字,点名让他们读这些字。在读的过程中我会提醒他们读准字音。
(2)读大屏幕上的去掉拼音的字,并用开火车的方式来对这些生字进行记忆。
(3)通过课件帮助学生对新学生字进行记忆,例如“也、池”“昔、惜”“阴、晴”“柔、露”这些字的对比来进行记忆。
(4)同桌间运用手中的生字卡片进行检测,加固对这些生字的记忆。
(5)让孩子对新学的生字进行组词。
这样可以使孩子更好地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掌握本节所要掌握的生字,提高自己的自我学习能力。
4、通过课件学写生字
因为低年级孩子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所以在课堂上学写生字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通过课件上的笔画顺序,和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来使孩子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并让孩子进行书写且提醒孩子正确书写姿势。
5、把生字回归古诗进行朗读。
(三)理解古诗,朗读感悟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孩子们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这样可以避免教师讲课的重复。
2、不明白的字词小组内进行自我解决。提高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3、教师指导孩子把全诗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解决词义和整首诗的意思。
(1)重点的讲解古诗中的重难点字词
(2)带领孩子吧古诗的整体意思通一下
(3)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讲述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
4、指导孩子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从读的过程中体会出古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5、指导背诵。
(四)作业延伸,全面巩固
1、把这首古诗回家被给自己的家长听。
2、在家长的帮助下再找几首描写夏天的古诗,并且吧这些古诗读熟练。
九、说板书设计
小池
杨万里
泉眼 惜 细流
树阴 爱 晴柔
小荷 露
蜻蜓 立
语文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
《回忆鲁迅先生》是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伟岸人格”的第二篇主读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的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采用中国历代怀人散文的传统手法。撷取凡人琐事刻画悼念的对象,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2、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教材实际,我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3、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作为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 语文学习需要沉浸,要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空、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
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达各自见解,不断提升能力,为此我把教学难点
定为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是进行学习。
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采用“问题策略”、与“文本对话策略”等多种学习方法,分析理解课文 。多媒体课件及视频来辅助教学,营造课堂气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视频以短片为主,既节省文字又生动形象,对学生从直观角度激发了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
在确定了三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之后,我安排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展示学习目标
1、出示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幻灯片1、幻灯片2)
2、实际上,鲁迅先生是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介绍本篇作者——萧红。(请同学课前收集萧红的生平事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师幻灯片3、幻灯片4及超级链接视频《萧萧落红化春雨》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找准话题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课堂。越是反差大的东西,越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合作探究,体会文情
让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自主的讨论,组内的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然后在班内交流,明确。
问题设置:
1、提问: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描写鲁迅先生?(幻灯片5、6)
2、思考,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3、如果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倒置,你觉得是否可以?
4、 师生交流有感情朗读部分细节 ;通过朗读,更使学生体会,感悟鲁迅先生独特的魅力和个性特征。
5、思考: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幻灯片7、8、9)
板书 回忆鲁迅先生
明朗的笑声 ------- 乐观开朗 平易近人
走路很轻捷 ------- 一往无前 义无返顾
评判衣裳 ------- 审美观点 人情练达
对待工作 ------- 认真对待 拼命工作
(设计意图:使学生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要让他们在阅读、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去感受的鲁迅先生睿智的头脑,开阔的胸襟、乐观的精神等个性品质。让学生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更显伟大。)
(三)、深入文本体悟有血有肉、平凡中见伟大的真鲁迅。
提问:大家通过初步探讨课文,都感到鲁迅是非常平凡可亲的。但这篇文章不仅写出了鲁迅的平凡可亲,也通过捕捉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请同学讨论有关句子的含义。(幻灯片10)
1、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2、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3、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四)、交流互动,学习文法
对比研究感受通过描写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而表现的鲁迅更为真实伟大。
提问:阅读唐弢的《琐忆》,谈谈这两篇文章的异同,说说哪篇文章里的鲁迅,你感到更真实?为什么?(资料唐弢的《琐忆》)
学生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教师明确:
(1)、文章围绕鲁迅忘我工作等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记述,并非无中心的散漫之作;
(2)、文中采用撷取凡人琐事刻划悼念的对象,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3)、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4)、提供局外人所无从了解的生活细节,再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伟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到萧红通过采撷生活细节而描写的鲁迅更可亲可敬,更具有生活的气息。因此有人说;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四、小结作业:
