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绘本教学说课稿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绘本教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绘本教学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现在我开始说课。
我是一位有两年教龄的老师,也是一位有着13年英语学习经验的学习者,不管是作为学习者还是教授者,我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What is language for?Some people seem to think it’s for practicing grammar rules and learning lists of words———the longer the words the better。Actually I beg to differ。Language is for the exchange of ideas,for communication。语言的根本在于沟通与交流,英语课堂具有双向性,是师生进行有效互动的一个平台,而语言学习应该是在沟通交流中形成的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充满意趣的,戈向红老师认为“意趣”具备两层含义: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有意义、有趣味的,能充分调动学生耳听、眼看、脑思、手写等多种感官活动,让课堂教学成为一种生动、有趣的过程;其次,是指学生全身心卷入学习,主动地参与学习,包括“形体之动”“思维之动”“情感之动”,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以增强,课堂参与性得以提高,在“意趣英语”学习中达成语用。把语言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那么基于这一理念,为了突破本节绘本课阅读教学的重难点,我秉承着“激趣”是基础,“说练”是方法、“提能”是目的,凸显英语教学的趣味性,交流性,设计这次的教学板块。
在今天15分钟的课堂片段里,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分享。
(一)创境激趣
创设情境是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或者用:教育家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上课开始,我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作为课堂热身活动并引入本课的主题。 Family life的话题,为学生们所熟知,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也学习过family类的相关内容,通过参观Kitty家的房子为切入点,深入情境,学习新的单词和句型,以此调动了学生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内驱力。
(二)面向全体,由简到难,层层递进
1、在参观Kitty的房间时,我首先出示图片问学生们所熟知的问题:
What can you see?以此作为引导,让程度稍差的同学也能有话可说,之后再步步深入教授新单词和新句型,现在进行时。同时培养学生的模仿学习能力,从Ben is making a model in the bedroom。入手,训练学生的模仿学习能力,对后面的living room,kitchen和bathroom进行各个击破
2、巧设提问,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学习Living room的环节,不仅仅是教授本课所学的句型,还对学生进行what can you do in the living room?的提问,让他们可以发挥想象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回答,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可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里我觉得还有待完善的就是最后的输出环节,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真实的环境,让他们不仅能说还能演,加入TPR教学,就更加完善了。
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教育是一门永恒的艺术这个道理在我心中有着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它与教师本身的英语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似乎也没那么大,如何授人以渔而非仅仅受之以鱼将是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
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
成功处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
只有解放了学生的思想与身体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只有真正做到了师生人格的平等,才能打造真正的民主课堂
一、以清晰的逻辑层次引领教学活动
教育家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根据五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利用Paing game的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巧妙进入课堂引出绘本故事的主题,有效激活学生英语学习思维,提升学生想象能力。
教师充分解读教材,梳理出故事的主要脉络。通过师生共同看绘本故事封面,预测故事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What other animals are there in the story?去整体感知故事,学生有意识地从故事中寻找答案,对于学生的预测,教师不急于作答,而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观看卡通动画,实现自己与文本的思维碰撞,找到问题答案带来的成就感,更促进了孩子们英语学习的'兴趣。循序阅读的过程就此展开。
二、以开放性问题激活思维的效度
教师通过设置理解故事文本的理解性问题,同时又增加开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推测的过程中理解故事情境、语言,充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如,戈老师设置的文本理解性问题What are they talking?What does Mr owl say?What is falling?等,重在检测学生是否理解绘本故事内容。而开放性问题What can you say to rabbit?Do you want to be a wise person?等则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在回答时不仅要根据故事内容思考,还要激活相关背景知识才能作答,这种在潜意识中完成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凸显绘本故事的教育意义,落实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学习一个绘本,了解一个道理比学习英语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将故事的绘本内容以思维导图模式搭配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并将故事的图片进行分段式理解与表演,为整篇故事的表演奠定了基础,搭建了坚实的语言支架。如学习图片10时,通过Mini acting,体会old but wise含义,更有助于为学完故事进行整体输出做准备。老师还通过带领学生读故事,演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整体体会故事内容,了解了故事的发展顺序。最后让学生总结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讨论,自然产出Rumour stops when it comes to a wise person。Seeing is believing。Think before you do。等道理。学生的道理习得是在充分理解故事“人物”的语言、行为、性格特点基础上,显然比教师单独说教更具有说服意义。
