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细胞呼吸”选自人教版新课程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本节内容介绍了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学习呼吸作用,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关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先让学生分析相关的图片资料,说明这些事例中所应用的细胞呼吸的原理,再让学生联想其他的实例,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认识到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ATP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等其他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应用。
(2)说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区别和联系。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读书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能力。
(2)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自我建构知识体系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及适应的特性,学会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策略
1、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制定依据: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是学生理解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的本质的基础;是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的基础。学生认识呼吸作用的过程,有利于理解内外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有利于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突破策略:
1、通过提问、读书、思考、理解反应式及图解、课堂练习来突出重点。
2、通过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简明扼要的抓住要点。
2、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制定依据:学生的化学知识,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不足。在呼吸作用的过程中,糖的彻底氧化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呼吸作用的过程比较抽象,现又缺乏直观的教具,是学生对其理解困难的又一原因。
突破策略:
1、利用多媒体形象的说明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和两个场所,通过引导思考,学会写相关的反应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和相关呼吸作用的运算法则。
二、说教法
众所周知,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只在课堂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本节的教学中采用比较归纳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阅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活动,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
1、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像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帮助学生更好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讨论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有关细胞呼吸的知识。
3、比较归纳法:通过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帮助学生在推理判断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说学法
呼吸作用的过程复杂抽象,学生对呼吸过程的物质能量变化理解困难,指导学生联系各种亲身体验,理解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概念、过程,充分理解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联系课件,运用对比的方法理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讨论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最后联系生命活动和日常生活识记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指导学生学会形象思维,结合多媒体和“线粒体”的'相关内容,形象的分析记忆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条件、原料、产物及其反应机理。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生物界所有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无论是聪明绝顶的人类还是肉眼难寻的细菌,如果能量供应一旦停止,生命也将结束。那么,生物体内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产生和提供能量的呢?激起学生的兴趣后引入新课。提出课题:第七节细胞呼吸探究新课: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提问:细胞中与细胞呼吸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学生回忆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提问: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明确基本概念。
(二)有氧呼吸提问:有氧呼吸怎样进行?自主学习:由学生先自学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提出问题要求分析并讨论:
①有氧呼吸分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生成了什么物质?发生的场所是什么?
②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
③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ATP产生?最多的是哪一个阶段?
④是不是每个阶段都需要氧气的参与?如果把O2中的O用同位素做上标记,最终在那个产物中能检测到标记?再请学生讲述,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处理发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有氧呼吸各阶段的场所、各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情况及反应式,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的原因,以解决学生中的疑难。展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过程图,学生思考总结后回答,获得有效教学反馈信息,总结有氧呼吸的概念和总反应式(关键词:氧气、酶、彻底、分解、大量)。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阶段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场所反应物生成物能量
通过以上处理,使得有氧呼吸复杂、抽象的过程变得形象、具体,既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三)无氧呼吸提问:苹果、香蕉储存久了,会有什么气味散发出来?(回答:酒味。)(转入无氧呼吸的学习)自主学习:阅读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图,自学无氧呼吸过程、产物、能量的释放、概念等,教师只起组织、提示、引导和归纳性总结的作用。提出问题,讨论并分析:
1、无氧呼吸分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产物是什么?场所是什么?
2、为什么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3、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有何异同?展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请学生分别回答,获得有效教学反馈信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呼吸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区别场所条件分解产物能量变化反应式相同点实质联系(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过渡:我们学习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那么细胞呼吸有什么意义呢?学生阅读:呼吸作用的意义教师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联系动植物和人体的其他代谢过程加深理解。
(五)动态生成让学生对于本节的内容进行提问,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实现课堂的动态生成。
(六)课后探究课后探究课题:农村有家庭酿制甜酒酿的技术,请同学们组成合作小组一起探究甜酒酿的酿制过程并能提出相关问题继续探究。(如:
①加酒药前为什么先要使米饭冷却?而后为什么还要保温?