查找有关资料,以《鲁迅真君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附推荐作品:
许寿裳《鲁迅的游戏文章》,林语堂《悼鲁迅》;孙伏园《忆鲁迅先生》;施蛰存《关于鲁迅的一些回忆》;周作人《关于鲁迅》;藤野严九郎《谨记周树人君》;唐弢《琐忆》
(设计意图: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通过网络开拓视野、增加累积。)
语文说课稿5
说课是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基础上系统地谈自己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观潮说课稿,欢迎阅读参考,希望您喜欢。
说教材
《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要求:多诵读,读出感情,读中进入情境,在读中浮现画面,根据课文特点,继续练习了解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对于课文中的的重点词句,多读多想,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是第六单元的略读课文,描写了大自然的奇观钱塘江大潮,作者通过手中的生花妙笔,描写了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的气势,不需要亲眼所见,读着这些清新激昂的文字。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让人不禁赞叹: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表现力。
作者先用一句话总起: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接着写了潮来之前在江边的等待,通过对江边、江上景色的描述,表现了观潮人盼潮来时的望眼欲穿和翘首期盼。接着用细腻的笔法表现了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色。通过看潮势,听潮声,眼观其排山倒海的巨浪,耳听其震耳欲聋的.呼声,胸中激情回荡,最后是潮头过后的余波,尽管潮头已去,但仍感力不减。
经历过与钱塘江大潮的亲密接触,我们惊呼:好一个天下奇观,好一篇写景美文。
说教法
阅读教学,读占鳌头。以读为生线,是我在这节课中准备采用策略。如果讲授这篇课文,我会采用五读法,这是我经过实践和提炼得出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
五读法操作规程及其解读:
1.默读,了解大意。齐读课题之后,你能围绕课题提出哪些疑问。带头这些疑问来默读课文,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培养生动学习的能力。
2.寻读,发掘内涵。学生对哪些内容印象深刻,最喜欢哪些段落或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提倡有个性化的读书新体验。
3.朗读,读出特色,分层推进指导朗读,先指导学生把字音读准,再练习读熟练,读出感情,加上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课文中不同的内容采取适当的形式,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指各读,分组读,赛读,配乐读,男女生交替读,全班齐到等形式都可以尝试。
4.诵读,当堂积累。语文教学应重视语言的积累,尢其是小学生在现有认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多读多背优秀课文,背诵重要段落,培养语感,在抑扬顿挫,形式多样的诵读训练中培养他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5.默读,回归整体。与课文激情对话后,静下心来梳理一下文章的脉络,留给他们品味的时间和空间,做到动静相宜,张弛有度。
说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老师很喜欢旅游,也很喜欢听你们说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你能把自己到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跟老师说说吗?学生各抒己见,点燃他们的激情。
一、揭题导入。
齐读课题(指导读出雄壮的气势),面对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初步感知,大潮之奇。
1.头疑问默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三、深入须司,大潮之奇。
1.课文哪些段落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找出来读一读(估计绝大数同学选择要求背诵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2.有针对性,分层推进指导朗读。
多种形式相结合,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3.当堂背诵积累。
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感受书声朗朗,接受人文熏陶。
四、心潮澎湃,倾情对话。
默读课文一遍后静下心来思考:你想对钱塘江大潮说些什么?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写诗赞美,当堂朗诵,夸一夸我们的钱塘江大潮,快板,顺口溜等,或者用一个词语表达心里的感受。在经历过祖国语言文字的洗礼后,想必他们是有话可说,情真意切。
五、语言积累,妙词佳句。
摘录优美词语和句子,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
六、课外拓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把你心中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工整地抄写在《心语录》
2.用上你学过的妙词佳句,用上你掌握的写景妙法,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处景点写下来,一定要表现出特点。
语文说课稿6
一、说教材:
《画风》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课文主要讲了三个小朋友在一起动脑筋,把无形的风生动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人物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观察,善于合作,多动脑筋,敢于创新。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敢于创新的精神。
本课的重点是:①会认丹、艺等6个生字②指导学生朗读。难点是:领悟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
1、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2、创设情景,联系实际
3、自主合作,让学生参与其中
4、以读为本,加强读本实践。
三、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直观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立足点和突破口,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长期主要任务,听说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源于文中,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改的核心。因此本课应“以读为本”,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启发。
四、说教学过程:
㈠猜谜揭题
1、出示谜语:看不见它的身子,摸不着它的影子,有时它抖动树枝,有时它推倒房子。谜底是风。
2、风看不见,摸不着,能画出来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15课《画风》
3、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用猜谜语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质疑课题,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㈡初读识字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标上自然段,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老师读后问老师读的怎么样?敢跟老师比一比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老师把这课的生字宝宝请出来了,你们认识吗?
