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源记》说课稿

时间:2024-03-20 22:40:12 晓丽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桃花源记》说课稿范文(通用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桃花源记》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桃花源记》说课稿范文(通用15篇)

  《桃花源记》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一)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记》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篇美文,居单元之首,是重点篇目,学好它是极其重要的。

  (二)教学内容

  《桃花源记》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是篇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还是要帮学生解决文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的大意,了解的主旨。于是,我把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解决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的主旨,这里我要讲的是第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的设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将第二课时定为“品读美文”,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几点:

  (1)理清结构。

  (2)品味的美点。

  (3)品评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设置

  由于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这样设定: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乐,奇。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二、说教法

  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时教法如下:

  1、品读法

  2、提问法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三、说学法

  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这也是课堂是否能高效的关键。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但是,乡镇学生阅读面窄,写作水平低,他们对作者思想根源把握不了,造成了对课文的品读、理解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根据以上学情我把学法确定为:

  1、诵读法

  2、想象法

  3、合作探究法特别是合作探究法,运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体现“高效课堂”。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一)课堂导入

  因为是第二课时,所以这一课时的导入就设计为:检查上节课作业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二)回顾内容,梳理结构:

  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美读课文,设计问题: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这样学生在找线索的同时,就把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以及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情形,贯串了起来。

  (三)赏读课文、品说桃花源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1、问学生:这篇课文美吗?学生肯定说:“美!”

  你知道它美在何处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为这篇寻找美点。学生比较容易找出桃花林很美,桃花源中的环境很美的句子。这时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桃花源中的人美。“咸来问讯”,“皆出酒食”,“各复延至其家”热情,好客,慷慨,这不都能体现桃花源中的人美吗?接下来继续引导学生从情节的曲折是一种美,语言的流畅也是一种美,叙事的简明也是一种美。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去欣赏的美,不要拘限于的语言,人物的行为。

  2、接下来让找出表现桃花源人心情的句子。哪个字是重点?

  明确:乐。继续追问:乐在何处?

  此处我设计一个情境:让一个学生扮成记者,穿越到晋朝,来到桃花源,进行采访,以“你快乐吗?”采访桃花源中不同身份的人,老人,小孩子,妇女等,让他们学出他们的快乐。然后再采访一下渔人,让渔人说出他在桃花源外的痛苦,与桃花源中的人的快乐形成对比。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当时的社会的黑暗。

  3、读过此文,同学们肯定觉得其中有很多神奇之处吧?那你觉得奇在何处呢?引导学生找出景物之奇,山洞之奇,桃花源中的人之奇,故事的结局之奇。

  为什么“处处志之”,又“不复得路”呢?这就为下面的环节作了引子。

  (四)评说桃花源

  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这一环节中,我主要是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有批判地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为此我设计了一道探究题。

  桃花源很美,究竟存不存在?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桃源世界?

  题意在引导学生明确桃花源胜境只是虚构的,是作者的理想。

  用多媒体展示桃花源人生活图片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图,形成对比,让学生知道,虚构的桃花源再美,也美不过我们现在人的生活,应辨证地看待桃花源的美,并了解当今社会不是桃源胜境,却胜似桃源胜境。以此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五)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品味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景,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如今的中国与东晋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六)布置作业

  有人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是消极避世,你怎样评价?

  五、说板书设计:

  我认为板书应直观,简洁明白,能体现了的主要脉络。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桃花源记》说课稿 2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学生参与方式

  在诵读、翻译、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掌握记叙的顺序,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内容梳理本文以时间为顺序,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预习活动

  1、本文选自( ),陶渊明字( ),号( )又自号( )

  2、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 )( )( )( )

  3、古今异义词

  《桃花源记》课文解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本文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以捕鱼作为职业的武陵人。(有一次渔人)沿着小溪走,忘记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夹杂其它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眼前的景象感到非常惊奇。(渔人)又继续向前划行,想走完那片林子。

  桃林在溪水源头消失了,就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洞)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船,从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渔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有平坦宽广的土地,房屋整整齐齐,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互相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村落间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衣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的问题。(村里的人)便邀请他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有这样的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了,与桃花源以外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情一一详细地告诉桃源里的人,(桃源里的人)都感叹惋惜起来。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招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便告辞离去。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讲。”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练习

  《桃花源记》历来是升学考试的传统课文,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考查角度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豁然( )⑵俨然( )⑶垂髫( )⑷阡陌( )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缘溪行⑵渔人甚异之⑶欲穷其林⑷才通人⑸俨然⑹桑竹之属⑺交通⑻悉如外人⑼便要还家⑽咸来问讯⑾妻子⑿绝境⒀无论⒁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⒂辞去⒃此中人语云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⑷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填空。

