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说课稿2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说课稿1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1号考生。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我说课的题目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根据新课改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我将以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四节内容,是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延伸和拓展,主要是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属于流体动力学的知识,是初中力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教材中压强部分的,且本节课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说学情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水平都要适合并促进学生的发展,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液体压强等相关知识,但对实验现象解释不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但理性认识不足。学生的思维已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去解释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培养了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一节课中最本质、最重要的知识内容,是一节课的核心和基础。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用其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难点是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现象。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实验探究发等叫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观察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和类比法等学法;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具体从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和小结作业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新课导入环节,我将通过趣味游戏“比一比,谁是大气王”和学生互动,把小球放在漏斗一边,从漏斗另一边向上吹或横 着吹,比一比哪位同学能把小球吹得最高或最远。学生用力吹漏斗,学生带着问题上课,然后我将让学生观看动画图,“转动风车”和“流水”从而引出流体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
在新课教学环节,我先提出“气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过生活经验大胆猜测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从而培养了敢于猜想,敢于回答的精神。接着我通过“U型管压强计”的实验,师生共同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对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这时,我给若干纸张、塑料杯、吸管、打火机和蜡烛,让学生分组后自主设计并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我会注意观察学生们的操作,并做适当的引导,然后请小组代表上台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想想进行分析,交流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学生通过师生探究,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且在和同伴相互合作和学习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作用。
在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后,利用类比的方法,把研究课题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转移到“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上来,引导学生沿着这样一种思维程序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形成猜想,液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然后引入1912年航轮“奥林匹克”号和较小的“豪克”号铁军巡洋远舰相撞事故来验证猜想。用纸船模拟两船相撞的情景,通过现象得出结论,验证猜想从而得出:液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然后引导学生应用结论解释“大气王”无法将小球吹走的秘密。
学生习得新知后,要学会如何用其去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将播放飞机起飞的视频,让学生仔细倾听解飞执行力的原因。看汽车的图片、了解汽车尾翼板的“秘密”,展示喷雾器,让学生了解其中的“神奇“。观看火车安全线的图片,并模拟列车行驶的情景,使学生知道安全线的意义。告诉学生我们不仅要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应用规律来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并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三)巩固提高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步行在雨中,我们会打一把伞.一阵大风吹来,雨伞会被向上吸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个现象呢?
通过进一步习题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及时进行反馈。让学生感到物理无处不在,让自然的神奇带给学生无尽的探究欲望!
(四)小结作业
举出一些生活中与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关系的实例,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其观察和分析能力,将课堂上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八年级《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说课稿2
说课内容: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说学生:流体力学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对流体力学现象的理性思维和认识不足,因此学生对本节课的情景创设与实验探究具有很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有所欠缺,老师要及时地进行兴趣激发与技巧引导。
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流体力学的基础,是液体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延伸与拓展。主要由“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两大知识点组成。
教材抓住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特点,利用实验探究、模型展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物理规律,从而让学生能进一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回归生活。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他们现有的知识储备,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跟流体压强和流速相关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流体的压强跟流速相关的现象。
2、通过探究实验,体验流体压强差产生的升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物理学的魅力所在,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物理,热爱科学。
2、通过本节进一步培养学生交流讨论,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难点:运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具准备:演示器材:吹风机,水槽、水、乒乓球、两只纸船、水槽、矿泉水瓶等;分组器材:白纸条、一枚1角的铝质硬币、刻度尺、学生自制机翼模型等。
【教法学法】
本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出物理知识,再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采用“情境引入——实验探究——应用反思——课外拓展”四位一体的教学过程。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合作探究”——鉴于物理学科中“实验探究”在教学中的突出地位,用“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替代“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模式,将学生分成六个合作学习小组。
目标达成:知识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究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让学生学会善于观察、善于归纳的科学实践能力。
反馈调控措施: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通过自评与互评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活动。
【教学流程】
1.情境设疑,导入新课:
情景创设1:让一学生用漏斗把乒乓球吹起来!
情景创设2:向上吹气,乒乓球吹不走!