4、出示宋、涛、陈、丹、赵、艺、显,我们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
我先范读课文,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了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和老师赛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本课的生字大多是人名。我问学生我们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让学生联系实际识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识字的质量。
㈢精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他们三人是怎么画风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随机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
3、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你是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
4、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这句话?5、(不范读、赛读)想分角色读课文吗?
新课标要求二年级学生要喜欢阅读,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环节我克服了乏味的串讲,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读中解决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画出简笔画,这样图文并茂,再加上老师的鼓励,通过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㈣拓展延伸
三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风能以诗的形式吟诵出来吗?大家背的古诗可真不少,如果让你来画风,你打算怎么画?展开想象的翅膀动手画吧!只要大家开动脑筋,敢于创新,一定能把想做的事做好。
此环节让学生背有关风的诗,让学生画风,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想象的空间,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筋、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㈤板书设计:
这样板书图文并茂、直观有趣,让人一目了然,符合低年级的特点。
语文说课稿7
今日我说课的资料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7册的课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学习课文3~5自然段。《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本事目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本事。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
经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四、教具准备
课件、彩色笔、画纸
五、教法和学法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开发全脑为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画、议,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兴趣,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到达激发兴趣、理解感悟的境界。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巧妙的开场白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氛围,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教师经过生动的多媒体课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景,激发学生情感,然后教师就问:你们明白在这一大片绿油油的叶子里面藏着什么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小学生是经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仅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资料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如;
(1)画一画
让学生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这样不仅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并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找一找,演一演,议一议,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先让学生以自我喜欢的方式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标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动词(触、巴、拉、贴)。然后小组合作怎样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推荐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价,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应当怎样改。最终引导学生欣赏课件,议论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经过看课件、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并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3)用“如果……就”的句式说说你的发现。
(三)总结全文,指导学法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所以,本节课采用问题来总结课文:学习这篇课文,作者在观察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当是课外阅读的开始。布置的作业是:以《我发现的秘密》写片段。
语文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本文第1、2节简要介绍了墨尔本的轻轨列车的车况及人们文明乘车的表现。第3、4、5、6节生动地叙述了我们在一次乘坐墨尔本的轻轨列车时,热心的澳大利亚人民自发地用“人造屏障”帮助我们化解了小外孙的“撒尿危机”的事情。第5节集中描写了列车上的素不相识的澳洲人是怎样帮助我们的,主要写了一位金发女郎把新买的饼干从听子里取出,把空听子给孩子撒尿;一位蓄着络腮胡子的'长者发动了十几位乘客,在车厢一角背靠背地站成了一圈“人造屏障”让小外孙站在“屏障”里撒尿。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识字量,基本具备了自学字词的能力。他们也初步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地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也能自主运用工具书来理解词语。在本课的词语学习上,可引导学生学习用同义词替换的方法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在学生们大多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引导理解重点句上。教师可通过语言训练强化练习,最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从内容到内容,而落到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内化,情感的认同。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设语言训练的契机,可通过抓关键词复述课文片断、展开合理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重点部分,让更多的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锻炼。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积累词语“舒适快捷、座无虚席、扶老携幼、闭目养神、窃窃私语、缓兵之计、面红耳赤、急中生智、众目睽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肆虐、骚动、众目睽睽、不谙”等词语的意思。