本节课,不仅关注了学生语言能力的运用,更加注重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时又兼顾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较好地落实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绘本教学说课稿2
《谁藏起来了》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中12个小动物都保留了动物各自的特点。之所以选择这个绘本,是因为对于小班的孩子,他们对动物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动物,孩子们还不能区分他们的特点。绘本中作者将小朋友喜欢玩的“捉迷藏”的游戏贯穿整个故事,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动物的特征来找出那只藏起来的小动物。而且绘本的巧妙之处是,每一次藏起来的小动物的颜色与底板的颜色是一致的,比如红色的长颈鹿藏在了红色宝宝里,蓝色的小象藏在了蓝色宝宝里。在理解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不仅让孩子巩固了对颜色的认识,而且也帮助孩子用完整地语句来描述事物。
说活动目标
新《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根据这一目标要求,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为突破活动的重点、难点,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能借助画面的观察理解故事情节,熟悉动物的明显特征。能在看一看、猜一猜的情景中,尝试用语言完整地表述“XX躲在X色宝宝里”。感受同种颜色重叠的效果,体验其中的乐趣。
根据目标,在活动中,我把能够仔细地观察画面,发现动物的特征设为活动的教学重点,根据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将用完整的语句表述设为教学的难点。
说教学法
为了能更好地达成我的教育目标,突破活动的重难点,我运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语言发展规律,运用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抓住了幼儿的“眼球”,激发了他们仔细观察的欲望,并且鼓励他们大胆的猜想。通过运用课件演示法、情景教学法、提问法等多种方法,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我采用了猜想谈话法、趣味游戏法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在看看、想想、猜猜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
说活动准备:
在活动开展之前需要做一下准备:
1.根据故事内容设计的多媒体课件。
2.先与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
说活动过程
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使幼儿能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为了完成此次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环节一:游戏导入,让幼儿回忆对藏的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以“捉迷藏”的游戏导入,教师与幼儿先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幼儿躲到椅子后面,教师凭借孩子的特征来找,比如“我看见了…的小辫子”,让幼儿回忆对藏的体验。
环节二:识记小动物的典型特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动物的明显特征。
出示第一幅图片,教师以玩游戏的口吻请出动物朋友,可以从外形特征、颜色等方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提出问题:你们认识哪个朋友?随之继续追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由于小班幼儿以知觉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活动中可以让幼儿模仿小动物,这样他们对小动物特征的`感知就更深刻了。
环节三:是活动的重难点,将“捉迷藏”的游戏贯穿整个故事,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找出躲在颜色宝宝里的小动物,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XX躲在X色宝宝里”来表述。教师以小动物和我们玩游戏来引出故事情节,可以这样说:现在小动物们要跟我们玩谁藏起来了的游戏了,他们呀藏在了颜色宝宝里。小眼睛仔细看哦,他们中间哪个小动物在跟我们玩。其中设置了五个游戏场景:
第一个场景:出示黄色宝宝画面,教师可以直接提问:咦,谁躲在黄色宝宝里不见了?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猜一猜躲起来的小动物。由于小班幼儿对语言的概括能力比较弱,所以教师可以先给幼儿做一个示范,帮助幼儿概括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画面的内容,“小鹿躲在黄色宝宝里”,这也为下面幼儿模仿句式做了铺垫。
第二个场景:出示画面,教师提问:这次小动物在和哪个颜色宝宝捉迷藏呀?先引导幼儿感知画面的颜色,然后同样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猜测躲起来的小动物。有了上一个场景的铺垫,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完整的句式来表述,“河马躲在绿色宝宝里”。
第三、第四个场景:同样采用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幼儿找出躲在颜色宝宝里的小动物。为了让幼儿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这两个场景中我增加了难度,躲起来的小动物数量比之前的多了。并且通过让幼儿观察背景颜色与藏起来的小动物的颜色,来感知同种颜色重叠以后的效果。
第五个场景:有了以上环节的铺垫,教师可以直接抛出问题:你们猜一猜哪些小动物躲在蓝色宝宝里会看不见?教师给与幼儿充分思考与猜测的时间,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体验同种颜色重叠的乐趣。
环节四:完整讲述故事,梳理故事情节。
绘本教学说课稿3
设计意图:
由于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对画面主要内容的完整表述以及多幅图连贯讲述存在困难。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藏在哪里了》,通过观察画面,运用新的讲述方法学习完整连贯地讲述,以促进幼儿语言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幼儿自主性和教师引导性有效结合。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说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玩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物质准备):
1.《藏在哪里了》绘本PPT课件、捉迷藏音乐。
2.场景布置:石头、树、草、花。
说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观察绘本画面,根据动物特征找到相应动物并能完整说出哪个动物藏在哪里。
2.活动难点:用句子“藏在(后面/里面)”描述动物躲藏的位置,知道捉迷藏的游戏规则。
说教法:讲授法 讨论法 电教法 说学法:直观形象法 讲述法 观察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幼谈话。
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
2.导读封面。
封面上有谁呀?那谁会和它们一起捉迷藏呢?