  ⑴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句子。⑵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

  ⑶描写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的句子。

  五、掌握内容。

  ⑴作者、朝代及课文出处。

  ⑵出自本文的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等)

  ⑶从文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⑷“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源人为什么叹惋?(桃源人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⑸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不存在的“世外桃源”。(作者虚构一个与黑暗的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练习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体裁是__________,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_。作者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的字:

  辅三秦___________五津___________

  比邻_____________无为____________

  3、远隔两地的朋友经常用诗中的哪两句来互相勉励和鼓舞?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五言律诗送别诗初唐四杰

  2、辅佐、护卫渡口近邻无须、不要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4、因为这首诗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中那种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桃花源记》说课稿 3

  学情分析:

  桃花源记这篇课文出现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有杜甫诗三首、桃花源记、陋室铭等文言文课文。而桃花源记是其中最重要的课文之一,它全文共309个字,对于初中二年级学生而言,这是最长的一篇文言文。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的文言文课文,如童趣、伤仲永、口技等等,因此,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掌握了不少的文言文词语,在学习桃花源记的时候,不需要教师帮学生一字一句地翻译,而是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查阅古汉语字典,自主翻译全文。教师要做的是点出重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让学生对文言文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与把握。

  在课文的写作手法上,桃花源记的很大一个特点是使用了设悬念的叙述技巧和优美自然的语言,文章因此而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教师应该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写法,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并试着学习使用设悬念作文。另外,课文的借代修辞也是学生们之前比较少接触的一种修辞手法,教师应该着重点拨。

  在文章主旨上,课文的.主题思想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教师可以围绕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一是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二是如果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的'一个世界,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时代背景讲解。

  一、教学计划

  1.教学目标:通过教科书上的注释,让学生掌握部分文言文词语、通假字,了解古今异义现象,并能过自己翻译全文。

  2.能够流利地朗读并且背诵课文。通过课文学习,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和记叙顺序,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学习课文曲折回环,层层设疑,引人入胜的写法。

  3.通过课文学习,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并学会正确看待“桃花源”社会的利与弊。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部分文言文实词和虚词、通假字、古今词,能够全文翻译。

  2.加强颂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难点:

  1.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和思想内容。

  2.体会课文的奇幻色彩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些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翻译了课文,大家也稍微了解了课文大致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进入课文内容,走进桃花源,看一下我们向往的世外桃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二、学习研讨:

  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这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请以惊喜的口吻读渔人发现桃花林。

  思考:武陵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渔人“沿溪行”恰好在溪的下流,桃林中既“落英缤纷”,自然有不少花儿落在水面,随流而下,渔人是在看到这些花瓣后,逆流而上到达桃花林的。

  文中是什么吸引武陵人“欲穷其林“的?(请用文中句子回答)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

  文中描绘的桃花林草美花繁,奇像异景,这就吸引了武陵人继续走进桃花林,看个究竟。(设疑)

  2.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这里环境优雅,和谐安宁,请以赞叹的口吻读渔人进入桃花源。

  思考:武陵人又是怎样发现进入桃花源的?(请用原文句子回答)渔人见桃林面积之广(“夹岸数百步”),又是纯一色的桃树(“中无杂树”),为人间所罕有,已有“寻仙”之意;待到行至桃林尽头,发现了“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他以为这是“天外有天”的标志,便决意去追寻光源,满心希望能由此而直达仙境。

  渔人进入桃花源后都看到了哪些景致?

  美好的自然风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安宁的社会环境: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请同学读第三自然段。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请以赞美的口吻读渔人访问桃花源。

  思考: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说明了对陌生人到来的奇异,显示出桃源人的与世隔绝。(照应)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淳朴的民风。桃花源的人为什么听了渔人的话以后“皆叹婉呢”?

  秦朝以来的战争是他们对社会动乱黑暗感到叹息,也为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感到叹惋。

  为什么“不足为外人道也”,在情节上起什么作用?

  符合桃花源人的心理,他们不愿意别人来打扰他们的宁静生活。埋下伏笔

  4.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这里扑朔迷离,虚无缥缈,请以疑虑的口吻读渔人离开

  桃花源。

  思考:为什么具体描写渔人离开处处志之,诣太守,南阳刘子骥,但结果又“未果呢?给人一个真实的感觉,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但与此同时,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它是虚构的,是作者的理想圣地,可遇不可求。

  三、合作探究与延伸:

  1.桃花源哪里体现美、乐、奇?