“肆虐(nüè)、缓(huǎn)兵之计、众目睽(kuí)睽、人造屏(píng)障”中的带点字的读音要充分关注,尤其是“虐”的拼音要提醒学生注意,“ü”上的两点在这个音节中不能去掉,帮助复习拼音知识。这几个字都比较容易写错,教学时应注意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另外要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这些字的意思,然后再联系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这些词语可以先布置学生预习,教学时,结合与阅读教学的内容有机的正音、辨形、析意,将阅读教学与字词教学有机整合。
目标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讲述的这个动人的故事。
教学中,应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将课文3、4、5、6节的内容复述出来。为帮助学生复述课文,在学生自读课文后,教师可以将“肆虐、缓兵之计、面红耳赤、急中生智、众目睽睽、人造屏障”这几个词语板书,然后让学生在复述课文时要用上这些词语,教师要注意听清学生是否用上这些词语,用得是否合适。学生可以简要地复述课文,也可以详细地复述课文,在练习时不必强求,但都必须用上前面出示的这些词语,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抓住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进行复述是复述课文的一个好方法。最后,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口头复述的训练,是学生对课文情节的再创造,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目标三:能感受到澳大利亚人民的热情和文明。
从课文第1、2节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澳大利亚人有着良好的公民意识,都能很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在着重训练学生复述课文相关内容后,应组织学生交流读文后对澳大利亚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从而更深入地感受澳洲人的文明素养高。
语文说课稿9
一、教材解读:
《丑小鸭》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丑小鸭》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诗两首》、《伤仲永》同属于第一单元。这个单元的文章都以“成长”为主题,有的记录了作者成长的足迹,有的展示了他人成长的历程,都能给学生以有益的启迪。
《丑小鸭》这篇童话记录了一只丑小鸭的成长历程:它处处受嘲讽,处处受排挤,但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在小学课本中,学生已经学过大量缩改的《丑小鸭》,“丑小鸭”的故事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隐喻,渗透在各种文本及其他信息中, "丑小鸭情结"早已经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丑小鸭也因此成为了身处逆境而不断进取的典型形象,它几乎是奋斗者的化身,因为它的顽强不屈它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反之一推理,似乎说如果它不奋斗就不会变成天鹅,可是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是啊,只要你是天鹅蛋,孵出的他总会是天鹅!看来丑小鸭之所以能变成白天鹅,在于它本身就是一枚天鹅蛋!而不是鸭蛋。而变成天鹅的过程,不仅仅是拼搏的结果,试想,如果是一个鸭蛋,无论它怎样的拼搏,是永远成不了白天鹅的!再读课文时感到早期的它敢于拼搏、不断进取的少,反而自卑、轻视自己的多!丑小鸭自卑的原因是它没认清自我,没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如果丑小鸭在早期就能认清自我,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就不会生活得那样痛苦了!所以我把“要正确认识自我”作为《丑小鸭》这一伟大名著的重新解读。
二、目标设定:
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教语文是途径,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显性的,是载体,关怀人的成长和培养人的素养是终极目标。
干国祥老师曾提倡“深度语文”的教学理念,他的语文教育观就是“主题、可写、互文、对话、存在”。干老师认为文本解读的内涵应该包括只读性文本、互文性文本、可写性文本,在《丑小鸭》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上述理念,由《丑小鸭》的故事情节(只读性文本)渐渐深入,不断引进材料,即互文性文本,引导学生对成才观进行深度思考,对作者的主题进行质疑。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有自己的主题意义。让整个课堂极有思想深度。学生通过不断地阅读课文到课外各类材料,最后让学生理解:要正确地认清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学生从丰富多元的文本与对话中对原童话的主题有了新的理解。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目标,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
在整个教学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不能因终极目标实现而得到忽视,通过动作描写、精彩的心里活动描写等方法的赏析、文章线索的把握、重点词语、句子的揣摩等,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诸方面的语文素养,是本节课的又一目标。
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及动作、心理活动描写的赏析来认识丑小鸭这一艺术形象,
难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水平的有限,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设定为“丑小鸭给你的启示” 。
三、教学方法:
教法: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情境设置法。
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首先是动画片《人猿泰山》的片断,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看后让学生谈谈对泰山的看法,让学生体会身处逆境的泰山对生活的态度――乐观自信。
2、诵读法
教法千变,朗读为本。对语文教学来说,不能脱离文本,而注重文本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诵读。通过表情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来感受文本。
3、讨论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将简单的分组讨论引向有组织、有分工、有合作的更高层次的讨论形式。
4、谈话法
充分利用谈话法,指导学生充分体会丑小鸭的遭遇,引导他们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学法: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始终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即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
1、圈点勾画法
此法主要用在初步感受课文、了解丑小鸭的形象中。圈出对丑小鸭的心理及语言描写的句子。
2、诵读法
对圈点的句子进行朗读,读出丑小鸭的心理,准确把握其情感。
3、讨论法
充分讨论,互相启迪,有合作、有分工,感受团队的力量。
四、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
先播放动画片《人猿泰山》的片段,生用一句话点评一下主人公。引出课文《丑小鸭》。[说明]:设计此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为后面的活动作好情感准备。
(二)合作探究
1、学生读文章,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一下丑小鸭在成长期(丑小鸭)与成熟期(白天鹅)的性格特点。
成长期:自卑、懦弱、窝囊、坚强……
成熟期:善良、谦虚、真诚……
2、划出你对丑小鸭性格评价的文字依据。
3、筛选出一组最恰当的词语。
自卑――谦虚
4、抓住关键语句或词语美读,体会丑小鸭在两个时期的不同心情。如第二段的“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嘲笑的对象”
师:换成第一人称,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说说这句话;
师:“你”为何悲哀?
