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小学> 小学五年级说明文阅读技巧

小学五年级说明文阅读技巧

时间:2024-12-17 14:40:10 诗琳 小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五年级说明文阅读技巧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在作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说明文,说明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这种类型的作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说明文阅读技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说明文阅读技巧

  一、整体感知。

  就是通过快速的浏览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一般是在说明文的这几个地方表现的:

  1.文章的题目

  2.文章的开头一句话。

  3.章中的一句话

  4.具体指出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文章要说明的对象。

  二、研读品味。

  在粗读的基础上,这次阅读是要带着题目进行阅读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很多题目是基础题目,要我们解决的是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文中的文段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摹状貌、作诠释等,前五种却是我们最常见的。我们要把他们把握住,不仅能区别他们是哪一种说明方法,而且还要把握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1.常用的说明文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子,具体说明

  列数字,准确说明

  打比方,生动说明

  作比较,突出说明

  下定义,准确说明

  2.如何区分作比较和打比方:

  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二)说明的语言。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重要特点。

  (三)文段在语境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总起等。

  小学五年级的课程很快就要结束了,大家都希望在期末能考出好的成绩。那么复习的时候,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复习方法

  一、基础知识要复习到位。

  1、本册课文中的生字词、古诗、要背诵的课文段落、练习中的熟记成语、名言积累……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听(默)写正确。每次考试,看拼音写词语、按课文内容填空、古诗默写、名句填空等都是必考题,而且占的分数比例较大,如果这一类的知识牢牢地掌握了,考试必然不会太差。小学低年纪的形近字组词,也是考查的项目,我们在复习生字时,还可以联系到其它的形近字组词,让思维扩散开去。

  2、学会梳理练习中的知识点。

  语文的基础知识头绪较多,但每个学期都会有所侧重,这里的侧重训练点往往在练习中反映出来,因而我们在复习时不能忘记对练习的内容复习。如根据部首写字组词、改错字病句、关联词填空、加标点……这部分知识的复习,除了会做练习中的题之外,还应学会举一反三,解决这一类的问题。

  二、阅读复习要注意方法。

  小学中高年级,阅读在考试中占的分数比重较大,这一类题目怎样才能复习好呢?我们不妨翻看平时练习中的阅读题,看看出题的类型,平时错在什么地方,是答题不完整而失分,还是答题思路有偏差?找出错误原因之后,考试时注意纠正。做阅读题,不要一看短文就下笔,我们可以先看一遍短文,再读题,根据题目,找出短文中相应的内容,再读一读,联系前后文进行回答,答题之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妥当。

  三、作文的复习。

  作文在考试中一般占试卷分数的30%或35%,我们复习时可以将自己平时写是较好的作文读一读,想想这篇文章写得好的原因是什么。考试时间有限,如果再来构思,可能就不一定来得及,我们在认真审题后,仔细想想平时写过的好作文是否有与之相符的,若有,则尽量用,这样省时,也不容易走题。

  四、把每个单元的试卷再过好关。平时我们每个单元都会有小测验,到复习阶段,老师大多会将试卷发回,我们可以将试卷装订好,认真订正,查缺补漏。

  复习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自己做好复习计划,有顺序地复习;可以同学之间结成学习对子或学习小组,相互竞赛地进行复习。只要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复习的方法,认真复习,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小学五年级说明文阅读技巧

  题型一:分析说明文的句子作用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在文中抽出一个句子或一个文段,要求分析这个句子或文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这种题型解法很简单:首先判断句子或文段是在文首、文中、还是文末;然后再按如下规律答题即可。一般情况下,句子或文段在文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在文首,作用多是统领全文、总起全文或引出下文;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启下;在文末,作用多是总结全文。

  题型二:提出说明文说明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开放性强,要求针对文中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或应对措施。命题的形式通常有:

  ①应如何正确看待或防范“……”?请你略作分析。

  ②从上文对“……”的说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③针对文中所提到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

  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有:

  (1)在原文中寻找答案。作者有时会在文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的。我们可以直接摘录这些句子答题。

  (2)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去提建议。在说明文中,一般情况下都会对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原因去提建议会更加准确、快捷。

  (3)依照常识回答。我们依据所掌握的常识回答就可以了。

  题型三: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

  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

  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

  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题型四、考查说明对象:

  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

  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小学五年级说明文阅读技巧】相关文章: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09-16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归纳总结11-07

高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的答题技巧09-09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10-09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08-07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10-02

小学生课外阅读技巧09-14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11-03

说明文阅读教案06-15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与方法10-06