  美:(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

  乐:

  (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人奇。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竟然“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课文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3.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的一个社会,你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当中吗?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要寻找它就只能飘然高举,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四、总结:

  1.全班一起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2.教师总结: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为我们展现了桃花源优美宁静,幸福和谐,与世无争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构想与渴求。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说课稿 4

  教学目的:

  1.朗读、翻译课文。

  2.背诵课文。

  3.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5.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词。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品读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1.抽学生简介作者及背景。

  2.教师补充。

  陶渊明,东晋著名大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

  3.背景资料:《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秀散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赋税徭役繁重,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桃花源记》说课稿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能翻译并背诵全文。

  ⑵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⑴在扫除语言障碍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诵读的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⑵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造性深入理解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审美情趣,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⑴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和特殊句式。加强诵读训练。

  ⑵感受陶渊明的理想社会。

  教学方法

  ⑴反复朗读法

  ⑵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世外桃源那是陶渊明为我们开启的一个躲避世事烦扰的理想境地。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美,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之趣,那“设酒杀鸡作食”之朴,无不给人以美好的遐思。那么世外桃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让我们继续学习《桃花源记》。

  二、 采访对话,理解课文

  设计语文活动:今天我们穿越时空进行连线,与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的交流中,去感受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去欣赏桃花源带给我们的神秘和优美。

  同学们都是武陵人,是采访对象,老师客串一下记者。

  采访开始:

  记者:你是如何发现桃花林的?

  武陵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记者:发现桃花源后你一定感到很诧异,这是为什么呢?请说说你当时的想法。

  武陵人: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桃林太美了,而且让我惊讶的是为何会有这么一大片美丽的桃林呢?会是仙境吗?我想看看它的尽头有在哪里呢?

  记者:桃花源外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进入桃花源,你在桃花源中停留了数日,请你说说在桃源中的的感受!

  武陵人1:桃花源的环境真美,那里的土地平坦如砥,一望无垠,田地里牛羊在安闲的吃草。房屋整整齐齐,青砖白瓦。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桑树茂盛,修竹成林……实在是山清水秀,优美恬静啊。

  武陵人2:桃花源中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对素不相识的我热情相邀,摆酒杀鸡做饭款待我;不止一人如此,其余人也是热情相邀,盛情款待;村里人听说我的到来,都来打听消息。这份热情淳朴实属少有。

  武陵人3:桃花源里人们生活幸福,其乐融融。他们男耕女织,丰衣足食,老人和小孩生活安康,无忧无虑,人人安居乐业。真是一个好地方。疑似天上却人间。

  记者:桃花源人告诉你他们来到这个地方的原因是什么?

  武陵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记者:你在桃花源受到盛情款待,当你告辞离开时,桃源人对你有何嘱托?他们何出此言呢?

  武陵人:“不足为外人道也”,也许他们害怕世人知道了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不愿再面对纷乱更替的乱世。

  记者:既然受人之托,为何还要在离开时处处做标记,还要将此事告诉太守?

  武陵人1:桃花源这样美好的地方世间少有,我担忧别人不相信我的话,可以再探桃花源。

  武陵人2:想急于告诉人们我的传奇经历,我想太守是当地长官,他应该知道。

  三、 运用想象,配话(画)外音

  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留给我们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请同学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再次品读课文,配画外音。两位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读课文,另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或(话外音)

  一位同学读课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清澈的溪流蜿蜒流动,只见一片粉红夹岸而来,晴空下,桃枝交柯,纷纷扰扰,桃花菲薄迷离。两岸茂密的桃花林,似红云,似粉霞。地面上青草葱茏,香气袭人。一阵清风,伴随着芬芳香气,花瓣如粉红蝴蝶,飞舞空中。有落在岸上的,有落在溪水中,悠悠荡荡,沿着春天的津渡而上,清溪泻玉,桃花放焰……

  一位同学读课文:“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一位同学配话外音:桃源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回答:“今是晋”。桃源人接着问:“秦朝之后就是晋朝吗?”渔人回答说:“秦之后还有西汉、东汉两朝,汉之后又历经三国鼎立,之后是魏,魏之后方为晋。”

  桃源人感叹道:“唉,世外朝代更换如此之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啊。”

  一位同学读课文:“诣太守,说如此。”

  一位同学配话外音:有一天我沿着溪水打鱼,不知不觉迷路了,发现一片桃花林,桃林尽头有座山,几经曲折入山后,竟然有与世隔绝的好地方,那里环境优美,人们富足安康,一片祥和……。我返回时处处做了标记,请太守大人派人随我前往探个究竟。

  四、 品味研读,主题探究

  1、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探桃花源,可人们再去找时“遂迷,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样写的目的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的存在,暗示在现实社会中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虚构的。

  2既然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为何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目的何在呢?