②加的酒药是什么?③既然是酒为什么会甜?
④在瓷坛内的米饭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什么?
⑤酿制甜酒酿时,总是先来“水”,后来“酒”,为什么?
⑥可用大豆制甜酒酿吗?等等问题)
五、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1、2、3、4六、板书设计略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2
一、说教材
“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三、教学的重、难点
有氧呼吸过程
四、说教法
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也须起主导、引导作用。所以本课利用直观教学手段,采用自主阅读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和学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阅读能力
五、说学法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迁移,对照学习。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引入本课课题
提问: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有哪些?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ATP在供能过程中起什么作用?ATP的合成需要哪些条件(酶、原料、能量)?其中能量的来源有哪些?
回答:见教案,ATP合成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提供的。呼吸作用是如何提供能量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2、讲授新课:
(1)细胞的呼吸方式
提问:细胞呼吸在哪里发生,又是怎样进行的呢?让学生说出细胞呼吸概念
回答: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学生自学实验,并回答课本92页的问题。
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
设问:原料是?在哪里?产物?能量去向?有机物是如何被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
引出有氧呼吸
(2)有氧呼吸(给出一下表格,学生自学并完成,教师总结)
A反应式:
酶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B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场所(学生简述后,媒体展示场所及过程图解)
C能量变化:形式变化、转移率等
D概念
E、特点(与体外燃烧的区别)
列表总结有氧呼吸,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建立表格,教师投影展示部分表格
过程场所条件反应物反应产物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3)无氧呼吸(给出一下表格,学生自学并完成,教师总结)
A反应式:
B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场所(学生简述后,媒体展示场所及过程图解)
C能量变化:形式变化、转移率
D概念
E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反应物有机物有机物
反应条件需酶、氧气需酶、缺氧
反应程度彻底氧化分解不彻底氧化分解
产物CO2、H2OCO2、酒精或乳酸
产能多少大量少量
评价:欣赏性评价,对学生合作学习及成果表示肯定,指出不足,给出建议。
(4)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小组为单位,从课本95-96页“资料分析”中选取2-3个实例,讨论并分析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了细胞呼吸的哪些方面?并再举一两例加以说明。要求准备简单的发言稿。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做课本96页习题
4、板书设计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
三、无氧呼吸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结束:
本节课设置了一系列问题情境,层层设问,在学生答问、质疑、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建构新概念和新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拨、调节,让学生在推理判断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且通过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细胞呼吸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四大部分内容,为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第三章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的主动运输和本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四节的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了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中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②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③掌握有氧呼吸中物质及能量变化的特点
④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培养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③学会用化学反应式表达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领会细胞呼吸的实质。
④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培养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
⑤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②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的奥秘。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氧呼吸部分)
1、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
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是学生理解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atp的本质的基础。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
突破策略:1、通过自主阅读、提问、思考、理解反应式及图解、课堂练习来突破。
2、通过简表列出有氧呼吸三阶段的比较栏目,简明地抓住要点
2、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
学生的化学知识功底不深,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还未学习。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的彻底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反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度。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三阶段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突破策略:1、利用多媒体形象地说明有氧呼吸过程的三个阶段和两个场所,通过引导、思考,学会写相关反应式,使学生清楚须有“能量”栏才能表达其完整性和科学性。
2、利用化学反应式理解有氧呼吸的实质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也须起主导、引导作用。所以本课利用直观教学手段,采用以下几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阅读能力。
(一)自主阅读:自主阅读有氧呼吸三阶段内容,明确有氧呼吸的场所、反应物、生成物和释放的能量状况等内容。
(二)直观教学: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启发性。.