师:评价美与丑,总有一个参照物的,“你”把自己跟谁比觉得丑?要是你身边都是小天鹅你还会觉得丑吗?为什么?“你”此时的心情怎样?
由以上问题学生讨论出文章的主旨,教师小结:身处的环境固然对自己影响较大,但快乐与否的根本问题是――能否正确地认识自我。(板书: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很重要,接下来让学生阅读《认识你自己》,学生思考“我是谁、我怎样”的问题,简单交流一下。
5、找出其他表现丑小鸭自卑的句子或词语,进行赏析。
师小结:如果不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把头低低的垂到水面上),他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是一只美天鹅,永远只会活在自卑的世界里。看来自卑是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啊!不自卑就是要自信,可过于自信就是自负,看看成熟的白天鹅吧,他怎样教诲我们。(板书:不自卑、不骄傲)
6、如果你就是那只白天鹅,你在回忆自己丑小鸭时期时,你会有怎样的感慨?
(三)延伸拓展
1、用一句名言或精辟的话把丑小鸭变成天鹅的过程的感受表达出来。(谈启示)
生:逆境更能出人才;
爱拼才会赢;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分别讨论其概括是否恰当?
2、迁移阅读:《动物学校》、《老鹰和小鸡》、《寻找内心的奇迹》
学生谈读后感受
3、总结(认识自我名言小结)
师结束语:最后就让我以希腊神托所上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人啊,认识你自己”不自卑、不自负,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正确认识自我,走好人生第一步吧!
(四)、板书设计:
丑小鸭 → 白天鹅
(认识自我,不自卑,不骄傲)
平凡 → 成功
语文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关注身边的人。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2、教学目标: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身边的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在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中,增强知识点的删选能力,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练,思想认识得到提高。
(2)深入探究: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3、教学重点难点: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联系身边的人,关注、关爱他人。
4、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教法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我们的学生是山区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尤其体现于学法方面、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根据我们学生情况、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1、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2、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通过语言的体会,解决本文重点;
3、同时采用朗读、讨论、质疑、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效率,采用多媒体。
三:学法分析:
教与学是相长的,为了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学法方面我采用“导—思—点拨—练”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的感情,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加以积累、运用,加强语言基础,指导学生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具体写作中去,提高语文水平。
四:过程设计:
(一)
1、进场导入:苏芮的《奉献》—长路奉献给远方 玫瑰奉献给爱情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爱的人 白云奉献给草场 江河奉献给海洋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朋友(设计说明:使学生一进教室,便能进入音乐所营造的气氛中,为进入主题作为铺垫)
2、教学导入:以20xx年度超级女声的冠军相关情况入手。
3、教师结语:生活中人们总是对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地关注,但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人,你是否也曾关注过身边的普通人?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家杨绛曾经关注过一个车夫,为他写下了散文《老王》。(设计说明:以一组反差相当大的图片进行对比导入课堂教学,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快速进入教师设置的情景中来,,为下面的教学打好情感基础。)
(二)环节一“走近老王”:面对陌生的老王,我们有那么多的揣测和关切,现在我们就循着杨绛的笔墨,一起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谜团。(设计说明:遵循阅读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体验,以学生阅读心理为切口,激活阅读思维,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
环节二“评说老王”:讨论老王的品质,说说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用“老王是一个——的人,表现在——。”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说说“我们”一家人是怎么做的?(设计说明:在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概括老王品质,寻找文本依据,理解老王的善良、朴实,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入文本,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体现教学重点。)环节三:怀念老王: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她为什么能这样想?(设计说明:进一步理会作者隐含在内的深沉的感情,也一进陶冶自己的情操。)环节四关注“老王”: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象“老王”一样遭遇的人,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别人是怎么看待他们的?