  明确: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连连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又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五、总结出自本文的成语,理解其含义。

  (1)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鸡犬相闻:本义是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表示居住在附近。由“鸡犬相闻”,生成成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彼此居住的地方连鸡狗的叫声都能听见但相互间却至死都不往来,没有交情。现在用来形容个人、单位或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

  (3)无人问津:没人访求,探求。用来形容受冷落;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某件事、某种东西

  (4)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5)黄发垂髫:释义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

  五、 课堂总结

  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尽管唐代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子虚乌有,可是古代诗人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总是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他们“不疑灵境难闻见”,只怪自己“尘心未尽思乡县”,“尘心如垢洗不去”也许,愈是神秘愈是能扣动诗人的心扉,所以尽管“仙家一去寻无踪”,“只见桃花不见人”,不得不带着“恨满桃花一溪水”的惆怅离去,也还是魂牵梦绕,津津乐道,难以忘情。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而是一种理想,一种美丽的象征。

  六、 作业设计

  1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桃花源记》说课稿 6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2、3段内容;

  2、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省略的现象,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探讨主题;

  4、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孔子说过一句话:温故而知新。谁能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呢?(学生回答:温习旧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今天我们就来温习《桃花源记》,希望能有新的收获。(板书题目)

  二、授课过程

  (一)检查课下巩固情况: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考小卷,同桌互批,师生总结

  2、检查课文背诵:男女声背诵接力

  (二)回顾文学常识

  1、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代表作有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归去来兮辞》等。

  2、写作背景: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三)回顾课文内容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

  2、围绕线索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

  本文记叙了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而又神奇的经历。

  (四)深入把握课文: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下面同学们结合二、三两段说一说世外桃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找学生描述画面内容,并找出与课文相对应的原话,并翻译,夯实重点实词、重点句的.解释)

  1、自然景色优美:

  例: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社会环境平和、宁静:

  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3、人们的生活和谐、幸福:

  例: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4、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五)理解文章主旨:风景优美,环境宁和,民风淳朴,作者如此完美的描述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究竟有何用意呢?(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呢?)(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明确:表现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六)议一议:作者写渔人以及后来的许多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意图是什么?

  桃花源,只是作者以及无数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体现,表现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当然,这个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写桃花源的无迹可寻,其实是一种隐喻,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七)拓展延伸:世外桃源是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现在,我们正在为建设小康、和谐的社会而努力。你理想中的家乡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你的笔描述一下吧。

  (八)课堂小测:

  《桃花源记》说课稿 7

  本次《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我根据单元教学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了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精心设计课堂的细节来突破重点难点。整个课堂有几个值得肯定的地方:

  1、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

  2、我将课堂流程设计为三大板块。辩读文字板块,析读文意板块和品读文情板块。

  3、在导入环节,我使用成语导入的方法,让学生在积累成语的同时,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精练、语言容量大的特点。

  4、在课堂教学中凸显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及文言文的教学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在自主阅读中积累知识,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传达的感情,在读的过程中独断发现问题,这样既活跃了课堂,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从长远看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

  5、在教学《桃花源记》的朗读和翻译时,就特意让那些不爱发言的人,站起来读给大家听,或者写给大家看,让每个人都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自己的作用,体会到自己在组内的存在价值。许多学生从过去不敢读、不敢写,到主动上台,而且表现很不错。

  但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有部分不如人意的地方。

  1、虽然安排了不同层次的'阅读活动,但因课堂容量大,文言文诵读积累本身比较枯燥,所以学生读书的激情不够,读得比较被动。

  2、学生对课堂上设计的小组活动很感兴趣,积极参入,但组织纪律性不够好。多体现在急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任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针对上述情况,我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组织多种朗读竞赛,调动大家读书的兴致,让课堂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2、注重教学细节。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表述。

  3、提高自己组织、管理课堂的能力,使课堂充实活跃的同时井然有序。

  《桃花源记》说课稿 8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能够翻译课文,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点、难点】

  准确翻译课文,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使用说明】

  1、 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案。

  2、 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

  【自学导航】

  一、预习点兵。

  1、走进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是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在约是宁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 )俨然( )阡陌( )垂髫( )便要还家( )刘子骥( )诣( )

  3、重点词语释义。

  为业: 缘: 夹岸: 杂: 鲜美: 异: 穷: 舍: 豁然: 开朗:

  平旷: 属: 怡然自乐: 悉: 所从来: 咸: 问询: 先世: 妻子:

  邑人: 不复出焉: 焉: 间隔: 皆: 叹惋: 延: 语告: 不足: 既: 志: 诣: 如此:

  遣: 欣然:

  4、古今异义

  5、一词多义

  6、特殊句式

  二、初读课文,发现桃花源

  读课文,将文章第2、3段其中的一段翻译在下面。

  三、再读课文,走进桃花源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桃花源美在何处?