(二)解读图画书。
1.观察PPT画面2-7页,感知故事开始部分。
2.自主阅读图书卡片,能根据动物的'显著特征找出相应的动物。
3.结合PPT画面8-12页,大胆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
你找到了谁?它藏在哪里? 可是“长着美丽的角的小鹿藏到哪里去了呢?”小朋友你们发现了吗?
(三)讲述图画书。
1.教师引导语。
小动物们捉迷藏的游戏好玩吗?那我们一起把这件好玩的事讲出来吧!
2 .师幼随PPT完整讲述故事。
(四)师幼游戏。
捉迷藏真有趣呀,你们想不想玩一玩?那谁来藏、谁来找呢?(剪刀、石头、布)
找的时候强调石头后面、大树后面、草丛里面、花丛里面等方位词......
(五)总结与评价。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感知更多小动物的显著特征。
2.组织幼儿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说设计思路
绘本教学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荣心能代表中班段来说说这节课:绘本是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图文合奏,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种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又是以图画的美感抓住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艾玛捉迷藏》是以一个个色彩丰富、动态鲜活的画面来组成,文字不多,简洁明了,给儿童想象、猜测的空间,符合幼儿阅读的特点。引导幼儿从图示观察入手的,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先和图示进行对应、碰撞,产生共鸣,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画面。基于这样的背景,因此我们中班选择《艾玛捉迷藏》的绘本教学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首先我先来说说《艾玛捉迷藏》这个教材
《艾玛捉迷藏》是被称为"现代寓言大师"的大卫﹒麦基的系列作品之一,他十分了解孩子的心理,"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编绘得妙趣横生。捉迷藏是幼儿喜欢的游戏,贴近孩子生活,是孩子熟悉的事情,而且情节、画面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独特的心理状况、思维方法和语言特色,在视觉形象上绘本以艾玛与小鸟捉迷藏的形式展开故事,不仅让孩子感受到色彩变化的美妙与绘画的乐趣,而且还能强烈地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在捉迷藏寻找过程中又符合幼儿好奇、猜测、想象等心理特征,能让中班幼儿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持久的兴趣。
二、接下来说说教学目标
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故事情节,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处是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2、原定目标(能大胆积极得讲述自己的发现,并学说故事角色中的对话。)现定目标:发现动物体色(外形)和环境的关系。
3、在躲藏过程中感受捉迷藏游戏的快乐。(后来加的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
前面几次老师在试教的时候发现,孩子对模仿小鸟和动物们比较困难,在情感上也没有很好的和老师引起共鸣,那么我们后来就觉得通过运用角色扮演法,先是老师做小鸟,小朋友做小动物。于是我们的把活动重点放在理解故事内容,学说艾玛和小动物之间的'对话。但是整个活动下来,发现这样的教学过于单一,封闭。于是现定重点:通过阅读绘本,了解故事情节,能大胆积极得讲述小鸟把哪些东西当成了艾玛。
原定目标难点定在帮助幼儿理解"我哪里都没有找到你",开始时我们为什么把这句话作为难点呢?因为在前面几次试教的过程中,小朋友对这句话理解不了,因此我们把请幼儿猜测讨论"小鸟为什么不能找到大象?因为大象哪里都没有去,"现定难点:理解动物体色与环境的关系。
四、说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原来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绘本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并对ppt做了修改彩色艾玛的拼图,通过活动开始部分和孩子玩的拼图游戏,加深幼儿对绘本中艾玛的认识。
在我们柴老师第一次在试教时,因为在活动前捉迷藏的游戏没有和孩子们玩过,后来组织下来我们老师发现孩子们虽然以前已经玩过捉迷藏的游戏,但对捉迷藏的理解不够深入,(根据心理学上儿童的遗忘规律的现象,觉得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提出在要进行经验上的准备,活动前再和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五、说教法、学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程序
整个活动分为四大部分,先是通过拼图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了解大自然中小动物躲藏的秘密--再次通过游戏,迁移经验
下面将其详细说明一下:
(一)、开始环节,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第一次、第二次试教的时候,是老师出示不完整的艾玛拼图,请几个幼儿自己到黑板前来拼一拼,猜一猜,说一说怎么来拼?为什么?可是等待拼图完成的时候。我们发现这样对孩子来说有点困难,时间有点长,也很容易导致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于是我们组的老师就提出请幼儿来说怎么拼?老师来帮助他们来粘贴,这样一来时间上就缩短了,难度也降低了。
当拼图完成的时候,教师马上进行追问:你们发现原来是什么啊?