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以一组新时代老王的照片为参考依据)(设计说明:“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关心身边的弱者,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净化思想。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环节五:拓展延伸:造句:假如我是一团就为他人__;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__;假如我是一颗星,就为他人__;假如我是一片云, 就为他人__;假如我是一棵树, 就为他人__;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就为他人__;(设计说明:通过造句的形式,把感情进一步深化,并拓展,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净化学生的感情)
五:结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个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运与不幸运的差别,甚至差别很大。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现在,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有人道主义精神,要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作家一家对不幸者老王怀有一颗爱心,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
以《爱的奉献》结束,让学生一起高唱,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六、布置作业:
课后题二(设计说明:课上不足课下补,整个教学设计,读得较多,语言品位不够,本题恰是品味语言的,可以让学生先品味品味:那句好,好在哪里?)
板书设计: 老王 杨绛
穷苦 呼吁社会:
赞扬 —老王 善良 关注、同情
语文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难忘的八个字》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写的是一个小女孩因相貌丑陋,左耳先天失聪而遭人嘲笑产生自卑心理,后来由于受到伦纳德老师爱心的抚慰而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鼓起生活勇气的故事。课文感人至深,读后使人怦然心动。课文情节虽然简单,但是因为学生心理年龄特征,以及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和自身身体状况的不同,所以要想真正理解小女孩的处境以及自卑的心理,体会伦纳德老师说的八个字的真正用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针对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手,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字词教学,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品读关于“我”的心理描写和伦纳德老师的动作描写,体会小女孩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习复述课文,进一步体会伦纳德老师关爱学生的高尚情操,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另外结合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我把“品读关于“我”的心理描写和伦纳德老师的动作描写,体会小女孩的心理变化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把“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如何复述”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理念
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实现“本真语文”的课堂回归。
三、教法学法
虽然说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根据课程标准中年级学段目标,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法:情感体验法,点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学法是: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在《难忘的八个字》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准备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开门见山,质疑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难忘的八个字》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难忘的八个字是?
生:我希望你是我女儿!相机板书
3、师指板书问:那这我指的`是?这个“你”又是指谁呢?
4、我愿你是我女儿!对“我”又产生了什么影响,而使我终生难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女孩的内心。
(设计意图:回忆课文主要内容,增强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激起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
二、尝试探究,细读文本
1、走进小女孩的内心深处
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小女孩儿?你是从哪个词语或句子看出来的,说说你的体会和感想?教师进行指导朗读,相机理解“与众不同、令人厌恶”词语的意思。
师: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女孩,面对同学们的嘲笑,你会有哪些感受?请你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如:在同学们的嘲笑声中我越来越不自信,甚至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所以我越来越敢肯定,齐读:除了我的家人,没有人喜欢我。
【设计意图:小女孩的心理描写在文章占大量篇幅,通过朗读、默读品味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小女孩内心的感受,既体会人物的情感,又初步感受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2、体会伦纳德夫人的美丽可爱、美好心灵。
A、师:在同学们和我的心目中伦纳德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文中哪个自然段描写了伦纳德老师?