  (二)感受桃花源的幸福——桃花源幸福在何处?

  (三)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四、熟读课文,访问桃花源

  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五、拓展延伸,再寻桃花源

  由桃花源你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写一篇《桃花源后记》或给桃源人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和平的认识。

  《桃花源记》说课稿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美读直至背诵课文。

  2、整体把握在课文内容。

  3、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疏通文意(第一课时),多媒体教学情景引领,把握两个问题切入,背景交代,主题呈现,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理想生活和社会的渴望及对现实的否定,引领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美好的今天。

  教学重点、难点:

  1、集中研讨桃花源内的美景及人的生活状况。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方法:

  朗读、体验感受、 对话交流、探究思考。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有人说,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陶渊明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可是他笔下的桃花源却美丽得神秘,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它。

  二、学生美读课文,调动情感,引领思绪。

  三、美图展示,学生齐读,调动想象思维:桃花源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1、文中哪段文字是对桃花源自然风光的描绘?请展开想象,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描绘一番(强调不能是翻译)。用什么词加以形容?(生找出后读)教师点拨:进入桃花源,渔人惊呆了,展现在眼前的是,平坦而开阔的.土地,香花野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有致,美丽的池塘有鱼儿欢悦,恣意地畅游,是桑林竹树间鸟儿啁啾而鸣,尽情欢唱,田间的的小路悠远绵长纵横交错,村落间鸡犬声彼此相闻……(预设:花瓣纷飞、绿水潺潺、嫩草柔柔、桑郁郁、竹森森小路悠悠)这是一幅宁静的、淡远的、美丽的、优美的、祥和的、古朴的……田园风景画。生齐读。

  2、这样美的去处,这里的人们生活的如何呢?跳读:看桃花源的人是一番怎样的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学生表达。教师点拨: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少少无忧无虑,安其居。人们过着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且自得其乐。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其间以问梳理第二段内容:⑴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⑵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叹些什么?⑶渔人与桃源人的的对话是怎样的?⑷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3、这样美丽祥和的社会之所在,今天通常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世外桃源。请解释。

  4、既然是幻想的世界,又如何理解作者的有意虚构,用意何在?哪些语句,文段有所流露?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得自由快乐,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这在当时不可能存在,由开头的“忽逢”“遂迷”“未果”及后来渔人的寻而未得暗示桃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种种描写为桃花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表面写其隐蔽,实质以其虚幻的,不可能的暗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寄托了作者对自由的幸福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心声。

  四、背景交代:

  本文大约写成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作者57岁时。当时的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战乱频繁,加之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盘剥和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的惨象,陶渊明对此深有感触,对当朝者的不满加深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又无能为力,只能逃遁,选择远离。只好借助文字抒怀。

  五、我眼里的陶泽令。

  由于他对现实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死的彻悟,由于他的博闻强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他清高傲骨,不媚流俗,他不愿在腐白的官场蝇营狗苟,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他炒了俗世,救赎自己,选择做一介自由的农夫,投身于自在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早在《爱莲说》中,我便钦慕他作为隐士的特立独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又艳羡他悠闲自适的那份惬意。他爱菊还嗜酒,他说“我醉欲眠卿且去”,又让我懂了他的率真与自然……

  xx后世的人们尊崇他:孟浩然、李白、杜甫赞美他的诗句呈现

  xx《桃花源诗》呈现

  六、小结:走出这个亦真亦幻的世外桃源,我不得佩服作者的醉翁别意,他让我们不得不审视我们的生活和生活的时代,而我要说的是热爱生活,珍惜今天。

  七、作业:

  1、背诵全文。

  2、背诵陶渊明其他诗作。

  3、日记记录收获。

  八、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景之美 优美宁静祥和和平自由幸福 世外桃源

  人之美 热情好客 ,民风淳朴 。 人之乐趣

  《桃花源记》说课稿 10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赏析桃源的美。

  3.体会作者描写“世外桃源”揭露黑暗社会现实和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赏析桃源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及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启发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展示一组桃花争艳的图片,桃林美不美?东晋时期有位作家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描绘了一方奇妙的'乐土,请问这位作家是谁呢?(生答:陶渊明)这节课我们携手再进桃花源,感受桃源之美。

  二.感知桃源

  朗读课文,欣赏图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赏析桃源

  教学形式:我是小记者

  角色:1名学生——渔人

  5名学生——桃花源村民

  3名学生--记者

  1、采访对象:村民

  采访问题:能介绍一下你们这里的自然环境、生活状况、风土人情吗?

