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回自己的祖国去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回自己的祖国去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自己的祖国去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封、借、初、渊、博、令、敬、佩、遗、憾”10个字,能正确读写“别致、渊博、敬佩、遗憾”。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3 、能抓住重点词语如“总算”、“斩钉截铁”来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
4 、知道除长城外还有哪些是中国人的骄傲;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能根据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总第21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昨天晚上,同学们阅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讲了谁,说了他的什么事情?(指名学生说一说),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工作条件都非常好,可是,当他听到新中国成立后,却毅然决定回国,敌人的迫害没有吓倒他,经过5年的艰苦斗争,他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和钱学森博士有同样经历的科学家,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学生齐读两遍。
新授
一、教师简单介绍华罗庚。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 、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型,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
3 、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数。
三、检查自学
1 、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初: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
令:与“今天”的“今”区分,不要少写点。
华:“华罗庚”的“华”:读四声,不读二声。
冲:“冲着”的'“冲”读四声,不读一声。
撼:“遗憾”的“撼”可与“感动”的“感”比较,加深记忆。
授:“教授”的“授”可与“接受”的“受”比较,加深记忆。
(2)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2 、检查读课文情况
教师可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老师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轻重、缓慢是否一样,让学生体会华罗庚与妻子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以后的激动心情。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华罗庚的什么事情?他为什么要回国?
四、回顾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弄明白,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当补充,并提出期望。
板书设计
回自己的祖国去
华罗庚祖国解放了妻子
斩钉截铁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
1950年初春旧金山海湾登上船舷
回自己的祖国去说课稿2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回自己的祖国去》,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下面我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回自己的祖国去》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郑柱子的作品。当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不仅被华罗庚的爱国精神所感染,更被作者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激情深深吸引。仿佛自己也回到了五十年代初的新中国,感受着科学家们爱国的情怀。
这篇课文主要记述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一件感人的故事。当年身居美国的华罗庚从报纸上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后,毅然带领妻子和孩子登上回归祖国的轮船,准备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根据《课标》词句教学应贯穿在小学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要求,根据我对课文的理解和本文以对话为主,人物当时的心情和满腔的热诚尽显其中的表达特点,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斩钉截铁”、“总算”等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华罗庚先生的赤子之心;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懂得学有所成,应当报效自己祖国的道理。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既有知识储备方面的理解积累,又有能力培养方面的提高拓宽,更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感染。三位一体,在充满活力与开放式的课堂上,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依据《新课标》总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要求,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理解华罗庚先生在不同地点、对不同的人所说的“回自己的祖国去”。这两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学生理解了这两句话就可以理解华罗庚的爱国之情。二是懂得学有所成,应当报效自己祖国的道理。
课文所叙述的事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对时代背景的了解、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到华罗庚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就成为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新课标》认为阅读应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而三年级正是学生注重形象感悟,开始萌发自我的年龄,依据阅读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认为教学本课,要以“悟”为核心,以“读”为手段。以“情感”为中介,以教师引导为保证,构建一个“激趣——明文——入境——悟情——延展”的课堂教学链。通过学生的尝试探究,合作交流,个体思考等学习方式,让文章的学习过程充满情趣。
三、说学法
依据《新课标》对小学第二学段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四部分的具体要求,在学生学习方法上有1、朗读法,其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组读、老师范读、对比朗读,通过大量、不同形式的读,培养了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感受课文中思想内涵和动人的语言。2、抓词句学习法,通过抓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内容,感受华罗庚的爱国之情,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3、看图学文法,使学生从图片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略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分两课时完成,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根据课文结构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逐步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设想,我的教学步骤如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问题导入。教师以亲切而又充满情感的语言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教师和蔼可亲的笑容又为他们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了良好的开端,便顺利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品读课文,入情入境
有了第一环节的情感铺垫,学生已产生了学的愿望。这时迅速进行读的训练,让孩子在读文的基础上以“回自己的祖国去”为切入点,既紧扣题目又抓住主要内容,可谓一针见血。此时,我抓住时机适时提问:“你是从哪里知道华罗庚要回国的?”大部分学生会很快出示答案:“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的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但这还只是表面的认识,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了“斩钉截铁”的`意思之后,对这句话的内涵与情感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我国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鉴赏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沿坡讨源,虽幽必显。”因此,只有抓住作品所表现的感情,反复体验,引起情感上的相互交流,才能达到如痴如醉,难以自持的妙境。所以在教学中我反复指导学习朗读,从读中感悟华罗庚当时的情感。引导学生读懂了华罗庚高兴的心情,着急的心情和盼望的心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又设计了“你还读懂了什么?”这个开放性的话题,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接着我又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四五十年代中国的贫穷、落后和华罗庚在美国优厚的生活条件作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华罗庚将要回到的中国与美国生活的巨大差别,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多媒体带给学生突出的直观感受,使他们对华罗庚深厚的爱国之情的认识更加深入。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到华罗庚两次说到“回自己的祖国去”的情感是有区别的。第一次“回自己的祖国去”表现了华罗庚回祖国的决心和急切心情,所以他是斩钉截铁的说这句话的。享有国际声誉的华罗庚教授,终于可以用毕生所学报效祖国了,所以第二次他是高兴而又自傲的对美国教授说“回自己的祖国去”的。
此时我是一位专注的倾听者,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他们尽情发挥自主研究学习。
学习回答完毕后,我又抓住时机,做好朗读及对比朗读的指导,让孩子从读中感悟情感。结合自己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对课文的情感“再创造”将它复现为自己头脑中具体可感的生活场景。使学生从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中,我努力让孩子谈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在内驱力的诱导下,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一心为新中国贡献自己所有学识的思想情感。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灵活采用各种方法(如在交流中投入,在重点把握中深入等)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整体把握文章,与文本、师生展开平等对话;教师用激情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在积极的阅读情境中深入文章,与本文产生情感共鸣,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学得有效。
学生受到启发后,可以让学生再谈谈他们所知道的像华罗庚一样的爱国志士的故事。这样使课内延伸至课外,使情感得以充分发挥。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仅仅是个例子。”所以我认为:语文学习仅凭课堂上的一篇文章是不够的,不仅要一篇带多篇,更要想方设法延伸至课外。
五、说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的教学设计,下面我来说说板书设计:
回自己的祖国去
【回自己的祖国去说课稿】相关文章: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09-15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08-24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精华)07-1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说课稿03-19
《走,我们去植树》说课稿11-18
走,我们去植树的说课稿01-11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说课稿01-02
《一去二三里》说课稿01-03
《一去二三里》说课稿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