B、为什么小女孩更喜欢伦纳德老师呢?是因为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默读课文3~7自然段思考发生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在小组内说一说。(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叙述清楚。)
C、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D、师:正是这么的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对这位可怜的一个小女孩说了八个字:我希望你是我女儿。所以说这八个字仿佛是——(齐读:一束温暖的阳光……)
师:同学们,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大胆的想象,从此以后,小女孩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师:大家的想象都很合理,如今,那位自卑小姑娘,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玛丽、安、伯德,已经成为了加拿大一位很有名的作家。正是伦纳德夫人的爱,鼓励了当年的那位自卑的小姑娘,使他重新获得自信,勇敢地面对现实。经过不懈努力地她,终于获得了成功。这是爱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对伦纳德老师的动作描写,以及学生的想象,对故事的深入理解,让学生体会伦纳德老师对“我”的爱。】
三、学习复述,领会深情。
1、这么感人的故事,我们一定要学会讲给他人听,让美丽的故事感动更多的人,那么要如何讲故事呢?
(1)精心选材,要详细了解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中间有哪些曲折的过程,人物的心情怎样,结果怎样?知道这些,再精心选择一下自己要讲的重点内容。
(2)认真准备,包括对故事进行加工、熟记、试讲等。
(3)借助自己富有感情的声音、姿态、动作、表情等,把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把故事的发生、发展的环境渲染出来。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要“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在初学复述时,可以不明确这个概念。用讲故事的形式,逐渐让学生学习如何复述,这是一个长期目标。】
2、小组内讲故事,组内推荐一人展示。
3、全班展示,交流点评。
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以小女孩的名义写一封感谢信给伦纳德老师或者以“××,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日记,抒发自己内心对长辈、老师、朋友……的希望,让周围的人了解你。
语文说课稿1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样几个方面向大家详细的阐述我的这次说课的安排。
一、首先,我对教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是年级册第单元第篇精读课文。本文主要写了,表达了。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
2、
3、
本课的教学重点的: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
二、说教法和学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用情景法、引导启发法、朗读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并采用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配备多媒体课件,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朗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展开,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课堂。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基于以上对教材和教法的分析,我将涉及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环节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我要达成2大目标。1,是通过学生 用心初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为接下来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我主要在字音、字形、字义和长难句梳理4个方面给予重点指导。
在字音方面,我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如:紧接着指名一名学生读课文中我指明的文段,结合句子学习生字新词,纠正字音。最后,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读音。
在字形方面,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字的结构,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归类识字。如,课文中的生字“木”字旁的生字为多数,较难写的字是“爽、杨”,我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写上“——”,要求学生完成整个“爽”字的书写,结果学生意见不一,我相机在黑板的田字格里规范的书写这个字。
在字义方面,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查字典,查词语手册,联系上下文语境相机理解。培养学生的借助工具书学习的习惯。
2是在学生初读课文过后,对课文有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请学生说说课文的大意,力求学生说准和完整,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我相机梳理和板书,感知目标。
第三环节,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具体化的`表达方式,分为以下的几步:
1、 让学生着问题再读课文,请学生看问题(可以是课文的也可以的自己设计的问题),读后让学生讨论后回答此问题,我相机板书。
2、 品读课文的重点词句(句子可以自己设计),请学生说说读后感受。
3、 分角色朗读,先小组准备,再课堂演示。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仅要在技巧上训练,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培养学生情感,所以在学生朗读探究过程中,我注意培养学生朗读的体验。例如,我用稍慢,沉重的语调或稍快,兴奋的语调引导学生读( )自然段。
4、 师生共读课文,既达到朗读目的,又突显了每段的第一句,整体感知课文。
(以上的4点看具体情况而定,由自己设计)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最终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四、说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最后我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简洁,重难点突出,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记忆和学习内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语文说课稿13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将穷人这一课简单的说一下。
一、说教材:
《穷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组第9课,作者是俄国被誉为文坛泰斗的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述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本课思想内容有两个重点: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赞颂穷人富于同情心、热心助人的美德。但是这一课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比较远,如何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与文本、与作者、与文中人物对话,并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促进对文本的认识呢?