  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你们这里缴税吗?

  你们人与人之间关系如何?讲诚信吗?

  你想出去吗?为什么?

  2、采访对象:渔人

  采访问题:你觉得这里美吗?美在何处?

  这里的人和外面的有何不同?

  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地方告诉太守?

  四.赞美桃源

  请桃花源的“村民们”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自己家乡之“美”,抒发心中的感受。

  多媒体展示几幅有关桃花源自然美、人情美的图片,仅供学生参考。

  学生再读课文,体味桃源之美。

  五.探索桃源

  问题:

  1.这个社会在当时存在吗?找出相关依据,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示:可参阅“预习提示”;

  可从课文中找相关依据;

  也可与背景资料结合起来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一世外乐土?你怎样看待这种思想?

  提示: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

  追求幸福、和平,向往美好生活;

  大胆地向黑暗现实挑战,批判现实;

  不愿干预,消极避世。

  3.联系我们的生活、学习实际,说说桃花源的社会状况与我们今天和谐社会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提示:国家对西部农村中小学生实行“一免一补”政策。

  农民不但不缴农业税,还有粮食直补款。

  新农村道路硬化“村村通”工程等。

  合作医疗

  六.课外练笔

  假如在21世纪的今天,一位桃花源中的人猛然来到外面的世界,面对现在人类富足而幸福的生活,他将会怎样?请发挥想像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桃花源记》说课稿 11

  一、说教学分析

  《桃花源记》是一篇脸炙人口的佳作,文章故事性很强,虚构了一幅“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自给自足、”的理想社会美图,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憧憬,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其语言凝练又隽永,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散文。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这类文体。因此学生对文言文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学法已经有所了解和认识,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应引起足够重视,尽力引导学生对美景美情的感知。

  二、说教材定位

  1、说《课标》的要求:《课标》对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2、说教材内容的特点和作用

  《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散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3、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读、合作探究,理解课文的内容。

  能力目标:分步品析,培养想象能力、整体感知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知文中的'美景及美好的人情。

  4、说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文言常识有了一些积累,借助于工具书和语境学生完全可以疏通文意。但因文章与现在生活相隔甚远,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课时界限,《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难点,将其确定为:

  教学重点:注重文言能力提升。依据线索人物,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乐、奇。

  三、说教法策略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的要求,将朗读、背诵课文结合到对文章的赏析当中,在感受文章音美、形美、意美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达到感知知识的目的。具体采用如下方法:

  1、朗读法。

  2、想象法。

  3、自主合作探究法。

  4、情境教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审美入文;

  利用汉语言文字特点导入,小角度切入课文,有利于检查预习,引起回忆并有效进入课程学习。图片激发想象,词语引起联想,有利于审美入文,契合本课时重难点突破。

  (二)朗读入境,合作感知;

  朗读有利于铺垫,合作有利于发挥学生积极性,高效解决词句理解问题。

  (三)读议反馈,有效巩固;

  反馈是检查,更是巩固和强化,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是必要的,有利于学生积累文言知识。两个大问题的设计符合建构主义理念和分层教学原则。

  (四)快速浏览,复述故事;

  复述也是为了掌握和理解,实现反馈词句意义之后的更高层次的强化,这符合认知心理学规律。我们之所以记住部分,是因为我们记住了整体。

  (五)朗读入情,表演诵读;

  为了突破难点,必须使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由情入境,由境入情,反复螺旋升华,品足美感。与下一环节桃源消失,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强烈认知冲突。

  (六)设疑结课,绘图展示。

  课堂延伸,有利于巩固所学,并为第二课时做足铺垫。

  五、说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有着过分重视文言知识传授的倾向,机械分析易使本来意蕴丰厚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枯燥的词、句,这显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见其“言”而不见其“文”。我简明地利用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介入文本,用充满诗意的画面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优美的意境,首先让学生由词到景,由景入境,仿佛身临桃花源,初步感受世外桃源的美好和惬意;接着弄懂文意,以复述为抓手,进一步让学生说内容,再度感知其中之美,最后,通过开放性的“先放后收”策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审美层次有所提升。