幼1:哎呀,是一只花格子大象。
幼2:身上五颜六色的真好看。
师:"对,今天我们讲的就是这只花格子大象的故事。引出主题。此环节安排用心良苦,有两点巧妙之处:利用游戏法很自然的导入关于"大象"的阅读活动,吊足了孩子的胃口;"拼出的大象"与绘本相吻合,将大象的特别之处前置,一目了然。
第二部分: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这里我们根据原来的目标,通过逐一出示ppt,教师主要通过运用直观法和提问法,对每一张图片都详细阅读。这样的教学过程感觉很罗嗦,出现多重提问体现不出层次和梯度,逻辑不够严密,重难点不够显现,感觉停留在对绘本表面的解读,没有把绘本蕴藏的信息挖掘出来。于是我们又通过自己的认真解读,却惊喜的发现《艾玛捉迷藏》不仅能引领孩子们来到了精彩的游戏世界,孩子们在和小鸟一起寻找艾玛的过程中,还感受艾玛五彩斑斓的体色与森林环境的关系。于是我们及时的调整了目标和过程,并对ppt做了修改。
PPT1:幼儿看完后图片后向幼儿抛出问题,你们看动物都藏在哪里?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当小朋友都找到后
PPT2:现在轮到艾玛藏起来了,谁来找?你怎么知道的?(这个追问的目的在于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现在轮到艾玛躲起来了。我们数到10就去找大象吧。(数到十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它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感受捉迷藏游戏的有趣。)
PPT3、4:一起寻找艾玛在哪里,首先找到的是狮子的太阳伞,老师马上抛出问题"小鸟为什么会把太阳伞当成是艾玛呢?"
(这两个图片,老师与幼儿一起详细的解读,挖掘出绘本中蕴藏的信息。)
PPT5、6:
1、那个花格子是不是艾玛呢!
2、小鸟还把什么当成了艾玛? (风筝)(这个问题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就是围绕这个问题来开展的。)
3、那艾玛在哪呢?我们来帮小鸟找一找。依次点击出示小船、韦伯、旗子、帐篷、衣服和袜子。(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严谨性。如果像原来设计的提问,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幼儿带来生机,反而对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
4、(同时出示帐篷、衣服袜子、太阳伞、小船画面)
师:刚才我们和小鸟找了好多地方,把哪些东西当成艾玛了呀?为什么会把他们看成是艾玛呢? (这个问题具有一定针对性,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拓展幼儿的视野)。
第三部分:了解大自然中小动物躲藏的秘密
1、师:小鸟找了这么多地方也没找到艾玛,于是它决定先去找其他小动物,看这里!藏着谁呢?(找找说说螳螂、知了、枯叶蝶)(这里很自然地过度到动物体色(外形)和环境的关系上,让孩子们理解:要让自己藏起来,得找一个和自己身体颜色很接近、样子很像的地方,才不容易被人发现,为后面的游戏做好准备。)
最后一个环节: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容易接受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把活动中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游戏当中,促进孩子的情绪情感的体验,使活动达到最高潮)。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们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活动反思:
《艾玛捉迷藏》是一节很有趣的课,它让幼儿对动物保护色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活动选材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是幼儿特别感兴趣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这节活动不仅增加幼儿的科学知识,还让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读本《艾玛捉迷藏》主要是通过对图画的观察和学习来理解故事,并发展幼儿的细节观察能力:发现大象藏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发展幼儿的换位思考能力等,同时,把从读本中获得的经验迁移到生活和游戏中,丰富他们的相关经验,这也是活动的重点。
在第一环节经验时,对于捉迷藏幼儿是非常喜欢的,但对于怎样藏才安全?怎样藏才不容易被找到?幼儿的经验明显不足。
在第二环节阅读图书中,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能够通过画面信息,很清楚的知道艾玛躲在什么地方,并说出大象所在的位置,如大象藏在彩色树的后面等等。图画中的地方都是幼儿能直观感受的,因而幼儿比较容易理解,学习的兴趣也比较浓,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故事的结局也颇有幽默感,孩子们对这个结局兴趣盎然,津津乐道。
第三个环节帮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主要是加深幼儿对花格子大象身体相近色的认识,并给它找个合适不易发现的地方躲藏。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能将自己的感知与思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个环节中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强,操作环节花的时间长了些。
活动中我一直都是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能够更清楚的理解故事,在整节课中,我留给孩子的空间太少了,一个问题下去,就有点破不急待的寻求答案,或自己讲出来。幼儿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
虽然这节课得到了老师的一些肯定,但对我来说,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反思的也还有很多很多。今后,在如何准确引导孩子观察发现、如何回应孩子抛过来的问题等方面要不断实践、探索。
【绘本教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绘本《抱抱》说课稿12-08
月亮的味道绘本说课稿12-19
大班绘本老鼠娶新娘说课稿09-12
大班绘本说课稿(通用11篇)06-01
幼儿园小班绘本说课稿11-06
中班绘本教学教案07-20
绘本教学心得模板01-24
绘本教学计划08-15
小班绘本说课稿 七只瞎老鼠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