在深入钻研课本,了解单元的训练目标后,我把着眼点放在让学生独立阅读,从字里行间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感受作品中蕴含的'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并由课文的内容想开去,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从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变化,并深刻理解穷人夫妇善良、宁愿可以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将这三者之间的对话落到实处?对于高年级阅读教学,感悟品味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使用的方式。因此,在本课中,我准备抓住桑娜内心活动的变化这条情感线索,采用启发质疑、以读促悟、层层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内涵。
三、说学法:
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本,在直接、整体的触摸语言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有自己的所得,同时,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文本,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以及语言蕴含的内在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引导学生从文本读进去,想开去,用“心理视线”的方法读书,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智力受到启迪,并受到美的熏陶。以此实现学生与文本深层次的对话。我主要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四、说教程:
我准备分两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现在着重说说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里,主要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文章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板书)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事。抓住重点语句细读深思、用心感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中心,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体会他们的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这样,学生就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课文,使教路、学路、文路和谐统一,同步进行,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
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选择责任,选择实践良知,这是最重要的东西。选择爱,主动给别人爱,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样结束课文,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空间,既为下节课作了铺垫,也能和学生在他们已有的思想认识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也留下了许多遗憾。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还请各位专家、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不胜感激!
语文说课稿14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第21课《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师说》是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论说文。文中韩愈批评了“耻学于师”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为师。表现了他不顾流俗,锐意改革世风的进取精神。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的用法;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关于考纲
据《大纲》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文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要求:
①理解(能力层级B级):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级):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是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上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多诵读、多积累,培养语感,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
(四)关于学情
高一(9)、(10)两班均为实验班,语文基础较扎实。经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待突破。如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掌握、积累实词“师”“传”“从”“道”、虚词“之”“其”“而”“乎”“所以”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②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二)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有感情地、用多种语气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难点)
②培养学生自读注释、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三)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②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①诵读法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情味”来,揣摩文意。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②圈点法
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我从两方面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
③提问法
这是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向老师质疑。
④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我设计了一套课堂巩固练习,重点巩固课文重要词语,当堂“消化”。
(三)教法
①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我主要点拨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样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的几种方法,通过比较,温故知新,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归纳法
从高一上学期开始,我一直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例如《师说》第一课时讲解重要实、虚词,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传”“师”“道”等实词义项及“之”“其”“所以”等虚词用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质疑师生互动;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师说》一文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理清思路,积累实虚词;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实、虚词,分析论证结构。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
学生齐读注释①;补充作者相关内容及文学常识(屏幕展示)
2、整体把握(共21分钟)
①教师配乐示范朗诵(4分钟)
②难读、异读字读音点拨指正(屏幕展示)(1分钟)
③教师诵读指导(2分钟)
④学生自由朗读(4分钟)
⑤个别学生示范朗读(4分钟)
⑥齐读(4分钟)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书)(2分钟)
3、着重分析第一段(共13分钟)
①一学生示范朗读,其余学生看注释疏通文意(2分钟)
②学生质疑,教师点拔,师生互动(6分钟)
③师生归纳重点词语、句式(3分钟)
④学生试背诵第一段(2分钟)
4、课内巩固练习(共4分钟)
出题(屏幕展示)
5、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师说韩愈
为师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从师必要:“不从师,惑终不解”
择师标准:“无贵贱、无长少,道所存,师所存”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二段对其子——于其身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医、师、工——士大夫“智不能及”
三段:师生,师道关系
四段:写作缘由
高中语文说课稿《师说》
语文说课稿15
王海英老师的《尊严》一课给了我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教学中,老师紧紧围绕“尊严”来展开,让学生明白年轻人在什么情况下讲尊严,从这个切入点入手,突出了重点,自然而贴切。王海英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能利用课件来营造学习氛围,为学生提出自学的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多次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让学生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使学生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做一个像哈默一样自尊、自爱、自强的人,又要做一个像杰克逊大叔一样善良、朴实、有爱心的人。特别是在细读课文时,教师让学生从描写中体会年轻人哈默的尊严。如年轻人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学生自读、自悟学得很认真。
第二、王海英老师能够抓住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一重点贯穿整节课的教学,这很好。
然而,金无完赤,人无完人,再好的一节课,也有它的不足,建议教师应该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学生对“尊严”一词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应加以指导,对中心句“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要进一步深入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还有合作探究学习精神不够,语言积累有待到位。
【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说课稿11-09
语文蜡烛说课稿02-18
语文《赵州桥》说课稿07-14
语文说课稿03-25
语文优质说课稿11-03
语文《荷花》说课稿03-12
语文春酒说课稿03-16
经典语文说课稿12-01
语文《水》说课稿01-04
语文《猫》说课稿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