  第一课时的界限因此清楚,又为第二课时深入探究主旨意蕴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整个解读过程,充分借助注释和语境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由小组到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并通过多种品析形式充分感知美景美情,力求课堂有内在的逻辑。

  《桃花源记》说课稿 1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培养对文章的分析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3、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及对黑暗现实的。

  教学重点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心。

  教学难点

  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具体什么意思?(学生查词典解释:比喻理想中的安定而环境优美的世界;另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生活的地方。)这个成语出自于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整体感知

  1、简介本文作者与社会背景:

  社会背景: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文章的写作顺序。

  学生活动:给课文的七幅图画排好顺序并配以解说。(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用文章中的句子。)

  3、按照渔人进出桃花源,分三部分:

  发现──进入(见、闻、历)──离开后寻找。

  三、重点分析

  1、思考:桃花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用几个简洁的词语概括它在你心目中的整体印象?

  美丽(美):

  ⑴外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⑵内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幸福(乐):

  ⑴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⑵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⑶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神秘(奇):

  ⑴桃林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⑵山洞奇: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⑶人们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⑷结局奇: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2、想像:第3节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会告诉桃花源中的人哪些事情?“皆叹惋”又是为何?

  (朝代更迭,世事变迁,生活艰难……;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3、讨论:像桃花源这样的人间仙境在当时存在吗?作者写它有何意义?

  明确:不存在(“世外”,现实中没有),作者写它是为了与现实生活能形成鲜明对比:

  桃花源(理想)现实

  ⑴“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战乱频频,“烽火连三月”

  ⑵“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百姓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

  ⑶“往来种作,怡然自乐”──饱受战火磨难,度日如年,生活在痛苦之中。

  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明写桃花源,暗在讽刺现实,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把握中心

  中心思想: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五、拓展迁移

  1、谈谈你对渔人的看法,渔人是个怎样的人?

  (贪婪、不守信用的人……)

  2、桃花源也代表了劳动人民渴望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盼望有这样一方净土并长期住下去啊。同学们,我们再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六、作业

  1、有人说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2、品读《桃花源诗》,对比《桃花源记》,思考分析二者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的内在联系。

  《桃花源记》说课稿 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 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品读法

  4、复述法

  教学程序:

  一、 课前导入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单元的5篇课文,即: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孙犁的《芦花荡》,西蒙诺夫的《蜡烛》,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以及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些作品的题材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明确:以战争为题材。掩卷沉思,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类渴望和平,拒绝战争,这种朴素的愿望由来已久。我国古代人民就曾希望有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们都能生活幸福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反映这种朴素的愿望的一篇文言文——《桃花源记》。

  板书课题:桃花源记——陶渊明

  思考: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明确:世外桃源

  什么意思呢?明确: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大家了解作者吗?课件展示陶渊明及写作背景。

  二、初步感知: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一遍(一读),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注意朗读要求。(课件展示)。

  2、指导朗读:

  要求:

  a、读准字音,停顿分明,不读破句。

  b、带着感情,声音洪亮,读出韵律。

  具体是:a、第一段平缓语气,第二段读出探险及释然惊讶语气,第三段读出热情和惊叹的语气第四、五段读出感慨语气。

  3、学生按以上要求齐读全文。(二读)积累本文的“一词多义”及“古今词义差异”的现象。(课件展示)

  4、同学们,请找出还有哪些文中难解的、注释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5、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认为难以翻译的句子,其他学生解答,教师点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全体同学齐读课文(三读)。

  三、 品读赏析

  1、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分为哪几个部分来叙述?展示课件。

  即:全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渔人的.行踪的不同地点分五部分: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其中重点是写哪些部分?主要描写了桃花源的什么?

  明确:第二、三两部分。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3、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明确: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这两段(四读)。

  《桃花源记》说课稿 14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对照书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查找有关作者资料及相关时代背景。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以“世外桃源”成语导入。

  明确:世外桃源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争、没有剥削,和平安宁的理想之地,它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学生谈过去对“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理解。

  2、作者简介: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出身于没落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后人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务农生活、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代表作有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归去来兮辞》等。

  本文选自《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诗人的社会理想。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

  学生先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3、诵读课文:

  1.听读,注意字音、断句及节奏;

  2.跟读;

  3.朗读,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4.选部分学生在全班读,大家评。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点拨

  二、自主学习,收集、归纳、整理问题交流。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对照书下注解,小组合作翻译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个别指导。

  2将产生的问题汇总,在全班提出寻求帮助。

  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板书要点。

  3剩余时间自读课文。

  自由朗读。

  三、布置作业:

  1.尝试背诵课文。

  2.整理文中词类活用现象。

  3.归纳源自本文的成语。

  板书:

  1.古今词义

  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新鲜

  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来此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够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房子屋舍俨然

  寻:寻找寻向所志不久寻病终

  向:以前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标记寻向所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导入。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读课文,解词

  2、请个别学生复述文章主要内容,其他学生补充

  复述文章内容

  二、解析文章思想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桃花源有哪些特点?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明确:景色优美,与世隔绝,环境宁静。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2、桃花源的村民是些什么样的人?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生活幸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与世隔绝、与世无争。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3、综上所述,你认为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存在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已经透露出了这些信息。

  明确:是一个宁静安乐,虚无飘渺的理想社会。不存在。

  这些描写表面上为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实际上,则暗示了桃花源只是作者虚构的一种理想的境界。

  集思广益,教师总结

  4、作者为什么要为我们描述这样一个地方?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在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东晋末年。生性热爱自然、飘逸洒脱的陶渊明,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联系作者生平及当时社会背景进行回答。

  5、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桃花源在哪里?

  明确:不在人世间,在世外,所以才会说是“世外桃源”。它在陶渊明心里,是陶渊明社会理想的寄托,也许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言之成理即可,不设统一答案。

  6、背诵课文

  三、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

  ①设想你是渔人,写你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不与课文雷同。

  ②400字左右。

  板书:桃花源记

  陶渊明

  桃花源的特点:景色优美,与世隔绝,环境宁静

  桃源人的生性:生活幸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与世无争

  《桃花源记》说课稿 15

  一、教材概述

  《桃花源记》是唐代大文学家陶渊明所著的一篇隐逸小说,通篇描绘了一个幸福美满的世外桃源。故事主要讲述了赵氏从世外桃源回来,告诉大家那里的生活情况,并试图重新回到世外桃源的故事。

  《桃花源记》是一篇富有深刻哲理的小说,读之令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本质。它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篇充满了人文情怀和关爱之心。把这篇小说选作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与审美意识。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思想。

  2.能够运用现代文学观点分析抒情作品的审美价值。

  3.了解传统文学中的构思、文化隐喻及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认知力。

  三、教学方法

  1.导入法:老师采用心理启发、文化迷思、生活案例等方式引入文本核心。

  2.讲授法:讲授篇章内容及构思、文化隐喻等。

  3.互动法:以导读、情感分享、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启多元的思考和哲学感性的交流。

  4.讨论法:学生阅读文本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分析。

  四、教学内容

  1.内容导入

  引导学生进入桃花源记的世界:老师让学生回忆春游时感受到的自然美景,引进世外桃源、自然美好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对自然景观产生共鸣。

  2.讲授核心内容

  教师分析文本中的情感、文化符号、细节描写等,分析作者的文学手法和写作思路,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审美趣味。

  3.互动研读

  教师在讲解文本情节及内蕴时,带领学生进行多元的研读实践和思考。如学生可以分小组讨论事件发生的原因、情感表达的意义等,或者采用小组展示、模拟情景等互动方法来体验文学的魅力。

  4.小结与评价

  教师对这篇小说进行评价和概括,让学生对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文学手法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认识。

  五、教学计划

  第一次课:导入篇章主题,引出阶段性的学习目标。

  第二次课:解读图像——人物关系、文化故事背景,对文本整体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第三次课:关注情感——情感与压抑,描写手法,情感表达手法解析。

  第四次课:评判价值——审美评价和价值判断,文化与生活交织的难辨梦境。

  第五次课:互动分析——学生提出问题后小组活动讨论,组员之间会出现分歧,在交流的过程中各自梳理了自己的思路。

  第六次课:讲评总结——教师展示学习总结的.内容,分享文学的思考和认知表达,对学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六、总结感悟

  《桃花源记》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人生中自我追求、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向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追思能力和文学交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读书思有用”理念落实到课堂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这种方式,开启学生的心灵之扉,传达出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综合来看,《桃花源记》的教学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的影响和启示。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将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授相结合,让学生受益终身。

【《桃花源记》说课稿】相关文章:

桃花源记的说课稿08-04

桃花源记说课稿07-03

《桃花源记》说课稿06-25

桃花源记说课稿04-03

桃花源记说课稿12-22

《桃花源记》说课稿15篇06-30

《桃花源记》说课稿14篇07-01

《桃花源记》说课稿(14篇)07-01

《桃花源记》说课稿(精选12篇)10-17

《桃花源记》说课稿(15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