情景创设3:再水盆的边缘放一个乒乓球,用小棒划动中间的水,观察现象。
设计理念:创设激趣、设疑情景,目的是为了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
引入流体的概念:气体与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叫流体。
板书:§8.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实验探究,感悟新知:
一、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提出问题: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样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
猜想1: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越大。
猜想2: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越小。
猜想3: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不变。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3、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学生活动一:
实验一:用双手将一张纸条靠在嘴唇下,另一端自然下垂,沿纸的上方水平吹气,观察现象。
实验二:请同学们手握两张纸,让纸自然下垂,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观察现象。
——边做边想:分析这两个实验的现象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并猜想其中的原因?
实验三:演示:在两根固定好的平行的玻璃管两侧放置两个乒乓球,然后让学生用大吸管向乒乓球中间吹气,观察现象。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对以上三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概括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得出结论: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多媒体板书。
二、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导语:气体的压强差异会产生这么奇妙的效果,液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是否也有相似性质呢
情景导入:1912年,“奥林匹克”号与“豪克”号的意外相撞事故。
学生活动二:
两只纸船漂在水面上,让学生用矿泉水瓶向中间喷水,看小船是向两侧分开还是向中间靠拢?
根据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思考两纸船靠拢的原因——进行类比性推理训练能力的培养。
得出结论: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多媒体板书。
学生活动三:
硬币跳高比赛——以比赛形式进行探究活动,迅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预设感想:当学生真的把硬币吹起来的时候,学生个个兴奋不已,学生在惊愕中体验到了科学的力量有多么的神奇!
知识反馈:尝试解释激趣与导课实验,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找到原因?
情景强化:用吹风机吹乒乓球的实验——乒乓球放到吹风机口,无论朝向什么方向,乒乓球好像被什么吸住了,不会掉下来。
学生归纳结论:板书: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体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设计理念:将教材上的一个实验探究改为多个实验探究,目的是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归纳概括,使实验现象更具有说服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关心科技,走进生活
三、探究飞机的升力产生的原因:
导入:飞机起飞的动态画面——几十吨的飞机腾空而起并在空中自由飞翔,靠的是什么力量呢?——利用直观情景更容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活动四:
拿出上节课布置的小制作作业——按照右图的尺寸折成的机翼模型,用嘴对着“机翼”前端细线的位置水平吹气,观察现象?教师强调机翼的形状,学生思考升力产生的原因?
情景模拟与释疑——利用动画的好处是直观形象,学生易于接受。
再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出:在相同时间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长,速度比下方气流大。
得出结论: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由于流速不同产生了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四、探究生活中的流体现象:
你能用今天所学解释学案上的生活现象吗——预设并准备了几个与流体压强知识有关的生活画面和自然现象。
设计理念:一为巩固所学,二是让学生感受到流体压强的知识就在身边而且应用广泛。
图片情境:火车站站台上要设一条安全线且不允许人进入。
图片情境:“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诗句。
图片情境:下雨打伞遇到大风时,雨伞为什么会被向上吸起来?
图片情境:草原犬鼠如何将自己的巢穴打造成“空调系统”?
视频情景:模拟龙卷风——为什么排水管能将纸片吸起并抛向空中?
实验情景:对着纸杯口沿水平方向吹气,纸杯为什么会跳出来?
——六个小组抽签,每组解释一个,比比哪个小组的解答思路清晰,语言简练,说理透彻!
设计理念: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学以致用,升华能力——培养小组内的交流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等能力。
预设感想:利用学案上设计的六个生活情景,让学生学以致用,引导学生从物理回归生活,让学生尝试用刚获得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巩固了新知,又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探索实践,走出课堂
图片情景:鼓励学生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制作一个飞机模型,一周以后举行航模比赛,看谁的模型飞的高,飞的时间长——动手动脑,学以致用,激发兴趣,发展智力。
畅谈收获:
以小组为单位,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自主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悟和体会、还想知道那些知识等。
设计理念:知识与技能的提炼,过程与方法的拓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
【布置作业】
乒乓球是我们济宁十二中的体育优势项目,是我校的骄傲与自豪……弧圈球是乒乓球运动中最为实用的一种技巧。请你上网查询“弧圈球”的原理。
作业设计理念:情感上:实事求是,激起自豪;知识上:学以致用,课外延伸;能力上:激发兴趣,发展特长。
【时间安排】
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相得益彰——既要放得开,也要收的拢。在时间安排上教师应适当矫正,灵活掌握。
【八年级《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说课稿】相关文章: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稿05-21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稿01-08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说课稿12-10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稿12-22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稿【优】07-24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稿11篇12-22
八年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稿10-25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反思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