(三)比较法:学生参与完成有氧呼吸三阶段区别的表格,进行教学反馈;比较有氧呼吸和有机物体外燃烧的不同,进一步认清有氧呼吸的特点。
(四)归纳法:归纳有氧呼吸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分析
步骤一:导入新课
通过问题探讨导入本节内容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步骤二:联系生活(酵母菌可用于发面和酿酒)介绍细胞呼吸概念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步骤三:回顾第三章细胞器的知识,学习
二、(一)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结构
步骤四:用下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培养自学能力:
步骤五:讲授二、(二)有氧呼吸的过程
主要学习三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式和过程图解(略)
通过学习三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式和过程,理解和掌握有氧呼吸三阶段的物质变化、能量释放特征和进行场所。
步骤六:比较有氧呼吸三阶段:场所、反应物、产物、释能等方面的内容。
步骤七:归纳(三)有氧呼吸的概念——通过对有氧呼吸概念的归纳,锻炼学生聚合思维力。
步骤八:分析(四)有氧呼吸的特点。通过和有机物在体外燃烧做比较的方法,了解有氧呼吸过程反应的条件温和性、能量逐步释放的特征和能量的部分贮存特征。
步骤九:有氧呼吸小结:场所、能量去向、总反应式、概念。
步骤十:练习巩固(略)
板书设计(略)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的内容。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细胞呼吸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四大部分内容,为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第三章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的主动运输和本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四节的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了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中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②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③掌握有氧呼吸中物质及能量变化的特点。
④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培养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③学会用化学反应式表达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领会细胞呼吸的实质。
④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培养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
⑤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②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的奥秘。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氧呼吸部分)
1、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
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是学生理解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ATP的本质的基础。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
突破策略:
1、通过自主阅读、提问、、思考、理解反应式及图解、课堂练习来突破。
2、通过简表列出有氧呼吸三阶段的比较栏目,简明地抓住要点。
3、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
学生的化学知识功底不深,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还未学习。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的彻底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反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度。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三阶段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突破策略:
1、利用多媒体形象地说明有氧呼吸过程的三个阶段和两个场所,通过引导、思考,学会写相关反应式,使学生清楚须有“能量”栏才能表达其完整性和科学性。
2、利用化学反应式理解有氧呼吸的实质。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也须起主导、引导作用。所以本课利用直观教学手段,采用以下几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阅读能力。
(一)自主阅读:自主阅读有氧呼吸三阶段内容,明确有氧呼吸的场所、反应物、生成物和释放的能量状况等内容。
(二)直观教学: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启发性。
(三)比较法:学生参与完成有氧呼吸三阶段区别的表格,进行教学反馈;比较有氧呼吸和有机物体外燃烧的不同,进一步认清有氧呼吸的特点。
(四)归纳法:归纳有氧呼吸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分析
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探讨导入本节内容——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步骤二:联系生活(酵母菌可用于发面和酿酒)介绍细胞呼吸概念——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步骤三:回顾第三章细胞器的知识,学习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结构;
步骤四:用下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培养自学能力:有氧呼吸的阶段场所反应物产物释能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步骤五:讲授二、(二)有氧呼吸的过程,主要学习三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式和过程图解;通过学习三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式和过程,理解和掌握有氧呼吸三阶段的物质变化、能量释放特征和进行场所。
步骤六:比较有氧呼吸三阶段:场所、反应物、产物、释能等方面的内容。
步骤七:归纳(三)有氧呼吸的概念——通过对有氧呼吸概念的归纳,锻炼学生聚合思维力。
步骤八:分析(四)有氧呼吸的特点。通过和有机物在体外燃烧做比较的方法,了解有氧呼吸过程反应的条件温和性、能量逐步释放的特征和能量的部分贮存特征。
步骤九:有氧呼吸小结:场所、能量去向、总反应式、概念。
步骤十:练习巩固。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相关文章:
《细胞能量通货-ATP》说课稿12-28
《细胞》说课稿05-23
《细胞》说课稿【精华】05-23
《细胞增殖》说课稿12-15
细胞的分化说课稿12-14
植物细胞说课稿05-20
单细胞生物说课稿11-1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说课稿09-08
《呼吸作用》说课稿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